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散热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冷却水冷量计算公式

冷却水冷量计算公式

冷却水冷量计算公式冷却水冷量计算公式是工程领域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之一,用于确定冷却系统所需的冷却水量。

冷却水冷量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对于工业生产和设备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冷却水冷量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我们需要了解冷却水冷量的概念。

冷却水冷量是指冷却系统中冷却水吸收的热量,通常以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单位为千瓦或英热单位)来表示。

冷却水冷量的大小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冷却介质的温度差、流量和特定热容等。

冷却水冷量计算公式的一般形式如下:冷却水冷量 = 流量× 温度差× 特定热容其中,流量是指冷却水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冷却系统的体积或质量,通常以升/分钟或千克/小时来表示。

温度差是指冷却介质进入和离开冷却系统之间的温度差异,通常以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

特定热容是指冷却介质的单位质量在单位温度变化下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通常以千焦耳/千克·摄氏度或英热单位/磅·华氏度表示。

在实际应用中,冷却水冷量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

例如,如果冷却介质是混合物,可以根据混合物的成分和比例来计算特定热容。

此外,还可以考虑其他因素,如冷却系统的热损失和效率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冷却水冷量计算公式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来说明。

假设某工厂的冷却系统需要处理每分钟100升的水,并使其温度从30摄氏度降低到20摄氏度。

已知水的特定热容为4.18千焦耳/千克·摄氏度,我们可以使用上述公式计算冷却水冷量:冷却水冷量 = 100升/分钟× (30摄氏度 - 20摄氏度)× 4.18千焦耳/千克·摄氏度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该冷却系统每分钟吸收的热量。

这个结果对于冷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工程师们确定合适的冷却水流量和温度控制策略,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热量的有效排除。

冷却水冷量计算公式是工程领域中重要的计算工具,用于确定冷却系统所需的冷却水量。

闭式水冷系统冷却能力的计算

闭式水冷系统冷却能力的计算

闭式水冷系统冷却能力的计算
一、技术参数与工况
1.水流量:15T/H
2.进水温度:45℃
3.出水温度:38℃
4.湿球温度:28℃
二、选型
采用FB-03N型闭式水冷系统
三、根据
1.逼近度:10℃(出水温度38℃—湿球温度28℃)2.水流量:15t/h=15000l/h
3.温降=8℃(进水温度45℃-出水温度38℃)
4.冷却能力=15000l/h×8℃=120000kcal/h
5.逼近度10℃,修正系数为C1=0.6,
实际冷却能力要求:Q=120000 kcal/h×0.6
=72000kcal/h
FB-03N的冷却能力为75250kcal/h
75250kcal/h÷72000kcal/h=1.05,还有5%的冷却余量。

6.FB-03N型闭式冷却器的表面积(单台):
S= 兀 . d . l . n
=3.14×0.016×1.73×124=10.8 m2
注:兀 - 3.14 d –直径 l–长度 n - 铜管根数
根据对中、高频设备多年的配套经验,大概处出以下简单计算公式,供参考:
高频设备:一般发热量(也称无用功)占到设备额定功率的60%
例100KW高频设备部分发热量计算
100K W×60%=60KW,×860(转换成大卡)=51600Kcal/h
再对应对冷却器冷却量一栏进行选型,应选择冷却量为75250Kcal/h 这一型号闭式冷却器(选型标准是宜大不宜小的宗旨)。

30年老师傅总结 I 制冷系统简单计算与经验公式

30年老师傅总结 I 制冷系统简单计算与经验公式

30年老师傅总结I 制冷系统简单计算与经验公式1、冷水机制冷量的计算方法一般水冷螺杆机冷量,都是参考美国以冷吨为单位,1冷吨=3.516KW,风机盘管的话,制冷量是按照KW为单位,这样换算就可以了。

例:求冷(热)水机制冷量的计算方法,有一蓄水箱(温度7度日容量10立方米),要通过冷水机将水在4-5小时之内将温度升高到15度,需要多少热量,需要压缩机的功率是多少,是怎样计算。

