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值规律角度分析春运火车票票价
[最新]从经济学角度看火车票订价
![[最新]从经济学角度看火车票订价](https://img.taocdn.com/s3/m/43eebac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7.png)
从经济学角度看火车票定价每年春运时节,火车票是否该涨价,站票是否该降价,总是引起关注。
虽然铁路部门在票价上一如既往选择了“以不变应万变”的稳妥做法,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春运涨价既是个经济学问题,也是个社会公平性的问题。
今年春运,也是铁道部改制以后的第一次春运,更加值得认真思考。
因需求变化而涨价,不公平每年春运,总有人提出用涨价来减少人们对的需求。
这样的理由是基于对经济学的肤浅认识。
人们对春运的需求不太受价格的影响。
人们过年团圆的愿望是如此强烈,一定程度的价格上涨并不能阻碍他们回乡的决心。
更多时候,涨价会给人的是“趁火打劫”的感觉。
事实上,在类似问题上,Kahneman,,,,,(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曾经有过出色的研究。
他在《美国经济评论》(1986年9月号)的文章中发现,大多数人都认为,因为需求变化而提高价格是不公平的。
例如,雪铲的价格平时是15美元,一天天降大雪,商店将雪铲的价格涨至20美元。
对此,82%的人认为商店不公平。
事实上,一些国家用律来规范这种行为。
2012年10月底飓风桑迪袭击美国东海岸,一度造成许多加油站关闭。
仍在营业的加油站排队的时间高达3、4个小时,涨价空间巨大。
但是,美国法律规定这种情况下最多只能涨10%,超过10%是要吃官司的。
因成本涨价一般可行,但不适用于春运到底什么情况下涨价被认为是公平?Kahneman在同一篇文章中发现,如果涨价是因为成本增加,人们则变得宽容得多。
例如,白菜进价涨了30美分,商店就把白菜的卖价也涨了30美分。
79%的人认为商店的行为可以接受。
从中不难看出,人们对因成本改变而引发的涨价接受程度较高。
春运期间,铁路部门新增了大量运力。
显然,这些新增运力在一年中的其他11个月是闲置的。
而其他11个月的维修、保养和折旧等费用必然被视为是春运这一个月的成本。
因此,新增运力的成本应该远大于普通运力的成本。
另外,春节之前,主要从沿海到内地的火车人满为患;春节之后,则是从内地到沿海才人山人海。
春运火车票价与市场规律研究
![春运火车票价与市场规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228fe1559eef8c75fbfb350.png)
的问题上确有 困难 , 我们 可以采取其他方法 , 例如对全体 打 工者补贴 , 更加实际。”2 0 年 3月 5日《 全垄 断市场下 , 垄断厂商 为了获得更多 的超 额 利润 , 在定价时会用若干定 价策略 , 如价格歧视策略 、 高峰与 非高峰期差别定价 、 二重价 等。我们来重点看一下高峰与非 高峰期差别定价。 高峰负荷 价 ( ek—l dp c g p a o r i )是时间差价的一种形 a in 式。 高峰期需求量大 , 在 需求 曲线价格弹性较小。 高峰期需 非 求量小 , 需求 曲线价格弹性较大 。在高峰期与非高峰期收取 不同的价格对垄断者是有利的。图 2显示 了高峰期 与非高峰
中 图分 类 号 :5 25 文 献标 志码 : 文章 编 号 :63 2 1 2 0 )2 04 — 2 F3. A 17 — 9 X(0 9 0 — 2 6 0
20 0 8年 3 4日, 月 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经济界小组 讨论上 , 国务院发展研究 中心研究员 、 著名经济学家吴 敬琏
. . . — —
2 . 46 .— —
数量 , 在非 高峰期 收取 P 的价格 、 l 出售 Q 的数量能够是垄 断 者获得最大化的利 润。实行高峰负荷价也可以改进整个社会 资源配置 的效率 ,因为高峰负荷价使价格接近于边际成本 , 这将使得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的加总额最大。春运火 车
这个问题 。在结合西方经济学 中垄断 市场上的差别定价 策略的基础上, 明了春运不涨价 的理论上 的合理性 , 说 又结
合 中国的实际国情, 出了不涨价的政 治意义。最后得 出结论 : 指 在需求刚性、 铁路垄断的情 况下, 市场规律根本难以 发挥作 用。春运火车票价不涨价不违反市场规律。 关键词 : 春运 ; 火车票价; 高峰 负荷价 ; 勒纳指数 ; 排队成本
春运火车票价与市场规律研究
![春运火车票价与市场规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0908e0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48.png)
引言
引言
垄断行业定价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在春节等高峰期间,垄断 行业如铁路、航空等面临供求失衡的情况,为了均衡供需矛盾,很多时候不得不 采取涨价的做法。这种涨价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经济学原理?本次演示以春运期 间火车票价上浮为例,对垄断行业定价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定义
定义
垄断行业是指某一市场上只有一家或少数几家公司经营的产业。这些公司在 市场上具有支配地位,能够左右市场价格。铁路行业具有天然的垄断性,由于铁 路网络的建设需要巨大的成本,且运输能力受到铁路线路、列车班次等限制,导 致铁路运输供给相对固定。而春运期间,由于客流量剧增,铁路运输需求大幅波 动,这就导致了供求失衡的问题。
此外,技术进步和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也会对火车票价格产生影响,如网上购 票、电子客票的推行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火车票的发行和销售效率大大提高, 从而降低了成本,有望使价格有所下降。
春运期间火车票价变动的经济学简单分析
在了解春运期间火车票价变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后,我们可以对未来火车票 价格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从长远来看,随着铁路运输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 程度的提高,火车票的供给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有望缓解春运期间的供需矛 盾。同时,国家对于铁路行业的政策扶持和市场化改革也将为火车票价格的稳定 和降低提供可能。因此,未来春运期间火车票价格有望保持相对稳定,并可能呈 现逐步下降的趋势。
春运期间火车票价变动的经济学简单分析
综上所述,春运期间火车票价变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经济学角 度来看,供需关系、成本因素、政策调节和市场调节机制都对火车票价格产生影 响。随着技术和政策的不断进步和改革,未来春运火车票价格有望保持相对稳定 并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因此,我们应该在加大铁路建设力度的同时,继续推进 铁路运输行业的市场化改革,以实现火车票价格的稳定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国春运火车票
