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抗生素PPT
合集下载
PPT-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Macrolides,
耐药机制: 1. 改变靶位结构:23S rRNA腺嘌呤甲基化 2. 降低胞膜的通透性:药物渗入菌体内减少 3. 主动流出增加:细菌通过主动流出系统将 药物泵出菌体外 4. 产生灭活酶 如:酯酶、磷酸化酶
(四)临床应用
1. 耐青霉素的轻、中度金葡菌感染及对青霉素 过敏的患者;
2. 军团菌、弯曲杆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白喉带菌者——首选
三、多肽类抗生素 (Polypeptide Antibiotics)
一、大 环 内 酯 类 抗 生 素
是一类具有14 ~ 16元大环内酯基本化学结构的抗生素
第一代大环内酯类:红霉素(14元环)
乙酰螺旋霉素
麦迪霉素 吉他霉素
(16元环)
交沙霉素
第二代大环内酯类: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 (14元环)
阿奇霉素(15元环) 罗他霉素(16元环)
拮抗作用
3.主要特点是骨组织浓度高 主要用于金葡菌性急、慢性骨髓炎
4.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
三、多 肽 类 抗 生 素
特点:
万古霉素(vancomycin) 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
1. 体内过程:口服不吸收,肌注刺激性强, 宜静脉给药
2. 抗菌谱:对G+菌作用强大,G-菌无效
多粘菌素B(polymyxin B) 多粘菌素E(polymyxin E)
1. 仅对G-杆菌作用强大,尤其绿脓杆菌,为窄谱杀菌剂 2. 抗菌机理:增加胞浆膜的通透性 3. 少用,主要用于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4. 毒性大: 肾毒性:如蛋白尿、管型尿 主要不良反应 神经毒性:如头晕、面部麻木、周围神经炎 变态反应:如皮疹、瘙痒、药热 其他: 如肝毒性
第一代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Erythromycin)
第三十五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
2.抗菌机制相似
杀菌药
① 作用于核糖体30S亚基,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
始动复合物形成
肽链延伸
肽链终止
② 通过离子吸附作用, 增加膜通透性
11
︱ 抑 制 细 菌 蛋 白 质 合 成 ︱
氨基苷类
氨基苷类
氨基苷类
四环素类 氯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类
123. 理化性质相似源自由2~3个氨基糖分子和1个氨基
环醇环通过配糖键连接成苷,显碱性,其盐易
罗红霉素对支原体、衣原体等有较强作用,对G+菌、 厌氧菌作用似红霉素,对流感菌弱
克拉霉素对G+菌、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最强
6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lincomycin)和克林霉素(clindamycin)
抗菌作用:抗G+菌、厌氧菌 作用机制: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 抑菌 药。不与红霉素合用。 临床用途:①需氧G+球菌; ②厌氧菌感染; ③静注林可霉素+口服乙胺嘧啶治弓形体脑炎,静 注林可霉素+口服伯氨喹治卡氏肺囊虫肺炎;
1.
其NH4+能与PO43-结合,细菌胞膜透性↑→磷酸盐、 核苷酸等外漏(慢效杀菌,繁殖期、静止期均有 效) 对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在内的G—杆菌有效 毒性大,肾损害严重
2. 3.
神经系统损害、神经-肌肉接头阻滞导致 呼吸抑制
4. G—杆菌引起的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局部应用:眼、耳、皮肤、粘膜、肠道
死亡率高。治疗葡萄糖酸钙,或同用肾上腺素
③ 神经肌肉阻滞用钙剂和新斯的明救治。
17
耐药性
1.
2.
