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六课认识论的练习

合集下载

认识论专项训练含答案含答案

认识论专项训练含答案含答案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同步测试题1、下列活动中属于实践基本形式的有()①医生治病②法官办案③文艺演出④调节分配结构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2、报告强调,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

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

实践没有止境,说明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A历史性 B.社会性 C.物质性 D.能动性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A.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B.主观符合客观的活动C.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D.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4、过去,由于片面追求GDP,导致了某河的严重污染;近年来,A市政府转变观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下大力气治理河水污染,消失多年的鱼儿又回来了。

从哲学的角度看,对这种发展观的转变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同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不同的作用B.认识是变化发展的C.科学发展观是处理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指导思想D.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实践的观点B.矛盾的观点C.全局的观点D.联系的观点6、、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脍炙人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蓬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就是()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书是知识的源泉C.科学的发展需要想象D.要爱护环境7、下列观点与“实践出真知”相吻合的是…()A.实践只产生正确的认识B.认识来源于我们的头脑C.邓小平理论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D.真理第一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这段话说明了()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9、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人们要终身学习。

从哲学角度看,主要是因为()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的发展不断为认识提出新的课题B.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C.学习是认识的主要来源D.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取决于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10、求真务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生活与哲学》认识论选择题训练

《生活与哲学》认识论选择题训练

《认识论》专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世界。

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

”这段话应理解为( C )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B社会和自然界的界限已不再存在C人的实践活动日益改变我们生活的环境D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产物2、“知识经济”将是21世纪的主导性经济。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

为此,青年学生应树立科技意识,因为( B )(1)科学试验以精确认识自然界为直接目的(2)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科学技术的作用只有通过人才才能发挥出来(5)实践主体是智力与脑力的统一A(1)(2)(3)(4)B(2)(3)(4)(5)C(3)(4)(5)D(1)(3)(4)3、鲁滨逊流落到荒岛上一心想回陆地,于是找到了岛上最大的一棵树,制成独木舟,但他一个人无力把它搬入大海。

他制作独木舟的活动是否属于实践活动,有无社会性?正确的回答是( C )A是实践活动,但无社会性,因为它是独立的个人活动B不是实践活动,它不过是人的求生本能的表现C是实践活动,也具有社会性,因为他制作独木舟的工具和技能都是社会赋予的D不是实践活动,因为他已经远离社会,回归自然4、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寓公真蠢,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用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 A )A实践的历史性B实践的能动性C实践的客观性D实践的主观性5、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B )(1)蜜蜂酿蜜(2)教师讲课(3)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4)鹦鹉学舌(5)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6)经济体制改革(7)修身养性A(1)(2)(3)B(2)(5)(6)C(3)(4)(5)D(5)(6)(7)6、马克思说:“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

”这说明( B )A思想观念不能说明实践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主观必须符合客观7、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周末练习题(答案详析)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周末练习题(答案详析)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二、知识结构三、易错易混知识点判断改错。

1、实践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一切活动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3、错误认识不是来源于实践,正确认识才来源于实践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含义: 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2、3、 4、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客观性:具体性: 条件性:真理的特点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真理的含义4、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

5、实践是人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6、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要获得知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7、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8、获得真理是人类认识的根本目的。

9、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正确认识。

四、重点知识探究: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选做题[2011山东文综]“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010年10月,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地调研。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山东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山东省委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性。

A组:1.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A.张某对果树进行整枝修剪B.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C.文艺工作者到革命老区演出D.某同学认真思考数学题2、近年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绿色GDP已经深入人心,其目的就是要减少资源消耗,加强资源有效回收利用,发展再生资源。

核算GDP时,要考虑环境成本和生态成本。

这是人们在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后作出的选择。

为此,必须强化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

这表明( )①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②意识的能动作用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3、古诗云:“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高考政治 《哲学生活》认识论部分练习

高考政治 《哲学生活》认识论部分练习

《哲学生活》认识论部分练习一、单项选择1.“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这种观点是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2.实践做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主要依据是因为实践具有()A.客观物质性B.自觉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社会历史性3.右图漫画表明 A.正确的认识产生于争论之中B.对同一事物人们很难有共识C.人们立场、观点不同,认识往往不同D.受知识水平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4.下列与“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所蕴含哲理相同的是A.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5.由于受地球的不可入性和地震孕律的复杂性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以及人类对地震成因和地震发生的规律还知之甚少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预测地震成为世界性的科学难题。

