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族群与社会分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第三节 社会分层
分层标准 社会分层类型 社会分层理论
14
一、分层标准
1、马克斯· 韦伯 以财富、权力、声望三种基本指标来衡量社会不平等。 财富(经济资源) 权力(政治资源) 声望(社会资源) 2、弗瑞德(Morton Fried) 根据社会不平等的层次,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三种类型 平权社会 等级社会 分层社会
20
简单的评价:
功能论解释维持社会现状,强调分层的肯定层面,自 然得到上层或既得利益群体的拥护 冲突论则强调否定层面,敦促政府采取行动,释放低 层人民的潜力,以消除社会流动的障碍
21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族群? 2如何理解族群、民族、国家概念? 3什么是族群认同? 4评述族性的原生论与场景论。 5有哪些类型的族群关系? 6谈谈有哪几种社会分层类型。 7 谈谈研究社会分层的有关理论。
19
(二)冲突理论
理论假设:所有社会都有变迁和冲突的自然倾向 存在分层是因为占据高层等级的人能够利用其财富、 权力和声望来剥削低层人民。 上层通过利用或威胁维持统治,加强其特权地位
分层不仅源于冲突,而且产生冲突,因为不同阶级的 利益是对立的。
社会冲突会导致产生更加美好、更平权的社会
(3)族群认同的流动性;
(4)族群类型。
9
二、族群理论
(一)族群原生论(先赋论)
主要观点:
族群归属感是个人认同的根基。 族群认同主要来自于天赋或原生性的情感纽带,如亲 属关系、共同的语言、超自然的信仰、起源的叙事与 神话等,所以族群感情所造成的认同有时不易改变。 范登堡将族群纽带视为亲缘选择的一种扩展——因为 人们在增强再生产成功的追求上支持其亲属,他们将 某一特定族群认同于扩展的家庭 例如:汉民族的形成
5 [美]菲利克斯· 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 族和族属身份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23
对于族群/民族身份的确立存在三种分类体系:
(1)国家分类体系所确定,主要目的在于有效的行 政管理,在法律上和权利上保障不同族属的平等地位, 如苏联、中国所实行的民族政策; (2)学者分类体系所探讨的族群,与采用法律形式 之命名相当不同,但有时学术与国家之间也存在协商 与共谋的关系; (3)族群自身的主观认定,即族群自身的自我分类
因此社会分层是必要的或实用的,因为它可以充当分 配回报那些最好的人去填充社会关键工作的机制
18
受到的批评:
首先,分层社会并不一定将最大的回报给予处在最重 要职位的人 其次,功能主义认为分层体系有效地将合格的个体置 于重要的角色,但没有认识到分层体系对于低层群体 成员的障碍 最后,功能论观点基本上是民族中心主义的假设,即 所有社会的人都被激发最大化地追求财富、权力和声 望。事实上,有些社会并不如此。
22
推荐阅读书目
1[英]埃里克· 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上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美]本尼迪克特· 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 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英]厄内斯特· 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4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ຫໍສະໝຸດ Baidu史人 类学研究台北:联经出版有限公司,2003
6
(三)族群的变动性与流动性
1、族群会消失 2、人们在族群之间迁移,个体和社区能够并的确在 族群之间迁徙 3、族群的分化-产生新的族群
7
第二节 族群认同与族群关系
族群认同的产生 族群理论 族群关系
8
一、族群认同的产生
族群认同(ethnic identity):社会成员存在着的将社会 划分为“我们”与“他们”类别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或 情感成分。 通常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察族群认同: (1)族群认同的情境性; (2)族群特质;
10
(二)场景论(后生论)
主要观点: 强调族群认同的另一个特质——族性的情境性和工具 性——即族群认同的多重性、层次性 例如: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多民族地区的多种认同
11
三、族群关系
(一)族群关系的类型
1、多元主义:采取某种形式的政治调试,正式认可和 支持人群中的族群和文化差异 2、同化:一个族群被另外一个主导族群所吸纳。
4
三、族群特质要素
(一)族源
一个族群的出现,通常有两种方式: (1)一个现存族群的一部分分裂而形成一个新族群; (2)两个或更多的现存族群的成员融合而形成一个 新族群。
5
(二)族界标志(ethnic boundary markers)
每一族群都有决定或表达成员身份的方式,用来证明 或指明群体成员身份的显性因素,就称为族界标志。 例如:体质特征、服饰、饮食、语言、婚姻、宗教信 仰等。
(二)处理族群关系的措施
1、少数族群的法律保护:政府为缓解族群矛盾,对人 数较少的族群实施一些特殊的政策 2、人群转移:为解决民族或族群矛盾,对其中一方进 行人口迁移 3、长期压制: 4、种族灭绝:
12
5、政治调适
第一,使某族群感到与其他族群的社会平等感,不会
认为本族群的语言或文化制度正受到他族群的威胁或 侵蚀;政治上,他们相信集体政治权利是有保障的。 第二,使族群之间不存在经济福利受到遏制或剥削的 情况。
2
(二)民族
斯大林:“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 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 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族是随着西欧民族主义兴起而形成的概念,它将一 种族群意识形态与一种国家组织联系起来,由此形成 民族—国家观念。
3
(三)族群/民族的三种分类体系
16
(三)分层社会(stratified societies)
主要特征是社会赏罚与分配形式相当不 平等。
17
三、社会分层理论
(一)功能主义理论
其理论基础是依据社会体系的整合性质。 社会之所以存在分层,是因为它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福 祉 ——
复杂社会中一些工作比另一些更重要,因为它需要专 门的教育、才能和勤劳。做这些工作的人要做出牺牲, 那么他们必须得到充分的回报。不平等的状态和允诺 奖赏努力者可以激励人们。
第十一章 族群与社会分层
族群 族群认同与族群关系 社会分层
1
第一节 族群
一、族群
(一)族群的含义
族群是相信分享共同的历史、文化或祖先的人群。 族群的要素: (1)共同的名称; (2)共同祖先的神话; (3)共享的历史记忆;
(4)共同的文化元素;
(5)历史家园的联系; (6)团结感
15
二、社会类型与社会分层
(一)平权社会(egalitarian societies)
主要特征是社会规范强调彼此分享和人与人之间平等。
但是——在财富和权力方面,个体差异或群体差异较 小,但并不是说这些社会就不存在社会分层
(二)等级社会(rank societies)
通常依据社会地位、职业、财富而将人们分为不同层 级的群体,社会成员根据等级的高低而拥有不同的社 会声望,并且认为这种等级是天生注定的 (血统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