![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国春运火车票](https://img.taocdn.com/s3/m/2d23f390ec3a87c24028c441.png)
回家的诱惑之经济学原理解析——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国春运火车票每到年末,春运都会成为热门话题,类似“问君能有几多愁,别人有票我没有。
”“少壮不努力,老大买车票。
”“春运的最大悲哀是车票不在,而火车仍在。
”等等,各种戏谑充斥于大街小巷,一场被戏称为人类第九大奇迹的春运大戏总会在一年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如期上演。
其中由于火车票价相对便宜,安全系数高等优点,铁路长期以来受到大家的青睐,成为春运大戏中当仁不让的一号主角。
而每个的春节序曲,就在这样的节奏中一年又一年地不断重复,回家,也成为永恒不变的诱惑。
娱乐嬉笑之余,我们可以发现,其实一张小小的火车票的背后还隐藏着复杂但又非常有趣的经济学现象,例如极具中国特色的火车票供求状况、如小强般拥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的黄牛党、被一部分奉为神器的抢票软件以及具有戏剧性的退费制度等等。
一、春运火车票供求情况分析供给方面,这几年来铁路运输在每年春运期间几乎都处于饱和状态,火车票的供给曲线几乎是垂直的,基本无弹性可言。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均衡完全是由需求曲线决定的。
这一方面是因为春节期间中国人有回家团圆的传统习俗,另一方面是因为替代品价格也在同步上升,且替代品价格升幅较高。
对于需求方面,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老百姓有大年三十团圆吃年夜饭的传统习俗。
成千上万的游子都会集中在春节前几天返家与家人团聚,又要在春节后几天返回原地。
他们风尘仆仆,不辞辛苦回到远方的家中,为的肯定不是占铁道部一点便宜,而是要享受难得而短暂的团圆,这种需求对于价格来说是没有弹性的,哪怕是火车票价格上涨一倍,在破口大骂几句之后之后,还是会乖乖买票坐车回家。
再看看供给,长期来看,供给也有一定的增长,中国近年来铁路建设跨越式发展,特别是高铁里程增加,对于缓解运力缺口发挥了作用,但这种增长相对缓慢,还是无法跟上快速增长的运力需求,相对强劲增长的需求而言是比较微小的,“多乎哉,不多也!”可谓杯水车薪。
目前,火车票价格远远不能覆盖运输成本,火车客运实际上扮演着准公共品的角色,如果把铁路部门看作是理性经济人,则其开展客运服务是得不偿失的。
试论春运火车票的经济学
![试论春运火车票的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b13ff63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6e.png)
试论春运火车票的经济学一、春运火车票价格形成的市场机制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春运火车票价格的形成应当依据供需规律进行调整。
本章节主要探究春运火车票价格的供求关系,以及调整机制的影响因素和作用。
二、春运火车票价格调整的政策与实践春运火车票的价格调节需要政策支持和运营实践。
本章节对比春运的票价管制政策和市场调控政策的优劣势,并结合实践收集和统计春运票价的具体调整情况和效果。
三、春运火车票价格规律与市场规制春运火车票的价格是一种规律,而市场规制是对价格进行控制和调整的手段。
本章对比国外的市场规制经验,总结我国的规制政策条例和操作实践,分析现在春运火车票价格规律与市场规制之间的合理性。
四、春运火车票价格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春运火车票与区域经济一直存在着密切关联。
本章节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详述春运火车票价格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如对旅游业和物流业的带动效应,以及商机蕴藏等影响因素。
五、春运火车票价格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春运火车票的价格涉及到消费者的财产利益和福利权益。
已多年来,春运火车票一直面临票价高、抢票难、长时间候车等诸多问题。
本章通过计算消费者票价消费的成本和利益,分析春运火车票价格对消费者福利的真实影响。
案例一:2019年全国春运期间的火车票价格涨幅在2019年春运期间,火车票价格涨幅较为显著。
本案例主要对比各地铁路局的票价情况,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和市场机制调整情况。
案例二:镇江春运12306购票创出新记录在2019年春运当中,镇江春运12306购票创出新记录,成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一大新闻。
本案例就分析这一现象对春运卡票价的影响,并探究其背后的运营机制。
案例三:春运抢票需人工“云购”在一些地方,由于春运抢票需求过于猛烈,使得12306系统瘫痪,用户无法买到车票。
本案例就讨论这种情况的发生原因,并对后续的运营机制调整进行分析。
案例四:春运火车票网上预订改革春运火车票网上预订改革,一直是一个困扰各地铁路局和消费者的难题。
春运票价问题的经济学解析
![春运票价问题的经济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7fd1c38b4daa58da0114af0.png)
春运票价问题的经济学解析目前我国客运市场运能和运量矛盾十分突出,春运期间这一矛盾尤其尖锐。
针对春运期间猛增的客流量,国家一直主要通过价格杠杆进行调控,以期合理配置客流量。
按照供求理论,春运期间旅客对运输服务需求猛增,将使需求曲线右移,这会使均衡产量陡然增加,在短期内呈现出运力严重不足而无法满足需求的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缓解矛盾抑制需求,交通运输部门根据运力与运量的供求关系,试图凭借其垄断地位,通过价格上浮的方法改变供给曲线,使供给曲线左移,将新的均衡产量维持在原来的均衡产量附近,以减轻客流量骤增带来的运输压力。
然而,事实上票价上浮的收效甚微,客流量不仅并未因此而下降,相反,每年还呈递增趋势,换句话说,票价上浮之后交通运输部门的压力并未因此而减轻。
何以至此呢?这是因为交通运输部门在调价时,忽略了春节期间旅客对交通的需求弹性会较平时大大下降这一因素,即春运期间需求曲线在右移的同时也会变得缺乏弹性。
春运期间的客流量主要由民工流、学生流、探亲流和旅游流四大板块构成。
首先,对民工们而言,一方面,春节期间三倍的加班工资固然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但也使得春节期间持续生产经营的成本大幅度上升,迫使一些资本构成中人力资本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选择歇业;另一方面,民工们长期在外,很多人为了多挣钱,常常是一年只回一次家,由于时间短而集中,加之思家心切,对票价也变得更有承受力。
其次,对学生们而言,按照规定春运期间学生票不上浮。
因而学生流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几乎是完全缺乏弹性的。