计算方法:1、体积(升)×升温度数÷升温时间(分)×60÷0.86(系数)=(W);2、体积(吨或立方米)×升温度数÷升温时间(时)÷0.86(系数)=(KW);按照上述方法计算:4小时,10000L×(15-7)÷4h÷0.86=23255W=23.255KW;5小时,10吨×(15-7)÷5h÷0.86=18.604KW;2、冷凝器换热面积的计算风冷式冷凝器换热面积的计算:制冷量+压缩机电机功率÷(200~250)㎡。

例(3SS1-1500压缩机)CT=40℃:CE=-25℃,压缩机制冷量=12527W+压缩机电机功率。

水冷式冷凝器与风冷式冷凝器的比例一般为:1:15。

如风冷式冷凝器为300㎡,水冷式冷凝器则为:300÷15=20㎡。

冷却水质差可适当缩小比例至1:10左右。

3、蒸发器的配置经验以60立方米的,库温-18℃的库房为例:库温-18℃,风冷式蒸发器(冷风机)的配比一般以压缩机的制冷功率相近。

库温-18℃,蒸发器采用吊顶铝排,按库房底面积的两倍配置即可(即库房底面积X2)。

铝排蒸发器,应该按照库房容积的大小(即制冷量的大小)分组安装,一般3~5P制冷量为一组。

膨胀阀则按蒸发组配置。

4、冷库制冷量计算公式高温活动冷库制冷量计算公式为:冷库容积×90×1.16+正偏差,正偏差量根据冷冻或冷藏物品的冷凝温度、入库量、货物进出库频率确定,范围在100-400W之间。

水冷机循环水泵选型计算公式

水冷机循环水泵选型计算公式

水冷机循环水泵选型计算公式
水冷机循环水泵是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型计算是保证水循环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下面介绍水冷机循环水泵选型计算公式。

1.计算水泵流量
水泵流量的计算公式为:Q=3600×G/(ρ×t)
其中,Q为水泵流量,单位为m/h;G为水冷机散热器散热能力,单位为W;ρ为水的密度,单位为kg/m;t为水的温度变化,单位为℃。

2.计算水泵扬程
水泵扬程的计算公式为:H=(Hs+Hf+Hl+Hd+He)×1.1
其中,H为水泵扬程,单位为m;Hs为水泵吸入高度,单位为m;Hf为水泵摩擦阻力,单位为m;Hl为水泵局部阻力,单位为m;Hd 为水泵水力阻力,单位为m;He为水泵静压头,单位为m。

3.计算水泵额定功率
水泵额定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Q×H/102
其中,P为水泵额定功率,单位为kW;Q为水泵流量,单位为m/h;H为水泵扬程,单位为m。

以上就是水冷机循环水泵选型计算公式的介绍,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型计算,保证水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 1 -。

冷却系统计算

冷却系统计算

冷却系统计算一、闭式强制冷却系统原始参数都以散入冷却系统的热量Q W 为原始数据,计算冷却系统的循环水量、冷却空气量,以便设计或选用水泵、散热器、风扇1.冷却系统散走的热量Q W冷却系统散走的热量Q W ,受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很难精确计算,初估Q W ,可以用以下经验公式估算:3600h N g Q ueeWA〔千焦/秒〕 〔1-1〕Age---内燃机燃料消耗率〔千克/千瓦.小时〕N e---内燃机功率〔千瓦〕hu---燃料低热值〔千焦/千克〕如果内燃机还有机油散热器,而且是水油散热器,则传入冷却系统中的热量,也应将传入机油中的热量计算在冷却系统中,则按上式计算的热量Q W 值应增大5~10%一般把最大功率〔额定工况〕作为冷却系统的计算工况,但应该对最大扭矩工况进行验算,因为当转速降低时可能形成蒸汽泡〔由于气缸体水套中压力降低〕和内燃机过热的现象。

