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及部分寄生虫形态学共60页文档

合集下载

汇总最新汇总整理最全常见寄生虫图谱.ppt

汇总最新汇总整理最全常见寄生虫图谱.ppt

62
日本血吸虫
精选
63
日本血吸虫卵
精选
64
曼氏血吸虫
精选
65
曼氏血吸虫卵
精选
66
曼氏血吸虫尾蚴
精选
67
扁形动物门:多节绦虫纲
精选
68
阔节裂头绦虫幼虫及节片
精选
69
阔节裂头绦虫卵
精选
70
牛带绦虫妊娠节
精选
71
猪带绦虫幼虫和妊娠节
精选
72
猪带绦虫虫卵
精选
73
缩小膜壳绦虫及妊娠节
精选
14
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片断
精选
15
外周血中的恶性疟原虫滋养体(吉 氏染色)
精选
16
外周血中的恶性疟原虫配子体(吉氏 染色)
精选
17
病危患者中的恶性疟原虫(吉氏染 色)
精选
18
脑型恶性疟原虫
精选
19
外周血中的三日疟原虫滋养体(吉 氏染色)
精选
20
外周血中的三日疟原虫裂殖体及配 子体(吉氏染色)
杜氏利氏曼原虫无鞭毛体
精选
28
线虫纲
精选
29
雌、雄蛔虫

精选
30
蛔虫卵
精选
31
肺部蛔虫幼虫
精选
32
雌、雄蠕形肠蛲虫
精选
33
雌、雄蠕形肠蛲虫卵
精选
34
雌、雄毛首鞭形线虫
精选
35
雌、雄毛首鞭形线虫卵
精选
36
雌、雄十二指肠钩虫
精选
37
雌、雄美洲钩虫
精选
38
雌美洲钩虫前部

人体寄生虫表格总结超全 原虫部分

人体寄生虫表格总结超全 原虫部分

宿主类型 人际传播型
人际传播型
寄生部位
回盲部的结肠黏膜和肠腺窝内, 场外器官中
十二指肠和小肠上段(胆囊)
感染期 四核包囊
四核包囊
致病期 滋养体
滋养体
人际传播型
虫媒传播型(白蛉)
虫媒传播型(按蚊)
女性阴道、尿道及男性尿道、前列腺 无鞭毛体:人及脊椎动物肝、脾、淋巴结和骨髓的单核巨噬细胞内

前鞭毛体:白蛉胃内
1.在终宿主体内的发育: 猫食入成熟卵囊或动物肉中包囊及假包囊后,子孢子或滋养体侵入 猫小肠上皮细胞内发育为裂殖体,进行裂体增殖,重复数次裂体增 殖后,一部分形成雌、雄配子体,并发育为雌、雄配子,二者结合 后成为合子,再发育为卵囊。卵囊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通过食 物感染中间宿主,或再感染终宿主。 2.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 成熟卵囊或肉类中的包囊或假包囊被人及其它中间宿主食入,子孢 子或滋养体在肠内逸出后侵入肠壁扩散到全身,进行无性繁殖,在 宿主细胞内含有多个速殖子,因以宿主细胞膜包裹而称为假包囊。 随着宿主细胞破裂,速殖子释入血液及淋巴再侵入其它组织细胞。 由于宿主免疫力作用增殖速度减慢转化为缓殖子,并分泌成囊物质 形成而成为包囊。包囊在脑及骨骼肌中可长期存活,当宿主免疫功 能低下时,包囊可破裂释出缓殖子。
内期裂体增殖而使疟原虫达到一定数量引起疟疾发作的时间。输血性疟疾潜伏期短。 2.疟疾的发作:当裂殖体成熟并胀破红细胞后,血中虫体密度如达到发热阈值,由于疟 原虫的代谢产物、红细胞碎片及残余血红蛋白进入血液,其中部分被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 胞吞噬,产出内源性热原质,与前者共同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发热 机理)随着血内刺激物被吞噬降解,机体通过大量出汗,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机体进入发 作间隙阶段。 典型的疟疾发作为周期性寒战、发热和出汗退热三个连续阶段。这一周期性发作与疟原虫 红内期裂体增殖时间密切相关。 3.疟疾的再燃和复发 4.贫血:4点原因(①红细胞裂解②脾功能亢进③免疫溶解④骨髓造血功能受损) 5.脾肿大 6.凶险型疟疾:多见于恶性疟患者,也见于重症间日疟。常见有脑型(昏迷型)、超高热 型等。

