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欣赏话题之三:人物
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专题复习之人物
外国小说专题复习-人物重点一:如何概括、分析(赏析)和评价人物形象?①概括人物形象。
思路:找细节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提炼概括性格特点....、精神品...质.等。
表述:找形容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来陈述。
格式:娜塔莎(素芭)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注意:不需用材料来分析,只需得出自己的结论。
②分析(赏析)人物形象。
先概括:如“贝尔曼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再证明:用文本中的事实说明。
精表述:可用分说模式,也可用“总—分—总”说模式。
分说模式,如:贝尔曼抑郁不得志,他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耍了四十年的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
贝尔曼助人为乐,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
……总分总说模式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抑郁不得志,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爱心和自我牺牲精神的人物形象。
他……他………………综上所述,贝尔曼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③评价人物形象。
先概括形象:如“贝尔曼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再挖掘意义:联系现实,挖掘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
表述有先后:如:如此处境的贝尔曼在别人生命垂危之际尚且能够不顾个人安危给别人生的希望,是在沉重叩问物质丰裕时代的“我们”的心灵,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省:我们是应该舍人为己,是应该明哲保身,是应该全己全人,还是应该舍己为人?重点二:如何确定作品的主人公?1.根据情节安排来确定2.根据主题揭示来确定3.根据文章标题来确定4.根据隐喻意义来确定5.根据时代背景来确定…………阅读下文,完成第12~16题。
母亲的来信[苏联]克拉夫琴科⑴母亲来信了。
⑵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
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
⑶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良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
外国文学作品人物形象总结
外国文学作品人物形象总结1.阿喀琉斯形象:阿喀琉斯,是神人结合而生,其母是海神的女儿忒蒂斯,他的母亲得到神谕说阿喀琉斯有两种命运:一是在战场上争得荣誉而死,一是在和平的生活而获得长寿。
然而在他的身上,体现出的是一种积极入世,重视现实,不怕死亡的英雄主义精神,他宁愿在战场上争得荣誉而早死,也不愿意过着和平生活而长寿。
这就是他固执的性格,为了头上的光环而在所不惜,在民众的威望是他心目中最大祈求,他绝不会想到在平凡中老死,只有荣誉和尊严的依托,他必须战斗,在战斗中才会获得他追求的荣誉和声望,以及得到的尊严。
阿喀琉斯性格特征多方面,他孔武有力,而又常如孩子般在母亲面前哭泣,但他珍惜友谊与帕特克洛斯亲如手足,当得知帕特克洛斯被赫克托耳杀死后,他为失去他的至交好友而痛不欲生,阿喀琉斯愤怒地叫:“如果命运女神不让我保护我的被杀的朋友,我宁愿死去!他远在异乡丧命,我没有援救他,现在我的短促生命对于阿耳戈斯人还有什么用呢?让宙斯和神祗们所规定的命运降临到我头上来吧!”正是这个亲如手足的情感,使得阿喀琉斯在战场上把杀敌报仇,作为对朋友的爱的体现和对敌人的恨,,使他成为嗜杀的恶魔,见到特洛伊人,不分男女老少都杀,使他们的尸体堵塞了克珊托斯河的河道。
河神出面阻止,他竟然同河神厮杀起来。
仇恨在他心中燃烧,发誓把赫克托耳杀死来祭奠好友的亡灵。
在同赫克托耳决战时,赫克托耳曾哀求说:当决战一方死后,不要凌辱他的尸体。
而阿喀琉斯根本就没有理睬,残暴地把赫克托耳的尸体拴在马后倒拖着围绕自己的挚友的灵柩跑了三圈,并以十二个被俘的特洛伊青年为帕特洛克斯陪葬,可见阿喀琉斯手段的残忍,这都是他把爱完全建立在对朋友的爱的基础之上,但这残忍的手段却令赫克托耳的父亲普里阿摩斯心伤透彻。
在另一方面,他出于对朋友的挚爱,珍视友谊,对朋友承担义务看得高于一切,反映了他善良温厚的一面。
特洛伊老国王普里阿摩斯前来恳求阿喀琉斯赐还儿子赫克托耳的尸体,此时的阿喀琉斯刚刚亲手杀死了帕特罗克洛斯的仇人赫克托耳,失去挚爱的悲痛和手刃仇人的快意,以及被普里阿摩斯的请求带来的矛盾心理,正反复在他心头交织。
外国小说欣赏——主题
2、以故事为目的的小说
既有故事又有主题的小说更有持久A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16
主题的实现
• 议论文和抒情文:不回避主题的 鲜明,特别是议论文,追求主题的确 切。
• 叙事文尤其小说:反对主题鲜明, 也不回避主题的多义性。也就是把主 题藏在叙述和描写之中,藏在人物和 情节里面,让读者去“猜”。
A
17
主题的实现
A
8
