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结构段落
理解短文的结构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理解短文的结构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1f5db8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4.png)
理解短文的结构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短文是一种常见的写作形式,准确理解短文的结构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短文结构和段落间逻辑关系的相关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短文。
一、短文的结构对于大多数短文而言,其结构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用于引入话题,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对接下来的内容产生兴趣。
主体部分是短文的核心,包含了具体的主题内容,通过逐步展开、论证或描述来传达作者的观点或信息。
结论部分用于总结主体部分的内容,强调关键观点或提出建议。
二、段落的作用段落是短文的组成部分,用于将不同观点或主题进行分段展示。
每个段落通常包含一个主题句和相关细节或论据。
段落的作用是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帮助读者理解和组织作者的思想。
三、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段落之间存在着各种逻辑关系,主要包括因果关系、对比关系、顺承关系和递进关系等。
1. 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指一个事件或观点导致另一个事件或观点的关系。
一些关键词如“因此”、“所以”、“因为”等常常用于标志因果关系。
通过理解段落间的因果关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过程。
2. 对比关系对比关系是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比或对立来突出它们的差异。
一些表示对比关系的词语有“然而”、“与此相反”、“但是”等。
通过识别段落之间的对比关系,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思路。
3. 顺承关系顺承关系是指一个观点或事件在前一个观点或事件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或发展。
一些表示顺承关系的连接词包括“另外”、“此外”、“还有”等。
理解段落之间的顺承关系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路。
4. 递进关系递进关系是指一个观点或事件在前一个观点或事件基础上逐渐推进或深入。
一些表示递进关系的词语有“不仅如此”、“此外”、“更重要的是”等。
通过理解段落间的递进关系,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过程。
四、如何理解短文的结构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了准确理解短文的结构和段落间的逻辑关系,读者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 阅读段落主题句:主题句通常位于段落的开头,是整个段落的核心。
作文中的结构与段落划分
![作文中的结构与段落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1551de69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4d.png)
作文中的结构与段落划分作文是学生学习和应用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而作文的结构和段落划分是提升作文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从结构和段落两个方面讨论作文的构建方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
作文的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总体安排和组织方式。
一个良好的结构能够使文章的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你的观点。
一篇作文通常由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应该简洁明了地阐述你写作的主题,并吸引读者的兴趣。
可以通过举例、引用名言或者提出引人注目的问题来引发读者的思考。
接下来是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是文章的核心,也是论述观点的地方。
在主体部分,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将观点分成不同的段落进行阐述。
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并且围绕这个思想展开论述。
可以通过提供论据、举例子和引用权威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同时,如果你有多个观点,可以将它们逐一呈现,并过渡自然地将它们连接起来。
段落划分是作文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每个段落应该专注于一个具体的论点,并且要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讨论。
在每个段落之间,要使用合适的过渡词、连接词或者转折词,使文章的段落之间有一个明确的关联。
段落划分既可以帮助准确地表达思想,又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论证过程。
最后是结尾部分,结尾是整个文章的总结和提出新思考的地方。
在结尾部分,你可以重申你的观点,也可以呼吁读者关注该问题的重要性或提出对未来的展望。
结尾要简洁明了,让读者有一个圆满而完整的结束感。
除了整体结构,每个段落内部也需要小的结构来确保文章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一个段落通常包括主题句、论证和结论。
主题句是段落的核心句子,用来概括段落的中心思想。
论证是用来支持主题句的论点和证据。
在进行论证时,可以使用比喻、举例、数据等手段来增加论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最后,结论是在段落中得出的结论或总结,用来强调和强化段落的意义。
在划分段落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论点或观点来分段。
每个段落应该包括一个明确的观点,并围绕这个观点进行论述,可以通过引用事实、数据、实例、引用名人观点等方式来支持观点。
文章的结构段落
![文章的结构段落](https://img.taocdn.com/s3/m/173d2b4a4431b90d6c85c786.png)
一、指点迷津:总分式的结构方式:通过先总述,再分述展开段落或文章。
总述,就是用一句话把一段内容的意思或一篇文章的主要意思概括起来说,给人以初步的总的印象。
分述是根据总述从几个方面加以展开。
例如:《松鼠》的第一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
二、牛刀小试:西双版纳的花果西双版纳是花果的海洋。
这里的花,红的、紫的、白的、黄的,五彩缤纷,美丽极了!不但有芍药、美人蕉、紫罗兰,还有许多奇异的花草。
这儿的果子也非常多,香蕉、菠萝、荔枝,果实累累,挂满树梢。
肥硕的木瓜,簇拥在一起。
还有一种芒果,长得又肥又大,一个就有一斤重,果肉有五寸厚,而核却只有拇指那么大。
1、这一段话用了先_________后________的结构方式写的。
按本段的构段方式分层,可以把这段话分为_______层。
2、这段话先总写___________,然后分别从和两方面来说明中心。
三、举一反三蛇表演杂技真有趣。
菜花蛇攀着树枝一伸一伸缓缓向上,约莫半小时,它终于攀上树榉。
这时它用细长的尾巴缠住细枝突来个倒栽葱。
我以为它会摔下地面,谁知它却头悬空,荡起了秋千,悠哉悠哉。
五步蛇一见我们走近,立即昂着头翘着“鼻子”吐出火一般的舌头,“砰”的一声迎面扑来。