寄生虫整理

寄生虫整理

形态特征:成虫圆柱形,活时粉红,死后灰白,乳突、头感器,雌虫双管型,雄虫单管型,尾部末端交合刺。

虫卵受精卵:宽椭圆形,蛋白质膜,棕黄色,卵壳厚而透明。

未受精卵:长椭圆形,卵壳与蛋白质膜较受精蛔虫卵薄,卵内折光颗粒。

生活史:感染阶段感染性虫卵感染方式经口体内移行感染性虫卵→幼虫→成虫→虫卵→受精蛔虫卵→感染性虫卵第一次蜕皮在虫卵内第二、三次蜕皮在肺泡内第四次蜕皮在小肠内,发育为童虫寄生部位人体小肠中间宿主土源性线虫,不需要。

终宿主人致病性:致病阶段幼虫、成虫临床表现幼虫(蛔虫性哮喘、蛔虫性肺炎)成虫(掠夺营养,损伤肠粘膜,并发症:肠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实验诊断: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沉淀法防治原则:消灭传染源,加强粪便管理,使君子、苦楝树根皮、肠虫清,防止病从口入钩虫形态特征:成虫细长,活时粉红,半透明,死后灰白。

(十二指肠钩虫:C形—背面弯曲,2对钩齿,有尾刺美洲钩虫:S形,1对板齿,无尾刺)虫卵椭圆形,两端钝圆,卵壳薄而透明。

生活史:感染阶段丝状蚴感染方式皮肤钻入体内移行丝状蚴→成虫→虫卵→虫卵→杆状蚴→丝状蚴十二指肠钩虫:迁延移行寄生部位小肠上段中间宿主无终宿主人致病性:致病阶段幼虫、成虫临床表现幼虫(钩蚴性皮炎、呼吸系统病变——肺部损害)成虫(消化道症状:异嗜症,贫血,婴幼儿钩虫病)实验诊断: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改良加藤法、钩蚴培养法防治原则:消灭传染源,加强粪便管理,阿苯咪唑、甲苯咪唑,防止病从口入形态特征:成虫线状,乳白色,表面光滑,雌雄异体。

微丝蚴班氏微丝蚴:柔和,弯曲较大,无尾核马来微丝蚴:硬直,大弯上有小弯,两个尾核生活史:感染阶段丝状蚴感染方式蚊媒叮咬体内移行(P176)微丝蚴→腊肠蚴→丝状蚴→成虫→微丝蚴寄生部位班氏丝虫:浅部及深部淋巴系统,多于深部淋巴管、结,如腹腔、阴囊、腹股沟、肾盂等处。

马来丝虫多寄生于四肢表浅部,如上下肢。

中间宿主蚊终宿主人(唯一)致病性:致病阶段成虫、感染期蚴、微丝蚴临床表现微丝蚴血症,急性期超敏及炎症反应,慢性期阻塞病变(象皮肿、鞘膜积液、乳糜尿、隐形丝虫病)实验诊断:厚血膜法,新鲜血滴检查法,乙胺嗪白天诱出法(夜现周期性)体液和尿液检查,活组织检查防治原则:普查普治,灭蚊防蚊,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的监测工作传播媒介:班氏丝虫——淡色库蚊、致倦库蚊马来丝虫——中华按蚊、嗜人按蚊旋毛虫形态特征:成虫微小,细线状。

