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济法基础理论参考答案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1)

《经济法》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关于法的本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B.法是超阶级的产物C.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D.法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总和2.下列选项中,不可能成为法律关系的内容的是()。
A.继承权B.纳税C.不得损坏公共财物D.劳动成果3.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律关系三要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A.任何一个法律关系至少有两个主体B.义务主体只能以积极作为的方式履行义务,不能以消极不作为的方式履行义务C.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D.权利和义务只有通过客体才能得到体现和落实4.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律事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法律事实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B.地震、洪水、台风等属于法律事件C.重大政策的改变是一种绝对事件D.法律事件的发生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5.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法的形式的是()。
A.法律B.行政法规C.法院的判决书D.国际条约7.行政法规是由()在职权范围内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B.国务院C.各级人民政府D.最高人民法院8.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可以将法分为()。
A.成文法与不成文法B.根本法与普通法C.实体法和程序法D.一般法与特别法9.下列关于仲裁委员会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仲裁委员会隶属于同级人民政府B.仲裁委员会按照行政区划层层设立C.仲裁委员会之间有隶属关系D.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中,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2/310.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只能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B.只能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C.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D.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时提出11.张某与李某在甲市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将位于乙市的房屋卖给李某,合同约定如果发生纠纷,由甲市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编经济法基本理论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经济法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法是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经济关系 B.国民经济管理关系C.经营协调关系 D.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2、经济法这个概念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在1755年出版的《自然法典》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A.德萨米 B.摩莱里 C.圣西门 D.傅立叶3、美国国会于1890年通过了(),这被视为现代经济法产生的标志。
A.《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B.《全国产业复兴法》C.《农业调整法》 D.《紧急银行法》4、1919年()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以经济法命名的法《煤炭经济法》。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法国5、被称为经济法的核心、经济宪法的是()。
A.反垄断法 B.反不正当竞争法C.税收征收管理法 D.公司法6、准确了解经济法的概念关键在于明确()。
A.经济法的体系与渊源 B.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C.经济法的主体 D.经济法的调整对象7、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是()。
A.人身关系 B.财产继承关系C.国家协调国民经济运行中发生的经济关系D.民法、行政法等法律部门所调整的各种经济关系。
8、国家通过经济法对市场主体干预调控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关系是()。
A.市场主体调控关系 B.市场秩序调控关系C.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D.市场监督关系9、税法属于()。
A.市场主体法 B.市场活动与规范法C.宏观调控与管理法 D.劳动与社会保障法10、中国经济法的真正产生和发展是从()开始的。
A.新中国成立后 B.文革后C.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D.1993年后二、多项选择题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 )。
A.市场主体调控关系 B.市场秩序调控关系C.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D.市场监督关系2、经济法的渊源有()。
A.宪法法律 B.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C.司法解释 D.法院判例3、下列规定中属于经济法的法律渊源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D.《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4、经济法的体系,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宪法原则所形成的()的有机整体。
