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与导线测量
测量学第六章控制测量
R tan1 y2 y1 tan1 y12
x2 x1
x12
12 R ,当 x 0, y 0 时
12 180 R ,当 x 0 时
12 360 R ,当 x 0, y 0 时
表6-5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1.闭合导线 起讫于同一已知点的导线,称为闭合导线
2.附合导线
布设在两已知点间的导线,称为附合导线。 此种布设形式,具有检核观测成果的作用,
并能提高成果的精度。
3.支导线
由一已知点和一已知边的方向出发,既不附合到 另一已知点,又不回到原起始点的导线,称为支 导线。
因支导线缺乏检核条件,故其边数一般不超过4条。
-61.10
85.66
-61.12 +85.68
2 107 48 30 +13 107 48 43
438.88 585.68
-0.02 +0.02
53 18 43 80.18
+47.88 +64.32
47.90 64.30
3 73 00 20 +12 73 00 32
486.76 650.00
-0.03 +0.02
当 A、B、C、P 四点共圆时,则
ac
bd
k
ac
0
bd 0
(6-31)
为不定解。因此,式(6-31)就是 P 点落在危险圆上的判别式。
量改正数,即
Vxi
fx D
Di
Vyi
f
y
D
Di
导线控制测量
常规测绘技术目录 (1)几个基本概念 (1)测量工作的程序 (2)水准测量 (3)三角高程测量 (6)角度和方向测量 (6)距离测量 (9)测量误差 (10)控制测量................................................................. 1 1 导线控制测量. (12)传统地形测量方法 (13)数字测图技术 (14)地形图的应用 (15) (16)水利工程测量 (16)桥梁工程测量 (17)路线工程测量 (17)工程的变形监测 (18)工业与民用建造测量 (19)地下工程测量 (19)矿山测量 (20)隧道工程测量............................................................. 2 1 工业设备的安装及检校测量(三维工业测量) .. (22)海洋测绘 (22)地籍测量 (24)房地产测绘 (27)摄影测量 (27)【垂线】重力的作用线称为铅垂线,简称垂线。
【水准面】某一时刻处于没有风浪的海洋水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在高度不同的水准面中选择一个高度适中的水准面作为平均海水面,这个平均海水面就称为大地水准面。
它是由静止海水面并向大陆延伸所形成的不规则的封闭曲面,是一个重力等位面,即物体沿该面运动时,重力不做功,是通过验潮站对海水面长期观测得到。
大地水准面是描述地球形状的一个重要物理参考面,也是海拔高程系统的起算面。
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反映了地球内部物质结构、密度和分布等信息。
【高程基准】是推算国家统一高程控制网中所有水准高程的起算依据,它包括一个水准基面和一个永久性水准原点。
确定水准基面则是取验潮站长期观测结果计算出来的平均海面。
中国以青岛港验潮站的长期观测资料推算出的黄海平均海面作为中国的水准基面,即零高程面。
中国水准原点建立在青岛验潮站附近,并构成原点网。
用精密水准测量测定水准原点相对于黄海平均海面的高差,即水准原点的高程,定为全国高程控制网的起算高程。
第七章 控制测量
• GPS定位测量的特点
1、相邻测站之间不必相互通视,选点和观测方便; 2、定位精度很高; 3、可以全天候观测,不受天气影响; 4、观测、记录、计算高度自动化,可以较快的获得 测量成果; 5、实时定位,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 6、室内、地下及地面空间不够开阔地带,不能接收 到卫星信号,观测受到限制。
T
D
1 D f
图根测量允许的导线相对闭合差: 1/2000
5、推算导线点坐标 P222 —7
(四)、导线测量中错误的查找
1、查找测角错误的方法
2、查找测边错误的方法
f
f x f y D
2 2
f arctan
fy fx
2,3 (或 180 )
§7-3 导线测量和导线计算
一、导线网的布设
根据测区的具体情况导线网布设的形式有三种:支导 线、闭合导线、附合导线 1、支导线( A B为已知点,点1,2为新建支导线点。 )
已知数据:αAB,XB,YB, 观测数据:转折角βB,β1 边长 SB1,S12
2、闭合导线
βB
αAB β1 β0
β2
β3
sin sin c sin c sin b sin sin a c sin c sin
AP
AB
AB
BP BA
180
XA,YA
XB,YB
三、导线测量内业工作
内业计算的目的是根据已知的起算数据和外业的 观测成果推算导线点的坐标。在进行导线内业工作之 前,应当全面的检查导线测量外业成果有无遗漏、记 错、算错;成果是否都符合精度的要求,然后绘制导 线草图,图上注明实测的边长、转折角、起始方位角 及点号。
导线控制测量
导线控制测量第一节控制测量概述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即先在全测区范围内,选定若干个具有控制作用的点位,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以较精确的方法,测定这些点位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测定控制点的工作,称为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是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高程控制测量是测定控制点的高程。