寄生虫总结_-_表格

寄生虫总结_-_表格

医学蠕虫总结形态特征生活史致病性虫名成虫虫卵感染阶段感染方式体内移行寄生部位中间宿主终宿主致病阶段与临床表现免疫实验诊断流行&防治原则血吸虫(又名裂体吸虫,我国只有日本血吸虫流行)雌雄异体雄虫:较粗短,乳白色,腹面有抱雌沟雌虫:细长,因肠管内残留血色素较多,灰褐色或黑色80×60um,椭圆形,无卵盖,有侧棘,内含一毛蚴。

卵壳上有微管贯通内外。

毛蚴和卵壳之间有油滴物质SEA,虫卵成熟后可经卵壳微管缓慢释放进周围组织尾蚴尾部分叉。

具有向光性,钻腺分泌溶组织蛋白酶,最快10秒钟可钻入皮肤。

离开水6秒死亡,故及时擦干疫水可有效防止尾蚴钻入皮肤:接触疫水皮下→肺→门脉系统血吸虫尾蚴进入人体后24 d开始产卵初产卵经11D变为成熟卵,再过11D死亡。

只有成熟虫卵才能随粪便排出体外,接触疫水后至少35天才可能从粪便中查到虫卵。

已知吡喹酮只能杀死血吸虫童虫和成虫,不能杀虫卵,血吸虫病人治疗后22D还可能查到活虫卵.因此22D后复查。

血吸虫卵进入肠腔的原因:成熟虫卵分泌SEA ,肠组织炎症、坏死,肠蠕动,腹内压增高。

成虫: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钉螺人以及多种哺乳动物尾蚴童虫成虫虫卵均可致病:尾蚴→分泌溶组织蛋白酶→尾蚴性皮炎,属于Ⅰ和Ⅲ型变态反应童虫→机械性损伤→童虫性肺炎成虫→夺取营养;机械性刺激→营养不良;血管内膜炎(血吸虫引起的肾炎,关节炎属于Ⅲ型变态反应)虫卵(造成主要病变)→虫卵肉芽肿(只有成熟虫卵才能引起,病理初期何博礼现象,属于Ⅳ型变态反应)→肝肠纤维化→晚期表现为腹水(大肚子病),肝脾肿大,消化道出血。

临床分为急性血吸虫病(果酱状粪便)慢性血吸虫病(占感染者多数)晚期血吸虫病(又分为巨脾型,腹水型,侏儒型,结肠增殖型)异位血吸虫病(多见肺,脑,皮肤)常见病变部位:结肠,直肠和肝脏属于伴随免疫,感染免疫的特征是激发抗原来自成虫,靶标为再感染的童虫。

主要机制: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1.病原诊断:粪便沉淀涂片法,集卵法,毛蚴培养法,直肠活组织检查法2免疫尾蚴膜反应;环卵沉淀试验(COPT):检查循环的抗血吸虫抗体ELISA1.流行:分布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12个、省、市、自治区,病人,病牛为主要传染源。