从1924年他25岁时发表的最早的短篇小说集 《在我们这个时代》,到他死亡之前发表的,为他赢 得了最高荣誉的《老人与海》,对死亡问题的探讨一 直贯穿于海明威的创作之中,美国学者罗伯特·斯比 勒评价说:“他只写一个主题:在一个失去所有价值, 只剩下强烈情感的世界上人类会如何面对死亡。”海 明威的小说常常让人们遭遇死亡,通过死亡来完成对 生命个体的思考,在一个现实的人们必须面对的环境 里来塑造他理想的“硬汉形象”,最终实现对现实社 会的批评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外国小说欣赏话题之三:主题
A
1
母题与主题
•
母题: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有些生活哲理、
思想情感是能跨越时空而存在的,这些反复在作品
中出现的人类的精神现象和基本行为,即是母题。
•
生死、爱恨、美丑、善恶等,无论古今,不管
中外,在作品中都反复出现。
•
主题:是作者对母题的个人阐述与发挥。
•
比如生死,王羲之否定“一死生”“齐彭殇”,
而同时代的很多人都与之相反,这就是对生死这一
母题的个人理解。再如,《柳毅传》写了一个英雄
救美女的神话故事,最终美人嫁英雄大团圆,这是
中国人对爱情的理解与向往。又如,莎士比亚在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写了一出爱情悲剧,把“美
人物:小说的核心
练习
下列小说人物是圆形人物还是扁平人物?说说理 由。
娜塔莎 丹柯 孙悟空 桥边的老人 葛朗台
②刘姥姥不敢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 句话,然后溜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 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刘 姥姥只得蹭上来问:“太爷们纳福。” (《红楼梦》)
③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这样描写严监生的: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 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 伸着两个指头。……“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 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 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 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出挑掉一茎。众 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 没了气。
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以反映比较复杂 的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小说的成败,在某种 意义上说,就是人物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因 此,小说作者都调动了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段以 图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
我的人物,非等到脑子里已经有 了性格的主要特征,同时搜集足了每 天在人物周围旋转地所有零碎,直到 最小的胸针,一句话,非等我从大到 小,毫无遗漏地把一切都想像好了之 后,才能完全形成,他们的性格才能 完全丰满。
其他角度描写
1、对人物的概括介绍文字 《素芭》第一部分就是对素芭的总体介绍。让我
们了解到素芭是一个恬美多情、让父母焦苦而自己内 心既孤苦又渴望的哑女,也预示着将来的生活遭遇。
2、对人物肖像的刻画 《素芭》中,哑女素芭虽不能用语言来说话,我
外国小说第四单元-----人物
• 4.心理描写。 • 间接心理描写----言行揭示心理, • 景物烘托心理 。 • 直接心理描写----内心独白、梦境描绘、 • 潜意识、日记书信。 心理描写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 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 格;深化作品主题。
• 《少年维特之烦恼》
就在他自杀当晚,他穿着整洁, 像个绅士。这身衣服绿蒂“触摸过 它们,使它们带上了仙气”,口袋 里还放着第一次见到绿蒂,带在她 胸前的玫瑰色蝴蝶结。他还给他深 爱的绿蒂写了好多好多的信,向绿 蒂宣示着他的爱以及对社会不公的 反抗—— “到时候了,绿蒂!我握 住这冰冷、可怕的死亡之杯,心里 毫无畏惧,我即将喝下这死亡的佳 酿!你把它递给了我,我绝不犹豫。 一切,我生活中的一切心愿和希望 就此圆满实现!我十分冷静、十分 坚定地去叩开冥界的铁门。”枪里 装上了子弹。——时钟敲响了十二 点。——就这样吧!绿蒂!绿蒂! 永别了!永别了!”
“人物形象分析”高考题型:
1、小说中某某片断对刻画某某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某某人物形象(或性格特 征)。 3、探究赏析某一人物形象在文中的作用。
考查形式以主观分析题为主,以五选二的客观选择 题为辅。
“人物形象分析”应考策略:
1、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 2、借助情节、环境分析人物形象。 3、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 4、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 • 四步分析法概述: • 通过描写分析人物性格——通过情节、环境补充人物 性格——通过人物性格及社会环境分析人物形象——通过 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