经济法例题整理(含答案-供参考)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理论重点难点: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法律行为、代理,诉讼时效和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1.1.5 经济法的渊源【例题1】民族自治地方有关调整经济关系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也是我国经济法的渊源之一。
( )【例题2】下列法的形式中,属于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例题3】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B 、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C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D 、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例题4】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A 、宪法B 、同级政府规章C 、法律D 、行政法规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同级地方政府规章。
【例题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经济法渊源的是:A、司法解释B、判例C、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D、部分规章【答案】√。
C。
B。
B。
B。
1.2.2 经济法律关系构成,包括主体、内容和客体三要素【案例1】:假设A、B两个企业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签订100万的买卖合同,双方形成合同关系,该合同关系就是经济法律关系,依据《合同法》,该合同界定了双方当事人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假设A企业向B银行贷款100万,在该借款合同中,A是债务人,B是债权人,C是保证人。
那么C 能否成为保证人就要看其是否具备签订保证合同的主体资格。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国家机关和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具备作为保证人的主体资格。
【案例2】:企业能否对外提供担保,法律规定企业本身可以提供对外担保,但是对外担保余额不能超过净资产的50%,也不能超过上年的外汇收入。
(完整版)经济法第一章习题有答案

第一章总论习题第一单元法律基础一、法的本质与特征【例题1·多选题】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2009年)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D。
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答案】ABCD【解析】(1)选项AB:属于法的本质;(2)选项CD:属于法的特征。
【例题2·多选题】根据我国法律制度的规定,法的特征包括()。
A.国家强制性B.国家意志性C.明确公开性 D。
规范性【答案】ABCD二、法律关系【例题1·单选题】下列公民中,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2017年)A.赵某,9岁,系某小学学生B。
王某,15岁,系某高级中学学生C。
张某,13岁,系某初级中学学生D.李某,17岁,系某宾馆服务员,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答案】D【解析】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例题2·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2015年)A。
法人 B。
发明 C.行为 D.荣誉称号【答案】BCD【解析】选项A:属于法律关系的主体。
【例题3·多选题】下列可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有()。
(2016年)A。
土地 B。
荣誉称号 C。
人民币 D.天然气【答案】ABCD【例题4·单选题】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向乙公司购买了一台设备,价款8万元,该买卖合同的法律关系的主体是().(2017年)A。
买卖合同 B.设备 C.8万元价款 D.甲公司与乙公司【答案】D【例题5·多选题】非物质财富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物质财富的有( )。
(2017年)A.著作B.嘉奖表彰C.发明D.荣誉称号【答案】ABCD三、法律事实、【例题1·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会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是()。
经济法(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同步测试参考答案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D2.A3.C二、多项选择题1.BC2.ABC 3.ACD第二章公司法一、单项选择题1。
B 2。
D 3。
A 4.B二、多项选择题1。
AC 2。
ABC 3。
AC 4。
ACD第三章合伙企业法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B 4、D二、多项选择题1、AD 2、CD 3、BC4、BCD第四章外商投资企业法一、单项选择题1。
A 2.C 3。
D 4。
B二、多项选择题1.BC 2.CD 3。
ABC 4.ABC第五章个人独资企业法一、单项选择题1。
B 2。
A 3.A二、多项选择题1.ABD 2.BC 3.AC第六章企业破产法一、单项选择题1.A 2.B 3.D4。
C 5。
C二、多项选择题1。
AB 2。
AC 3.AC 4.ACD 5.ABCD第七章合同法一、单项选择题1。
B 2.A3.D 4.B 5。
A 6.D二、多项选择题1.ABCD2。
ABCD3.ABC 4.ABC 5。
ABC 6.ABCD第八章担保法一、单项选择题1.A 2。
D3.B 4.D 5.D 6.B二、多项选择题1.ACD2.AD 3.AB 4.CD 5.ACD 6.BC第九章工业产权法一、单项选择题1.C 2.B 3.D4.A 5.D 6.C 7.D二、多项选择题1.BC2。
AD3.ACD 4。
AC 5.BD第十章反不正当竞争法一、单项选择题1.C2.D 3。
D 4.A二、多项选择题1.ACD2.AD 3。
AC 4.ACD第十一章产品质量法一、单项选择题1。
A 2.D 3.D 4.C二、多项选择题1.AB 2.AC 3.AC 4。
AD第十二章广告法一、单项选择题1。
D 2.B 3.D 4.B二、多项选择题1。
CD 2。
ACD 3.ACD 4.AB第十三章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一、1.B 2.C 3.D 4。
A二、多项选择题1。
CD 2.BC 3、AB 4、AB第十四章财政税收法一、单项选择题1.A2。
经济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汇总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知识参考答案一、简答题 1、请分析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区别。
)法律渊源不同。
大陆法系表现为成文法,英美法系既包括制定法,(1答:两者区别:)法官权限不同。
