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上古时代(大河文明)
一、上古時代(大河文明)※西亞文明比較表※埃及古文明(一)、地理環境1.史家稱:「埃及是【】的贈禮」。
2.定居時間:西元前【】年。
(二)、歷史發展(三)(四)、西亞與埃及文明比較※西元前5世紀前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一) 波斯帝國的興起1. 原居中亞一帶,約西元前二千年末葉遷到【】高原西南部。
2. 西元前550年,部落首領【】滅米堤亞建國,隨即征討小亞細亞和兩河流域南部,並遠征中亞,形成帝國。
3. 西元前525年,【】攻滅埃及,形成古代最大的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二) 波斯帝國的衰亡1. 在大流士一世統治的晚期,西元前492年和西元前40年,曾兩度派兵西侵希臘。
此後,希臘和波斯之間的戰爭持續多年,以波斯的失敗而告終,史稱"【】戰爭"。
2. 波斯帝國最終在西元前330年被【】所滅。
(三) 波斯帝國的宗教1. 在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最有影響的宗教:【】教(有學者認為它對猶太教以及後來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影響深遠)2. 創始人:瑣羅亞斯德3. 教義:是一種二元論的宗教,瑣羅亞斯德教認為存在著代表光明的善神阿胡拉·瑪茲達和代表黑暗的惡神安格拉·曼紐,善神的隨從是天使,惡神的隨從是魔鬼,互相之間進行長期、反復的鬥爭,為了戰鬥,阿胡拉·瑪茲達創造了世界和人,首先創造了火。
瑣羅亞斯德教認為人死後要進入“裁判之橋”,根據其生前所作所為決定入地獄或天堂,但在世界末日時都要最後受一次最後審判,惡人的靈魂可以蕩除罪惡而復活。
.4.傳播:〈1〉亞歷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後,經典被焚毀,後來阿拉伯人征服中東,瑣羅亞斯德教受到伊斯蘭教的排斥,被迫向東遷徙,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教”。
〈2〉在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記載的明教,即歷史上的摩尼教,就是起源於祆教。
國內常不加區分的將祆教與摩尼教統稱為「拜火教」,唐朝時有許多祆祠以備“胡商祈福”,宋朝以後則基本消失。
※印度古文明一、發源地:印度河(西元前2300年)1. 【】城的考古文化2.阿利安人:(1)入侵時間:【】年。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史前时期的人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全面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知道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和特点过程和方法:1、通过资料揭示人类的起源2、看图辨别三大人种的外貌特征,培养观察和识别能力,并理解形成人种差异的原因3、探讨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并比较它们的异同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人类的起源及其进化,引导学生养成唯物史观,培养其崇尚科学的精神2、认识历史是在人类创造性的劳动中前进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难点:氏族社会经历先是母系阶段后是父系阶段的原因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大家知道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吗?该书探索了物种起源和进化的规律,指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与“上帝造人说”形成对立。
那么,人类究竟是古猿进化而来的,还是上帝创造的呢?今天我们将解决这一问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课文A、人类的起源1、南方古猿大约在300多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的头骨要比人类的短,其脑容量也要比人类的小,但脑结构已与人类相近。
(1)指导学生看图,了解“人类的出现”进化过程水母------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2)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主要有哪几个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
“正在形成中的人”指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
“完全形成的人”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3)南方古猿是如何演变成人的呢(南方古猿向人转变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劳动。
正是由于长期的劳动,使古猿从地上站起来,能直立行走,从而实现了前肢和后肢的分工,前肢用来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大脑的发育,迈出了向人类转变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九年级上册历史必考题
九年级上册历史必须记忆的问题一、世界古代史——上古(东西方的古文明比较)1、大河流域的四大上古文明有哪几个国家,其文明成果的代表分别是什么?(各举两例)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在哪里?发展到公元前8-前6世纪最具代表性奴隶制城邦?3.※雅典民主政治的的全盛时期是什么时候?具有什么特点?评价此制度?4古罗马共和国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手里?罗马帝国建立的标志?罗马进入黄金全盛时期的时间和状况? 4世纪末罗马分裂为东西罗马,375年西罗马灭亡标志着?4.古希腊和罗马文明成果各列举2个。
5.东西方古文明有何异同点?6.亚历山大东征的时间、经过、结果,分析战争影响?二、世界的中古时代(封建化历程)1、中古时期欧洲的政治出现了什么制度?其制度建立的基础是什么、分为几个等级、有什么特点?2、※日本在什么时间向谁学习进行了一场什么改革,这场改革的内容、特点、性质分别是什么,对后世产生什么影响?3、阿拉伯帝国都城、建立者、版图、贡献、灭亡标志。
4、中古时欧洲的宗教出现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教会与教皇在社会的地位如何?5、中古西欧封建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和城市有哪些表现?6、世界三大宗教兴起的时间、地点、创始人、经典、教义及标志性建筑分别是什么?7.文明传播与交流有两种基本形式: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
请列举这两种方式的代表事例。
世界近代史(资本主义萌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中世纪晚期社会转型,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分别是什么,有何特点?出现哪些新阶层?※※1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内容、斗争对象、核心思想及代表人物和他的成就,并分析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2、新航路开辟的时间、原因、条件、代表航海家的路线和成就,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3.早期殖民活动有哪些?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给不同地区和国家带来不同的后果;※※简述三角贸易的背景、主要国家、过程,分析其实质和影响?※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经过、结果,并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2、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河流域 古印度文明 古中国文明 印度河 黄河
三、古埃及(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专制 ) 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是( 法老 ),集各种权利于一身,进行( 统治,文明成果有(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木乃伊 ),是古代劳动人民 ( 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 四、古巴比伦 古巴比伦国王( 汉莫拉比 )在位时期进行中央集权专制统治,颁 布了《 汉莫拉比法典 》用( 楔形文字 )刻在( 黑色玄武岩石柱 )上。 地位( 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 目的是 ( 维护私有制和社会秩序 )性质(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 五、古印度 1、古印度( 雅利安人 )的种姓制度的实质是( ) 古代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 严重阻碍了( 印度社会的发展 )