我们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还没来得及后退逃走,它却早已“啪”的一声撞在铁丝围上倒下去了,这真是惊心动魄啊!1、用“﹏﹏”画出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2、这一段先总写了______________,再具体地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 。
一、指点迷津:分总式的结构方式:通过先分述,再总述展开段落或文章,和总分式正好相反。
例如:《新型玻璃》这一课,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前5个自然段依次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网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这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最后一自然段总结全文,说明新型玻璃在现代化的建筑中的重要作用,预言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高中写作技巧文章结构与段落组织
![高中写作技巧文章结构与段落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b731e41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c.png)
高中写作技巧文章结构与段落组织高中写作技巧:文章结构与段落组织高中学习阶段是学生打下扎实写作基础的重要时期,良好的写作技巧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思维能力的培养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文章结构和段落组织两个方面,为同学们介绍一些高中写作的技巧。
一、文章结构1. 引言:开门见山,吸引读者文章的引言部分是给读者第一印象的机会,因此需要言简意赅、引人入胜。
可以使用引用、提出问题或者列举事实等方式,唤起读者的兴趣。
2. 主体段落:论点、论据、论证主体部分是文章最重要的部分,需要合理有序地展开论述。
可以从总分总、因果关系、比较对照等角度展开,让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明了。
3. 总结:概括观点,留下思考总结部分是文章的最后一个环节,需要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概括,并给出个人的观点或者展望。
言之有物的总结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思考和共鸣的效果。
二、段落组织1. 主题句:集中表达段落核心每个段落都需要一个明确的主题句,它能够简洁地概括该段落的核心思想。
主题句一般位于段落的开头,可以起到引导读者阅读的作用。
2. 逻辑连接词:引导读者思路逻辑连接词在段落间的引用能够使整篇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密。
常见的逻辑连接词有“首先”、“其次”、“然后”、“而且”、“因此”等,通过使用这些词语,使文章表达更加连贯顺畅。
3. 论证和事例支撑:提供充分论据在写作过程中,论证和事例支撑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提供有力的论据和具体的事例,能够更加有效地支持自己的观点,增强文章的可信度。
4. 段落长度:量力而行段落的长度需要根据内容的复杂度和连贯性来确定。
一般来说,简单的观点可以用短段进行表达,而复杂的观点则可以使用多个段落展开,以避免段落过长,读者难以消化。
5. 段落关联:前后呼应,衔接紧凑每个段落之间需要有明确的联系,可以通过进行呼应或者使用代词进行引导,使文章的衔接更加紧密。
这样可以避免读者阅读时的断层感,帮助他们顺利理解文章。
结论通过合理的文章结构和恰当的段落组织,我们可以使文章更加清晰、连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观点。
文章结构与段落写作
![文章结构与段落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9f4a24c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4.png)
文章结构与段落写作在写作中,良好的文章结构和合理的段落写作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结构完整、条理清晰的文章能够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意思,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文章结构和段落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提高写作水平。
一、文章结构一个典型的文章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用于介绍文章主题,概括文章内容和目的,引起读者的兴趣;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包括作者的论点和论据,通过合理的论证和举例来支持作者的观点;结论部分是对整篇文章的总结和归纳,强调作者的立场或者给出一个富有启示性的结论。
在编写文章结构时,建议采用层次清晰、逻辑严谨的方式。
可以使用段落分隔开不同的观点或论据,每一段都应该具备一个明确的句子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展开阐述。
在文章中间可以使用过渡句来引导读者的理解,使文章的结构更加连贯。
二、段落写作在写作中,段落是表达思想的基本单位。
良好的段落写作是保证文章整体结构和语言流畅性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一些有用的段落写作技巧:1.主题句: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主题句,也就是该段落的核心观点或论点。
主题句一般出现在段落的开头,并且应该简明扼要地概括本段的内容。
2.支持细节:在主题句之后,通过使用具体的论据、事例、数据或引用来支持和解释主题句。
这些支持细节可以丰富段落的内容,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3.逻辑顺序:段落中的每个句子都应该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和结构。
可以使用过渡词或短语来引导读者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如“例如”、“另外”、“然而”等。
4.段落长度:段落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而定。
通常情况下,每个段落应包含一个主题,不要过长或过短。
一般来说,一个段落应包含3-5个句子。
5.段落与文章整体的关系:每个段落都应该与文章的整体结构和主题联系起来。
通过恰当使用过渡句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文章的结构紧凑而有序。
请注意,以上仅是段落写作的一些基本原则,具体的写作风格和格式取决于文章的类型和要求。
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变通,保持文章的条理性和易读性。
文章结构与段落分析
![文章结构与段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7fdf4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9.png)
文章结构与段落分析文章结构与段落分析是写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文章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本文将介绍文章结构和段落分析的相关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
一、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布局。
良好的文章结构能够使读者容易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论点。