一、平面控制测量由于控制点间所构成的几何图形的不同,平面控制测量又分为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
如图6-1所示,将控制点、、、、、、、组成相互连接的三角形,测量出1~2条边作为起算边(或称为基线)的长度,如图中、边,并测量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再根据已知边的坐标方位角、已知点的坐标,求出其余各点的坐标。
也可以用导线测量方法建立,如图6-2所示,将控制点、1、2、3、4用折线连接起来,测量各边的边长和各转折角,由起算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点的坐标,也可算出另外一些转折点的坐标。
用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的方法测定的平面控制点分别称为三角点和导线点。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国家控制网。
国家平面控制网分为一、二、三、四等,主要通过精密三角测量的方法,按着先高级、后低级,逐级加密的原则建立的。
它是全国各种比例尺测图的基本控制和各项工程基本建设的依据,并为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军事科学及地震预报等提供重要的研究资料。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全国大地网已经布设完成,这些先进的测量方法精度高、效率高、操作方便,具有很多的优越性,现在,正逐步普及应用于各项工程建设的工程测量工作当中,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为城市及各种工程建设需要的平面控制网称为城市平面控制网。
城市平面控制网应在国家控制点的基础上,根据测区的大小、城市规划和施工测量的要求,布设成不同的等级,以供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及施工测量使用。
按国家建设部1999年发布的《城市测量规范》,城市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6-1和表6-2规定。
控制测量概述及导线测量
X
XAB =DAB cos AB YAB =DAB sin AB
其中,ΔXAB=XB-XA ΔYAB=YB-YA
YAB
XAB AB
DAB
A
0
B
y
3、坐标反算公式
由A、B两点坐标来计算αAB、DAB
DAB
x
2 AB
y
2 AB
tg AB
y AB x AB
αAB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计算:xAB xB xA
yAB yB yA
X
YAB
XAB AB
DAB
A
0
B
y
(2)计算: AB锐
arctg
y AB x AB
(3)根据ΔXAB、ΔYAB的正负号判断αAB所在的象限。
(三)闭合导线平差计算步骤
1、绘制计算草图,在图上填写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角度闭合差:
3.支导线 支导线的点数不宜超过2个,仅作补点使用。
还有导线网,其多用于测区情况较复杂地区。
图形:导线的布设形式
附合导线
闭合导线
支导线
单结点导线(导线网)
三、导线的外业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2.测水平角——转折角(左角、右角)、
连接角 3、量水平边长
附合导线外业:
已知数据:AB,XB,YB;CD,XC,YC。点1、2、3、 4为新建导线点。
例题: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点 号
转折角 (右)
改正后 方向角 转折角
边长 D
(米)
坐标 增量(米) X Y
改 正 后 坐标(米) 增量(米)
控制测量—导线测量闭合导线(工程测量)
261.87 50.04 166.47 129.26
655.21 419.53 307.99 500.00
154.23 204.27 370.74 500.00
3
4 5 1
2
3352400
2
∑ 5400050 50 5400000
1137.80 0.30 0.09 0
0
辅 f (n 2)180
辅 助 计 算
点 号
观测角 改正 (左角) 数
改正角
坐标 方位角
距离 增量计算值 改正后增量 m ∆x/m ∆y/m ∆x/m ∆y/m
坐标值 x/m y/m
点 号
12
3 4=2+3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500.00 500.00 1
2 1082718 1010827083352400 201.60183.30 83.92 183.35 83.90 683.35 416.10 2
前提:fβ≤fβ允 角度观测符合要求 角度闭合差的调整 分配原则:相反符号,平均分配。 角度闭合差改正数:vi=-fβ/n 改正后的角值应为(n-2)180º
(3)根据改正后的角值和已知方位角推算导线边的 坐标方位角值
β为左角取正号, β为右角取负号。
(4)坐标增量计算
x S cos y S sin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及分配
坐标增量闭合差:
fx x测