具有一般指标的内燃机,在额定工况时,柴油机g e 可取0.21~/千瓦.小时,汽油机g e 可取0.30~/千瓦.小时,柴油和汽油的低热值可分别取41870千焦/千克和43100千焦/千克,将此值带入公式即得汽油机Q W =〔0.85~1.10〕N e 柴油机Q W =〔0.50~0.78〕N e车用柴油机可取Q W=〔0.60~0.75〕N e,直接喷射柴油机可取较小值,增压的直接喷射式柴油机由于扫气的冷却作用,加之单位功率的冷却面积小,可取Q=〔0.50~0.60〕N e,精确的Q W应通过样机的热平衡试验确定。

W取Q W N e考虑到机油散热器散走的热量,所以Q W在上式计算的基础上增大10% 额定功率:∴对于420马力发动机Q W增大10%后的Q W∴对于360马力发动机Q W增大10%后的Q W∴对于310马力发动机Q W=0.6*225=135千焦/秒增大10%后的Q W最大扭矩:∴对于420马力发动机Q W=0.6*250=150千焦/秒增大10%后的Q W=165千焦/秒∴对于360马力发动机Q W=0.6*245=147千焦/秒增大10%后的Q W∴对于310马力发动机Q W=0.6*180=108千焦/秒增大10%后的Q W2.冷却水的循环量根据散入冷却系统中的热量,可以算出冷却水的循环量V Wct QV wwwWWγ∆=〔米3/秒〕 〔1-2〕式中 t w ∆---冷却水在内燃机中循环时的容许温升,对现代强制循环冷却系,可取t w ∆=6~12℃γw ---水的比重,可近似取γw =1000千克/米3cw---水的比热,可近似取c w取t w ∆=12℃额定功率:∴ 对于420马力发动机V W -3〔米3/秒〕=243.54(L/min) ∴对于360马力发动机V W -3〔米3/秒〕=209.65(L/min) ∴对于310马力发动机V W -3〔米3/秒〕=177.33(L/min) 最大扭矩:〔对应转速1300~1600〕∴ 对于420马力发动机V W -3〔米3/秒〕=197.03(L/min) ∴对于360马力发动机V W 10-3〔米3/秒〕=193.10(L/min) ∴∴对于310马力发动机V W -3〔米3/秒〕=141.87(L/min)3.冷却空气需要量冷却空气的需要量V a 一般根据散热器的散热量确定。

水冷机组工程量计算公式

水冷机组工程量计算公式

水冷机组工程量计算公式在水冷机组工程中,工程量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预算和进度安排。

而水冷机组的工程量计算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水冷机组工程量计算的公式和相关内容。

一、水冷机组工程量计算公式。

1. 冷却水系统的工程量计算公式。

冷却水系统的工程量计算公式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计算冷却水系统的总长度,包括管道、支架等。

2)计算冷却水系统的总体积,包括水箱、管道、冷却设备等。

3)计算冷却水系统的总重量,包括水箱、管道、支架等。

冷却水系统的工程量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总长度 = Σ(管道长度 + 支架长度)。

总体积 = Σ(水箱体积 + 管道体积 + 冷却设备体积)。

总重量 = Σ(水箱重量 + 管道重量 + 支架重量)。

2. 冷却设备的工程量计算公式。

冷却设备的工程量计算公式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计算冷却设备的总功率,包括主机、辅助设备等。

2)计算冷却设备的总面积,包括散热片、散热风扇等。

3)计算冷却设备的总重量,包括主机、辅助设备等。

冷却设备的工程量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总功率 = Σ(主机功率 + 辅助设备功率)。

总面积 = Σ(散热片面积 + 散热风扇面积)。

总重量 = Σ(主机重量 + 辅助设备重量)。

3. 水泵系统的工程量计算公式。

水泵系统的工程量计算公式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计算水泵系统的总流量,包括主泵、辅助泵等。

2)计算水泵系统的总扬程,包括主泵、辅助泵等。

3)计算水泵系统的总功率,包括主泵、辅助泵等。

水泵系统的工程量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总流量 = Σ(主泵流量 + 辅助泵流量)。

总扬程 = Σ(主泵扬程 + 辅助泵扬程)。

总功率 = Σ(主泵功率 + 辅助泵功率)。

二、水冷机组工程量计算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水冷机组工程量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数据准确性。

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需要确保所使用的数据准确无误。

散热器简化设计计算方法.