第三,对探亲流而言,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政府机关、国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和外企及私营企业的白领构成,他们的收入较高,因而对票价上浮有相当的承受能力。
第四,对旅游流而言,他们选择春节期间旅游是具有较强的经济承受能力,是决不会被票价上浮20%~40%所轻易吓倒的。
在这种情况下,供给曲线无论再怎么左移对最终均衡产量的影响都不会太大。
综上所述,春运期间旅客对交通的需求缺乏弹性,导致价格杠杆难以发挥作用。
对春运火车票涨价的经济学思考
![对春运火车票涨价的经济学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429b3b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60.png)
对春运火车票涨价的经济学思考随着春节的临近,春运火车票涨价成为了人们的焦点。
在经济学的视角下,火车票价格的调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价格问题,还涉及到市场供求、公共政策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时间轴、市场状况、政策因素等方面,对春运火车票涨价进行经济学思考。
春运期间,由于大量务工人员返乡与家人团聚,火车票需求量急剧增加。
而火车票供给方面,由于运行线路、列车班次等因素的限制,难以在短时间内增加运力。
在这种情况下,火车票供不应求,价格自然会上涨。
这也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通过价格调整,使供需达到相对平衡。
春运火车票涨价后,有人认为票价过高,不利于普通百姓的出行。
但从经济学角度看,价格的高低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反映,也是铁路部门的决策依据。
若票价过低,一方面会刺激需求,导致供求失衡;另一方面也会使铁路部门面临亏损,不利于长远发展。
因此,在市场状况下,春运火车票涨价也是必然选择。
政府对火车票价格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政府需要考虑到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防止票价过高;另一方面,政府也要考虑铁路部门的经营状况,确保铁路运输的持续发展。
因此,春运火车票涨价政策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又要兼顾铁路部门的经济效益。
春运火车票涨价是在市场经济规律和政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采取的措施。
从经济学角度看,这一现象符合市场供求规律,也是铁路部门在特定时间节点的必然选择。
但同时,政府和铁路部门也需价格上涨对部分弱势群体的影响,采取适当的补贴和帮扶措施,以保障他们的出行权益。
针对春运火车票涨价这一现象,政府和铁路部门还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规划和改革。
例如,进一步完善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智能化、绿色化铁路建设,提高铁路部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可通过多元化的票价设置和优化售票方式等手段,实现更加公平、合理的票价机制。
春运火车票涨价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学问题,涉及到市场规律、公共政策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经济学原理分析春运
![经济学原理分析春运](https://img.taocdn.com/s3/m/b2fd15cc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9.png)
经济学原理分析春运经济学原理是指通过分析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探讨经济现象和问题的基本原理。
而春运是指中国在春节期间出现的大规模人口迁移现象。
下面,我将从供给与需求、效率与公平、激励与约束等方面,分析春运现象。
首先,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来看,春运是一种特殊的交通需求现象。
在春节期间,由于中国人口集中的特点,很多人会选择回家团聚。
这导致了交通运输需求的大幅增加,出现了供需失衡的情况。
供给方面,交通工具、运力和服务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所有乘客的需求。
因此,春运期间往往出现车票紧张、车站拥堵等问题。
从经济学原理来看,供需失衡会导致价值的提升,即车票价格上涨。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春运期间车票价格往往比平时更高。
其次,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来看,春运存在一定的效率和公平问题。
春运期间,由于交通需求集中,部分人可能会面临无法买到车票或乘坐不便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资源的配置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
从效率角度来看,春运导致了交通资源的低效配置。
例如,很多人会选择在同一天或者同一时间段出行,导致交通拥堵和司乘效率的下降。
从经济学原理来看,调整出行时间、合理安排车次等措施能够提高春运期间的效率和公平性。
再次,从激励与约束的角度来看,春运是一种特殊的市场交易现象。
在春运期间,由于供需失衡,车票价格上涨,这可以视为一种激励机制。
高价格能够引导人们合理选择出行时间和方式,减少需求压力。
另一方面,春运期间也需要一些约束措施,例如限制不合理的购票行为、加强交通安全监管等,以保障公众安全和顺畅出行。
从经济学原理来看,激励和约束是调节市场行为的重要手段,也是春运期间的管理方式。
总结起来,春运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通需求现象,和经济学原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供给与需求、效率与公平、激励与约束等方面的原理都对春运现象有所影响。
了解和运用这些原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春运期间的挑战,提高春运的效率和公平性。
以弹性原理分析春运期间
![以弹性原理分析春运期间](https://img.taocdn.com/s3/m/844d916ba45177232f60a26c.png)
以弹性原理分析春运期间铁路票价上浮的原因与效果一、铁路部门春运期间提高票价的经济依据1、需求增加,供给不变,价格上升。
春运期间,由于人员流动性增加,从而引起人们对乘坐火车的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此时,供给曲线不变,因为人员流动性增加不直接影响铁路部门。
因此,铁路票价提高以达到新的均衡价格。
2、需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求量减少的观点。
春运期间,铁路部门提高票价,那么乘客对乘坐火车的需求量便会随之减少,乘客就会选择在这一时间减少出行或选择乘坐其它交通工具出行。
3、市场通常是一种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配臵稀缺资源的有效机制。