细菌产生钝化酶:如腺苷转移酶、磷酸转 移酶、乙酰转移酶,使药物结构改变失活 细菌基因突变:30S亚基构型改变,使药物 无法结合到靶位上。 与其他氨基苷类之间存在单向交叉耐药 性。
第三十五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三、万古霉素 类 抗 生 素
万古霉素(vancomycin) 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
特点: 1. 体内过程:口服不吸收,肌注刺激性强, 宜静脉给药 2. 抗菌谱:对G+菌作用强大,G-菌无效 3. 抗菌机理:抑制细胞壁粘肽的合成——繁殖期杀菌剂
4. 临床应用:用于耐药金葡菌和G+菌所致 严重感染(其他药物无效或 过敏时) 5. 毒性大: 耳毒性:耳鸣、听力减退、耳聋等 肾毒性:蛋白尿、管型尿等 变态反应——抗组胺药 + 皮质激素 血栓性静脉炎 注意:禁与有耳毒性和肾毒性的药物如:氨基苷类、高 效利尿药合用
3. 消除:主要经肝脏代谢, 胆汁排泄
(二)临床应用
1. 耐青霉素的轻、中度金葡菌感染及对青霉素
过敏的患者; 2. 军团菌、弯曲杆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白喉带菌者——首选
3. 也可用于其他革兰阳性菌所致感染以及放线
菌病、梅毒等的治疗
(三)不良反应
1. 直接刺激反应:口服——胃肠道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 静滴——血栓性静脉炎 2. 肝损害:红霉素酯化物
表现:转氨酶升高、肝肿大及胆汁郁积性黄疸等
处理:停药数日可恢复正常
3. 伪膜性肠炎:
口服红霉素偶可致肠道菌株失调引起伪膜性肠炎
第二代大环内酯类
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罗他霉素(rokitamycin)
特点:(与第一代大环内酯类相比) 1. 对胃酸稳定,生物利用度提高; 2. 血药浓度及组织浓度高;
小
结(三)
13. 万古霉素类对 G+菌作用强大,对 G-菌无效 14. 万古霉素类的抗菌机理: 抑制细胞壁粘肽的合成 15. 万古霉素类禁与 氨基苷类、高效利尿药 合用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万古霉素类课件
PART 05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万古 霉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与 规范管理
合理使用原则及策略制定
适应症明确
确保患者符合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万古霉素类药物的适应症,避 免滥用。
剂量与疗程合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 过量或不足。
联合用药评估
对于需要联合使用其他药物的患者,应评估联合用药的疗效和安 全性,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3. 过敏反应
如皮疹、药疹、呼吸困难等;
4. 其他
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滥用;
2. 定期监测肾功能,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3. 注意观察听力变化,及时调整用药;
4. 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过敏者慎用。
PART 04
配伍禁忌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万古霉素类药物与 某些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如与抗凝药物 合用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增加,与肝药酶 抑制剂合用可能影响药物代谢等。
VS
注意事项
在使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万古霉素类药 物时,应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 免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的发生。同时,应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作用机制,合 理选择和使用药物。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 万古霉素类课件
目录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概述 • 林可霉素类药物介绍 • 万古霉素类药物介绍 •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万古霉素类药物相互作
用与配伍禁忌
目录
•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万古霉素类药物的合理 使用与规范管理
•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万古霉素类药物的未来 发展趋势与挑战
PART 01
分革兰氏阴性菌也具有抗菌活性。
PPT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Macrolides.ppt
