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区位选择交通运输点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高中地理教案必修二第四单元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

学校:临清二中学科:地理编写人: 张月兰审稿人:崔桂芳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是第四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它是建立在第一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基础上,对其中的交通运输布局等有关内容进行深入学习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2)学会分析重大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的区位因素。
(3)了解各种交通运输站点的特征和功能,以便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4)了解城市交通网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青藏铁路资料和上网查询与本地区相关的新建交通线资料,学会分析影响具体交通线的区位因素。
(2)以上海港为例,了解综合交通枢纽的区位因素。
(3)总结分析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重大交通工程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对家乡交通网络进行分析评价,培养学生关注身边问题、学以致用、参与家乡建设和发展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1、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点的区位因素。
2、理解城市交通网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交通问题及解决措施。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有差距。
尤其是我们地处农村,又不靠海,所以学生对港口及航空港所需的区位条件比较陌生,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1、综合分析法,对各交通运输线和站点进行区位因素分析。
2、充分利用有关资料,进行案例分析和归纳。
3、探究法进行采用区域交通布局设计。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做好课前预习学案,把握基本的课文内容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在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中,哪一种方式是最基本的、历史最悠久的、地域性最强的联系方式?——交通运输。
2020最新高中地理 第4单元第2节 交通运输布局学案 鲁教版必修2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1.理解影响交通运输线、点、城市交通网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基本原则。
(重点) 2.结合具体案例,掌握交通运输线、点建设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
(重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教材整理1 交通运输线阅读教材P93至P96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类型铁路、公路和水运航道、航空线、管道等。
2.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长期以来是最重要因素,现在影响已经减弱。
(2)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越来越重要。
(3)技术因素:一直重要。
3.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步骤(1)预测运输需求及分布。
(2)选择最经济的运输方式和路线等级标准。
(3)确定线路的路径及走向。
教材整理2 交通运输站点阅读教材P96至P99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类型及地位交通线上的火车站、汽车站、港口、机场等,是交通运输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2.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
3.港口(1)概念:具有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面积,供船舶出入和停泊、货物和旅客集散的场所。
(2)区位因素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条件影响经济价值的因素主要有: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腹地等。
4.交通枢纽(1)单一交通枢纽。
(2)综合交通枢纽: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衔接的地区,是运输网中的心脏。
教材整理3 城市交通网阅读教材P100至P101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因素:自然、历史、社会经济等因素。
2.布局原则(1)利于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和合理的交通运输网。
(2)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适应未来的交通运输发展。
(3)要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性质,结合具体城市用地情况,构筑不同的道路系统。
(4)充分利用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等,合理规划主干道路,减少工程量。
(5)应考虑城市环境和保护城市风貌的要求,并且要满足铺设各种管线以及与地铁工程等结合的需要。
3.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4.正误判断:(1)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越来越小,因此可以忽略。
交通区位选择交通运输点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1)①海域宽阔;②台风多;③潮差大;④流速急; ⑤水深,风浪大;⑥海洋环境腐蚀作用严重;⑦桥墩 地基。 (2)(在85~105间的值均可得分) (3)降低交通成本;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增进区域经济 整合);实现节能减排(减少运输油耗及尾气排放,减 轻环境污染)。
18
影响交通线路建设的重要因素是资金和技术,但 自然因素,尤其是恶劣的自然环境也是影响交通线路 建设的重要因素,每一个重要交通工程的建设都要充 分考虑分析其建设带来的经济与环境效益(降低交通 成本,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增进区域经济整合,实现节 能减排)等。
22
(1)B (2)D 误区提示:
受香港面积小、建筑物密度大的影响,第(1)题 误选A;受填海造陆,扩大陆地面积并向海洋延伸的 影响,第(2)题选误选A。
23
12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19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
