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般是指患者在心脏相对正常或无全身性严重致命性疾病情况下,在未能估汁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停止,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为心脏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
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脑及全身器官组织的不可逆性损害而导致死亡。
对于心脏骤停的病人,若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有可能使之获得新生,这些措施称为心肺脑复苏(cardk)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其中脑复苏是关键。
任何慢性病患者在死亡时,心脏都要停搏,这应称之为“心脏停搏”,而非“骤停”。
如晚期癌症病人临终消耗致死,心脏停搏是必然结果,这类病人当然不是心肺复苏急救的对象。
而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骤停,病人虽处于“临床死亡”状态,但经过积极抢救,完全有可能复苏并恢复健康生活。
[ 病因与发病机制]一、心脏骤停的病因任何一种疾病或意外均可导致心脏骤停,但一般将其分为两大类,即由心脏本身的病变引起的所谓心源性心脏骤停和由其它因素和病变引起的非心源性心脏骤停。
(一)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血管疾病是心脏骤停最常见且最重要的原因。
其中以冠心病最为常见,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AMl)的早期。
在西方国家心脏性猝死中至少80%是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所致;其余20%是由其它心血管疾病所引起,如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马凡综合征、心肌病(其中以肥厚型者最多见,扩张型者次之)、心肌炎、心脏瓣膜损害(如主动脉瓣病变及二尖瓣脱垂)、原发性电生理紊乱(如窦房结病变、预激综合征及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
详见表99—1。
(二)非心源性心脏骤停1.严重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严重的钾代谢紊乱易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而引起心脏骤停。
高血钾(血清钾>6.5retool/I,)时,可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心脏自律性,引起心室内传导阻滞,心室自主心律或缓慢的心室颤动而发生心脏骤停;严重低血钾可引起多源性室早,反复发作的短阵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颤动,均可致心脏骤停。
第六章 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BLS(CAB)
人工呼吸 : 口对口:开放气道→捏鼻子→口对口→ “正常”吸气→缓慢吹气(1秒以上),胸 廓明显抬起,8-10次/分→松口、松鼻→气 体呼出,胸廓回落 避免过度通气
心肺复苏—BLS(CAB)
小儿心脏骤停 小儿常见原因: 非心脏性,如气道梗阻、烟雾吸入、 溺水、感染,中毒等 窒息是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主要直接原因
环或2min评估脉搏、呼吸一次
当5个循环结束后先评估颈动脉搏动,如果没有马上继续第二个5个循环, 如果颈动脉搏动恢复,呼吸恢复,评估瞳孔、肢端等,将病人安置成复原 体位。
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触摸到颈动脉搏动 收缩压大于60mmhg
自主呼吸恢复
瞳孔缩小有对光反射。 面色、口唇、甲床、皮肤颜色转为 红润。
开放气道: 去除气道内异物:舌根后坠和 异物阻塞是造成气道阻塞最常 见原因。开放气道时应先去除 气道内异物。如无颈部创伤, 清除口腔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时, 可一手按压开下颌,另一手用 食指将固体异物钩出,或用指 套或手指缠纱布清除口腔中的 液体分泌物。 ●仰头-抬颏法 托颌法(外伤时)
心肺复苏—BLS(CAB)
按压方式:单手掌根或 双手掌根重叠 按压深度:胸廓前后径的 1/3—1/2
婴儿的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 下方水平 按压方式:双手拇指重叠 中指与无名指 按压深度:胸廓前后径的 1/3—1/2
六、开放气道(Airway , A )
开放气道前清理口鼻
腔可见异物。
开放气道
仰头举颏法
双手抬颌法 脊椎损伤时,专业人员用
的患者中,发现心脏骤停最高存活率者均为有目 击的心脏骤停,且初始心律是室颤(VF)或无脉 搏性室性心动过速(VT)。在这些患者中,基本 生命支持的关键操作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应该做哪些检查?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如何诊断鉴别,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常见检查:常见检查:心电图、EEG、呼吸运动检查、颈动脉搏动检查*一、检查可出现由于缺氧所致的代谢性酸中毒、血pH值下降;血糖、淀粉酶增高等表现。
