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团队行为整合

合集下载

我国饭店业高管团队运作过程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我国饭店业高管团队运作过程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过程变 量来研 究 我 国饭 店业 高管 团 队运作 过程 对
与行 为 整 合 是 相 互 作 用 的 , 团队 行 为 整 合 越 高 , 有 利 于 即 越 制 定 高质 量 的决 策 , 有 利 于促 进 团 队行 为 整 合 。 越 [ 键 词 ] 为 整 合 ; 管 团 队 ; 级饭 店 ; 业 绩 效 关 行 高 星 企 [ 图分 类 号 ]5 中 F9
合 、 通 、 突 、 为 整 合 、 策 过 程 等 许 多 过 程 变 沟 冲 行 决
[ 稿 日期 ]0 8 7 1 [ 订 日期 ]08—1 0 收 20 —0 —0 ;修 20 2— 3
量, 但是 对这 些变 量 解 释高 管 团 队 运作 差 异 的有 效
性 还没有 统一 定论 。行 为整合 被一些 学者 认为 是研 究高 管 团 队 运 作 过 程 的 核 心 问 题 ( i sk e a. Sm e t 1 ,
拓展 , 出从 团 队组 成 、 队过 程和 团队结 构 3方 面 提 团
来描 述 和评价 高 管 团 队 。至此 以后 , 者 们一 方 面 学 继续 研究 内外 环境 对高 管 团队组成 特征 和企业 绩效 的影 响 。另 一 方 面 则 研 究 高 管 团 队 过 程 和 团 队 结 构 。高管 团 队过 程 , 团 队运 作过 程 被 认 为 能有 效 即 解释 组成 特征 对企业 绩效 影响 的过程 和机 理 。但 是
[ 献标 识 码 ] 文 A
企业 绩效 的影 响 , 验 这 一 过程 变量 对解 释 高管 团 检
队运作过 程 的有效性 。
2 相 关 文 献 回顾 2 1 高 管 团 队 运 作 过 程 的 研 究 进 展 .
在 19 94年认 识 到 研 究 团 队组 成 特征 与 绩 效 关 系 的局 限性之前 , 已有 少 量 的 学 者开 始 研究 高管 团 队的运作 过程 , 并试 图建 立 高 管 团 队运 作过 程 与 企 业绩效 的关 系 ( es 18 ) 但 是 实 证 研 究 比较 少 。 D s,97 , 史 密斯 ( mt,9 1 关 注 不 同类 型 的高 管 团 队 的运 S i 19 ) h 作 过程 , 括沟 通 过程 的拘谨 以及 它 对 组织 绩 效 的 包 影 响 。米 歇 尔 等 ( c e, a bi ,9 2 使 用 社 会 Mi lH m r k 19 ) h e 整 合概 念来解 释平 均 团队任期 与多样 化 战略和绩 效 的联 系。他们 认为 团 队任期 的长短 能表示 团 队整合 的程 度 , 队 整 合 的 程 度 能 影 响 绩 效 。 史 密 斯 团 (mt t 1,94 通 过 对 人 口特 征 、 会 整合 和沟 S i e a. 19 ) h 社 通 与企业 绩效 之 间关 系 的实证 研 究 , 现 社会 整 合 发 和沟通 作为 中间变 量 能增加人 口特征对 企业绩 效 的 预 测 , 且还 直接影 响企 业绩 效 。 并 随后学 者们展 开 了高管 团 队运 作过 程与企 业绩 效 关 系的实证 研究 。 国外学 者提 出并 验证 了社会 整

家长式领导风格与高管团队行为整合的关系_逄晓霞

家长式领导风格与高管团队行为整合的关系_逄晓霞

家长式领导风格与高管团队行为整合的关系中国流通经济2012年第5期逄晓霞,邹国庆,宋方煜(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12)摘要:家长式领导是一种具有较强的纪律性和权威性,并伴有慈父般的仁爱以及崇高的道德品行的领导方式,它包含权威、仁慈、德行三个维度,且各个维度对高层管理团队行为整合的效用有所不同。

权威领导强调的是严厉的控制和教诲,仁慈领导强调的是对员工工作和生活需要的关注,德行领导强调的是领导者个人的品行和美德。

首席执行官权威领导风格对企业高层管理团队行为整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仁慈领导风格和德行领导风格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首席执行官;权威领导;仁慈领导;德行领导;高层管理团队;行为整合中图分类号:F27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66(2012)05-0110-05一、前言一直以来,对首席执行官(CEO)和高层管理团队(Top Management Team,TMT)的研究都是学术焦点之一。

然而,领导力研究也曾受到制度主义和环境决定论的挑战,汉姆布瑞克和梅森(Hambrick &Mason,1984)所提出的高阶梯队理论(Upper Echelon Theory),再一次证明了高层管理团队对于组织战略决策和绩效的重要影响。

高阶梯队理论指出,企业管理人员的认识、价值观和判断力,以及他们对企业战略决策过程的影响,最终都会决定企业的绩效结果。

[1]管理者的特性(如年龄、职能背景、教育经历等)可以作为代理变量来代表潜在的管理者认知、价值观和判断力的不同,这极大地方便了数据的获取,保证了研究的可靠性。

尽管高阶梯队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后续的实证研究文章却并不多,而且一些学者的实证结论也并不一致。

