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测定法
检测维生素d的金标准
检测维生素d的金标准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在人体中的作用非常广泛。
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维护骨骼健康,同时还能调节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多个生理功能。
因此,维生素D的检测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维生素D的检测方法存在差异,不同实验室的检测结果也会存在差异。
为了保证维生素D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国际上制定了检测维生素D的金标准。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检测维生素D的金标准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准确性和高重现性等优点,可以准确地测定血液中的25-羟基维生素D和1,25-二羟基维生素D等多种维生素D代谢产物。
同时,这种方法的检测范围广,可以测定血液中非常低浓度的维生素D代谢产物。
因此,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已经成为检测维生素D的金标准。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检测过程非常复杂,需要高度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首先,需要对血液样品进行前处理,包括血液样品的提取、纯化和衍生化等步骤。
然后,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对样品进行分离和检测。
最后,根据样品的检测结果,计算出维生素D的浓度。
除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外,目前还有其他一些检测维生素D 的方法,如放射免疫测定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测定维生素D的浓度,但是它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都不如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高。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如果需要精确测定维生素D的浓度,建议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总之,维生素D的检测对于维护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为了保证维生素D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国际上制定了检测维生素D的金标准,即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准确性和高重现性等优点,已经成为检测维生素D的最佳方法。
维生素D测定方法
维生素D测定方法维生素D的测定方法,目前只有“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通用检验方法”介绍的GB/T 5413.9-1997所列的先正相收集,后反相分离的HPLC测定方法。
该法可同时测定A.D.E,但操作比较烦琐,对于维生素的营养素补充剂,样品中杂质干扰小,在测定A.E的同时可控制采样量和色谱的分离条件,并参照GB/T 5413.9-1997与GB/T 5009.82-2003(食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测定)的方法检测营养补充剂维生素D也可同时测定A.E。
一、原理样品中维生素D经热皂化处理后。
用HPLC紫外检测,内标法定量。
二、仪器1、HPLC:water公司,510泵,486紫外检测器,三锐色谱工作站。
2、超声波振荡器3、水浴箱4、0.45μ滤膜三、试剂1、维生素D3标准对照品:精确称取维生素D3标准对照品(sigma公司)5.0mg 左右加已脱醛处理的无水乙醇至50ml刻度,配成100μg/ml的标准D3贮备液。
2、维生素D贮存一般较稳定,贮备液也可在264μn下按常规的标定方法用比吸光系数计算出维生素D3的标准浓度。
维生素D3比吸光系数E1%cm=493。
3、其他试剂:无水乙醚,无水乙醇,无水硫酸钠,甲醇,抗坏血酸,氢氧化钾,内标苯并e芘……等同GB/T 5009.82-2003或GB/T 5413.9-1997四、方法1、准确称取经研碎成粉状的均匀样品2.0g于皂化瓶中,加内标苯并e芘溶液2.0ml,加10%抗坏血酸5ml,样品先混成均匀的糊状,再加无水乙醇30ml同1:1氢氧化钾溶液10ml在沸水上皂化10分钟,使皂化完全,皂化后立即放入冰中冷却。
2、提取、洗涤、浓缩等步骤同GB/T 5009.82-2003,最后用无水乙醇定容至2ml。
五、色谱条件“1、流动相:甲醇:水=97.5:2.52、分析柱:Kromasil C18 5μ250×4.6mm3、紫外检测器波长:264nm(如同时测定维生素A.E可依维生素A.D.E的峰时间在325nm→264nm→292nm转换。
维生素d的检测方法
维生素d的检测方法维生素D是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对人体生长发育、钙磷代谢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D的检测方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目前常用的维生素D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方法、免疫学方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化学方法是最传统的维生素D检测方法之一。
它基于维生素D的化学性质进行测定,常见的化学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法(GC)。