人体寄生虫整理课件

人体寄生虫整理课件
一、形态 成虫:扁长如带,薄而透明,2-4米。头节近球
形,具有4个吸盘,顶端具顶突,其上 有25-50个小钩,排列成内外两圈,内 圈的较大,外圈的稍小。链体节片数约 700-1000片。孕节内子宫高度发达。
人体寄生虫整理课件
雄性生殖器官: 睾丸:150-200个 输精管,阴茎囊,
雌性生殖器官: 卵巢:3叶 受精囊,卵模,子 宫,卵黄腺
❖ 绦虫的分类:假叶目Pseudophyllidea 圆叶目Cyclophyllidea
人体寄生虫整理课件
一、形态
❖ 背腹扁平,带状,多分节,无消化道,多为雌雄同体。 ❖ 头节上有附着器:吸盘、沟槽等。假叶目、圆叶目 ❖ 颈部:不分节,具有生发细胞 ❖ 链体:幼节、成节和孕节
人体寄生虫整理课件
❖ 假叶目
易感者: 流行因素:自然因素----地理环境、气温、雨量、水质
社会因素----生产方式、生活习惯
人体寄生虫整理课件
流行区类型:水网型(平原水网型)——长江三角洲(7.9%) 湖沼型(江湖洲滩型)——长江中下游湘鄂 赣皖苏(82.1%) 山丘型——平坝、丘陵和高山(10%)
人体寄生虫整理课件
七、防治
肝硬化
门静脉压力增加
门静脉淤血
出现腹水(肠系膜静脉压力增高,淤血导致漏出液)腹大如鼓
食道静脉曲张,破裂(侧支循环形成,左胃静脉、食道静脉丛), 上消化道出血
人体寄生虫整理课件
脾肿大
脾功能亢进,破坏血液有形成分。
WBC下降
继发感染
RBC下降
进一步贫血
导致死亡
凝血功能下降 全身各处出血
人体寄生虫整理课件
三、致病
❖ 棘球蚴生长缓慢,对人致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其体积 大小、寄生部位和数量多少。 主要受损器官:肝、肺、 腹腔等。

寄生虫的结构和功能

寄生虫的结构和功能

寄生虫的运动器官:纤毛、 鞭毛、肌肉等
运动方式:滑行、蠕动、 跳跃等
运动能力对寄生虫生存的 影响:寻找宿主、逃避宿 主免疫系统、传播疾病等
运动能力与寄生虫的进化 关系:适应不同宿主和环
境,提高生存能力
寄生虫的繁殖能力
寄生虫的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和无性繁

寄生虫的繁殖速度: 快速繁殖,适应环
境变化
寄生虫的繁殖策略: 多种繁殖方式,提
形状:多种多样, 包括球形、椭圆
形、线形等
结构:具有明显的 头部、躯干和尾部
运动器官:具有 发达的肌肉系统, 用于运动和附着
感觉器官:具有 简单的感觉器官,
如触觉和嗅觉
繁殖方式:多种 多样,包括有性 繁殖和无性繁殖
寄生虫的繁殖方式
寄生虫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两种: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包括二分裂、出芽、孢子形成等。 有性繁殖包括配子结合、受精、胚胎发育等。 寄生虫的繁殖方式与其生活环境、宿主的生理状态等因素有关。
吸虫:如血吸虫、肝吸虫 等,寄生在人体肝脏、胆 囊等器官
绦虫:如猪肉绦虫、牛肉 绦虫等,寄生在人体肠道 内
球虫:如弓形虫、隐孢子 虫等,寄生在人体细胞内
原虫:如疟原虫、滴虫等, 寄生在人体血液、尿液等 体液中
昆虫:如虱子、跳蚤等, 寄生在人体皮肤、毛发等 部位
寄生虫的形态特征
体型:大小不一, 从微米级到米级

诊断方法:粪便 检查、血液检查、
免疫学检查等
预防措施:注意个 人卫生、避免食用
未煮熟的食物等
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措施:保持环境卫生,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免疫治疗等 药物治疗: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阿苯达唑、甲苯达唑等 手术治疗:切除感染部位,如肠道寄生虫病、肝吸虫病等 免疫治疗:使用疫苗或免疫调节剂,提高宿主免疫力,如钩虫病、血吸虫病等

寄生虫形态特征

寄生虫形态特征

寄生虫形态特征
寄生虫的形态特征因种类而异,但通常会为了适应寄生生活而发展出一些特定的器官和结构。

例如,猪肉绦虫的新皮(Neodermis)带有带钩和吸盘的头节(Scolex),这些结构有助于它们附着在宿主身上。

退化的肠和节片(Proglottid)是猪肉绦虫用于繁殖的结构。

而像Candiru吸血后身体会膨胀,这也有助于它们在人体身上固定。

另外,寄生虫的大小和形状也各不相同。

例如,蛔虫呈圆柱形,颜色为乳白色和浅粉色。

雌性蛔虫平均长度为20\~35厘米,直径为3\~6毫米;而雄性蛔虫则比雌性小,平均长度为15\~30厘米,直径为2\~4毫米。

它们的后端弯曲,有两个交合刺,前端则由三个唇瓣组成。

蛔虫拥有完整的消化道和生殖器官,其中雄性有一组生殖小管,而雌性有两组生殖管。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生物学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寄生虫形态观察ppt课件

