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自我评价
雍正的自我评价
雍正帝的性格颇为复杂。
生性多疑,冷酷暴躁,却不乏人情世故。
勤政刻苦满清野史对雍正的评价多为负面,究其原因,是因为雍正上台之后提高了汉人的地位,折损了满洲旗人的利益,所以野史多把雍正描写为残暴冷酷,但实际上,雍正非常勤于政事,平日除却睡觉,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批阅奏折,康熙末年,国库亏空严重,只有八百万两左右,而雍正末年,国库银两就增至六千余万两,上升了近十倍,由此可见雍正勤于政事的重大成果。
暴躁有一次,雍正看杂剧《郑儋打子》。
演员的演技和唱腔都不错,雍正赐食。
因为剧中郑儋是常州人,演员就问雍正帝现今常州刺史(明清时刺史是知州的别称)是谁。
想不到雍正听后大怒,说:“你是戏子,怎么可以问起官守来?”立刻将演员杖击而死。
雍正初年,发现浙江人汪景祺讥评雍正杀功臣年羹尧,查嗣庭出“维民所止”的试题,雍正帝怒发冲冠,杀了汪景祺,查嗣庭下狱并死于牢中。
他认为浙江浇漓,不定期的停止浙江乡、会两试,并设观风整俗使。
刻薄残酷雍正帝的刻薄表现在他以极其粗俗丑恶的语言丑化他所痛恨之人。
钱名世写了歌颂年羹尧的诗,雍正帝就给钱名世写了块“名教罪人”的匾,挂到钱名世的大厅,以世世代代丑化钱名世。
他还嫌不够,令385名举人、进士写诗丑化钱名世。
残酷主要表现在雍正即位后把他的好几个兄弟打了下去,有的置之死地。
雷厉风行、当机立断雍正即位后搞了许多改革,如财政制度改革,改土归流,都是决定后就干,一干就大张旗鼓,全力以赴,不拖拖拉拉,一定干出结果。
朴素、严肃《啸亭杂录》卷一说他“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
雍正有仁慈一面。
他吃饭不剩饭,颗粒必尽,他常对臣下说,要珍惜五谷,以暴殄天物为戒。
他对张廷玉说,他与人同行,不踩他人头影。
喜欢别人向他报告祥瑞。
他为祈雨而造风、云、雷、雨四神。
所谓祥瑞是指好事情的兆头和征象,例如玉米一棵四穗,稻禾径高数尺,皇陵出现五色祥云等。
雍正七年十月,云南赵州出醴泉,鄂尔泰奏闻,雍正帝马上褒奖他“化民成俗,格天致瑞”,加官少保。
清朝十二帝的评价中肯客观!
清朝十二帝的评价中肯客观!说到清朝,总体给人的感觉是腐朽落魄,所谓的康乾盛世也被一众人认为是伪盛世,特别是清末时期的历史更是被人们认为是中华文明史中最为耻辱与可怜,清朝是野蛮摧毁文明而建立起来的,是近代中国与西方发达文明拉开距离的重要时期,因此被后世之人所厌恶。
而说到此处,就不得不说说清朝的十二个皇帝了,他们也是整个大清国276年的缩影。
努尔哈赤1 . 清太祖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凭借十三副铠甲起兵,渐渐的统一女真各部族,给了清朝建立最为直接的奠基基础,他是一个开拓者,很有魄力,敢于挑战,一生大小战役无数,很有政治头脑和军事才能,懂得审时度势,蓄势待发,是一个了不起的君主。
皇太极2 . 清太宗皇太极作为清朝的第二任君主,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比起其父不遑多让的枭雄式的人物,他的政治上的才能,卓越非常,是一个有远见有能力的君主,如果说太祖给了清朝建立的希望,那皇太极可以说是几乎实现了清朝制度的完善以及一统中原的雄心壮志,当然遗憾的是其早死了,否则相信入主中原承载天下的不是多尔衮,而是皇太极了。
顺治3 . 清世祖顺治顺治6岁登基,24岁驾崩,虽然在位时间不短,可是算来都是在年幼时期,再加上多尔衮专政,可以说顺治对于清朝的并没有什么大的功绩,只能说他正好是清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所以对于他的评价很是一般,不褒不贬吧。
康熙4 . 清圣祖康熙康熙皇帝是人们所最为熟悉的清朝帝王了,他在世时,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征格尔丹,定中俄《尼布楚条约》,可以说是最有作为有魄力的一位帝王了,但年老时却也因为“文字狱”而株连了不少的仁人志士,而且晚年时的清廷也呈现腐败,国库赤字的情况。
雍正5 . 清世宗雍正雍正是一位铁腕皇帝,给人冷酷无情的感觉居多,就是他当政仅仅13年,就改善了康熙晚年的不少弊政,给有所腐朽的大清国勃勃生机,国库充盈,是一位勤勉一位特别有上进的皇帝,他的朝廷给人是实干的作风,由此可见雍正的实干和脚踏实地的严谨风格。
人生感悟之雍正天命的自觉
雍正天命的自觉继承大统的胜利者明万历年间(1616)崛起于东北一隅的清朝在太祖一代平定整个东北地区,与人口不啻百倍的明朝相抗衡,战事一直延续到其后的太宗时代,到第三代皇帝顺治帝时,清朝便挺进北京,平定全中国,这的的确确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迹。
满族人自己也一定为这意想不到的成功吃了一惊。
在传统的满族思想中,这是在满族的守护神“天帝”的护佑下实现的。
清朝进入北京后便将业已焚毁的明朝宫殿基本依照原样重建,唯一的区别是在位于内廷的坤宁宫深处的院子前,设有祭天的竿子,这被称作“神杆”。
另外,在皇城的东南角建有称为“堂子”的建筑物,这是满洲式祭天最神圣的灵地,在此行祭礼是清朝天子的特权。
在中国人民看来,明清易代是天命所归。
到那时为止,承受上天之命统治中国的明王朝已堕落不堪,天命抛弃明朝转而让清朝统治中国人民。
满族人进入关内,随着汉化程度不断加深,普遍接受了天命思想。
毋庸多言,雍正帝也是其中之一,他对天命深信不疑。
满洲的“天帝”和汉人的“天”毕竟是同一个“天”,在恩惠满族人的同时也必须惠泽汉人。
雍正帝担此大任而践天子之位是在其四十五岁之時。
若是可以相信雍正帝所说的话,那么他此前曾极力避免接触现实政治。
这也是避免深陷于兄弟互相争斗的漩涡而必要的自保之术。
他自己说:[朕向在藩邸,谨守节度,实未留心吏治,亦并未结交一人。
是以践阼之后,] [臣工皆所未识,政务皆所未经。
]完全不知所措。
但此言必须打个折扣再听。
雍正帝表面上没有参与兄弟间的内讧,但并不是完全对此采取超然世外的态度,只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从容不迫地冷眼旁观事态变化罢了。
与此同时,他并不怠于深入观察人情世故。