fy y测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限差:
导线全长闭合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fD fx2 fy2 k fs 1
S S fS
图根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K≤k允=1/2000。
控制测量(导线)
03
导线测量的实施步骤
测区踏勘与选点
测区踏勘
在导线测量前,需要对测区进行实地踏勘,了解测区的地形 、地貌、交通和植被等情况,以便合理选择测量方法和确定 所需的设备和人员。
选点
根据测区踏勘结果,选择合适的导线点位。导线点应尽量均 匀分布在测区内,并考虑通视条件、地物特征和安全等因素 。
测角与测距
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 不断发展,导线测量将朝着更高精 度、更高效率、更智能化的方向发 展。
02
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
坐标系与坐标转换
01
02
03
坐标系
描述空间中点位置的参照 系统,包括地理坐标系和 直角坐标系。
坐标转换
将一个坐标系中的点坐标 转换为另一个坐标系中的 点坐标的过程。
常用坐标转换方法
测角误差的来源与控制
环境因素
如大气折射、地球曲率等对测角的影响 。
VS
选择高精度仪器
使用经过校准的高精度仪器,降低仪器误 差。
测角误差的来源与控制
培训观测员
提高观测员的技能和责任心,减少人为误差。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降低随机误差的影响。
考虑环境因素
在观测前了解并考虑环境因素对测角的影响,如选择合适的时间和 地点进行观测。
导线网优化
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对导线网 进行优化,包括缩短测量路线、提高 测量效率等。
导线测量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流程
原始数据整理、数据预处理、平差计算、精度分 析和成果输出。
平差计算
通过数学模型对导线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消除误 差影响,求得各导线点的准确坐标。
精度分析
评估导线测量成果的精度水平,常用的方法有比 较法和统计分析法。
第8章 导线测量
的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并测量各线段的边长
和转折角,再根据起始数据确定各点平面位置的
测量方法。
14
2021年8月10日星期二
导线的布设形式与等级
导线的布设形式: 单导线的布设
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
两个连接角
B
1
3
C
附合导线 一个连接角
2 A
D
不测连接角
2 1
B
闭合导线
起始边不在 A
B 3
起始边在闭 A
2
2021年8月10日星期二
控制测量的原则: 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由高级到低级) 2、要有足够的精度; 3、要有足够的密度; 4、要有统一的规格。
内容:平面控制、高程控制。
3
2021年8月10日星期二
平面控制测量
确定控制点平面位置的工作。 常规方法:三角测量、边角测量、导线测量 GPS控制网 平面控制网: 国家平面控制网
1:2000 2000 180
10
2021年8月10日星期二
GPS控制网
11
2021年8月10日星期二
高程控制测量 布设原则:由高级到低、从整体到局部。 国家高程控制网:一、二、三、四等。 城市高程控制网:二、三、四等。 小地区高程控制网:三、四等及图根水准。 各级高程控制网均采用水准测量、 高山地区可采用三角高程测量。
闭合导线(已知边在多边形中)
A、B为已知点,1、2、3、4为新建导线点。
1
DB1
D12
2
B
D23
DAB
已知数据:AB,XA,YA,XB,YB
A
D4A
3
D34
观测数据:
4
6平面控制测量、导线测量
现 代 测 量 技 术 室
土木工程测量学
点 名
观测角 方位角 真方位角 边长
160 35 42
i
yi
M A 1
2 3 B N fβ = -10″
+ 02 80 04 52
60 40 34
60 40 36
281.457 269.974 315.345 392.121
+ 02 247 27 32 128 08 06 128 08 10 + 02 91 12 43 39 20 49 39 20 55 + 02 255 03 51 114 24 40 114 24 48 + 02 219 58 55 154 23 45
2. 计算坐标方位角的通用公式
AB
M o d e r n
X AB 180 90 sgn(YAB ) arctan Y AB
S u r v e y
现 代 测 量 技 术 室
土木工程测量学
§6-4
aAB = a Δ YAB > 0 Δ XAB >0 a a A AB B
单导线的近似平差计算
二、双定向附(闭)合导线计算 1.方位角闭合差及其配赋
M o d e r n
S u r v e y
现 代 测 量 技 术 室
土木工程测量学
§6-5 单导线的近似平差计算
β
n
M β A
β
2
Pn P2
1
N
Sn β n+1
S1
S2 P 3
B
1 MA 1 180
2 1 2 180
x B
αBA
题 第六章 控制测量
第七章控制测量7.1试题7.1.1名词解释题(2)图根点 (3)图根控制测量 (4)大地点(5)导线(6)导线测量(7)坐标增量闭合差(8)三角高程测量 (9)高程闭合差(10)两差改正图根点:直接为测绘地形图而布设的控制点,作为测图的根据点。
