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人教A版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doc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4第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doc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4第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9abf0dd3bceb19e8b8f6babb.png)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复习目标:1、哲学的基本问题2、哲学的基本派别复习重点、难点:3、哲学的基本问题4、哲学的基本派别基础知识复习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和的关系问题,即和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的问题,即思维能否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标准。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和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和,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及其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2)近代 (机械)唯物主义的特点。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2.唯心主义及其形态(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和表现。
答案:思维;存在;意识;物质;本原;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同一性;正确认识存在;可知论;不可知论;生活;实践;哲学;基本性质;方向;形而上学;主观精神;外化。
重 点 难 点 知 识 梳 理1、哲学的基本内容2、唯物主义及其基本形态3、唯心主义及其基本形态4、两个分歧(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二者的关系: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典型例题剖析1、2012年6月24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手动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成功交会对接需要对航天科技的准确认识,做到“零失误”。
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
![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d5947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b.png)
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一、引言在当今社会,思想教育被认为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思想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道德价值观,使他们能够成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社会意识的公民。
本文将介绍一个名为“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 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责任感。
2. 教学内容本教案以“百舸争流”为主题,通过对百舸争流的背景、意义和价值进行介绍,引导学生思考并探讨问题。
教学内容包括:- 百舸争流的起源和背景知识。
- 百舸争流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 百舸争流活动的组织方式和规则。
3. 教学步骤- 第一步:介绍百舸争流的背景和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或讨论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百舸争流的起源和背景知识,以及它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二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发表观点。
例如,百舸争流对于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它对于团队合作有何影响?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然后将结果汇报给全班。
- 第三步:组织百舸争流活动。
教师可以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协作设计一艘自己的船只,并在规定时间内制作。
每个小组的船只需要符合一定的规则和标准,例如船体稳定度、航行速度等。
学生可以学习到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 第四步:总结与反思。
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回顾活动过程,总结学生的收获和反思。
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今后类似活动的效果。
三、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包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小组讨论的贡献和船只制作的主动性。
- 学生的表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包括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的反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反馈表,让他们评估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并提出改进建议。
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
![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074c73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0.png)
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教案标题: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百舸争流”的寓意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3.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百舸争流”的思考和讨论。
2. 概念解释:解释“百舸争流”的含义,强调其在现实生活和教育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如企业竞争、体育比赛、科技创新等,分析其成功之处和背后的努力。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讨论并列举不同领域中的“百舸争流”现象,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5. 思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百舸争流”与个人成长的关系,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与他人进行讨论和辩论。
6. 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百舸争流”的环境下培养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提出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和策略。
7.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强调“百舸争流”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百舸争流”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和价值。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评估他们对“百舸争流”思想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小组分享:评估学生对“百舸争流”现象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3. 思考题:布置思考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写一篇关于“百舸争流”思想的个人感悟和思考。
教学拓展:1. 阅读相关文章或书籍,加深对“百舸争流”思想的理解和应用。
2.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竞赛或活动,提升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实践能力。
3. 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追求卓越,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百舸争流”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高三政治复习教案:百舸争流的思想复习教案
![高三政治复习教案:百舸争流的思想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670014ccbff121dd3683f7.png)
高三政治复习教案:百舸争流的思想复习教案
【摘要】高中政治阶段正是整个学习生涯中的紧张时刻,复习,做题也随之更加繁多。
高三政治教案栏目小编为您编辑了大量资源,此文:“高三政治复习教案:百舸争流的思想复习教案”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本文题目:高三政治复习教案:百舸争流的思想复习教案
一、高考考点
(2)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新人教版)
![《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044fd3f705cc1754270904.png)
《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本课设计意图(一) @§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识记@§○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基本内涵是什么?(2) @§理解@§○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如何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如何理解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的意义?(3) @§运用@§○学会判定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如何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如何区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1) @§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