一般而言,文章结构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开头)、论述(主体)和结论(结尾)。
1. 引言(开头):引言应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概括文章的主题,并提出文章要进行的论证或讨论。
一般来说,可以使用一两个引人入胜的事实、名言或者问题来引发读者的兴趣。
2. 论述(主体):主体部分是文章的核心,用于详细阐述论点或论证观点。
为使主体部分逻辑清晰,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组织:a. 分段:每个段落应该包含一个主题或观点,并以该主题或观点为中心进行论述。
b. 逻辑顺序:每个段落的内容应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可以使用时间顺序、因果关系、对比等方式来连接段落。
c. 有效过渡:每个段落之间应该有有效的过渡句,使整篇文章的逻辑关联性更强。
3. 结论(结尾):结论是文章的总结和归纳部分,用于呼应引言并总结文章的主要思想。
结论可以回顾主要论点并提供个人观点或建议。
二、段落分析段落分析是指对文本进行分段的过程,目的是使文章易读、易理解。
每个段落都应该有明确的主题或中心思想,并通过提供相关细节和论证来支持主题。
段落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主题句: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即该段的核心思想。
主题句通常出现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并通过关键词或短语来概括该段的内容。
2. 主题展开:每个段落应该有适当的详细内容来支持主题句。
这可以包括论据、事实、例证、引用等,以提供对主题句的进一步解释和论证。
3. 段落长度:段落的长度应该适中,既不能太长以至于使段落的意思变得模糊,也不能太短以至于无法完整表达一个观点。
4. 过渡句:段落之间的过渡句起到连接上下文的作用,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紧密。
文章结构如何合理安排段落和标题
![文章结构如何合理安排段落和标题](https://img.taocdn.com/s3/m/12dacf8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1.png)
文章结构如何合理安排段落和标题文章结构的合理安排是确保内容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并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阅读的关键。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合理安排段落和标题,以构建一个流畅且易于理解的文章结构。
一、引言段引言段是文章开头的第一段,用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引入主题。
在引言段中,可以通过引用名人名言、提出问题、陈述事实或故事等方式激发读者的兴趣。
同时,引言段还需明确文章的目的和主旨,以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二、主体段落主体段落是文章的核心部分,用于展开论述和阐述观点。
在主体段落中,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论点,分为多个段落来逐一展开。
每个段落应包含一个主题句,用于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并在接下来的句子中提供详细的论证、举例、引用等支持材料,以使观点更加有说服力。
段落之间的过渡应该流畅自然,避免突兀或重复。
三、结论段结论段是文章的总结部分,用于概括主要观点和提出结论。
在结论段中,可以总结之前的论述,并强调文章的核心观点,让读者对文章的内容和论点有一个明确的理解。
此外,结论段也可以进一步展望未来的发展或提出建议。
四、标题的选择与使用标题在文章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概括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引导读者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和关注。
为了合理安排段落和标题,应根据文章的内容和结构选择适当的标题。
一般来说,标题应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概括文章的主题,具备一定的吸引力。
同时,标题与段落的内容要相互呼应,保持一致性,避免标题和段落内容不相符的情况出现。
在使用标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标题应遵循一致性原则,即各个标题的级别和格式要统一。
2. 标题要简短明了,避免过长或过于复杂的词语,以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和记忆。
3. 标题应具备概括性和吸引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同时准确概括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总之,合理安排段落和标题是构建一个流畅且易于理解的文章结构的重要步骤。
通过引言段引入主题,主体段落逐一展开论述和论点,以及结论段对文章进行总结和展望,能使文章的逻辑条理清晰。
文章的结构与段落的划分技巧
![文章的结构与段落的划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099ae6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1.png)
文章的结构与段落的划分技巧一、引言文章的引言部分是整篇文章的开端,它需要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出中心思想。
通过写作引言,可以让读者对整篇文章有所了解,并带他们进入主题。
二、主体段落主体段落是文章的核心,对于文章的主题进行详细论述和说明。
在这一部分,可以根据主题的不同,将主体段落分为多个小节进行论述。
以下是一些段落划分技巧的示例:1. 分类段落对于某个主题,可以采用分类的方法进行段落划分。
将相关的信息归类到多个不同的段落中,使读者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每个类别的特点和区别。
2. 时间顺序段落使用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划分段落,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事件的发展和变化。
按照时间的顺序,逐步介绍事件的发生和演变,使文章更具有逻辑性。
3. 比较对比段落通过比较和对比的方式来划分段落。
将相似或相反的观点进行对比,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主题的不同方面和观点之间的关系。
4. 问题解决段落对于某个问题或挑战,可以将解决方案分为不同的段落,逐步解决问题的不同方面和复杂性。
这样做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思考过程。
三、结论结论部分是文章的总结和归纳,需要对前面的主题和段落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结论部分一般是文章的最后一个段落,需要简洁明了,对整篇文章的核心思想给予明确的阐述。
四、过渡段落在文章的不同部分和段落之间,适当使用过渡段落会增强整篇文章的连贯性。
过渡段落可以起到衔接句和引导句的作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五、段落的长度控制段落的长度应该适度,不应过长或过短。
过长的段落会使文章显得冗长,读者容易失去兴趣;过短的段落则容易造成段落之间的断裂感。
一般来说,一个段落的长度应该在5到8个句子之间。
六、段落内部的逻辑关系在每个段落中,需要确保句子之间有一个明确的逻辑关系。
可以通过使用过渡词和短语,比如“首先”,“其次”,“此外”,“因此”等,来建立句子之间的联系,使段落更具连贯性。
七、段落的开头和结尾段落的开头和结尾是段落的关键部分。
文章的段落结构
![文章的段落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3a2ea43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14.png)