大陆法系法官强调援引成文法中的规定来审判案件,法也包括判例。
(2官只能适用法律而不能创造法律。
英美法系法官既可以援引成文法也可以援引已有的判例,)诉讼程序不同。
大陆法系以法官为重心,具有纠问程序的特3而且可以创造新的判例。
(法官只是双方争论的“仲裁人”而英美法系以原告、被告及其辩护人和代理人为重心,点。
不能参与争论。
2.何谓经济法律关系?有哪些要素构成?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形式表现出来法律关系,是指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答:的的社会关系。
缺法律关系的内容和法律关系的客体三个要素构成的。
法律关系是由法律关系的主体、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构成法律关系。
请阐述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3.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指国家在经济管理和协调发展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答:系。
以下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经济管理关系。
经济管理关系是指国家组织领导与管理国民经济所形成的经济关1(宏观管理经济关系一般包括国家在计划与产业系,包括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两方面的内容。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经济预算及其投资引导,税收、金融、物价调节、土地利用规划、标准金融证券化管理等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关系;微观管理经济关系一般包括国家在税收征管、监管、贸易管制、物价监督、企业登记管理、交易秩序管理等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关系。
在实践中,这两方面的内容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
)维护公平竞争关系。
维护公平竞争是国家协调发展经济活动的重要方面。
这一关2(促进或限制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护、系是指国家为了维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保持其活力,竞争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
)经济组织内部经济关系。
这里的经济组织是指以企业为主体的各类经济组织,其3(包括企业领导机内部经济关系是指其自身在组织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各种内部经济管理关系,各生产组织之间以及企业与职工之间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发构与其下属生产组织之间、财务会这一内容包括经济组织的主体资格类型以及各类型的内部组织管理、生的经济关系。
第1章 经济法基础理论 答案

第1章经济法基础理论参考答案:第1章一、单项选择题:1、D 2、D 3、D 4、B 5、B 6、B 7、A 8、B 9、C 10、D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D 3、ACD 4、ABCD 5、ACD 6、ABC 7、AC 8、AB 9、ABCD 10、ABCD三、判断题:1、对2、对3、错4、错5、对6、错7、错8、对9、对10、对案例一答:陈红的母亲可以向王明主张5千元的债权,若其不能归还,则可以对其与陈红的共有财产音响主张权利。
张翼翔可以向王明主张1.5万元的债权,也可向王明的姐姐主张权利;若王明的姐姐偿还了债务,则她可以向王明追偿。
王明可以向俞芳主张债权,在李刚毅患精神病期间,俞芳作为监护人应承担偿还义务;在李刚毅死亡后,因其留有财产,他与王明之间的债权债务并不因其死亡而消灭,依法应在财产继承之前予以偿还。
俞芳若拿不出现金,可以将李刚毅的遗产变卖来偿还。
当然,若李刚毅无遗产或遗产不足以偿还债务,则俞芳无偿还义务或对超出遗产部分的债务无偿还义务。
案例二答:本案中,⑴黎民等游客与新江旅行社约定昆明大理五日游,这是合法行为,引起了游客与旅行社之间的旅游劳务法律关系的发生,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
⑵10月2日上午飞机误点是因机场大雾,是自然现象引起了乘客与航空公司的运输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时间延后)。
这种绝对事件往往被认为是不可抗力,当事人都无过错,所以任何一方均不应承担责任。
⑶游客万林在旅行前死亡,他与旅行社的旅行劳务法律关系随之终止,他的死亡不是他自己和旅行社所能决定的,是绝对事件。
⑷游客们到达云南后,旅行社未提供原先约定的住宿、就餐及出行条件,是违约行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如果旅游合同中已约定过违约责任,就按约定做;若没有约定,按照民法通则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的规定,也要承担赔礼道歉、赔偿等责任。
⑸司机殴打黎民等三名游客是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合法的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应受到法律制裁。
第一章经济法基本理论

第一章经济法基本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最先在其著作中提出经济法概念的学者是()。
A.蒲鲁东B.德萨米C.摩莱里D.鲁姆夫2.世界上首次将经济法作为法律名称加以使用的国家是()。
A.英国B.德国C.法国D.美国3.现代经济法的发源地是()。
A.德国B.美国C.中国D.英国4.颁布世界上第一部经济法典的国家是()。
A.苏联B.原捷克斯洛伐克C.美国D.法国5.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A.两者都要调整经济关系B.两者都要调整管理关系C.两者都要遵循自愿、平等、对价变换的原则D.两者都要采取惩罚与奖励的调整手段6.经济法调整的特定经济关系,是指()。
A.市场经济关系B.国家宏观经济关系C.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D.国民经济发展所形成的经济关系7.“经济法”与“经济法规”的含义是()。
A.相同的B.通用的C.不相同的D.相类似的8.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经济管理关系应由()调整。
A.经济法B.民法C.行政法D.商法9.经济法是()。
A.调整企业组织管理关系的法律部门B.调整市场管理关系的法律部门C.调整所有经济关系的法律部门D.调整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部门10.行业经济管理关系应当由()调整。
A.行政法B.经济法C.民法D.商法二、多项选择题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有()。
A.社会保障关系B.宏观调控关系C.市场主体调控关系D.市场秩序调控关系2.经济法的特征包括有()。
A.公平性B.经济性C.综合性D.干预性3.我国经济法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有()。