这启示我们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 B.②④C.①③④D.③④6.在当代,任何国家的重大实践问题,都与整个世界密切相关,都离不开别国的实践活动。

这说明实践 A.具有客观物质性的特点B.是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C.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D.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特点7.在平面内,若直线a⊥c,直线b⊥c,则a∥b;在空间中,若直线a⊥c,直线b⊥c,则直线a与直线b不一定平行。

这说明() A.人们难以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真理具有客观性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8、(2010全国卷1)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

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

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

2022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新课标

2022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新课标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一、选择题1.以下对实践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实践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B.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C.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D.实践是人们认识和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解析:选B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项中选;A项中“主观世界〞说法错误;C、D两项改变了实践的外延。

2.据预测到本世纪30年代,一种可以进入人体的医疗纳米机器人将会出现,他们可以在分子层面上对人体的原子和细胞结构实现一系列操作以维护我们的健康,并将我们的各项身体数据信息传到云端,方便医生随时了解我们的身体情况。

这说明( )A.纳米机器人的出现将有助于人类认识的开展B.纳米机器人能够把握人类疾病的本质C.纳米机器人可以代替医生从事精准的医疗实践D.纳米机器人经历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解析:选A 纳米机器人方便医生随时了解我们的身体情况,说明纳米机器人的出现将有助于人类认识的开展,A项入选。

B项错误,机器人没有人所特有的意识,故不能把握人类疾病的本质。

C项错误,实践的主体是人,机器人不可以实践。

D项与题意无关。

3.2022年8月,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我国科学家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和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这标志着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在国际上全面领先。

材料反映的认识论道理是(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②通过实践可以到达认识的终点③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④正确的认识是实践开展的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B ②错误,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④错误,实践是认识开展的动力;①③正确。

4.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基础训练题及答案(1)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基础训练题及答案(1)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基础训练题一、单项选择题1.实践是A.主观的活动,也是客观的活动B.主观活动与客观活动C.客观的活动D.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2、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有动A.蜘蛛结网 B .医生治病C .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D .人们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3、对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A、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B、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D、实践活动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4、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马克思这一论述的含义是A.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C.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5、恩格斯说:“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

”这说明A.人和动物的差别越来越大B.实践是在意识指导下有目的的活动C、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D.实践就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6、李时珍读了《本草经集注》后,问他父亲巴豆是否就是一种泻药。

父亲让他亲自试试。

试验结果的确能泻,如果大剂量服用,可以导致严重腹泻。

但是,如果服用巴豆适量,反而能治好慢性腹泻。

这则故事的本意在于说明A.一切要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B.有良好的愿望加上自我牺牲精神,就能成就一番事业C.实践出真知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7、狄德罗认为研究自然有三种方法,通过观察搜集材料,通过思考把材料组合起来,通过实验证实组合的结果。

这蕴涵的哲理是A .认识的范围局限于自然界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8、唐代画家戴嵩曹作《斗牛图》,因其形象生动逼真,技法炉火纯青,一直被视作珍品。

一次此画被一牧童瞧见,牧童大笑道:“两牛相斗,从来都是尾巴紧贴屁股下面,哪有尾竖朝天。

6.《生活与哲学》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A组高中政治精品习题

6.《生活与哲学》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A组高中政治精品习题

【备战2021届高考·课课练】《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A组高考题 + 20届模拟题---- 教师版 ----1.(18全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从认识论看,提出上述创新性重大论断表明()①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②改革发展的实践的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③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超越具体条件的限制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用新认识否定、代替已有认识的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说明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改革发展实践的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①②符合题意。

规律具有客观性,③中“超越具体条件的限制”表述错误。

真理具有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④中“不断用新认识否定、代替已有认识”表述错误。