春运期间,乘客对铁路的需求是旺盛的,但供给是有限的,通过提高票价,那些愿意而且能够支付提高票价的乘客将能够享有铁路运营,而那些不愿意或不能够支付提高票价的乘客自然将放弃享有铁路运营,选择其它时间出行或选择其它运输工具出行,从而缓解春运期间旅客对铁路运输的压力。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做出决策,当成本或利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
在此案例中具体表现为,旅客乘坐火车的需求将对票价的变动做出反应,也就是说需求对价格的变动是有弹性的。
当铁路部门提高票价后,人们乘坐火车的成本就会提高,人们将在成本和利益的比较中权衡是否出行,出行是乘坐火车还是乘坐其它交通工具。
铁路部门就是想通过提高铁路票价,改变人们面临的成本,从而改变人们的行为,使那些顾及自身成本和利益的乘客选择其它时间出行或其它交通工具出行。
二、春运期间提高票价不能取得铁路部门所说的效果1、火车票本身的——需求弹性较小(1)火车票是必需品,消费者对其依赖程度大,弹性小。
当前经济条件下,大多数人把火车票看作是人们出行的必需品,而飞机票是人们出行的奢侈品,必需品倾向于需求缺乏弹性。
当火车票价格提高时,尽管乘坐火车的人数会有所减少,但不会大幅度地减少。
(2)火车票有相应的替代品,弹性大。
春运票价问题
![春运票价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6a3c401eff9aef8941e069e.png)
数学建模《春运票价问题》第二组春运票价问题内容摘要:由于题目明确指出春运期间,火车票价会小幅上浮,由供给关系可知:价格增长会使顾客的人数下降,此规律,可用数学中的初等函数来解决。
对于问题1分析可知:当贵阳到北京的票价上浮25%后,贵阳到北京的票价为540元/张,则可根据此关系可得春运前、后贵阳到北京的票价为y=325元;对于问题2分析可知:春运期间,贵阳到北京的票价定为W时,才能使铁路局的每列客车的收入最多,最多为Z,又因为 Z(火车票价的总收入)=W(火车票的定价)*a(旅客总人数),又因为W(火车票的定价)= y (春运前、后的票价)+v(每次火车票上涨额度)*x(火车票价格每次增涨是15元的倍数),a(旅客总人数)=b(旅客人数)-i(每上涨15元所减少的人数)*x(火车票价格每次增涨是15元的倍数),最后Z=(y+vx)*(b-ix)=671250。
对于问题3分析可知:该问题是由问题2的基础上推广出来的,所以,可以通过借鉴模型2的分析方法得出p(其他火车票价的总收入)与W’(其他火车票定价)的关系为:p(其他火车票价的总收入)={m (其他火车的春运前、后票价)+v(每次上涨额度)*x (火车票价格每次增涨是15元的倍数)}*{b(旅客人数)-i(每上涨15元所减少的人数)*x(火车票价格每次增涨是15元的倍数)},对p求一介导p’,令p’=0,即可推出x 的极值点,将x的极值点代入w’中,最后的结果即为所求的其他火车票定价w’为:m+(vb-mi)v/2vi提出和分析问题:若想使每列客车的收入(Z)最大,则必须使每列车厢的人足够多,票价在一定范围内足够高。
问题重述:春运期间火车票价的增长对客流量起到重要作用,据统计,当票价每上涨15元,每趟列车旅客将减少40人。
(1)春运期间,贵阳到北京的票价上浮25%,调整后的春运票价为540元/张,问春运前、后的票价是多少?(2)春运期间,贵阳到北京的票价定为多少元时,铁路局的每列客车的收入最多?(3)铁路局在春运期间,应该如何对其他车票定价,才能使铁路局的每列客车的收入为最多?模型假设:每列火车的人数为定值1600人票价在国家限制上浮率范围内调价;春运前后的客流量基本保持不变。
春运火车票的经济学浅析
![春运火车票的经济学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0223b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92.png)
春运火车票的经济学浅析一、前言春运是中国传统的重大节日活动之一,也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的迁徙现象。
春运期间,数百万的旅客需要出行,繁忙的节日气氛也带来了诸多的经济问题。
本文通过经济学角度分析春运火车票市场产生的现象,并针对其产生的问题提出一些分析和建议,以期促进春运火车票市场的良性发展。
二、春运火车票价格的变化在春运火车票市场中,价格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春运期间客流量的大幅增加,供不应求的局面很容易出现。
因此,火车票价格也会因此产生一定程度的浮动。
1. 火车票价格的上涨春运期间火车票价格的上涨是普遍现象,这是因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价格的上涨是市场运作的自然结果。
同时,为了优先满足那些对价格敏感度较低的旅客,铁路部门也会采取分阶段售票的方式来稳定票价。
2. 火车票价格的波动春运期间火车票价格波动也是不可避免的。
尤其在除夕日与正月初一、初二这几天高峰期间,火车票价格波动会变得比较剧烈。
由于供需矛盾矛盾发展,火车票价格的波动甚至可能过于剧烈,甚至会引起一些恶性的投机行为,损害旅客的合法权益。
3. 火车票价格的下降当春运期间客流量骤降之后,火车票价格往往会出现下降趋势。
这也是普遍的现象,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方面,作为参与短期与长期交易的旅客,其收益会遭到损害;另一方面,火车票销售者可能会采取过于激进的降价调整策略,为市场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三、春运火车票市场的竞争格局春运火车票市场的竞争格局受限,主要是由于其产品的有限性所导致的。
火车票这种交通工具的特殊性质,使得在春运期间,和同一条线上的火车内旅客相比,同一个车站的购票者更有可能造成竞争关系。
1. 垄断型竞争格局部分特定线路火车票的垄断性质使得春运期间的火车票市场竞争格局较为谨慎。
由于火车票数量有限,同一班列车所拥有的座位资源也非常有限,因此,火车票市场出现了比较典型的垄断性质。
2. 非完全竞争型竞争格局由于火车票市场除了基于自然垄断性质的竞争,还需要相互协作和竞争来增加市场竞争对手。
春运火车票价与市场规律研究
![春运火车票价与市场规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eaf823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2.png)
春运火车票价与市场规律研究一、题目:春运火车票价与市场规律研究二、引言春运作为中国传统的春节返乡大潮,每年都吸引着数亿中国人的关注。
在春运期间,火车成为了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而春运火车票也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
因为每年春运期间,火车票价的波动往往会引起市场的热议,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它是否能买到便宜的火车票影响着他的回家行程。
因此,对春运火车票价与市场规律进行研究,对于政府决策、市场调控、普通百姓的买票选择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意义。
三、市场规律分析1、供需关系春运期间,火车票需求量大,但往往供给不足。
因此,火车票价格一般会在供求矛盾巨大的情况下波动明显。
供需关系的本质是市场的透明度,如果市场透明度高,需求供给两方面价格也就互相平衡,价格的波动就不会很大。