(2) @§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哲学,各种不同的哲学总是在相互辩难中发展,我们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2) @§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二)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内容目标: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25@§提示与建议: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思想家的言论,表达着各自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争辩、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不同。
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
![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6c9c4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1.png)
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不同的思想流派,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2. 使学生理解各种思想流派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儒家思想:仁爱、礼治、君子、孝道等。
2. 道家思想:无为、自然、道德、无欲等。
3. 法家思想:法治、权谋、利益、秩序等。
4. 墨家思想:兼爱、非攻、节用、尚贤等。
5. 其他思想流派:名家、阴阳家、杂家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各种思想流派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观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想流派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思想流派的定义和意义。
2. 讲解儒家思想:介绍儒家的起源、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影响。
3. 讲解道家思想:介绍道家的起源、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影响。
4. 讲解法家思想:介绍法家的起源、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影响。
5. 讲解墨家思想:介绍墨家的起源、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影响。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其他思想流派的特点和影响。
7.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想流派的影响。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思想流派的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分析中的逻辑性和深度。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对比分析不同思想流派之间的异同,加深对各种思想流派的理解。
2. 现实联系:让学生探讨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流派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体会古代思想在现代的意义。
3. 文化体验: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遗址,如孔庙、道观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古代思想文化的魅力。
七、教学难点:1. 理解各种思想流派的抽象概念:如儒家的“仁爱”,道家的“无为”,法家的“法治”等。
2. 分析复杂的历史背景:了解不同思想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高考精品资料]高三政治复习新人教版第44讲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doc
![[高考精品资料]高三政治复习新人教版第44讲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1be7922d8762caaedc33d41f.png)
【技巧方法】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可采用图示法理解:
考点二 哲学的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派别
评价
古 代朴素 唯 物主义
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唯物论 局限性: ①对世界的物质性只是猜测, 没有科学依据。 ②把物质归结为具体
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近代形而上 学唯物主义
进步性:坚持并发展了唯物主义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 人们能够彻底的认识世界
③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 而
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④人们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③
归纳总结:
问题二: 区分哲学 的基本派别 3.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 .“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B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归纳总结:
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 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 这种观点忽视了
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
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总 大阵营
是在不断地提高
联系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解决,是第二方面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方面内容 是第一方面的展开和深化;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的彻底解 决。
B.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
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归纳总结:
附:考点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 1. 正确把握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 面
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
内容
思维和存在何者 为本原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 (1).doc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 (1).doc](https://img.taocdn.com/s3/m/10aca8277fd5360cba1adb66.png)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四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复习目标1.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1)主观唯心主义(2)客观唯心主义二、复习要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1)主观唯心主义(2)客观唯心主义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授课过程考点精析考点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2.为什么从社会实践来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从哲学自身派别来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同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拓展升华(2016·盐城期中)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家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材料表明( )①真理具有客观性和普适性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③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解析:屠呦呦通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创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说明人的意识能正确反映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正确;屠哟哟的研究成果是为了治疗疟疾,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正确;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能说真理具有普适性,①错误;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而不是唯一途径,③错误。
考点精析考点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温馨提示:不能认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都主张世界是物质的,都坚持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在本质上是正确的。
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
![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d5e9a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ad.png)
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各种不同的思想流派,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2. 使学生理解各种思想流派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3. 培养学生对思想文化的包容性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以及其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2. 道家思想: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理念,及其对环境保护和人生哲学的影响。