[2]学者对高阶梯队理论提出了质疑:高阶梯队理论并没有直接触及高层管理团队本身,是一种静态的研究,高管之间的互动过程没有得到体现,成为新的“人口学背景黑箱”。

后续的大量研究围绕着高管特征直接展开,如首席执行官自负、首席执行官自恋、首席执行官核心自我评价等等。

高管团队社会网络结构、行为整合与内聚力间的关系研究

高管团队社会网络结构、行为整合与内聚力间的关系研究


H a mb r i c k 于1 9 9 4 年首 次提 出高管团队” 行为整合” 的概念 , 并指 出” 行为整合 ” 包括信息交 换的数量和质量 、 合作行为和 集体决策三个 相互 关联 的核 心要素 。他认 为,行为整合 能够 比较全面 地抓住高管 团队成 员互动过程 的核心变异 。 本 文把 高管团 队行为整合 定义 为” 高管 团 队成 员主动 积极地 分享 信息、 资源和决策 的行为过程” 。行 为整合构念包 括决策参与 、 开放沟 通 及 团队合作三个 维度 , 三个维度 是” 合而 不同” 的整 体辩证关 系, 它的 灵 魂是” 分享 ” 。 2 、 内聚力 B o l l e n 将高管 团队内聚力定 义为团队成 员个人 对某一高管 团对的 归属感, 以及和 团队其他成 员间的共 同情感 , 内聚力是 团队行为的强预 测因素 。内聚力 实质上反映 了团队成员在 目标 、 情 感和行为上 的力量 整合 , 内聚 力强表示 团队成员倾 向于粘合在 一起 , 为 了追求某一 共同 目 标 而努力 。具有 内聚力的团 队能够对 成员展现 出情感性 的吸 引力,团 队成员会对其他成 员表 现出更深的感情 、 信任 和更高水平 的满 意感 。 此 外 内聚力强 的团队成员间有一个稳 固的人 际关系基础 , 配合度 高, 成员 离职率较低 , 从而 能节省额外的团 队维护 资源 , 有利于 团队绩效和组织 绩效 的提 升。B o l l e n 从 团队归属 感和士气感 两个维度对 内力
研 究框架
容与性质 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其 所在 网络 的结构 及其在 网络 中的位置 的影 响, 网络密度和网络中心性是刻 画网络结构特 征的两个基础变 量 。
l 、 网络 密度 网络 密度指 网络中所有成员之间 的实际联系数量与其所展 示的可 能存在 的最 大联 系数量之间 的比率 ,一个 网络 中成员之问实 际联 系的 数 量越接近 总的可能联系数 , 这个 网络的密度就越 大。社会 网络 理论 认 为网络密度 的增 加会带来三种有益 结果 : 一会增 加网络成 员之 间的

高管团队运作过程与决策绩效

高管团队运作过程与决策绩效

高管团队运作过程与决策绩效王倩湘潭大学商学院【摘要】高层管理团队运行过程中的效率的发挥取决于各项运作过程要素的影响作用,与企业的绩效紧密相关。

因此对团队运作过程的要素以及如何提高运作的效率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近二十几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综合归纳出高管团队运作过程的因素对决策绩效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运作过程决策绩效一、引言当今,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是动态、多变、复杂且不为企业所控制的。

因此,企业能否发现及时信息,抓住机会,快速反应成为企业能否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作为战略制定的主体———高层管理团队如何以团队方式进行高效运作至关重要。

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开始于1984年,它是以Hambrick与Mason提出了的高层梯队理论为标志。

近二十年来,学者们对于高管团队的研究主要是从两个视角来进行的。

一是以TMT组成特征为视角的研究,二是以TMT运作过程为视角的研究。

与TMT组成特征相比,运作过程不仅对组织绩效有直接的影响,并且它在组成特征与组织绩效之间有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二、高管团队运作过程对决策效果的影响学者们对于TMT运作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能够使组织降低成本或加快决策的速度以及做出更好更优的决策,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运作过程的要素。

Jewell&Reitz在1981年提出沟通、决策制定、影响力、合作与竞争是团队互动过程的最重要的因素。

Salas等人(1992)在研究中明确指出沟通、协调及团队合作是影响团队互动过程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

孙海法和伍晓奕提出的团队运作过程因素有:团队领导、团队冲突、团队沟通。

概况起来,大多数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

Authony(1994)等人的研究发现命令式的领导会促使低质量的决策的形成。

在1997年。

eterson的研究也发现过程型和结果型的这两种领导方式都对群体决策有负向效果,而且过程型领导更有可能引起群体思维。

这是探讨不同的领导方式对于决策的影响,得出的结果是领导与决策绩效负相关。

高管团队断裂带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高阶梯队理论和行为整合视角

高管团队断裂带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高阶梯队理论和行为整合视角

·数智化、数字治理与经济转型升级·第33卷第6期 2023年11月 Vol 33 No 6 Nov.2023DOI:10 3969/j.issn 1674 8131 2023 06 002收稿日期:2023 08 14;修回日期:2023 10 18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GD22YYJ16);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课题(2022GZQN06);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23GJ113)作者简介:刘胜(1987),男,广东高州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数字经济研究。

阮靖恩(1998),女,广东江门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研究。

陈秀英(1987),通信作者,女,湖南邵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研究。

高管团队断裂带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高阶梯队理论和行为整合视角刘 胜1a,阮靖恩1b,陈秀英2(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a.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b.经济贸易学院,广东广州510006;2.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广东广州510521)摘 要:目前,企业高管团队呈现出由子团体聚类形成的断裂带不断增强的趋势。

高管团队断裂带的增强可以改善企业发展状态和提高管理层决策水平,比如通过提高风险偏好和资源整合能力来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通过强化知识溢出和集体主义倾向来抑制管理层短视行为,从而促使企业将更多的资源要素投入数字化转型项目。

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表明:高管团队断裂带增强可以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提高,其中存在通过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和抑制管理层短视行为来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两条路径;高管团队断裂带增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成熟期企业、非国有企业、行业集中度较高企业、地区网络信息基础设施较完善企业中显著,但在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国有企业、行业集中度较低企业、地区网络信息基础设施较落后企业中不显著。

应适度增强企业高管团队断裂带,有效激励和支持各类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增强高管团队断裂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作用和普惠效应。

高管团队断裂带研究综述与展望

高管团队断裂带研究综述与展望

的指导和依据。

(4)高职院校需要做到增活力,着力优化产业引才留才环境。

一是继续统筹实施好“成大杯”、“百校千企万岗”等人才扶持政策,培育壮大高职院校“智能+”领域人才队伍。

二是学习借鉴上海、广东、浙江等地高校经验,在创业投资、融资担保以及技术成果入股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档、一企一策的量身定制。

三是提供人才引进奖励基金,激励企业研发机构引进创新领军人才,支持“智能+”领域的企业申报各种国家级和市级的人才专项支持基金。

四是搭建一些大项目、大平台,为高职院校“智能+”领域专家团队与国内外顶尖“智能+”研究机构搭建合作桥梁。

五是理顺企业、院校之间的人才交流合作机制,鼓励企业和学术界进行人才流通,促进校企合作对接。

以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有效化解“智能+”对就业的不利冲击。

四、结语就目前中国的大环境而言,“智能+”产业链已经在“智能+”平台、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制造、智能语音设备等核心领域有着良好的产业布局,“智能+”在新兴产业、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的深入应用正在催生出大量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和一定数量的协作性劳动力需求。