不受拘束地生活于藩邸的非嫡长子身份,让他也有闲心对父亲康熙帝的施政方针进行冷静的评判。
后来皇帝在给大臣的一封书信的一节中,有一句抱怨颇值得玩味:朕是在藩邸阅历世情四十五年,备尝世间辛苦才成为天子的四阿哥。
朕非生长深宫之主,若怀轻朕之心,恐将来噬脐莫及。
这恐怕是雍正帝的肺腑之言吧!帝位的艰辛从位于官僚群体金字塔顶点的天子宝座的视角,无法轻易发现政治寡头的存在。
雍正是个怎样的皇帝
雍正是个怎样的皇帝雍正是个怎样的皇帝老话说,当家三年狗都嫌,皇帝也不例外。
如果让史学家评选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改革家,雍正当然名列前茅。
然而,当初他手下的好多干部,却犯过嘀咕。
对于新君的治吏新政和一系列非常举措,有些人很不适应,嘴上不敢说,内心有看法,觉得他“刻薄寡恩”,严苛得不近人情、不留余地:贪则坐牢砍头,懒则撤职辞退;今晚偷偷搓麻弄点小钱,明早就会受到警告;歌颂皇上讨个好也被骂得狗血喷头,还得去刑场观摩贪官受死。
弄得整天战战兢兢的,当官还有啥意思呀!他们看不到雍正“柔”的一面,那是许多“宽厚”无为的帝王所没有的,正体现了一个大政治家的特质。
雍正十年,河南学政俞鸿图主持乡试期间,违反规定把21岁的小妾带了过来。
小姑娘对付老头子易如反掌,很快套取了试卷内容,然后让仆人出去找买主。
一万多两银子轻松落袋,小妾得意极了,哪里想到这笔买卖是多么划不来。
一看平时根本不学习的“富二代”居然榜上有名,舆情汹涌,社会一片哗然,眼看要闹出群体性事件。
雍正要求从重从快处理,给社会一个交代。
刑部建议判处俞鸿图腰斩,雍正毫不犹豫地划了圈。
清代连上刑场也需要贿赂。
因为是在办公室里直接被捕的,俞鸿图身上一文不名。
刽子手拿不到好处,下刀一再“失误”,给犯人一个慢死。
俞鸿图用手指蘸着自己的血,在地上连写了7个“惨”字。
没等主事官员报告完执行情况,雍正连连摆手:别说了、别说了!随即指示:以后轻易不用这种刑罚。
于是,俞鸿图成了最后一名被腰斩的死刑犯。
科举是保证中国封建制度得以延续不变的压舱石,雍正对俞鸿图毫不手软,可谓执法无情。
但腰斩是我国古代最野蛮、最不人道的一种刑罚,敢于废弃始自春秋的老传统,显示出不忍之心,不能说他一味“嗜杀”吧。
许多德才兼具敢担当的干部,更能感受到雍正浓浓的人情味。
比如在他们的报告上,他竟会这样批示:你最近身体好吗?好久不见,很是想念!等你完成任务回来,咱俩好好聚聚。
他关心干部的方式有时出人意料,诚意多于权术。
雍正的个性实在让人很难喜欢
实日子没有填上,可能待查补写的,可是后来疏忽就把摺子送出了。 皇帝看了这份密摺,就在“初”字与“日”字之间画了一个圆圈,并 加写“不必介意,戏圈来的”八个字。虽说是“戏圈来的” ,但令岳 钟琪十分紧张,立即向皇帝说不是,并表示“惶恐万状” 。还有浙江
当然更不堪入目、令人心惊胆寒的是“胡说” “混帐”“孽障”“恶种” “无耻小人”“不是东西”“朽木粪土”“庸愚下流”“看你有些疯癫” “不学无术”“无知小人”“满口支吾”“良心丧尽”等等的批语,都 可以视为雍正刻薄个性的明证。 雍正身后留下骂名, 多少与他的刻薄性情有关。 年羹尧被处死已经足 以证明这位君主的刻毒手段了, 但是在命令他自裁时, 皇帝竟叫年羹 尧的仇家蔡铤去监刑, 让年羹尧在临死还要多一层难堪羞辱。 更特别 的是,雍正载年羹尧死前还颁发给他一道上谕说: “尔自尽后,稍有 含怨之意,则佛书所谓永堕地狱者,虽万劫亦不能消汝罪孽也。 ”让
过世七年,但仍令人在他墓前树立一块刻有 “不忠不孝柔奸阴险揆叙 之墓”字样的石碑,这种谴责也不近人情。雍正五年因大臣办事不认 真,皇帝命令一些新任小臣每天到圆明园值班, 日未出报到, 日落后 才准回家,这些小臣住在城里,如此折磨,也真是极惨的事。 雍正的喜怒不定与精严刻薄个性, 虽然对他的革新政治有加速以及成 就的作用,但是对他的为人行事却也留下狠毒凶残的骂名。
雍正的个性实在让人很难喜欢
雍正的个性中还有自信自负的一项特质。他 常对大臣们批说:“你知道什么!”“你非长才之人!”“你的见识朕实 信不及!”“看你伎俩实属特平常! ”“所见甚浅矣!”“你乃穷书生!” “朕实为汝愧之!”等等的话语。 他对满族人总是评论他们秉性固执、 尚气而不圆通;汉军则有“言行相符百无一二”的毛病。他自信一切 比别人强, 无论文章道德,或是办事能力,甚至他的判断也都是比别 人正确得多,这也许与他想作万民之主有关, 他又好胜,当然就要样 样比别人强了。 所幸雍正在若干政策的研制与实行上, 有时还会及时 改正,听从好的意见,这是很难得的。例如丁随地起的赋税改革,山 东巡抚黄炳首先奏请实行,皇帝不但不准,反而责斥他 “冒昧渎陈”, 几乎被处罚越例搜求之罪。 可是后来经过直隶巡抚李维钧等人的呈请, 皇帝认为有益贫民,终于改变初衷,同意改制了。又如甘肃巡抚建议 在该省开炉铸钱, 雍正最初不同意, 后来觉得有禁绝私钱的效用,“钱 法既清,而民用亦裕”,当然准允他铸造了,并且还对石文焯说: “彼 时朕虑未周详,故谕暂缓。 ”皇帝镜承认“虑未周详”,也算难得。这 类的例子也多,我个人以为雍正性急,在不用忍而又自信自负之时, 常作出不尽妥当的主观决定, 但是他有心为国为民服务, 只要于民于 国有益的,也就是对他自己统治权有益的,他会更改,甚至认错的,
雍正帝是一个怎样的人?不一样的雍正
雍正帝是一个怎样的人?不一样的雍正由于各种电视剧的热播,人们对清王朝的了解也逐渐加深。
而对于电视剧创作热点的雍正帝,人们对他的了解应当都不少。
诸如《雍正王朝》、《宫》、《甄嬛传》等等,这里面对于雍正的各种描写,或者有些不同。
有些着力表现雍正的寡情寡义,有些着力表现雍正的阴险狡诈,有些则表现雍正的严肃清正,但对于雍正是一个勤于政事、刻苦敬业的皇帝,却都是认同的。
我们纵观史料,结合史实,都可以得出雍正的确是一个勤奋为民的好皇帝。
但雍正这个人是一个多面的人,对于他严肃冷情的一面,世人多有描绘,但对于雍正的其他面却少有涉及。
今天小编将会结合史实,告诉大家雍正不为人知的一面。
雍正帝一生勤于政务、生活俭朴。
雍正现存仅朱批奏折就达35000多件,其总字数以雍正执政13年相除,平均每天是8000多字!这样一个字数就算是放在最忙碌的高中学生身上都很难达到,更何况一个日理万机的政权首脑?这些奏折充分说明了雍正帝是一个勤奋的好皇帝,但若是大家一起来看看雍正帝在奏折上批的朱批,就可以知道,雍正不仅是一个亲政的皇帝,也是一个极为亲民的皇帝。
他的奏折实在有些大白话的性质,有些话语读起来还让人忍俊不禁,很难想象这是出自一个帝王之手,还是一个公认呢滴严肃认真的帝王。