图根控制测量:为测绘地形图而布设控制点进行的控制测量,一般有图根三角测量及图根导线测量两种。
大地点:国家基本控制网的各类控制点,包括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及GPS点。
导线: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
导线测量:在测区布设控制点成闭合多边形或折线形,测量导线边长及导线边所夹的水平角。
坐标增量闭合差:闭合导线所有坐标增量总和,理论上应为零,如不为零,其值即为坐标增量闭合差。
附合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是指坐标增量总和与已知两高级点之间坐标差的较差。
三角高程测量:在测站上通过观测目标的竖角,丈量仪器高及目标高,已知测站与目标间水平距,按三角学的原理,便可求得测站与目标的高差。
高程闭合差:测量得高差总和不等于理论值或不等于所附合的两已知点的高程之差。
7.1.2填空题(1)控制测量主要包括_平面_控制测量和_高程__控制测量;前者主要的方法有_三角测量__、_三边测量__、_边角测量__、_导线测量__等,后者主要方法有__水准测量_和_三角高程测量__。
(3)直接为测图服务而建立的控制测量称_图根_控制测量,它的精度比较低,边长短,一般可采用_小三角测量_、__测角交会_、__侧边交会__、导线测量_等方法进行。
(8)小地区平面控制网应视测区面积大小分级,建立测区的__首级控制__和___图根控制___。
(9)小地区控制网的控制点密度通常取决于_测图比例尺_和__地物地貌的复杂程度_。
(10)导线按形状可分为:①_闭合导线_;②__附和导线__;③___支导线___。
(11)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_平均分配角度闭合差,而符号相反。
如果不能平均分配,则可以对短边夹角和长、短边夹角给以较大的改正数。
第七章控制测量ppt课件全
Rb Rc
R R
c a
Ra
Rb
二、后方交会
通常观测四个已知点,组成两组后方交会,分别计算P点的两 组坐标值,求其较差。若较差在限差之内,即可取两组坐标的平均 值作为P点的最后坐标。
过三个已知点构成的圆称为危险圆。
待定点P 不能位于危险圆的圆周上,否 则P点将不能惟一确定。
若接近危险圆(待定点P至危险圆圆周 的距离小于危险圆半径的五分之一),确 定P点的可靠性将很低,
导线全长闭合差
fD fx2fy2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1 k
D/ fD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和分配
当全长相对闭合差不大于容许值时,可将坐标增量闭合差反符 号按边长成正比例地改正它们的坐标增量,其改正数为:
v x ij
fx D
D
ij
v y ij
fy D
D
ij
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为
xij xij vxij
一、前方交会
三点前方交会
为了避免错误并提高待定点的精度,一般 测量中都要求布设有三个已知点的前方交会。
计算时,分两组利用余切公式计算P点坐 标。若两组坐标的较差在允许限差内,则取两 组坐标的平均值作为P 点的最后坐标。
由未知点至两相邻已知点方向间的夹角称 为交会角(γ)。
前方交会测量中,要求交会角一般应大于 30°并小于150°。
yij
yij
vyij
2.附合导线计算
(5)坐标计算 根据起始点坐标及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依次计算各导线点的坐
标。 由推算而得的B 点的坐标应与已知值完全相符,以此作为计算
检核。
3.闭合导线的计算
闭合导线的计算步骤与附合导线完 全相同,仅在角度闭合差和坐标增量闭 合差的计算上有所不同。
《控制测量导线》课件
导线网的布设与连接
确定导线网形式
根据测区情况和布设计划,确 定合适的导线网形式。
布设导线网
按照确定的导线网形式,进行 导线的布设。
连接导线
将各个导线点连接起来,形成 完整的导线网。
检查与调整
对布设好的导线网进行检查和 调整,确保其精度和可靠性。
CHAPTER 04
控制测量导线的测量方法
角度测量
土地调查中的应用
土地调查是控制测量导线应用的另一个 重要领域。通过建立高精度的控制测量 导线,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精确的定位 和测量,为土地调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
持。
在土地调查中,控制测量导线主要用于 确定土地边界、地块划分、地物分布等 关键要素,为土地登记、土地评估等提
供基础数据。
控制测量导线还可以用于监测土地利用 变化,例如监测非法占用土地、土地流 转等情况,为土地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
03
水平角测量导线
通过测量导线上的两个或 多个方向的水平角度,确 定导线点的位置。
距离测量导线
通过测量导线上的两个或 多个点之间的距离,确定 导线点的位置。
坐标测量导线
通过测量导线上的点的三 维坐标,确定导线点的位 置。
按导线布设方式分类
闭合导线
从一个已知点出发,沿一 定方向布设导线,最后回 到原点的导线。
误差来源与控制
误差来源
包括设备误差、人为误差、环境误差 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 准确性。
误差识别
误差控制
