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可靠度试验程序文件

合集下载

可靠性测试标准

可靠性测试标准

Q/.质量管理体系第三层次文件可靠性试验规范拟制:审核:批准:海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版次:C版可靠性试验规范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档规定了可靠性试验所遵循的原则,规定了可靠性试验项目,条件和判据。

2. 可靠性试验规定根据IEC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美国军用标准,目前设立了14个试验项目(见后目录〕。

根据本公司成品标准要求,用户要求,质量提高要求及新产品研制、工艺改进等加以全部或部分采用上述试验项目。

常规产品规定每季度做一次周期试验,试验条件及判据采用或等效采用产品标准;新产品、新工艺、用户特殊要求产品等按计划进行。

采用LTPD的抽样方法,在第一次试验不合格时,可采用追加样品抽样方法或采用筛选方法重新抽样,但无论何种方法只能重新抽样或追加一次。

若LTPD=10%,则抽22只,0收1退,追加抽样为38只,1收2退。

抽样必须在OQC检验合格成品中抽取。

3.可靠性试验判定标准。

(各电气性能的测试条件,参照器件各自的说明书所载内容)环境条件(1)标准状态标准状态是指预处理, 后续处理及试验中的环境条件。

论述如下:环境温度: 15~35℃相对湿度: 45~75%(2)判定状态判定状态是指初测及终测时的环境条件。

论述如下:环境温度: 25±3℃相对湿度: 45~75%4.试验项目。

目录高温反向偏压试验------------------------------------第4页压力蒸煮试验------------------------------------第6页正向工作寿命试验------------------------------------第7页高温储存试验------------------------------------第8页低温储存试验------------------------------------第9页温度循环试验------------------------------------第10页温度冲击试验------------------------------------第11页耐焊接热试验------------------------------------第12页可焊性度试验------------------------------------第13页拉力试验------------------------------------第14页弯曲试验------------------------------------第15页稳态湿热试验------------------------------------第16页变温变湿试验------------------------------------第17页正向冲击电流(浪涌电流)试验--------------------------第18页高温反向偏压试验一、工作原理:整流二极管在高温下加上反向偏压是一种严酷的工作方式,由于高温下漏电生产批的质量好坏。

产品可靠度试验程序(含表格)

产品可靠度试验程序(含表格)

产品可靠度试验程序(ISO9001:2015)1. 目的本办法在规划产品可靠度验证测试相关作业,使设计开发之结果能获得适切的管制与验证,并规范测试阶段之相关部门、人员之权责,及明订处理流程。

2. 范围本公司在产品设计及量产阶段,设计审查及可靠度验证测试(包含DVT Test、PVT Test及ORT)。

3. 权责DQA:负责相关软件、硬件与Mechanical之测试项目。

DQM:负责产品测试进度与质量。

4. 定义DQA (Design Quality Assurance):设计品保部PMD (Project Management Department) : 产品开发管理室DQM (Design Quality Manager):项目负责人。

MRS (Marketing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市场需求规格。

PPS (Preliminary Product Specification) : 初步产品规格ES (Engineering Specification ) : 工程规格ORT (On-going Reliability Test):制程中的可靠度测试。

5. 内容5.1 DQA于DVT Test进行前,由部门主管指定一DQM、两位协助人员及相关测试人员,该DQM需于DVT Test开始前提出下列数据:5.1.1 工程文件审查审查MRS、PPS、ES、SCHEMATIC、产品结构爆炸图、RD TEST REPORT等文件是否齐全。

审查市场需求规格(MRS)是否合理、内容是否齐全,若有发现文件或资料不齐全者,可经部门主管核可后,以书面通知拒绝执行DVT Test。

5.1.2 测试计划订定内容包括 TEST ITEM & TEST SCHEDULE & TEST LOCATION。

测试条件及判定标准,依测试办法及工程规格书判定之。

5.2 DVT Test PLAN与PVT Test PLAN 之订定原则:5.2.1 依据试产机种之工程文件,由DQM订定DVT Test与PVT Test测试项目。

军品可靠性鉴定试验通用程序

军品可靠性鉴定试验通用程序

军品可靠性鉴定试验通用程序1概述可靠性鉴定试验(Reliability Qualification Test ,RQT)是为验证产品的设计是否达到了规定的可靠性要求,由认购方认可的单位按选定的抽样方案,抽取有代表性的产品在规定条件下所进行的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是产品可靠性的确认试验,也是研发产品进入量产前的一种验证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是一种抽样检验。

由于抽样检验是通过检查样本的质量来判断整批产品质量状况的,所以可能会犯以下两类错误:①将合格产品批误判为不合格产品批,称为第1类错误;②将不合格产品批误判为合格产品批,称为第2类错误。

犯第1类错误时会使生产方受损失,所以称犯这类错误的概率为生产方风险,一般用a表示;犯第2类错误时会使使用方受损失,所以称犯这类错误的概率为使用方风险,一般用0表示。

理想的抽样检验方案要求a = B =0,但这样的试验方案不存在。

因为要使a =0即绝不可把合格批误判为不合格批,这只要把任一批产品都判为合格即可,但这样B增大;反之,要使B =0,就会导致a增大。

此外试验还受时间、经费、试验资源等条件约束,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是生产方和使用方共同协商和权衡来制定试验方案。