这些方法需要对样品进行提取和纯化处理,然后通过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化学方法具有准确度高、可靠性好的优点,但它们需要较为复杂的仪器设备和繁琐的样品处理步骤,且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免疫学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维生素D检测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反应来检测维生素D水平,常用的方法有放射免疫分析法(RI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化学发光法。
免疫学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快速,准确性和灵敏度较高,适用于大规模样品检测。
但免疫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可能受到交叉反应干扰,需要使用抗体等试剂,成本较高。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维生素D检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是最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这些方法通过检测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的关联突变位点,或者检测维生素D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来间接评估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
分子生物学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度高、样品体积要求低等优点,但需要复杂的实验操作和专业的技术支持。
除了以上主要的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维生素D检测方法,如质谱法、电化学法等。
这些方法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可以进行维生素D的测定,但一般更多用于科学研究领域。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使用哪种检测方法,都需要注意样本的选择和处理。
维生素D血清水平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日照时间、饮食摄入、年龄、季节、肥胖程度等。
因此,在进行维生素D的检测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样本类型(如血液、尿液或唾液)和采样时间,并尽量控制可能的干扰因素。
维生素D测定方法
维生素D测定方法维生素D的测定方法,目前只有“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通用检验方法”介绍的GB/T 5413.9-1997所列的先正相收集,后反相分离的H PLC测定方法。
该法可同时测定 A.D.E,但操作比较烦琐,对于维生素的营养素补充剂,样品中杂质干扰小,在测定A.E的同时可控制采样量和色谱的分离条件,并参照GB/T 5413.9-1997与G B/T 5009.82-2003(食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测定)的方法检测营养补充剂维生素D也可同时测定A.E。
一、原理样品中维生素D经热皂化处理后。
用HPLC紫外检测,内标法定量。
二、仪器1、HPLC:water公司,510泵,486紫外检测器,三锐色谱工作站。
2、超声波振荡器3、水浴箱4、0.45μ滤膜三、试剂1、维生素D3标准对照品:精确称取维生素D3标准对照品(sigma公司)5.0mg 左右加已脱醛处理的无水乙醇至50ml刻度,配成100μg/ml的标准D3贮备液。
2、维生素D贮存一般较稳定,贮备液也可在264μn下按常规的标定方法用比吸光系数计算出维生素D3的标准浓度。
维生素D3比吸光系数E1%cm=493。
3、其他试剂:无水乙醚,无水乙醇,无水硫酸钠,甲醇,抗坏血酸,氢氧化钾,内标苯并e芘……等同GB/T 5009.82-2003或G B/T 5413.9-1997四、方法1、准确称取经研碎成粉状的均匀样品2.0g于皂化瓶中,加内标苯并e芘溶液2.0ml,加10%抗坏血酸5m l,样品先混成均匀的糊状,再加无水乙醇30ml同1:1氢氧化钾溶液10ml在沸水上皂化10分钟,使皂化完全,皂化后立即放入冰中冷却。
2、提取、洗涤、浓缩等步骤同GB/T 5009.82-2003,最后用无水乙醇定容至2ml。
维生素D国家标准检测标准
维生素D国家标准检测标准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之一,它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维持钙、磷的平衡,促进骨骼的形成和维持,调节免疫功能等。
因此,对维生素D的检测标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身维生素D的水平,及时进行调整和干预。
国家标准对维生素D的检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维生素D的生物学活性进行检测,二是对血清中维生素D的浓度进行测定。
首先,对维生素D的生物学活性进行检测是通过体外实验来进行的。
这主要是通过细胞培养实验,观察维生素D对细胞的影响,包括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生物学效应,从而评估维生素D的活性水平。
这项检测能够直观地反映维生素D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评价维生素D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次,对血清中维生素D的浓度进行测定是通过化学分析来完成的。
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放射免疫分析法(RIA)等。
这些方法能够准确测定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3和25-羟基维生素D2的浓度,从而判断人体维生素D的水平是否正常。