2.动作描写:动作是显示人物思想和个性最有力的手段。 如果没有“大闹天宫”,没有“景阳岗打虎”,没 有“三拳打死镇关西”,孙悟空、武松、鲁智深的形象恐 怕要大为逊色。 同样是跟拿钱有关的动作: 《一件小事》 “我”是“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 元”。 孔乙己买酒是“排出九文大钱”。 华老栓在慌忙中是“摸出洋钱”。 而那“黑的人”是“一手抓过洋钱”。 守财奴葛朗台为了讨好太太和女儿,是拿了一把金 路易“摔在床上,随后又“把钱拈着玩”。 这每一个动作都是个性化的。茅盾说:“人物的性 格必须通过行动来表现。” 动作描写作用:行动背后就是人物的思想、个性。
外国文学作品人物形象总结
外国文学作品人物形象总结1.阿喀琉斯形象:阿喀琉斯,是神人结合而生,其母是海神的女儿忒蒂斯,他的母亲得到神谕说阿喀琉斯有两种命运:一是在战场上争得荣誉而死,一是在和平的生活而获得长寿。
然而在他的身上,体现出的是一种积极入世,重视现实,不怕死亡的英雄主义精神,他宁愿在战场上争得荣誉而早死,也不愿意过着和平生活而长寿。
这就是他固执的性格,为了头上的光环而在所不惜,在民众的威望是他心目中最大祈求,他绝不会想到在平凡中老死,只有荣誉和尊严的依托,他必须战斗,在战斗中才会获得他追求的荣誉和声望,以及得到的尊严。
阿喀琉斯性格特征多方面,他孔武有力,而又常如孩子般在母亲面前哭泣,但他珍惜友谊与帕特克洛斯亲如手足,当得知帕特克洛斯被赫克托耳杀死后,他为失去他的至交好友而痛不欲生,阿喀琉斯愤怒地叫:“如果命运女神不让我保护我的被杀的朋友,我宁愿死去!他远在异乡丧命,我没有援救他,现在我的短促生命对于阿耳戈斯人还有什么用呢?让宙斯和神祗们所规定的命运降临到我头上来吧!”正是这个亲如手足的情感,使得阿喀琉斯在战场上把杀敌报仇,作为对朋友的爱的体现和对敌人的恨,,使他成为嗜杀的恶魔,见到特洛伊人,不分男女老少都杀,使他们的尸体堵塞了克珊托斯河的河道。
河神出面阻止,他竟然同河神厮杀起来。
仇恨在他心中燃烧,发誓把赫克托耳杀死来祭奠好友的亡灵。
在同赫克托耳决战时,赫克托耳曾哀求说:当决战一方死后,不要凌辱他的尸体。
而阿喀琉斯根本就没有理睬,残暴地把赫克托耳的尸体拴在马后倒拖着围绕自己的挚友的灵柩跑了三圈,并以十二个被俘的特洛伊青年为帕特洛克斯陪葬,可见阿喀琉斯手段的残忍,这都是他把爱完全建立在对朋友的爱的基础之上,但这残忍的手段却令赫克托耳的父亲普里阿摩斯心伤透彻。
在另一方面,他出于对朋友的挚爱,珍视友谊,对朋友承担义务看得高于一切,反映了他善良温厚的一面。
特洛伊老国王普里阿摩斯前来恳求阿喀琉斯赐还儿子赫克托耳的尸体,此时的阿喀琉斯刚刚亲手杀死了帕特罗克洛斯的仇人赫克托耳,失去挚爱的悲痛和手刃仇人的快意,以及被普里阿摩斯的请求带来的矛盾心理,正反复在他心头交织。
外国文学作品人物形象总结
外国文学作品人物形象总结1.阿喀琉斯形象:阿喀琉斯,是神人结合而生,其母是海神的女儿忒蒂斯,他的母亲得到神谕说阿喀琉斯有两种命运:一是在战场上争得荣誉而死,一是在和平的生活而获得长寿。
然而在他的身上,体现出的是一种积极入世,重视现实,不怕死亡的英雄主义精神,他宁愿在战场上争得荣誉而早死,也不愿意过着和平生活而长寿。
这就是他固执的性格,为了头上的光环而在所不惜,在民众的威望是他心目中最大祈求,他绝不会想到在平凡中老死,只有荣誉和尊严的依托,他必须战斗,在战斗中才会获得他追求的荣誉和声望,以及得到的尊严。
阿喀琉斯性格特征多方面,他孔武有力,而又常如孩子般在母亲面前哭泣,但他珍惜友谊与帕特克洛斯亲如手足,当得知帕特克洛斯被赫克托耳杀死后,他为失去他的至交好友而痛不欲生,阿喀琉斯愤怒地叫:“如果命运女神不让我保护我的被杀的朋友,我宁愿死去!他远在异乡丧命,我没有援救他,现在我的短促生命对于阿耳戈斯人还有什么用呢?让宙斯和神祗们所规定的命运降临到我头上来吧!”正是这个亲如手足的情感,使得阿喀琉斯在战场上把杀敌报仇,作为对朋友的爱的体现和对敌人的恨,,使他成为嗜杀的恶魔,见到特洛伊人,不分男女老少都杀,使他们的尸体堵塞了克珊托斯河的河道。
河神出面阻止,他竟然同河神厮杀起来。
仇恨在他心中燃烧,发誓把赫克托耳杀死来祭奠好友的亡灵。
在同赫克托耳决战时,赫克托耳曾哀求说:当决战一方死后,不要凌辱他的尸体。
而阿喀琉斯根本就没有理睬,残暴地把赫克托耳的尸体拴在马后倒拖着围绕自己的挚友的灵柩跑了三圈,并以十二个被俘的特洛伊青年为帕特洛克斯陪葬,可见阿喀琉斯手段的残忍,这都是他把爱完全建立在对朋友的爱的基础之上,但这残忍的手段却令赫克托耳的父亲普里阿摩斯心伤透彻。
在另一方面,他出于对朋友的挚爱,珍视友谊,对朋友承担义务看得高于一切,反映了他善良温厚的一面。
特洛伊老国王普里阿摩斯前来恳求阿喀琉斯赐还儿子赫克托耳的尸体,此时的阿喀琉斯刚刚亲手杀死了帕特罗克洛斯的仇人赫克托耳,失去挚爱的悲痛和手刃仇人的快意,以及被普里阿摩斯的请求带来的矛盾心理,正反复在他心头交织。
高二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
《梦的戏剧》(欧洲表现主义的先锋)《红房间》《朱丽小姐》
以独特的表现方式,表达深刻的内涵,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用平实的语言写生动的人和事。本文:理解半张纸的意义;理解小说的主题。
山羊兹拉特
通过卖羊未成的经历的叙述,不仅将悲悯的目光投向困难中的人,更把关怀的温情给了绝境中依然忠心耿耿的纯洁的山羊,体现作者对社会现实的高度关注和精炼概述。
娜塔莎——《战争与和平》
通过描写娜塔莎在参加舞会前的兴奋、激动与焦急的心情,舞会上相遇安德来公爵并双双埋下爱情的种子以及已经许配给安德来的娜塔莎因为孤独与寂寞受美男子阿那拖尔的诱惑而背叛安德来的心理状况,塑造了一位纯真善良、渴望爱情与幸福,但又过于轻信、充满浪漫与幻想的贵族女孩形象。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19世纪最伟大的作家)
继承俄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其小说不太重视情节与结构的安排,而专注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以课文为例展开分析)