2.(18江苏)2017年11月,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两只猕猴。

很多人都以为,这项技术的突破并不大,因为22年前,美国已经诞生了克隆羊。

但实际上,当初的克隆羊采用的是胚胎分裂技术,而中国科学家采用的则是更为先进的体细胞克隆技术。

由此可见()A.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B.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才不会被推翻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条件的局限D.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2.C 22年前,美国用胚胎分裂技术克隆羊,22年后,中国科学家采用更为先进的体细胞克隆技术成功克隆了两只猕猴,这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ABD不符合题意。

3.(17海南)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画过一副《卖羊》的漫画:一个农人牵着两只羊,悠闲地走着。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同步练习及答案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同步练习及答案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对实践作出了科学的说明,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回答1~2题。

1.下列对实践认识正确的是①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②实践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③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④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才有了人类实践活动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是指A.人们从事的一切活动 B.主观活动以外的一切活动C.人有目的地从事的活动 D.直接现实性活动3.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

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

”“人造或人为世界”的事实说明A.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4.“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孔子的这段话最能体现的哲理是A.认识要与时俱进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认识要和实践相结合5.“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句话强调的是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6.右图漫画《描红》启示我们A.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C.事事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D.要深入实践,不断创新7.爱因斯坦说:“谁要是把自己标榜为真理和知识领域的裁判官,他就会被神的笑声所覆灭。

”这表明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B.人类永远不能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神或上帝是绝对真理的拥有者D.人类的认识是无限深化、发展的8.“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朝同一方向迈进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

”这句话说明A.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真理和错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C.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D.真理是有条件的9.达.芬奇曾经说过“热衷于实践而不要理论的人好像一个水手上了一只没有舵和罗盘的船,拿不稳该往哪里航行。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课时练习(答案不全)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课时练习(答案不全)

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一统天下的秦始皇曾下令修建长城去防御敌人,但却没想到制造导弹去攻击敌人。

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实践具有()A. 能动性B. 客观物质性C. 社会历史性D. 直接现实性2. “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

然而不能伐林以作屋,采草以和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不懂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

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

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4.下列对实践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有()①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具有客观物质性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③实践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④实践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5.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

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

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

由此可见()①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动力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④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6.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牵挂着我们的一生。

然而,只有离乡的人才会想回乡,才会发现故乡故乡愈难回,乡愁便愈深。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训练题(含答案)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训练题(含答案)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训练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A.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B.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一切物质性活动C.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D.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2.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对“客观的物质性”应这样理解A.实践是与主观对立的客观事物B.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是客观的C.实践是带有强烈目的性的活动D.实践可以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3.马克思说过:“最蹩脚的建筑师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这段论述主要说明的是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C.实践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社会活动D.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4.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的“登月”计划分为三个阶段:2000年到2005年,将进行环月探测,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2005年到2010年,将实现软着陆和月球车巡视;2010年到2020年,将实现软着陆和月球车采样返回。

2013年12月,我国实现了软着陆和月球车巡视。

这表明A.实践活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C.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D.实践是一种能动性、创造性的活动5. 过去人们只知道把煤作为燃料,现在则可以通过煤的干馏,从中提取上百种化工产品,用于制作染料、药品、化肥、塑料、合成纤维等,以满足人类的不同需要。

煤的使用价值被不断发现说明A.客观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B.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C.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无限的D.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6.培根说:“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这段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必须将认识用于指导具体实践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C.人们获得认识是为了判断是非D.学习书本知识不如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7.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积累。

认识论问答题答题模版

认识论问答题答题模版

《第六课认识论》主观题答题模版1、……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试题。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材料分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材料分析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材料分析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材料分析2、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分析问题的试题。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来源……动力……标准……目的。

+材料分析(注意:本要点根据需要可分开写,也可以综合写)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有阻碍作用。

+材料分析3、用“真理观知识”分析问题的试题。

①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要求我们不能混淆真理与谬误,要勇于坚持真理。

+材料分析②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和谬误不容混淆。

+材料分析③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材料分析④真理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要求我们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

+材料分析⑤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

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谬误,在修正谬误中走向真理。

+材料分析4、用“认识过程的知识”分析问题的试题。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材料分析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材料③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

+材料④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材料5、用“认识论”或“求索真理的历程”、“实践观”的知识回答问题试题。