散热器简化设计计算方法.

散热器设计计算方法一.散热量Q的计算1.基本计算公式:Q=S×W×K×4.1868÷3600 (Kw)式中:①.Q —散热器散热量(KW)=发动机水套发热量×(1.1~1.3)②.S —散热器散热面积(㎡)=散热器冷却管的表面积+2×散热带的表面积。

③.W —散热器进出水、进出风的算术或对数平均液气温差(℃),设计标准工况分为:60℃、55℃、45℃、35℃、25℃。

它们分别对应散热器允许适用的不同环境大气压和自然温度工况条件。

④.K —散热系数(Kcal/m.h.℃)。

它对应关联为:散热器冷却管、散热带、钎焊材料选用的热传导性能质量的优劣;冷却管与散热带钎焊接合率的质量水平的优劣;产品内外表面焊接氧化质量水平的优劣;冷却管内水阻值(通水断面积与水流量的对应关联—水与金属的摩擦流体力学),散热带风阻值(散热带波数、波距、百叶窗开窗的翼宽、角度的对应关联—空气与金属的摩擦流体阻力学)质量水平的优劣。

总体讲:K值是代表散热器综合质量水平的关键参数,它包容了散热器从经营管理理念、设计、工装设备、物料的选用、采购供应、制造管理控制全过程的综合质量水平。

根据多年的经验以及数据收集,铜软钎焊散热器的K值为:65~95 Kcal/m2.h.℃;改良的簿型双波浪带铜软钎焊散热器的K值为:85~105 Kcal/m2.h.℃;铝硬钎焊带电子风扇系统的散热器的K值为:120~150 Kcal/m2.h.℃。

充分认识了解掌握利用K值的内涵,可科学合理的控制降低散热器的设计和制造成本。

准确的K值需作散热器风洞试验来获取。

⑤.4.1868和3600 —均为热能系数单位与热功率单位系数换算值⑥.发动机水套散热量=发动机台架性能检测获取或根据发动机升功率、气门结构×经验单位系数值来获取。

二、计算程序及方法1.散热面积S(㎡)S=冷却管表面积F1+2×散热带表面积F2F1={ [2×(冷却管宽-冷却管两端园孤半径)]+2π冷却管两端园孤半径}×冷却管有效长度×冷却管根数×10-6F2=散热带一个波峰的展开长度×一根散热带的波峰数×散热带的宽度×散热带的根数×2×10-62.算术平均液气温差W(℃)W=[(进水温度+出水温度)÷2]-[(进风温度+出风温度)÷2]常用标准工况散热器W值取60℃,55℃,增强型取45℃,35℃。

散热与风量的计算

散热与风量的计算

散热与风量的计算散热与风量的计算一直是工程设计和维修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许多领域,如建筑、机械、电子等,散热问题都会成为制约因素。

为了保证设备或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合理计算散热和相应的风量。

本文将重点介绍散热与风量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一、散热的基本原理散热是指将机械、设备或系统中产生的过多热量转移到周围环境中,从而使温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散热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等方式来传递热量。

热传导是指热量在物体内部由高温区传导到低温区。

其计算公式为:Q=k*A*ΔT/d其中,Q表示通过传导方式散热的热量,k表示材料的导热系数,A 表示传热面积,ΔT表示温度差,d表示传热距离。

热对流是指通过流体运动来传递热量。

其计算公式为:Q=h*A*ΔT其中,Q表示通过对流方式散热的热量,h表示传热系数,A表示传热面积,ΔT表示温度差。

热辐射是指物体表面通过电磁波辐射传递热量。

其计算公式为:Q=ε*σ*A*(T_1^4-T_2^4)其中,Q表示通过辐射方式散热的热量,ε表示发射率,σ表示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A表示辐射面积,T_1和T_2表示物体表面和周围环境的温度。