2编制产品可靠性鉴定试验大纲针对产品的具体特点及可靠性鉴定工作的需求,由承试单位负责,承制单位参加制订《产品可靠性鉴定试验大纲》。

该大纲作为该产品可靠性鉴定试验的总体规划技术文件,至少应包括下列各项内容:(a)试验目的;(b)适用范围:应明确本试验大纲适用于什么产品、哪种可靠性指标的验证;(c)引用标准和文件:应列出编写本试验大纲及本次试验应遵循和执行的所有标准和文件;(d)受试产品说明和要求:应说明受试产品的功能与用途、受试产品的组成、受试产品的技术状态和受试产品的数量;(e)统计试验方案:应说明本次试验所采用的统计试验方案及相关参数量值的确定;(f)试验条件:应说明试验时的标准大气条件要求、试验的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要求(试验剖面),包括电应力、温度应力、湿度应力、振动应力或其它工作应力的要求;(g)试验设备和测试仪表要求:应明确对用于此次试验的试验设备的能力及测试仪表的种类及精度要求及检定情况;(h)受试产品检测项目:应明确试验过程中的检测要求,包括检测内容、检测方式和检测时机、次数等;(i)故障判据、故障分类及统计原则:应明确该产品的关联责任故障判据,及故障的种类、分类原则和故障的统计原则;(k)试验前有关工作要求:应明确进行此次试验前,承试方和承制方及订购方应完成的工作项目,包括在此之前应完成的试验项目、应成立的组织机构、应编写的试验文件、试验设备能力调查、受试产品的安装和测试要求及准备工作评审要求等;(1)试验过程中的监测及记录要求:应明确试验过程中受试产品和试验设备的监测要求,同时应给出相应的记录表格;(m)故障的报告和处理:应明确在试验过程中发生故障后应按何种方式进行报告,应填写哪些记录以及故障的处理程序;(n)试验结束:应规定试验的结束方式、试验提前结束的条件以及试验结束后应完成的工作项目;(o)试验报告要求:应明确由谁编写试验报告、试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和应提交的单位部门;(p)有关问题的说明:应对试验大纲中其它章节中尚不明确的事项进行规定,以保证试验大纲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可靠性试验程序

可靠性试验程序

可靠性试验程序1.目的1。

1 运用可靠性试验,以验证本公司产品,是否符合预期质量要求.1。

2 找出潜在的质量问题,作为改善产品及制程的依据.2.范围2.1 新开发的产品,在DVT或DMT或PR阶段时,执行可靠性试验;2.2 已量产的产品,其零组件或制程有变更时,视情况需要,执行可靠性试验;2.3 量产阶段的产品,执行可靠性试验.3.定义3。

1 DVT:设计确认试验。

(Desing Verilication Test);3。

2 DMT:设计完成试验。

(Desing Maturity Test);3。

3 PR: 量试,即新产品开发完成后的大量生产(Pilot Run)3.4 MP:大量生产,即产品量试完成后的大量生产(Mass Production). 4.权责4。

1 品管部负责可靠性试验执行单位;4。

2 维修单位负责对不合格的修理,品管部作初步分析,再依4。

3纠正措施进行。

4.3 纠正措施:设计问题由研发部负责;制程问题由生技部负责;作业问题由制造部负责。

5.流程图6.内容及要求6.1成品取样:6.1.1 全新产品,于DVT或DMT或PR阶段时,依DVT/DMT测试规范执行可靠性试验。

6。

1.2 已量产的产品,其零组件或制程有变更时,依“产品可靠性试验项目”,由品管部决定应执行的可靠性试验项目;6.1.3 量产阶段的产品(OQC检验的合格品),质量工程课应于每年年初拟定“年度量产产品可靠度测试计划”,按产品分类取样。

每六个月随机抽验执行环境试验,每九个月执行寿命试验。

6.2可靠性试验内容:6.2。

1 可靠性试验一般在公司内执行,若公司能力不足时,则送外试验,必须说明试验名称、负责人员,试验起始时间及异常状况联络人。

6。

2。

2 可靠性试验执行项目:参照“产品可靠性试验项目”6.2.3 试验完后,质量工程课人员对所得的相关资料和产品本身进行查验,判断是否符合公司规格或客户要求,并由主管审核后发出可靠性试验结果报告。

TS16949程序文件FMEA控制程序

TS16949程序文件FMEA控制程序

TS16949程序文件FMEA控制程序一、目的本程序的目的在于规定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简称 FMEA)的方法和要求,以识别产品和过程中的潜在失效模式,评估其风险程度,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从而提高产品和过程的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成本,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新产品开发、产品变更、过程变更以及现有产品和过程的持续改进活动中的 FMEA 工作。

三、职责1、项目小组负责组织和实施 FMEA 工作,包括确定 FMEA 的范围、组建 FMEA 团队、制定工作计划等。

2、 FMEA 团队成员负责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失效模式分析、评估风险程度、提出改进措施等。

3、设计部门负责产品设计 FMEA 的编制和更新。

4、工艺部门负责过程设计 FMEA 的编制和更新。

5、质量部门负责 FMEA 工作的监督和审核,确保其符合相关要求和标准。

6、其他相关部门负责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配合。

四、工作程序1、 FMEA 策划项目小组根据产品和过程的特点,确定需要进行 FMEA 的项目和范围。

组建 FMEA 团队,团队成员应包括设计、工艺、质量、生产、采购等相关部门的代表。

制定 FMEA 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进度和责任分工。

2、收集相关信息FMEA 团队成员收集与产品和过程有关的技术文件、标准、规范、以往的经验教训、顾客的要求和期望等信息。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为后续的失效模式分析提供依据。

3、失效模式分析针对产品或过程的每个功能或工序,分析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

失效模式应描述为可观察到的现象或故障表现。

4、后果分析评估每个失效模式可能产生的后果,包括对产品性能、安全性、可靠性、顾客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

后果的严重程度应根据其对产品和顾客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并采用适当的评分标准进行量化。