维生素D的国家标准检测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人体健康、预防维生素D缺乏症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医疗机构、检测机构和相关科研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同时,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标准,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实践,使维生素D的检测标准更加科学、合理。
总之,维生素D国家标准检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人体健康、预防维生素D缺乏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测,可以及时了解自身维生素D的水平,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保障人体健康。
希望相关部门和机构能够重视维生素D的检测标准,加强标准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人们对维生素D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血清维生素d 质谱法 正常范围
血清维生素d 质谱法正常范围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血清维生素D的质谱法检测与正常范围解析维生素D,被誉为“阳光维生素”,在人体健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骨骼健康和免疫系统的功能。
检测维生素d的金标准
检测维生素d的金标准维生素D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它对于骨骼健康和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维生素D的合成主要依赖于阳光照射,加上现代人常常室内工作、生活,很多人缺乏足够的维生素D。
因此,准确地检测维生素D的水平非常重要,以便进行适当的补充。
那么,如何检测维生素D的水平呢?这就需要用到“金标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它可以在非常低的浓度下检测到目标物质。
在维生素D的检测中,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到血液中维生素D的两种形式: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1,25-二羟基维生素D(1,25(OH)2D)。
25(OH)D是血液中维生素D的主要形式,它是维生素D的代谢产物,也是维生素D的主要储存形式。
1,25(OH)2D则是一种活性形式,它可以调节钙和磷的吸收和利用,以及促进骨骼生长和修复。
因此,检测25(OH)D和1,25(OH)2D的水平可以准确评估维生素D的营养状态和生理功能。
LC-MS/MS检测方法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检测到不同种类的维生素D代谢产物,并且可以在一个样本中同时检测多种代谢产物。
此外,它还可以准确、快速地测量样本中维生素D的浓度,从而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然而,LC-MS/MS检测方法也有一些限制。
首先,它需要昂贵的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操作。
其次,它需要较长的检测时间和复杂的样品预处理过程,这增加了检测的成本和难度。
因此,对于一般的临床检测和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通常采用其他方法,如放射免疫测定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总的来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是检测维生素D水平的“金标准”,它可以提供准确、快速、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检测结果。
但是,它也有一些限制,需要在实际应用中权衡利弊,选择最适合的检测方法。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准确地检测维生素D的水平是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一步。
测维生素D的方法
测维生素D的方法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它在人体内能够促进钙的吸收与利用,维持骨骼的健康,并参与多种生理反应,包括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肌肉功能等。
因此,准确测定维生素D水平对于评估个体的健康状态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量维生素D水平的方法。
1. 免疫层析法(Immunoassay)免疫层析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测定维生素D水平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基于抗体与维生素D结合的特异性,并通过抗原抗体反应来检测维生素D的含量。
免疫层析法具有快速、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等特点,但其结果可能受到其它物质的干扰,需要注意结果的正确解读。
2.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是目前最准确和可靠的测定维生素D水平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样品经过色谱柱分离和串联质谱仪检测来确定维生素D2(麦角固醇)和维生素D3(胆骨化醇)的含量。
由于其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测定维生素D的浓度而且不受干扰。
