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学案 (新版)沪科版

合集下载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 53 / 5/ 54教学程序 教 学 内 容学 生 活 动 资源安排、设计意图 4.分析论证 得出结论展示几组的观察记录数据及对应的像的性质。

特别注意强调实像的判断。

师生分析:先分析成像的条件。

(1)对数据进行观察并初步分析。

(2)再通过用Excel 对数据排序转换,把物像的情况直观的显示出来。

引导同学仔细观察和分析。

通过刚才大家的观察,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得到成缩小像的规律。

结论:1.u>2f ,成倒立、缩小、实像 ,f<v<2f ;物距减小,像变大,像距增大。

2. u=2f ,成倒立、等大、实像,v=2f 3. f<u<2f ,成倒立、放大、实像 ,v>2f ; 4. u=f 不成像5. v<f 成正立、放大、虚像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成像的性质。

学生观察数据并进行分析,从中自己归纳得出结论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图形找到规律。

并能顺利描述出自己的观点。

学生分析思考、交流 学生实验:研究u<f 的成像情况。

汇报观察结果。

从数据直接得到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以往教学中的难点,利用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分析成像本节课设计了用Excel 对数据排序转换,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得到结论,突破了难点课堂小结巩固练习师生共同观看Flash 动画,将探究全过程进行逐一回顾;播放连续变化的动态过程,学生练习,学案展示, 教师运用展台展示、互动回忆、回答 动态记忆 讨论、作答、交流 难点突破,学生记忆中实验,仅仅限于的几个特殊位置,通过此素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5 / 5。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一、教学目标1.理解凸透镜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凸透镜成像的方法和规律。

3.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二、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凸透镜、光屏等实验器材。

3.相关教学资源。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引入光的传播路径和小学阶段学习的光的反射、折射等知识,复习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到凸透镜吗?凸透镜是如何实现成像的?2.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方法和规律•设计实验1:凸透镜放大镜实验1.将一凸透镜放在桌上,保持镜面向上。

2.用手托住一个书本、一本杂志或一张报纸,在凸透镜的一侧逐渐靠近。

3.观察书本、杂志或报纸的图像变化。

4.进行实验记录和讨论:凸透镜能使物体看起来变大,这是怎么实现的呢?•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介绍凸透镜的定义:凸透镜是中心较薄、两面中间较厚的玻璃体。

2.引导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成像是由光线的折射规律决定的。

3.讨论凸透镜成像方法和规律,教师总结归纳:当光线通过凸透镜时,会发生折射,从而产生实像或虚像,实像可以放在透镜的同侧,虚像在透镜的反侧。

3.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利用凸透镜进行放大1.分析并讨论在实际生活中利用凸透镜进行放大的实例,如显微镜、放大镜等。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凸透镜可以放大图像?阐述物体放大的原理。

•利用凸透镜进行成像1.分析并讨论在实际生活中利用凸透镜进行成像的实例,如相机、望远镜等。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凸透镜可以成像?阐述错位和调焦的原理。

四、课堂小结总结探究结果并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强调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

五、课后作业1.思考:除了凸透镜,还有哪些基于光的器材可以实现放大和成像?2.阅读有关凸透镜成像的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实例。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设计实验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学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学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本节主要介绍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成像的性质以及成像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 物距和像距的关系3. 成像的性质4. 成像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2. 能够分析生活中的凸透镜成像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成像的性质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一套,包括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凸透镜成像现象,如放大镜看字,引发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成像的性质以及成像的应用。

通过示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物距下的成像情况。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如照相机、投影仪等。

分享讨论成果,拓宽知识面。

5. 练习:给出一些生活中的凸透镜成像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

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 >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2f > v > f。

物距u = 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v = 2f。

物距f < u < 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 > 2f。

物距u <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七、作业设计1. 题目:根据给定的物距和像距,判断凸透镜成像的性质。

2. 答案: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物距和像距的关系,确定成像的性质。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4章 多彩的光 第5节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教案2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4章 多彩的光 第5节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教案2 (新版)沪科版

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二)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2.初步学习根据探究目的制定的探究计划和选择实验需要的器材。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数据的初步分析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交流,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意义、方法。