二、散热的计算方法1.散热需要考虑到各种传热方式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计算。

首先需要了解设备或系统的功率和工作状态,以及散热方式(如空气散热、水冷散热等)和散热条件(如环境温度、湿度等)。

2.对于空气散热,可以根据空气对流的原理计算出所需要的通风量。

通风量的计算公式为:Q=m*c*ΔTV = Q / ρ * cp * ΔT其中,Q表示散热功率,m表示空气质量流量,c表示空气比热容,ΔT表示温度差,V表示通风量,ρ表示空气密度,cp表示空气定压比热容。

通过计算得出的通风量即为所需的风量,可以根据风速和设备的散热形式选择对应的通风装置。

3.对于水冷散热,通常需要计算出所需的冷却水流量。

冷却水流量的计算公式为:Q=m*c*ΔT=m*Lm=Q/(c*ΔT)其中,Q表示散热功率,m表示冷却水流量,c表示水的比热容,ΔT 表示水的温度差,L表示换热潜热。

水冷中冷器的设计计算公式

水冷中冷器的设计计算公式

水冷中冷器的设计计算公式水冷中冷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器,通常用于冷却发动机或其他设备的冷却液。

它通过将冷却液从发动机中抽出,经过中冷器冷却后再送回发动机,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

设计水冷中冷器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冷却液的流速、温度差、冷却器的材料和结构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水冷中冷器的设计计算公式,并讨论如何根据这些公式来进行水冷中冷器的设计。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水冷中冷器的基本原理。

水冷中冷器通过冷却水来降低发动机的温度,从而提高其效率和性能。

冷却水从发动机中抽出后,经过中冷器的管道,与外部的空气进行换热,然后再送回发动机。

在这个过程中,冷却水的温度会降低,从而达到冷却的效果。

设计水冷中冷器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冷却水的流速和温度差。

流速过低会导致冷却效果不佳,而流速过高则会增加水泵的功耗。

温度差则直接影响到冷却效果,温度差越大,冷却效果越好。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这些因素来进行水冷中冷器的设计计算。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水冷中冷器的冷却效果。

冷却效果可以用传热系数来表示,传热系数与流速和温度差有关。

一般来说,传热系数可以通过实验来确定,但也可以通过经验公式来计算。

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q = h A ΔT。

其中,q为冷却效果,h为传热系数,A为冷却面积,ΔT为温度差。

传热系数h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h = k Nu / D。

其中,k为流体的导热系数,Nu为努塞尔数,D为管道的直径。

努塞尔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Nu = 0.023 Re^0.8 Pr^0.3。

其中,Re为雷诺数,Pr为普朗特数。

雷诺数和普朗特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Re = ρ v D / μ。

Pr = μ c / k。

其中,ρ为流体的密度,v为流速,μ为流体的粘度,c为流体的比热容,k为流体的导热系数。

通过这些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传热系数h,从而得到冷却效果q。

另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水冷中冷器的材料和结构。

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到流体的腐蚀性和机械性能,一般来说,不锈钢和铝合金是常见的选择。

水冷制冷量计算公式

水冷制冷量计算公式

水冷制冷量计算公式
水冷制冷量计算公式是用于计算水冷设备在制冷过程中的冷却能力的数学公式。

水冷制冷设备通过水的循环流动来吸收热量,从而降低温度。

计算水冷制冷量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设备的制冷效果,确保其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根据热力学原理,水冷制冷量的计算公式为:
Q = m × C × ΔT
其中,Q代表制冷量(单位为千瓦),m代表冷却介质(水)的质量流量(单位为千克/秒),C代表冷却介质的比热容(单位为千焦/千克·摄氏度),ΔT代表冷却介质的温度差(摄氏度)。

计算水冷制冷量的步骤如下:
1. 确定冷却介质的质量流量m:冷却介质的质量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冷却设备的水的质量。

可以根据设备的流量表或者流量计来获得该数值。

2. 确定冷却介质的比热容C:冷却介质的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冷却介质在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常见的冷却介质如水的比热容为
4.186千焦/千克·摄氏度。