3. 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放射免疫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体来测定维生素D水平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定放射性同位素与维生素D结合的程度来测定其浓度。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但由于使用了放射性同位素,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操作,确保安全性,并注意实验室安全操作。
除了上述常用的方法外,还有一些辅助的方法用于评估维生素D水平,如骨骼X 线检查、尿液中钙和磷含量的测定等。
但这些方法不是直接测定维生素D水平的,而是通过评估与维生素D代谢相关的指标来间接推断维生素D的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测定维生素D水平,都需要注意标本的采集和处理,以及实验过程的严密控制,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由于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广泛,其水平的评估应结合临床症状和其它检查结果,综合判断个体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
总结起来,测定维生素D水平的方法有免疫层析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放射免疫分析法等。
维生素D检测方法
在补充维生素D的过程中,应定 期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调 整补充剂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
05
维生素D检测技术的发 展趋势
高灵敏度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结词
随着人们对维生素D的深入研究,对检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灵敏度检测技术成为研究热点。
详细描述
高灵敏度检测技术能够更准确地检测低浓度的维生素D,降低检测误差,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 种技术主要通过改进检测试剂、优化实验条件等方式实现。
个性化检测方案的研究与推广
总结词
针对不同人群和个体差异,研究者们正在研 究制定更为个性化的检测方案。
详细描述
个性化检测方案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年龄、性 别、健康状况等因素,制定出最适合的检测 方法和标准。这种方案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 个体的维生素D水平,为预防和治疗维生素 D缺乏相关疾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方案。
总结词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是维生素D的主要循环形式,也是评估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
详细描述
通过抽取静脉血液样本,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进行检测,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 性,能够准确反映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
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检测
总结词
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是维生素D 的活性形式,对于评估维生素D的生 理功能和营养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佝偻病的诊断与治疗
佝偻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骨骼疾病,表现为 骨骼软化和弯曲。维生素D缺乏是佝偻病的 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检测维生素D水平,可 以早期诊断佝偻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以预防和治疗佝 偻病。
定期检测维生素D水平有助于监测佝 偻病的治疗效果,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维生素制剂中的维生素D化学分析方法
维生素制剂中的维生素D化学分析方法维生素D是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它包括两种形式,即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它们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是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和利用,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
维生素D通常通过阳光照射皮肤或食物摄入来获得,但在一些情况下,人们可能需要通过维生素D补充剂来满足身体的需求。
因此,对维生素D制剂进行化学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维生素D的化学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用于鉴定样品中是否存在维生素D,而定量分析则用于确定维生素D的含量。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维生素D化学分析方法。
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PL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维生素D分析的方法。
该方法根据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的不同保留时间,通过比较待测样品与已知维生素D标准品的保留时间来定量测定维生素D的含量。
2.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LC-MS/MS是一种灵敏度极高的维生素D分析方法。