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选用高精度设备 、加强人员培训、优化测量环境等, 降低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通过数据分析、实验验证等方式,识 别出误差的主要来源。
CHAPTER 06
控制测量导线的应用案例
测量学第6章控制测量
C D
X D 165.418 YD 767.160
§6-6 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
确定控制点的高程(H)
一、概述
1.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
• 国家高程控制网: 分为一、二、三、四等。一、二等水准
网是国家高程控制的基础,三、四等加密 其中。 • 加密高程控制:
五等(等外或图根)
左角——所测相邻边的水平夹角在前进方向的左边
右角——所测相邻边的水平夹角在前进方向的N右边
推算公式 αBC = αAB +β左± 180° αBC= αAB -β右± 180°
N AB
A
左 B
右
BC ?
C
三、坐标的正、反算
1 、 坐标的正算
x
已知A点的坐标 X A 、 y A ,直线AB 的平距 SAB 和坐标方位角 AB ,计
-24.12 +238.07 +80.30 -83.88 -210.37
+200.18 +112.65 -227.16 -182.02 +96.35
100.00 75.88 313.95 394.25 310.37 100.00
100.00 300.18 412.83 185.67
3.65 100.00
DJ6
2
±30″ ±36″ ±24″ ± 60 n
四、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内业计算目的
利用已知数据和外业观测成果,计算导 线点的平面直角坐标(X,Y)。
1、导线计算前的准备工作
(1)全面检核外业原始观测数据记录、计算是否 齐全、正确、限差是否合格。
(2)抄录已知数据(已知点坐标,方位角等)。 (3)绘导线略图(注明点号、角度、边长)。 (4)准备应用的计算表格。
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
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平面控制测量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对测区内的点位和地物进行准确定位和测量,以便为工程施工、设计和规划等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的一种测量方法。
平面控制测量在各个行业都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土木工程、矿山工程、建筑工程等。
其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地面三角测量法地面三角测量法是利用直角三角形中的角度关系以及勾股定理,测量被测点的坐标。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 测量三边:首先在被测点附近选择一个已知点,通过量角器等工具测量出被测点、已知点和标志点之间的夹角,再用测距仪等测量工具测得被测点和已知点之间的距离,通过勾股定理计算出被测点和标志点之间的距离、标志点和已知点之间的距离。
2. 求解坐标:利用三角函数等算法,通过已知点、被测点和标志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等信息来计算出被测点的坐标。
这样就可以准确地定位被测点的位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测量、规划等工作。
二、导线测量法导线测量法是指通过导线、测距仪等测量工具,在地面上建立一系列用于定位和测量的导线,并据此测量被测点的位置。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 建立基线:通过测距仪等工具,在被测区域内选定一条较长的基线,平整其表面,为后续测量工作打基础。
2. 建立导线:从基线的两端引出两条辅助线,将其平行并相交于被测点附近,形成一个测量网。
3. 测量角度:在每个交点处使用量角器等工具测量角度,并记录下来。
三、电子全站仪测量法电子全站仪测量法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方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精确地进行定位和测量。
它仅需要一个测量员,且测量结果可以直接输出为数字文件,方便数据分析和处理。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 架设全站仪:将全站仪依托在三角架上,并将其平整设置。
2. 朝向被测点:将全站仪射线对准被测点,利用水平仪调整激光线的高度和角度,以确保被测点在全站仪的视线范围内。
综上所述,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包括地面三角测量法、导线测量法和电子全站仪测量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控制测量(导线测量计算)
二 级
1800 180 ≤1/15000 ≤±8 ≤1/7000 1 3 ≤ 16 n
三 级
1200 120 ≤1/10000 ≤±12 ≤1/5000 1 2 ≤ 24 n
1:500 500 75
图 根
1:1000
1000
110
≤1/2000
1 ≤ 60 n
