平均差误法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差误法测定线段长度差别阈限

摘要:以37名大二本科学生为被试,用平均差误的方法来测定线段长度的差别阈限。平均差误法的特点是呈现一个标准刺激,令被试再造、复制或调节一个比较刺激,使它与标准刺激相等,是传统的心理物理法之一。差别阈限则是指有50%的次数能觉察出差别,50%的次数不能觉察出差别的刺激强度的差别。结果得出了37名被试的差别阈限,实验中未出现空间效应、练习效应、疲劳效应,性别主效应不显著

关键字:平均差误法差别阈限空间效应练习效应疲劳效应

1 引言

平均差误法(或均误法)又称调整法(method of adjustment)、再造法(method of reproduction)、均等法(method of equation),是最古老且基本的心理物理学方法之一。它的实验程序是呈现一个标准刺激,令被试再造、复制或调节一个比较刺激,使它与标准刺激相等。由于平均

差误法要求被试亲自参与,因此这种方法更能调动被试的实验积极性[1]

。在测定差别阈限的

试验中,标准刺激由主试呈现,随后被试开始调整比较刺激。但是平均差误法的调节刺激必须是可连续变化的,如光的明暗、声音的强弱高低、线条长短等。它不像最小变化法那样是以等距离、间断变化的,也不像恒定刺激法那样是几个固定刺激按随机顺序呈现的。因此,本实验研究采用的刺激为线段长短。

差别阈限是指能觉察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即被试辨别两种刺激强度不同时所需要的最小差异量,差别阈限值也称最小可觉差。它的操作性定义是有50%的次数能觉察出差别,

50%的次数不能觉察出差别的刺激强度的差别[2]。

接近阈限时,被试可反复调整,直到满意为止。客观上一般不可能使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完全一样,于是每一次比较就都会得到一个误差,把多次比较的误差平均起来就可得到平

均误差。因为平均误差与差别阈限成正比,所以可以用平均误差来表示差别感受性[2]。

由于实验中可能会产生空间误差的效应,通常采用比较刺激分别在标准刺激左右各半来消除。此外为了消除动作误差,通常使一半比较刺激长于标准刺激,另一半则短于标准刺激。同时被试在实验中还可能产生期望效应和练习效应,因此常采用多层次的ABBA法或AB法来消除。时间误差则采用同时呈现来消除。被试个体方面的差异则采用指导语来进行控制。

2 方法

2.1 被试

心理大二本科生37名,年龄19~23岁,女生33名,男生4名。以前未参加过类似的实验。

2.2实验仪器和材料

仪器: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

材料:屏幕呈现两根不同长度的线段,一个为标准刺激,长度固定不变,另一个为比较(变异)刺激。

2.3 实验程序

(1)双击桌面“心仪心理实验平台”图标,弹出登录窗口。对首次登录者请先注册用户;对已做过实验者用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双击“电脑实验”,打开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主界面。选中左侧实验列表中的“平均差误法测定线段长度的差别阈限”,右边呈现实验说明。单击“进入实验”,弹出“指导语”窗口。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或使用默认值)、练习等,也可以单击“开始实验”按钮直接进行实验。

(2)指导语是:这是一个比较两个线段长短的实验。进入实验界面,屏幕将并排呈现两条线段,其中一个是标准刺激,线段长度不变;另一个是比较刺激,你可以调整其长度。请你使用1号反应盒调节比较刺激线段的长度使两条线段相等。按“+”键则比较刺激线段长度增加,按“-”键则比较刺激线段长度减少。如果认为已调整至相等,请按中间的“=”键予以确认。然后自动进入下一次实验。实验需要做很多次。当你明白了操作要求后,请点击下面的“开始实验”按钮开始。

(3)实验中为消除位置误差和顺序误差,每10次实验为一组。如是20次实验,则比较刺激位置10次在左,10次在右。每10次中线段长短随机出现。如是40次则重复前面20次,60次再重复一遍。被试每按键一次,线段长度改变一个像素单位。

(4)实验结束,数据被自动保存,实验者可直接查看结果,也可换被试继续实验,以后在主界面的“数据”菜单中查看。

将37名被试的实验数据进行汇总。所有数据资料的计算、统计均用spss16.0版统计分析软件在计算机上完成。本研究的统计方法采用描述统计和配对样本T检验。

3 结果

删除没有按照实验要求做的被试的数据一个,保留了819个有效数据,通过平均差误计算出了每个被试的差别阈限,并检验了实验中是否出现了空间位置效应、练习效应以及疲劳效应。

3.1 差别阈限。

通过计算得出每个被试的差别阈限如表3-1所示:表3-1 37名被试的差别阈限值

被试差别阈限值

1 5

2 7

3 15

4 10

5 5

6 2

7 4

8 5

9 4

10 3

11 5

12 4

13 11

14 3

15 3

16 10

17 4

18 7

19 8

20 5

21 6

22 4

23 4

24 4

25 5

26 7

27 8

28 4

29 3

30 5

31 5

32 10

33 3

34 2

35 3

36 5

37 4

3.2 空间效应

通过计算比较刺激分别出现在左右两个位置的误差的结果如表3-2所示:

表3-2 位置左与位置右误差的平均数与方差

屏幕左方屏幕右方

M SD M SD

6.79 4.56 6.55 4.01

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T(36)=0.426,p=0.672>0.05,差异不显著,说明空间效应不明显。

3.3 练习效应

通过计算比较刺激出现在屏幕右侧时前一半误差与后一半误差的结果如表3-3所示:

表3-3右测前一半与后一半误差的平均数与方差

右测前一半右测后一半

M SD M SD

6.47 4.44

7.11 5.14

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T(36)=-1.313,P=0.197>0.05,差异不显著,未出现练习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