①实践的“四性”+材料分析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四个要点”+材料分析③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材料分析④真理观“五个要点”+材料分析⑤认识过程的“四个要点”+材料分析6、关于“真理的争论或辩论”类的试题。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六课练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六课练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认识的 来源和发展动力。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践 的观点,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创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中国共产 党形成的决策和理论,始终服务于中国 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 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站在新的起点 上,将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继续闯关,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 验和发展真理的不懈追求和永恒使命。



(06年四川)材料一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继续加强‘三农’工作。28个省(区、市)全部免 征了农业税,全国取消了牧业税。增加对种粮农民的 补贴和对产粮大县及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2005 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975亿元,比 上年增加349亿元。粮食总产量在上年大幅度增长的基 础上,又增产1454万叱,达到48401万吨。农业综合生 产能力得到加强,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 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 比上年增加422亿元。‛ 材料二 据业内人士分析,按照当前化肥、农药、农膜 等农资价格平均上涨幅度粗略计算,农资涨价至少使 全国农民增加生产性物质投入390多亿元,粮食平均每 亩物质投入比2003年增加20多元。 回答: 运用认识论原理,说明我国现阶段加大中央财 政支农这一决策的合理性。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六课 练习
非选择题



2009年4月以来,从墨西哥蔓延开来的流感, 最初被诊断为猪流感。后来,世界卫生组织等 权威机构研究发现,这种流感病毒实际包含猪 流感、人流感和禽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 段,于是将这种新型流感改称为A(H1N1)型流 感,我国称之为甲型H1N1流感。随着研究的 深入,诊断技术不断改进,防治手段逐步完善, 疫苗研制加速推进。 国外疫情一经发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 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开展防控 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卫生部、农 业部专门制订并下发了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 各级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零 报告制度、指定定点收治医院、成立防控和救 治专家组等,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对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过程体现了有关人类 认识的哪些哲学道理?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高考试题汇编练习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高考试题汇编练习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高考试题汇编练习、选择题1、( 08天津33)塑料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和诸多方便。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它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渐被人们认识。

目前我国每天都要产生大量塑料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 触目惊心。

为此国务院出台了“限塑令”,国家发改委拟将超薄塑料购物袋列入淘汰类产业目 录;财税部门将制定税收政策,调控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鼓励废塑料综合利用产 业的发展。

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 感性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②实践提供认识的工具和手段 ③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④认识的获得都必须亲身实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 ( 08山东23)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 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理 是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B •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 C.意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D .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3、 ( 08广东24)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A. —概而论B .三人成虎C .百感交集D .千虑一得4、 ( 08上海5)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 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变”。

由此可见② 看书学习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④能力的提高仅仅来自于书本知识 5、( 08四川28)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基本要素。

以往人们通过食物获取这些微量物 质,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能够通过服用某种或某几种维生素来弥补食物摄取方式的不足.一些科 学家认为,大量服用某些维生索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另一些科学家警告说,服用过量的维生素 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

关于维生素问题的争论表明① 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的和不完善的②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仅在一定时期内是真理③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不具有终极真理的性质 ④人们的认识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6、( 08宁夏2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 72小时的气象预报可以和 25年前36小时的气象预报一样可靠。

6.《生活与哲学》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高中政治精品习题

6.《生活与哲学》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高中政治精品习题

【备战2021届高考·课课练】《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B组 20届模拟题---- 教师版 ----1.(20届山东高三零模)中国人民银行自2019年9月16日起,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再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

从哲学上看,中国人民银行这样的政策()①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前提和基础②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有利于促进事物发展③是源于实践的认识,经过检验后就具有客观真理的基本属性④是源于实践的社会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D 尊重客观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前提和基础,①夸大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作用。

不是所有源于实践的认识都是正确的,只有正确的认识才具有客观真理的基本属性,③错误。

材料中,中国人民银行针对不同的主体制定不同的降准政策,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②④正确且符合题目要求。

2.(20届湖南长沙一中高三月考)最近,科学家找到了操控小鼠特定记忆的方法。

他们用激光束来照射小鼠脑部,触发神经细胞,既能删除其存在记忆,也能植入原来没有的记忆。

但是,这项技术要应用于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治疗仍然存在许多困难。

这表明()①生物的反应形式有其特定的物质基础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客观存在的反映③追求真理造福社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④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同样不可避免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2.A “最近,科学家找到了操控小鼠特定记忆的方法。