必须指出,确立心脏骤停的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器械检查是次要的。
1、心电图心脏骤停时做的心电图常有3种类型:①心室颤动最常见,占77%~85%;表现为QRS波消失,代之以规则或不规则的心室扑动或颤动波;②心室停顿:占5%,因心室电活动停止,心电图呈一直线或尚有心房波;③电-机械分离:约占15%,表现为缓慢、宽大、低幅的QRS波,但不产生有效的心室机械性收缩。
一般认为,心室停顿和电机械分离复苏成功率较低。
2、脑电图脑电波低平。
*以上是对于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应该如何鉴别诊断,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易混淆疾病。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如何鉴别?:*一、鉴别心脏骤停时,常出现喘息性呼吸或呼吸停止,但有时呼吸仍正常。
在心脏骤停的过程中,如复苏迅速和有效,自动呼吸可以一直保持良好。
心脏骤停时,常出现皮肤和黏膜苍白和发绀,但在灯光下易忽略。
在心脏骤停前如有严重的窒息或缺氧,则发绀常很明显。
心脏骤停因可引起突然意识丧失应与许多疾病,如昏厥、癫痫、脑血管疾病、大出血、肺栓塞等进行鉴别。
这些情况有时也可以引起心脏骤停。
如这些病患者的大动脉搏动消失,应立即进行复苏。
心脏按压术对正在跳动的心脏并无大碍,而对心输出量不足的心脏还有帮助。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为您介绍的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应该做哪些检查,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ppt课件
电除颤的能量选择
• 单向波形除颤仪: 360J • 双向波形除颤仪: 200J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除颤步骤
① 打开电源 ② 粘贴电极板 ③ 选择能量 ④ 确认安全后按电击按钮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起搏治疗
• 对心搏停止患者不推荐使用起搏治疗。 • 对有症状的心动过缓,尤其是高度房室传导
阻滞发生在希氏束以下时立即起搏治疗。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第四环节:有效高级心血管生命 支持
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通过建立高级 气道和用药进行的抢救治疗。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
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 维持血液充分氧合和清除二
氧化碳潴留
BLS和ACLS阶段应给患者100% 氧,使动脉血氧饱和度达最大化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始终保持气道开放 吹气时不能漏气 连吹2次,注意让病人出气 确保胸部升起并维持1秒 频率:成人10-12次/分,
儿童/婴儿12-20次/分
注意事项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牙关紧闭时如何进行人工呼吸?
口 对 鼻 呼 吸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人工呼吸
球囊面罩通气装置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判断意识
• 拍打双肩,凑近耳边大声 呼唤: “喂!你怎么了?”
• 如均无反应,则确定为 意识丧失
轻拍重喊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成人颈动脉搏动检查
中、食指横放颈部中 央,向气管一侧轻按 滑动2~3cm
时间<10秒 力度适中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呼救
意识丧失即为危险状态,需立即呼救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C -人工循环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3.心电-机械分离:心肌仍有生物电
活动,而无有效的机械功能。多为严重心 肌损伤的结果,常为左心室泵衰竭的终期 表现。断续出现的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 QRS波群。
三、心肺骤停的表现和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原来清醒的病人意识突然丧失,呼之不应。
2.摸不到大动脉(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测
不到血压,心音消失。 3.呼吸呈叹气样或停止。 4.面色死灰色或转为紫绀。 5.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3.立即将病人置于复苏体位(平卧位),触摸 颈动脉,未触及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压!
