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书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的历程》书评

中国文化,从古至今一直都关注着“美”。谈美之作更是浩如烟海,但大多数都是从一个点、一个侧面去分析和关注美。而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它不仅仅是一部谈“美”的书籍,更是从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和整个历史进程有机联系起来,点、线、面结合,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分析,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作者认为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他们的归根结底还是现实性。

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构造了美学的历史体系,是对美的观点的新的诠释。通看全文首先会被李泽厚先生优美的如诗般的语句所吸引,那甘甜清澈的语句犹如山涧清泉滋润我们的心间。一本本描写“美”冰冷的书籍在他的笔下瞬间活了起来,仿佛那沉睡千年的事物又一次跃然于前,动感流畅的画面是那样的深刻、令人久久难于忘怀。它壮美的气势让人“一唱三叹,流连忘返。”、“澄之不清,扰之不浊。”

《美的历程》从宏观的角度写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化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一部真美的历程、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形态各异、纷繁复杂的文学艺术意象,给人不同层面的美感。虽然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文学艺术的形态也积淀了每个时期人们不同的情感价值判断

和意识形态等内容。中国古代社会经常围绕一个观点出发,千年亘古不变的话题:即文学艺术高峰出现在民生凋敝的社会,政治昌明、经济繁荣的文明下文艺则有可能萎缩。赵翼《题遗山集》曾将这种特殊现象概括为“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事实上的确如此,纵观历史,历史上最乱应数魏晋时期,而这时期恰恰是文学之最高锋。《美的历程》时刻泄出那千年历史之美感,字里行间总能让人联想到一幅幅图画。那些图画总能在瞬间跃然纸上,我觉得用诗、书、画来描述整本书一点也不为过。

(一)画卷篇

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比较低下,居民选择群居生活藉此可以相互保护对方。人多力量大,对自然万象都充满崇拜之情。于是对待一些现象都信以为真,认为是上苍给予的旨意。给某些动物披上了神秘的面纱,渐渐就演变成今天我们所了解的图腾文化。自然也就少不了巫术礼仪等图腾活动,图腾是当时部落的象征,每个部落都有属于自己部落的象征图腾。最终通过不断融合形成华夏社会共同的图腾“龙”,而这个过程也是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一个标志。这种过渡也表现从图腾走向陶器纹饰上,从简单的几何图饰走向权利压抑的纹饰,这种由平缓走向压抑的状态也是转变的最好诠释。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活泼生动的陶器纹饰逐渐走向充满

狞厉美的青铜器的时代。那经过千年演变的青铜文化在释放历史的沉重感,充满了暴力惶恐体现了一种野性之美。众所周知,青铜器时代已经逐渐产生明晰的等级制度。阶级分化成奴隶和奴隶主两大群体,有等级分化自然就有残暴不平的生活现象产生。青铜器成了记载残酷历法、殉葬制度的工具,青铜器无疑成为当时奴隶主炫耀野性崇拜的工具。把当时的病狂和文明通通呈现在这一股与宗教相结合的带有神秘色彩的绿色洪流中,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演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显著性标志,从那充分彰显野性的青铜器文化到后期的描述山水的画卷再到表现世俗风情的《清明上河图》。这当中少不了有歌功颂德之嫌,不可否认的那确实是文明化的一大表现。

(二)文化篇

历史是不断变化的,由不理性到理性。每个阶段都是走向理性的不断完备中,在先秦,理性精神笼罩整个时代。无论是中国思想文化儒道互补还是诗中的赋比兴原则,或者建筑艺术都洋溢着理性美。“百家争鸣、百花争艳”的时代结束后,从汉代开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识形态作为政治命令在汉代开始盛行,理性思维开始深入人心。儒家思想依靠正统的地位开始与古代的图腾、巫术占卜文化相抗衡,最终理性思想顺应时代的发展,儒家教义和原始图腾、现实生活和神话传说共同存在于汉代人们文化艺术

领域。这当中逐渐取代深的力量,而去肯定人对自然的改造、肯定了人的价值、肯定人力量的强大。而这最有利的证据就是汉墓的壁画,那绘出的壮美山川、辽阔的山景、繁荣的社会现象无一不呈现出人类力量的伟大。

平静的日子总是稍纵即逝,汉代以后的魏晋充满了动荡与混乱。这种生活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也就是在这个时代出现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表面看似伤感绝望,对宿命的服从但有心有不甘。是听从宿命的驱使还是对宿命的挣扎和反抗呢?是轰轰烈烈的演绎人生还是甘于平凡,平静的走完人生旅途呢?出现了思考、体现了人意识的觉醒,而此时的觉醒除了表现在文学形式上还表现在宗教文化上。这当中最为直观的体现在于佛教的石窟艺术,当时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他们渴望安定和平。佛教的因果轮回、佛理都使人们在精神上有了寄托,在这个动乱时代,佛的形象却神采奕奕、飘然自得表现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超脱。它对人世间的悲惨表现出一种冷漠的态度,与战乱的人世形成强烈的反差,表现出一种宁静美。受佛家教义荼毒的人们甘愿忍受今生的各种悲惨苦难,对于无能为力的百姓来说,只能选择在佛教的洗礼下有新的超脱,让人奢望这辈子的苦难是为了下辈子的享受。

(三)诗词歌赋篇

诗歌最早起源于占卜文化,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隋末

唐初时的诗歌内容充满了少年时代的懵懂、憧憬和感伤,更有一种对以往时期的疑惑及对新时期的彷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照初人。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新时代的开端,这时期无论人们多期待但内心仍然带着丝丝忐忑。到盛唐元音时期,建功立业、奋发向上成了吟唱的主题。“莫见长安行乐处,空见岁月易蹉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多么豪迈勇敢、畅快淋漓,即使是那些优美的山水田园诗也少不了在空灵之中显现出阔大的特点。“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仙李白可谓是这时期的代表,他轻视权贵、蔑视世俗;饮酒作诗、纵情人生;放荡不羁又刚正不阿。“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飘逸洒脱真是无人能及。

安史之乱后,盛唐转向衰弱,文艺也进入了现实典范时期。杜工部的诗、韩愈的文对后世也提供了新的标准和范本,不仅讲究形式而且也要求内容和形象的自然结合,为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奠定了标准、树立了美的规范。至晚唐,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绝望日渐显现,诗的内容不再是对人世的关照而更多的是人内心心境的描写。“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形成的纤细的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