目前,“智能+”应用仍处在初级阶段,将一定程度替代低技能、非熟练的劳动工人甚至部分具有一定经验和技术的操作工人。

为了化解上述不利冲击,一方面,引导“智能+”应用相关企业逐步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以增强劳动者对“智能+”技术变革的适应性,有效缓解“智能+”对就业的不利冲击。

另一方面,深化针对性的职业技术教育体制改革,加大能够适应未来“智能+”发展方向的职业培训投资力度及职业技能培训强度,这不仅能够及时化解“智能+”的负向就业冲击影响,还能够妥善解决职业技能院校毕业生择业就业困难、就业收入偏低等现实难题。

参考文献:[1]毕宏音.人工智能发展的社会影响新态势及其应对[J].重庆社会科学,2017(12).[2]梁春艳,张可月,丁福兴.人工智能影响就业结构的过程与机理[J].当代经济,2018(12).[3]桑雷.“机器换人”现象对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新影响[J].职教通讯,2020(11).[4]谢璐,韩文龙,陈翥.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多重效应及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2019(09).[5]刘曼璐,王佳.人工智能技术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融合路径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9(07).作者简介:王佳(1987-),女,江西赣州人,博士,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特聘教授,研究方向:跨境电子商务和高职教育高管团队断裂带研究综述与展望■李季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摘要:近年来,高管团队断裂带成为研究高管团队构成异质性的重要视角,国内外学者开始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关注高管团队断裂带。

企业并购后的整合策略

企业并购后的整合策略

企业并购后的整合策略企业并购是指一家企业通过购买或合并其他企业来扩大规模和增强竞争力的战略行为。

然而,仅仅进行并购并不能确保成功,必须进行有效的整合才能实现预期的盈利和成长。

本文将探讨企业并购后的整合策略,并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和经验。

一、整合目标的设定在开始整合之前,企业需要设定明确的整合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与公司的战略和长期规划相一致,并帮助实现战略的重点和优先事项。

整合目标可以包括增加市场份额、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扩大销售网络等。

二、整合团队的建立成功的整合需要一个专门的团队来负责规划和执行整合策略。

该团队由高管人员和专业人员组成,他们必须熟悉并购的业务和相关行业,并具有领导能力和沟通技巧。

整合团队将负责制定整合计划、协调各部门和监督整个整合过程。

三、文化整合文化整合是并购后的关键一环,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企业的文化是其核心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工作方式的集合,不同企业的文化差异可能导致团队合作和员工适应的问题。

为了成功整合,企业需要评估并贴近两个企业的文化,并建立一个统一的文化。

这可以通过交流、培训和改变组织结构来实现。

四、流程整合流程整合是指将两个企业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进行整合,并找到最佳的方式来提高效率和减少浪费。

企业可以通过评估和优化整个供应链、生产和交付过程,并采用最佳实践来改进流程。

此外,企业还可以整合IT系统和技术,以提高数据共享和信息流动的效率。

五、人员整合人员整合包括职工安置、人才培养和福利待遇等方面。

企业需要评估并确定重复职位和冲突人员,并进行调整和安置。

此外,还应制定培训计划,以提高员工的技能和能力,并帮助他们适应变化。

合理的福利待遇也是留住和激励优秀员工的重要手段。

六、品牌整合品牌整合是并购成功的关键一环。

企业需要确定整合后的品牌定位和价值主张,并制定品牌整合计划。

这可能涉及品牌的重新设计、市场推广和客户关系管理等。

一个成功的品牌整合将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市场声誉和忠诚的客户群体。

中国组织情境下的家长式领导研究述评

中国组织情境下的家长式领导研究述评

中国组织情境下的家长式领导研究述评作者:张君孙健敏来源:《现代管理科学》2017年第11期摘要:家长式领导是中国本土领导方式的代表,对本位领导学研究范式和本土领导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文章从家长式领导的概念内涵、维度和测量、研究现状等方面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述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家长式领导;威权领导;仁慈领导;德行领导一、引言近几十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领导者在其中的作用功不可没。

针对中国本土的领导学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在中国组织情境下提出和发展起来的领导学中,家长式领导是东方文化背景下领导方式的典型代表,以“立威”和“施恩”两大特点并行为主要特点。

家长式领导为本位领导学研究范式与本土领导学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作为一种领导原型,家长式领导普遍存在于亚太、中东和拉丁美洲地区(Aycan,2006;Cheng et al.,2014)。

目前,两只团队引领家长式研究潮流,分别是台湾学者郑伯埙团队以及土耳其学者Aycan团队(Cheng et al.,2004)。

两支团队都指出家长式领导方式植根于父权,强调权威,具有上级控制下属和关怀下属工作与生活二元并存的特点(Aycan,2006)。

除去这个基本的共性之外,郑伯埙团队提出的家长式领导与Aycan提出的家长式领导在内涵上有很大区别(李艳、孙健敏、焦海涛,2013)。

每一种独特的文化都有独特的领导范式(Prototype)。

不同的文化群体可能会在有效领导的重要特征上具有不同的观点。

因此,基于中国的组织情境进行本土化的领导研究逐步成为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共同关注的方向。