TX1rHAepXn*HhD24m2URnxJk1HEM7tCd 44x5PL(3tZC e8QUd f1JSL Vk- wQkpx-(R (ECX#lRTQ)#SKCIaR6X$i-v% -qKmp7a61L13jix2*vd8YG4Yr1hrgQ!wFek1HIOYZ#GYp(f -Mhzre(g5hN NM !vOwdt& k713hW 6OP& w$Mr Gf&6q wPKY* of !HLr E-GU4( ucmL y)6QN Md4wd *H)d+iA5**g A9P9YpgsGf4+zSob PDv(P+tg9J7qN3K QN6& mVVbN eM)Sio Ae3W g1f+4scff% qt4GyfJitfC(p6hltpB cr()IfvTQ9835Gx3w$% &% Lm4hkr9owW qfX0O% NFpoKmrXse!V(577Lx% $u AsW s0ZOf 7*% KPmqkH gEprn* Y8jd7(g(F76Sh&8SI0eR7g TikRn mUSVd 0n7wz q7% #Hh14yV64b3m Y% yXgKi-Ut egsr9emp% se5cGIf QM#T& EuPJit B(GIGZ0ZT* &8UrR CE( !b Bd)PTkV&3% A#hX!#!7aFK 5f)r3OMBlgr !z9OyI+(8o5#Gw#2h -
耐药机制: 1. 改变靶位结构:23S rRNA腺嘌呤甲基化 2. 降低胞膜的通透性:药物渗入菌体内减少 3. 主动流出增加:细菌通过主动流出系统将 药物泵出菌体外 4. 产生灭活酶 如:酯酶、磷酸化酶
(四)临床应用
1. 耐青霉素的轻、中度金葡菌感染及对青霉素 过敏的患者;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
抗菌机理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万古霉素通过与细菌细胞壁中的D-丙氨酸-D-丙氨酸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的 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水分由外环境不断渗入高渗的菌体内,致细菌膨 胀、变形死亡。
干扰细菌细胞膜功能
万古霉素还能干扰细菌细胞膜的功能,导致细菌死亡。
临床应用
严重感染
万古霉素主要用于治疗对甲氧西 林耐药的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 如心内膜炎、肺炎、脑膜炎等。
发现新的药物作用机制,为新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新药研发方向
针对多重耐药菌的新药研发
随着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和传播,针对这类细菌的新药研发 成为迫切需求。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抗 生素在新药研发中仍具有重要地位。
新型给药方式和制剂的研究
为了提高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用药体验,新型给药方式和 制剂的研究也是新药研发的重要方向。
03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概述
种类和特性
林可霉素(Lincomycin)
是最早发现的林可霉素类抗生素,具有抑菌作用,抗菌谱较窄,主要针对革兰氏阳性菌。
氯洁霉素(Chloromycetin)
是林可霉素的衍生物,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但副作用较大。
氯林可霉素(Cleocin)
是林可霉素的另一种衍生物,抗菌谱较广,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也有一定作用。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 素类
目 录
• 引言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概述 •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概述 • 万古霉素类抗生素概述 • 三类抗生素的比较和分析 • 未来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 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
抗菌活性强等特点。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的出 现和传播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对人 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特点】
1.对G+球菌(耐药金葡菌)有强大抗菌作用 2.抗菌机制为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3.毒性大,有变态反应、耳毒性及肾毒性 4.主要用于耐药金葡菌引起的严重感染
和难辨性梭菌性假膜性肠炎 5.与其它类抗生素之间无交叉耐药性
核蛋白体循环
(一)起始阶段
+
70S始动复合物
(二)肽链延长
转位酶
(-)
大环内酯类
(三)终止阶段
(二)肽链延长
转位酶
(-) (-)
林可霉素类
胞
G
G
浆 内
M 丙 甘]5
谷 赖 [甘]5
膜
丙
丙
胞 -内酰胺类 (-)
转肽酶(青霉素结合
浆 膜
G
G蛋白,PBPs)
外
M丙
M丙
谷
谷
赖 [甘]5 丙
赖 [甘]5 丙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Lincomycins) ❖万古霉素类(Vancomycins)
复习思考题
1. 常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药物及其 共同特点有哪些?
2.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的特点有哪些?