2、价格弹性价格弹性反映市场价格对需求和供给变化的敏感程度。
春运火车票价格的波动受多重因素影响,如星期、时间、车次等,因此对市场的价格弹性具有很大的影响。
3、市场垄断春运期间火车票往往处于市场垄断状态,这就导致了火车票的价格波动受制于铁路部门政策、铁路公司的经营状况等因素。
一定范围内的火车票价格就是由垄断企业制定的。
除非是售火车票的网站和铁路部门进行合作,防止假票等问题,这时就必须限定合理的票价。
4、门槛火车票销售门槛的高低也是影响票价的因素之一。
门槛高则使得买票者更愿意以高价购票,反之,则会尽可能地避免高价。
对于有购票限制政策的年轻人来说,需要提高购票门槛,防止高价买票;而对于老年人和残疾人来说,客观上增加购票门槛的代价可能是违反公平原则,因此这个群体的门槛需要尽可能的降低。
5、价格监管市场监管部门在春运期间会对火车票价格进行限制,除了目的是防止不法分子的趁火打劫,同时还防止了市场价格垄断,维护了市场环境。
”价格监管也为市场提供了一个平衡和公平的环境,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市场失调,并保护消费者权益。
春运铁路票价制定经济学分析
![春运铁路票价制定经济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8e4c2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d.png)
春运铁路票价制定经济学分析春运期间,铁路运输需求量大幅增加,铁路票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广大旅客的出行选择和铁路部门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春运铁路票价的制定,探讨票价制定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春运期间,由于旅客数量的大幅增加,铁路部门需要提供更多的运输服务。
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当需求大于供给时,票价会有所上涨。
这是由于高票价可以限制旅客数量,减轻铁路运输压力,确保旅客得到更好的服务质量。
铁路部门在制定票价时,需考虑成本和利润。
春运期间,铁路部门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满足运输需求。
因此,铁路部门需要在成本和利润之间寻求平衡点,制定出合理的票价。
春运期间,铁路部门面临着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竞争。
为了吸引更多旅客选择铁路出行,铁路部门需要制定具有竞争力的票价。
不同铁路局之间也存在竞争,过低或过高的票价都会影响市场份额。
铁路局在制定票价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有些铁路局为了提高收益,可能会制定过高的票价;有些铁路局则可能过分市场份额,制定过低的票价以吸引旅客。
因此,铁路局的行为和心理是影响票价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旅客的行为和心理同样会影响票价高低。
当旅客对某种交通方式产生偏好时,他们更可能选择该方式出行。
例如,当旅客对火车出行具有偏好时,他们可能会接受相对较高的票价。
相反,当票价过高时,旅客可能会选择其他运输方式或减少出行频率。
针对目前铁路票价过高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解决方案:铁路部门应建立科学的票价制定机制,综合考虑市场供需、成本利润、竞争压力等因素。
在制定票价时,铁路部门应确保票价的合理性和透明度,避免出现乱涨价现象。
铁路部门还应该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票价,以适应市场需求。
铁路部门应加大技术投入,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通过优化线路布局、改进列车运行速度等措施,提高铁路运输能力。
同时,铁路部门还应提升售票、候车、乘车等环节的服务水平,为旅客创造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春运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春运](https://img.taocdn.com/s3/m/db0bf06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d.png)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春运春运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全国人民最为关注的时刻之一。
每年春运期间,数以亿计的人们涌向火车站、汽车站,踏上回家的路途,一家团聚的场景感动着无数人。
然而,春运也是一场巨大的交通运输压力测试,各种交通问题和挑战层出不穷。
那么,我们可以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春运,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春运现象。
首先,从供需关系来看,春运期间乘客需求剧增,而交通运输资源有限,供给量相对不变。
这就导致了交通工具的紧缺和票价的上涨。
根据供需理论,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会上涨,这也是春运期间车票难买、价格高的原因之一。
其次,春运期间交通拥堵问题凸显。
根据交通经济学原理,交通拥堵是由交通需求超过道路供给而引起的。
春运期间,大量人口流动导致道路交通需求激增,而道路供给量相对不变,交通拥堵问题就凸显出来。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经济学原理来分析交通拥堵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再者,春运期间还存在着安全隐患和服务质量问题。
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借机牟利,提供假票、超载等不安全的服务。
同时,交通运输企业也面临着服务质量下降的挑战,比如车辆维护不到位、服务态度不好等问题。
这些都需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最后,春运期间也是一段经济繁荣的时期。
大量人口流动带动了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这也是春运现象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
总之,春运现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解决。
通过运用经济学原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春运现象,找出其中的规律和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春运期间的交通运输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试论春运火车票的经济学
![试论春运火车票的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f9f0363f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e.png)