文章的段落结构段落是文章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合理的段落结构能够提升文章的可读性和条理性。
一个好的段落结构应当遵循逻辑顺序,通过合适的分段设置,使得文章的观点和论述更加清晰明了。
下面将从开头段、主体段和结尾段分别介绍文章的段落结构。
开头段(引言段):开头段的作用是引起读者的兴趣,概括文章的主题,并提出个人观点或观点立场。
在这一段中,通常需要引用相关的背景信息或事实,以引导读者进入主题。
开头段一般简短明了,能够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给予对后续内容的预期。
主体段(论述段):主体段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用于展开和论述文章的主题。
主体段可以根据需要分为若干小节,每个小节用于阐述一个观点或者论据。
在每个小节中,首先要提出一个明确的主题句,用于概括该小节的中心论点。
然后,通过提供详细的解释、例证、数据或引用等支撑材料,对该观点或论据进行进一步展开,并展示其合理性和可信度。
为了使文章的段落结构更加清晰,可以在每个小节之间使用合适的过渡句,将各个小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衔接。
结尾段(总结段):结尾段是整个文章的总结和归纳,也是给读者一个留下深刻印象的机会。
在结尾段中,可以对开头段提出的观点或问题进行回应,对主体段提出的观点和论据进行总结归纳,并再次强调自己的立场或观点。
结尾段的长度一般较开头段短,但需要有较强的说服力,准确地概括和回应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同时,为了满足文章的阅读体验需求,段落之间的转换要自然流畅,不宜出现突兀的跳跃或过渡不明的情况。
段落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一般为3-5个句子为宜。
在排版上,可以使用适当的缩进或留空来突出段落的层次感。
此外,段落中的每个句子也应注意表达的连贯性和通顺性,避免过长的句子或过多的修饰词,以免影响阅读体验。
总之,文章的段落结构是保证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基础。
通过合理设置开头段、主体段和结尾段,并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和内部的连贯性,可以使文章的观点和论述更加清晰、有力地传达给读者,提高文章的质量和阅读体验。
文章的结构与段落的衔接技巧
![文章的结构与段落的衔接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1f7d0d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a.png)
文章的结构与段落的衔接技巧在写作过程中,良好的文章结构和段落衔接技巧对于文章的整体质量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结构和流畅的段落过渡可以使文章易于理解,逻辑清晰,并能够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意图。
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一个合适的文章结构以及如何使用恰当的过渡词和句子来实现段落的衔接。
一、文章结构的重要性良好的文章结构是确保文章有条理且易于阅读的基础。
一个清晰的结构可以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思路和观点,并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文章结构:1.引言:简要介绍文章的主题并提出问题或观点。
2.正文部分:展开论述,提供事实、论据和例子来支持主题,并以逻辑有序的方式进行组织。
3.结论:总结观点和论据,并指出对主题的重要性或提出进一步的思考。
这是一个通用的文章结构,但具体的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写作类型和主题进行调整。
无论是哪种结构,主要目的是通过一个清晰的框架来组织和呈现文章的内容。
二、段落衔接技巧的运用在写作过程中,适当的过渡可以使不同段落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让文章的逻辑更加连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段落衔接技巧:1.过渡词和短语:过渡词和短语可以在段落之间建立联系,比如“另一方面”、“与此同时”、“相比之下”等。
使用这些词语可以明确表达不同观点之间的关系,使文章更易读懂。
2.代词的运用:通过使用代词(如“它”、“这”、“那”)来引用上一个段落中的主题或观点,从而使段落之间的衔接更加流畅。
这样可以避免重复使用同样的名词,使文章更简洁。
3.平行结构:在文章中使用平行结构可以使不同段落之间的观点或论据的关系更明显。
通过使用相似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文章的逻辑。
4.回顾和预告:在前一段的结尾回顾并总结观点,然后在下一段的开头进行预告,这样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并顺利过渡到下一个段落。
总之,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和流畅的段落衔接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章。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合理组织文章的结构,并使用适当的过渡词和句子来实现段落的衔接。
作文写作段落结构大全
![作文写作段落结构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6af685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b.png)
作文写作段落结构大全一、引言段作文的引言段是整篇文章的开头部分,用来引出文章的主题并吸引读者的注意。
引言段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提出问题、引用名言、讲述故事或者以一个观点开始。
二、论点段论点段通常在作文的第二段,用来明确表达作者的论点或立场。
在这一段中,作者应该清晰地陈述自己的主要观点,并提供相关的论据或例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同时,作者还可以对反方观点进行一定的批驳或回应。
三、例证段例证段用来提供具体的例证或事实,来支持作者的论点。
这些例证可以是统计数据、事实描述、实验结果或专家观点等。
作者应该选择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的例证,并对其进行适当的解释和分析。
四、分析段分析段用来对例证或事实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释。
作者可以对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推理和探讨,进而加深读者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在分析段中,作者需要使用逻辑推理和合理的论证,以使其分析更有说服力。
五、对策段对策段是对问题进行解决或改进的建议和方法。
作者可以提出具体的对策,包括政策、法规、个人行动等,来解决或缓解问题。
对策段应该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并尽量提供详细的具体措施和步骤。
六、总结段总结段是整篇文章的结束部分,用来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作者可以再次强调自己的论点,并概括阐述文章的核心思想。
同时,总结段还可以对未来的发展或趋势进行展望,或者对读者提出呼吁或思考的问题。
七、衔接段衔接段用来连接不同的段落和思路,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密和连贯。
作者可以通过使用衔接词、过渡句或提问等方式来实现段落之间的衔接。
衔接段的作用是确保整篇文章的逻辑流畅和条理清晰。
写作段落的结构对于文章的整体框架和逻辑推理至关重要。
合理的段落结构可以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可读性,帮助读者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