5、原因分析分析导致每个失效模式产生的潜在原因。

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质量控制程序

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质量控制程序

Q/KFKF X X X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KF·10L·CX701-2011代替Q/KF·10L703-2003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质量控制程序编制:校核:审定:标准化检查:复审:批准:2011-07-15发布2011-08-01实施XXX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更改记录Q/KF·10L·CX701-2011 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质量控制程序1 范围本程序规定了产品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以下简称“六性”)的设计要求和实施方法。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六性”的设计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JB/Z 23-1991 可靠性和维修性工程报告编写一般要求GJB/Z 57-1994 维修性分配与预计手册GJB/Z 91-1997 维修性设计技术手册GJB/Z 768A-1998 故障树分析指南GJB 150A-2009 环境适应性GJB 190-1986 特性分类GJB 368B-2009 装备维修性通用规范GJB 450A-2004 装备可靠性工作通用要求GJB 451A-2005 可靠性维修性术语GJB 813-1990 可靠性模型的建立和可靠性预计GJB 841-1990 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GJB 899A-2009 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GJB 900-1991 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GJB 1032-1990 电子产品环境应力筛选方法GJB 1371-1992 装备保障性分析GJB 1391-1992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程序GJB 1407-1992 可靠性增长试验GJB 2072-1994 维修性试验与评定GJB 2547-1995 装备测试性大纲13Q/KF·10L·CX701-201112 GJB 3837-1999 装备保障性分析记录GJB 3872-1999 装备综合保障通用要求GJB 4239-2001 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3 术语和定义3.1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试验管理程序

可靠性试验管理程序

深圳市恒宝通光电子有限公司作业类指导书可靠性试验规定作业指导书(试行版)HPT3-W-I-531.目的:验证产品的光电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可靠性,验证产品的设计是否满足顾客的需求。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恒宝通无铅化(符合ROHS标准)产品为SM 1x9光模块、SFF、GBIC、SFP和BiDi光模块,以及新开发的光模块等产品的可靠性测试。

3.参考文件: Bellcore TA-NWT 000983Bellcore TR-NWT 000468MIL-STD-8834.可靠性试验监控程序如有批量生产(每月1000个以上),则下述产品要提供规定的样品数量做可靠性试验作为监控产品的可靠性质量。

4.11.25Gb/s、2.5Gb/s SM 1x9光模块;1.25Gb/s、2.5Gb/s SFF;1.25Gb/s、2.5Gb/s SFPDDM光模块等4.1.2 每半年的可靠性试验在样品进行长期的可靠性试验前,要求对样品进行预处理试验。

关于长期4.2GBIC、SFP和各类BIDI等4.2.2 每年的可靠性试验在样品进行长期的可靠性试验前,除了进行机械震动和振动试验外,要求对样品进行预处理试验。

关于长期的可靠性试验监视计划工艺流程,请参4.3.工艺流程4.3.1每季度的可靠性试验 4.3.2每半年/年的可靠性试验4.3.3每季度/半年可靠性试验在光、电测试后不合格品处理流程NO4.3.4每年可靠性试验在光、电测试后不合格品处理流程NONO 只是参数值的问题4.4不合格定义不合格就是不符合监控测试部分的规范说明书。

不合格类型被更进一步分解为两组,即灾难性和参数失败。

4.4.1 灾难性就是(1)一个模块不工作。

(2)一个模块测量出来的参数在测试软件所规定的范围以外。

(3)EEPROM测试失败。

(4)外壳或者屏蔽罩破裂、漏电、表面破损。

(5)一个模块所测量出的参数变化范围超出标准范围(包括测试仪器所允许最大0.8dB的偏差)LOP 3dB CSEN 3dB4.4.2参数失败就是:(1)上升沿时间,下降沿时间,占空比,PWD,Threshold,消光比,老化前后偏差;(2)功率和灵敏度变化在1.5dB与3dB之间,包括测试仪器的R&R所允许的最大偏差0.8dB。

产品质量检验程序

产品质量检验程序

产品质量检验程序在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检验是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产品质量检验的程序,包括质量检验的目的、流程、方法和结果评估等方面。

一、质量检验的目的质量检验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可靠性。

通过检验,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产品制造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同时,质量检验也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二、质量检验的流程质量检验的流程一般包括取样、测试、评估和记录等步骤。

1. 取样:根据检验标准和要求,从生产线上随机选取代表性样品。

2. 测试:对取样的产品进行相关的物理、化学、机械等测试,以评估其质量和性能。

3. 评估:根据测试结果和预设的质量标准,判断产品的合格性,并记录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

4. 记录:将检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样品信息、检验结果、检验员等。

三、质量检验的方法产品质量检验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和工具,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1. 外观检验:通过肉眼观察产品的外观,检查是否有瑕疵、变色、变形等表面缺陷。

2. 功能性检验: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测试,如电器产品的电流、电压测试,机械产品的运转试验等。

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采用其他专业的检验方法,如X射线检测、声波检测、拉力测试等。

四、质量检验结果评估在质量检验中,根据检验结果的合格与否,可以分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

1. 合格品: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可以正常出货或投入市场。

2. 不合格品:不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如修复、重新制造或报废等。

对于不合格品,企业需要追溯其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五、质量检验的重要性质量检验在产品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 保证产品质量:通过检验,可以发现和排除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缺陷和问题,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

2. 提高客户满意度:优质的产品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提高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和满意度。

可靠性测试规范

可靠性测试规范

可靠性测试规范.公司名称:XXX文件编号:ZGG-xxx-1-2016发行日期:2016-xx-xx发行部门:质量管理部修订履历表修订次数修订内容修订日期备注1 可靠性测试规范批准 2016-xx-xx可靠性试验规范1 目的根据客户要求及产业界标准,根据产品特性,特制定本检验标准,作为物料及成品可靠性检验依据和质量基准,以保证本公司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