A.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原则B.诚实信用、等价交换的原则C.讲求经济效益的原则D.平等自愿的原则4.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包括()。
A.企业组织管理关系B.市场管理关系C.宏观经济调控关系D.社会经济保障关系5.经济法调整的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包括()。
A.企业设立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B.企业变更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C.国家向企业征税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D.企业终止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三、辨析题(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经济关系,不是一切经济关系,更不是经济关系以外的其他社会关系。
《经济法》参考答案

《经济法》参考答案第一章经济法基础引导案例王先生欲购买手机,2008年10月16日,途径成大电讯超市,见入口处的玻璃上贴有一张告示:‚郑重承诺:在本超市购买的手机‘三包’,七天包退,假一罚十。
‛因为有了这个承诺,王先生花了2150元在成大电讯超市购买了一部诺基亚手机。
但过了不久,在给手机充电时,王先生发现手机电池鼓起了一块。
经诺基亚公司鉴定,这部手机不是诺基亚公司原装的手机。
王先生找到了成大电讯超市进行协商,但成大电讯超市只同意双倍赔偿,并称‚十一‛期间广告已过时。
王先生便以对方存在欺诈行为为由诉至法院。
请根据相关法律知识分析,成大电讯超市是否应当按照承诺进行赔偿?答案及解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从法律的角度讲,经营者对消费者做出的“缺赔十”、“假一罚十”的承诺是有效的。
理由如下:一、经营者对消费者的承诺实质是一种要约,并且不可撤销。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的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合同法》同时规定“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要约到达受要约人生效。
”本案中,商家的“假一罚十”的承诺符合要约的具体规定,且在送达消费者时即已生效,当消费者购买了商家出售的手机后,要约已经不可撤回,成了买卖合同中的重要部分。
二、经营者对消费者的“假一罚十”的承诺并未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
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理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6.下列关于经济法主体法律责任独立性与特殊性的表述中, 错误的是()。 A.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责任并不是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 责任的简单相加 B.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法,应当有自己独立的责任 C.经济法主体不会受到刑事制裁 D.经济法责任具有突出的经济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点是经济法责任。经济法主体往往不仅要 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而且还可能受到刑事制裁。
【解析】从人们通常所了解的主体形态,可以将经济法主体
分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
11
4.物上请求权包括( )。 A.返还原物 B.排除妨碍 C.消除危险 D.恢复原状 【答案】ABCD 【解析】物上请求权是指当物权被他人侵害或有侵害之时, 物权人有权排除妨害,请求救济的权力。物上请求权包括: 返还原物、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
2
2.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
计法》 B.国务院制定的《总会计师条例》 C.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 D.财政部发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点是法的形式。行政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 机关国务院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它通常冠以条例、 办法、规定等名称。其地位次于宪法和法律,是一种重要的 法的形式。
15
8.下列关于担保物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担保物权是从权利、担保的债权是主权利 B.担保物权具有物上代位性 C.担保物的分割、部分灭失或转让,被担保债权的分割或部
分转让,均不影响担保物权 D.担保物权不能以权利为标的物 E.担保物权是定限物权 【答案】ABCE 【解析】本题考核担保物权。(1)担保物权是一种从权利,
20
经济法(第六版)习题与案例集_参考答案

第二部分各章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理论一、名词解释1. 经济法是国家基于公共利益需要对经济诸环节进行干预之法。
2.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经济法主体在进行经济管理和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由经济法加以确认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关系。
3.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
4.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5.经济法律事实是指能够直接引起经济法律关系设立、变更与终止的客观情况。
6.经济法律责任亦即违反经济法的责任,是指由经济法规定,在经济法主体违反法定经济义务时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二、判断正误1.错2.错3.错4.对5.对6.错7.错8.错三、单项选择题1. B2.A3.D4. A5. D6.C7.B8.C四、多项选择题1. A B C2.A C3.B C D4.A B C D5. A B C D6. A B C D7.A B D8. A B C D9.A C D10.A B C D五、填空题1.市场监督关系宏观调控关系2.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3.商品经济关系市场经济关系4.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相结合的原则责、权、利、效相结合的原则5.市场中的经济规律法律财政6.营利事业单位社会团体7.占有使用收益排他性绝对性8.非财产所有者六、简答题1.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经济法与民法皆属于社会上层建筑中法制的组成部分,它们都以经济关系作为自己的调整对象。