1、批李卫折:好事好事!此等事览而不嘉悦者除非呆皇帝也!呆皇帝这还是我们眼里那个寡言少语,严肃极了的四四吗?2、批蔡廷折:李枝英竟不是个人,大笑话!真笑话!有面传口谕,朕笑得了不得,真武夫矣。
不是个人笑得了不得严重好奇雍正当时是不是笑抽过去了!3、真正累了你了,不但朕,怡亲王都心疼你落眼泪。
阿弥陀佛,好一大险!听听这话,简直温柔的不得了。
要是小编上司能像雍正这般,小编必当士为知己者死!4、批年羹尧折:从来君臣之遇合私意相得者有之,但未必得如我二人之人耳。
总之,我二人做个千古君臣知遇榜样,令天下后世钦慕流诞就是矣。
不是后世钦慕,而是大批腐女流诞不已啊!还有,珐琅之物尚未暇精制,将来必造可观。
皇帝的自我评价的诗句
皇帝的自我评价的诗句1. 朕乃天子居九重,乾坤在握气如虹。
好比那雄鹰傲苍穹,俯瞰大地朕为雄。
就像秦始皇嬴政,朕心怀壮志统六国,朕之权柄似那巍峨高山不可撼动,朕之功业岂非凡人可及?朕这般自视,自是有朕的底气,朕的天下朕做主。
2. 吾为皇帝吾独尊,四海之内皆臣民。
恰似那繁星绕北辰,众星拱月是吾身。
汉武帝刘彻那般开疆拓土,朕亦能。
朕之决策如那滔滔江水奔涌不停,谁能质疑朕的英明?朕的想法就是天下走向的指南针,朕就该这般自信,莫不是你们觉得朕不应如此?3. 朕坐龙椅掌江山,英明神武非等闲。
像那蛟龙入深渊,朕之力量深无边。
唐太宗李世民有贞观之治,朕也有朕的盛世蓝图。
朕的眼光如同那犀利的宝剑,能看穿世间的一切虚妄,朕所行之事皆为江山社稷,朕难道还不够伟大?4. 吾皇本是天上龙,降临凡间治世中。
仿若那暖阳耀寒冬,朕之恩泽满苍穹。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朕也有朕的治国方略。
朕的胸怀似那浩瀚大海能容纳百川,朕之善念可泽被苍生,你们可懂得朕的苦心?5. 朕称万岁世无双,皇权在握心不慌。
宛如那松柏立山岗,朕之根基稳当当。
元世祖忽必烈横扫欧亚,朕虽未如此,可朕守土亦有方。
朕的威严如同那震耳的雷鸣,能让奸佞之人胆寒,朕这样的自我评价,你们谁敢说个不字?6. 吾为帝君权倾天,德被苍生福寿绵。
恰似那灯塔照航船,朕之指引永在前。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朕也有朕的果敢之举。
朕的智慧像那取之不尽的宝库,能应对任何难题,朕是不是当得起这皇位?7. 朕是皇帝朕最大,天下财富任朕花。
就像那凤凰栖高崖,朕之尊贵无可加。
清圣祖康熙平三藩定边疆,朕亦能保朕的江山安稳。
朕的统治如同那坚固的城墙,抵御着一切外敌,朕的地位难道不尊崇?8. 吾皇之功高如山,文治武功非一般。
如同那骏马驰草原,朕之风采耀人间。
乾隆帝有十全武功,朕也有朕的不凡之处。
朕的能力像那熊熊燃烧的烈火,能燃尽一切黑暗,朕自认为朕是一代明君,你们觉得呢?9. 朕坐朝堂定乾坤,雄才大略满吾身。
雍正皇帝简介
雍正皇帝简介
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公元1678年12月13日-1735年9月28日),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
在位13年。
是一位十分复杂而矛盾的历史人物,他是勇于革新、勤于理政的杰出政治家,对康熙晚年的积弊进行改革整顿,一扫颓风,使吏治澄清、统治稳定、国库充盈、人民负担减轻。
胤禛诚信佛教,工于心计,性格刚毅,处事果断。
在位仅十三年,但他励精图治,力求改革,整顿吏治,清理钱粮,摊丁入地,扩大垦田,火耗归公,以银养廉,创设军机处,革除旗主,平定青海,安定西藏,改土归流,等等,促进了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政局稳定,边疆巩固,统一增强,为乾隆创建“大清全盛之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具有开拓精神,有作为的皇帝。
雍正统治十三年是清朝统治的重要时期,承上启下,为以后乾隆时期的繁荣盛世打下了基础。
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雍正的优秀品质:果断、勤勉、务实、沉稳与睿智
雍正的优秀品质:果断、勤勉、务实、沉稳与睿智
雍正的性格特点对他的统治和治理国家有着重要的影响,帮助他成为一位优秀的皇帝。
首先,雍正的果断和决断力使他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并有效地执行。
在处理复杂的政治问题时,他能够迅速识别问题的核心,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这种果断和决断力使得他在处理国家事务时能够迅速应对各种挑战,保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其次,雍正的勤勉和务实精神使他能够深入了解国家的实际情况,关注民生问题。
他注重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了解各地的实际情况和民情,从而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
这种勤勉和务实精神使得他在治理国家时能够更加贴近民意,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此外,雍正的性格特点还包括他的沉稳和睿智。
在处理复杂问题时,他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性,分析问题的本质,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
他的沉稳和睿智使得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冷静和自信,展现出一位优秀皇帝的风范。
综上所述,雍正的性格特点对他的统治和治理国家有着重要的影响,帮助他成为一位优秀的皇帝。
他的果断、勤勉、务实、沉稳和睿智等性格特点使得他能够有效地治理国家,关注民生问题,保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雍正,你到底是怎样的汉子?