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下图),是世界上建造 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13
(1)分析造成大桥施工困难的自然原因。 (2)从宁波到上海,经该桥将比走原有公路路程短。 据图估算缩短的里程约为__________千米。 (3)试评价大桥建成后产生的主要经济与环境效益。
21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包括自 然条件(航行、停泊、筑港)和社会经济条件(腹地、 城市依托)。第(1)题可以用排除法,香港地形以山地 丘陵为主,A、C两项排除,香港为岛屿,河流不多, 泥沙较少,排除D项。第(2)题,香港地区平地面积狭 小,填海造陆可增加陆地面积,填海造陆形成的开阔 陆域为港口的建设、城市建筑以及合理的平面布置提 供了有利条件。
4
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城市道路网络的因素。影响交 通线的区位因素包括:完善路网的需要、经济发展的 需要、人口与城市分布的需要、自然条件、科学技术 等5个方面。上图为典型的环行—放射式道路网络, 交通便捷,反映了城市建筑集中,地势平坦。同时交 通线路密集,结构完整,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高。
交通运输

汽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 数量、密度、规模 车 但要求地势平坦开阔,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 站 位置适宜 制约
航 对人口稠密、经济 受地形、气候、地质、 空 发达,人流、物流 水文等影响较大 港 频繁地区最为有利
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 低云、雾和暴雨较少,风速 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 好,距城市适中的地方
航空港的建设
例3、人们在出行时,接触最多的交通运输点是( A ) A.汽车站 B.火车站 C.港口 D.机场 ( B )
例4、有关航空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场面积要大,坡度要陡,以利于排水 B.要有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
C.航空港应建在市区中心,以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 D.航空港不受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
(3)综合考虑确定运输方式
运输方式的选择,在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特点的基础上,根据 货物的需要,先看距离是远还是近,再看运量是多还是少,费用 是贵还是便宜,最终用优选法来选择运输方式。
(4)考虑运输起点与终点之间的实际交通情况
如武汉至上海之间没有海运,密云水库的活鱼运到北京不能走 河运等。
例1.下图表示四种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读 图回答(1)~(3)题。
四、交通运输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因素 影响 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地表水的分布,导致洪涝灾害; 对自然环 山区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山区地表状况,导致滑坡、 境的影响 泥石流等灾害 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最明显,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 对农业的 布;乳畜业、园艺业等产品容易变质,需要及时运输,也要 影响 沿交通线分布;自给农业对交通线分布要求较低。交通线的 延伸,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 对工业的 交通线对工业的影响最明显。交通运输成本是工业的一项重 影响 要支出,因此,工业企业都要布局在主要交通线附近 对城市的 沿重要的交通线可以形成城市的轴线;交通线相交处往往可 影响 以形成新的城市;交通线的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兴衰 对商业的 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商业网点和商业中心都布局 影响 在重要交通线沿线 对旅游业 交通通达度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新的交通线的修建, 的影响 可以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2、交通运输方式不仅日益网络化(电和线交织)而且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3、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
4、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三、交通线点的区位选择:5、铁路线(京九线)的区位分析: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发展;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5.建设京九最大的意义在于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经济。
6、公路选线一般方法:1.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路段;2.山区路线受地形影响最大,一般沿等高线修筑成"之"字形;3.平原地区要处理好与耕地、村镇、水利设施的关系;4.公路选线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7、港口的主要区位因素:1.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要大一些,2.港口腹地是重要的经济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性质,是港口兴衰的基础;3.城市依托:城市与港口是相互依托的。
8、汽车站的区位要求:1.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平坦开阔的地形;2.既保证城市与交通的联系,又要注意保护城市环境,一般布置在城市边缘;3.要与内干道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的联,应布置在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或靠近火车站的地区,方便换乘和集散。
9、航空港的区位要求:1.地面开阔,利于跑道建设,与飞机起飞净空条件;2.机场有适当坡度,地势高,保证排水和散雾;3.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稳定;4.跑道依盛行风向修建(迎风起降);5.机场占地面积大,噪音大,应处理好机场与城区的关系,并与快速交通干道连接。
10、城市交通运输的特点:1.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2.行人和车辆的流动方向和数量经常变化;3.属典型的混合交通;4.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占用大量的城市面积和空间,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第2部分第10章第1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