2.难点(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意义、方法。

教具准备学生分组实验: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灯泡、刻度尺。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透镜有几种?分别叫什么?它们对光线有什么作用?2.什么叫凸透镜的焦点?焦距?二、科学探究1.提出问题。

师:大家先进行分组实验:用一凸透镜在灯泡与墙壁之间移动,你们可观察到什么?学生动手实验:用一凸透镜在灯泡与墙之间移动。

生甲:可在墙上得到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灯丝的像,也可能在墙上看不见像。

生乙:可在墙上得到正立或倒立的像。

师:对于凸透镜成像,你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甲:凸透镜成像有何规律?生乙: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是否就是影响凸透镜成像情况的主要因素?2.假设或猜想。

师:你们的猜想是什么?生甲:凸透镜成像可能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生乙:与焦距有关。

生丙:与物距与像距的大小有关。

生丁:与像距有关。

3.设计实验。

师: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生:实验师:很好,大家都想到了实验,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你们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实验方案来证实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生:观察光源和凸透镜不同距离时成像的情况,以研究影响凸透镜成像的因素。

演示实验:教师出示两个焦距相差较大的凸透镜做一次简单的演示,让蜡烛与两个凸透镜距离相同,所成的像不同。

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蜡烛到两个凸透镜的距离相同,所成像不同。

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生:说明了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情况不仅与物体到凸透镜距离有关,还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八年级物理全册 4.5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拓展素材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4.5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拓展素材 (新版)沪科版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参考资料1.透镜的光路实验透镜一节的教学中,用光路表示透镜的作用(课文图5—44、5—46),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难于理解.所以,要求尽可能做好这两个实验.一般情况下,实验可借助太阳光在无盖纸盒中进行.将透镜固定在纸盒的中部,纸盒一端面上刻出3—5条狭缝,实验时,刻缝的一面正对太阳光,盒中即可较清晰地看到类似课本上插图所示的现象.教学中让学生轮流观察这一现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这一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光源可用书写投影仪采替代.2.我国古代在光学研究方面的某些成果(1)公元前400多年成书的《墨经》上有凹面镜成像的记载:“鉴位(洼),景一小而易,一大而缶(正),说在中之外、内.”意思是凹面镜成像有两种,一种是缩小而倒立的,一种是放大而正立的,两者分别形成于物体在球心之外和球心之内的不同条件下.关于凸面镜成像问题,墨家也进行过实验研究。

《墨经》第125条指出:“鉴团景一.”“鉴:鉴者近,则所鉴大,景亦大;其远,所鉴小,景亦小;而必正。

景过正,故招”.意思是说,镜面呈凸形(“团”即凸),所成的像只有一种.物体离镜近些,则照起来大些,像也大些;物体离镜远些,则照起来小些,像也小些,凸面镜的像必定是正的,但位于镜的另一侧,估计像比物体短小.(2)成书于公元前290年前后的《庄子》有这样的记载:“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阳燧就是凹面镜.(3)公元前2世纪(西汉时期)成书的《淮南万毕术》中有这样的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这里是根据高悬的平面镜和盆中水面两次反射成像的道理.这可以看作是现代潜望镜和各种利用光的反射特性改变光路的仪器的祖先.(4)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凸面镜的曲率与成像关系作了研究和总结:曲率越大,则像越小;反之曲率越小,则像越大.他还指出,铸造铜镜时应使镜面微凸,以便镜面虽小能把人像全部纳入镜内。

现今汽车车头旁边的后视镜正是根据这个道理做成微凸的凸面镜.。

沪科版入年级 4.5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学案 )

沪科版入年级 4.5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学案 )

沪科版八年级4.5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学案)一、教学内容1. 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现象和规律2.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3. 凸透镜焦距与成像关系的研究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现象和规律,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现象和规律。

难点:凸透镜成像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刻度尺。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投影仪,引导学生思考投影仪是如何工作的。

2. 理论讲解:介绍凸透镜的成像原理,讲解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现象和规律。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凸透镜成像的情况。

4. 结果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5. 应用拓展:讨论凸透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照相机、放大镜等。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简单的放大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凸透镜成像规律1. u >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摄像机。

2. 2f > u >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投影仪。

3. u <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老花镜。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现象和规律。