通过以上的段落结构大全,希望能够对作文的写作有所帮助,提升作文水平。
作文的结构和段落安排
![作文的结构和段落安排](https://img.taocdn.com/s3/m/c5cd631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b.png)
作文的结构和段落安排作文是一种常见的写作形式,它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写好一篇作文,良好的结构和合理的段落安排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作文结构和段落安排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作文的结构作文的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框架和呈现方式。
良好的结构能够使文章逻辑清晰、条理分明,使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
通常,一篇作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引子、主体和结尾。
1. 引子引子是作文开始的部分,也是吸引读者注意的关键。
在引子部分,我们可以使用引言、概括、描述等手法,引出文章的主题并吸引读者的兴趣。
引子要简洁明了,言简意赅,不能过多涉及主题,旨在激发读者进一步阅读的欲望。
2. 主体主体是文章的核心部分,需要展开阐述主题并给予充分的论证和论据支持。
在主体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列举事实、对比分析、举例说明等方法来展开论述。
同时,要注意逻辑严密、结构清晰,确保每个段落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段落之间要有合理的过渡词语,让文章流畅自然。
3. 结尾结尾是作文的总结部分,也是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最后一笔。
在结尾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归纳总结、发表观点、提出建议等方式来结束文章。
结尾要简洁明了,千万不可出现新的观点或扩展内容,应紧扣主题,给读者一个完整的思考和反思。
二、段落安排段落是作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段落安排可以让文章逻辑更加严密,结构更加清晰。
在撰写作文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安排段落。
1. 各段落的主题在作文中,每个段落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每段的主题可以是一个观点、一个论证或一个例子。
段落主题的明确性有助于使文章更加井然有序,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2. 各段落的逻辑关系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保持文章连贯性的关键。
段落之间的过渡词语和句子要恰当使用,能够起到衔接上下文的作用。
同时,段落内部的逻辑关系也要清晰明了,要确保每个句子都围绕段落主题展开。
3. 段落长度的控制在安排段落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段落长度的控制。
文章的结构与段落划分
![文章的结构与段落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c1957cb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a.png)
文章的结构与段落划分文章的结构以及段落划分是写作时需要注意的重点,它们决定了文章的逻辑有序性和条理性。
本文将从全文结构和段落划分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写作技巧。
一、全文结构在写作中,合理的全文结构可以使文章更有条理和层次感。
基本上,一篇文章的整体结构应该包含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1. 引言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端,用于引出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它通常包括背景介绍、问题陈述、论点提出等内容,旨在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发读者对接下来内容的兴趣。
合理的引言应简明扼要,内容要突出重点,为接下来的论述打下基础。
2. 正文正文是文章的核心部分,用于详细展开论述和论证。
在正文中,可以根据需要划分为多个段落,每个段落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
段落之间要有逻辑连接,避免重复和断裂,使文章的逻辑关系合理且清晰明了。
3. 结论结论部分是文章的总结和归纳,用于概括和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
结论应简明扼要,指出文章的价值和意义,并有一定的思考和启发作用。
二、段落划分段落划分是为了使文章更具可读性和逻辑性,每个段落应该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段落之间应有逻辑连接。
1. 主题句每个段落的开头通常应该有一个主题句,用于概括本段的中心思想。
主题句应简明扼要,突出段落的重点,其他句子应围绕主题句展开,并进行详细的论述和论证。
2. 逻辑连接词在段落划分中,逻辑连接词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逻辑连接词可以用来引导读者理解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等。
常用的逻辑连接词有:“因此”、“然而”、“例如”、“另外”等。
3. 段落长度段落的长度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原则上应尽量保持段落的简洁明了。
过长的段落会增加读者的阅读负担,而过短的段落则会影响文章的连贯性。
一般来说,一个段落应包含2-5个句子。
总之,文章的结构与段落划分是写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结构和清晰的段落,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观点。
小学阅读中的文章结构和段落分析
![小学阅读中的文章结构和段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28169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c.png)
小学阅读中的文章结构和段落分析在小学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其中理解文章结构和段落分析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对文章结构和段落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聚焦于小学阅读中的文章结构和段落分析,展开详细的内容讨论。
一、文章结构在小学阶段,学生应该学会识别和理解文章的结构。
文章结构是文章内容组织的框架,它决定了信息的呈现方式和组织形式。
常见的文章结构包括顺序结构、对比结构、因果结构和问题解决结构等。
顺序结构是指文章按照事情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
这种结构常见于记叙文中,通过一系列事件的描述,让读者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
例如,一篇关于夏天野餐的文章可能按照时间顺序描述准备食物、选择地点、享受美食等环节。
对比结构是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事物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来组织文章。
这种结构常见于说明文中,通过对比,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例如,一篇关于夏季和冬季的文章可能通过对比它们的天气、服装、活动等方面来描绘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因果结构是通过描述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来组织文章。