第1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细化课标素养要求1.识记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学会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技巧。
2.掌握并理解影响交通运输线和站点布局的区位因素及其布局特点。
1.综合思维:结合区域图和某交通线分布图,运用交通区位理论,分析交通建设的区位条件及建设意义。
2.人地协调观:通过对交通运输区位条件分析,理解交通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促进人地协调发展。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分别是什么?运输方式主要特点铁路优点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连续性好缺点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优点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适应性强缺点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优点运量大、投资少、运费低缺点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航空优点速度快,效率高缺点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管道优点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缺点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2.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是什么?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技巧点拨] __合理选择运输方式要考虑:①运送什么?②运到哪里?③数量多少?④运费多少?⑤需要多久?⑥货物性质怎样?⑦线路可行吗?二、交通运输布局1.什么是交通运输网?如何分类?2.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因素。
3.建设南昆铁路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意义是什么?(1)影响因素: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等。
(2)重要意义:带动、繁荣沿线地区的经济,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特别提醒]各种交通运输线、点的建设和发展虽然都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因素的障碍逐渐被打破,社会经济因素已成为决定性因素。
1.读四种运输方式与运距、运费相关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选择最佳运输方式运距<80 km时选择_________________运输;运距80~550 km时选择__________________运输;运距>550 km时选择_____________运输;运距长,贵重急需,体积、重量小,采用______________运输。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小专题6 交通运输区位因素

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所以C
正确。
[2015·全国卷Ⅰ] 甘德国际机场(图Z6-4)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
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
经停此地。据此完成3~4题。
图Z64
3 . 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 因素是 ( )
地形
岩港修建难度大,但建成后不易淤积;泥港修建难度小,但建成后容易淤
积 以城市为依托,有铁路(高速公路、河流等)与其他地区相联系,经济腹
地广
港阔水深,便于船只的航行和停泊 位于海湾,背风、避浪 无结冰期,利于全年通航;有结冰期,不利于通航
题组巩固 [2017·江苏卷] 图Z6-3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图Z6-6
【答案】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基岩海岸,港阔水深;海湾风浪小,潮差小;靠近罗讷河口;腹地广阔。
【解析】港口形成和发展的条件要从位置条件、自然条件(水域条件、气候条件、地形条件等)和
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基础、经济腹地大小、依托的城市及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2)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及其关系
图Z61
(3)交通运输线的设计比较思路
比较项目 建设成本 比较内容 包括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搬迁成本等
路线长短
沿线村镇 施工难度 沿线灾害 占用耕地
包括原有线路、建设距离等
包括沿线村镇数量多少、规模大小、人口多少等 地势起伏、桥涵多少、高寒缺氧、风雪、冻土等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 占用良田多少
气候
②社会经济因素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以直达为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学霸笔记专题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专题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一、交通运输方式1.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1)铁路运输:优点——运量大、速度快、长距离运输费用较低、连续性好。
缺点——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2)公路运输:优点——机动灵活、周转快、适应性强。
缺点——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长距离运输费用较贵。
(3)水路运输:优点——运量大、投资少、运费低。
缺点——速度慢、灵活性、连续性差。
(4)航空运输:优点——速度快、效率高。
缺点——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
(5)管道运输:优点——气体不挥发、液体不渗漏,安全性高,连续性强、运量大。
缺点——灵活性差、设备投资大。
总结(1)运费由高到低:空运>公路>铁路>河运>海运(2)运量由大到小:海运>铁路>河运>公路>空运(3)速度由快到慢:空运>铁路>公路>海运>河运(4)2.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原则(1)根据货物的特点、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区域的特点来选择①客运:人们旅行大多从所乘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费用、安全性、舒适度等因素考虑,远距离选乘飞机或火车,近距离选乘汽车;欣赏河流、海洋风光,也可以乘轮船。
②货运a大宗笨重的、对时限要求不高的货物,如粮食、矿石、热带经济作物、钢材等,长距离选择水运;中长距离选择铁路运输。
b运量小的,对时限有要求的活物,短途距离选择公路运输。
c急需的、有时限的,如急救药品、花卉等,或轻薄短小的电子元器件采用航空运输。
d流体的工业原料一般采用管道运输。