2 适用范围本公司使用的所有物料(塑胶件、五金件、螺丝、电池、适配器、数据线、LCD、触摸屏、接口、连接器、按钮等)及成品均适用。

3 权责3.1 质量部:负责进行到料材料、试产及量产阶段成品的可靠性实验,实验结果的判定,问题点的反馈及追踪。

3.2 研发部DQA:负责零件承认时可靠性测试验证可靠性测试;可靠性测试失败的原因分析及改善。

3.3 工程部:协助RD之问题点分析改善。

3.4 生产部:试验机的制作。

4 可靠性检验实施原则4.1 根据量产实验需求,以随机抽样形式从生产线抽取相应的机台作实验,实验数量为每月/每机种/2台。

4.2 新机种、机构变更(包装材料或方式变更等)按实际需求抽取相应试投机器至少2台以上进行试验。

4.3 在新产品量产初始,关键元器件变更,重大制程变更或发现不符合项时,应增加抽样数量和抽样频率。

这些变更应由质量工程师通知。

4.4 所有产品需要进行100%老化测试合格方可转入下一工序。

4.5 到料材料的可靠性试验IQC根据抽样计划依按照GB2828.1-2012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特殊检查水平S-2进行;成品可靠性试验数量为每月/每机种/2台。

4.6 所有试产机器可靠性测试项目通过后才可转入量产阶段。

可靠性测试fail需由研发或工程分析整改重新测试合格后方可转入下一阶段。

4.7 试验前,依据对应的《成品检验规范》、《进料检验规范》文件进行100%的电气性能和机构性能及内外观检验。

5 参考数据文件编号:DZ-049-1-2015发行日期:2016-1-15发行部门:质量管理部5.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RUIYI-PD8.3-20165.2 《来料检验规程》ZGG-003-1-20165.3 《进料检验规范》ZGG-004-1-20165.3《GB2828.1-2012抽样计划》5.4 客户规格和各供货商的产品型录、图面、规格6定义6.1 抽样计划(Sample Plan):到料材料抽样计划按照GB2828.1-2012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特殊检查水平S-2进行。

可靠性试验控制程序

可靠性试验控制程序
似之国家标准(CNACL)认可; 5.5.5.3 测试完成后,实验室须附测试报告,测试报告和样品须存档 1 年以备查(详见可靠性测试计划表)。
小件产品,报告和样品放在一起,以便查阅。大件产品用封口胶袋装好后,标识好相关编号存在样 品存放区内。 5.5.6 受测样品于试验前,须先依据各产品之检验标准执行基本外观检验及功能测试,确认受测样品均符合规 格无影响后续之各项试验,方可进行; 5.5.7 试验之执行须确实依据各项测试作业指导书执行测试工作; 5.5.8 试验后亦须依据各产品之检验标准执行检验; 5.5.9 若有失效发生,在 24 小时内完成结果判定,立即通知委托单位及确认失效状态并发出【可靠性测试不 合格通知单】,【失效分析报告】。 5.6 报告 5.6.1 试验结束后,应填写【可靠度测试报告】,报告应有品保单位之制作者及审核者签名; 5.6.2 电子报告仅供参考,正式报告以书面报告为准; 5.6.3 若发现已发行之报告有误,应立即通知相关单位,同时重新制作正确之报告重新发行,并尽可能将原发 行有误之报告收回。 5.7 不符合测试的控制 当发现任何不符合预期的测试条件、测试程序或要求时,实验室应采取下述措施: 5.7.1 应对不符合的工作设定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当不符合的工作确定后, 应制定和采取措施(如暂停工作、 停发报告等); 5.7.2 应评估不符合工作所造成的影响; 5.7.3 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并对不符合工作的可接受性作决定; 5.7.4 必要时,通知客户并撤消报告; 5.7.5 是否恢复工作由实验室最高主管决定。 5.8 信赖性测试失效处理 5.8.1 原物料验证:填写【可靠性测试不合格通知单】、【可靠度测试报告】签核至部门经理会签至委托部门 经理; 5.8.2 新产品验证:填写【可靠度测试报告】签核至部门经理会签至委托部门经理;

可靠性强化试验实施流程

可靠性强化试验实施流程

试验对温度和振动的要求,并具备进行综合应力试验的能
力。同时,经计量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检测仪器仪表要求 可靠性强化试验所用检测仪器仪表经计量合格并在有效 期内,测试精度符合规定的要求。
要求 提交可靠性强化试验的受试产品通常为研发、设计或试产 阶段的产品,应能代表产品的预期功能、性能设计指标、 元器件质量和工艺水平等。 数量 为保证可靠性强化试验的连续性及代表性,受试产品数量 一般不少于3台(套)。 安装要求 受试产品应直接刚性安装在振动台上,并尽量使振动和温 度应力能有效地传递到受试产品内部。
故障分类 可靠性强化试验期间发生的故障,分为关联故障和非关联 故障。 2)非关联故障 非关联故障不作为判断受试产品环境应力极限值的依据,非关联 故障包括:
由关联故障引起的从属故障; 由试验室提供的试验设备,以及用于检测的仪器、仪表故障 引起受试产品的故障;
人为对受试产品操作、维护和修理不当引起的故障; 对受试产品施加了不符合要求的试验应力而引起的故障。
故障 处理
试验设备故障
受试样品故障
故障纪录 试验设备故障 排除 受试样机性能 测试 故障 稳定? N
修复? N
对样机有影响?
Y
继续观察
Y
故障分析定位
更换设备 Y
排除影响
现场可修 复/纠正?
N
Y N 故障修复/纠正措施
更换备件 继续试验?
N
试验设备 状态检查完好
故障分析和纠正措施纪录
Y
试验状态确认
提前结束/终止?
IEC 62506 Methods for product accelerated testing(产 品加速试验方法)
广东省地方标准“电工电子产品可靠性强化试验导则”