它结合了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可以同时测定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的含量,并且不受样品基质的干扰。
3.放射免疫分析法(RIA)RIA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体来测定维生素D的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可以测定较低浓度的维生素D,但需要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因此操作相对复杂。
4.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HPLC-UV是一种利用紫外光谱检测器来测定维生素D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根据维生素D与紫外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比较待测样品的吸光度与已知维生素D标准品的吸光度来定量测定维生素D的含量。
5.毛细管电泳法(CE)毛细管电泳是一种利用毛细管内部作为分离通道进行分析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用于维生素D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在进行维生素D制剂的化学分析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样品处理:针对不同的分析方法,样品处理方式会有所不同。
例如,HPLC方法可能需要进行前处理步骤,如提取或萃取,而LC-MS/MS方法则可能需要对样品进行液-液萃取或固相萃取。
维生素D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D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法、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免疫法、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全自动生化法等检测血清25-(OH)D浓度,可根据测定结果对人体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做出评价,因此,在方法选择时,应根据测定灵敏度、特异性、测定费用、测定时间及实验人员能力和实验室条件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为此,笔者对有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标签:维生素D;钙代谢;25.羟基维生素D;全自动生化維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其营养状况影响着人体钙和磷的正常代谢,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因此,准确测量维生素D水平对于多种钙代谢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维生素D在血液中主要以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形式运输,是评价体内维生素D营养状况最为有效的指标。
高效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法、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免疫法、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全自动生化法等方法均可检测血清25-(OH)D浓度,并根据测定结果对人体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做出评价。
笔者就常用的血清25-(OH)D浓度的检测方法和各自特点作一综述。
1维生素D概述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在自然状态下,日光照射或植物性食物是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
维生素D是类固醇衍生物,其家族最重要的成员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
维生素D2多含于植物性食物中,它是由植物的麦角固醇经阳光照射而合成的,维生素D3可由人体皮肤和脂肪组织在7-脱氢胆固醇经过阳光照射合成,这两种形式的维生素D均无生物活性,必须在体内经过两次羟化后方能发挥生物效应。
维生素D属脂溶性维生素,来自食物中的维生素D2与脂肪一起经小肠吸收,在胆汁协助下形成乳糜微粒,由淋巴管进入血液,与阳光照射合成的维生素D,一起转运入肝脏。
维生素D在肝脏中经干细胞微粒体中的25-羟化酶作用下,转化为25-羟基维生素D_[25-(OH)D],再经过肾脏中线粒体1α羟化酶系统的作用下转变为有生物活性的1,25-羟基维生素D[1,25-(OH)2D]。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品中维生素D 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品中维生素 D 含量
□ 罗 骁 吴帅龙 李彩玲 广电计量检测(合肥)有限公司
摘 要:建立了一种使用液相色谱 - 紫外检测器,以维生素 D2、D3 互为内标,测定保健食品中维生素 D 的方法。样 品经淀粉酶水解,无水乙醇 - 氢氧化钾皂化,皂化液用石油醚萃取、水洗、干燥,旋转蒸发至约 2 mL,氮吹至干,甲醇溶 解定容,内标法定量。维生素 D2 和维生素 D3 的分离度为 1.5,线性范围为 0.01 ~ 5.0 μg/mL,相关系数 R2 ≥ 0.999; 相对标准偏差 RSD(n=6)为 2.82% ~ 5.10%;加标回收率 96.23% ~ 104.26%。当取样量为 5.000 g 时,VD2、VD3 的 检出限均低于 0.2 μg/100 g。
关键词:维生素 D;保健食品;液相色谱(HPLC);内标法
维 生 素 D3 与 维 生 素 D2 为 脂 溶 性 维生素,主要功用是调节细胞生长分 化和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新骨生成 和钙化,促进骨骼生长 [1],预防骨质 疏松症。但维生素 D 摄入过多,可引 起高血钙、甚至软组织异位骨化等 [2]。