丹柯——《伊则吉尔老婆子》
用浪漫主义手法,刻画丹柯这一光辉形象。为了让族人走出黑暗,他献出自己的心,用那颗燃烧的心照亮了人们的前程,带领人们走出黑暗。高度赞扬了丹柯勇敢、坚定、无私无畏、敢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借丹柯这一形象表达了俄罗斯人民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
《与一位女士的合影》《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以时代广阔的视野和敏锐的典型化的技巧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逼真细腻地人物塑造。本文:抓住情节的运行和细腻的心理描写。
高二(下)《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二)
课文(出处)
中心思想
作者(流派、国籍)
代表作品
作品特色及课文重点
牲畜林——《卡尔维诺文集》
以平实但又调侃幽默的语言描写了意大利农民同入侵的德国纳粹士兵抗争的心态,表现了人们战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
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四单元 话题:人物 .“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优质课件_7
“圆形人物”
与
“扁平人物”
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 环境描写
人物——小说的重要因素之一
观看《长安十二时辰》视频片段,说说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他有什么特点?
英国小说家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
“圆形人物” “扁平人物”
“圆形人物”
圆形人物是指文学作品中具有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 这类人物往往都是多义与多变的。
如:《三国演义》中
曹操是一个(
)的人
生性多疑、狡诈多变
以诚待人、重视人才
才华横溢、雄才伟略
请你介绍一位你印象深刻的文学作品中的“圆 形人物”?
“圆形人物”的基本特征:
一是性格是复杂、丰富的,人物更多面、立体。 二是性格有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人物更多义、多变。
“扁平人物”
扁平人物是指文学作品中性格刻画比较单调的人物, 这类人物往往都是不变的、平面的。
如:《变色龙》中
奥楚蔑洛夫是一个(
)的人
专横跋扈、欺下媚上、见风使舵
请你介绍一位你印象深刻的文学作品中的“扁 平人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扁平人物”的基本特征:
一是性格是单一固定的,不受环境影响。 二是艺术描述比较夸张,趋向类型化、漫画化。易辨认、易记忆。
“圆形人物” 〉“扁平人物” ?
这两类人物形象各有其艺术价值。 福斯特认为“圆形人物”的艺术性要强于“扁平人物”。因为 前者内涵更丰富,性格中的矛盾会产生足够的张力。
在人物众多的小说中,往往采用主要人物为“圆形人物”,次 要人物为“扁平人物”的做法,二者共同承担阐释主题的任务。
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分析其中的“圆形人物”和“扁平 人物”。
外国文学中的人物形象
阿喀琉斯,是神人结合而生,其母是海神的女儿忒蒂斯,他的母亲得到神谕说阿喀琉斯有两种命运:一是在战场上争得荣誉而死,一是在和平的生活而获得长寿。然而在他的身上,体现出的是一种积极入世,重视现实,不怕死亡的英雄主义精神,他宁愿在战场上争得荣誉而早死,也不愿意过着和平生活而长寿。这就是他固执的性格,为了头上的光环而在所不惜,在民众的威望是他心目中最大祈求,他绝不会想到在平凡中老死,只有荣誉和尊严的依托,他必须战斗,在战斗中才会获得他追求的荣誉和声望,以及得到的尊严。
阿巴贡放高利贷,却阴差阳错地放债给自己的儿子。而且15000法郎的债只付12000法郎现款,其余3000法郎以衣服什物首饰等折付。并附有一张诸如四脚卧床、壁毯、火枪、砖炉、七弦琴、台球桌、鳄鱼皮等物的清单,写明:“上列各物公平合理的价值总在4500法郎以上,但由于放债人格外体谅,只按3000法郎计算。”
作为一个悲剧人物和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哈姆雷特的意义并不在于他是否成功地消灭了罪恶,改造了现实,重整了乾坤,而在于他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先进与落后的矛盾,以及缩短这种距离、解决这种矛盾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他对于“人”和世界的看法也拓深可我们对于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理想与精神的了解。
5阿巴贡形象
对于仆人,阿巴贡极为苛刻。阿巴贡见不得拉弗莱什像根木头杆似的戳在家里,怕他偷钱,把他赶了出去;他要克洛德婆婆打扫卫生并管理空酒瓶,如果丢失或碰坏要从她的工钱里扣钱;他要勃兰达瓦,在客人的酒里掺水,并且要求他控制客人喝酒;他要雅克达师傅身兼两职,用马车的时候雅克达师傅是马夫,而烧饭的时候雅克达师傅就成了厨子……