1:2000 2000 180
注:n为测站数。
等 级
测图 比例尺
附合 导线 长度 /m
平均 边长
/m
测距 中误差
/mm
测角 中误差
/″
导线全长 测回数 相对闭合
差 DJ2 DJ6
方位角 闭合差
/″
一 级
3600 300 ≤± 15 ≤±5 ≤1/14000 2 4 ≤ 10 n
二 级
2400 200 ≤±15 ≤±8 ≤1/10000 1 3 ≤ 16 n
用经纬仪测量转折角,用钢尺测定导线边长的导 线,称为经纬仪导线;
若用光电测距仪测定导线边长,则称为光电测 距导线。
一、导线的布设形式
1.闭合导线 2.附合导线 3.支导线
1.闭合导线 x
4
3
A
B
BA
2
1
从已知控制点B和已知方向BA出发,经过1、2、3、4 最后仍回到起点B,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这样的导线称
*
二、导线测量的等级与技术要求
等 级
测图 比例尺
导线 长度 /m
平均 边长
/m
测距相对 中误差
测角 中误差
/″
导线全长 测回数 相对 闭合差 DJ2 DJ6
方位角 闭合差
/″
一 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5
≤ 5 ≤10
≤2 ≤3
≤3 ≤5
BM1 TP1
TP2
(2) 测站计算与检核
• 1)视距计算
前、后视距差,不得超过5m。 前、后视距累积差,四等水准测 量,不得超过10m。
• 2) 同一水准尺红、黑面中丝读数的检核
同一水准尺红、黑面中丝读数之差,应等于该尺红、黑面的常数 差K(4.687或4.787), 不得超过3mm。
• 3)计算黑面、红面的高差
图形1:国家一、二等平面控制网布置形式 一等三角网
二等三角网
任务二 导线测量
一、定义及分类
1.导线的定义: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导线点)连成直线而构成
的折线图形。
2.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带状地区 (如:公路、铁路和水利) 、隐 蔽地区、城建区、地下工程等控制点的测量。
二、导线布设形式
1.闭合导线
3、工程控制网 为满足施工测量,在国家控制网或城市控制网的控制 下布设的控制网。
4、小区域控制网 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尽量与国家或城市控制 网连测,特殊情况下可采用独立坐标系。 5、图根控制网 直接用于地形测图的控制网。控制整个测区的为首级 控制网,图根控制网是最低一级,一般采用导线测量或交 会测量的方法布设。
附合导线外业:
已知数据:AB,XB,YB;CD,XC,YC。点1、2、3、
4为新建导线点。
3
D12 C CD D34
B
DB1
1
2 D23
4 D4C
AB
A 观测数据:连接角B 、C ;
(XB,YB)
B
1
3
4
(XC,YC)
C
D
2
附合导线图
导线转折角1, 2, 3 ,4 ; 导线各边长DB1,D12,……,D4C。
。 。
2
123 30’06” 。 101 46’24” 4
3
(1)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fx fy
x y
测 测
x理 y 理
x y
测 测
97 03’00”
。 A1 48 43’18” A
。 。
。 。1
导线全长闭合差:
f f
2 x
四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5mm。
• 4)计算平均高差 BM1
TP3 TP2 TP1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表6-9
等 级
三、四等水准测量测站技术要求
(m) 前、后视 前、后视 红、黑面 红、黑面 距离差 距离累积差 读 数 差 高差之差 (mm) (m) (m) (mm)
视线长度
三 等 四 等
≤75 ≤100
-2 +2
理=540 00′00″ f= 测-理=-60″ f容=±405 =±89″
539 59 00
。
540 00 00
485.47 +0.09 -0.08
0
0
x = y =0.08 +0.09 ² = ² x + y
K=
1 = 4000 < D
1 2000
任务三 四等水准测量
a、小地区(小区域):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水平角和水平 距
离影响的范围。
b、控制点:具有精确可靠平面坐标或高程的测量基准点。
c、控制网:由控制点分布和测量方法决定所组成的图形。
d、控制测量:为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二、控制网分类
1、国家控制网 包括国家平面控制网和国家高程控制网。 国家平面控制网主要采用三角测量和GPS精密定位的方 法建立,分为一、二、三、四等三角网;国家高程控制网采 用水准测量和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建立,分为一、二、 三、四等水准网。 2、城市控制网 为满足1:500~ 1:2000比例尺地形测图和城市建设施工 放样的需要,在国家控制网的控制之下布设的控制网,按精 度分为二、三、四等三角网或导线网和二、三、四等水准网 。一般采用城市导线测量或GPS测量的方法布设。
项目一 小区域控制测量 内容提要:
任务一 控制测量基本知识 任务二 导线测量 任务三 四等水准测量
任务四 GPS定位及其应用
任务一 控制测量基本知识
一、控制测量
1、目的与作用
a、为测图或工程建设的测区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和