他们用激光光束照射小鼠脑部,触发神经细胞,既能删除其现存记忆,也能植入原来没有的记忆。

但是,这项技术要应用于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治疗,仍然存在许多困难”,这表明生物的反应形式有其特定的物质基础,追求真理造福社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①③符合题意。

哲学认识论练习题及答案

哲学认识论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课练习题(哲学认识论)1. 从1962年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多个国家前后十多次发射了火星探测器。

1997年美国“火星探路者”号发回火星表面有远古水痕的照片,2002年美国“奥德赛”号发现火星北极区域可能含有大量“冰冻水”。

2008年美国“凤凰”号第一次“触摸和品尝”到火星上的水,这对于多年来以找水为主要思路的火星探测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表明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A. ①②④B. ②③C. ①③④D. ②④2、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

”与这句话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名言还有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④“读有字的书,不如去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3、为了应对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针对第一代互联网数据包传送格式设计时的局限性,世界互联网工程组织设计并正式发布了面向下一代互联网的数据包传送格式。

这表明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D.认识推动事物发展4.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的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如果用放大2000倍的光学望远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米扫描显微镜,可以看到泥土里的沙粒。

这一事实说明A.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B.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能够推动认识的发展C.实践中的新问题会推动实践的发展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5.我国月球探测近期规划共分为“绕”、“落”和“回”三个阶段。

目前我国月球探测的所有工作都在围绕“绕”这一目标进行。

围绕“绕”这一目标进行科学实验,体现了实践是A.客观的物质性活动B.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C.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D.社会性和历史性的活动6.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练习题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练习题

求索真理的历程练习题1.在基本粒子研究过程中,预言介子存在的汤川秀树曾被物理学家玻尔反问道:怎么,你难道想说我们这个世界还有别的粒子?”后来,夸克发现者盖尔曼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电话告知导师时,也遭到导师训斥道:这可是越洋电话,不要把钱花在此类无聊的游戏上好不好?” 材料说明()A.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是曲折的B.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C.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受实践水平的制约D.认识应该随着认识对象的变化而发展2.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我国先后向太空发射了55颗卫星,在天地之间搭起了“天罗地网”,构成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这一系统可以为地球村村民提供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

我国人网的智能手机里,70%以上都提供了北斗服务,可以说,‘北斗”离我们并不远。

这说明()A.我们周围的任何事物都与我们或多或少地联系着B.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个理想的世界C “北斗”是天地之间搭建起来的人为事物的新联系D.耗费人力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北斗用户的满意度3.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和北京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研制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纤维的高度兼客磁共振成像(MRI)的深部脑刺微(DBS)电极,在帕金森症大鼠模型上, 实现了 DBS下整脑范围内完整深部功能磁共振成像(EMRI)脑激活图谱的扫描,发现YDBS 治疗帕金森症效果与不同脑区激话之间的关联,这一科技成果表明()①真理性认识必须通过科学实验进行检验和证明②认识的深化与发展取决于认识工具的日益完备③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④人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和利用是律为人类造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一颗种子很难抵御盐碱,但千千万万颗带着感情的种子却能依靠科技的力量,变坑洼盐碱地为平川良田。

中国农业大学师生接力帮助河北曲周从千年盐碱滩变身'米粮川”的故事,犹如一个“看得见的哲理”,谱写出科技为民、科学报国的生动诗篇。

中国农大师生的做法启示我们()①只有在贫穷落后的地方,知识才能显示出它的价值②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③推动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④来源于书本的认识,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5.银河系究竟有几条旋臂是天文学领域长期争论而未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哲学第六课认识论练习题

哲学第六课认识论练习题

求索真理的历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6·北京海淀期中]《元史》中记载:“风霾蔽都城数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礼部焚香祭天,祈神灵驱风霾而散。

”可见,古人认为雾霾是天神之怒,试图通过祭天驱散雾霾。

现代科技则告诉我们,雾霾是一种因大量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现象,是大气长期污染造成的结果。