本文主要针对中国文化背景下提出的家长式领导展开。

二、中国组织情境下家长式领导的概念在文化根源上,家长式领导植根于父权主义。

马克思·韦伯将父权主义定义为一种合理的权威。

在《经济与社会》一书中Weber(1968)区别了三类合理的统治:传统的统治、仁慈的统治以及官僚的统治。

高管团队组成特征与行为整合关系研究

高管团队组成特征与行为整合关系研究

发 现 中小 企 业 战
性 和 简 约 性 优 势 , 重 视 人 口统 计 特 征 对 组 织 绩 效 的 理 论 略 模 糊 性 是 高 管 团 队 行 为 整 合 与 企 业 绩 效 的 中 介 机 制 。 预 测 , 但 忽 略 了 高 管 团 队 组 成 特 征 如 何 影 响 组 织 绩 效 的 Ab a a ” 发 现 , 高 管 团 队 行 为 整 合 能 提 升 战 略 决 策 的 r h m[ 理 论 解 释 。 高 管 团 队组 成 特 征 与 运 作 过 程 特 征 、组 织 绩 质 量 ,进 而 缓 解 组 织 衰 退 的速 度 。 效 关 系 的解 释 在 理 论 上 非 常 模 糊 ,缺 乏 相 对 应 的实 证 研
时 间 、工 作 经 历 、每 周 工 作 时 间 、进 入 方 式 、 团队 任 期 、
影 响 。 国 内 对 高 管 团队 运 作 过 程 的研 究 大 部 分 是 理 论 探
经营战略偏好 等。 关键 词 高 管 团 队 ;组 成 特 征 ;行 为 整 合 ;异 质 性
索 和 案 例 研 究 ,仅 有 少 量 问 卷 调 查 研 究 关 注 了 高 管 团队
总 体 看 , 国 外 的 高 管 团 队 行 为 整 合 研 究 形 成 了
为 代 表 的 两 种 研 究 派别 。
i m e i 究 。” 0年 代 中,学 者 们 认 识 到 研 究 高 管 团 队 运 作 中介 以 S e S k等 ”和 L 等 9
过程 的必 要 性。9 0年 代 后 期 到 本 世 纪 前 几 年 , 高 管 团 2 0 0 5年 以 后 权 威 杂 志 发 表 的 几 篇 高 管 团 队 行 为 整 合 实 队 研 究 愈 来 愈 重 视 打 开 传 统 高 层 梯 队 理 论 的 “ 匣 子 ” 证 研 究 , 基 本 都 有 上 述 两 个 研 究 团 队 的 参 与 , 对 高 管 团 黑 ,

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在中西方的理论发展与展望

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在中西方的理论发展与展望
更 为具 体 的定 义 . 即 高 层 管 理 成 员 可 以 公 开 自 由 地 交 换 信
孙海 法等 人 2 0 0 8 ) 在 中国背 景下关 到沟通 频率 是行
为整 合 的一个 重 要维 度 . 他 们 综 合 上 述 两 位 西 方 学 者 强 调 的侧 重 点 , 所 以提 出行 为 整合包 括 : 沟通 频率 、 信 息分 享分 性、 决 策参 与 、 合 作 行 为 四个 维 度 。古 家 军 ( 2 0 0 9 ) 通 过 因素

究其 中 的一个 维度 对 团队运 作 的影响更 有意 义 S i m s e k等
人( 2 0 0 5 ) 首 次 进 行 了 高 管 团 队行 为 整 合 构 念 的 实 证 研 究 .
其 研 究 结 果 支 持 了行 为 整 合 的 三 个 维 度

T MT 行 为 整 合 的 内 涵 及 测 量
素. 包 括信 息交 换 的数量 和 质量 ( Q u a n t i t y a n d Q u a l i t y o f I n .
f n r r n a t i o n E x c h a n g e d ) 、 合 作 行 为 的水平 ( 1 e v e l o f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分 析得 出 T MT行为 整 合包 括 四个 维度 : 合作 行 为 、 信 息交 换、 联 合决 策 、 有 效沟通 . . 他 的研究 验证 了孙海 法等 的研究 中所设 想 的 T MT行为 整合 中沟通频率 的存 在 迄今 为止 . T MT行 为整 合 的结 构 所 包 括 的维 度 到底 如 何并 没 有 定论
未来的研 究展望 。
关键词 : 高管固队; 行为整合; 绩效

高管团队组成特征与行为整合关系研究

高管团队组成特征与行为整合关系研究
高管团队组成特征与行为整合关系 研究
目录
01 一、高管团队组成特 征
03 三、总结与展望
02
二、高管团队行为整 合关系
04 参考内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企业高管团队的作用日益凸显。他们的决 策和领导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战略方向和业绩表现。因此,深入探讨高管团队的组 成特征与行为整合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演示将从高管团队的人数、学 历、经验等方面入手,分析其组成特征,并探讨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关系的现状和 原因。
3、经验
高管团队的经验包括行业经验、管理经验的等多种类型。具有丰富经验的高 管团队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复杂情况,提高决策质量和执行力。然而,经 验也可能成为团队发展的障碍,导致思维定势和缺乏创新。
二、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关系
1、团队协作
高效的团队协作需要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沟通和合作。高管团队成员应该 明确各自的职责和角色,通过良好的团队协作实现互补和协同效应。例如,CEO 需要具备良好的整合能力,引导团队成员共同制定和执行企业战略。
六、结论
综上所述,高管团队的组成特征和沟通频率对组织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为了 提高组织绩效,企业应注意高管团队的组成,鼓励多元化的专业背景和经验,同 时保持适当的沟通频率。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优化高管团队的组 成和沟通频率来提高组织绩效,以及这些因素在特定情境下的作用机制。
谢谢观看
三、总结与展望
本次演示从人数、学历、经验等方面分析了高管团队的组成特征,并探讨了 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关系的现状和原因。结果表明,合适的人数、高学历和丰富的 经验有助于提高高管团队的决策质量和执行力。高效的团队协作、良好的沟通和 科学的决策机制对于行为整合关系的形成至关重要。