4、哈姆雷特形象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末期具有先进理想并勤于思索的人文主义者。他的理想和严酷的现实发生尖锐的矛盾。精神的危机,理想的破灭,使他悲郁愤懑,痛苦异常,也促使他不断思索,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他从家庭的变故看到宫墙外的社会问题,有强烈的责任感,然而只相信个人的作用,强调思想的力量,因而矛盾重重,思考多于行动,时时感到忧郁、茫然,行动犹豫、延宕。生活在英国新兴势力还处于幼稚阶段的哈姆雷特,找不到也不可能找到正确的途径,最后他虽然奋然一击,与敌人同归于尽,但忧郁始终伴随着他,伟大的理想并未实现,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身上寄托了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和悲剧结局也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危机和致命弱点。。接受了人文主义新思想与新观念,认为人是“了不起的杰作”,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然而回国后却一连遭受到父死母嫁、叔叔篡位的三重打击。在理想与现实的残酷碰撞下,哈姆雷特原先对人和社会的美好看法受到严峻挑战而陷入了深刻的精神危机。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哈姆雷特理想幻灭,开始了痛苦的探索。然而哈姆雷特并没有抓住机会进行复仇,而是贻误时机,造成了行动上的“延宕”,也因此引起了后人对此的各种推测。①哈姆雷特的延宕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那就是在复仇的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行动已不单是为父报仇而是与整个国家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有责任和义务在这个颠倒混乱的时代改造现实重整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如何做好它。②哈姆雷特延宕的另一个原因是恶势力过于强大,而时代与人文主义的局限性又决定他不可能去依靠、发动群众,因此只能孤军奋战,最后终于被恶势力吞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哈姆雷特的悲剧已不仅仅是一出个人的悲剧,而是人文主义者和整个时代的悲剧。
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高考常见的命题形式: 具体说来,一般包括三种题型: ①指认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 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 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一般的答题要领:从四方面去把握: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 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 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 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 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关于主题: 1、所有作品都是有主题的,“生与死”“爱与恨”“美 与丑”等是小说家写不厌的“母题”,作家试图通过小 说来表达自己对婚姻、家庭和爱情的体悟,对人性弱点 的悲悯与失望,或者对真善美的讴歌与追求。这样的小 说主要以思想的深度来展示其独有的魅力,我们称之为 思想小说。有些小说则主要以讲故事为目的,其魅力在 于故事本身的曲折、离奇或者故事讲述的独特技巧。这 样的小说,我们称之为故事性小说。 2、但凡优秀的小说,它的形象大于思想,它靠形象来揭 示蕴含其中的深刻思想。小说最忌讳“主题鲜明”,好 的小说总是赋予读者丰富的解读空间,让读者见出其中 复杂多义的世界。从而充分展示其无穷魅力。罗兰· 巴 特说:“作品一旦产生,作者就死了。”说的正是小说 主题具有复杂多义的特点,这就使得小说主题具有丰富 的探究性。
4、古典小说中的人物:个性化;现代小说 中的人物:类型化。古典小说中的人物是 具体的,尽管他的性格中蕴涵着人类的普 遍特性,但确实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性格 鲜明的人。而现代小说中人物的性格越来 越模糊,甚至连人物的外貌面目都没有, 留下的只是“心理的真实”,这个人物是 一群人的缩影,甚至是人类的缩影。
《外国小说欣赏》阅读指导专题复习
小说的描写了某某的场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等等。
【答题要领】
主要从场景对于氛围、情节和人物等角度切入思考,要结合具体文本的具体位置进行具体分析,最好分点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橘子
芥川龙之介
①冬天的一个夜晚,天色阴沉,我坐在横须贺发车的上行二等客车的角落里,呆呆地等待开车的笛声。车里的电灯早已亮了,难得的是,车厢里除我以外没有别的乘客。我脑子里有说不出的疲劳和倦怠,就像这沉沉欲雪的天空那么阴郁。我一动不动地双手揣在大衣兜里,根本打不起精神把晚报掏出来看看。
《外国小说欣赏》阅读指导专题复习
————————————————————————————————— 日期:
专题复习 外国小说阅读指导
《外国小说欣赏》由“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和“虚构”等八个话题知识组成,因而这些话题知识很可能就是高考出题的八个考点,试题一般以主观简答题的形式出现。所以在外国小说阅读的复习中,考生宜紧扣教材的八个话题知识展开,细密梳理八个话题知识及掌握答题要领,规范作答话语。具体而言:
铁匠华希特带着他的徒弟也挤在那里看布告,他看见我在广场上跑过,就向我喊:“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到学校的!”