心肺复苏体位
将病员双手上举 一腿屈膝 一手托其后颈部 另一手托其腋下
头、颈、躯干 整体翻成仰卧位
一、基础生命支持(BLS)
初期复苏可归纳为CAB三个步骤:
1.C(circulation)人工循环
(1)心前区叩击:简便快捷,在发现患者心脏停跳而无法 获得除颤器时可考虑使用,对于终止室颤有一定的作用。
三、持续生命支持(PLS)
1.维持循环功能稳定 2.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 3.防止肾功能衰竭 4.脑复苏 (1)低温疗法: (2)脱水疗法: (3)其他药物治疗: (4)高压氧治疗:
第三节 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一.监测生命体征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末梢循环的观察 四.神志和瞳孔变化的观察 五.监测尿量、尿的颜色和尿比重 六.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持续性心动过速 心室纤颤或室性心动过速中止后,有恶
性心律失常危险。
3.阿托品
适应症:
1.心室静止和心电机械分离的心脏骤停病人 2.复苏成功后心率慢至50次/分以下的心脏骤 停
病人 3.伴室性期前收缩及低血压的心动过缓病人。
4.碳酸氢钠
适应症
心脏骤停和心肺脑复苏教案(共)(2024)
循环辅助手段探讨
胸外按压
采取正确的按压部位、 频率和深度,进行胸外 按压,维持患者血液循
环。
2024/1/30
药物治疗
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提高患者心率和血压
。
电除颤
在患者出现室颤等严重 心律失常时,采取电除 颤的方式恢复患者心律
。
18
监测循环指标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 心率和心电图等指标, 及时调整循环辅助方案
定义与原因
定义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致血液循环中断,全身各器官缺血缺氧的 紧急情况。
原因
心脏骤停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心脏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呼吸系统疾病(如窒息、严重哮喘等)、外伤、中毒、电解质紊乱等。
2024/1/30
4
临床表现及诊断
临床表现
心脏骤停的典型表现为意识丧失、呼 吸停止或大喘气、脉搏消失、面色苍 白或发绀、瞳孔散大等。
确认是否需要心肺复苏
03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且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即可确认需要实
施心肺复苏。
13
实施初级心肺复苏操作
• 胸外按压:找到正确的按压位置(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用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 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 下压。
21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方法
定期培训和演练
通过模拟演练和定期培训 ,提高团队成员的急救技 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2024/1/30
加强沟通和信任
鼓励团队成员之间多交流 、分享经验和技巧,增强 彼此之间的信任和默契度 。
制定标准化流程
制定详细的心肺复苏操作 流程和团队协作规范,确 保每位成员都能熟悉并掌 握相关要求。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术
病因治疗:如纠正缺氧、低血容量、电解质紊乱、 酸碱失衡、低温、药物中毒等。
心肺复苏术
4.长期生命支持(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
• • • • • 保持通气,维持充分氧供:必要时做气管切开。 维持血压:补充足够血容量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防治继发感染。 支持疗法。
长期生命支持 DIC、ARDS、MODS、SIRS的防治。
• CPR成功率主要取决于:
• 心脏骤停的病因。 • 抢救是否及时。 • 措施是否得力。
1.一般临床表现 • 突然意识丧失、昏迷(心脏骤停10-20秒出现),常 伴全身抽搐。 • 大动脉搏动消失。 • 呼吸停止,多发于心脏停搏30秒后。 • 双侧瞳孔散大(30-40秒出现)。 • 面色苍白、紫绀 • 以上各点以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和颈动脉 搏动消失最为重要。一旦考虑心脏骤停,立即行 CPR。
心肺复苏
一、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 心脏泵血功能突然停止称为心脏骤停 (cardiac arrest),针对这一情况采取的最初 的急救措施,称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又称为心 肺脑复苏(CPCR)。如果复苏未能成活则 称为猝死(sudden death)
心脏骤停的原因