高管团队行为整合:一个案例研究

高管团队行为整合:一个案例研究

高 管团 队行 为 整合 的决 策 参 与包括 : 班子 内鼓励 大 家 B为男 性 , 湾籍 , 1 5 台 于 9 9年 出身 , 总经 理夫人 的哥哥 , 是 提 出各 自不 同意见 : 子成 员 的不 同 意见 都能 得到认 真对 台湾交 通 大学计 算 机 和控 制专 业毕 业 . 人职 2年左 右时 班 刚
了一些 有代 表性 的原话 . 据 本 文归 纳 的行 为整 合三个 维 根
管 对 团队行 为整 合 的直 觉理 解 和记 忆 . 而两 个 高管 的不 同
2 1 ) 从行 为整合 的定 义 和测量 可 以看 出 . 为整合 内部 度 分别进 行 归类 生 动 的语 录能原 始客 观地反 映被访谈 高 00 。 行 “ 决策 参 与” 先强 调 “ 同 ” 包 括 会前 、 中有精 心 准 备 评 价能 帮助 我们更 加 客观 地 分析 。 首 小 . 会
■管理 创新
■现 代管 理科 学
一2 1 0 1年第 1 期
富 管 队行 为 整 合 : 个 案 例 研 究 同 =团 口i I吕 I 一
●姚 振 华
摘要 : 回顾 了高管 团队行 为整合 的内涵及 决 策参 与 、 文章 开放 沟通和 团队合 作 等三 个子 维度 。 在此基础 上 , 文章选择 个典 型 的制 造型 民企案 例 , 过 内容分 析 和关键 行 为事件 法 , 别从 决策 参与 、 通 分 开放 沟通 和 团队合 作 三 个维度 透视 该 高管 团队行 为整合 的实践 内涵 。文章还 对 该案 例结论 进行 了讨论 , 索 了提 升 高管 团队行 为整 合效 率 的制度 方案 , 探 并提
出 了未 来 高管 团队行 为整合 理论 研 究的 关注 点和思 路 。

高层管理团队社会整合研究

高层管理团队社会整合研究
整合 中的作 用 ,剖 析 了道 德 意识 、道 德 理 想 、道
德观念 等对 于社会 系 统 的 维护 和 认 同作 用 ,以及
道 德规范对 于 社会 秩 序 的维 护 和对 失 序 、失 范 的
为高层管理团队组建、培训 和绩效评估等提供思
路 、方 法 。
抑 制作用 。郑杭 生 (03  ̄认 为社会 整 合 即一个 20 ) ] 社会 的不 同要 素 、部 分 整合 为 一 个 协调 统 一 的社 会 整 体 的 过 程 ,亦 称 社 会 一 体 化 。 程 美 东
基 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 会科学研究项 目 《 基于人力资本的高管团队绩效及评价体系研究> ( 目编号 : 6 604)的资助 。 项 0J 302 A 作者简介 :赵士军 ,通讯作者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生,研究方向 : 人力资源管理。于林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 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生。研究方向 : 人力资源管理 。陈倩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生。研究方 向:人 力资源管理 。
高价值 、高稀缺和难以模仿性,是构筑组织可持 续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 ,高管如何以一个团队
进 行有效 运作 的关 键 是社 会 整 合 。高管 作 为 “ 社
会人 ” ,有 着 回报率很 高 的资源 ,但 高管之 间存 在
盾、冲突和纠葛 ,使之成为统一的体系的过程或
结果 。在这个 过 程 中 ,社 会 各 相离 而 有关 系 的 单 位 ,通过 相互 顺应 、遵 守 相 同 的行 为规 范 而 达 到
异质性 ,他 们在 合 作 时不 一定 能 使 各 自拥有 资 源 最大化 ,这 就需 要 提高 高层 管 理 团 队的 社会 整合
团结 一 致 ,形 成 一 个 均 衡 的 体 系 ” 仲 红 卫 。 (o1[认为社会整合 即指构成社会系统的各个 2o ) ] 3

高管团队行为整合与组织绩效:基于国企、民企和欧美外企的对比

高管团队行为整合与组织绩效:基于国企、民企和欧美外企的对比
的氛 同开始 形成 。Smsk等 (0 5 i e 2 0 )首次 对高管 团 队行为 整合 的前 置 因素 开展实 证研究 。[L 和 H m 5 i 1 a— bi (0 5 r k 2 0 )基 于 问卷 邮寄 的实证 研究发现 ,高管 团队冲突与 “ 为不整合 ”正相关 ,并且 团 队行 为不 c 行 整 合 负 面影 响 组 织绩 效 ,但 他 们 对公 司绩 效 的测 量 没 有包 含 组 织 客 观 绩 效数 据 。 A rhm 和 Jh ba a on (06 2 0 )发 现高管 团队行为整 合能提升 战略决策 的质量 ,进 而缓 解组织 衰退 的速度 。 3 as [R e 等 (0 1 7 2 1 )提 了高管 团 队与 中层管理 团队行为整合 过程对企 业战略决 策影响 的理论 模型 。[ 8 1 国内关于高管 团队行 为整合的研究 尚处于起 步阶段 。姚 振华 和孙 海法 (0 9 2 0 )回顾 了西方 研究对 高 管 团队行 为整合 构念 和测 量 的两种 方法 。首次从 可 观察 的行 为视角 研究 高管 团队行 为整合 的构 念 和测 量 。9把高管 团队行 为整合定义 为 “ [ 1 高管 团队成员主 动积极地分享 信息 、资 源和决策 的行 为过程 ” ,揭示 了行为整 合 的决策 参与 、开放沟通 和团队合作三 个维度 。姚 振华 和孙海法 (0 0 2 1 )研 究 了高管 团队组成
水 平显 著 低 于 国企 和 民 企 : 欧 美 外 企 高 管 团 队行 为 整合 对 短 期 绩 效 和 长 期 绩 效 的 显 著 性 和 显 著 系数 均 高于 国
企和 民企
f 键 词】高 管 团 队 关
行 为 整合
对 比 研 究
[ 中图分类号]F 7 . [ 21 5 文献标 识码]A [ 文章编号] 10 — 3 6(0 2 5 0 8 — 8 0 0 7 2 2 1 )0 — 0 3 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高管团队特征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高管团队特征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13

推荐指数 6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科研热词 高管团队 高层管理团队 运行过程 认知能力 认知特征 行动导向 决策模型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2013年 科研热词 高管团队 高管特征 高管团队特征 高管团队沟通 高管 高层梯队 隐性特征 违规 董事长 背景特征差异 结构方程模型 纵向跟踪研究 环境动态性 派系冲突 权力配置 战略管理 战略决策 团队绩效 团队互动 创新能力 出版传媒集团 决策绩效 冲突演化 关系转折点 公司治理 企业绩效 企业社会回应阶段模型 企业社会回应 人口特征 人力资本 中小创新型企业 r&d投入行为 r&d强度 pls结构方程模型 推荐指数 6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2010年 科研热词 高管团队 行为整合 组成特征 异质性 推荐指数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科研热词 高管团队 组织绩效 高层梯队 领导风格 行为整合 董事会 组织创新 组成特征 沟通频率 权力配置 搜寻整合能力 信息搜寻 企业绩效 人口统计特征 人力资本 中小民企 pls结构方程模型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企业总经理如何进行团队建设与团队合作