APQP程序文件及完整表格模板-下载即可使用

APQP程序文件及完整表格模板-下载即可使用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
制定生产线平衡分析计划
制定生产过程确认计划
制定包装规范
产品设计验证/评审
过程设计输出评审
阶段总结和管理者支持
试生产
测量系统评价
新产品开发计划
输出记录 39 产品包装标准 40 产品/过程质量体系检查表 41 过程流程图 42 过程流程图检查表 43 车间平面布置图 44 车间平面布置检查表 45 特性矩阵图 46 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47 PFMEA检查表 20 (试生产)控制计划 48 控制计划检查表
工期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10 设计目标、可靠性目标及质量目标
11 产品初始材料清单 12 产品初始过程流程图 13 产品和过程初始特殊特性清单 14 产品保证计划 15 管理者支持 16 设计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 17 DFMEA检查表 18 DFMEA框图/环境极限条件表
工程图样(包含数学数据) 工程规范 材料规范 19 可制造性和可装配性设计
表单编号:
阶段
任务名称
识别顾客需求
可行性分析
成本核算/报价
新产品开发申请/立项
成立项目小组
产品可靠性研究 一、 计 编制APQP实施计划 划 与 设计输入评审 确 设计任务书 定 项 确定设计目标 目
确定可靠性目标及质量目标
初始材料清单
初始过程流程图
确定产品和过程初始特殊特性
编制产品保证计划
阶段总结和管理者支持
生产计划表 62 Xbar-R控制图
顾客满意度指标统计 顾客满意度调查表 产品交付绩效统计表/顾客服务反馈记录表
审核/日期:
第 4 页,共 4 页
工 期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可靠性试验规范

可靠性试验规范
6.1.1.3当客户有温、湿度的要求时可按照要求进行。
6.1.2试验的环境条件:
试验品的周围不能有妨碍试验和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存在。
6.2试验设备:
为进行试验而操作的试验设备要按照《监视与测量装置管理规程》进行管理。
6.3开发部可靠性试验:
6.3.1开发品
6.3.1.1开发项目负责人负责将检测要求和规格书及要做的试验样品一起给到试验主管。
6.4.2.10量产品的可靠性试验结果通报给相关部门。
6.4.2.11试验员要将试验结果不合格事项的履历以电子版或文件方式进行存档管理,以便追溯问题。
6.4.3来料的可靠性试验:
6.4.3.1试验主管要制作定期的可靠性试验计划/进行表,按计划安排试验员对关键元器件进行可靠性验证。
6.4.3.2试验员按照试验指导书、从仓库采样之后进行实验,
6.4.4.1其他部门或客户提供可靠性试验项目书或相关报告及样品给品管部;
6.4.4.2试验员试验按6.4.2.6---6.4.2.11的方式步骤进行。
6.4.5环保产品实验:
上述款适用,ROHS检测按《例行检验与确认检验控制规程》执行。
OPT欧博特电子有限公司
可靠性试验规范
文件编号
OPT/QA-078-2013
OPT欧博特电子有限公司
可靠性试验规范
文件编号
OPT/QA-078-2013
版本/修订
A1.0
页码
4/1
1.0目的:
此规范对公司开发的新产品、量产品、委外加工品和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进行试验,并通过试验早期发现通过流通条件、消费者使用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品质效果降低导致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改善提高我公司的产品质量、可靠性。
6.4.2.6试验员在进行试验时,阶段性的可靠性试验以试验标准或客户的式样来判断合格与否。

可靠性(信赖性)实验管理办法(流程或程序)

可靠性(信赖性)实验管理办法(流程或程序)

文件封面用纸文件名称:文件编号:使用单位文件编号文件名称信赖性实验管理办法1.0目的1.1为有效防止因原物料或设计不良而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1.2为确保产品于规格内使用无失真之疑虑,以符合多方位客户质量之要求。

2.0范围凡本公司所生产产品均属之。

3.0定义3.1信赖性实验:确保产品于规格内之确识性、可靠性之实验。

3.2插拔力:产品公母对插,所需插入与拔出的力量。

3.3夹持力:端子植于塑胶槽内所需拔出的力量。

3.4寿命测试:产品公母对插所能承受之最大次数。

3.5接触阻抗:产品公母配对接触之阻抗值。

3.6耐压测试:检验产品两PIN间所能承受之最大AC电压。

3.7绝缘阻抗:量测产品两PIN间之最大阻抗值。

3.8冷热冲击:模拟产品于瞬时间低温转换到高温的环境状态下所能承受之变化。

3.9恒温恒湿:模拟产品在相对恒定或相对变化的温湿度环境状态所能承受之变化。

3.10高温老化:模拟产品于恒定的高温干燥环境下所能承受之变化。

3.11盐水喷雾:短时间模拟电镀五金件在日后使用进程中出现氧化、发霉所能承受之期限(多用于镀金五金件)。

3.12蒸汽老化:短时间模拟电镀五金件在日后使用进程中出现氧化、发霉所能承受之期限(多用于镀锡、半金锡五金件)。

3.13热风回流焊:模拟客户处过SMT时产品是否会出现不良。

3.14振动测试:模拟产品于运输途中及使用过程中因振动所能承受之幅度及时间。

3.15硬度测试:测试端子过料铜板及车PIN端子之维克氏硬度值。

3.16耐焊性:检验高温下焊锡是否会出现聚锡现象。

3.17吃锡性:检验端子在正常焊锡温度(235±5℃)之着锡性,一般要求着锡面积在95%以上。

4.0权责4.1制造单位4.1.1负责异常品的提供。

4.1.2负责量产品每日早9:30前随机抽样当天之产品至信赖性实验单位。

4.1.3负责提供每日产品生产数量至信赖性实验单位。

表单编号:01/版次:00页次:1文件撰写用纸文件编号文件名称信赖性实验管理办法4.2设计单位(研发工程)4.2.1负责新产品的研拟开发及相关特性规格的订定。

ISO9001可靠度试验管理程序

ISO9001可靠度试验管理程序

7.相关表单:无 8.附件/流程图: 无
ISO9001-2008 版范本文件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可靠度试验管理程序 QMS-DXC-02 页数 1/9 生效日期: 2001-08-20 生效版本: 1.1
附件一:
可靠度试验流程
成品取样
可靠度试验
合格
不合格
委外试验
不 合 格
确认
整修、重工或报废
合 格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O9001-2008 版范本文件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可靠度试验管理程序 QMS-DXC-02 页数 1/9 生效日期: 2001-08-20 生效版本: 1.1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ISO9001-2008 版范本文件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可靠度试验管理程序 QMS-DXC-02 页数 1/9 生效日期: 2001-08-20 生效版本: 1.1
目录
0.文件制修订记录………………………………………………2 1.目的……………………………………………………………3 2.范围……………………………………………………………3 3.权责……………………………………………………………3 4.定义……………………………………………………………3 5.作业内容………………………………………………………3 6.相关文件………………………………………………………5 7.相关表单………………………………………………………5 8.流程图--………………………………………………………6 9.附件说明
合格
入库
ISO9001-2008 版范本文件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可靠度试验管理程序 QMS-DXC-02 页数 1/9 生效日期: 2001-08-20 生效版本: 1.1