2.非心血管疾病 • 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高钾血症。 • 药物中毒和过敏: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物。 青霉素或某些血清制剂可能发生严重的过敏。 • 各种原因所致严重休克 • 意外事件:电击伤、溺水、窒息、严重创伤。 • 其他: 脑血管意外和重症坏死性胰腺炎。
心脏骤停的原因
3. 手术及其他诊疗操作中的心脏骤停 • 心包和胸腔穿刺。 • 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 • 嗜铬细胞瘤摘除术中和心脏手术过程中。
7.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脑保护措施
• 亚低温治疗 • 脱水疗法 • 高压氧 • 钙拮抗剂
• 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
监测CVP
复苏后的监测
1、维持酸碱平衡 2、循环系统:ECG,P,HR,BP,CVP,末梢循环 3、呼吸系统:呼吸道通畅,肺部并发症,呼吸机 4、脑缺氧的监护:头部温度,神志,瞳孔,肢体活动
5、肾功能:尿液(量,颜色,比重);肾功能监测
D 除颤
• 胸外电击除颤的位置常为前侧位:即前电极置于胸骨右侧锁骨下方,侧 电极在左侧第4—5肋间(左乳头)左侧,电极中心在腋中线上。 • 电击能量:首次200J,第二次200—300J,第三次360J。
除颤步骤
• 打开电源
•
• •
粘贴电极板
选择能量 离开病人按电击按钮
复苏效果的判断
一、复苏有效的指标:
,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
概述:
猝死:是指平素健康的人或病情稳定或正在改善中的患者,突然发生意 料之外的循环、呼吸停止,在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 心脏猝死抢救成功率是全世界最高(74%)
Las Vegas 的经验
重视:当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都会放置心脏除
颤仪等急救设施
普及:当地法律规定年满18岁的青年都要学会急
频率:100次/min 按压/放松时间:50% 按压/呼吸比:30:2 原规定:单人15:2,双人5:1
中间不换手
闭式按压常见的错误:
按压时除掌根部贴在胸骨外,手指也按在胸壁上,易导致肋骨或肋骨软 骨交界处骨折 按压定位不正确,向下错位易导致剑突折断损伤肝脏,向两侧错位易导 致肋骨或肋软骨骨折,导致气胸、血胸 抢救者按压时肘部弯曲,按压力量减弱,达不到4~5cm
LMA一入位,一个通畅安全的呼吸道就形成了.
心脏骤停—心肺脑复苏
心脏骤停—心肺脑复苏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丧失有效的整体收缩和泵血机械功能。
是由于心肌严重缺血缺氧或/和严重代谢紊乱诱发心电明显不稳甚至室颤的一种综合征,导致脑与全身器官组织极严重的损害,如果及时、正确、有效的抢救,是有可能被逆转的一种致死性心率失常。
1 心脏骤停的病因1.1 心源性心脏骤停: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最为常见,其次是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风心病、肺心病等1.2 非心源性心脏骤停:如触电、溺水、药物中毒或严重过敏反应,手术、麻醉意外、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因素。
2 心脏骤停的临床类型2.1 心室颤动:是心室肌极不规则协调的快速颤动,其粗颤说明骤停时间短,而细颤骤停时间长难以抢救成功。
2.2 心电—机械分离:是缓慢而无效的心室自主心律,不伴随心室有效的机械收缩功能,没有p 波,QRS 波越宽大畸形说明心脏起搏点越低,越接近死亡。
2.3 心室停搏:心室肌完全丧失收缩功能,心电图呈直线。
3 心脏骤停的诊断3.1 意识突然丧失,呈深昏迷,是脑皮层功能丧失的表现。
3.2 大动脉(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
以上两条是诊断心脏骤停的肯定的主要指标,是立即抢救的主要依据。
而过分强调心音的消失,呼吸的停止。
血压的下降或瞳孔的变化,反而会浪费争分争秒的宝贵的抢救时间。
4 心肺脑复苏术复苏术历经30 多年的研究,国内外至今尚无突破性进展,尽管不断有新的药物和措施,但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无任何后遗症的复活率极低。
立即、正确、有效的抢救,尽快恢复心室的重新复跳,以保护脑细胞的血液供应为治疗目的。
心前区拳击法:临床实践证明这是争取尽快复跳的最早期最关键额的抢救措施,应争取在一分钟内施行。
拳击胸骨正中位,快速全力下击,一般拳击一次,以免诱发室颤。
第一期复苏术:如心前区拳击无效应立即进行第一期抢救措施,已建立人工循环和人工呼吸。
(1)人工心脏按压:按压胸骨中下段,切忌按压无效的剑突,使胸骨下陷3—5 厘米,每分钟60—80 次,可使心播出量达正常的1/3左右,收缩压可达8—10.5kpa,可扣到颈动脉波动,皮肤黏膜色泽转红润等迹象。
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
2
3
30分钟以上,复苏无效 首席医生宣布。
胸外扣击
七、电除颤
VF/VT应立即电除颤, 只做1次电击,之后做 5组CPR,再检查心律 单相波除颤首次电击 能量选择360J
医生在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时,不要将 死亡机制当成死亡原因,如填写:循环衰竭。实
际上循环衰竭是死亡机制,死亡原因应写导致死
亡的疾病、损伤或中毒,许多不同的死亡原因可 以导致相同的死亡机制。
第三章
心肺复苏