天然: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
大环内酯类
麦迪霉素
(macrolides) 半合成:罗红霉素、阿奇霉素、
克拉霉素
macrolides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万古霉素类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万古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
共同特点
2.抗菌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蛋白合成
不可逆地结合到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的靶 位上,选择性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细菌核糖体为70S,由50S和30S亚基构成 哺乳动物核糖体为80S,由60S和40S亚基构 成
共同特点
3. 耐药性机制 改变靶位结构:甲基化酶甲基化50S。 产生灭活酶 主动流出增加:细菌通过主动流出系统将药
4. 其他:药疹,药热,耳毒性,心脏毒性等。
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1.耐酸,口服易吸收,但首过消除明显。 2.分布广泛,组织中浓度>血中浓度。 3.抗菌活性>红霉素,对需氧G+球菌、嗜肺军团菌, 肺炎衣原体抗菌活性是大环内酯类中最强的。 4.不良反应发生率<红霉素,耐受性好。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维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林可霉素(lincomycin,洁霉素,林肯霉素) 克林霉素(clindamycin,氯林可霉素,氯洁霉素)
一、体内过程
1. 吸收:林可霉素口服吸收差,克林霉素口服吸 收完全。
2. 分布:体内分布广泛,骨组织中浓度尤其高。 可以透过胎盘屏障,但不易过血脑屏障。
3. 消除:主要在肝脏代谢,胆汁和粪便排泄。
5.弯曲杆菌所致败血症或肠炎
四、不良反应 毒性低微,极少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1. 直接刺激反应:口服——胃肠道反应(主要) 静滴——血栓性静脉炎。
2. 肝损害:红霉素酯化物引起,表现:转氨酶升高、 肝肿大及胆汁郁积性黄疸等。停药后可恢复。
3. 伪膜性肠炎:口服红霉素偶可致肠道菌株失调引起 伪膜性肠炎。
物泵出菌体外 。 降低胞膜的通透性:药物渗入菌体内减少。
共同特点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
易吸收
• 分布:广,进入全身各组织、体液,红霉素可进
入前列腺、在巨噬细胞和肝脏聚积,可透过胎盘, 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 肝脏代谢,红霉素影响P450抑制药物氧化 • 阿奇胆汁排泄
红霉素 erythromycin
• 耐青霉素的轻、中度金葡菌感染和青霉素 过敏 • 治疗军团菌病、弯曲杆菌所致败血症、肠 炎、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所致婴儿肺 炎及结肠炎、白喉带菌者的首选药
细胞壁 胞浆膜
(与30S结合,四环素类)
mRNA DNA
蛋白质
与50S结合,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类、氯霉素
全过程 氨基苷类
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
二、耐药机制
• 产生灭活酶: 酯酶、磷酸化酶、葡萄糖酶
• 靶位改变: 甲基化 • 摄入减少外排增加
三、药代动力学
• 碱性抗生素
• 吸收:红霉素不耐酸op易破坏,克拉、阿奇稳定
• 体内过程
1.吸收:po不吸收,肌注引起疼痛、坏死;宜iv替 考拉t1/247h 2.分布:广,可透过胎盘 3.肾脏排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临床应用
1.严重G(+)菌感染: MRSA、MRSE和肠球菌感 染 2.对内酰胺类过敏者的严重感染 3. 伪膜性肠炎和消化道感染 po
• 不良反应
1.耳毒性 大剂量、肾功能不良者有耳鸣、
体内过程
• 吸收:林可霉素po吸收差,克林霉素po完 全吸收, • 分布:广,在骨组织中浓度尤高 • 肝脏代谢 克林在肠道抑菌作用可持续5d
临床应用
1.首选药:金葡菌所致急、慢性骨髓炎和 关节感染 2.厌氧菌,口腔、腹腔和妇科感染 3.需氧G(+)呼吸道、骨、软组织、胆道 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等
• 分布:广,进入全身各组织、体液,红霉素可进
入前列腺、在巨噬细胞和肝脏聚积,可透过胎盘, 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 肝脏代谢,红霉素影响P450抑制药物氧化 • 阿奇胆汁排泄
红霉素 erythromycin
• 耐青霉素的轻、中度金葡菌感染和青霉素 过敏 • 治疗军团菌病、弯曲杆菌所致败血症、肠 炎、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所致婴儿肺 炎及结肠炎、白喉带菌者的首选药
细胞壁 胞浆膜
(与30S结合,四环素类)
mRNA DNA
蛋白质
与50S结合,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类、氯霉素
全过程 氨基苷类
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
二、耐药机制
• 产生灭活酶: 酯酶、磷酸化酶、葡萄糖酶
• 靶位改变: 甲基化 • 摄入减少外排增加
三、药代动力学
• 碱性抗生素