雍正,你到底是怎样的汉子?
1735年10月8日雍正帝病故
电视剧《雍正王朝》的主题曲里有一句,“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也难说身后骂名滚滚来。
”围绕着雍正帝,影视剧、历史小说中似乎有说不尽的故事、道不完的传奇。
虽然在正史中尽显严酷形象,但是雍正的朱批笔迹却是萌萌哒。
不禁让人想知道这位掌管大清朝十三载的人,到底是怎样的汉子?
雍正朱批:
朕知道了
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
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
朕安,尔等好么
甚好,甚好
尔此等用心爱我处,朕皆体到
你放心
尔等如此使朕畅快,何疾不治,何病不除?朕躬甚安,已痊愈。
朕之亲切宝贝尔等俱好么?
朱批展现了雍正性格中的另一面,并且他还曾招纳画师来到宫中,将自己的业余爱好和日常生活以画笔记录下来,我曾在孔夫子旧书上寻得一本《雍正行乐图》,下面跟大家分享下这个有趣的皇帝。
人物小传-雍正
人物小传-雍正雍正(1678年-1735年),是中国清朝的第五位皇帝,也是康熙帝的第四子。
他出生于北京,父亲康熙帝去世后,由其母亲储君妃监国。
在康熙帝去世后,雍正年仅25岁即登基,成为清朝的新皇帝。
在雍正登基后,他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果断的领导力。
他致力于整顿政府机构,打击腐败和贪污现象,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和改革措施,以提高政府的效率和廉洁度。
他注重选拔和培养正直有为的官员,重视农业、教育、工商业和科技的发展,推动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雍正还对外政策方面表现出了出色的智慧和勇气。
他积极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并与邻国进行外交交往。
他与俄国、朝鲜、蒙古等国建立友好关系,稳定了边疆局势。
而在对待西藏问题上,他采取了务实的方式,通过对藏区的改革和管理,巩固了西藏地区对中国的统治。
雍正在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加强了社会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推行一系列法治政策,打击了官员贪污、盗窃等犯罪行为,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他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在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重视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学校的建设,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然而,雍正的统治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批评。
他对待政治异议持强硬的姿态,限制言论自由,加强对民间组织和宗教活动的控制,这引发了一些社会不满和反抗。
同时,他也采取激烈的手段打击政治敌对势力,对一些历史人物持有不公正的观点和评价。
雍正在位期间非常短暂,但他的统治对清朝的历史和政权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改革政策和强有力的领导,为中国清朝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在中国历史上,雍正被视为一位既有政治智慧又有争议的统治者。
雍正的故事告诉我们:领导者需要拥有明智而果断的领导力,注重国家的治理和人民的福祉。
领导者应当倾听人民的声音,推行改革和政策,提高国家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并致力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同时,领导者也需要意识到权力的边界,尊重人民的权利和自由,保持公正和谦虚的姿态,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生性多疑、猜忌心重的雍正帝
⽣性多疑、猜忌⼼重的雍正帝 雍正在治理国家⽅⾯⼀直是被后⼈所赞扬的。
但是他的为⼈是怎样的?下⾯我们就来看看吧! ⽣性多疑、猜忌⼼重 雍正帝⼜是⼀个⽣性多疑、猜忌⼼重的⼈。
在他的统治下,⽂字狱也更多更严重。
最出名的是吕留良事件。
吕留良是⼀个著名学者。
明朝灭亡以后,他参加反清⽃争没有成功,就在家⾥收学⽣教书。
有⼈推荐他博学鸿词,他坚决拒绝。
官员劝他不听,威胁他也没⽤,后来他索性跑到寺院⾥,剃光了头当和尚,官员们拿他没办法。
吕留良当了和尚之后,躲在寺院⾥著书⽴说。
书⾥⾯有反对清朝统治的内容。
幸好书写成了,没有流传开去,吕留良死了,更没被⼈注意。
有个湖南⼈曾静,偶然见到吕留良的⽂章,对吕留良的学问⼗分敬佩,就派了个学⽣张熙,从湖南跑到吕留良的⽼家浙江去打听他遗留下来的⽂稿。
张熙⼀到浙江,不但打听到⽂稿的下落,还找到吕留良的两个学⽣。
张熙跟他们⼀谈,很合得来。
他向曾静汇报后,曾静也约两⼈见了⾯,四个⼈议论起清朝统治,都⼗分愤慨。
⼤家就秘密商量,怎么想办法推翻清王朝。
他们懂得,光靠⼏个读书⼈办不了⼤事。
后来,曾静打听到担任陕⽢总督的汉族⼤⾂岳钟琪,掌握很⼤兵权,因为讨伐边境叛乱的时候⽴了战功,受到雍正帝重⽤。
他想,要是能劝说岳钟琪反清,成功就⼤有希望。
曾静写了⼀封信,派张熙去找岳钟琪。
岳钟琪接见张熙,拆看来信,见是劝说他反清的,⼤吃⼀惊,问张熙说:“你是哪⾥来的,胆敢送这样⼤逆不道的信。
”张熙⾯不改⾊说:“将军跟清⼈是世仇,您难道不想报仇?”岳钟琪说:“这话从哪⼉说起?”张熙说:“将军姓岳,是南宋岳忠武王(就是岳飞)的后代,现在的清朝皇帝的祖先是⾦⼈。
岳王当年被⾦⼈勾结秦桧害死,千古称冤。
现在将军⼿⾥有的是⼈马,正是替岳王报仇的好机会呢。
” 岳钟琪听了,马上翻了脸,吆喝⼀声,把张熙打进牢监,并且要当地官吏审问张熙,追查他是什么⼈指使的。