3. 确定冷却介质的温度差ΔT:冷却介质的温度差是指冷却介质的出口温度与入口温度之差。

根据具体的设备运行参数来确定该数值。

4. 使用上述计算公式Q = m × C × ΔT来计算水冷制冷量。

将m、C、ΔT 代入公式中,通过计算得到水冷制冷量Q的数值。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公式中的单位需要统一,如质量流量m的单位应与比热容C相匹配。

使用水冷制冷量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水冷设备的制冷能力,确保设备的制冷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在实际应用中,还应考虑设备的能源消耗、环境要求等因素,综合评估设备的整体性能。

水冷板流道设计计算书

水冷板流道设计计算书

水冷板流道设计计算书1.引言水冷板是一种常用于散热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航空、汽车等领域。

设计一个高效的水冷板需要考虑流体力学参数、材料选取、流道尺寸等因素。

本计算书将详细介绍水冷板流道设计以及相关计算。

2.流道尺寸计算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水冷板的流道尺寸。

对于一个长方形的水冷板,其宽度为W,高度为H。

流体的流过面积为A。

根据流出的液体量Q和液体流速V,我们可以计算出流道的宽度和高度。

流出的液体量Q可以通过下式计算:Q=V*A流道宽度可以通过下式计算:W=Q/(H*V)流道高度可以通过下式计算:H=Q/(W*V)3.材料选取在选择水冷板的材料时,需要考虑到导热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常用的材料有铜、铝、不锈钢等。

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但价格较高;铝价格相对较低,但导热性能稍逊色于铜;不锈钢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适用于一些特殊环境。

选择合适的材料需要综合考虑产品的使用条件、经济性以及效率。

4.流体力学参数计算在水冷板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计算液体的流速、压降以及流道内的摩阻力。

流速可以通过根据出口流量和流道尺寸计算得到。

压降可以通过下式计算:ΔP=ρ*L*(V2-V1)/D其中,ρ为液体的密度,L为水冷板的长度,V1和V2分别为入口和出口的流速,D为流道的直径。

摩阻力可以通过Colebrook公式计算得到:1 / (√F) = -2 * log(e / 3.7 * D + 2.51 / (Re * √F))其中,Re为雷诺数,由下式计算得到:Re=ρ*V*D/μ其中,μ为液体的动力粘度。

5.结论本计算书简要介绍了水冷板流道设计的一般步骤,包括流道尺寸计算、材料选取以及流体力学参数的计算。

通过合理选择流道尺寸和材料,以及准确计算流体力学参数,可以设计出高效的水冷板。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流道的形状、流体流动的稳定性等。

因此,在设计水冷板时,建议进行更为详细的计算和分析。

1.白勇.换热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水冷散热理论计算公式

水冷散热理论计算公式
P*t=Q =Cp*M*∆T
=Cp*ρ*V 体积*∆T
=Cp*ρ*q 入口*t*∆T
P=Cp*ρ*q*∆T
q=T *ρ*Cp P 功率 =℃4*Kg/m 10 x 1.0*℃J/Kg 10 x 4.2KW 3333 =℃4*Kg/L 1.0*℃J/Kg 10 x 4.2/J 30003S
=0.179 L/S
例如因考虑预留一定的设计余量取60kw机器的效率为95系统总损耗功率p功率60kw1953kw
水冷散热理论计算公式
水冷散热计算:
1. 入口的流量q 入口:
例如,因考虑预留一定的设计余量,取60KW 机器的效率为95%,系统总损耗功率P 功率=60kw*(1-95%)=3kw ;冷却液温升∆T :∆T=Tout-Tin(取4℃)。一定时间内系统发热量全部被冷却液带走:
=10.7L/min
Tout :冷却液体出口温度
Tin : 冷却液体进口温度
Q : 冷板上发Βιβλιοθήκη 器件的总热耗ρ: 液体的密度,水密度为1.0X 310Kg/3m
V : 冷却液体流速
CP : 冷却液体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为4.2X 310J/Kg ℃