春运火车票的经济学分析引言春运是指每年农历春节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大量人口返乡或外出旅游的现象。
在中国,春运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事件之一。
在春运期间,火车成为了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火车票价格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春运火车票进行分析,探讨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影响因素。
供需关系火车票的价格和供需关系是春运火车票经济学的核心。
供给方面,火车票供应的主体是铁路运输公司,它们根据市场需求和运力情况决定火车票的数量。
需求方面,春运期间人民对火车票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主要因为返乡、探亲和旅游的需求。
供需关系决定了火车票价格的形成过程。
火车票价格的变动与需求和供应的关系密切相关。
当需求大于供应时,即需求曲线右移超过供应曲线,火车票价格会上涨。
相反,当供应超过需求时,即供应曲线右移超过需求曲线,火车票价格会下降。
春运期间,由于供需关系的变动,火车票价格可能会出现波动。
票价歧视在火车票的经济学分析中,还涉及到一个重要概念——票价歧视。
票价歧视指的是将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划分为多个市场细分,然后给予不同群体不同的价格。
在春运期间,铁路运输公司也采用票价歧视的策略,如不同时段的票价、不同等级的座席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票价歧视对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票价歧视可以提高公司的收入。
通过灵活调整票价,公司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最佳的价格,从而实现最大利润。
其次,票价歧视还可以提高消费者的福利。
不同价格的票价给消费者提供了选择的机会,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市场竞争除了票价歧视外,春运期间火车票还面临着市场竞争。
由于需求量巨大,不仅铁路运输公司提供火车票,还有其他交通工具(如飞机、汽车等)提供相似的服务。
这种市场竞争对春运火车票的价格和质量产生了影响。
市场竞争能够促使铁路运输公司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低的价格,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此外,竞争还可以推动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火车运输的效率。
春运火车票的经济学分析
![春运火车票的经济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01d2e2ba0d4a7303763a06.png)
春运火车票价格中的经济学张宇豪摘要:众所周知,中国的人口数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并且中国的春节这一天是一个万家团圆的节日,四方的游子们都会在这一天期盼归家,而这其中大部分是以铁路的形式,但是中国的铁路运输规模却是不甚发达,在春节前夕抢票订票也成为了困扰很多普通老百姓的难题,不仅如此,面对诸多言论,火车票的价格也成为多方关注地焦点,众多的票贩子的倒卖投机行为使得正常需要买票回家的老百姓叫苦不迭。
本文将首先对中国目前的铁路状况阐述,然后从经济学的观点对这些状况进行分析,最后会提出我们分析认为正确的解决对策。
(一)中国铁路运输业现状中国的铁路系统相对于西方成型的较晚,又由于四九年之前的战乱,延缓了铁路的发展的最佳时机,因而难以跟上西方的工业化进程,但是建国以后铁路的发展异常迅速,我国的铁路建设速度一直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并且近几年来,高铁动车的建设使得短程之间甚至中程的运输得到了极大地时间和成本的节省,也为传统的铁路运输疏散了一大部分客流,但是尽管近年来我国已经具有了世界上最长的高铁线路,但是基础运输铁路如中长途的铁路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问题,时间长票价贵,服务差,一票难求,都成为了人民连年抱怨铁路系统的一个重要原因,究其根源还是由于供给的不足,需求的过剩,和春节期间中国老百姓传统的春节必须要回家团圆过节的观念形成了冲突,导致春运这种特殊的客运现象的发生。
根据铁道部的逐年统计显示,春运的客流一直在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也正是由于我国的道路交通运输的逐渐完善和方便,并且近年来,由于多种订票形式的出现如实名订票,网上订票,电话订票,使得特权阶层和票贩子所操纵的票源越来越少,但是不难发现,大多数火车站的周围仍然存在着大量的贩卖火车票的行为,供给的过少和需求的过剩,使得票价涨价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虽然铁路近些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规模上的突破,但是铁路的业绩却是连年亏损,随着油价的涨价、淡季里并不充裕的需求和国际上连年上涨的油价,使得铁路已达到了入不敷出的境地。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春运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春运](https://img.taocdn.com/s3/m/f805245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1a.png)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春运春运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发生的一场规模宏大的人口迁徙活动,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现象之一。
经济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春运现象,揭示其中的经济规律和影响因素。
首先,从供求关系的角度来看,春运期间,由于大量务工人员和留学生返乡过年,铁路、航空等交通工具的客流量大幅增加,供求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
供给不足会导致交通工具的票价上涨,而需求过剩则可能引发抢票现象。
这种供求关系的变化和调整,反映了春运期间交通运输市场的特殊性,也是经济学供求理论在实践中的生动体现。
其次,春运对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也是经济学分析的重要课题。
春运期间,大量务工人员返乡过年,可能导致一些城市的劳动力短缺,而一些农村地区则可能出现劳动力过剩的情况。