2. 列举生活中应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实例。

3.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答案:1. 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现象和规律: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 应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实例:照相机、摄像机、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老花镜等。

3. 设计实验:准备一个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刻度尺。

将蜡烛点燃,放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距离,观察并记录成像情况,验证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同学们在学本节课之前, 基本掌握光的折射规律,能把简单的折射光路图补充完整;对生活中的一些凸透镜,如:放大镜、照相机等有一些感性认识;对物理探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比较欠缺,需要教师不断加强指导。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过程与方法目标】(1)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2) 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教学重点】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从真实的复杂的物理实验情景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指引探究式教学 ◆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 教学方法◆◆ 课 时◆2课时1.多媒体课件。

2.实验器材:老花镜、近视眼镜、凸透镜、凹透镜、刻度尺、白纸板。

不同形状的透镜、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刻度尺(光具座)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一课时一、 新课引入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用过或见过哪些镜子?生甲:穿衣镜、汽车后视镜、交通镜、哈哈镜。

生乙:老花眼镜、近视眼镜、平光镜、放大镜、三棱镜、太阳镜。

师:请同学们对你们见过的这些镜子进行分类,并指出分类的根据。

生甲:根据镜面的形状来分,镜面是平的有:穿衣镜、三棱镜、近视眼镜,平光镜;镜面是弯曲的有:哈哈镜、老花眼镜、近视眼镜、放大镜、交通镜、汽车后视镜。

生乙:根据能反射光和能透光来分,能反射光的有:穿衣镜、凸面镜、凹面镜,能透光的有:老花眼镜、近视眼睛、平光镜、三棱镜、放大镜。

《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_凸透镜成像》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_凸透镜成像》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科学探究_凸透镜成像》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能够:1. 理解凸透镜的基本概念及其成像原理。

2.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和实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习准备:学生需提前预习凸透镜的基本概念和成像原理,并准备相关实验器材。

2. 实验操作:学生需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操作,包括调整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观察并记录不同距离下的成像情况。

3. 数据分析:学生需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凸透镜成像的曲线图,分析并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 科学探究:学生需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例如改变光源的亮度、颜色等参数,观察对凸透镜成像的影响,并记录探究过程和结果。

三、作业要求针对本次作业,学生需遵循以下要求:1. 实验操作过程中需保持谨慎细致,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2. 记录实验数据时需准确清晰,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距离和尺寸。

3. 绘制曲线图时需使用规范的绘图工具,标注清晰的数据点和坐标轴。

4. 科学探究过程中需积极思考,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并记录探究过程和结果。

5. 作业提交时需按时完成,字迹工整,格式规范。

四、作业评价本次作业的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认真程度和规范性。

2. 数据的准确性和清晰度:评价学生记录的实验数据是否准确清晰,是否符合科学记数法的规范。

3. 曲线图的规范性:评价学生绘制的曲线图是否规范,坐标轴和数据点是否标注清晰。

4. 科学探究的能力:评价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思考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5. 作业的完成度和格式规范:评价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业,字迹是否工整,格式是否规范。

五、作业反馈本次作业的反馈将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详细的评价和指导,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将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将指出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

八年级物理全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沪科版(1)(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全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沪科版(1)(2021年整理)

4。

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设计思路
1、通过比较鱼缸中的“蜡笔小新”和空气中的“蜡笔小新”的不同,复习巩固放大镜(即凸透镜)能成放大的虚像.再出示照相机,巩固复习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通过演示对比得出凸透镜能成放大与缩小的像,激发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欲望。

3、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4、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讨论后得出结论。

5、交流讨论实验中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不足。

6、小结凸透镜成像规律(把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编成一首歌,以便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7、通过“物像大比拼"游戏,巩固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

8、通过比较两幅抗击冰雪最感人的照片,让学生知道物理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八年级物理全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0818187

八年级物理全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0818187

第2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上节课同学们学习了透镜,透镜除了对光起会聚或发散作用外,另一个重教材解读要作用是成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光学中的重要规律,在生活实际和现代科技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眼睛、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等,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工作的。

本节教材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从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到实验与观察、分析与论证等,都由学生完成,给学生较大的自主探究空间,对探究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正倒、大小与物体位置的关系,进一步理解虚、实像的概念。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凸透镜成像现象,提高学生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应用的能力。