从法律发展的历史看,民法出现在前,经济法出现在后。
民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基于私有制而产生的商品经济关系,经济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基于经济的社会化而产生的市场经济关系。
前者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相适应,后者以对社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为出发点。
民法与经济法的具体区别在于:(1)调整对象不同。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协调与管理关系;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第一章经济法参考答案及解析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1)选项ABC: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止;(2)选项D: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2.【答案】A【解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上述情形以外的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
在障碍消除后10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3.【答案】A【解析】法的效力等级为:(1)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2)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4.【答案】B【解析】(1)下列纠纷不能提请仲裁:①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②行政争议。
(2)下列仲裁不适用于《仲裁法》,而由别的法律予以调整:①劳动争议;②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5.【答案】A【解析】仲裁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本题中,仲裁庭在作出裁决时产生了三种不同的意见,不能形成多数意见,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郝某的意见作出裁决。
6.【答案】C【解析】选项C: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7.【答案】C【解析】选项C:两个以上法院有管辖权(共同管辖)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任何一个法院起诉(选择管辖);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法院管辖。
8.【答案】D【解析】(1)选项ABC:精神产品也称智力成果,包括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等。
(2)选项D:属于法律关系客体中的物。
9.【答案】C【解析】一人犯数罪,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罚。
经济法基础章节测试题及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B。
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C.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D。
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2。
甲、乙双方签订一份房屋装修合同,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客体是()。
A。
被装修的房屋B.甲乙双方应当收付的款项C.乙方承揽的装修劳务行为D。
甲乙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3。
下列各项客观事实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
A.某服装厂与供货商订立了一份合同B。
某沙漠三天没下雨C。
战争爆发D.海底火山爆发4. 根据法的内容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属于程序法的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5.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作不同的分类。
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可以将法分为()。
A.国际法和国内法B。
根本法和普通法C。
实体法和程序法D。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6。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有关仲裁协议效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仲裁协议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B。
合同无效,仲裁协议也无效C。
仲裁庭无权确认合同的效力D.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只能请求法院作出决定7. 下列各项中,符合《仲裁法》规定的有()。
A。
仲裁实行自愿原则B。
仲裁一律公开进行C.仲裁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D.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8。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仲裁委员会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仲裁委员会是行政机关B。
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C。
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D。
仲裁委员会与行政机关之间没有隶属关系9。
下列不属于民事诉讼审判制度的是()。
A.合议制度B。
公开审判制度C。
两审终审制度D。
一审终局制度10。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票据纠纷引起的诉讼,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是()。
A.原告住所地B.背书人所在地C。
《经济法》第四版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理论概述【练习题】1名词解释经济法——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干预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保障国家调节、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法律规范之总称。