心肺脑复苏 CPR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是抢救生命最基本的 医疗技术和方法。包括开放气道、人工通气、 胸外按压、电除颤纠正VF/ VT,及药物治疗 等。目的是使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和自主呼吸
两个以上急救人员在场, 一位立刻行CPR,另一 位启动EMSS
BLS(basic life support)
复苏体位
恢复复苏体位
复苏ABCຫໍສະໝຸດ BLS(A、B、C)A(airway)
三、开放气道及检查呼吸
1.仰头举颏法
2.仰头抬颈法
注意:在开放气道同时 应用手指挖出病人口中 异物或呕吐物,有假牙 者应取出假牙。
第三节 医生在死亡报告中的作用
衡量和评价一个地区的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 状况,通常有以下3类指标: ①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 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 ③疾病死亡的类型及其相关指标。
由于死因统计的原始资料是临床医生填写的 “死亡医学证明书”,统计人员根据临床医 生填写的死亡原因再进行编码统计,故临床 医生在死因报告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第二节 死亡的过程
濒死期
临床 死亡期
心跳和呼吸停止、瞳 孔散大和固定及各种反 射消失。 持续时间长短取决于 大脑对缺氧的耐受时间 降温可明显减少脑组 织耗氧量而使临床死亡 期延长达1小时或更久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术PPT课件精选全文
心源性 冠心病 心肌病变 心瓣膜病 主动脉病变
2024/10/8
非心源性 呼吸停止 严重的酸碱平衡失调 药物中毒或过敏 电击、雷击或溺水 麻醉和手术意外
5
心脏骤停的原因
2024/10/8
6
心脏骤停的原因
低血容量
酸碱失衡
低氧血症
6H 低/高糖血症
低/高温
电解质升高/降低
创伤
药物过量
张力性气胸
6T 心包填塞
2024/10/8
22
开放气道---双手托颌法
抢救者用双手从两侧抓紧病人的双下颌并托起,使头后仰,下颌骨前移,即可打 开气道。此法适用于颈部有外伤者,以下颌上提为主,不能将病人头部后仰及左 右转动。注意,颈部有外伤者只能采用双手抬颌法开放气道。不宜采用仰头举颏 法和仰头抬颈法,以避免进一步脊髓损伤。
2024/10/8
17
方法
• 患者平卧,解开上衣,救护者立于患者一侧,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 • 确定按压部位: • 1 右手中指食指并拢,沿肋弓下缘上移至胸骨下切迹定位,另一手中指放于患者胸骨上。 • 2 双手食指自患者两乳头出同时向中心移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即为正确的按压部位。 • * 注意:定位后掌跟接触患者胸壁,双肘关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成人与儿童按压频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术
2024/10/8
1
第一节
心脏骤停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术
第三节
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2024/10/8
2
第一节 概述
•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泵血 功能突然终止,造成全身循环终断,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 引起全身严重的缺血缺氧。
心脏骤停与心脑肺复苏学习教案
积极治疗心脏病等基础疾病,避免使用过量药物,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加强 安全教育等。
重要性
心脏骤停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及时的抢救措施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具有 重要意义。通过预防措施的落实,可以降低心脏骤停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 存率和生活质量。
03
心脑肺复苏(CPR)基本原理
CPR定义及作用
心脏骤停预防和早期 干预的重视
未来将更加重视心脏骤停的预防 和早期干预,通过加强健康教育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急救 意识等措施,降低心脏骤停的发 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 质量。
多学科协作在心脏骤 停救治中的应用
未来心脏骤停救治将更加注重多 学科协作,包括急诊科、心血管 内科、重症医学科、康复医学科 等多个学科的医生将共同参与救 治过程,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 专业的治疗服务。
学员的收获和建议
学员表示通过本次学习,对心脏骤停和CPR有了更深刻的 认识,掌握了实用的急救技能,建议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 中继续加强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实践。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心肺复苏技术的不断 更新和完善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心肺 复苏技术将不断更新和完善,包 括更加智能化的除颤设备、更加 优化的按压和通气方式等,以提 高复苏成功率和患者预后。