企业总经理如何进行团队建设与团队合作

企业总经理如何进行团队建设与团队合作企业总经理在日常工作中,团队建设和团队合作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个团结、高效、和谐的团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而团队建设和团队合作的任务就落在企业总经理的肩上。

那么,企业总经理该如何进行团队建设与团队合作呢?首先,企业总经理应该注重塑造团队文化。

团队文化是团队凝聚力的核心,它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向心力。

总经理可以通过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定期组织团队聚餐、设立团队座右铭等方式,逐步建立企业独有的文化氛围,使每位员工都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从而形成团队的凝聚力。

其次,企业总经理应该重视团队建设的过程。

团队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总经理应该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合作,及时发现团队成员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引导解决,使团队建设的过程更加顺畅。

只有经过历练和磨合,团队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整体。

再次,企业总经理应该提倡团队协作。

在团队协作中,每位团队成员都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实现团队的目标。

总经理可以通过设立团队奖励机制、推行团队竞赛等方式,激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团队协作,形成团队协作的良好氛围。

只有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协作,团队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并取得更好的业绩。

最后,企业总经理应该注重团队成员的培训和激励。

团队成员是团队建设的基石,他们的个人能力和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团队的发展和壮大。

总经理应该定期组织团队培训,提升团队成员的技能和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同时,总经理还应该合理激励团队成员,给予他们应有的奖励和荣誉,激励他们为团队目标努力奋斗,提升团队整体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在一个企业中,团队建设和团队合作是保持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企业总经理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应该注重团队建设和团队合作,积极引导团队成员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形成一支团结、高效、和谐的团队,共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国内团队沟通理论研究综述

国内团队沟通理论研究综述

国内团队沟通理论研究综述经济的高速运转,生活节奏的加快,企业为应对多变复杂的经营环境,团队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行为模式,不仅仅是人员之间的简单相加,而是人才知识的汇聚。

团队成员之间文化水平、知识结构、接受程度等因素对其相关之间的沟通都有极大的影响。

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领导风格、心理学、虚拟团队等方面的相关沟通理论。

标签:团队沟通;组织行为模式;虚拟团队F241引言世界经济多元化模式的发展,国家经济政策的不断变化,企业组织结构形式正趋向扁平化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团队”一词是企业为适应组织结构本质变化,在灵活利用员工的才智和有效激励协调员工的基础上应运而生。

人作为行为主体,基于行为、信息、思想等层次的沟通在团队面对纷繁复杂经济环境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因此有关“团队沟通”的研究成为人力资源和组织行为学界的炙热话题。

在纷繁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团队应如何利用自身特色资源应对各种因沟通不善引起的危机和挑战,消除团队中各种不良影响因素,形成团队有效沟通等问题,引起了国内相关学者对团队沟通关注度的增加。

近几年,团队沟通更多的被运用到扁平化组织结构中,影响团队成员有效沟通的因素及解决方案研究。

同时,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员工创新行为、自我效能感、知识活动元素、团队弹性、虚拟团队、MTS等研究,既是研究的发展,又是团队沟通在实践中的验证。

2研究由来1981年,日裔美国学者威廉·大内(William Ouchi)出版的《Z理论》一书中,通过大量的研究,指出团队精神特别是团队中人际沟通技能对日本企业成功的贡献,是有团队管理最早的研究资料和对团队对企业贡献的初体验。

由于国内各个学者研究领域、思想层次、研究视角等不同,所以对“团队沟通”一词的定义各持己观。

赵金肖等认为团队沟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雇员按照一定的目的组成的团队中发生的所有形式的沟通,一个团队的绩效与其沟通力密切相关。

高伟凯、武博等认为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换信息和传达思想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伴随着激励和影响行为的意图,认为沟通有两个基本条件即信息的传递和信息的理解。

关于如何进行集团内部整合工作的建议

关于如何进行集团内部整合工作的建议

相关多元化
不相关多元化
超出了我们现有的行业,完全进入全新的行业, 但与现有的产品和市场 和我们现有的产品和市 相关程度高 场完全不相关 通常的理由: 通常的理由:
在成长的过程中, 有时候明确自己 不能做什么比明 确自己能做什么 更重要
-控制供应链的上游或下 -有闲置资源、能力或者 游,以获得数量、质 富余资金需要加以充分 量、价格、成本等的优 利用; 势; -现有行业和产品处于衰 -控制更多更广的渠道以 退阶段,不相关多元化 占领市场; 是唯一可能的“逃离” -新业务可以充分发挥现 方式; 有的核心能力、技术及 -环境难以预测,需要分 相关资源,以进行新的 散风险; 利润区域; … …
出售/剥离
理念整合之六:品牌/产品价值定位
-集团现有的主力产品/品牌的战略价值定位是怎样的? -各产品/品牌的顾客范围能否扩大或重新定义?他们的需求和潜在需求是怎样的? -所处产业的各项关键竞争要素究竟是哪些?主要竞争对手在各项关键竞争要素上 的表现的相对强弱怎样?产业的平均标准是怎样的? -基于对顾客范围的重新定义及对其的了解,我们应该剔除-减少-增加-创造哪 些竞争要素,从而降低某些成本,将资源投入到能够超越现有需求并实现差异化 的要素上 例:某企业产品的价值定位图
决策机制整合之三:完善相关的决策流程
一、集团战略规划的决策流程相关说明:
《集团战略分析报告与建议》: 时间要求:每?年?月之前提交 应包含内容:集团面临的宏观环境分析、行业和竞争分析、市场分 析、资源、能力和现状分析 提出核心能力塑造、业务组合、资源组合、新投资方 向、技术创新、组织变革等的建议 《集团战略规划草案》、《集团战略规划书》: 时间要求:分别于?日之内完成 应包含内容:集团的战略定位 组织的期望(使命、愿景、价值观) 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定位及实现的方法 集团的业务组合及相应的资源投入方案 集团新的投资方向与技术创新方向 集团组织变革的需求 集团3-5年的发展规划(市场规模、研发方向、生产 能力、资本运营、人力资源等方面的规划)