(2)合理选择交通线路①选择陆上线路,把握“多、快、好、省”的原则。
②航线中,从某地到另一地最短线路应经过的海峡、运河等,其中要重点关注经过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好望角等地的航线。
3.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1)高速化: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
①高速公路的优点:高速行车、通行能力大,运输效率高;行车安全舒适,降低能源消耗。
②高速公路的缺点:占地多,对环境影响大;投资大,造价高;工期长。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笔记2021-2022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1.现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优缺点●铁路运输优点:运量大、速度快、长距离运输成本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缺点:修建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
货物特点:适合运输大宗、对时间要求相对较高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
如矿石、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
●公路运输优点:最灵活,是“门对门、户对户”的服务。
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短途运输成本低。
缺点: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货物特点:适合运输短途量小,不易保存,容易死亡腐烂的对时限要求高的货物。
如水果、海鲜等。
●水路运输优点: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缺点:速度慢,灵活性、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货物特点:适合运输大宗的货物和对时限要求不高的远程货物。
如矿石、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
●航空运输优点: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缺点: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货物特点:适合运输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
如药品、花卉、电子元件等。
●管道运输优点: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液体不渗漏、气体不挥发,损耗小,安全性高;连续性强;运输成本低。
缺点: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货物特点:适合液体、气体、粉末状固体的运输。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注意“三看”:一看起点与终点之间有什么交通运输方式可供选择;二看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三看客货运输的运量、运距和运输的迫切性等特点。
货运本着“多快好省”原则,最终用优选法来确定运输方式。
客运应从运行速度、运费、安全性、舒适度等方面考虑。
2.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方向1)运输工具:●高速化意义: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高运行速度,缩短运行时间,增加通过能力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运输污染,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区域联系。
●专业化意义:实现装卸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减少中转环节,提高运输效率,保证安全,降低成本。
●大型化意义: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提高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
【地理素养】高三二轮微专题——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Word含答案)

【地理素养】2020年高三二轮微专题——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微专题——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交通运输线区位及其影响】1.各种交通运输线建设考虑的区位因素2.运河线路的布局(1) 自然条件:地形:平原——工程量小;山地——工程量大。
水文:沿途水量多少及变化;尽可能利用原有河流、湖泊、湿地,减少工程量。
生态环境:注意减少沿途生态环境的破坏。
(2) 社会经济条件:沿途人口、城市数量,经济发展水平。
3.桥的建设条件分析(1)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形条件、生态环境状况→影响工程量、技术条件→建设成本。
(2)社会经济条件:修建长度→工程量大小;原有基础设施→建设材料运输成本;原有运输方式、经济发展水平→需求量大小,收益的大小。
4.隧道的布局地形、地质构造、资金、技术、原有线路状况、人口、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5.交通运输网的特点主要从线路数量 ( 密度 ) 、线路类型、线路分布与走向、是否形成交通运输网等方面分析。
例题 1: (2019 ·太原市二模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上里程最长 ( 全长 55 千米 ) 、施工难度最大、投资最多、集桥—岛—隧于一体的港珠澳跨海大桥,于 2009 年 12 月 15 日动工建设, 2018 年 10 月 24 日正式通车,工程项目总投资额达 1269 亿元。
港珠澳大桥将珠海、澳门到香港的陆路交通时间从三小时缩短到四十五分钟。
下图示意港珠澳大桥的地理位置。
(1)推测港珠澳跨海大桥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
(6 分 )(2)分析港珠澳跨海大桥建设成本高的自然原因。
(4 分)答案: (1) 夏秋季节多台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风雨;珠江入海口,泥沙淤积,地基不稳;珠江口外海区,多风浪、潮汐、大雾等。
(2)海域宽,大桥长度 ( 跨度 ) 大,且集桥—岛—隧于一体,工程量大,设计、施工难度大;海域气象、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条件差,人工费用高;设计和施工对环境 ( 生态 ) 保护的要求高;海水腐蚀性强,对材料性能要求高,材料成本高等。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

第十二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一、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选择1.将下列情境与最优的交通运输方式连线。
2.分析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铁矿砂等大宗商品重要中转基地的主要原因。
提示:舟山群岛新区港口航道深、岸线长,有利于大型船舶停泊;长江中下游地区铁矿砂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大,多选择水运中转。