这种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失衡现象,不仅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也对农村地区的就业形势和城市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挑战,需要政府和企业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以调整和应对。
再者,春运也对消费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春运期间,大量人口流动导致了一些城市的消费水平上升,尤其是在餐饮、住宿、娱乐等方面。
这种消费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加,对相关行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为一些企业创造了商机和发展空间。
最后,春运也是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的一次大考。
在春运期间,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等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和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这也是春运与经济学原理的联系之一,即公共服务与市场机制的协调与完善。
综上所述,春运是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社会经济现象,经济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其中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通过对春运的经济学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政府和企业的决策,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经济社会的双赢。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考和启发,也期待在未来的春运中,能够看到更多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和实践。
春运现象的经济分析
![春运现象的经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936ae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c.png)
春运现象的经济分析第一篇:春运现象的经济分析春运现象的经济分析排队的经济规律是什么?春运综合症的核心,是其内在的经济机制。
道理简单,不难理解,只是很容易忘记。
任何商品,因为人们的需求没有止境,所以只要价格过低,就会出现短缺。
之所以出现短缺,并不是因为商品不够——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商品总是不够的,总是多多益善的。
之所以出现短缺,是因为价格过低。
消除短缺的唯一办法,就是把价格提到足够高。
回家过年是不是商品?回家过年当然是一种稀缺的商品。
人们常有鸵鸟心态,在讨论价格的时候,会说那些正在触动他们神经的商品非常特殊,不是商品,所以价格规律不起作用。
谈水费的时候,他们说水不是商品;谈学费的时候,教育不是商品;谈药费的时候,健康不是商品;谈旅费的时候,回家过年不是商品。
然而,抱着这样的心态,只能让人脱离现实,而无法正视问题和寻求对策。
毕竟,经济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有些人以为,只要不把稀缺的服务说成是商品,它就不是商品;只要说它是福利,政府有义务提供,那么消费者就能垂手可得。
在这些人看来,政府有义务提供的福利项目很多,包括住房、教育、电力、用水、医疗、养老、就业、最低收入、乃至性伴侣。
但经济历史表明,确实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政府,试图把这些项目当作低价甚至是免费的福利派发。
不是没试过,而是总做不到,才一再回到市场上来。
回家过年为何难?很显然,回家过年不仅是商品,而且是可以变得颇为昂贵的商品。
媒体渲染说回家不需要理由。
可是,要在特定的时候回家,就需要理由了。
这就好像说泡澡不需要理由,但要在北京到芝加哥的航班上泡个澡,就需要很多理由一样。
事实上,春运综合症已经不间断地发生了十年以上,之所以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正是因为春运期间短暂的需求高峰,无法支撑铁路硬件大幅升级的巨额成本。
那么多人要同时回家,而且一年就那么一次,这就变成了奢侈的需求。
回家过年是不是刚性需求?有些学者动用了经济学术语,说回家过年的需求是刚性的,意思是不管价格多高,乘客还是要回家过年,所以提价只会让铁路系统多赚钱,而不能降低乘客回家过年的愿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价值规律角度分析春运火车票票价1.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商品交换中,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自发地上下波动是受到其价值的制约,只有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才成为现实。
2.铁路运营现状从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来看,我国铁路营运里程和铁路客车拥有量都在不断增加,从2010年起,铁路营运里程与铁路客车拥有量的增幅都稍低于客运量的增幅。
现有铁路系统即使在春运期间增加临时客车,也无法满足呈指数增长的客流量。
铁路系统运力的增加是为了满足大众的日常出行,在春运这样的特殊时期,即使调用全部铁路系统资源,也无法满足“弁喷式”增长的旅客人数。
任何基础设施如果可以轻而易举地满足春运的需求,平时的效用一定会极低。
所以不能将春运期间的“一票难求”全部归咎于铁路系统提供的服务过少。
3.供求关系影响①由于春运期间刚性需求者的急速增长,春运期间的需求曲线异于通常情况下的需求曲线.根据经价值规律表现形式,在春运期间客运量激增,需求远大于供给,提高票价可以有效降低需求。
②对于乘坐火车的弹性需求者如探亲客流而言, 火车的性价比最高。
换言之,火车票价相对偏低,导致即使火车票提价,与其他可替换交通方式相比仍然具有明显价格优势。
(附例1)提价政策的失灵,并不意味着经济学应用的失效.当然,单纯地提高铁路服务质量而不提高车票价格也很难使现在的铁路市场保持出清状态。
春运期间大众对铁路的需求呈指数上升,即使铁路系统增加临客数量、提高发车频率,供应数量的增加远不及需求的增加,此时票价在一定程度上的提高,的确有利于限制铁路的需求量。
所以,解决春运期间激增的乘客数量,提高票价似乎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途径。
4.实行浮动票价①春运期间提高铁路票价是必然的,但是选择“一刀切”的提价方法与2007年以前实行的提价政策并无实质区别,很可能仍然达不到预期的分流效果。
根据价值规律来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最基本的市场规律, 每一次新的市场供求平衡形成后,都应该对应着不同的票价,这就意味着火车票价也应该更加灵活,在需求较大的旺季时适当提高票价降低市场需求,在需求较小的淡季时也可以适当降低票价来促进需求量。
同样的,在春运这个旺季里,每天的客流量也是不同的,可以根据春运期间每天不同的客运量制定相应的定价策略。