3. 法家思想:法治国家、纪律严明等观念,以及其在社会管理中的运用。
4. 墨家思想:兼爱、非攻、节用等原则,及其在促进社会和谐与和平中的意义。
5. 其他思想流派:如名家、杂家、阴阳家等,及其独特的观点和贡献。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各种思想流派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各种思想流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思想流派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情景模拟法:模拟古代思想家的辩论场景,让学生体验思想碰撞的乐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思想流派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讲解儒家思想:阐述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
3. 讲解道家思想:解释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理念。
4. 讲解法家思想:介绍法治国家、纪律严明等观念。
5. 讲解墨家思想:阐述兼爱、非攻、节用等原则。
6. 课堂互动:提问、回答、讨论等环节,巩固所学内容。
7. 总结与拓展:概括各种思想流派的特点,提出思考题,鼓励学生课后自学。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各种思想流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和对思想流派的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情况。
4. 期中考试:设置有关思想流派的试题,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精选涉及思想流派的教材,如《中国古代思想史》、《诸子百家》等。
2. 参考书籍: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如《论语》、《道德经》等。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4第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4第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f22a8a7e284ac850ac0242c9.png)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4第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明白得哲学的差不多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哲学的差不多问题(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提示】1、注意搭配,如不能说“思维和物质的关系”。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什么缘故:什么缘故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差不多问题?第一,这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第一遇到并无法回避的差不多问题。
第二,这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第三,这一问题贯穿于哲学进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差不多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哲学其它问题的回答。
➢ 2. 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独标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展开的。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独标准。
➢ 3. 明白得唯物主义的差不多观点及唯物主义的三种差不多历史形状。
唯物主义是哲学中两大差不多派别之一。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主义随着人类实践的进展和科学的进步,经历了三种差不多形状: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辨证历史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差不多元素是金、木、水、火、土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经典观点: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也叫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经典观点有: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差不多元素➢ 4. 明白得唯心主义的差不多观点及唯心主义的两种差不多形状。
唯心主义是哲学中两大差不多派别之一,同唯物主义全然对立。
它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靠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高中优秀教案高三政治教案:《百舸争流的思想》教学设计
![高中优秀教案高三政治教案:《百舸争流的思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c9dca53f524ccbff021847e.png)
高三政治教案:《百舸争流的思想》教学设计一、高考考点(2)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古代朴实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二、自主学习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问题,也就是的关系问题。
⑵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那些内容①思维和存在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唯一规范。
凡认为,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就是唯心主义。
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②思维和存在的问题,即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其次个方面。
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与。
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熟悉世界,这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明。
马克思主义者主见世界是可知的,世界上没有不行熟悉的事物,只有尚未被熟悉的事物。
不行知论者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
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进展和人类的熟悉力量总是在不断地提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⑵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都不能回避、必需回答的问题。
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打算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打算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三、重点难点⑴哲学的基本问题⑵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材料】同学探究学问,发表自己的观点。
有一天,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一起外出漫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许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玩耍,逍遥自在,好不满意,于是庄子说,"你看,鱼是多么欢乐呀!'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欢乐呢?'庄子反问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欢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欢乐不欢乐呢?'思索:惠施的说法对吗?(归纳)根据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欢乐,那么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就没有可以熟悉的东西了,这个世界是不行以熟悉的。
高中思想政治《百舸争流的思想》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百舸争流的思想》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8fb6b367ec102de3bd895f.png)
一、教材分析《百舸争流的思想》——《生活与哲学》第二课复习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学生在完成复习预习学案后,关键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去分析和探究材料,应用所学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第一课对哲学这一概念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的,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以及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判断以及对它们各自发展形态的判断。
本课知识是必修四的一个基础,理解它对以后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着基础性的作用。
本着高考的要求,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对于这些哲学的基础知识,只有达到完全理解的程度,才能保证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学习下一阶段知识。
二、学情分析1、知识技能:在高二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哲学知识,不再那么陌生。
2、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3、学习态度:高考在即,学习目标明确,愿意刻苦专研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对于哲学有初步的认识与理解。
识记: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理解: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如何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如何理解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的意义。
运用:学会判定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如何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如何区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