2.经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全过程,知道探究活动的基本环节。

1.在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体验参与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养成积极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习惯。

2.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此规律是本章最重要的规律之一,是学习下一节重的基础,让学生观察体验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和像的特点,得到凸透镜成难像的规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点难点:归纳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此规律涉及物距、焦距,像的大小、处倒正、虚实等,成像情况比较复杂,对于学生来说,做好“凸透镜成像规律”理的实验虽然并不太难,但通过实验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记住它,确有一定的难度,因而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建议本节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是一个全过程的探究,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做好组织、引导,帮助学生解决探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用以下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口诀法:1倍焦距分虚实,2倍焦距分大小。

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时)。

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几点认识(1)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分界点:①2倍焦距点为成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②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2)物体位于焦点以外,物距减小时,像距增大,实像变大;物体位于焦点以内,物距减小时,像距变小,虚像变小。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4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4
三、教理解并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是物体距离与成像特点之间的关系。
2.实验操作中,准确测量物距、像距,并能根据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3.将凸透镜成像原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释相关现象。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自主发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五、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
-完成课本相关课后习题,巩固凸透镜成像的基本概念和成像规律。
-设计一道综合应用题,要求学生运用凸透镜成像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现象,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针对实验部分,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过程、数据记录和结论。
2.实践作业:
-布置一道开放性实践题目,鼓励学生利用家中或学校内的凸透镜设备,进行自主实验,观察并记录成像特点。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凸透镜的基本概念,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能够描述不同物距下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及其应用。
2.学会使用凸透镜成像实验器材,掌握实验操作步骤,能够独立完成凸透镜成像实验,并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3.能够运用数学知识,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生活中的实际现象,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视频等,形象展示凸透镜成像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真实问题中感受物理学的实用价值。
2.教学步骤: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凸透镜应用实例,激发学生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基本概念:讲解凸透镜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凸透镜的结构和光学特性。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记录、分析成像规律。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 (新版)沪科版