张熙受尽种种酷刑,就是不招,说:“你们要杀要剐都可以,要问指使⼈,没有!”岳钟琪⼼想,这个张熙是个硬汉,光使硬的治不了他,就另想⼀个软的办法。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爱新觉罗·胤禛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爱新觉罗·胤禛而今,我终要起笔,写这个清朝三百年间,最勤勉的帝王,亦是我最心仪的男子。
爱新觉罗·胤禛----清世宗雍正帝。
自明成祖定都北京城,肇建紫禁城以来,明清两朝近500年间,皇帝24任,我唯独对他起了意,失了心。
如风,起于青萍。
这与爱情无关,我想,我能懂得他的无意。
我对他的心许,是对一个古老灵魂的认可。
康熙晚年,九子夺嫡,至今也是被人津津乐道,勤加演绎的大戏。
如果,你肯稍稍留心,你就知道,网络上有多少文艺女青年,不辞劳苦,借着手中的一支笔,道尽对康熙,以及他的诸皇子们意淫的绵绵爱意。
那冷面王,不动声色,心如烟海的皇四子胤禛,更是这连番大戏不可或缺的男主角。
这是梦想,每个女孩都希望遇上这样的男人,安忍如山,深长似海,有君临天下的野心,执掌天下的能力。
偏偏还有,不肯轻易宣诸于口。
的深情。
他有悲悯天下,安抚苍生的愿心,可他自身,却是寂寞,孤独,劳累如孩子般的男人,需要人去理解,照看。
好吧,就让我追随你。
如我盲目的相信,爱情是生命的信仰。
就让我执迷,即便我不是你的唯一。
即使我会被你利用,算计,成你登临九五途中一块微不足道的踏脚石,只要你能在清寒无人的月夜,想起故人,还有一丝不舍,一声声的叹息·······再不肯耽歇的时间之流中,七世的叩首换来一世的相遇。
无论是心口的朱砂痣,还是窗前的白月光······只要我们曾经相遇,曾驻足在彼此的生命里,哪怕不曾亲口道破一个爱字。
喧嚣不是今日才有的。
正史,野史抑或现代言情,生前死后,人们从未停止对他的议论。
诸多猜测,褒贬不一。
然而,无可否认的是,以资质而论,胤禛无疑是非常适合做皇帝的人。
做皇子时韬光养晦,小心谨慎,打破英明神武的父亲的疑虑,从诸皇子争为位的乱局中步步为营,脱颖而出。
为帝之后雷厉风行,杀伐决断,不畏人言。
皇帝的自我评价的诗句
皇帝的自我评价的诗句稿子一嗨呀,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皇帝的自我评价。
你说皇帝啊,那可是高高在上的人物。
可他们也会对自己有个评价呢。
就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他可能会说:“朕啊,平定天下,开创贞观之治,让百姓安居乐业,这是朕的功绩。
但也曾犯过错,杀兄逼父,这是朕心中永远的痛。
不过,朕知错能改,努力当个好皇帝。
”再说说康熙皇帝,他没准会这么讲:“朕八岁登基,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亲征噶尔丹。
朕这一生,为了大清江山,那是操碎了心。
朕自认为,对得住祖宗,对得住百姓。
”哎呀,皇帝们自我评价的时候,那也是有骄傲,有反思,有感慨呢。
他们站在权力的巅峰,看着自己打下的江山,心里的想法可多了去啦。
有时候想想,皇帝也不容易,要操心国家大事,还得面对各种阴谋诡计。
但他们既然坐在那个位置上,就得承担起责任。
就像咱们普通人,在自己的岗位上也得努力不是?好啦,今天关于皇帝自我评价的事儿,就先聊到这儿,咱们下次接着说!稿子二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扯扯皇帝的自我评价。
比如说秦始皇,他可能会豪气地说:“朕统六国,书同文,车同轨,修筑长城,威震四海。
朕乃千古一帝,无人能及!”那语气,得多霸气呀。
汉武帝刘彻说不定会讲:“朕北击匈奴,开拓疆土,让大汉威名远扬。
虽劳民伤财,但为了大汉江山永固,朕无悔!”还有唐明皇李隆基,他可能会叹口气说:“朕前期开创开元盛世,何其辉煌。
可后期沉迷女色,导致安史之乱,这是朕的罪过。
”皇帝们在自我评价的时候,也是有笑有泪,有得意有懊悔。
他们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对自己的功过是非心里都有本账。
咱们从皇帝的自我评价里也能学到不少东西呢,比如要懂得自省,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好啦,今天就聊到这儿,下次咱们再一起侃大山!。
雍正:处变不惊,英勇果断,灵活应变,当之无愧地成为皇帝
雍正:处变不惊,英勇果断,灵活应变,当之无愧地成为皇帝雍正曾说;“人生犹如行路,未有无风雨阻隔之坦途,理应以变应变,当机立断。
”雍正的一生中,无不存在变化多端的情况,甚至可以说,雍正的一生就是变化的一生,要想在万变当中取胜并站隐脚跟,必须要学会以变应变。
雍正一生之大事,不外乎是其获取皇位。
其皇位的得来,是十分不易的。
在康熙朝末朝,皇子及其身后的党羽大战越演越烈,大有拼个你死我活之势。
当时的形势十分复杂,满朝文武百官都寻找着自己所拥护的皇子,各自为阵,党派林立。
雍正在众多的皇子中也并不是最具有实力的一个。
因此这场斗争的结果,是谁也无法预料的。
然而雍正以其超凡的智慧终于夺得了皇位,这不能不归功于雍正超强的应变能力。
在纷繁复杂的权力场上,处变不惊,英勇果断,灵活应变,只有雍正才做到了这一点,所以雍正也就当之无愧地成为皇帝。
分析当时储位之争的形势,可以看出,在康熙的众多皇子中,极有优势的就是胤礽、胤禔、胤禩、胤祉、胤禟和胤禵。
从各自的优势和力量对比来看,胤礽是嫡长子,已被立为太子,但由于其品行不端,凶暴无常,曾被康熙废除后又复立,因此胤礽在康熙的心目中地位是不高的,只是因为他是嫡长子,康熙朝时沿用汉族朝廷的皇位由嫡长子继承的制度,所以虽然废除了胤礽,但是考虑到多方原因,又勉强将其复立为太子。
后来,康熙仍然忍受不了胤礽的恶劣品行,毅然将其再次废除。
胤禔是大阿哥,曾随康熙远征噶尔丹,立下了赫赫战功。
本来胤禔的取胜机会应当是很大的,但正是由于胤禔的势力之大,朝廷重臣明珠又是胤禔的舅舅、是支持胤禔的死党,在朝廷中影响很大,而胤禔本人也望着太子之位虎视眈眈,但后来胤禔被人告发其使用巫术,诅咒皇太子胤礽早死,因而被康熙贬为庶人,不再成为夺储的候选人。
胤禩为八皇子,其党羽也很多,积极争夺储位,但是适得其反,康熙反对这种结党钻营,公开进行争夺皇储的斗争,因而胤禩一伙同样遭受了打击。
胤祉饱读诗书,为人宽仁,其许多思想和政见与康熙较为相近,胤祉也深得康熙的宠爱,经常邀胤祉一起读书谈话。
介绍雍正的作文
介绍雍正的作文
《我眼中的雍正》
嘿,咱今天来说说雍正。
雍正啊,那可是清朝一位很有特点的皇帝呢!