高管团队断裂带、自反性对决策绩效的影响

高管团队断裂带、自反性对决策绩效的影响

高管团队断裂带、自反性对决策绩效的影响赵丙艳【期刊名称】《《中国流通经济》》【年(卷),期】2019(033)012【总页数】8页(P107-114)【关键词】高管团队断裂带; 任务自反性; 情感自反性; 决策绩效【作者】赵丙艳【作者单位】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上海市2013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2.92一、引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面对的内外部情境日益复杂,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增多,如何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并最大程度地实现自身发展,是每个企业都可能面临的挑战。

高管团队作为企业的核心决策层,其战略决策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决定着企业兴衰与未来走向。

在高管团队的战略决策研究中,学者主要关注其单一人口统计学特征及其异质性对决策绩效的影响,然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定甚至出现相反的结论[1-3]。

这就需要我国学者立足于本土进行研究。

基于我国的现实国情,高管团队在团结协作过程中会出现基于职业背景、学历、年龄等划分出的内部“小团体”,也即呈现出断裂带特征。

这些小团体影响着高管的认知,往往导致他们对内部认同感较强,对外部呈现抱团抵抗,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管的行为模式。

按照相似吸引范式理论,具有相似特征的人容易相互吸引,构成在社会行为基础上的相关团体。

在组织内部产生的小团体,形成了各自的“圈子”,圈子内凝聚力较强,当小团体内部成员与外部人员出现冲突时,内部成员往往相互偏袒,形成对人不对事的作风,导致不公平、不公正处理事务的现象。

从另一方面看,组织内部不同小团体之间的冲突与交流,会引起不同思想观念的碰撞,信息多样化导致决策信息的丰富化,利于择优选择。

故在我国现实情境下,研究高管团队断裂带具有重要意义。

群体决策理论认为,在企业的战略决策中,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的优势明显,群体决策带来的多样化信息渠道增强了思维弹性,在共同参与的决策过程中决策行为会更具理性,能够避免个体决策的偏颇和信息来源的单一化,甚至可以碰撞出创新的思维火花,产生“1+1>2”的团队协同效应,提升团队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基于高阶理论视角的战略双元研究

基于高阶理论视角的战略双元研究

基于高阶理论视角的战略双元研究王艺霖;王益民【摘要】文章以高阶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制度转型期中国企业高管团队行为整合、政治联系、中庸思维与战略双元之间的关系。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行为整合、高管团队政治联系对战略双元有正向影响。