检查患者反应
轻拍患者肩膀,大声询问“你 还好吗?”,检查患者是否有
意识。
呼救
如果患者无反应,立即拨打急 救电话(如120)并启动应急
反应系统。
判断呼吸和脉搏
观察患者胸部起伏,检查呼吸 是否正常;触摸颈动脉,检查
是否有脉搏。
实施高质量CPR,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
将患者平放在硬质平面上,施救者双手掌根重叠,手指交叉互扣,定位在胸骨下半段,用 上身力量垂直向下按压,深度5-6cm,频率100-120次/分。
急重症护理 -- 第五章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法。患者仰卧,急救人员将两手置于病人头部两侧,肘部
支撑在病人所躺平面上,双手手指放在患者下颌角,一面
使头后仰,一面将下颌角前移,即可打开气道。这种技术
对开放呼吸道非常有效,但急救者容易疲劳,操作技术要
求较高。
(三)人工呼吸
在人工规律吹气条件下,可使血PaC02达30~40mmHg, PaO2≥75mmHg,SaO2≥90%。
住前额,用另一手的食指、中指找到气管,两指
下滑到气管与颈侧肌肉之间的沟内即可触及颈动
脉。
• 3.急救人员在实施心肺复苏的同时立即呼救 在院外通过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呼叫EMSS,院
内呼叫医护人员。拨打电话时应尽量镇静地提供 以下情况:
• (1)发生地点(最好有明显标志); • (2)所发生的紧急事件; • (3)需要急救的人数; • (4)病人目前情况; • (5) 报告人联系电话与姓名。注意不要先放下话筒,
急重症护理学
北京出版集团 北京出版社
第五章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心博骤停的原因、类型 2.熟悉进一步生命支持,延续生命支持 3.掌握心博骤停的临床表现、口对口人 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 4.学会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是猝死的原因之一, 系指心脏突然停搏,心音消失,重要脏器,特别是 脑组织的严重缺血缺氧,以致出现呼吸停止,意识 丧失等一系列症状。心搏骤停后经及时有效的心、 肺、脑复苏措施可存活,否则,会迅速导致死亡。
气管内给药。有条件时应尽早进行气管插管,插管前给予患者充分供
氧,操作要迅速,齐备,手法熟练,应在30s内完成,以免停止心肺
复苏时间太长。常用的有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
急救护理学教案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编号: 05(第5次课)★课题:第三章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课时:2学时★重点难点:心搏骤停时给药途径和心肺脑复苏的步骤★教学方法:理论授课与模拟操作训练相结合★教学目的:1、了解体外心脏电起搏。
2、熟悉心搏骤停的原因、表现与诊断;胸外心脏按压术。
3、掌握电击除颤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心肺脑复苏的步骤。
第一节心搏骤停一、概念(一)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是指患者的心脏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的打击(如急性心肌缺血、电击、药物中毒),致使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
(二)猝死(sudden death):是指平素健康的人或病情稳定或正在改善中的患者,突然发生意料之外的循环呼吸停止,在发病6小时内死亡。
由心血管病变引发的猝死又称心源性猝死。
二、原因(一)冠心病(二)心肌病变(三)主动脉疾病(四)呼吸停止(五)严重的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六)药物中毒或过敏(七)电击、雷击或溺水(八)麻醉或手术意外(九)其他某些诊断性操作如血管造影,某些疾病如急性胰腺炎、脑血管病变等。
三、类型(一)心室颤动(室颤)最常见,复苏成功率最高。
(二)心脏停搏(心室静止)(三)心电-机械分离四、临床表现与诊断(一)临床表现1、心音消失2、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3、意识突然消失或拌有短阵抽搐4、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后停止,多发生在心搏骤停后30秒内5、瞳孔散大6、面色苍白兼有青紫(二)诊断1、患者突然意识丧失2、大动脉搏动消失第二节心肺脑复苏一、概述(一)CPR 心搏呼吸骤停是临床最紧急的情况,心肺复苏术,简称; 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就是对此所采用的最初急救措施。
1956年Zoll提出的体外电击除颤法,1958年美国Peter Safar发明了口对口呼吸法,经实验证实此法简单易行,可产生较大的潮气量,被确定为呼吸复苏的首选方法。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方法:大叫“来人啊!救命啊!”