Toledo),高效液相色谱仪(LC-20A, 5009.82-2016)第四法,准确称量某
维生素 D2 D3
线性范围 μg/mL 0.01 ~ 5.0 0.01 ~ 5.0
表 1 线性方程、相关系数(r2)及定量下限
线性方程
相关系数,r2
检出限 μg/100 g
C=1.0575A-0.0552
0.9999
0.1954
C=1.3888A-0.4966
0.9996
0.1723
Hale Waihona Puke 定量限 μg/100 g 0.6513 0.5743
维生素d检测方法
维生素d检测方法
维生素D检测方法根据需要检测的维生素D形式可以分为两种:维生素D2(ergocalciferol)和维生素D3(cholecalciferol)。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维生素D的方法之一。
首先通过样品预处理,提取维生素D,并将其转化为可测量的形式。
然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测量。
这种方法可以同时测量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
2. 放射免疫测定法(RIA):这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总维生素D浓度的方法。
首先将样品中的维生素D与放射性荧光标记的维生素D结合。
然后使用放射免疫法来测量标记维生素D的浓度。
这种方法不区分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的浓度,只测量它们的总和。
3.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这是一种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测量方法。
首先通过样品准备,提取和预处理维生素D。
然后使用液相色谱技术实现维生素D的分离。
最后使用串联质谱仪来检测和定量分离的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
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并由专业人员操作。
在进行维生素D 检测前,应选择适当的方法,并确保样品的准备和保存符合要求,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维生素D检测(Roche)
维生素D
定义与结构
维生素D是一种激素源,而不是维生素
• 维生素D是一种 脂溶性类固醇,基本化学结构是胆固醇。
1
• 主要形式是维生素D2(钙化醇)与维生素D3(胆骨化醇 )。1
维生素D3
• 暴露于阳光或人工光源紫外线B射线后在皮肤生成 • 天然形式见于动物来源食物(深海鱼、蛋黄、肝脏) • 用于食物强化(橙汁、牛奶)以及药物添加剂 (药丸、
可检测
不可检测
6
Vitamin D total 罗氏诊断最新一代维生素 D检测
为补充Vit D2的患者提供了监测手段
体内可检测到的 内源性Vit D
(25-OH) Vit D3 测试
Vit D total 测试
检测值比较和意 义
一般患者
(25-OH) D3 可检测
补充Vit D3 患者
(25-OH) D3 可检测
IDS
Elecsys Vitamin
D total
可追溯至UV 定量 检测,通过与已出 版LC-MS/MS方法 比较进行验证。
LC-MS/MS标准化 ,可标准化至 NIST 标准。
Elecsys Vitamin D total检测是唯一的已进行LC-MS/MS标准化的检测方法,可 追溯至NIST标准参考材料。
有效预防跌倒
• Meta 分析 • 8RCTs 患者2,426名;
年龄65岁以上 维生素D浓度>24ng/ml(60nmol/L) 有效降低跌倒风险23% PR=0.77 (95%CI 0.65-0.90) 维生素D浓度<24ng/ml(60nmol/L) 不降低跌倒风险
Bischoff-Ferrari HA et al (2009) Prevention of nonvertebral fractures with oral vitamin D and dose dependency: a recta- 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rch Intern Med 169 (6):551-561
维生素d常用的含量测定方法_概述及说明
维生素d常用的含量测定方法概述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维生素D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
它对我们身体的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包括促进骨骼生长和维持免疫系统功能等。
而为了确保我们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我们需要了解食物和补充剂中维生素D的含量。
因此,测定维生素D的含量成为一个重要且必要的任务。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维生素D常用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概述和说明。
首先,我们将介绍维生素D在人体中的重要性和其主要功能、来源以及缺乏症状。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定方法,包括生化分析法、液相色谱法以及免疫学方法,并对每种方法进行说明。
最后,我们将总结文章内容并给出结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对于测定维生素D含量方法的解释与说明,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使用各种测定方法来确定食物或补充剂中维生素D的含量。
通过这样的了解,人们可以更好地制定膳食计划、购买合适的补充剂,并确保维生素D的充足摄入,维护身体健康。
2. 维生素D的重要性2.1 维生素D的功能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最主要的功能是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和利用。
它在骨骼发育和维持正常骨骼结构中起着关键作用。
此外,维生素D也参与免疫调节、神经系统发育、心血管健康以及肌肉功能等许多其他重要生理过程。