简而言之,经济法就是调整国家干预社会经济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之总称。
国家干预——国家干预是指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国家运用管制和宏观调控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亦校正、补充市场缺陷的活动的总称。
经济法主体的权利——是指经济法主体乙方所享有的某种行为自由或利益的资格。
经济法学——是以经济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2思考题(1)什么是经济法?经济法有哪些作用?答:经济法就是调整国家干预社会经济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之总称。
经济法的作用体现在:赋予政府对经济实施干预、防止政府失灵;作为市场规则,规范市场主体的活动,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国民经济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
(2)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规律?答:经济法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且在不同的时期的着重点也是不一样的。
经济法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合法化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市场经济与经济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答: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
市场经济要靠竞争,通过正当的竞争来实现社会资源的配置,并以“优胜劣汰”来促进社会的进化。
市场经济中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加以引导、调整、直接参与、最后纠正,均须依法进行;而且市场经济活动主体开展经济活动也必须依照经济法的规定开展。
市场经济需要经济法的规制,而经济法对市场经济的作用起到促进、保障的作用。
市场经济与经济法两者相辅相成。
(4)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社会整体经济效益原则、国家适度干预原则、经济公平原则、经济效益原则、经济安全原则。
(5)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法律体系的框架是如何构成的?答: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法律体系的框架是由规范市场主体的法律、维护市场秩序的法律、实现国家调节社会经济的法律、完善社会保障的法律、解决纠纷的程序性法律等主要部分构成。
[法学]第一章经济法的基础理论题目答案
![[法学]第一章经济法的基础理论题目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2fcd6226fff705cc170ac5.png)
[法学]第一章经济法的基础理论题目答案第一章经济法的基础理论案例一2004年4月8日以来,《法制日报》连续报道了哈尔滨市机场路高速公路一收费站因30元收费问题,“扣留”正在执行急救任务的120急救车,导致一名危重病患者因被延误近一个半小时的救治时间而不治身亡的事件。
报道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人们纷纷把矛头集中到了有关工作人员的冷漠、渎职和不尊重生命等方面。
而随着报道的日益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悲剧的发生与其中的一些法规、文件之间的冲突不无关系。
报道指出,120急救中心的依据是黑龙江省物价局、交通厅、财政厅于2003年6月下发的红头文件----《关于对120急救车辆免征车辆通行费的通知》;哈尔滨机场专用路有限公司坚持收费并实施处罚的依据是《哈尔滨机场专用高速公路机动车辆通行费征收管理办法》,发文机关同是黑龙江省物价局、交通厅,但该文件没有赋予120救护车免费的待遇。
显然,两个红头文件在收费对象的规定上存在着冲突。
而后来,有关方面解释说这只是由于他们没有及时地看到救护车免费通过的文件,以致于具体执行时发生冲突。
就算这种解释是成立的,但是,《哈尔滨机场专用高速公路机动车辆通行费征收管理办法》本身也是和其他国家法规存在着冲突的。
4月10日《法制日报》报道指出:哈尔滨机场专用路有限公司所持的文件不仅与部门规章----交通部、财政部下发的《贷款修建高等级公路和大型公路桥梁、隧道收取车辆通行费规定》不一致,与1990年9月24日交通部令第24号发布的《公路路政管理规定(试行)》相悖,而且也与我国于1996年实施的《行政处罚法》相抵触----其竟然赋予了经营性企业以行政处罚权。
显然,有关部门当初就没有遵守下位法必须服从于上位法的立法原则和精神,没有充分考虑到整个法律法规之间的整体性、和谐性和连续性,最终导致了上述生命悲剧的发生。
摘编自《法制日报》,2004-05-24。
讨论题:结合本案例,分析一下“法规打架”现象?提示:通过法律渊源加以分析。
《经济法》课件 参考答案 观念运用参考答案:第一章 经济法基础知识

第一章观念运用参考答案
1.(1)可以。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因而儿子5岁可以有继承权。
(2)归儿子所有。
(3)可以使用。
我国法律规定,18周岁以上的智力正常的自然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1)法定代理,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孩子的法定监护人。
(2)可以,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
3.(1)乙明知牛有病而不告知甲,其买卖行为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2)无效。
时效制度的设立,属于强行性规定,当事人不得约定不受时效限制或变更法定的时效期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理论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经济法是国家基于公共利益需要对经济诸环节进行干预之法。
2.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经济法主体在进行经济管理和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由经济法加以确认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关系。
3.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
4.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5.经济法律事实是指能够直接引起经济法律关系设立、变更与终止的客观情况
6.经济法律责任亦即违反经济法的责任,是指由经济法规定,在经济法主体违反法定经济义务时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二、判断正误
1.错2.错3.错4.错5.对6.对7.对8.错9.错10.错
三、单项选择题
1. B
2. D 3.A4.D5. A6. D7.C8.B9.B10.C
四、多项选择题
1. A B C2.A C3.B C D4.A B C D 5. A B C D6. A B C D