这种结构常见于议论文中,通过探讨某种原因和其造成的结果,以说服读者接受作者的观点。
例如,一篇关于环境污染的文章可能描述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导致环境变差,从而呼吁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问题解决结构是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组织文章。
这种结构常见于说明文和议论文中,通过引出一个问题,然后提供解决方案,以达到信息传递或说服读者的目的。
例如,一篇关于如何防止感冒的文章可能提出问题并给出一些建议,如勤洗手、多喝水等。
二、段落分析理解文章段落的功能和结构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段落是文章中由一组相关句子构成的部分,具有明确的主题和意图。
它们有助于组织文章的思路和逻辑,使文章更具连贯性。
理解段落的主题是段落分析的重要一环。
每个段落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一般由主题句来清晰地表达。
文章的结构与段落组织技巧
![文章的结构与段落组织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8511d9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3.png)
文章的结构与段落组织技巧文章是人们用语言文字表达观点、交流思想的一种方式。
良好的文章结构和合理的段落组织对于传达信息、引起读者兴趣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文章的结构和段落组织技巧,以帮助读者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一、文章的结构一个完整的文章应该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1. 引言引言是文章的开篇,用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阐述主题和目的。
在引言部分,可以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引出文章的主题,并概述后文的内容安排。
2. 正文正文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事件描述、观点陈述、论据论证、事例举证等。
在正文中,可以根据主题和内容安排合适的段落,逐步展开论点。
3. 结论结论是文章的总结或得出的结论,用于强调文章的核心思想。
结论应简明扼要,可以呼应引言,突出文章的主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段落组织技巧良好的段落组织可以使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读者容易理解。
以下是几个有效的段落组织技巧:1. 段落的开头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开头,用于引出段落的主题或论点。
开头可以通过陈述论点、提出观点、引用事实或数据等方式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 段落的主题句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用于概括段落的内容。
主题句可以放在段落的开头或中间,具体位置取决于段落的逻辑结构和写作目的。
3. 段落的发展和论证段落的发展可以通过描述、分析、举例、对比等方式进行。
关键是要确保段落内部的句子之间逻辑紧密,一气呵成,避免内容跳跃或重复。
4. 段落的过渡段落之间的过渡非常重要,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整体逻辑关系。
过渡可以通过使用过渡词、引用先前段落内容、提出新的问题等方式实现。
5. 段落的结尾每个段落的结尾应该有一个结束语,用于总结段落内容或承上启下。
结尾可以通过回顾论点、强调重点、展望下一段内容等方式来实现。
三、总结文章的结构和段落组织是写作的重要部分,它们决定了文章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和恰当的段落组织技巧,可以使文章表达准确、思路清晰、读者易于理解。
常见的段落结构
![常见的段落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ba3d1399a417866fb84a8ef9.png)
第三层是总结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二层描写了哪几种景物?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早晨,我们一起床就得到通知,今天有船出海。我们马 上向码头走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蓝天、白云,碧绿的海, 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我们上了船,迎着朝阳破浪前进……
• 这一段一共写了四句话。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一句紧接一句写的。承接
的顺序是:
• 早晨接到通知→今天有船出海→马上向码头走去→看到蓝天、白云、海、
整理ppt
4
①这一段话句与句之间是______关系。 ②写了猫的哪几个特点?是围绕什么来写的?请填表作答。
整理ppt
5
3.承接结构。
这种结构的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按照所写内容的先 后顺序,一层紧接一层连起来写的,前后不能颠倒。有的按事 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承接,有的按时间顺序承接,也有的按物体 变化的过程承接。 如下面例段
②全段一共写了______句话。句与句之间是______关系,是 ______按顺序写的。
4.因果结构。
这种结构,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因”和“果”的关系。一般在因 果结构的段落中,往往有“因为……所以……”,“既然……就……”,“之 所以……是因为……”,“因而……”等关联词语。
整理ppt
8
如下面例段:
(总分总结构)
上述三种都叫总分结构。第一种形式先总后分,第 二种是先分后总,第三种是先总后分再总。不管运用哪 一种构段方法,都要围绕段的中心意思来写,目的是把 内容写具体。
文章结构分析(精选)
![文章结构分析(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bb090d2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d.png)
文章结构分析(精选)文章结构分析文章是表达作者思想和观点的媒介,良好的文章结构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
本文将围绕文章结构的重要性展开讨论,并探讨几种常见的文章结构。
一、引言段引言段是文章的开头,起到引入读者注意力的作用。
好的引言段应该能够抓住读者的兴趣,概括出文章的主要观点,并为后续内容的展开做好铺垫。
引言段通常含有背景信息、问题陈述、引用名人名言等方式,来吸引读者的眼球。
二、正文段落正文段落是文章的核心部分,是对主题进行详细阐述和论证的地方。
正文段落通常包括多个小节,分别阐述不同的观点或论证过程。
为了使文章通顺流畅,每个段落应该有清晰的主题句,并在该段落内逐步展开和论证该主题。
2.1 第一小节第一小节是正文段落的第一部分,用来引出主题和讨论观点。
在第一小节中,可以通过提供相关背景知识、举例说明问题的重要性或引用一些权威数据等方式,将读者引入文章的主题。
2.2 第二小节第二小节是正文段落的第二部分,是对主题进行更详细的论述和分析。
在这一部分,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的观点、列出利弊分析、提供实证研究结果等方式,进一步阐述和支持作者的观点。
2.3 第三小节第三小节是正文段落的第三部分,用来总结前两个小节的观点,并给出自己的结论。
在这一部分,可以通过总结前面的讨论、提供对未来的展望或呼吁读者采取某些行动等方式,来巩固和强化文章的主题观点。