高程控制网。
b、控制误差的积累。
c、作为进行各种细部测量的基准。
2、有关名词
6、坐标计算
来依次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ˆ12 x 2 x1 x ˆ12 y 2 y1 y
97 03’00”
。 A1 48 43’18” A
。 。
。 。1
根据起始点的已知坐标和经改正的新的坐标增量,
XA=536.27m YA=328.74m
112 22’24”
。
105 17’06”
3
3
(3)若在限差内,则平均分配原则,计算改正 数:
V f n
。 。1
(4)计算改正后新 的角值:
97 03’00”
。 A1 48 43’18” A
。 。
ˆ V i i
XA=536.27m YA=328.74m
112 22’24”
。
105 17’06”
。 。
2
解: α23= α
12-β 2
2
30 12 2
130
1
1 95 5
122
3
65
128
3
±1800=800
5
4
α34= α23-β3±1800=1950 α45=2470 α51=3050
α 0(检查) =30 12
4
(三)闭合导线平差计算步骤
1、绘制计算草图,在图上填写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48 43 18
115.10 +75.93 +86.50 +75.91 +86.52 100.09 108.32 94.38 67.58
48 43 18
A 612.18 415.26 1 +2 -2 -66.54 +74.77 -66.56 +74.79 545.62 490.05 2 -2 +2 -97.06 -48.11 -97.04 -48.13 448.56 441.94 3 -2 +1 +23.80 -91.33 +23.78 -91.32 472.34 350.62 4 +1 -1 +63.94 -21.89 +63.93 -21.88 536.27 328.74 A
。 。
2
123 30’06” 。 101 46’24” 4
3
例题: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点 转折角 改正后 方向角 边 长 坐 标 增量(米) 号 (右) D 转折角 (米) X Y 改 正 后 坐标(米) 点 增量(米) 号 X Y X Y
536.27 328.74
• 四等水准测量意义、方法 • 熟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 熟悉闭合水准路线计算表
TP3
BM1
TP2
TP1
(1)每一站的观测顺序
• 后视水准尺黑面,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读取下、上丝读数,转动微倾 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读取中丝读数。 • 前视水准尺黑面,读取下、上丝读数,转动微倾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 中,读取中丝读数。 • 前视水准尺红面,转动微倾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读取中丝读数; • 后视水准尺红面,转动微顿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读取中丝读数。 • 这样的观测顺序简称为“后一前一前一后’。其优点是可以大大减弱仪 器下沉误差的影响。四等水准测量每站观测顺序可为:“后一后一前一 前”。 TP3
V xi V yi fx Di D
97 03’00”
。 A1 48 43’18”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D
fy
Di
ˆ i x Vxi x ˆ i x Vyi y
XA=536.27m YA=328.74m
112 22’24”
。
105 17’06”
123 30’06” 。 101 46’24”
123 30’06” 。 101 46’24” 4
3
3、按新的角值,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4、按坐标正算公式,计算各边坐标增量。
5、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与调整。
97 03’00”
。 A1 48 43’18” A
。 。
。 。1
XA=536.27m YA=328.74m
112 22’24”
。
105 17’06”
(1)计算角度闭合差:
=测-理 = 测-(n-2)180
。
。 A1 48 43’18” A
1
97 03’00”
。 。1
A
(2)计算限差:
f 允 40 n
XA=536.27m YA=328.74m
112 22’24”
。
。 。
105 17’06”
。 。
2
2
4
123 30’06” 。 101 46’24” 4
f
2 y
XA=536.27m YA=328.74m
112 22’24”
。
105 17’06”
。 。
2
123 30’06” 。 101 46’24” 4
3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K
D
f
1 / XXX
(2)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
若K<1/2000(图根级),则将fx、fy以相反符号,按 边长成正比分配到各坐标增量上去。并计算改正后的坐标 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