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的初步分析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交流,评价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分析有意识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他们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3.注意培养学生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的兴趣.【教学重点】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意义、方法.【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意义、方法.【教具准备】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灯泡、刻度尺、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玩小水珠:把透明胶片放到课本上面,用手指在透明胶片上滴一个水珠,观察小水珠下面的字.揭秘“小水珠”并进行设问:你玩过这个游戏吗?能介绍一下你以前是怎么玩的吗?还有别的玩法吗?师我们现在用笔在纸上画一个箭头,就用我们的小水珠先离得近一些来观察箭头,然后逐渐离开,注意你在移动过程中,你看到的像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一开始我看到正立的、放大的箭头,后来我把小水珠向上移,看到箭头变小了,而且是倒像.师其实小水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也就是凸透镜,成放大的像,但凸透镜总能成放大的像吗?学生:不是的.【进行新课】知识点1 凸透镜可以成像师我们通过刚才的小游戏知道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有时成放大的像,有时成缩小的像,有时成倒立的像,有时成正立的像.多媒体展示1:(教师通过图讲解,或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讲解)师凸透镜能够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如图,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外的物体上某点射到凸透镜上的一束光,我们可以利用其中两条特殊光路来代表该束光的传播路径,第一条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穿过焦点;第二条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最后我们发现这两条光线会聚于一点,即这束光线会聚于一点,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后得到了该点的实像点(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点叫实像点).多媒体展示2:(教师通过图讲解,或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讲解)师我们知道凸透镜对任何一束光都有会聚作用,但并不是任何一束光经凸透镜折射后都能会聚到一点.如图,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的物体上某点射到凸透镜上的一束光,我们可以利用其中三条特殊光路来代表该束光的传播路径.第一条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与主光轴平行;第二条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穿过焦点;第三条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最后我们发现这三条光线不能会聚于一点,但人眼长期的视觉习惯觉得光沿直线传播,逆着这束光看过去,觉得这束光好像是由点光源S射过来的,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后得到了物点的虚像点(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像点叫虚像点).【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知识点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提出问题.师大家先进行分组实验:用一凸透镜在灯泡与墙壁之间移动,你们可观察到什么?学生动手实验:用一凸透镜在灯泡与墙之间移动.学生:可在墙上得到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灯丝的像,也可能在墙上看不见像.师对于凸透镜成像,你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甲:凸透镜成像有何规律?学生乙: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是否就是影响凸透镜成像情况的主要因素?(2)假设或猜想.师你们的猜想是什么?学生甲:凸透镜成像可能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学生乙:与焦距有关.学生丙:与物距与像距的大小有关.学生丁:与像距有关.(3)设计实验.师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实验师很好,大家都想到了实验,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你们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实验方案来证实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学生:观察光源和凸透镜不同距离时成像的情况,以研究影响凸透镜成像的因素.演示实验:教师出示两个焦距相差较大的凸透镜做一次简单的演示,让蜡烛与两个凸透镜距离相同,所成的像不同.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学生:蜡烛到两个凸透镜的距离相同,所成像不同.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说明了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情况不仅与物体到凸透镜距离有关,还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师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个专用的光学实验器材——光具座.光具座上可以固定凸透镜、光屏,放置蜡烛,还可以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和高度,并有刻度尺,可直接读出蜡烛与凸透镜,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使用方便.教师边介绍边示范,并指出实验时仅供选用.师实验时需哪些器材?学生: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具座、白板师还需要知道什么数据?学生:凸透镜的焦距.师你想通过什么办法得知凸透镜的焦距?学生甲:用实验测得.学生乙:查阅说明书.学生丙:问老师.师你们想的这几种方法都可以,不同组的桌面上的凸透镜焦距不同,由于时间有限请你们查阅桌面上的说明书,弄清凸透镜的焦距.学生查阅并交流凸透镜的焦距.师实验时你们准备的蜡烛、凸透镜、光具座和白板,它们起什么作用?学生:凸透镜用来成像,蜡烛作为物体,白板作为光屏,光具座起到支架作用,还可直接读出物距u和像距v.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制定出实验步骤,并写在纸上准备全班交流.学生:讨论、制定实验步骤.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72,注意观察表格中的各个项目,做到对实验中要测量的数据、观察的现象心中有数.实验中还需要注意几点,现在请同学们看投影.教师调节实物投影,演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边演示边讲解.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①把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注意:此操作的目的是使烛焰通过凸透镜所得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便于观察与比较像与物体的关系.③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把数据记录成表.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将数据记录成表.⑤当蜡烛移到一定位置上时,光屏上不能成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小、像的正倒,填入表格.(4)进行实验.师好,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最快、最好,注意分工合作.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教师巡回检查,答题,指导.表扬做得快,做得好的学生,同时也鼓励做得慢和做错的学生,对不会做的个别学生当场指导.(5)分析论证.师现在同学们完成了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结合前面的猜想,你们得到什么结论?分组讨论后回答.教师投影一组较标准数据,让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并板书.板书: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两倍焦距之外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两倍焦距处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距处时,不能成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距以内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6)交流评估.老师引导学生对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进行交流,并进一步认识实像和虚像.(多媒体展示)例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捷用了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填“5cm”或“10cm”).(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捷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3)如果将光源移至7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填“虚像”或“实像”).解析:(1)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利用这个原理常用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在操作时注意使光斑最小、最亮.(2)当物距u=30cm时,u>2f,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当光源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变大,则像距变小,像变小,所以应将光屏向左移动,靠近凸透镜.(3)当u=7cm时,物距小于焦距,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1)亮点 10cm (2)缩小左 (3)虚像【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凸透镜在不同条件下成像的规律以及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出现的状况.这节课的知识还需要大家多联系实际理解运用.好,这节课就学到这,谢谢!【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部分练习.1.本课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结论”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2.本节的难点是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特别是凸透镜成实像时,动态规律:“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这可以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凸透镜成像,从而让学生自己找到其中的规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4章第5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本节课主要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凸透镜成像的原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2.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刻度尺。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投影仪、放大镜等,引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 理论讲解:介绍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物距和像距的关系,以及成像的性质。

3. 实验演示:使用凸透镜、光屏、蜡烛等教具,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5. 练习与应用:让学生运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放大镜或投影仪。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 物距和像距的关系2. 成像的性质二、实验演示1. 实验现象观察2. 数据记录三、应用举例1. 放大镜设计2. 投影仪设计七、作业设计1. 题目: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设计一个放大镜或投影仪。