这说明( )A.认识主体不同必然导致对雾霾的认识存在差异B.人们对雾霾的正确认识提升了改造世界的能力C.“天神之怒”是雾霾在古人的头脑中自生的想法D.人们对自然想象的认识过程反映了实践的历史性2.[2016·永州一模]成功就是把“不可能”变成“不!可能!”,把“Impossible”变成“I'm possible!”。

这一说法的合理性在于( )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B.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C.想法不同世界就不同 D.意识具有目的、计划性3.[2016·洛阳统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从草药中发现新的抗疟药的过程中,“几乎把南方的老中医都采访遍了”。

这样做的依据是(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4.[2016·浙江五校联考]过去科学家提出的多种理论都无法正确解释蜜蜂如何实现飞行,因为从蜜蜂的翼展和体重比例上来看,空气动力学很难支持它们飞行。

最终在高速拍摄技术和蜜蜂翼展力学模型的协助下,科学家发现蜜蜂飞行时拍打翅膀的频率很高,可达到每秒230次,比更小的昆虫还要快,正是这种短波浪式翅膀拍打方式足以让它的身体浮在空中。

这一事实表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思维是对存在正确的反映③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①④5.[2016·柳州模拟]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裸鼹鼠细胞会制造并释放出一种叫做透明质烷的糖,这种糖充盈在细胞外基质里,把细胞隔开使它们无法聚集在一起生成肿瘤,从而解开了裸鼹鼠不患癌症之谜。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基础训练题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基础训练题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基础训练题一、单项选择题.实践是.主观的活动,也是客观的活动.主观活动与客观活动.客观的活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有动.蜘蛛结网.医生治病.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人们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对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实践活动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马克思这一论述的含义是.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恩格斯说:“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

”这说明.人和动物的差别越来越大.实践是在意识指导下有目的的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就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李时珍读了《本草经集注》后,问他父亲巴豆是否就是一种泻药。

父亲让他亲自试试。

实验结果的确能泻,如果大剂量服用,可以导致严重腹泻。

但是,如果服用巴豆适量,反而能治好慢性腹泻。

这则故事的本意在于说明.一切要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有良好的愿望加上自我牺牲精神,就能成就一番事业.实践出真知.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狄德罗认为研究自然有三种方法,通过观察搜集材料,通过思考把材料组合起来,通过实验证实组合的结果。

这蕴涵的哲理是.认识的范围局限于自然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唐代画家戴嵩曹作《斗牛图》,因其形象生动逼真,技法炉火纯青,一直被视作珍品。

一次此画被一牧童瞧见,牧童大笑道:“两牛相斗,从来都是尾巴紧贴屁股下面,哪有尾竖朝天。

”《斗牛图》终于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牧童知道两牛相斗从来都是尾巴紧贴屁股下面,说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用放大倍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M扫瞄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和泥土里的沙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n ^Hl期末系列练习题三:第六课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一个成功者与一个空谈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功人士能通过实践把头脑中的观念变成现实的 存在。

这表明,实践具有 A •直接现实性B •客观物质性C .自觉选择性D •社会历史性2 •杜威认为,实践就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和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相比,没有 本质的区别。

杜威的观点否认了实践的A .客观物质性B .主观能动性C .社会历史性D .内在矛盾性3•与“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包含哲理相近的是 A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B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C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4. 19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

”与这句话在内涵上不一致的名言是A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B •秀才不岀门,全知天下事C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 •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5 •在农村,人们发现鸡被吃了,总以为是黄鼠狼干的。

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否定了 黄鼠狼专门吃鸡的恶名,它是个灭鼠“能手” 。

据估计,一只黄鼠狼一年能消灭三四百只老鼠。

由此可知6 •实践之所以能够检验认识是否正确,是因为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7. 20XX 年11月28日召开的第一届基层党建创新论坛强调,要把基层党建创新的成功经验和 有效做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有A •一切从实际岀发、实事求是B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8 •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就是真理” 。

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否认了真理的A •条件性B •具体性C .相对性D •客观性9•“当数学原理用于现实时,是不确定的,当它们确定时,又不适用于现实”。