![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e9ea1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7.png)
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理解思想多样性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的概念和背景。
强调思想多样性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价值。
1.3 教学方法通过展示相关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思想多样性的看法。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收集学生的观点和想法,以便在后续课程中进行进一步讨论。
第二章:思想的多样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和时代的思想多样性。
培养学生对不同思想的尊重和包容。
2.2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文化和时代的思想流派和代表人物。
强调不同思想的互补性和互动性。
2.3 教学方法通过展示相关视频或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思想和文化的特点。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不同思想的看法和理解。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收集学生的观点和想法,以便在后续课程中进行进一步讨论。
第三章:思想的交流与碰撞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思想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培养学生对于思想交流和碰撞的积极态度。
3.2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思想之间的交流和碰撞的案例和影响。
强调思想交流和碰撞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积极意义。
3.3 教学方法通过展示相关视频或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思想之间的交流和碰撞的情况。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思想交流和碰撞的看法和经验。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收集学生的观点和想法,以便在后续课程中进行进一步讨论。
第四章:思想的融合与发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思想之间的融合和发展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于思想融合和发展的开放态度。
4.2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思想之间的融合和发展的案例和影响。
强调思想融合和发展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积极意义。
4.3 教学方法通过展示相关视频或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思想之间的融合和发展的情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人教A版 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doc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人教A版 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af53e2ba4afe04a1b071de70.png)
第32讲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部曲讲【考纲细化考题预测】——考纲解读细化面向高考【每课知识网络】【融汇贯通】明确一个概念:即哲的概念。
这需要从哲与世界观的关系、哲与具体科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哲与时代的关系等角度进行把握。
把握两个作用:一是一般性哲的作用,包括其对生活实践、对具体科、对时代发展的作用等;二是马克思主义哲的具体作用,这要结合其基本特征来分析其指导意义。
该讲主要以“哲的派别”为主线,立足哲的基本派别,分析了哲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立足马克思主义哲,主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哲的产生条件、基本特征与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从整个教材来看,此单元作为全书的起点,只有明确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才能合理地认识唯物论、辩证法与唯物史观。
在复习本单元过程中把握唯物主义派别与唯物论的联系,唯物主义基本派别与辩证法的联系,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与唯物史观的联系。
【直击真题剖析高考】——真题感受体会命题方向(2014·山东卷)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
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
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A.辩证法和形而上的对立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唯物主义的分歧(2013·北京卷) 下面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A.人们的主观愿望无法变成客观现实B.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C.要改变客观现实必须发挥集体力量D.认识符合实际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2013·福建卷)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范畴A.② B.④ C.④ D.②(2012江苏卷)27.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
高中政治必修4《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4《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460d2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6.png)
高中政治必修4《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高中政治必修4《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一、本课设计意图(一) 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识记○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基本内涵是什么?(2) 理解○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如何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如何理解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的意义?(3) 运用○学会判定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如何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如何区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1) 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
(2) 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哲学,各种不同的哲学总是在相互辩难中发展,我们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2) 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二)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内容目标: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提示与建议: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思想家的言论,表达着各自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争辩、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不同。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二、教学内容分析(一) 教学提纲框题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讲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部曲讲【考纲细化考题预测】——考纲解读细化面向高考课标分解考纲细化高考命题定位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解释哲的基本问题。
1.哲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4.马克思主义哲考情分析:本部分考题集中于哲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要观点和主要派别(哲家及其观点),以选择题为主,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复习过程中关注热点:①根据中外哲家的著名论断、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或以漫画形式,说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基本哲派别。
②结合党和政府处理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方针政策,如应对通货膨胀、全球金融危机等说明正确对待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重要性。
【每课知识网络】【融汇贯通】明确一个概念:即哲的概念。
这需要从哲与世界观的关系、哲与具体科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哲与时代的关系等角度进行把握。
把握两个作用:一是一般性哲的作用,包括其对生活实践、对具体科、对时代发展的作用等;二是马克思主义哲的具体作用,这要结合其基本特征来分析其指导意义。
该讲主要以“哲的派别”为主线,立足哲的基本派别,分析了哲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立足马克思主义哲,主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哲的产生条件、基本特征与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从整个教材来看,此单元作为全书的起点,只有明确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才能合理地认识唯物论、辩证法与唯物史观。
在复习本单元过程中把握唯物主义派别与唯物论的联系,唯物主义基本派别与辩证法的联系,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与唯物史观的联系。