水冷散热计算公式之欧阳音创编

水冷散热计算公式之欧阳音创编

时间:2021.03.11 创作:欧阳音
Tout:冷却液体出口温度
Tin:冷却液体进口温度
Q:冷板上发热器件的总热耗散功率
ρ:液体的密度
V:冷却液体流速
CP:冷却液体的比热容
计算冷却液体出口最高温度Tout。

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Tout大于Tmax,那么,冷板将不能解决发热问题。

假设Tout小于Tmax,下一步需要确定冷板的标准化热阻,使用如下方程:
:热阻
Tmax:冷板表面允许的最高温度
Tout:冷却液体出口温度
A:被冷却区域的面积
Q:冷板上发热器件的总热耗散功率
系统其他部分设计:
管道系统和阀门是水冷系统硬件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快速接头、管道、各种功能阀门(流量控制阀)、过滤器、其它管接头及密封件等。

管道的尺寸(如直径、长度等),应根据冷却液的流速来确定:
其中,Qv为水流量(m3/h);U为水流速(m/s)。

可计算管道的直径。

系统的管道材料,考虑到冷却介质特殊要求,全部采用无缝不锈钢管,局部用聚胺脂管。

时间:2021.03.11 创作:欧阳音。

闭式水冷系统冷却能力的计算

闭式水冷系统冷却能力的计算

闭式水冷系统冷却能力的计算
一、技术参数与工况
1.水流量:15T/H
2.进水温度:45℃
3.出水温度:38℃
4.湿球温度:28℃
二、选型
采用FB-03N型闭式水冷系统
三、根据
1.逼近度:10℃(出水温度38℃—湿球温度28℃)2.水流量:15t/h=15000l/h
3.温降=8℃(进水温度45℃-出水温度38℃)
4.冷却能力=15000l/h×8℃=120000kcal/h
5.逼近度10℃,修正系数为C1=0.6,
实际冷却能力要求:Q=120000 kcal/h×0.6
=72000kcal/h
FB-03N的冷却能力为75250kcal/h
75250kcal/h÷72000kcal/h=1.05,还有5%的冷却余量。

6.FB-03N型闭式冷却器的表面积(单台):
S= 兀 . d . l . n
=3.14×0.016×1.73×124=10.8 m2
注:兀 - 3.14 d –直径 l–长度 n - 铜管根数
根据对中、高频设备多年的配套经验,大概处出以下简单计算公式,供参考:
高频设备:一般发热量(也称无用功)占到设备额定功率的60%
例100KW高频设备部分发热量计算
100K W×60%=60KW,×860(转换成大卡)=51600Kcal/h
再对应对冷却器冷却量一栏进行选型,应选择冷却量为75250Kcal/h 这一型号闭式冷却器(选型标准是宜大不宜小的宗旨)。

冷却液散热功率和流量公式

冷却液散热功率和流量公式

冷却液散热功率和流量公式
计算方法:A.求加热功率:KW=W×△t×C×S/860×TW=模具重量KG
△t=所需温度和起用温度之间的温差C=比热油0.5钢0.11水1
塑料0.45-0.55T=加温至所需温度的时间(小时)B.选择泵的功率需了解用户所需要的流量和压力(扬程)
P压力=0.1×H扬程米×a(传热媒体比重,水=1油=0.7-0.9)
L流量=Q(模具所需热量大卡每小时)/C(媒体比热水=1油=0.45)
×△t(循环媒体进出模具的温差)×a×60。

牛顿冷却定律公式是:温差Δt=|tw-tf|,q=hΔt,Φ=qA=AhΔ
t=Δt/(1/hA),其中的1/hA称为对流传热热阻,q为热流密度,h
为物质的对流传热系数,Φ为传热功率(又称热流量、传热速率),A 为传热面积。

牛顿冷却定律是温度高于周围环境的物体向周围媒质传递热量
逐渐冷却时所遵循的规律。

当物体表面与周围存在温度差时,单位时间从单位面积散失的热量与温度差成正比,比例系数称为热传递系数。

牛顿冷却定律是牛顿在1701年用实验确定的,在自然对流时只
在温度差不太大时才成立。

水冷吸热量计算

水冷吸热量计算

水冷吸热量计算
水吸收的热量公式是Q=cmT,热量是指当系统状态的改变来源于热学平衡条件的破坏,作用的结果有能量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这时所传递的能量称为热量。