7.A B D8. A B C D9.A C D10.A B C D
五、填空题
1.民法
2.市场自主国家干预
3.市场监督关系宏观调控关系
4.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5.商品经济关系经济关系
6.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相结合的原则责、权、利、效相结合的原则
7.市场中的经济规律法律财政
8.营利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9.占有使用收益排他性绝对性
10.非财产所有者
六、简答题
1.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经济法与民法皆属于社会上层建筑中法制的组成部分,它们都以经济关系作为自己的调整对象。
从法律发展的历史看,民法出现在前,经济法出现在后。
民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基于私有制而产生的商品经济关系,经济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基于经济的社会化而产生的经济关系。
前者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相适应,后者以对社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为出发点。
民法与经济法的具体区别在于:
(1)调整对象不同。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协调与管理关系;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2)调整目的不同。
经济法对其对象进行调整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国家和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提高宏观经济效益;民法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利益。
(3)主体不同。
经济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主体地位可以具有不平等性;而民法主体是平等地位的公民、法人或公民和法人。
(4)调整原则、方法不同。
经济法调整的原则是,既要体现经济法主体平等的一面,这与民法调整原则是一致的,又要服从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体现上下级的服从关系;在调整方法上,民法主要采取民事的方法,而经济法则采用经济的、行政的和刑事的综合方法。
2. 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也是比较密切的。
行政法调整行政管理关系,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行为等。
经济管理关系与行政管理关系不同,尽管在行政法中也包括经济行政行为,但经济法调整的国民经济管理关系要比行政管理关系广泛、深入得多。
至于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协调关系,行政法更不能企及。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与经济法的主体不同,前者不包括经济组织内
部的职能机构和生产经营单位。
在调整方法上,行政法使用行政命令的方法,采取行政制裁的形式,同经济法采用的隶属关系与平等协商相结合,以及追究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相结合的制裁形式也是有区别的。
3. 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1)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相结合的原则(2)政府行为优位的原则
(3)责、权、利、效相结合的原则
4.经济法、经济关系和经济法律关系这三者的联系表现为:一定的经济关系是经济法调整的对象,是经济法律关系得以产生的前提,而经济法律关系则是经济法调整一定经济关系的结果。
经济关系的发展受客观经济规律的制约,而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与发展则一方面受客观经济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又要靠国家强制力保证。
5.经济法律关系有其自身的特征,具体表现为:
(1)经济法律关系体现了国家意志和当事人意志的统一;
(2)经济法律关系体现了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统一;
(3)经济法律关系体现了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统一;
(4)经济法律关系体现了当事人自觉实现和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统一。
6.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应具备的条件包括:
(1)经济违法行为;(2)行为人须有过错;(3)须有损害或危害的事实;
(4)违法行为与损害之间须存在必然因果关系。
七、论述题
1. 经济法对经济关系的调整使其上升为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它的具体表现就是责、权、利、效相一致的关系。
“责”是指法律要求经济主体必须履行的义务,以及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的法律后果;“权”是指法律赋予经济主体一定的职权和权利;“利”是指法律对经济主体的物质利益的确认和保护;“效”是指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应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责、权、利、效,这四点关系是统一的,它们在经济生活中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依存。
经济法对责、权、利、效的调整必须四方面兼顾,孤立地强调其中任何
一个方面都是错误的。
2.经济法律责任具备法律责任的一般特征,但它又有区别于其他法律责任的特征,表现在:
(1)经济法律责任的综合统一性。
从经济法律责任的内部构成来看,经济法律责任不是某种单一的法律责任,它是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综合,是三种责任有机结合构成的统一体。
(2)经济法律责任的双重处罚性。
经济法律责任的双重处罚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表现在“两罚”规定上。
所谓两罚,是指对违法的法人,既可以对其予以经济制裁又可以同时对法人组织中的直接责任者予以民事行政乃至刑事的制裁。
另一方面,表现在经济法规中的“并处”规定上,即对同一违法主体,可以同时适用数种制裁措施。
双重处罚性体现了经济法律责任的公正性与严格性,对于制裁经济违法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经济法律责任的多元追究性。
追究经济法律责任的机关是综合的,有权追究违法主体的经济法律责任并实施法律制裁的机关主要有司法机关、国家经济行政机关、仲裁机构,他们都有权运用有关的经济法律、法规, 在其职权范围内,都有权追究违法主体的经济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