——《最后一课》
历经时间的沧桑,露丝面容苍老的皱褶如橘皮,声音暗弱,音调缓慢,但眼睛仍放射着坚毅的光。起初的谈话小心翼翼、漫无边际,谈到在沉船时刻不愿撤离的船长和设计师,感到崇敬;谈到那些一直在甲板上从容演奏蔑视死亡至最后一刻的伟大乐师们,感到钦佩。期间,李桑切斯还提及那颗价值连城的“海洋之心”项链的失踪。
小说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的情况很少见,严格上说不是一种叙述角度而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用“你”,倾注的是叙述者对这个人物一种抒情目光,将之当作朋友,更加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使得他们之间别有一种依恋和欣赏的意味。
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四单元 话题:人物 .“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优质课教案_10
《为扁平人物正名》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外国小说欣赏》教材共分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八个单元话题。
每个单元分为“阅读”“话题”“思考与实践”三个板块。
单元提供精读和略读两个文本,按照单元某一话题择定,而这一话题正是小说的某一基本元素。
话题分基本话题与延展话题,对话题的阐释以介绍文学常识为尺度,顺便勾画外国小说在某一方面的变化脉络。
本单元重点介绍的是小说的人物,人物在高考小说的考查中占有比较大的比例,除了让学生掌握如何归纳人物形象外,认识“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并且掌握在高考小说中大部分出现的“扁平人物”的作用也至关重要。
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对外国小说兴趣较大,但在深入阅读文本的时间上仍旧欠缺,尤其是在阅读小说是缺乏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思考的思维。
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但对小说塑造什么样的人物,是扁平化的还是圆形的,如何塑造等方法以及塑造的作用可能还缺乏系统的了解和训练。
教学重点知识与技能:1、了解“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的区别;2、掌握“扁平人物”在小说中作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引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会结合所学课文片段进行概括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扁平人物”在小说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学难点1、掌握“扁平人物”在小说中作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作用;2、引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会结合所学课文片段进行概括得出结论。
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幻灯片教学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幻灯片显示学生熟悉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快速回顾这些人物的形象特点。
诸葛亮:聪明过人马裤先生:自私自利,颐指气使,不讲卫生丹柯:勇敢、勇于担当,富有责任感林冲:安分守己,随遇而安,在敌人的一逼再逼之下终于奋起反抗孔乙己:穷酸迂腐,但也善良林黛玉:知书达理,柔弱美丽,懂得察言观色,骨子里透着些许自卑二、认识“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通过对以上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基于人物的形象是单一还是多样,引入“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的概念,并让学生掌握两者的区别:圆形人物往往都是多义与多变的人物;“扁平人物”,也被称作”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往往是一句话就能概括出人物形象特点。
外国小说欣赏单元话题知识及应用
《外国小说欣赏》单元话题知识及应用一、叙述角度上帝俯瞰——全知视角特点:叙事人就是作者,全知全能。
好处:讲述自由,阅读时信息清楚了然,不必让读者劳神费心,苦思冥想。
凡人目光——有限视角特点: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讲究含蓄。
好处:能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能动性,更能体验到阅读的魅力,将读者变为小说的第二作者。
二、叙述人称第一人称——‚我‛特点:‚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
好处:真实亲切,拉近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
不足: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的限制,是‚有限的讲述‛。
注意:‚我‛并不等于作者。
举例:比如《桥边的老人》中,‚我‛就无法得知老人此时此地内心的想法,所以就无从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了。
第三人称——‚他‛特点:叙述人只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站在故事的外部讲述故事,视角或有限也可无限。
好处:叙述自由,超越时空,无所不知。
不足:叙述缺乏亲切感,使小说与读者之间产生距离。
举例:比如《项链》……[见下页]‚叙述人对玛蒂尔德的生活情况无所不知,又俨然一个冷静的上帝俯瞰着玛蒂尔德的人生悲剧‛。
三、“讲述”与“显示”◎关于‚讲述‛特点:上帝俯瞰全知视角多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者时不时要亮相,‚指手画脚‛。
传统小说多用‚讲述‛,如: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
◎关于‚显示‛特点:凡人目光有限视角多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者不肯露面,消失在文字背后。
现代小说多用‚显示‛,如:海明威《桥边的老人》。