三、结论段结论段是文章的结尾部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好的结论段应该简洁明了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过程,并提出一些深入思考和行动建议。
结论段可以通过回顾主要观点、强调重要性或呼吁行动等方式,给读者一个深刻的印象。
四、其他补充部分除了上述三个主要部分之外,根据文章的需求,还可以包括一些其他补充部分,如前言、附录、图表、参考文献等。
这些补充部分可以进一步丰富文章的内容,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支持。
总结良好的文章结构是一个成功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言段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正文段落通过合理的顺序和论证方式展开主题,结论段给读者一个深刻的印象。
文章结构规范 → 段落结构规范
![文章结构规范 → 段落结构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be1d90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c.png)
文章结构规范→ 段落结构规范文章结构规范 - 段落结构规范段落的组织和结构在写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段落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跟随文章的逻辑思路。
以下是一些规范和建议,可用于帮助你编写具有清晰段落结构的文章。
良好的段落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跟随文章的逻辑思路。
以下是一些规范和建议,可用于帮助你编写具有清晰段落结构的文章。
1. 段落长度* 段落宜短不宜长:一个段落应该围绕一个中心思想,不要将过多的观点或思路放在一个段落中。
通常,一个段落应该包含3-5个句子。
过长的段落可能会导致读者迷失在大段的文字中,理解困难。
段落宜短不宜长:一个段落应该围绕一个中心思想,不要将过多的观点或思路放在一个段落中。
通常,一个段落应该包含3-5个句子。
过长的段落可能会导致读者迷失在大段的文字中,理解困难。
2. 主题句* 明确的主题句: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用于概括该段落的主要内容。
主题句应该直接表达段落的中心思想,让读者在开头就能了解该段的主要观点。
明确的主题句: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用于概括该段落的主要内容。
主题句应该直接表达段落的中心思想,让读者在开头就能了解该段的主要观点。
3. 段落结构* 逻辑有序的结构:段落中的句子应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以让读者能够顺利地理解和跟随你的论证或观点发展。
常见的结构包括时间顺序、因果关系、对比和对称等。
逻辑有序的结构:段落中的句子应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以让读者能够顺利地理解和跟随你的论证或观点发展。
常见的结构包括时间顺序、因果关系、对比和对称等。
4. 连接词和过渡句* 合理使用连接词和过渡句:利用合适的连接词和过渡句,可以让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更加明确和流畅。
一些常用的连词和过渡句包括:"然而"、"另外"、"此外"、"因此"等。
合理使用连接词和过渡句:利用合适的连接词和过渡句,可以让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更加明确和流畅。
文章的段落结构
![文章的段落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473c8b5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f.png)
文章的段落结构段落是组成文章的重要单位,合理的段落结构可以使文章更加清晰、易读。
本文将介绍文章的段落结构,并提供一些常用的段落写作技巧。
一、引言段引言段是文章的开端,用于引入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在引言段中,可以使用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事实或者名言警句,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正文段落正文段落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用于详细阐述和论述文章的主题。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段落写作技巧:1. 分论述段分论述段用于将文章的主题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论点或者观点。
每个分论述段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并通过事实、数据或者例子来支持主题句。
2. 对比对照段对比对照段用于比较不同观点、事物或者方面之间的异同。
在对比对照段中,可以使用转折词或者对比词语来引导读者理解文章中所举的不同之处。
3. 因果分析段因果分析段用于探讨某个事件、现象或者观点的原因和结果。
在因果分析段中,可以使用一些转折词或者因果连接词来表示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联。
4. 举例说明段举例说明段用于通过具体的案例或者例子来支持和证明文章的论点。
在举例说明段中,应该尽量选择生动、具体的例子,并通过描述和说明使其更加有说服力。
5. 引用段引用段用于援引名人、专家或者学者的观点、研究成果或者经验。
在引用段中,需要注明引用来源,并在文章的结尾提供完整的参考文献。
三、总结段总结段是文章的结尾部分,用于归纳和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述。
总结段应该简明扼要,不要引入新的内容,可以使用一些总结性的词语或者句子来回顾全文,并给读者一个深刻的印象。
通过合理的段落结构,可以使文章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并且更容易被读者接受和理解。
在撰写文章时,可以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引言段、正文段落和总结段,确保文章的结构有机衔接,流畅易读。
同时,还可以根据具体的主题和论述方式使用不同的写作技巧,如分论述、对比对照、因果分析、举例说明和引用等,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效果。
总之,段落结构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段落结构和段落写作技巧,可以使文章更加精彩、有条理,提高阅读体验和理解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的段落构落(总分式)
一、指点迷津:
总分式的结构方式:通过先总述,再分述展开段落或文章。
总述,就是用一句话把一段内容的意思或一篇文章的主要意思概括起来说,给人以初步的总的印象。
分述是根据总述从几个方面加以展开。
例如:《松鼠》的第一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
二、牛刀小试:
西双版纳的花果
西双版纳是花果的海洋。
这里的花,红的、紫的、白的、黄的,五彩缤纷,美丽极了!不但有芍药、美人蕉、紫罗兰,还有许多奇异的花草。
这儿的果子也非常多,香蕉、菠萝、荔枝,果实累累,挂满树梢。
肥硕的木瓜,簇拥在一起。
还有一种芒果,长得又肥又大,一个就有一斤重,果肉有五寸厚,而核却只有拇指那么大。
1、这一段话用了先_________后________的结构方式写的。
按本段的构段方式分层,可以把这段话分为_______层。
2、这段话先总写___________,然后分别从和两方面来说明中心。
三、举一反三
蛇表演杂技真有趣。
菜花蛇攀着树枝一伸一伸缓缓向上,约莫半小时,它终于攀上树榉。
这时它用细长的尾巴缠住细枝突来个倒栽葱。
我以为它会摔下地面,谁知它却头悬空,荡起了秋千,悠哉悠哉。
五步蛇一见我们走近,立即昂着头翘着“鼻子”吐出火一般的舌头,“砰”的一声迎面扑来。
我们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还没来得及后退逃走,它却早已“啪”的一声撞在铁丝围上倒下去了,这真是惊心动魄啊!