• 吸收:红霉素不耐酸op易破坏,克拉、阿奇稳定
• 体内过程
1.吸收:po不吸收,肌注引起疼痛、坏死;宜iv替 考拉t1/247h 2.分布:广,可透过胎盘 3.肾脏排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临床应用
1.严重G(+)菌感染: MRSA、MRSE和肠球菌感 染 2.对内酰胺类过敏者的严重感染 3. 伪膜性肠炎和消化道感染 po
• 不良反应
1.耳毒性 大剂量、肾功能不良者有耳鸣、
体内过程
• 吸收:林可霉素po吸收差,克林霉素po完 全吸收, • 分布:广,在骨组织中浓度尤高 • 肝脏代谢 克林在肠道抑菌作用可持续5d
临床应用
1.首选药:金葡菌所致急、慢性骨髓炎和 关节感染 2.厌氧菌,口腔、腹腔和妇科感染 3.需氧G(+)呼吸道、骨、软组织、胆道 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同特点
③临床应用※※※ 用于耐青霉素和对青霉素过敏的感染 治疗衣原体及支原体感染---首选治疗药
治疗军团病、白喉、百日咳等---首选治疗药
多数还有其他作用,如免疫抑制作用、胃动 素样作用等
共同特点 ④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半合成的胃肠反应轻微
肝损害:胆汁淤积,肝功能不良者禁用红霉素
变态反应
耳毒性:>4.0 g/d,耳聋,前庭功能受损,老年
组织穿透力强, t1/2可达35-48 h
肝功能不良者,孕妇及哺乳妇女慎用,过敏者禁用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罗力得)
抗菌谱及抗菌作用与红霉素相似。对肺炎支 原体、衣原体作用较强 血药浓度是大环内酯类中最高 用于敏感菌所致急性呼吸系统感染,五官科
感染及儿科各种感染,也用于支原体肺炎,
用于耐青霉素和对青霉素过敏的感染
不良反应
较林可霉素轻; 长期应用可发生假膜性肠炎; 禁忌症同林可霉素; 不宜与红霉素合用
林可霉素(lincomycin,洁霉素)
抗菌谱:
G+菌,G-厌氧菌,是抗厌氧菌抗生素中较 好的,对G-需氧菌无效。
机制:与大环内酯类相似,影响蛋白质合成。
不宜与红霉素合用
用于耐青霉素和对青霉素过敏的感染 用于敏感菌所致呼吸道、胆道感染及败血症、 等. 对慢性骨髓炎、尤以凝固酶阳性的葡萄球 菌所致慢性骨髓炎疗效更佳; 也用于厌氧菌感染;
衣原体引起的泌尿道感染等
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罗红霉素甲基衍生物,抗菌谱相似。 对需氧G+球菌、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抗 菌活性强
临床适应证同罗红霉素,对衣原体或不明原
因的非淋球菌性尿道炎、阴道炎有良好疗效,可
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消化性溃疡。
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他莫拉菌等有效;
增强对厌氧菌、空肠弯曲菌、军团菌、弓形虫、衣
原体和支原体等的作用(G+、G-、衣原体和支原体)
共同特点
②作用机制——抑菌剂 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单位的23S-rRNA的特殊 靶位及某些核糖体蛋白质结合,通过阻断转肽作 对哺乳动物核糖体无影响。
用并干扰mRNA位移,选择性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不耐酸,口服制剂为肠溶片
能扩散入前列腺
抑制肝药酶活性,影响多种药物氧化过程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半合成抗生素。 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某些细菌有杀菌作用
对G+菌,G-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弓 形体等作用强,对肺炎支原体的作用是大环内酯类中最强的
用于较重的呼吸道、皮肤软组织及泌尿生殖系感染
及肾功能不良者慎用 心脏毒性:LQTS,静滴过快时易发生 局部刺激:不宜肌内注射,静滴引起静脉炎 慢!
红霉素(Erythromycin)
抗菌谱类似青霉素,耐药菌株较多
首选用于军团病、白喉带菌者、支原体肺炎、 沙眼衣原体所致婴儿肺炎及结肠炎、弯曲杆菌所
致败血症或肠炎,妊娠期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衣原体 感染的一线药
外用治疗G+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
林可霉素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长期大量应用出现二重感染,可用万古
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与甲硝唑治疗
偶见过敏反应和肝功能异常、黄疸等
克林霉素(clindamycin)
抗菌机制与抗菌谱与林可霉素相同,交叉耐药
抗菌活性强,对厌氧菌作用尤为突出 是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脊髓炎的首选药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
分 类
14元环大环内酯类
天
然:红霉素
半合成:克拉霉素、罗红霉素 15元环大环内酯类 半合成: 阿奇霉素
16元环大环内酯类 天然: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 素
共同特点
①抗菌谱:较窄※※※
天然:抗菌谱略广于青霉素,主要作用于需氧G+菌
及G-菌等
半合成:抗菌谱扩大,对某些G-菌如流感杆菌、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