注意:‚讲述‛与‚显示‛在同一篇小说中可两相结合,穿插交替使用。
四、场景描写的作用(主要是环境描写)1、奠定文章基调如果场景描写作为开头,会给文章定下基调。
如:月亮从树林边上升起来了,放出冷冷的光辉,照得积雪的田野分外白,越发使人感到寒冷。
(悲剧基调)又如《炮兽》结尾(这是长篇小说):一种阴郁的静寂笼罩着全船。
远远的飓风在呼啸。
过了几分钟,黑暗中响起了枪声,闪过一着亮光,然后一切复归静寂,再听见尸首跌落海里的声音。
英美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分析
文艺理论52摘要:《项链》是由法国作家莫泊桑于19世纪80年代所创作的世界著名短篇小说,主要讲述了虚荣的女主人公玛缇尔德戏剧性的一生。
由于该人物形象与当时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社会的时代背景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人物形象中具有着很强的代表性,因此本文以《项链》中的玛缇尔德为例,对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英美文学;《项链》;玛缇尔德在文学创作中,创作者通常会通过对人物的刻画来达成自己的创作目的。
虽然每部文学作品由于社会背景、历史文化背景、作者主观思想等方面差异的影响,其在人物塑造上往往会出现很大的不同,但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很多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人物形象)都有着共同的特点,而这也正是英美文学作品的风格特色之一。
一、英美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风格(一)独立性在诸多英美文学作品中,各种人物形象虽然在性格、思想上拥有着不同的特点,但同样也存在着很多的共性,独立性则是其中女性人物最为主要的共同特点之一。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都处于附属地位,软弱与逆来顺受已经成为了常态。
然而从19世纪后,很多女性人物却开始变得更加独立,男性角色所具有的坚韧、诚信、智慧等优秀品质,同样可以出现在女性角色中,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会表现得比男性更加优秀,这一点从《项链》中玛缇尔德勇于担当责任、不愿欺骗朋友的选择中,就能够得到非常直观的体现。
(二)具有自我意识与思想上的独立相对应的是,从19世纪后期开始,英美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自我意识有了更突出的体现,尤其是在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女主人公自我意识的觉醒更是得到了非常充分的体现[1]。
在《项链》中,玛缇尔德作为普通小职员的妻子,一直期待着改变自己的命运,进入上流社会之中,虽然在采取的方式上尚有待商榷,但这种渴望改变命运且不依赖他人的方式,恰恰证明了其拥有着自我意识。
(三)命运具有悲剧性受社会背景影响,19世纪前后英美文学作品普遍都以反映社会现实为主,而在这种多显病态的社会中,文学作品主人公的命运也大多具有很强的悲剧性。
高考复习外国小说欣赏——人物PPT[优秀课件资料]
答题步骤
(1) 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特点+身份) 总 (2) 结合小说文本分析人物性格(性格 + 分
摘录 + 分析)
课堂小结
1、如何塑造人物
规范答题 情节、正面(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细
节)、侧面(环境、他人)、叙事视角
2 、概括形象特点
练习巩固
《小公务员之死》节选
(2)自选欣赏角度,谈谈所选文段是如何塑造盖拉新这 个形象的。(6分)
高考题型
人物
【题型一】如何塑造形象 【题型二】概括形象特点
他山之石
(2011年安徽卷)
【哥伦比亚】加卡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概括蒙铁尔形象的特点。(5分)
【题型一】 如何塑造形象
【知识储备】
情节
展 示
持自己。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做的事情,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去的地方,无论有多难,有多远。
学生答案2
答:勤劳,“奶奶操劳家务,不雇女佣”;生活 简朴,辛苦,“照管着荒凉破落的老屋”“含辛 茹苦把五个孩子抚养成人”;独立,不劳烦儿女, “拒绝了他们的建议”;不在意别人眼光,“跟 这种人交往,对老奶奶来说无论如何是有失身份 的”;懂得享受生活,看电影,到饭店吃饭,远 足。
【步骤一】定义:特点+身份
例二
【德国】 布莱希特
小说中的“老奶奶”是一个什么样的形源自象?请简要分析。(6分)小说中的“老奶奶”是一个什么样的 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学生答案1 答:早年①为家事而操劳,勤劳②眼睛炯 炯有神但瘦小
晚年①不愿和孩子们来往②喜欢去饭 店,常“瞎花钱”看电影③爱和“不大正 派”的人来往④爱干净,喜欢整理房间
娜塔莎
外国小说欣赏——人物
外国小说欣LO赏GO——人物
急切羡慕 快乐陶醉
狂喜—恼怒 —幸福—惊恐 —愤怒—失望
直率多情 单纯虚荣
率真浪漫、敢爱敢恨 单纯幼稚 、盲目轻信
外国小说欣赏——人物
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艺术特色
运用对比手法描写展示不同的人物的个性; 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展示人物的性格; 捕捉生动传神的细节从不经意处凸现人物 的内心世界; 在矛盾冲突中动态地刻画人物性格。
外国小说欣赏——人物
三篇里程碑式的长篇巨著
外国小说欣赏——人物
恢 弘 的 战 争 史 诗 气 势
外国小说欣赏——人物
外国小说欣赏——人物
幸福的 家庭是相似 的,不幸的 家庭各有各 的不幸 。
复 活 : 人 性 的 回 归
外国小说欣赏——人物
整体感知
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三个节选 部分的主要情节。
一个大写的人
托翁出生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家庭, 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 路。在民主思想的影响下否定农奴制,同情农 民,为农民的苦难“饱经忧患”,晚年致力于 “平民化”:吃斋吃素,亲自从事耕地、种菜、 制鞋等体力劳动。并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 特权,最后因打算把土地分给贫苦农民而与家 庭产生冲突,离家出走,病逝于途中。
外国小说欣赏——人物
众说纷纭娜塔莎
你我喜们有欢生 她娜活身塔中上莎有的这类某个似些人的性物人格吗?