1、用“﹏﹏”画出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2、这一段先总写了______________,再具体地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 。
文章的段落构落(分总式)
一、指点迷津:
分总式的结构方式:通过先分述,再总述展开段落或文章,和总分式正好相反。
例如:《新型玻璃》这一课,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前5个自然段依次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网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这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最后一自然段总结全文,说明新型玻璃在现代化的建筑中的重要作用,预言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二、牛刀小试:
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哪句?用“﹏﹏”画出来
2、这一段是什么结构形式?
这一段是采用先再的结构形式。
三、举一反三
你看:松树的干是用途极光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炼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以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
更不用说在夏天,它用自己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绿阴下休息;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
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
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哪句?用“﹏﹏”画出来。
2、本段第一句话,介绍了松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人类的用处。
3、这一段是什么结构形式?
文章的段落构落(总分总式)
一、指点迷津:
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通过先总述,再分述,最后在总述展开段落或文章。
总述,就是用一句话把一段内容的意思或一篇文章的主要意思概括起来说,给人以初步的总的印象。
分述是根据总述从几个方面加以展开。
如《桂林山水》先总起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分别写了桂林的水(静、清、绿)和桂林的山(奇、秀、险),最后总的概括再写桂林的山水美。
二、牛刀小试:
风
一年四季都有风,人们常把春天的风叫和风,夏天的风叫熏风,秋天的风叫金风,冬天的风叫朔风。
虽然它们都是风,但是它们的脾性完全不同。
春天,农民伯伯脱下棉衣,播下种子,一阵春风吹过,唤醒了万物,许多种子悄悄地露出头来,探望那明媚的世界,草儿绿了,花儿开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温暖的春风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夏日,天气非常闷热,大滴大滴的汗珠,从人们脸上滚落下来,人们是多么需要风啊!可是,风却和我们捉迷藏,不知射到哪里去了。
即使有点风,也是暖烘烘的,吹散不了炎热,怪不得叫“熏风”。
初秋,一阵凉风“拂”来,吹在人们身上凉丝丝的。
黄色的树叶纷纷飘落下来,河边的芦苇轻轻地摇摆着。
高梁红了,稻子熟了,人们高兴地收割庄稼。
金风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隆冬,凛冽的寒风怒号,卷起尘土,“刮”得人睁不开眼,清晨,路上行人稀少,有些人缩着脖子匆匆地赶路。
几个调皮的小男孩干脆倒退着行走,躲过风头。
我们却迎着寒风坚持长跑,因为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
风啊,风!人们欢迎你,需要你,可有时又讨厌你,怕你。
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
1、这篇文章的构段方式,因此,文章可以分为段,请用“||”在文中标明,并写出段意。
2、读过“我们却迎着寒风坚持长跑,因为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这句话,你受到什么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举一反三
西藏高原
祖国的西藏,山河壮丽,资源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藏是个大高原,那里有无数的高山,珠穆朗玛峰海拔近九千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高原上的天空经常是透蓝透蓝的。
那光洁的蓝天,像琢磨得十分光滑的蓝宝石,又像织得异常精致的蓝缎子。
看上去,它好像离你很远,怎么也不能接近,又好像离你很近,只要一举手就可以摸到。
高原上不但有许多高山,也有好些湖泊。
有的湖大得像海一样,一眼望不到边。
近处,挨着湖的是墨绿的密密丛林;远处,连着天的是终年不化的皑皑雪峰。
这一切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图。
西藏高原森林里的大树很多,有的直径竟达3米。
用这么粗的树干做成独木船,一条船就可以载三四十个人。
高原的特产,有珍贵的皮毛,有熊掌、鹿脯等稀有食品,还有雪莲、鹿茸等珍贵药材。
西藏的矿藏正在为四化建设出力,煤、铁、铅、盐……源源不断走进工厂,走进农村,走进人民生活中。
高原上有广阔的草原,如云的羊群在绿茵茵的草毯上游动,丰盛的牧蚕哺育着成片的牛群和羊群。
高原上没有土壤肥沃的平原,青稞熟了,人们跳起欢乐的“锅压”(一种舞蹈)喜庆丰收。
西藏人民是勇敢的、勤劳的人民。
他们热爱自己的土地,热爱伟大的祖国。
在党的领导下,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打扮自己的家乡,使它变得更加美丽可爱。
1、用“ ——”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这篇文章是结构形式。
2、本文分三段,除开头和结尾外,是文章的第二段。
第二段是围绕中心句分两个层次写的。
第一层从第______自然段到第_____自然段。
第二层从第_____自然段到第_____自然段。
3、找出下面句子中的比喻句,并在括号里画“√”。
(1)那光洁的蓝天,像琢磨得十分光滑的蓝宝石,又像织得异常精致的蓝缎子。
()
(2)它好像离开你很远,怎么也不能接近。
()
(3)有的湖大得像海一样,一眼望不到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