二、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1.目的实现区域运输的合理化,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布局原则3.发展特点区域交通运输布局总是处于变化之中,使区域交通运输布局逐渐趋向完善、优化。
三、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1.在平原地区修建交通线成本一定低吗?提示:不一定。
一般而言成本较低,但像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样河网密布、有大量农田的平原,则需要建设桥梁,建设成本会增加。
2.增设广州地铁线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示:增设的地铁线是客流量大即需求量大的线路。
所以地铁线的增设考虑的主要因素为社会经济因素。
[微点拨]自然因素始终影响甚至制约着交通运输网的建设和发展,但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自然因素对于交通运输布局尤其是交通运输线的阻碍逐渐被打破,社会经济因素已成为决定性因素。
命题视角(一)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选择演绎法学习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方式优点缺点适合运输的货物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较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大宗、笨重、需长途运输的货物,如矿石、金属、木材、牲畜等公路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机动灵活,周转快,装卸方便,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短程、量小的货物水路运输河运历史悠久,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如粮食、矿产等海运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最快捷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急需、贵重、运量不大的物品管道运输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运量大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气体或液体状货物2.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1)客运:人们旅行时对所乘交通工具的选择,大多从运行速度、费用、安全性、舒适度等因素考虑。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用

汽车站和航空港的建设
1.影响汽车站建设的主要因素
(1)面积较大、平坦的地方 (2)与城市交通有直接联系 (3)与市外交通有直接联系
2.影响航空港建设的主要因素
(1)自然因素
(2)与城市(居住地)之间的距离
2、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
因素
社会、经 济因素决定 来自素交通运输点、 线和网
优点 机动、灵活, 周转速度快, 装卸方便, 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缺点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高。
适于短途运输
水路运输
优点: 运量大,投资少, 成本低。 缺点: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适于重、大货物运输
航空运输
优点
飞行速度快 运输效率高
缺点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 技术要求严格。
二、交通运输布局 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有哪些?
• 基本要素:交通运输上的线和点。 • 影响因素: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因素。
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 交通运输线、点
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形式由单一到综 合,层次从低级到高级。
大区级 综合运 输网
综 合 运 输 网
省级 大区级 国家级 单一运输网
请你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
货物种类 运输路线 铁路公路 河运 海运航空
两箱急救药品 北京到拉萨
一吨活鱼
郊区到市区
一万吨大米 武汉到上海 一万吨钢铁 鞍山到哈尔滨 50万钝石油 科威特到日本
练一练:
货物种类 起点至终点 公路 铁路 航空 河运 海运 2吨黄金 乌鲁木齐—上 海 3吨活蟹 郊区水库—市 区 10000吨 天津—上海 海盐 100000 科威特—美国 吨原油 2500吨 大同—南昌 煤炭 5000吨 上海—重庆 稻米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体系架构]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基本概念]交通枢纽、交通运输布局、交通运输方式。
[基本原理]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交通工程建设的区位条件评价;交通工程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54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1.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1)目的:实现区域运输的合理化,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影响因素①自然因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
②人文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装备等条件;客流、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
(3)一般原则:依据运输需求、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尽量少占土地、发挥综合运输优势、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等。
(4)变化:区域交通运输布局总是处于变化之中,使区域交通运输布局逐渐趋向完善、优化。