你们知道吗?我曾经仔细看过一幅雍正的画像,哇,那画像上的他,穿着龙袍,表情严肃,可威严了呢!那模样仿佛在说:“朕可是天下之主!”就从这张画像,我似乎都能感觉到当时宫廷中的那种庄严肃穆。
雍正帝在位的时候,那可是非常勤奋的哟!天天都在处理政务,据说那奏折批得是哗哗的,真可谓是日理万机呀!他就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工作狂人,一心想着把国家治理得好好的。
他对官员的要求也很严格呢,谁敢不好好干活,那可得小心他的龙威哦。
不过呢,雍正也有很有趣的一面。
我听说啊,他有时候也会有一些特别的爱好和小脾气。
就好像他在处理完繁忙的政务后,说不定也会偷偷地找个小角落放松一下,也许是听听小曲儿呀,或者看看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儿。
雍正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既有着威严的一面,让大臣们敬畏;又有着那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和小性子。
从那幅画像开始,我就对他充满了
好奇,想要去了解更多关于他的故事。
每次想到雍正,我就好像能看到他在宫廷中忙碌的身影,还能想象到他偶尔露出的那一点点小幽默。
嘿,这就是雍正呀,一个让人着迷的皇帝!
总之呢,雍正就是这么一个独特的存在,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属于他的印记呢!。
雍正是个文艺帝
谈及雍正,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无论是演义还是影视剧,灌输给读者和观众的都是一个暴戾铁血、冷酷无情的形象。
但从有关雍正的传世文物来看,雍正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帝”。
雍正在做皇子的时候就是个文艺青年。
1709年,他被老爹康熙封为和硕雍亲王,赐居圆明园。
为此,他自号圆明园主,每天吟诗作赋,修习佛法,鉴赏古玩。
他最乐此不疲的就是请宫廷画师为他和他的妻妾画像,但他不喜欢正襟危坐给画师当模特,而是像导演般设计剧情和情节,要求画师画出意境和神韵。
从后来留传的《耕织图》系列画像来看,在他指导下完成的画像简直可以称为“电影剧照”。
画面中,雍正和妻妾扮成了农夫村妇,打着赤膊在田间劳作,这些生动的“角色扮演”一扫宫廷画呆板的晦涩气息。
当了皇帝之后,雍正就更加?n瑟了。
登基不到半月,他下的第一道圣旨就是整顿养心殿造办处,要求工匠们精心为皇家打造各种器物,并且亲自行文颁布工艺流程,要求他们“往细处收拾”。
雍正曾让造办处做尊关公塑像,工匠们先做了个蜡样呈给雍正。
他看了之后立马提出意见,嫌关公的脸做得不周正,下旨重做后再呈御批。
造办处改了后拿来,他还是不满意,下旨说:“关夫子的脸应该略微上扬方显英雄气概,赤兔马的鬃毛太稀疏了,要浓密一些,关羽的两名副将的盔甲样式也不好,赶紧改。
”造办处忙不迭地修改之后再请雍正审看,雍正又挑出了关公的板带勒得太紧的毛病,造办处只好再改。
就这样细致入微地折腾了一个多月,雍正方才满意。
雍正极高的审美和特别挑剔的眼光让造办处丝毫不敢大意,甚至可以说雍正就是当朝宫廷艺术品的总设计师。
接着,雍正又迷上了瓷器,他最钟情的就是青花和珐琅。
青花铸造工艺的鼎盛时期是明朝永乐、宣德年间。
为仿效神韵,雍正命工匠在仿制时,用普通青花钴料在纹饰线条上点染,达到的晕染效果几乎可以乱真。
雍正朝的青花专注于工笔花鸟,为了追求尽善尽美的效果,他亲自下令改革康熙年间的山水花鸟的画法。
而珐琅彩在雍正的手里更是得到了发扬光大,成为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艺术品,中西合璧,意趣高雅。
雍正皇帝的特质---内法外王
康雍乾三代之隆盛,可比之于汉唐盛世而无逊色,人多知汉唐得益于帝王内用黄老之术,少知清初三代实深通于禅宗心法,尤其是承上启下的雍正皇帝,更是展现了融法王兼人王之尊于一身的殊胜风采。他在继位登基以后,于政务之暇,不惜以九五之尊,
眉毛拖地,躬自升堂讲禅说法,近从王室宗亲,远至和尚道士,无不从学如流。并别具只眼,大有笑傲天下丛林,扫尽古今英雄的气概,从万千公案中辨分珠玑,披沙淘金,历数年亲自“选辑从上宗师吃紧为人之语刊示天下后世”,以“倡导十方,使如来正教有振兴之象”,在雍正十一年(1733)刊行了最具权威的禅宗语录集,即《雍正御选语录》,欲使之传诸久远,以振禅宗于颓废,挽慧命于悬丝。
“朕进门更有事也无?”国师乃笑,展手云:“更有何事耶?”复用手从外向身挥云:“不过尚有恁么之理,然易事耳。”此朕平生参究因缘,章嘉呼土中花”的诗句,表达了寄情尘外、不受俗累之志,透露出雍亲王心智开通后虚豁旷达的胸襟和气度。
雍正曾自述其参禅经过如下:朕少年时,喜阅内典,惟慕有为佛事,于诸公案,总以解路推求,心轻禅宗,谓如来正教不应如是。圣祖敕封,灌顶普慧广慈大国师章嘉呼土克图喇嘛,乃真再来人,实大善知识也。梵行精纯,圆通无碍,中外诸土之所皈依,僧俗万众之所钦仰。藩邸清闲时,接茶话者十余载,得其善权方便,因知究竟此事。
南怀瑾先生说:“雍正自于宗门作略,并非徒作口头禅语,捏弄空花阳焰于野狐对里,固已笃践真参实悟于行证之途,迫出一身白汗,深得拈花妙旨。其开示三关见地,印以唯识知见,迥出常流。且选辑语录,揭标《肇论》、永嘉为先,以寒山、拾得为辅。诚为独具只眼,昭示释迦心法、东来之禅宗,实受中国文化儒道学术灌溉而滋茂也。至于唐宋以来宗门,则以沩、仰、赵州、云门、永明、雪窦、圆悟克勤为主,以清初禅门宗匠玉琳琇、茆溪森为殿。过此以往,则目视云汉,自许荷担禅宗开继之任,即自称为圆明居士住持之当今法会而已矣。而拣择禅门宗匠之外,于道家,则独崇张紫阳为性命圆融之神仙真人;于净土,则推尊莲池大师为明末郢匠。且捞攦历代禅师之机锋转语,以自标其得正法眼藏之妙用。寡人位置大雄峰顶,气吞诸方,直欲踏破毗卢顶上,会法王人王之尊于一身。抑使儒冠学士与方外缁素钳口结舌,无敢与之抗衡。狂哉豪矣!可谓荟萃魔佛内外之学于一炉,继康熙定鼎之后,清廷帝子英才,舍此其谁?!”