2. 答案:学生设计的放大镜或投影仪应符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能够实现预期的放大或投影效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思考哪些环节达到了预期效果,哪些环节需要改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凸透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天文望远镜、显微镜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分析在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中,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分析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八年级物理全册 4.5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教案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4.5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教案 (新版)沪科版`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3.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象和虚像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2.乐于参与、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教学重点: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教学准备: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教学过程:一、凸透镜1.凸透镜中间边沿的透镜2.测透镜的焦距f= cm大家想一想怎样测得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方法一:让凸透镜在阳光下来回移动,找着最小、最亮的点,用刻度尺量出亮点与凸透镜的距离,这就是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方法二:用手电平行照射凸透镜,找亮点,测定出凸透镜的焦距。

方法三:让凸透镜离并对准并灯光,找亮点,测定出凸透镜的焦距。

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过程①把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找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F和P。

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③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

把数据记录于下表。

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测出,将数据记录于下表。

⑤当蜡烛到一定位置上时,光屏没有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像的正倒立,将数据记录于下表。

同学们根据方案,现在用桌子上的仪器进行实验,并记下结果。

八年级物理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 沪科版

word
题:
2. 猜想:这些结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3. 制定实验计划:
4. 实验过程
(1) 你认为你组同学有哪些与探究活动无关的活动?
(2) 你组同学是否得到了蜡烛的像?
(3) 你组同学光具座上物体排列的顺序是怎样的?
(4) 你组同学在活动中,为了得到清晰的像,移动了哪些器件?有哪些没移动?你认为他们如此移动可行吗?如果移动显得混乱,不益于研究问题,你认为该怎么固定、移动?
(5) 你组同学得到了哪些像?(放大、缩小、等大的)
(6) 你组同学测出了各种情况时的物距和像距?
5. 探究实验记录表
凸透镜焦距
f/cm〖〗实验次数〖〗像的大小〖〗像的正倒〖〗像的性质
(虚、实)〖〗物距
u/cm〖〗像距
v/cm〖〗物距与物距
的关系〖〗1〖〗2〖〗3〖〗4〖〗5〖〗6〖〗7〖〗8
(试试看)蜡烛放在距凸透镜两倍焦距(2f)处,你猜,你会观察到。

(先猜,后试)把凸透镜恰好放在距物体一倍焦距(f)处,又会怎样?
- 11 - / 11。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我设计这节《凸透镜成像》的科学探究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 学生能通过实验观察并描述凸透镜成像的现象;3. 学生能运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2.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自主发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凸透镜、蜡烛、光屏、刻度尺;2. 学具:每个学生一组,包括凸透镜、蜡烛、光屏、刻度尺。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放大镜看报纸,引导学生思考凸透镜的成像原理;2. 学生分组实验:每组学生自行安排实验步骤,观察并记录凸透镜成像的现象;3. 讨论与分析: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全班一起讨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5. 应用与拓展:学生运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放大镜。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自主发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 活动难点:学生能运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学生进一步探究凸透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疗、科研等。

通过这节《凸透镜成像》的科学探究课程,我希望学生能真正理解并掌握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也让学生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凸透镜成像》的科学探究课程时,我认为有几个重点细节需要特别关注。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并描述凸透镜成像的现象,这是理解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关键。

学生能运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培养他们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主发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是培养他们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关键。

对于这些重点细节,我想进一步补充和说明。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第五节《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第五节《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沪科版凸透镜和凹透镜【目标案】1、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2、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3、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重点】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的认识、【难点】对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理解、【预习案】1、观察下图所示的透镜,它们的形状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在物理学中,我们把这一类透镜叫做________、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将会聚于一点,可见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_____透镜、第1题图第2题图2、观察上图所示的透镜,它们的形状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在物理学中,我们把这一类透镜叫做______、这种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因此这种透镜又叫______透镜、3、关于凸透镜的相关概念:(1)定义:凸透镜是中央较_____,边缘较______的透镜、(2)主光轴:通过两球面______的直线,简称______、(3)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______的点,称为焦点,通常用字母_______表示、(4)光心:凸透镜的________称为光心,通常用字母_____表示、(5)焦距:______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称为焦距,通常用字母______表示、(6)光学特征: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探究案】知识点一:光源1、你的身边都有哪些光源?说给你组的同学听。