QZ-QP-06-23可靠度实验管理程序

QZ-QP-06-23可靠度实验管理程序

文件修改目录制作:审核:核准:1.目的1.1 仿真特殊使用环境验证产品性能。

1.2 评估产品质量可靠度水平。

1.3 确认产品是否维持在设计可靠度水平之内1.4 满足客户的质量要求2.适应范围2.1 新产品试产阶段2.2 量产品评价阶段3.定义产品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内能维持原有的各种功能.4.职责4.1 研发部:提供新产品作验证4.2 实验室:新产品可靠性试验由实验室负责执行,确认5.运作程序5.1.试验区分:可靠度试验分四阶段实施(1)新产品开发阶段(EVT):零件配当、安全性及基本功能测试(2) 新产品试产阶段(MVT):产品寿命预估和包装运输、环境测试(3) 量产品阶段(ORT):量产品质量可靠度验证(4)追踪阶段:库存品达十万台可靠度验证5.2.试验项目:方法及评价按照产品《可靠度试验标准表》进行,具体如下:5.3. 新产品开发阶段由工程部担当的工程师,依产品《可靠度试验标准表》在产品完成开发进入试产前,需要填写《测试申请表》和提供至少10PCS样品交于实验室进行测试,如有需要,项目工程师要协助测试并提供技术支持。

5.4. 新产品试产阶段由品质部委托实验室进行产品可靠度试验,填写《测试申请表》和试产的合格产品至少20PCS交实验室实验。

5.5. 试产阶段由实验室依《可靠度试验标准表》进行试验,在量产前提出试验报告交工程部担当工程师,进行设计改进。

5.6. 产品后期可靠度试验计划:5.6.1量产持续可靠度试验,每批量产,由IPQC进行首件6台进12H老化实验;量产追踪依下操作:1.由实验室根据FQC检验统计表统计数量发现每机种生产数量达5万台时,由品质部抽取验室6台并填写《测试申请表》送到实验室测试,实验室依《可靠度实验标准表》作可靠度试验。

2.当可靠试验继续进行时,所抽测代表当批制令之全部产品,不须留置等候判定,可依出货进度先行放行5.7. 出货量产可靠度试验(Out-going Reliability Test)5.7.1 FQA须针对每一批抽取生产批量的6台依《可靠性实验标准表》交予实验室检测其特性(测试结果见可靠度试验报告书),如OK无异常,则让其随货一起出,如有异常,则取下分析,根据其异常发生的严重性决定对此批货的处理方式。

APQP程序文件及完整表格

APQP程序文件及完整表格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
公司所开发 的新产品或 产品变更的 先期策划。
3.0职责 3.1总经理负责组建产品开发项目小组,任命项目小组组长,对先期产品质量策划工作全过程提 供支持。
3.2项目小组组长对接受的项目负有从产品设计开发到产品投产的全部责任,定期召开项目策划 小组会议,落实进度,并随时向总经理汇报工作进程。
技术部人员应具备的技能:能够熟练的使用计算机及Office、CAD、CAE等办公软件;能够熟悉公司的产品 质量先期策划控制程序;能够熟练的进行DFMEA/PFMEA的分析。各相关部门应具备的技能:具备配合多功能小 组进行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的能力;具备各部门工作应有的能力。对技术人员、各部门及多功能小组的现有能 力进行确认,当不存在上述能力时,立即组织培训并评价其有效性,以便满足相关人员应具备的技能。
将确认结果记录于产品工程规范确认表中。将评审结果记录于产品设计信息检查表中。
项目小组 负责材料规 范的确认, 确认后形成 材料规范。
针对产品涉及到物理特性、性能、环境、搬运和贮存要求的特殊特性进行材料规范确认和评 审。
将确认结 果记录于材 料规范确认 表中。将评 审结果记录 于产品设计 信息检查表 中。
文件名称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文件版次
1.0目的
4.0过程分析图
本程序确定和制定确保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的新产品开发的步骤,促进与所涉及的每一个项 目开发小组成员的联系,以确保所要求的步骤能按时完成,并引导资源,预防缺陷,降低成 本,持续不断地改进,以最低的成本及时提供优质产品,使顾客满意。
C)质量目标应是基于持续改进的目标,如: PPM、缺陷水平或废品降低率;
D)设计目标中应包括过程能力、生产率、成本方面的目标。

GJB9001C-2017装备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控制程序

GJB9001C-2017装备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控制程序

GJB9001C-2017装备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控制程序GJB9001C-2017装备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控制程序1 范围本程序规定了产品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以下简称“六性”)的设计要求和实施方法。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六性”的设计和管理。

2 术语和定义2.1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2.2 可靠性工程为达到产品可靠性要求而进行的有关设计、试验和生产等一系列工作。

2.3 寿命剖面产品从交付到寿命终结或退役使用这段时间内所经历的全部事件和环境的时序描述,它包含一个或几个任务剖面。

2.4 可靠性研制试验对样机施加一定的环境应力和(或)工作应力,以暴露样机设计和工艺缺陷的试验、分析和改进的过程。

2.5 可靠性增长试验为暴露产品的薄弱环节有计划、有目标的对产品施加模拟实际环境的综合应力和工作应力,以激发故障,分析故障改进设计与工艺,并验证改进措施有效性而进行的试验。