2.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需求特点对交通布局的影响实例需求量大小需求量决定交通线的标准和场站规北京站、广州站规模大,而一般的模:交通运输需求量较小,则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较低、场站规模较小;需求量较大,则需要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较高、场站规模较大县级火车站规模很小;京沪高铁线路标准高,时速可达350 km/h,而西部山区标准较低需求量的区域差异交通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布局的重点: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也是区域客货集散中心,交通运输需求大,所以区域主要交通运输线应尽可能连接沿线主要城市北京、天津两个大城市之间建有高铁、高速公路等多种、多条交通线路;京沪高铁只在重点城市设置车站需求本身的差异性交通运输需求有运距、运时、运量、运价、运向等差异,要求区域交通运输布局要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合理衔接、转运,实行联合运输,发展综合运输从北京南站去首都国际机场需要长距离中转,效率低下;而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可以实现高铁与航空便利转运需求的增长需求增长的特点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特点:运输需求增加,则交通布局必然随之增加线路和站点的密度、提高建设标准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对航空运输的需求快速增长,民航机场才得以建设,并不断扩建需求的分布需求分布的特点决定了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非洲铁路多布局在沿海地区,多从沿海港口向内陆延伸,未形成相对完善的铁路网3.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1)资金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站点的等级、规模: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稀疏,且质量较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密集,且质量较高。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学案25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学案25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考点呈现】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素养目标】 1.通过对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价值、时效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特点的分析,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
(综合思维)2.通过对交通运输点、线区位的分析,建立人地协调观,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以及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知识梳理一、交通运输方式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主要方式主要特点铁路运输运量大、①速度快、②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小、连续性好;但造价高、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③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对④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但运量小、耗能多、运费较贵水路运输⑤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但速度慢、灵活性和⑥连续性差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但运量小、能耗大、⑦运费高管道运输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耗能少、连续性强;但投资大、灵活性差2.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⑧高速化、大型化、⑨专业化。
[点拨] 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通达性是运输方式的四大评价指标。
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客运的选择要根据价格、安全、时效、目的等进行,都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
二、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网(1)构成要素{交通运输线:如⑩铁路、公路、航道交通运输点:如⑪港口、⑫车站、航空港等(2)主要类型{按形式:单一运输网和综合运输网按层次:省级、大区级、国家级综合运输网2.影响因素:⑬经济、社会、⑭技术、自然等因素。
3.典型案例:南昆铁路的建设(1)影响因素: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分布、⑮科学技术的进步等。
(2)重要意义:带动、繁荣沿线地区的经济,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拓展] 各种交通运输线、点的建设和发展虽然都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因素的障碍逐步被打破,社会经济因素已成为决定性因素。
交通的区位

运
空运
价
公路
铁路 水运
0 80
550
运距(千米)
二、交通运输的区位分析
1、交通线的区位因素分析
交通线区位因素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科技等因素。 ⑴ .自然因素 ◆地形地质: 平原:限制少成本低,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
镇发展的关系; 山地: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地质复杂的地区(隧道 避开断层,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水文: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 减少桥梁总长度、投资、施工量。
◆气候:注意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 率,冻土、积雪的深度。
1、交通线的区位因素分析
⑵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铁路、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 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减轻对市内交通 的影响)。 ◆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 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水路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 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 续性差,受自然条件 影响大
飞行速度快,运输效率 航空 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
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 费高,且设备投资大, 技术要求严格
货物损耗小,连续性强, 管道 平稳安全,管理方便,
运量很大
管道设备投资大,灵 活性差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运距与运价的关系图(欧洲)
中最适合建设港口的位置是( ) 图 3-4-8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交通点的区位因素选择(以港口为例)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陆域 条件
地形
经济 腹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题的城市形态为块状分布,有河流、公路、铁 路、煤铁资源等要素呈现,易使学生形成煤铁资源对 本区影响的错觉,而忽视“历史名城”各要素的时间 顺序。