(3)将病人放置复苏体位
进行CPR时,正确的抢救体位是仰卧位(supine-face
up) 。气道管理和救生呼吸都需要在仰卧位下进行。病
人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
(4)畅通呼吸道/开放气道
Open the Airway and Check Breathing
双人面罩通气法
单人面罩通气法
心脏骤停时实施人工呼吸注意事项
每次人工吹气的时间应超过1秒钟 人工呼吸时不可太快或太过用力
每次通气量不要过大,通气量只要产生明显的
胸廓起伏即可, >1200ml可造成胃大量充气
面罩要与病人皮肤密封良好,以保障有效通气
心脏骤停时实施人工呼吸注意事项
有效气道建立之前,无论单人与双人CPR,均为每 按压胸部30次后,通气两次,即按压与通气之比 是30:2
心脏停搏:就是心房、心室肌完全丧失 电活动能力,心电图上房室均无激动 波可见,呈一直线,或偶见P波。
心电机械分离:指心肌虽有电生物活动, 但无有效的机械活动,断续出现间断而弱 的“收缩”。心电图表现为间断出现的宽 而畸形、振幅较低的QRS波群。
三、心脏呼吸骤停时的临床表现
1.意识突然丧失,病人昏倒于各种场合; 2.颈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到; 3.心音消失; 4. 叹气样或抽气样呼吸或有短暂抽搐,伴 头眼偏斜,随之呼吸停止; 5.瞳孔散大; 6.面色苍白兼有紫绀。
不能冲击式的猛压;下压及放松的时间应大致 相等; 垂直用力向下,不要左右摆动; 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 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救生命链
第一环节:识别心跳骤停 启动急救反应系统
猝死的临床表现
突然意识丧失或伴抽搐 大动脉搏动消失 呼吸停止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到 皮肤苍白或发绀 伤口不出血
猝死的心电图表现
⑴ 心室颤动(90%)
⑵ 心脏停搏(心电图为一直线) ⑶ 无脉性电活动
启动EMSS
频率:至少100次/分
成
深度:至少5厘米
人
按
按压通气比:30:2
压
按压与胸廓回弹比:1:1 方
法
A-开放气道
伤病员下颏经耳垂 连线与地面呈90度
仰头抬颏法
托下颌法
(脊椎损伤时,专业人员采用)
B-人工呼吸
判断呼吸,若无自主 呼吸,则立即进行人
工呼吸!
口对口吹气
怎样进行 口对口人工呼吸?
仰头抬颏打开气道 捏紧鼻孔 张大口包紧其口唇
报警时需告之……
意外发生地点 发生意外原因
切记不要先 挂断电话!
患病、受伤者数目
伤员情况
第二环节:高质量心肺复苏 强调胸外按压
C — 胸外心脏按压 A — 打开气道 B — 人工呼吸
心 肺 复 识别心脏骤停 苏 呼救 操 放置CPR体位 作 胸外按压( C ) 程 开放气道( A ) 序 人工呼吸( B )
④ 确认安全后按电击按钮
起搏治疗
对心搏停止患者不推荐使用起搏治疗。 对有症状的心动过缓,尤其是高度房室传导
阻滞发生在希氏束以下时立即起搏治疗。
第四环节:有效高级心血管生命 支持
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通过建立高级 气道和用药进行的抢救治疗。
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
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 维持血液充分氧合和清除二
⑴ 肾上腺素:
а、β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剂。加强心肌 收缩力,改善冠脉和脑循环血流,并 可使心室细颤变粗颤。
推荐成人用量:1mg,每隔3-5分钟重复使用
复苏药物的选择
⑵ 血管加压素:
是非肾上腺素能外周血管收缩剂,能同 时导致冠状动脉和肾动脉收缩。
复苏药物的选择
⑶ 阿托品
2010指南:
不再建议在治疗无脉性 心电活动/心搏停止时常规性
复苏药物的选择
⑹镁剂
能有效终止 尖端扭转型 室性心动过 速
使用方法: 1-2g溶于5%葡萄糖液 10ml中,缓慢静推而后 以1-2g溶于5%葡萄糖液 50-100ml 静脉滴注 (5-60分钟)
使用阿托品,并已将其从物的选择
⑷胺碘酮
指南推荐: CPR、电除颤和血管 加压素无反应的 VF/VT,可首选胺碘酮
使用方法: 初始剂量 300mg 静脉注射 无效可再加 150mg
复苏药物的选择
⑸ 利多卡因
无胺碘酮时替 代药物
使用方法:初始剂量 1-1.5mg/kg静脉注射 如VF/VT持续存在可给 予额外剂量0.5-0.75mg/kg 每隔5-10分钟静脉推注一次, 最大剂量3mg/kg
氧化碳潴留
BLS和ACLS阶段应给患者100% 氧,使动脉血氧饱和度达最大化
给药途径
☆ 静脉途径 ☆ 经气管途径 ☆ 经骨髓途径
给药时机
☆1-2次电击和(或)CPR后, 如VF/VT持续存在,推荐给予 血管加压药物,但不能因给药 而中断CPR。
给药流程
☆CPR☆检查心律☆给药☆电除颤
复苏药物的选择
判断意识
拍打双肩,凑近耳边大声 呼唤: “喂!你怎么了?”