2.6 维修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

2.7 维修级别根据产品维修时所处的场所或实施维修的机构所划分的等级,一般分为基层级、中继级和基地级。

2.8 保障性系统的设计特性和计划的保障资源能满足平时战备及战时使用要求的能力。

2.9 综合保障在装备寿命期内,综合考虑装备的保障问题,确定保障性要求,影响装备设计,规划保障并研制保障资源,进行保障性试验与评价,建立保障系统,以最低费用提供所需保障而反复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和技术活动。

2.10 测试性产品能及时并准确地确定其状态(可工作、不可工作或性能下降),并隔离其内部故障的能力。

2.11 机内测试(BIT)系统或设备内部提供的检测和隔离故障的自动测试能力。

2.12 安全性不导致人员伤亡、危害健康及环境,不给设备或财产造成破坏或损失的能力。

军品可靠性鉴定试验通用程序

军品可靠性鉴定试验通用程序

军品可靠性鉴定试验通用程序1 概述可靠性鉴定试验(Reliability Qualification Test,RQT)是为验证产品的设计是否达到了规定的可靠性要求,由认购方认可的单位按选定的抽样方案,抽取有代表性的产品在规定条件下所进行的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是产品可靠性的确认试验,也是研发产品进入量产前的一种验证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是一种抽样检验。

由于抽样检验是通过检查样本的质量来判断整批产品质量状况的,所以可能会犯以下两类错误:①将合格产品批误判为不合格产品批,称为第1类错误;②将不合格产品批误判为合格产品批,称为第2类错误。

犯第1类错误时会使生产方受损失,所以称犯这类错误的概率为生产方风险,一般用α表示;犯第2类错误时会使使用方受损失,所以称犯这类错误的概率为使用方风险,一般用β表示。

理想的抽样检验方案要求α=β=0 ,但这样的试验方案不存在。

因为要使α=0即绝不可把合格批误判为不合格批,这只要把任一批产品都判为合格即可,但这样β增大;反之,要使β=0,就会导致α增大。

此外试验还受时间、经费、试验资源等条件约束,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是生产方和使用方共同协商和权衡来制定试验方案。

2 编制产品可靠性鉴定试验大纲针对产品的具体特点及可靠性鉴定工作的需求,由承试单位负责,承制单位参加制订《产品可靠性鉴定试验大纲》。

该大纲作为该产品可靠性鉴定试验的总体规划技术文件,至少应包括下列各项内容:(a)试验目的;(b)适用范围:应明确本试验大纲适用于什么产品、哪种可靠性指标的验证;(c)引用标准和文件:应列出编写本试验大纲及本次试验应遵循和执行的所有标准和文件;(d)受试产品说明和要求:应说明受试产品的功能与用途、受试产品的组成、受试产品的技术状态和受试产品的数量;(e)统计试验方案:应说明本次试验所采用的统计试验方案及相关参数量值的确定;(f)试验条件:应说明试验时的标准大气条件要求、试验的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要求(试验剖面),包括电应力、温度应力、湿度应力、振动应力或其它工作应力的要求;(g)试验设备和测试仪表要求:应明确对用于此次试验的试验设备的能力及测试仪表的种类及精度要求及检定情况;(h)受试产品检测项目:应明确试验过程中的检测要求,包括检测内容、检测方式和检测时机、次数等;(i)故障判据、故障分类及统计原则:应明确该产品的关联责任故障判据,及故障的种类、分类原则和故障的统计原则;(k)试验前有关工作要求:应明确进行此次试验前,承试方和承制方及订购方应完成的工作项目,包括在此之前应完成的试验项目、应成立的组织机构、应编写的试验文件、试验设备能力调查、受试产品的安装和测试要求及准备工作评审要求等;(l)试验过程中的监测及记录要求:应明确试验过程中受试产品和试验设备的监测要求,同时应给出相应的记录表格;(m)故障的报告和处理:应明确在试验过程中发生故障后应按何种方式进行报告,应填写哪些记录以及故障的处理程序;(n)试验结束:应规定试验的结束方式、试验提前结束的条件以及试验结束后应完成的工作项目;(o)试验报告要求:应明确由谁编写试验报告、试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和应提交的单位部门;(p)有关问题的说明:应对试验大纲中其它章节中尚不明确的事项进行规定,以保证试验大纲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GJB9001C-2017装备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控制程序

GJB9001C-2017装备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控制程序

GJB9001C-2017装备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控制程序1 范围本程序规定了产品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以下简称“六性”)的设计要求和实施方法。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六性”的设计和管理。

2 术语和定义2.1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2.2 可靠性工程为达到产品可靠性要求而进行的有关设计、试验和生产等一系列工作。

2.3 寿命剖面产品从交付到寿命终结或退役使用这段时间内所经历的全部事件和环境的时序描述,它包含一个或几个任务剖面。

2.4 可靠性研制试验对样机施加一定的环境应力和(或)工作应力,以暴露样机设计和工艺缺陷的试验、分析和改进的过程。

2.5 可靠性增长试验为暴露产品的薄弱环节有计划、有目标的对产品施加模拟实际环境的综合应力和工作应力,以激发故障,分析故障改进设计与工艺,并验证改进措施有效性而进行的试验。

2.6 维修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

2.7 维修级别根据产品维修时所处的场所或实施维修的机构所划分的等级,一般分为基层级、中继级和基地级。

2.8 保障性系统的设计特性和计划的保障资源能满足平时战备及战时使用要求的能力。

2.9 综合保障在装备寿命期内,综合考虑装备的保障问题,确定保障性要求,影响装备设计,规划保障并研制保障资源,进行保障性试验与评价,建立保障系统,以最低费用提供所需保障而反复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和技术活动。