2.2 维生素D的来源维生素D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得到:一是皮肤暴露于紫外线下,能够自主合成产生活性维生素D3;二是通过食物摄入。
食物中富含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包括脂类鱼类(例如鲑鱼、金枪鱼)、蛋黄、奶制品以及强化的食品(如强化谷物、橙汁等)。
2.3 维生素D的缺乏症状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骨骼健康问题。
儿童期间,严重缺乏可能引起佝偻病,表现为软弱的骨骼和变形。
在成人身上,维生素D缺乏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易骨折等问题。
此外,维生素D缺乏还与免疫系统功能受到影响、肌无力、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以及情绪障碍等多种其他健康问题相关联。
三氯化锑比色法测定维生素d的原理。
三氯化锑比色法测定维生素d的原理。
三氯化锑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维生素D的分析方法。
其原理是基于维生素D能够与三氯化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可溶性有色化合物,并通过比色测定其吸光度来间接测定维生素D的含量。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的活性形式是维生素D3(也称为胆钙化醇,化学名称为1,25-二羟基维生素D3),它在人体内主要由皮肤暴露在紫外线照射下合成。
维生素D在体内起着重要的调节血钙和磷酸盐代谢,促进骨骼生长和骨骼发育的作用。
三氯化锑比色法测定维生素D的原理如下:1.去除维生素D所在样品中的其他干扰物质:样品通常包含复杂的物质,因此在测定前需要去除样品中的其他干扰物质。
常用的方法是将样品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并经过滤和稀释等步骤去除杂质。
2.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D能够与三氯化锑(SbCl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在反应溶液中,维生素D作为还原剂,将三氯化锑的锑离子(Sb3+)还原为锑的金属状态(Sb)。
同时,维生素D被氧化为不活性产物。
3.生成二氯化锑-维生素D络合物:在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下,生成的锑离子与氧气结合形成溶解度较低的二氯化锑-维生素D络合物。
该络合物呈黄色或红色,吸收波长位于300-400nm的范围内。
4.比色测定:将反应溶液通过光谱仪或分光光度计进行吸光度测定。
溶液的吸光度与络合物的浓度成正比,从而可以计算出维生素D的含量。
维生素D的测定方法通常采用外标法。
首先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测定其吸光度,建立吸光度与维生素D浓度的标准曲线。
然后测定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并利用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维生素D的浓度。
三氯化锑比色法测定维生素D具有以下优点:1.灵敏度高:三氯化锑比色法对维生素D的测定灵敏度较高,可以测定低浓度的维生素D样品。
2.反应选择性好:三氯化锑与维生素D的反应选择性好,可以排除其他干扰物质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3.操作简便:该方法的操作相对简便,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
然而,三氯化锑比色法也存在一些缺点:1.有色化合物的稳定性:三氯化锑-维生素D络合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一些条件下,络合物可能会分解,导致测定结果的误差。
公共营养师(三级)考点辅导:维生素D的测定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1.原理样品中脂溶性维生素在皂化过程中与脂肪分离,以石油醚萃取后,用正相色谱柱提取富集,用反相色谱柱,紫外检测器定量测定。
2.适用范围本方法来源于GB/T5413.9-1997。
适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的测定;也适用于食品或强经食品及饲料中的维生素D含量的测定。
3.主要仪器1)高压液相色谱仪,具有可变波长的紫外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或记录仪。
2)旋转蒸发器。
3)平底烧瓶:250mL。
4)分液漏斗:500mL。
4.试剂所有试剂,如未注明规格,均指分析纯,所实验用水均指蒸馏水。
1)异丙醇:色谱纯。
2)2%焦性没食子酸乙醇溶液:取2g焦性没食子酸溶液于100mL 无水乙醇中。
3)75%氢氧化钾溶液:取75g氢氧化钾溶于100mL水中。
4)石油醚:沸程30~60℃。
5)甲醇:色谱纯。
6)正己烷:色谱纯。
7)环己烷:色谱醇。
8)维生素D标准溶液 A.维生素D2标准贮备液:含维生素D2100mg/ml的甲醇溶液。
称取10mg的维生素D2,用甲醇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
B.维生素D3的标准贮备液:含维生素D3100mg/ml的甲醇溶液。
称取10mg的维生素D3,用甲醇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
5.操作步骤 5.1样品处理:准确称取10g样品,于250mL平底烧瓶中,加30mL蒸馏水。
5.2测定液的制备:1)于上述样品溶液中加入100mL的20%没食子酸乙醇溶液,充分混匀后加50mL75%氢氧化钾溶液,在蒸汽浴上边续回流30min后,立刻冷却到室温。
2)将皂化液转入一500mL分液漏斗中,用100mL水分几次冲平底烧瓶。
洗涤液并入分液漏斗中。
3)于上述分液漏斗中,加入100mL石油醚,盖好瓶塞,倒置分液漏斗并剧烈振摇1min.在振摇过程中,注意释放瓶内压力。
静置分层,将水相放入另一500mL分液漏斗中,重复上棕萃取过程2次,合并醚液到第一个分液漏斗中。
