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4课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社会运动 • 生物运动 • 化学运动 • 物理运动 机 械运动
运动的基本形式
高级 复杂
低级 简单
下列分别属于什么运动? 1.一江春水向东流 2.
A 机械运动 B 化学运动 C 物理运动 D 社会运动 E 生命运动
3.铁在室外生锈了 4.光的传播 5.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即物质都在运动
——赫拉克利特
看到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 看到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
芝诺 :“飞矢不动”
看到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观点。
两个概念
运动 静止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两对关系
1.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进 同一条河流。这个观点( ) A.只看到了运动的绝对性 B.否认事物有相对静止的一面 C.看到了事物的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认为运动和静止是完全不同的
1、第四课的第一框和第五课的第一框都 是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物质
2、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世界统一于物质 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④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运动的含义
宇宙间一 切事物、 现象的变 化和过程
3、相对静止
1)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2)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 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 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 某种特殊的运动。
两种 情形
空间位置-保持不变 性 质-基本不变
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力
生 产 方 式
劳动者 劳动工具 劳动对象
客观的
生产资料所有制 人们在生产中地位和关系 生产关系 产品分配方式
客 观 的
来自百度文库
在每个历史时期,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
3.人的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意识依赖物质
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 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100
20 2、及时复习、巩固
3、已经很熟练的比如隔四天看一 1 2 3 4 5 6 7 次,不熟练的隔两天看一次。 人的思维(认识)运动也是有规律的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天 数
1885年,艾宾浩斯通过实验不同时间间隔的 记忆保持量,绘制了著名的艾宾浩斯曲线
结论一: 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 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意识
古语说:上下四方曰宇, 往古来今曰宙。
地球的年龄 人们可观测到最远的天体距地球 360亿光年, 太阳约在 约46亿岁 可观测到的星系约 10亿个。50亿年前形成
1、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 世界的组成部分) 思考:为什么说自然界具有物质性呢?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 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②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C
2、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 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 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他错误在 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C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1869年,门捷列夫将当时已知的几种元素的主 要性质和原子量,写在一张张小卡片上,进行反复 排列比较,才最后发现了元素周期规律。他宣称: 把元素按原子量的大小排列起来,在物质上会出现 明显的周期性;原子量的大小决定元素的性质;可 根据元素周期律修正已知元素的原子量。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被后来一个个发现新元素 的实验证实,反过来,元素周期表又指导化学家们 有计划、有目的地寻找新的化学元素。至此,人们 对元素的认识跨过漫长的探索历程,终于进入了自 由王国。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说
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
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你要讨债
就向过去的我讨吧!” 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
便狠狠地揍了他。欧布里德要去告他,朋友笑言: “打你的我是彼时的我,彼时的我非此时的我。你 要告,就去告彼时的我吧!” ⊙想一想,欧布里德为什么会如此荒唐? 欧布里德只看到绝对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的进化史:
古猿 猿人 新人 现代人
劳动起决定性作用。
为什么说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构成的三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体系,从而体现了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思考: 构成人类社会的因素有哪些? 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客观的、 物质的
区别:哲学上物质概念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具有哲 学上物质共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 特性。可以被改造的,有生有灭。 联系:哲学上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概括 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只能存在于具体 的物质形态中,并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
如何理解规律的客观性?
A、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和主观意 志为转移的。 B、客观性还意味着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人或许能发明一种不需要任何动力就能永远转 动的“永动机”,这一想法令许多人着迷。 1714年, 德国有个叫奥尔菲留斯的人宣布发明了“永动轮”, 并当众表演,轰动一时。但后来事情被揭穿——原 来有人藏在后面转动轮子。科学家焦耳也曾被这种 大胆的设想所吸引。他曾三番五次地做实验,经过 多次的失败后,得出了“要科学,不要永动机”的 结论。通过多年的反复实验,他终于成功测出了热 功当量数值,并具体阐发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课堂探究: (1)“永动机”为什么无法制造出来? (2)焦耳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①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②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自然界的 运动都是 有规律的
人类社会的 运动也都是 有规律的
人的认识 运动也是 有规律的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天不为人 之恶寒也缀冬,地不为 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思考:荀况的这句话说明 了什么哲学道理? 荀子的名言揭示了自然界、 人类社会都具有规律性。
荀 况
(2)规律的特征之二:规律具有客观性
你知道哪些是规律吗?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水往低处流 ▲苹果落地 ▲万有引力规律 结论2:规律不是现象的联系,而是本质的联系
现象 苹果落地,水往低 处流 商品价格上下波动 种瓜得瓜,种豆得 豆 人类社会由低级向 高级发展
规律(本质联系)
万有引力规律 价值规律 遗传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 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注意:两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抽 象和具体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 的关系。
下列现象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的对立和 斗争 ②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 ③经 济基础 ④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 针政策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二)为什么说世界是物质的?为 什么说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想一想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一位法国飞行员正在高空飞 行,忽然发现旁边有一个小 东西在游动,他以为是只小 昆虫,就顺手抓过来,谁知 竞是一颗子弹。 这说明什么哲学道理? 子弹飞上高空以后,速度变慢,正好和飞 机的速度方向一致。于是飞行员和子弹处在相 对静止状态。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 静止的统一。
一切存在物,一 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 的东西,只是由于某 种运动才得以存在、 生活。
马克思的上述论断的哲学涵义是(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 D、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

名言 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 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恩格斯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守株待兔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结论3:规律不是偶然的联系,而是必然 的联系
规律的科学内涵
固有的 --不是主观赋予或是上帝创造 本质的 --不是表面的、现象的、外在的 必然的 --是确定不移的,不是偶然的
稳定的 --具有重复性,不是多变易逝的
明了什么?
(二)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逢八必发 ▲新陈代谢 ▲阶级斗争规律 ▲慧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
结论1:规律不是主观想象的联系,而是事 物本身固有的联系。
例:万有引力定律是自然界本身固有的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发展固有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联 系成为社会发展固有的规律
运动形式
机械运动 物理运动 化学运动
运动主体
宏观物体 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 原子、离子、原子团
生物运动
社会运动 思维运动
蛋白质、核酸、生物个体、生物 物质 种群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人的大脑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而不是意识的运动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 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课堂探究: (1)“永动机”为什么无法制造出来? “永动机”无法制造出来,是因为这一设 想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从一开始就是不科学 的。 (2)焦耳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焦耳的成功启示我们要尊重科学、尊重规 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3、对我们的要求
A、要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B、必须认识、利用规律
考点:1、哲学的物质概念 2、自然界的物质性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一)物质的概念
物质有客观实 在性,无论人们是 否感受到,它都是 客观存在的,不以 人意志为转移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 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可知性 • 物质的唯一特性 • 物质和意识的唯一区别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什 么?
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 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特征
(1)规律的特征之一:规律具有普遍性
宇宙中无数星球为什么会有序地运动?这说明什 么?
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人类社会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这说明了什么?

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 保 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 80 持 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 百 60 学习启示: 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遗忘的发展 是“先快后慢”。 分 40 1、1次× 5分钟<5五次×1分钟 数
恩格斯的名言揭示了什么哲学道理? 恩格斯的名言深刻揭示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单项选择题
1、《坛经》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 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 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观点 ( ) ①是唯物主义观点
意义
造福人类 否则受规律的惩罚
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2)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 特殊状态。
( 3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 义和诡辩论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②是唯心主义观点
③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④是离开物质谈运动的观点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回乡偶书(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探究: 1.你从诗中看到哪些东西在 运动? 2.哪些东西相对没有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