2.10 测试性产品能及时并准确地确定其状态(可工作、不可工作或性能下降),并隔离其内部故障的能力。

2.11 机内测试(BIT)系统或设备内部提供的检测和隔离故障的自动测试能力。

2.12 安全性不导致人员伤亡、危害健康及环境,不给设备或财产造成破坏或损失的能力。

2.13 安全性大纲是包括系统安全性管理和系统安全性工程工作的文件,其目的是在系统寿命期内用几十、经济有效的方法满足系统安全性要求,提高其使用效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
为了确保产品之质量能自开发设计至量产出货能符合本公司标准及满足客户需求,制订本办法以验证产品的可靠度及性能。

1.法规或标准:
1.1.ISO9001:2000标准
1.2.IECQ QC080000标准
2.内容:
2.1.组织权责、人员权责、人员资格规定参见《职位说明书》
2.2.名词定义:
2.2.1.System Integration Build (SI) :系统整合阶段。

2.2.2.Product Validation Build (PV) :产品验证阶段。

2.2.
3.Manufacturing Verification Build (MV) :制造验证阶段。

2.2.4.Mass Production (MP) :量产。

2.2.5.Engineering Change Request (ECR) :工程变更要求。

2.2.6.ORT: Ongoing Reliability Test
2.2.7.RoHS:
全名为「电机电子产品中有害物质禁限用指令(The 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ROHS)
Directive (2002/95/EC)」。

为欧盟在2003年所公布的环保指令,RoHS管
制产品在生产阶段中含有害物质的最大量。

2.2.8.WEEE:
为「废电机电子产品指令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WEEE) Directive (2002/96/EC)」为欧盟在2003年所公布的环保指令,
WEEE则管制产品在废弃阶段必须回收的比率及方式。

2.2.9.IECQ QC 080000 HSPM:
「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 IEC)」
下「国际电子零件认证制度(IEC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IECQ)」所核可的有害物质管理(Hazardous
Substance Process Management, HSPM) 标准。

2.2.10.有害物质流程管理(Hazardous Substance Process Management, HSPM):
建立在ISO 9001:2000的质量管理系统之上,以「流程导向」的方法,管理
有害物质在产品的使用,并逐步达成全产品无有害物质的目标。

2.2.11.绿色产品(Green product GP):
在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指符合EU RoHS或客户的环保要求,或是不同地
区、国家所订定的相关规定之产品。

2.2.12.绿色零组件(Green component):
指符合 EU RoHS或客户的环保要求,或是不同地区、国家所订定的相关规
定之零组件产品。

2.2.1
3.有害物质(Hazardous Substance, HS):
任何表列于RoHS 与WEEE 指令及客户的要求中被禁止使用之材料与规范
的物质,称为有害物质。

包括铅、镉、汞、六价铬、PBB以及PBDE。

2.2.14.限制物质(Restricted Substance, RS):
指任何表列于RoHS 与WEEE 指令及客户的要求中被禁止使用之材料与规
范的物质,在此标准内与有害物质是互通的用字。

2.2.15.无有害物质(Hazardous Substances Free,HSF):
指减量或排除如表列于EU RoHS及WEEE指令、客户要求或其它适当标准
及规定之物质。

Lead free process无铅制程:
以无铅焊料做为组装印刷线路板焊接材料 , 藉由回焊方式将所有电子零件
着装于印刷线路板之生产制造流程 .所使用的印刷线路板及所有电子零件以
及焊接材料内之有毒害物质含量都需符合 RoHS之法令, 并且印刷线路板及所有电子零件在SMT制程中能满足无铅焊料高温作业之耐热性及预防锡须
的电镀等制程需求条件.组装完成之电子产品亦完全符合可信赖性测试之验
证。

2.2.16.物质安全数据表(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MSDS):
供货商需对产品中含有之化学物质制造供货商数据、物质理化特性、火灾
爆炸反应特性、健康危害、急救暴露预防、泄漏处理等有利于安全处理之
化学物质数据表。

2.3.流程控制点
2.4.流程图 :
2.4.1.可靠度实验项目及方法:
2.4.2. SI Build TEST:
2.4.
3. PV Build Test:
2.4.4. MV Build Test
2.5.1.可靠度实验工作说明
完整之可靠度实验,以机种为单位,量产前须进行 Reliability Test,量产
后须进行 OFT 或 ECR 验证,除 ECR 验证外,Reliability Test 及 OFT均
须订定实验计划,包括样品需求,实验项目及方法均应明确记载,本办法
所订为标准之实验计划,若因应客户的需求,则修改之。

2.5.2. SI Build TEST工作说明:
产品在研发单位 (RD) 开发至一般功能均正常后,为保证将来量产出货时使用不会发生故障,须模拟使用者之环境加以测试,以期找出问题点加以修
改,方可保证量产后之质量。

执行单位按流程取得SI Build TEST测试样品,并依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程序
执行实施测试内容,发布测试报告。

测试结束,在执行单位释出RELEASE
NOTICE后,项目方可进入下一阶段。

2.5.
3. PV Build TEST工作说明:
产品已通过可靠性实验,但在正式量产前,须进行可靠验证实验,以估算
产品之使用寿命,了解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执行单位按流程取得PV Build TEST测试样品,并依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程序
执行实施测试内容,发布测试报告。

测试结束,在执行单位释出RELEASE
NOTICE后,项目方可进入下一阶段。

2.5.4. MV Build TEST工作说明:
执行单位按流程取得MV Build TEST测试样品,并依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程
序执行实施测试内容,发布测试报告。

测试结束,在执行单位释出RELEASE
NOTICE后,项目方可进入下一阶段。

2.6.不合格品管制方法:
测试后产品不合格,将贴上不合格品标签加以追踪,并对此样品进行分析,提出改善对策。

此样品在测试结束后保留在测试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