热量和功是系统状态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两种不同的能量传递形式,是不同形式能量传递的量度,它们都与状态变化的中间过程有关,因而不是系统状态的函数。

热量指的是内能的变化、系统的做功。

吸收热量的公式Q=CmΔt=Cm(t-to)热量=比热容×质量×温度
升高的度数(末温-初温)水的比热容4200J/kg℃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m(燃料的热值×完全燃烧的燃料的质量)
初始加热所需要的功率
KW=(C1M1△T+C2M2△T)÷864/P+P/2
式中:C1C2分别为容器和介质的比热(Kcal/Kg℃)
总式:Q=cmT(T为水的温度变化量)
分式:Q吸=cm(t-t0){t为吸热后温度,t0为吸热前温度c为比
热容--在此为4.2乘以10的三次方(焦耳/千克·摄氏度),m为水
的质量}
Q放=cm(t0-t){t为放热后温度,t0为放热前温度c为比热容--
在此为4.2乘以10的三次方(焦耳/千克·摄氏度),m为水的质量}。

传热效率计算

传热效率计算

传热效率计算有一发热体发热峰值功率为4000W ,平均值为3000W 左右,需用水冷散热,可提供稳定的25度冷水,该发热体发热面积为127mm*137mm ,要求发热体表面(与水冷头接触面)温度能控制在50度以下,现需要计算如下内容:1、所提供的冷水的流量和流速 2、水冷头底板厚度 3、水冷头内部与水接触面积 4、如果采用紫铜或铝合金加工,在同等条件下的散热效率差异。

5、水管宜用多粗的?解: 这里缺少条件,先假设发热体工作时间为 1 小时。

1..冷水的流量: Q=C*M*(T 2-T 1))12(T T C Q M -==)2550(./42003600*4000℃℃℃kg J S W -=137.14 kg 2.流速:设计水管内径为:φ15mmQ=V*SS=秒3600*0075.0*0075.0*14.3/1*1000/14.13723m m t t S Q ==0.216m/秒 3.水冷头底板厚度 取5mm.4. 水冷头内部与水接触面积:因为发热体发热面积为127mm*137mm ,所以取冷水头底内尺寸为127mm*137mm. 计算内高度为:h=mm mg kg137*127/1000*14.1373=7.88 mm5.紫铜和铝合金的导热系数不同,紫铜的导热系数为λ=393W/(m·k),铝合金的导热系数为λ=123 W/(m·k)在同等条件下紫铜比铝合金的散热效率高。

根据导热的计算:Q=λ*A*δ∆∆t公式可出在同等条件下紫铜比铝合金的散出的热量多。

6.水管宜用多粗的?设计水管内径为:φ15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Tout:冷却液体出口温度
Tin:冷却液体进口温度
Q:冷板上发热器件的总热耗散功率
ρ:液体的密度
V:冷却液体流速
CP:冷却液体的比热容
计算冷却液体出口最高温度Tout。

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Tout大于Tmax,那么,冷板将不能解决发热问题。

假设Tout小于Tmax,下一步需要确定冷板的标准化热阻,使用如下方程:
:热阻
Tmax:冷板表面允许的最高温度
Tout:冷却液体出口温度
A:被冷却区域的面积
Q:冷板上发热器件的总热耗散功率
系统其他部分设计:
管道系统和阀门是水冷系统硬件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快速接头、管道、各种功能阀门(流量控制阀)、过滤器、其它管接头及密封件等。

管道的尺寸(如直径、长度等),应根据冷却液的流速来确定:
其中,Qv为水流量(m3/h);U为水流速(m/s)。

可计算管道的直径。

系统的管道材料,考虑到冷却介质特殊要求,全部采用无缝不锈钢管,局部用聚胺脂管。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