【直击真题剖析高考】——真题感受体会命题方向(2014·山东卷)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
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
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A.辩证法和形而上的对立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唯物主义的分歧(2013·北京卷) 下面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A.人们的主观愿望无法变成客观现实B.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C.要改变客观现实必须发挥集体力量D.认识符合实际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2013·福建卷)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范畴A.② B.④ C.④ D.②(2012江苏卷)27.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
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A.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B.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D.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2011?广东卷) “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与此哲观点相通的是( )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聚焦考点突破核心】——课堂讲解重点难点突破考点一哲的基本问题【归纳总结】1.哲基本问题的含义及内容(1)含义:哲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这是哲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它是哲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基本问题的根据(1)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它是一切哲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哲发展的始终。
(3)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人们对其他哲问题的回答。
3.正确把握哲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区别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地位是哲基本问题中最重要的方面是哲基本问题中从属的方面意义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各对这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
不可种哲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知论者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联系哲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解决,是第二方面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方面内容是第一方面的展开和深化;哲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的彻底解决。
【技巧方法】哲基本问题的内容可采用图示法理解:【易错警示】1.哲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的关系(如图)。
2.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对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不同回答,而不是思维能否反作用于存在的不同回答。
3.哲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4.不能认为“哲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哲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5.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的基本问题,其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典题探究】【例1】(西北狼教育联盟高2016级摸底) 丹麦女生在使用手机中发现,晚上睡觉若将开着的手机放在离自己很近的位置,第二天早上就无法集中精神上课,这让她怀疑手机辐射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于是她将研究转向手机辐射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经过试验发现,没有路由器的房间里的水芹和豌豆种子都能发芽并茁壮生长;有路由器的房间里的种子不仅没有生长,甚至大多数都死了。
这表明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②怀疑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变式精练】1.中国古代哲家主要探讨“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于谁、谁在先的问题。
他们是在思考(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B.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D.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问题2.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
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 )A.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C.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D.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3.(河南省平顶山市2016届高三2月第二次调研) 2012年问世,被业内誉为“基因剪刀”的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是今年科界一个热门话题。
2015年,我国中山大的科家利用这一技术对人类胚胎的一个特定基因进行修改,从而避免该基因突变导致地中海贫血症。
这能帮助探讨一些重大疾病在基因层面的成因,有助于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所发挥的作用。
这说明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③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们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④人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考点二哲的基本派别【归纳总结】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派别评价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唯物论局限性:①对世界的物质性只是猜测,没有科依据。
②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近代形而上唯物主义进步性:坚持并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①把物质归结于自然科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把原子的属性等同为物质的属性。
②具有机械性、形而上性。
③历史观上属于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辩证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无产阶级的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4.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5.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内部派别主要区别例证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夸大为唯一实在,认为客观世界依赖于人的精神万物皆备于我;心外无物;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我思故我在;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8”就是发;喜鹊报喜;彗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理生万物、理主动静;上帝造万物【知识拓展】在哲的“两个对子”中,由于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体系,因而辩证法和形而上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从哲的派别上看,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易错警示】1.比较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一方面要看到三者之间的历史联系,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必须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唯物主义的正确主张那里汲取一些有益的东西;另一方面要明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哲的局限性,因而具有科性。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朴素”之处在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近代形而上唯物主义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也是唯一科的唯物主义。
但唯物主义的这三种基本形态的根本观点是一致的,都是与唯心主义根本对立的。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是唯物主义中最彻底、最科的形态,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中叶创立的。
它不仅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坚持了唯物主义,因而是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唯物主义并不都是正确的,有科与非科之分。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但二者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都是不彻底的、非科的,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是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5.两个基本:哲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