雍正才是真正的“士”,“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雍正才是真正的“士”,“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雍正在临死前和八爷的一段对话很有意思,八爷说雍正,一个人干5个人的活,吃的却不及别人的一半;辛辛苦苦一辈子得到的却是千古骂声。
总结了雍正的一生。
编者是个雍粉,很喜欢雍正,虽然雍正在位期间也做了一些不合时宜的事,但是却掩盖不了他的贡献和功绩。
正所谓:下士不惜其身,中士不惜其家,上士不惜其名,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纵观雍正的一生,他才是“士”的榜样。
下士不惜其身,雍正在还是皇子的时候就深入地方,登基之后也是辛辛苦苦,为了工作日夜挑灯夜战,把自己的身子骨都熬坏了,这就是所谓的下士不惜其身。
中士不惜其家,雍正在登基之后,为了给弘历一个安定的环境,又亲手除掉了自己的儿子弘时,为了国,舍了家,称得上是“中士”了吧!
上士不惜其名,他改革吏治,推行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他整治贪腐,得罪了读书人、得罪了旗人、得罪了不明事理的老百姓,得罪了普天之下的所有人,正如八爷所说,辛辛苦苦得到的确实千古的骂名。
他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才是真正的“士”。
想到那么多人骂他,真的不禁感慨,替他感到不公,以至于现在很多人还骂他是暴君。
有人或许会替八爷叫屈,说雍正屠杀自己的弟弟,可是无论是谁登上皇帝的宝座,都会除掉自己的政敌的,如果对政敌手软,那不是善良,那是姑息养奸。
其实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敢做事的,做实事的遭人骂,不做事的,得了便宜的还卖乖。
论做事,老八不如雍正,论做人,雍正甘拜下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雍正帝的性格颇为复杂。
生性多疑,冷酷暴躁,却不乏人情世故。
勤政刻苦满清野史对雍正的评价多为负面,究其原因,是因为雍正上台之后提高了汉人的地位,折损了满洲旗人的利益,所以野史多把雍正描写为残暴冷酷,但实际上,雍正非常勤于政事,平日除却睡觉,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批阅奏折,康熙末年,国库亏空严重,只有八百万两左右,而雍正末年,国库银两就增至六千余万两,上升了近十倍,由此可见雍正勤于政事的重大成果。
暴躁有一次,雍正看杂剧《郑儋打子》。
演员的演技和唱腔都不错,雍正赐食。
因为剧中郑儋是常州人,演员就问雍正帝现今常州刺史(明清时刺史是知州的别称)是谁。
想不到雍正听后大怒,说:“你是戏子,怎么可以问起官守来?”立刻将演员杖击而死。
雍正初年,发现浙江人汪景祺讥评雍正杀功臣年羹尧,查嗣庭出“维民所止”的试题,雍正帝怒发冲冠,杀了汪景祺,查嗣庭下狱并死于牢中。
他认为浙江浇漓,不定期的停止浙江乡、会两试,并设观风整俗使。
刻薄残酷雍正帝的刻薄表现在他以极其粗俗丑恶的语言丑化他所痛恨之人。
钱名世写了歌颂年羹尧的诗,雍正帝就给钱名世写了块“名教罪人”的匾,挂到钱名世的大厅,以世世代代丑化钱名世。
他还嫌不够,令385名举人、进士写诗丑化钱名世。
残酷主要表现在雍正即位后把他的好几个兄弟打了下去,有的置之死地。
雷厉风行、当机立断雍正即位后搞了许多改革,如财政制度改革,改土归流,都是决定后就干,一干就大张旗鼓,全力以赴,不拖拖拉拉,一定干出结果。
朴素、严肃《啸亭杂录》卷一说他“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
雍正有仁慈一面。
他吃饭不剩饭,颗粒必尽,他常对臣下说,要珍惜五谷,以暴殄天物为戒。
他对张廷玉说,他与人同行,不踩他人头影。
喜欢别人向他报告祥瑞。
他为祈雨而造风、云、雷、雨四神。
所谓祥瑞是指好事情的兆头和征象,例如玉米一棵四穗,稻禾径高数尺,皇陵出现五色祥云等。
雍正七年十月,云南赵州出醴泉,鄂尔泰奏闻,雍正帝马上褒奖他“化民成俗,格天致瑞”,加官少保。
雍正初年年羹尧亦因“祥瑞”篇二:雍正其人及其评价雍正其人及其评价雍正继位之后,社会上就流传着他矫诏篡位的种种说法:雍正是否害死了康熙帝?雍正是否矫诏篡位或假诏继位?雍正是否弑兄?雍正是否害怕年羹尧、隆科多泄露谋夺帝位而杀人灭口?雍正是否因害怕乃父亡灵的谴责而改在易县修建泰陵?而史书中的有关记载,语焉不详,雍正自己的辩解,又越抹越黑。
因此,雍正即位,至今仍是一个未解的历史之谜。
但是,不管人们怎么说,雍正作为康熙末年储位斗争的胜利者,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历史迈着神秘、凝重、艰难的步伐进人了雍正时代。
首先,雍正是一个敢于改革、颇有作为的封建帝王。
雍正即位,立志“振数百年颓风,为此,针对康熙末年的种种积弊,从恢复中央集权,强化皇权入手,实现了国家的政治稳定,然后着手进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社会改革。
一方面,他以高压政策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着意于反对朋党的斗争,消除康熙末年夺嫡之争造成的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以及随之而来的统治合法性危机。
为此雍正镇压和惩处了塞思黑、阿其那集团和隆科多、年羹尧集团,继之又严厉整饬以李绂、杨名时为代表的科甲朋比现象。
与此同时,不放过一切机会,对社会上关于他矫诏篡立的怀疑和攻讦进行反复辩解和打击。
雍正六年,抓住曾静投书谋反案,雍正出奇料理,颁布宜讲《大义觉迷录》,兴起了一场清算吕留良“华夷之辨”的文字大狱。
综观雍正一朝的文字狱,真正因文字获罪者少,而多数是同当时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政治案件,如汪景祺、钱名世、查嗣庭等案即是如此。
要特别指出的是,从吕留良之狱开始,清朝文字狱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成为统治者整治民心风俗,钳制人民思想,进行文化专制的工具。
从此,文字狱与封建专制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从庙堂之上蔓延到了陋巷细民之间。
此外,雍正在思想领域,大搞“神道设教”,推崇迷信,用愚昧来维护统治。
其次,雍正是个典型的政治家。
有人说,雍正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尤物。
他能忍,时时告诫自己戒急用忍,处乱不惊。
他曾说:“朕经历世故多年,所以动心忍性处实不寻常。
”他深谙“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在重大事务中,以坚忍的毅力锻炼耐性。
因此,在康熙末年两废两立太子及众阿哥夺嫡纷争的激流漩涡里,他动心忍性,韬光养晦,很好地掩饰、保护、排解自己的政治欲望,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他有清醒的政治头脑,灵敏的政治噢觉。
对于政治形势、政治气候及其走向,能明察秋毫,审时度势。
他可以不为名声所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他自信果决、雷厉风行;他也阴险、残忍,心狠手辣,富有统治权术。