外国小说欣赏——人物
“圆形人物”与 “扁平人物”
阅读有关“圆形人物”与 “扁平人物” 的知识。
用简洁明了的话语说说“圆形人物”与 “扁平人物” 的区别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人物的肖像以描写人物的眼睛最为重要, 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最富于表情,最能传达一 个人内心的秘密。上面的引文也注意了对眼睛的描 写。鲁迅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 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 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这确是 经验之谈。但是也并非一定得描写眼睛的。 如果说,上面讲的描写是静的肖像,好像一幅 画。那么也有的描写则是动的肖像,好像一部电影。 例如鲁迅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的几次描写:
二、揣摩小说作者对人物眼睛的刻画。
《素芭》中,哑女素芭虽不能用语言来说话,我 们仍然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形象和一颗晶莹剔透的 心。作者用饱满的诗意的笔墨去描绘素芭的眼睛: “一双又大又黑的眼睛,任何时候都不需要翻译, 心灵自个儿会映照在这双黑眸里。心灵的感触在这 黑眼睛的阴影里,时而伸展,时而蜷缩;这双黑眼 睛时而炯炯有神,燃烧着;时而灰心丧气,熄灭了; 时而犹同静悬的落月,目不转睛,不知凝视着什么; 时而若同急疾的闪电,飞速地向四周放射光芒。” 从这双眼睛里,我们看出了那掩饰不住的热情和 渴望、忧郁和伤感。 可见,“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怎样欣赏 小说中的人文字
这就是作者站在第三人称的地位,对人物的经历、性格、习惯以及 他对别人的关系,做一个扼要的、概括的说明和分析。这种概括描写的 好处,是把有关人物的大小事件集中起来,撮要地描叙,给读者一个总 的印象;同时,更由于这种描写是比较扼要的,所以故事展开的速度比 较快。这介绍,有的放在文章开头,有的放在新人物快要露面或刚刚露 面的当儿。例如:
《素芭》的第一部分就是对素芭的总体介绍。让我们了解 到素芭是一个恬美多情、让父母焦苦而自己内心既孤苦又渴 望的哑女,也预示着将来的生活遭遇。 《小二黑结婚》一开头就介绍了刘家峧的两个神仙: “刘 家峧有两个神仙,邻近各村无人不晓:一个是前庄上的二诸 葛,一个是后庄的三仙姑。二诸葛原来叫刘修德,当年做过 生意,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三 仙姑是后庄于福的老婆,每月初一、十五都要顶着红布摇摇 摆摆装扮天神。”接着介绍了二诸葛的“不宜栽种”,三仙 姑的“米烂了”,使这两个滑稽人物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三、揣摩小说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 小说刻划人物,绝大多数都有肖像描写, 尽管描写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浓浓地写, 有的淡淡地写;有的写得比较长,有的只是 寥寥几笔;有的从正面写,有的从侧面写; 有的单独地描写,也有的对比地描写。但是 不管采用什么手法,目的都在于塑造性格鲜 明的人物形象。 成功的肖像描写一定是重点突出那种最 最能透露出人物主要性格的方面,充分地表 现人物的主要精神的。它使读者读了,不仅 忘记不了这种肖像,同时也忘记不了肖像所 透露的人物性格。
(祥林嫂第一次死了丈夫,来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 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 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 (祥林嫂第二次死了丈夫,再到鲁镇。) “她仍然头上扎上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 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 前那样精神了。” (祥林嫂被赶出鲁镇,论为乞丐后。)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 上消瘦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 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 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柱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杆,下端开了裂:她分 明已经纯乎一个乞丐了。” 小说通过对祥林嫂肖像的一系列变化的描写,揭示了祥林嫂处境的 改变和性格的变化,一个善良无辜的、在封建社会魔掌下挣扎的女人, 心灵的重压和创伤就是这样一天一天地深化,她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被 黑暗社会吞噬的。 我们知道,人物和世界上的一切客观事物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发展,而这一切变化不能不表现在人物的肖像上。因此高明的作者不但 善于抓住不同人的特点进行肖像描写,而且善于根据人物的发展变化, 写出肖像的发展变化。
话题(四)
小说的眼睛
浙江苍南求知中学
李凌宇
高尔基说过“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要塑造有血,有肉, 有喜、怒、哀、乐的人物形象。一个作品好不好,重要的是看它 是否成功地塑造了典型形象。古今中外的成功作品,无不成功地 创造了艺术典型。例如:林黛玉、阿Q、加西莫多、阿巴贡、严 监生、葛朗台、堂· 吉诃德等等。 小说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它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以反映比较复杂的社会 生活的文学样式。小说的成败,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物形象 塑造得成功与否。因此,小说作者都调动了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段 以图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 这里谈谈怎样欣赏小说中的人物。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刻画了许多人物,组成了一个宏大 的人物长廊,但所有这些人物,都是有依据有逻辑的,合乎情理 的他仔细揣摩了这些人物的家庭出身、阶层、教养、职业、经历, 再仔细揣摩了他们的品性、性格以及人物当时所在的具体环境, 然后一笔一画、沉稳不乱地将这些人物刻画出来。 我们欣赏小说中的人物也应从这些方面去揣摩。
《死魂灵》描写泼留希金,这样写道: 从他的脸上,看不出一点特色来。和普通瘦削的老头子,是 不大有什么两样的,不过下巴凸出些,并且常常掩着手帕,免得 被唾沫所沾湿。那小小的眼睛还没有呆滞,在浓眉底下转来转去, 恰如两匹小老鼠,把它的尖嘴钻出暗洞来,立起耳朵,动着胡须, 看看是否藏着猫儿或顽皮孩子,猜疑地嗅着空气,那衣服可更加 有意思。要知道他的睡衣究竟是什么底子,只好白费力;袖子和 领头都非常龌龊,发着光,好像做长靴的郁赫皮;背后并非拖着 两片的衣裙,倒是有四片,上面还露着一些棉花团。颈子上也围 着一种莫明其妙的东西,是旧袜子,是腰带,还是绷带呢,不能 断定。但决不是围巾。一句话,如果在那里的教堂前面,乞乞科 夫遇见了这么模样的他,他一定会布施他两戈贝克。 泼留希金是一个极度贪婪和吝啬的农奴主,他家财万贯,但 却时时瞪着一双尖利的老鼠眼四处窥探,寻找钱财和物品,就连 掉在地上的一块硬币也不放过(就像杨二嫂所说的“愈是有钱愈 是一毫不放松,愈是一毫不放松便愈是有钱)”,他高级衣服满 箱,但却用捡来的破烂衣服把自己装扮成男不男女不女的乞丐相。 作者通过他的外貌和衣着的夸张的描绘,突出了他的贪婪和吝啬 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