12
交通对经济发展、环境效益的促进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影响经济
发展的最关键性的因素。它直接关系到住房、就业、 投资环境、工业发展、商业贸易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交通还通过影响市场、分工,从而推动生产力和经 济的发展。所以良好的交通环境对经济的发展有着不 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专题11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1
交通的区位选择 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港口
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深
自然 因素
度和宽度;平原地形对 为港口提供淡水、平面 布置有利,但航道往往
容易淤积
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影
经济社 响较大,腹地范围越
会 广、经济越发达,对港
技术因 口建设越有利,另外还
素 需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包括自 然条件(航行、停泊、筑港)和社会经济条件(腹地、 城市依托)。第(1)题可以用排除法,香港地形以山地 丘陵为主,A、C两项排除,香港为岛屿,河流不多, 泥沙较少,排除D项。第(2)题,香港地区平地面积狭 小,填海造陆可增加陆地面积,填海造陆形成的开阔 陆域为港口的建设、城市建筑以及合理的平面布置提 供了有利条件。
A.城市性质、城市规划 B.城市职能、产业布局 C.环境质量、城市规模 D.地表形态、经济水平
4
• 密集的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5
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城市道路网络的因素。影响交 通线的区位因素包括:完善路网的需要、经济发展的 需要、人口与城市分布的需要、自然条件、科学技术 等5个方面。上图为典型的环行—放射式道路网络, 交通便捷,反映了城市建筑集中,地势平坦。同时交 通线路密集,结构完整,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高。
湾,与其他干道
系统有方便联系
的地方
汽车站
城市交通干线两 侧,与市内干道 系统和其他对外 交通有方便直接 联系的地点
航空港
地形开阔平坦, 坡度适当,云、 雾和暴雨较少, 风速较小,地势 较高,地质条件 好,距城市较远 的地方
3
(2019·天津卷)据下图判断,莫斯科城市道路网络布 局形式的主要形成因素是( )
效率的运作服务
汽车站
受自然因素影 响较小,但要 求地面开阔平 坦、位置适宜
数量、密度、 规模受经济发 展水平制约
航空港
受地形、气 候、地质、水 文等影响较大
人口稠密,经 济发达,人 流、物流频繁 地区最为有利
2
港口
河港要求河宽水
深,位于或靠近
城市、陆路交通
选址 原则
便利的地方;海 港要求有背风、 避浪、水深的海
20
香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有著名的天然良港,结合 图文信息(下图)回答(1)~(2)题。
21
(1)香港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地平坡缓 B.岛多浪小 C.滩阔岸直 D.河多沙厚 (2)填海造陆对香港的影响有( ) A.港区行船更加通畅 B.经济活动远离了海岸 C.海洋生态得以维护 D.利于沿海功能区布局
9
图中信息体现出:城区的位置一是沿河流分布, 二是分布在煤、铁矿产地。新城区则出现在铁路线附 近,再结合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不难得出结论。而矿 业城市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比受河流影响而形成的 城市要晚些。
10
(1)交通 矿产资源 (2)① 早期城市大多临河分布,在矿产资源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城市大多出现在工业革命后 (3)铁路交通 带状 河流
6
D 思路点拨:
在影响交通线的区位因素中,社会经济条件是主 导因素,自然条件是限制因素(主要是地形、地势、 地质、河流、气候等条件限制)。
7
(2019·上海调研卷)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 。
8
(1)该城市老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老城区中①区域和②区域形成较早的是 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新城区出现主要是受什么区位因素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城区的形态大体 伸展成______,这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第(2)题,量算或估算嘉兴—杭州—宁波以及嘉 兴—大桥—宁波的图上距离,再结合图例中的比例尺 ,应用公式法计算出两条线路实地距离的差值。
17
第(3)题,杭州湾跨海大桥开通以后,对进一步 加强沪、苏、浙三省市的经济合作,促进长江三角洲 都市圈的形成,将发挥重要作用,对完善全国、全省 干线公路网络,密切浙江与长三角地区经济交流与合 作,将发挥重要功能;大桥建成之后,将降低宁波与 上海间的运输成本,有利于宁波等城市全方位融入上 海大都市圈,更好地为浙江省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建 设服务。其环境效益应围绕“节能减排”作答。
15
– 杭州湾自然条件 – 大桥连接长江三角洲地区
16
本题结合社会热点“杭州湾跨海大桥”,考查 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第(1)题,杭州湾是 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自然条件极其复杂,不仅风 大浪大,而且每年还会有多个强台风在附近登陆,在 这种环境下建设如此长的跨海大桥,施工难度可想而 知。大桥在建设中遇到了台风多、潮差大、潮流急、 冲刷深、腐蚀强等来自自然界的诸多难题。
13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19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
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下图),是世界上建造 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14
(1)分析造成大桥施工困难的自然原因。 (2)从宁波到上海,经该桥将比走原有公路路程短。 据图估算缩短的里程约为__________千米。 (3)试评价大桥建成后产生的主要经济与环境效益。
18
(1)①海域宽阔;②台风多;③潮差大;④流速急; ⑤水深,风浪大;⑥海洋环境腐蚀作用严重;⑦桥墩 地基。 (2)(在85~105间的值均可得分) (3)降低交通成本;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增进区域经济 整合);实现节能减排(减少运输油耗及尾气排放,减 轻环境污染)。
19
影响交通线路建设的重要因素是资金和技术,但 自然因素,尤其是恶劣的自然环境也是影响交通线路 建设的重要因素,每一个重要交通工程的建设都要充 分考虑分析其建设带来的经济与环境效益(降低交通 成本,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增进区域经济整合,实现节 能减排)等。
23
(1)B (2)D 误区提示:
受香港面积小、建筑物密度大的影响,第(1)题 误选A;受填海造陆,扩大陆地面积并向海洋延伸的 影响,第(2)题选误选A。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