这表明① 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②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③真理与实践不具有统一性 ④有的真理是确定的,有的真理是不确定的C .②③D •②④ A •①② B •①③10.禅悟人生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体现的哲理是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认识因其形象具体而具有直观性B •认识因其最终回归而具有重复性C .认识因其不断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D .认识因其反复上升而具有深刻性11 •人类至今还不能对地震作岀可靠的预测。

这是因为认识具有班级G1010班姓名成绩①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 •①④B •①② ②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④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C .②③D •③④A •反复性B •无限性C .上升性D •客观性12. 20XX 年5月20日,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在实验室里创造岀世界首个人造生命细胞。

此项成果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支持者认为,未来合成基因组可用于开发清洁燃料、 新疫苗及廉价药品;反对者则担忧,人工合成的生物系统可能会引发生态灾难, 甚至会被恐怖分子利用。

这说明①认识成果没有客观的检验标准 ③要在实践中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A •①②B •②③13 •为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近年来, 境退化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

这表明A •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B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C .实践具有相对独立性D •实践具有历史局限性14 •在20XX 年“两会”召开之前,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入基层,广泛了解民意,听取 群众呼声,积极酝酿建议、提案,为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咨政建言。

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 是A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D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5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煤的使用价值的认识经历了“黑色的石头用来垒墙”、“能自燃 是重要的燃料”、“能从中提取上百种化学元素,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等的漫长过程。

人类对煤的使用价值的认识过程,体现了A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B .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C •对同一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D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16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我国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上述材料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角度看,说明了:A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B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C .物质决定意识D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7.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魏源这句话主要表明 A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 •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1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这段话说明了A •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B •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C 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D •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9 • “拇指和食指合成一个圈,其余三个手指头伸直或者略屈”这一手势在不同的国家有不;、了不起” 0K ;美英等国表达的是“”3”或“ 0同的含义:中国和世界很多地方表达的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尼斯表达的是“傻瓜”……这告诉我们认识事物要A •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B •善于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D •学会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C •从客观的现象岀发20 •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 前一步的直接继续。

”这说明真理①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②已确定的真理是不容质疑的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C .③④D .①④世界各国在减轻贫困、饥饿、疾病、住房不足以及环A •①②B •①④C②③ D •③④21.“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 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

”波普尔的名言为我们最好的诠释了“探索”的意义。

这说明:A •认识永远都在无限接近真理B •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C .认识引导着真理的不断发展D •真理性认识与谬误相伴而行22.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煤的使用价值的认识经历了“黑色的石头用来垒墙”、“能自燃 是重要的燃料”、“能从中提取上百种化学元素,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等的漫长过程。

人类对煤的使用价值的认识过程,体现了A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B •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C .对同一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D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23 •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

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① 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 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 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④ 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C •②④D •③④75%的海洋物种人类知之甚少,它们大多分布在未被深②认识总要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④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C ②④D •①③25、“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中”,“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近年来,伴随着一次次思想解放的浪潮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束缚人们精神的枷锁被不断打破, 我们党逐渐形成了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人人都可以成才、以人为本等理念为核心内容的科学人才观。

结合科学人才观的形成,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26、20XX 年10月1 日,“嫦娥二号”作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先行者,踏上了奔月的征程。

我国从“嫦娥一号” 发射成功再到“嫦娥二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探月工程这一世界高科技领域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

本次嫦娥二号发射主要任务是获得更清晰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 球极区表面数据。

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剖析材料。

A •①②B •②③24 •全球海洋生物普查结果显示,约有入考察的海域。

这表明①客观事物随着认识的变化而变化 ③世界上总会存在人类无法认识的事物A •①②B •③④二、主观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继往开来、推陈出新、蓬勃发展,不断从生动的实践中汲取营养,不断深化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推动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材料是如何体现认识论观点的?参考答案25.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

科学人才观的形成,是不断打破束缚、解放思想的过程。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

我们对人才观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具有上升性。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我们不断深化对人才观的认识。

26. 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明确嫦娥二号发射任务体现了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一次又一次的科学试验使人们对探月工追求真无限性和上升性,③认识具有反复性、程这一世界高科技领域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我国探月工程还处于不断发展中。

27. 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断发展,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的观点。

②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和深化,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推动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体现了认识的反作用。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继往开来、推陈岀新、蓬勃发展,体现了认识是无限发展着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