与雍正即位之谜一样,雍正之死也是一桩历史悬案。
据《清世宗实录》和大学士张廷玉在自撰年谱中记载,雍正死前几天,虽然身体不适,但依然问政不辍。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日,“圣躬违和,犹听政如常”。
二十二日,白天亦未异常,而到了晚上二鼓时分,张廷玉等忽闻宣诏甚急,疾驱至圆明园,人见始知“上疾大渐,惊骇欲绝”;子时,“太医进药罔效”,雍正一命呜呼。
由此记载推测,雍正必为暴亡无疑。
那么,具体原因是什么呢?由于官方文书对此讳莫如深,因而民间众说纷纭。
有人说,雍正死于中风;有人说,雍正死于丹药中毒;有人说,雍正是被人刺杀的。
由于史料不足,三种说法至今仍然并存。
说雍正死于中风,完全是一种臆测,没有拿出任何有说服力的证据。
说雍正死于丹药中毒,也没有直接的论据,其根据有三:一为雍正早就对道家的药石感兴趣;二是雍正宫中养过道士为其炼丹治病;三是雍正死后第三天,刚刚继位的乾隆皇帝便传谕驱逐宫内僧道。
在百事待理之中,乾隆将此事视为当务之急,其中必有大故。
随着清代档案的挖掘和研究,一些史学工作者认为雍正吃丹药中毒致死的可能性最大。
说雍正死于被刺,是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
传说刺杀雍正的侠女是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
吕留良案发之后,满门抄斩,吕四娘幸免于难,决心报仇,立志“不杀雍正,死不瞑目”。
吕四娘随大侠甘风池苦习武艺,练就了一身绝技。
终于扮成宫女,混入宫中入侍,将雍正杀死,又割下了雍正的头。
对于此说,有的史学家认为是可能的,不然就无法解释张廷玉在雍正死前人见时的“惊骇欲绝”,也无从解释自雍正以后,妃嫔侍寝,须先脱去内衣,以长袍裹体,由宫监背入,又将外罩除去,裸体人御的惯例。
因为据清宫人传说,这并不是为了贪图肉欲,而是防备裹挟凶器人内行刺。
雍正其人其事,从他即位之日起,直到今天将近三个世纪中,不时为人们所议论和评价。
但是,历史的评说,并非任何时候都是公正无偏的。
乾隆即位之后,曾比较乃祖乃父的政治,说是:乃祖,“久道化成,与民休息,而臣下奉行不善,多有宽纵之弊”;乃父“整顿积习,仁育而兼义正,臣下奉行不善,又多有严刻之弊”。
可见,乾隆对他们的评价是有褒有贬。
至晚清民国之时,由于反清排满思潮的需要,演义小说乃至戏剧、影视作品里,都把雍正丑化成一个暴君。
随着时过境迁,对于文艺作品极尽渲染之能事,史学家们不得不站出来为蒙受冤假错案的雍正平反昭雪,于是出现了一大批有关雍正的论著。
综观以往史学家的评价,不像文艺界那样几乎是一边倒,一片谴责之声。
如柴萼在《梵天庐丛录》中认为:“清代史事,以康雍乾三朝为中坚,而雍正时之振刷尤为一代特色。
”孟森也说:“世宗承圣祖宽大之后,综核名实,一清积弊”;至于雍正,更是“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如世宗者”。
在历史上,对历史人物有着不同的评价标准。
古代中国大多以伦理道德来衡量人,以之为大节,把事功往往视作小节,这种观点影响深远,流传至今,人们仍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它。
如今版《辞海》“清世宗”条就是重视以伦理道德评价雍正的代表。
其论述雍正历史要点是:1、以阴谋取得帝位;2、以高压手段对付与争位有关的诸兄弟,害死允祀、允唐;3、康熙的亲信多遭贬斥;4、杀戮隆科多、年羹尧;5、改变康熙对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笼络政策,屡兴文字狱;6、用藩邸亲信鄂尔泰、田文镜、李卫;7、建立军机处,取消诸王对下五旗军队的统帅权,加强君主专制;8、实行摊丁入亩政策;9、推行改土归流措施;10、平定青海和硕特部贵族叛乱,镇压准噶尔贵族骚扰;11、与俄国订立《布连思奇界约》和《恰克图界约》。
前六点先从伦理道德上作文章,讲雍正刻薄寡思、品德恶劣。
结果先使读者对雍正有了个坏印象,然后再讲他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这就使人们忽视了他的改革事业和顺应、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方面,失去了应有的历史地位。
80年代后,以冯尔康的《雍正传》、台湾学者庄吉发的《清世宗与赋役制度的改革》、旅日华人学者杨启樵的《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等论著为代表,指出雍正励精图治,勇于改革,一定程度上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形成那个时代比较清明的政治,促成国力的强盛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这些论著认为雍正是奋发有为、对历史发展作出贡献的君主,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杰出帝王之一。
尤其是雍正的改革成就,使他无愧于改革家的称号。
其地位应予以足够的肯定,所谓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要不是雍正帝的整饬,满清恐早衰亡。
“青史凭谁定是非”。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曾表明这样一种观点,即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其中含义之一是说我们所描写的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我们当代人所理解的历史人物,不可能不打上“当代”的印记而只是历史人物本身。
另一方面,史学家品评历史人物,欲还历史本来面目也是非常困难的。
这是因为,为了了解一个人,我们去翻阅史书,以获得对这个人的印象。
但严格说来,这个印象却是史家通过史书给我们留下的,是掺杂了史家情绪因素的、受史家知识水准和独特视角局限了的未必客观的印象。
这印象很难说与真实的历史有多少距离,但可以肯定,它不等同于历史事实本身。
因此,要求史学家在求真求实方面,必须具有更为审慎严谨的态度。
对于雍正,我们只能恪守这样的观点,不必在不知道真假的情况下便匆匆忙忙地去争论好坏,因为我们对于统治者可以随意篡改的所谓正史的不信任,甚至可以超过对于野史的怀疑。
篇三:浅谈我眼中的雍正皇帝浅谈我眼中的雍正皇帝10100320104 应用心理系于铎曾经,满清12位皇帝中,雍正是我最不喜欢的,因为他为了巩固自己的黄位,或者说为了夺取皇位,可以毫不犹豫地对自己的父亲、兄弟痛下杀手;因为他开始大兴文字狱,不知道造成了多少家破人亡、多少无故冤死??无疑,我最初对于雍正皇帝的印象,只有“嗜血”“铁血”“刽子手”“冷酷无情”这类词汇。
因为不喜欢他,所以不曾想过要去理解他,不曾想过要去读懂他??后来,直到很多类似《步步惊心》的清穿小说开始疯狂地穿越在中学生的手中,我开始好奇——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本小说中一千个雍正皇帝,那么,这位神秘的皇帝,这位连接了康乾盛世的皇帝,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在我们的“常识”中,我们习惯于用“龙”来描述皇帝,“真龙天子”“龙袍”“龙椅”等等。
但是,在我眼中,对于雍正皇帝,他更像??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