2、讨论:月亮是不是光源?眼睛是光源吗?眼睛为什么能看见物体?知识点1:凸透镜和凹透镜(1)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叫做____透镜、(2)中央较薄、边缘较厚的透镜叫做___透镜、知识点2:凸透镜的会聚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做______透镜、(2)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_______;凸透镜的中心称为______;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会聚的点称为凸透镜的______,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称为________、(3)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_______;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与____________平行;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传播方向__ 、知识点3:(1)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做______透镜、(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发散后,其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凹透镜的_____,凹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3)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_________;延长线过对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与主光轴_________ ;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传播方向_______、【例1】小雨同学在森林公园里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马上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灌进了水,就可能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了瓶子丢进了垃圾桶,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A、盛有水的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盛有水的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盛有水的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盛有水的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变式练习】1、一凸透镜的焦点为F,一凹透镜的焦点为F′,让这两个透镜的一侧都正对着阳光,则在两透镜另一侧的焦点上,F和F′的温度相比()A、F点的温度较高B、F′点的温度较高C、两点的温度一样高D、无法判断【总结案】【检测案】1、下列关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正确的是()A、光通过凸透镜变成平行光B、凸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才有会聚作用C、凸透镜对任意光束都有会聚作用D、凸透镜对会聚光束的光线没有会聚作用2、下图是小明同学画的一条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折射的光线光路图,其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3、在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性质的实验探究中: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第3题图4、在下图的四个方框内填入合适的透镜、5、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所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体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及范围
1、预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会测凸透镜的焦距以及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3)能运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分析判断解决一些实际。

2、预习范围
教材第4章第5节内容
二、预习要点
1.透镜的分类:
(1)透镜是根据规律制成的.透镜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
和。

在天文、军事、、艺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2)凸透镜是由两面磨成球面的透明镜体组成,两边,中间;对光线起作用。

成像.凹透镜是由两面都是磨成凹球面透明镜体组成,两
边,主要对光线起作用。

像。

2.凸透镜与凹透镜都有哪些不同呢?用什么方法可以辨别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呢?
三、预习检测
1.下列各镜片中,属于凹透镜的中()
2.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
A.老花镜是一种凸透镜
B.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
C.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
D.爷爷原来是个近视眼
3.如图所示,下列透镜对有会聚作用的是()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①③⑥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1)小明从眼睛上取下一块镜片,透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文字.小明用的镜片是透镜(选填“凸”、凹“),所成的是像(选填“虚”或“实”).小明将此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后在镜片前放置一眼镜(如图所示),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后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此眼镜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2)用小气球充水后可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如图所示,图中甲表示正常眼睛的晶状体,在实验中测得其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丙的形状,并分别测其焦距.实验中,测得焦距大于10cm的是,模拟近视眼的是.
二、随堂检测
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如下记录:当物距u1=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u2=20cm时,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下列判断该凸透镜的焦距中最精确的是()
A.大于10cm,小于15cm B.大于15cm,小于20cm
C.大于10cm,小于20cm D.大于10cm,小于30cm
2.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如图所示完全一样,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用手摸镜片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
B.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老花镜
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在镜片另一侧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镜
D.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在镜片另一侧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
3.如图所示,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
开来的,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A.0.7m B.0.3m C.0.4m D.0.1m
参考答案
预习案
1、(1)光的折射,凸透镜,凹透镜。

交通,医学。

(2)薄,厚。

会聚,倒立实像。

厚,发散,成正立虚。

2、
(1)触摸法:用手摸,凸透镜:中间厚两边薄,凹透镜:中间薄两边厚.
(2)成像法;放在书上的字上,放大是凸透镜,缩小是凹透镜.
(3)太阳聚焦法:把透镜放在阳光下,再放一张白纸在透镜下,若能在纸上找到一个很亮的点(焦点)即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
预习检测
1、C
2、A
3、C
探究案
(1)凸;虚;近视.
(2)丙;乙.
随堂检测
1、A
2、D
3、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