②现阶段,我国铁路客运市场在不断释放供应弹性,此时更应该让车票价格适应市场而不是一味保持原价。
我们调整票价的目的在于使春运期间的客流量在每天达到几乎平衡的均衡状态,改善目前系统内由于客流量激增而使铁路资源供不应求的现。
将春运客流分为正向客流与反向客流,针对两种客流出行特性制定不同的浮动票价政策。
(附件2)③英国的阶梯票价与我国民航系统的3级价格歧视的定价策略对我国春运期间的铁路客运定价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反观我国铁路系统只是简单根据运营里程长短制定票价,制定依据过于单一,并未将客户群体细分,在春运这种供不应求的特殊时期,显然无法有效利用铁路资源,更无法做到利用价格的杠杆优势调节需求。
铁路客运市场的折扣票价系统可以综合运用阶梯票价与3级价格歧视,结合我国铁路客运现状建立符合我国铁路客运实际的收益管理系统。
从火车票的预定、超额预订与细化客户市场等方面制定折扣票价系统,从而实现铁路系统与铁路服务需求者双赢。
5.实行浮动票价的可行性票价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宏观调控下灵活的价格机制,《通知》中对高铁票价的松绑表明,中国铁路客运定价策略已经在逐步向合理灵活、适应市场的多级票价迈出重要的一步。
(附件3)参考文献:周慧娟,贾梅杰(北方工业大学城市道路交通智能控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44)附1:以北京至上海为例,淡季期间北京至上海的机票为350 -410元人民币,在春运期间机票价格则上调至1 200 ~ 1 300元人民币;北京至上海的汽车票为341 -400元人民币,但是汽车班次一天一次,并不方便出行;普通列车的车票价格为156.5元人民币,特快列车票价为177.5元人民币,高铁票价为553元人民币。
尽管高铁价格较高,但是车次多达30余次且运行时间几乎只有汽车的一半。
综合3种出行方式,铁路运输方式的性价比最高,相对而言火车票价是偏低的。
所以,火车票即使提价,与其他2种出行方式相比仍然有着明显的价格优势,即使对于春运大潮中的非刚需人群,作为理性人也会选择铁路出行。
附2:(1)正向客流阶梯票价的设想1)国外等级票价系统对于阶梯票价的设想来源于英国的等级票价. 英国的火车票种类分为Anytime、Off-peak、Advance、Young Person Card A Group Ticket 和First Class 等几种.Anytime是指正常票价,优点是随买随走,但票价极高。
作为理性人除非有急事需要立即出发,否则是不会选择这种车票的。
Off-peak 是非高峰时段的火车,这种火车票在同一线路上与Anytime的差价最多能达到上百元,大众会更多选择非高峰时段的火车。
Advance则是指打折车票,但是通常情况下购买几率较低。
众多类型车票中,Off-peak的分流作用最大。
英国的火车票分高峰期和非高峰期,英国的铁路运输非常发达,火车就像国内的城市地铁一样,是上班族最常用的交通方式。
为了让其他人避开上下班高峰期,铁路运营公司推出了高峰期和非高峰期的梯度价位来分散客流。
而Off-peak又可以分为Off-peak Single,Off-peak day Return 和Off-peak Return 三种。
—般情况下购买Off-peak day Return 最划算,Off- peak day Return的票价并不是两张Off-peak Single 价格的叠加,而是比Off-peak Single 的价格稍高一点。
比如从伦敦到曼彻斯特,Off-peak Single的票价是37英镑,而Off-peak day Return 票价只有43英镑。
对于同一趟行程,购买Off-peak day Return的乘客可以比购买Off-peak Single的顾客节省41. 89% 的车票费用。
所以即使在非高峰期,乘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出行计划选择不同车票。
英国等级票价的制定主要基于时间价值,有效利用市场对价格的敏感性来调控大众对铁路服务的需求,而我国民航系统则更加细化了客户市场并且运用价格歧视的方式制定票价系统。
2)我国民航系统的新型收益管理理论我国民航系统中最常见的是基于3级价格歧视的定价方式。
3级价格歧视中同样存在基于时间价值的定价方式,例如按照往返时间、预定时间和飞行航期不确定周期长短实施的差别定价;也有基于质量差别的定价方式,例如传统的商务舱与经济舱的差别票价;对学生,教师等身份和国籍以及淡季/旺季、周内/周末、夜间/白天的价格歧视。
以上3种客户细分构成了航空公司最常见的3级价格歧视。
通过民航系统多年的实践证明,折扣机票比单一价格更有优势.民航系统借鉴了国外传统收益管理(Revenue Management)理论与方法,并结合我国航空客运实际情况,开发出了适用于我国国情的收益管理系统.传统的收益管理通过使用预订系统、超额预订和划分需求等科学方法使服务能力受限的企业达到收入最大化的目标.目前我国的民航系统运输价格定价方式即3级价格歧视就属于建立在收益管理上的多种类、多层次的定价策略.价格的管理与变动也比较灵活,从机票的预定、超额预订与客流量管理等方面建立起能充分反映供求关系的多机票价体系,发挥价格的杠杆优势.春运期间,民航系统的3级价格歧视定价系统可以充分调节客运量.鼓励计划出行,票价随预约时间的接近而提升;细分客户市场,对冷门线路机票进行打折,对热门线路进行提价等定价机制可以综合利用民航系统资源.(2)反向客流阶梯票价的设想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16年北京市春节期间又一次遇到“空城”烦恼,不少人还没来得及享受“空城”带来的“公交不挤了,道路不赌了”的惬意,就不得不面临饭馆、商铺歇业、快递大幅“停摆”等诸多不便.改善春运现状则可以利用这一现象,适当刺激反向客流,即通过给流量较低的一些客运线路增加补贴来刺激需求,对需求起到导向作用.北京、上海、广州等在春节前期属于铁路客运输出较大的省市,而此时的反向客流却很少,针对这种情况,系统可以给予反向客流一定的折扣,刺激反向客流的增加,使得铁路运营系统达到平衡.反向客流补偿可以使铁路客运系统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一定程度上讲也可以缓解一些大城市出现的“用工荒”等社会问题.附3:1)随着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成立,为我国铁路客运的市场化提供了可能,从而易于实现浮动票价. 众所周知,由于铁路有着极强的专用性,这就导致了铁路的建设存在较高的沉淀成本.加上铁路由于其自身特点,初始固定成本很高,而其可变运营成本却极低,这就自然导致了铁路明显的规模经济.而我国铁路总公司的成立大大解决了建设铁路的融资问题,弥补铁路建设的巨大缺口,为我国铁路运输的市场化提供了融资渠道.2)国务院颁布的一系列国发文件为我国铁路市场化提供了政策支持.《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3号中明确指出:坚持铁路运价改革市场化取向,按照铁路与公路保持合理比价关系的原则制定国铁货运价格,分步理顺价格水平,并建立铁路货运价格随公路货运价格变化的动态调整机制.创造条件, 将铁路货运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增加运价弹性.国发文件为我国铁路市场化提供了指导思想,也为浮动票价的实行提供了政策许可.3)随着科技发展,人们购买火车票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大大降低.同时逐渐完善的火车票实名制系统大大挤压了客运市场中的寻租现象.火车票购买系统的不断完善为铁路客运市场的需求方提供了相对公平的买方市场,买方市场越来越透明,这就为浮动票价提供了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