用蒸馏水洗该醚液至中性,通过无水硫酸钠过滤干燥,在40℃和氮气流下,于旋转蒸发器上蒸至近于(绝不允许蒸干)后,用石油醚转移至10mL容量瓶中,定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VII K 维生素D测定法
本法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 D)测定维生素D(包括维生素D2和D3,下同)及其制剂、维生素AD制剂或鱼肝油中所含维生素D及前维生素D经折算成维生素D的总量,以单位表示,每单位相当于维生素D 0.025μg。
测定应在半暗室中及避免氧化的情况下进行。
无维生素A醇及其他杂质干扰的供试品可用第一法测定,否则应按第二法处理后测定;如果按第二法处理后,前维生素D峰仍受杂质干扰,仅有维生素D 峰可以分离时,则可按第三法测定。
第一法
对照品贮备溶液的制备根据各制剂中所含维生素D的成分,精密称取相应的维生素D2或D3对照品25mg,置100ml棕色量瓶中,加异辛烷80ml,避免加热,用超声处理助溶1分钟使完全溶解,加异辛烷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溶液(1);精密量取5.0ml至50mL棕色量瓶中,加异辛烷稀释至刻度,摇匀,充氮密塞,避光,0℃以下保存,作为贮备溶液(2)。
测定维生素D2时,应另取维生素D3对照品25mg,同法制成维生素D3对照品贮备溶液,供系统适用性试验用。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硅胶为填充剂,正己烷-正戊醇(997: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
量取维生素D3对照品贮备溶液(1)5ml,置具塞玻璃容器中,通氮后密塞,置90℃水浴中加热1小时,取出迅速冷却,加正己烷5ml,摇匀,置1cm具塞石英吸收池中,在2支8W主波长分别为254nm和365nm 的紫外光灯下,将石英吸收池斜放成45°,并距灯管5~6cm,照射5分钟,使溶液中含有前维生素D3、反式维生素D3、维生素D3和速甾醇D3;取此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维生素D3的峰值,先后进样5次,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2.0%;前维生素D3(与维生素D3的比保留时间约为0.5)与反式维生素D3(与维生素D3的比保留时间约为 0.6)以及维生素D3与速甾醇D3(与维生素D3的比保留时间约为1.1)的峰分离度均应大于1.0。
校正因子测定精密量取对照品贮备溶液(2)5ml,置50ml量瓶中,加正己烷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一定量注入液相色谱仪,计算维生素D 的响应因子f1。
f1=C1/A1
式中:C1为维生素D对照品溶液的浓度(µg/mL)
A1为对照品溶液所得色谱图中维生素D峰的峰面积
另精密量取对照品贮备溶液5ml置50ml量瓶中,加入2,6-二叔丁基对甲酚结晶1粒,通氮排除空气后,密塞,置90℃水浴中加热1.5小时,取出迅
速冷却至室温,加正己烷至刻度,摇匀,作为混合对照品溶液;取一定量注入液相色谱仪,计算前维生素D的响应因子f2。
f2=(C1-f1A1)/A2
式中C1为f1测定项下维生素D对照品溶液的浓度(µg/mL)
f1为维生素D的校正因子;
A1为混合对照品溶液所得色谱图中维生素D的峰值;
A2为混合对照品溶液所得色谱图中前维生素D的峰值。
含量测定取该制剂项下制备的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按下列公式计算维生素D及前维生素D折算成维生素D后的总浓度 (Ci)。
Ci=f1A i1+f2A i2
式中A i1为维生素D的峰值;
A i2为前维生素D的峰值;
第二法
精密称取供试品适量(相当于维生素D总量600单位以上,重量不超过2.0g),置皂化瓶中,加乙醇30ml、抗坏血酸0.2g与50%(g/g)氢氧化钾溶液3ml[若供试量为3g,则加50%(g/g)氢氧化钾溶液4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30分钟,冷却后,自冷凝管顶端加水10ml冲洗冷凝管内壁,将皂化液移至分液漏斗中,皂化瓶用水60~100ml分数次洗涤,洗液并入分液漏斗中,用不含过氧化物的乙醚
振摇提取3次,第一次60ml,以后每次40ml,合并乙醚液,用水洗涤数次,每次约100ml,洗涤时应缓缓旋动,避免乳化,直至水层遇酚酞指示液不再显红色,静置,分取乙醚提取液,加入干燥滤纸条少许振摇除去乙醚提取液中残留的水分,分液漏斗及滤纸条再用少量乙醚洗涤,洗液与提取液合并,置具塞圆底烧瓶中,在水浴上低温蒸发至约5ml,再用氮气流吹干,迅速精密加入甲醇3ml,密塞,超声处理助溶后,移入离心管中,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A。
净化用色谱柱系统分离收集维生素D精密量取上述供试品溶液A 500μl,注入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液相色谱柱,以甲醇-乙腈-水(50:50:2) 为流动相进行分离,检测波长为254nm,从计录仪上观察色谱图,要求维生素D 与前维生素D为叠峰,并能与维生素A及其他干扰含量测定的杂质分开;准确收集含有维生素D及前维生素D混合物的全部流出液,置具塞圆底烧瓶中,用氮气流迅速吹干,精密加入正己烷溶液适量使每1ml中含维生素D为50~140单位,密塞,超声处理助溶,即为供试品溶液B。
取供试品溶液B,按第一法进行含量测定,进样量为100~200μl。
第三法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该制剂项下制备的供试品溶液A,按上述第二法净化用色谱柱系统分离维生素D项下的方法处理,至“用氮气流迅速吹干”后,加入异辛烷2ml溶解,通氮排除空气后,密塞,置90℃水浴中,加热1.5小时后,立即通氮在2分钟内吹干,迅速精密加入正己烷2ml,溶解后,即为供试品溶液C。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贮备溶液适量,加异辛烷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维生素D 50单位,精密量取2ml置具塞圆底烧瓶中,照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的方法,自“通氮排除空气后”起,依法操作,得对照品溶液。
含量测定在上述第一法的色谱条件下,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C,交替精密进样200μl,量取维生素D的峰值,按外标法计算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