寄生虫形态观察ppt课件

皮肤型黑热病患者 (颈面部结节性肉芽肿)
目录
3、孢子虫
3-1、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
小滋养体
疟原虫红内期形态
间日疟原虫
滋养体
裂殖体



大滋养体 大滋养体 未成熟裂殖体 成熟裂殖体
配 雌配子体
子 体
雄配子体
恶性疟原虫
滋养体
裂殖体
裂配

子 雌配子体
子体
小滋养体 小滋养体 大滋养体 未成熟裂殖体 成熟裂殖体
雄(小)配子体
Giemsa染色
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
剑水蚤血腔里的原尾蚴 第二中间宿主:蛙、蛇、鸟类和猪等
绦虫头颈部染色标本
猪带绦虫
牛带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 曼氏迭宫绦虫
目录
1、叶足虫
1-1、溶组织内阿米巴
.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绘体图标本
铁苏木精染色

红细胞


泡状核
具有1个泡状细胞核,核仁小而圆,位于细 胞核中央。内质中常含有被吞噬的红细胞。
外周血不易见到
雄配子体
间日疟原虫滋养体绘图标本 Giemsa染色 指环状,1个核,偶见2核 1/3
细胞核
小滋养体(环状体)
形状不规则,有伪足,空泡明显
大滋养体
瑞氏染色
间日疟原虫裂殖 体
核分裂
绘图标本
Giemsa染色
未成熟裂殖体
含12~24个裂殖子
Giemsa染色
成熟裂殖体
间日疟原虫配子体绘图标本
.
阴道毛滴虫滋养体绘图标本
四根前鞭毛
一根后鞭毛 波动膜
毛基体 细胞核
轴柱
Giemsa染色

常见人体寄生虫PPT课件

常见人体寄生虫PPT课件

二、生活史要
1.寄生部位 小肠

2.感染阶段 感染期虫卵
3.传播途径 经口感染
8
2021/3/24
第一节 似蚓蛔线虫
三、致病性
1.幼虫的致病性 幼虫在宿主体内移行的过程中,可致组 织机械性损伤;最常受损的器官为肺,即蛔蚴性肺炎。 2.成虫的致病性 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中,引起蛔虫病。 3.并发症 蛔虫具有钻孔习性,其中胆道蛔虫症是最常见 的并发症;也可造成肠梗阻。
28
2021/3/24
第六节 日本裂体吸虫
29
2021/3/24
2021/3/24
第六节 日本裂体吸虫
二、生活史要点
1.寄生部位 门脉-肠系膜静脉
2.感染阶段 尾蚴
3.传播途径 经皮肤感染
4.中间宿主 钉螺
30
第六节 日本裂体吸虫
三、致病性
尾蚴钻入人体,引起局部皮肤瘙痒和丘疹,引起尾蚴性 皮炎;成虫寄生在血管内,引起静脉内膜炎、静脉周围炎。
40
2021/3/24
第八节 疟原虫
41
2021/3/24
第八节 疟原虫
2021/3/24
二、生活史要点
1.寄生部位 肝细胞;红细胞
2.感染阶段 子孢子
3.传播途径 经蚊虫叮咬
4.中间宿主 人
42
第八节 疟原虫
三、致病性
1.发作 典型的疟疾发作表现为周期性的寒战、发热、出汗退 热三个连续阶段。发作的周期与红内期裂体增殖周期是一致 的。 2.再燃与复发 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没有再感染,红细胞 内残留的少量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又重新大量繁殖,再次出 现疟疾的发作,称为再燃。
四、标本采集与检查
采用十二指肠引流法、沉淀法提高检出率;皮内试验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免疫学诊断有辅助诊断意义。