高管团队中庸思维弱化了高管团队行为整合与战略双元之间的关系。

%Based on upper echelons theory and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the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p management team behavioral integration,political connection,Zhong-yong thinking and strategic ambidexterity in Chinese enterpris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institutional transition. The paper also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findings show that both top management team behavioral integration and top management team political connection have positive relationships with strategic ambidexterity. Furthermore, top management team Zhong-yong thinking weake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p management team behavioral integration and strategic ambidexterity.【期刊名称】《华东经济管理》【年(卷),期】2015(000)007【总页数】6页(P102-107)【关键词】战略双元;高管团队行为整合;高管团队中庸思维;高管团队政治联系【作者】王艺霖;王益民【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2基于高阶理论视角的战略双元研究王艺霖,王益民(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摘要:文章以高阶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制度转型期中国企业高管团队行为整合、政治联系、中庸思维与战略双元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报告
报告人:XXX
Simsek, Michael, Richard. Modeling the Multilevel Determinants of Top Management Team Behavioral Integr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5, 48(01): 69–84.
受访者使用从1(“低效率”)到5(“高效率”)的五个 等级评估他们的团队: (1)思想数量 (2)解决方案的质量 (3)创造力和创新水平
共同决策
(1)团队成员通常让对方知道他们的行为何时影响他人团 队成员的工作 (2)团队成员清楚地了解其他团队成员的共同问题和需求” (3)团队成员通常会讨论他们对彼此的期望
但是,BERGH(2001)通过提出基于资源的竞争假设,认为长 期担任首席执行官更有可能拥有对其公司的大量特殊知识,
“更长期的高级管理人员更有价值”。
假设2.首席执行官的任期将与首席执行官公司高层管理团队的行为整合 水平正相关。
2019/5/13
8
文献综述与假设
团队决定因素 团队多样性。 度量高管团队多样性有多种方式。方式一:人口统计特征的多 样性,如团队任期,教育和职能背景;方式二:目标偏好的多 样性(MILLER,BURKE,&GLICK,1998)。 由相似性吸引和社会分类这两个理论可以预测:当TMT是同质 的时,其合作互动将是高的,因为成员吸引力很高,团队成员 的分类很少(TSUI,EGAN,&O)。
(6)“因为一个团队成员对项目完成贡献较少,团队决定要求该成 员获得较少的份额的团队奖励”(反向评分)。
CEO任期。
受访者表明他们担任首席执行官的年数来衡量CEO任期。
团队层面
任期多样性
将每个团队的任期标准偏差除以团队的平均任期,因此更高的分数表
(tenure diversity) 示更大的多样性,分数接近零表示更大的同质性。
2019/5/13
5
文献综述与假设
行为整合的决定因素 CEO决定因素 CEO集体主义倾向。 CEO任期。 团队决定因素 团队多样性。 TMT任期。 TMT规模。
2019/5/13
6
文献综述与假设
CEO决定因素 CEO集体主义倾向。 HAMBRICK(1994)假定CEO是TMT的核心要素,其行为 与任何其他成员不同,“可以极大地影响。 。 。行为整 合”。 HAMBRICK & BRAN-DON(1988)确定的CEO价值观中, 集体主义取向特别有助于影响TMT过程(CHEN,CHEN, &MEINDL,1998; TRIANDIS,1995)。
高阶研究的第二个流派更集中于团队过程的微观方面(FINEGRAINED ASPECTS),包括沟通质量(O'REILLY等,1993), 沟通频率(SMITH,SMITH,OLIAN,SIMS,O'BANNON, &SCULLY 1994),社会整合(SMITH ET AL。,1994),相 互 依 赖 ( MICHEL & HAMBRICK , 1992 ) , 以 及 共 识 (BOURGEOIS,1980)。
建立高层管理团队行为整合的多层次决定因素
2019/5/13
1
大纲
I 理论背景 II 行为整合的决定因素 III 方法 IV 分析和结果 V 讨论和结论
2019/5/13
2
引言
研究现状
高阶研究的一个流派联系了TMT特征与公司层面的结果,诸如 全球战略态势(CARPENTER&FREDRICKSON,2001),战 略 变 革 ( O'REILLY , SNYDER , & BOOTHE , 1993; WIERSEMA & BANTEL , 1992 ) , 对 创 新 的 承 诺 (DAELLENBACH,MCCARTHY,&SCHOENECKER,1999) 和竞争行动(HAMBRICK,CHO,&CHEN,1996)。
终身制(假设2)之间的联系值得注意,因为它们强调了领导者 在塑造TMT流程中的重要性。 我们同时检查了目标偏好和人口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变量。我们的研究结果表 明,教育多样性在行为整合方面很重要,而人期多样性和职能背 景多样性则不然。 团队任期本身(假设4)在塑造行为整合方面没有发挥作用。 我们的结果表明行为整合与公司业绩正相关,与公司规模负相关, 与公司年龄无关。
假设4.高层管理团队的任期与其行为整合水平正相关。
2019/5/13
11
文献综述与假设
团队决定因素 TMT规模。 随着TMT规模的扩大,其意见,价值观和利益的多样性也在增 长 ( BANTEL & JACKSON , 1989; SMITH 等 , 1994; WIERSEMA&BANTEL,1992)。因此,较大的团队更容易出 现 社 会 整 合 的 问 题 , 例 如 DEPERSONALIZATION ( TA JFEL & TURNER,1986)和冲突(AMASON & SAPIENZA,1997), 这使得大型团队的成员更难以合作。
我们通过要求受访者将每个团队成员的职能专业指示为财务,人力资
源,营销,运营,研究和开发或一般管理来衡量职能背景多样性
(functional diversity)。然后,为了计算职能15背景多样性得分, 我们使用了Blau(1977)指数,该指数评估了分布中重要类别的数量
企业层面
协变量
公司绩效
要求首席执行官在销售收入,净利润和股东回报方面,将 公司的业绩与主要竞争对手的业绩进行比较(1,“更糟 糕”,到5,“更好”)。
2019/5/13
3
引言
研究现状
HAMBRICK(1994)提出了TMT行为整合的概念,行为整合 是团队整合能力的一个相对全面的属性,其相互关联的社会和 任务相关过程共同捕捉到“高管团队成员之间的集体互动程 度”。并将TMT行为整合与组织结果联系起来。
他概念化了行为整合作为一个元信息结构,元结构包括一个社 会维度(高层管理团队的协作行为水平)和两个任务维度(团 队的信息数量和质量交换以及对共同决策制定的重视)。 他认 为,这些相互促进的过程在一致的情况下,比单独检查的每个 维 度更 能体现 TMT 的整体 性和 统一性 ( HAMBRICK, 1995; SIEGEL&HAMBRICK,1996)。
假设1.首席执行官的集体主义取向将与首席执行官公司高层管理团 队的行为整合水平正相关。
2019/5/13
7
文献综述与假设
CEO决定因素
CEO任期。
高阶理论指出:长期担任高管是组织自满的根源(BOEKER, 1997),即他们倾向于抵制变革(FINKELSTEIN&HAMBRICK, 1990 ) 并 接 受 战 略 现 状 ( HAMBRICK , GELETKANYCZ , & FREDRICKSON,1993)。
教育多样性
采用Simons,Pelled和Smith(1999)的方法,我们通过变异系数计
(educational diversity) 算教育多样性(educational diversity),首先将获得的最高学位
转化为正规教育年份,然后将每个团队的教育标准偏差除以团队的平
均教育水平。
职能背景多样性 (functional diversity)
假设3.高层管理团队的多样性将与其行为整合水平负相关。
2019/5/13
9
文献综述与假设
团队决定因素 TMT任期。 KATZ(1982)认为增加团队任期会产生稳定性并增强社会化。 FINKELSTEIN 和 HAMBRICK ( 1990 ) 支 持 KATZ 的 推 论 , 即 TMT任期与对现状的承诺相关。 但 大 多 数 随 后 的 TMT 研 究 都 没 有 。 例 如 , WIERSEMA 和 BANTEL(1992)发现,较长时间的TMT更倾向于支持变革。
2019/5/13
13
因变量 行为整合
合作行为 信息交换
使用从1(“非常不同意”)到5(“非常同意”)的五个 等级评估合作行为。 (1)当团队成员忙碌时,其他团队成员经常自愿帮助管理 工作量 (2)团队成员可以灵活地转换职责,使彼此之间的事情变 得更加轻松 (3)团队成员愿意互相帮助完成工作并完成最后期限
未来的研究人员可能会通过从每家公司收集更多的TMT受访者样本来 复制我们的研究。
我们的横截面设计使我们无法解决关于因果关系和替代因果序列的问
题。
2019/5/13
21
谢谢!
2019/5/13
22
2019/5/13
4
引言
研究思路 基于HAMBRICK(1994)将行为整合设想为具有CEO,团队和 公司层面的决定因素,并且将他的理论关注集中在公司层面, 本文对CEO,团队和公司层面决定因素塑造行为整合的程度进 行了理论化。利用402家公司的调查数据,开发了一种可靠的结 构测量方法,并为我们的结构模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0
研究结论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关于其他决定因素,另一个有趣的扩展是检查TMT薪酬和薪酬结构对 行为整合的影响。
另 一 个 有 趣 的 扩 展 是 检 查 行 为 整 合 的 组 织 后 果 。 例 如 , HAMBRICK (1994 )提出“PROSPECTOR ORGANIZATIONS的高层管理团将有 更大的行为整合。鉴于PROSPECTOR ORGANIZATIONS往往具有创 造性,我们认为行为整合可能与创新,冒险和战略更新有关,或者 ZAHRA ( 1996 ) 称 之 为 “ 创 业 企 业 ” (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公司规模
将全职员工的数量作为公司规模来衡量,然后进行对数转 换,因为分布与正常性有关
公司年龄 将公司成立以来的年数视为公司年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