如均无反应,则确定为 意识丧失
轻拍重喊
成人颈动脉搏动检查
中、食指横放颈部中 央,向气管一侧轻按 滑动2~3cm
时间<10秒 力度适中
呼救
意识丧失即为危险状态,需立即呼救
寻求他人帮忙,
拨打急救电话(120) 第一目击者马上开始 CPR
始终保持气道开放 吹气时不能漏气 连吹2次,注意让病人出气 确保胸部升起并维持1秒 频率:成人10-12次/分,
儿童/婴儿12-20次/分
注意事项
牙关紧闭时如何进行人工呼吸?
口对鼻呼吸
人工呼吸
球囊面罩通气装置
人工呼吸
用E-C手法固定面罩,将下颌提起 达到开放气道目的,进行2次人工呼吸。
来人呐!救命 啊!
体位摆放
仰卧位 翻身时整体转动,保护颈部 摆放于地面或硬板床 救护人跪于病人右侧 (左右脚分别置于颈部和腰部) 解开病人衣领、领带以及拉链
轴线翻身法
C -人工循环
检查脉搏
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
部位1:乳头连线中央
部位2:胸骨中线中下1/3交 界处或者胸骨下半部
胸外心脏按压
心跳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2014-11
如何救治一个发生意外的患者
概念
1. 心脏骤停 2. 心脏性猝死 3. 心肺脑复苏
急病 创伤
中 毒 可以导致 溺水
触电
呼吸 心跳 骤停!
心脏性猝死是导致死亡最主要原因之一
心源性猝死
时间就是生命!
救命的黄金时刻 最初几分钟到十几分钟!
时间就是生命
心跳停止3秒钟 ----黑朦 心跳停止5-10秒钟----晕厥 心跳停止15秒钟 ----昏厥或抽搐 心跳停止45秒钟 ----瞳孔散大 心跳停止1-2分钟 ----瞳孔固定 心跳停止4-5分钟 ----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
CPR成功率与开始CPR时间 密切相关,每延误一分钟抢救
成功率降低10%
心搏骤停1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90% 心搏骤停4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60% 心搏骤停6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40% 心搏骤停8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20%
各脏器对无氧缺血的耐受能力
大脑----4-6分钟 小脑----10-15分钟 延髓----20-25分钟 心肌和肾小管细胞----30分钟 肝细胞----1-2小时 肺组织----大于2小时
AED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ion )
电极放置
右侧电极板放在病人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左侧电极板放在左腋中线第五、六肋间, 紧贴病人皮肤。
电除颤的能量选择
单向波形除颤仪: 360J 双向波形除颤仪: 200J
① 打开电源
除颤步骤
② 粘贴电极板
③ 选择能量
指南不建议通气过程中采用环状软骨施压
环状软骨加压方法
对患者的环状软骨施加 压力以向后推动气管, 将食管按压到颈椎上。 可以防止胃胀气,减少 误吸的风险,但这也有 可能妨碍通气。
为避免施救者过度劳累….
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五个循环 为一个周期 条件允许时每2 分钟转换一次, 每次不超过5秒
第三环节:早期心脏电除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