病原形态观察寄生虫(与“标本”有关PPT文档)

病原形态观察寄生虫(与“标本”有关PPT文档)
❖2-4、 血吸虫(裂体吸虫)
第56页,共68页。
血吸虫卵
约67µm ×89 µm
蠕虫卵比较图
➢椭圆形,卵壳一侧有一小棘,卵内含有成熟的毛蚴。
第57页,共68页。
血吸虫毛蚴染色玻片标本
第58页,共68页。
血吸虫尾蚴
染色玻片标本
水中的尾蚴
第59页,共68页。
血吸虫成虫大体标本
12~28mm
10~20mm
卵盖
肩峰
毛蚴
小疣 第37页,共68页。
肝吸虫囊蚴(感染阶段)
破囊而出的幼虫
➢椭球形,囊壁分2层,内含活跃的幼虫,可见口、腹 吸盘,排泄囊内含黑色颗粒。
第38页,共68页。
肝吸虫成虫染色玻片标本
口吸盘 肠
腹吸盘
10~25µm × 3~5mm
第39页,共68页。
子宫 卵巢
前后排列
睾丸
睾丸
前后排列 高度发达 呈分支状
拟钉螺
锯齿华溪蟹
第50页,共68页。
目录 2、吸虫
❖2-3、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
第51页,共68页。
姜片虫卵
80~85µm × 130~140µm
蠕虫卵比较图
➢寄生虫虫卵最大者,长椭圆形,淡黄色,卵壳薄,卵盖 常位于较窄的一端,卵内含一个卵细胞和数十个卵黄细胞。
第52页,共68页。
姜片虫成虫染色玻片标本
血吸虫卵
约89µm × 67µm
猪带绦虫卵
31~43µm × 31~43µm
旋毛虫幼虫囊包
第66页,共68页。
绘图标本
❖低倍镜(10×10)
旋毛虫幼虫囊包
实验室教学
❖高倍镜(10×40)
7种常见蠕虫卵

寄生虫标本复习寄生虫学课件

寄生虫标本复习寄生虫学课件
寄生虫标本复习寄生虫学课件
寄生虫标本复习寄生虫学课件
寄生虫标本复习寄生虫学课件
无鞭毛体
前鞭毛体
主菜单
杜氏利什曼原虫照片
寄生虫标本复习寄生虫学课件
返回
Host: Vector:
Man, dog and wild animals, particularly rodents.
•Phlebotomus spp.(白蛉)
蛲虫雌虫
蛲虫雄虫
寄生虫标本复习寄生虫学课件
返回
丝虫成虫
寄生虫标本复习寄生虫学课件
班氏微丝蚴
马来微丝蚴 寄生虫标本复习寄生虫学课件
头隙 神经环 鞘膜
体核
尾核 返回
旋毛虫幼虫囊包
肌肉压片
组织切片
寄生虫标本复习寄生虫学课件
幼虫
寄生虫标本复习寄生虫学课件
返回
华 支 睾 吸 虫 成 虫
寄生虫标本复习寄生虫学课件
一、形态
溶组织内阿米巴
(Entamoeba histolytica)
红细胞

滋 养 体
内质
外质
寄生虫标本复习寄生虫学课件
食物泡
细胞核
红细胞
组织型滋养体
寄生虫标本复习寄生虫学课件
肠腔型滋养体
寄生虫标本复习寄生虫学课件
不 含 红 细 胞
活体
糖原泡 核
单 核 包 囊
成 熟 包 囊
寄生虫标本复习寄生虫学课件
角皮层
生发层
子囊 孙囊 原头蚴 生发囊 囊液
返回孙囊
寄生虫标本复习寄生虫学课件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
寄生虫标本复习寄生虫学课件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翻出)
寄生虫标本复习寄生虫学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