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一、东方上古文明(自西向东)是指 ( 古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 ), 又叫( 亚非文明 ),诞生于( 大河流域 ),属于( 农业文明 ), 性质是(奴隶制国家 ) 二、
四大上古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发源河流
尼罗河
地区
北非 西亚 南亚 东亚
文明标志
金字塔、象形文字 《汉莫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 种姓制度、佛教 分封制、甲骨文
雅 利 安 人
四大种姓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成员 祭司
国王、军事贵族
雅利安自由民 土著、被征服者
权力或义务 掌神权
掌军政大权
纳税、供奉 地位低下无权
地位
精神 统治阶级 世俗
被统治阶级
2、国王属于( 刹帝利 从事商业的是( 吠舍 不是雅利安人的是( 首陀罗
) ) )
3、佛教
1、时间: 公元前6世纪 2、起源地: 古印度 3、创始人: 释迦摩尼 4、教义: 倡导“众生平等” 5、建筑: 印度桑奇佛塔 6、经典: 《大藏经》 7、外传到中国: ①( 两汉之际 )传入中国。 ②东汉明帝时,修建第一座佛教寺庙: 洛阳白马寺 ③四大佛教石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所在地是今天的那一个国家?
1.两河流域南部的早期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3000年
2.两河流域的统一
公元前1894年 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
古巴比伦城遗址
图片中提到了哪些古代国家? 哪个国家在公元前1894年崛起? 又是谁后来征服了两河流域?并且 颁布了什么著名法典?
巴比的空中花园
《汉谟拉比法典》
是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 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弥足珍贵。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内容
汉谟拉比法典
• “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玄武 岩石柱上,高2.25米,现收藏于 巴黎卢浮宫。
• 《汉谟拉比法典》分为序言、本 文、结语三部分,正文282条, 内容包括诉讼程序、财产权、军 人份地、租佃、雇佣、婚姻家庭、 财产继承、契约、债务、奴隶买 卖、盗窃处理等等。
(二)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在公元前3500至公元前3000年间,古埃及还处在法老统治之下 的时候,另外一支与之完全不同的文明已经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崛 起了,这就是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的文明,通常称作“两 河流域”。两河流域南部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最早的 国家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崛起。 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征服了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国势臻于鼎盛。 汉谟拉比武功卓著,文治显扬,建立了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并颁 布《汉谟拉比法典》,以维护私有制和社会秩序。
4、 世界上现存的上古社会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 ) A、《佛经》 B、《圣经》 C、《汉谟拉比法典》 D、《古兰经》 5、按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其国 王应属于哪一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连线:
九年级历史中考必考知识点汇总世界史上册一单元--四单元全国通用
世界古代史必考知识点汇总(世界历史上册第一至四单元)一、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1、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 中国,都是由大江大河孕育而生。
2、非洲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 文明标志:金字塔。
金字塔是法老为自己修筑的陵墓。
最大的金字塔:法老胡夫的金字塔,在金字塔旁还矗立着一尊狮身人面像,是古代埃及最著名的雕塑作品之一。
3、南亚印度河流域——古代印度: 文明标志:佛教。
产生背景:公元前6世纪,印度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随着社会经济地位的上升,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极力主张取消婆罗门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佛教应运而生。
创立:时间在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释迦牟尼。
教义:早期倡导“众生平等”,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宣扬极乐世界的“平等”,产生了麻醉民众的消极作用。
传播:公元前3世纪佛教趋于极盛,开始传播到东南亚和东亚地区。
传播的原因:忍让顺从的教义,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所以国王扶持。
三、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
1、雅典民主政治:古希腊文明的起源:最早源于爱琴文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文明为中心。
公元前8—6世纪,进入城邦时代。
最著名的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
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统治时期,称为“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全盛时期。
雅典民主政治核心和机构:广大公民直接参与,原则上公民都有权决定和管理国家大事,这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局限性: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仅限于人数不多的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员被排除在外,奴隶更没有民主。
评价(意义):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同时,它对日后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演进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今天的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不民主不平等的现象,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对推动我们的依法治国战略,有积极意义。
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九上东西方文明比较表及三大宗教比较表
大河流域的上古Biblioteka 明比较表大河名称主要流域
(国家名称)
主要文明成果
重要影响
尼罗河
古代埃及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两河流域
(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
古巴比伦
《汉谟拉比法典》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两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实质)
东方文明(亚非文明)
西方文明(欧洲文明)
地理位置
大河文明
(大河流域,水源充沛,土地肥沃)
海洋文明
(多山靠海,地势崎岖,岛屿密布,海岸曲折)
代表
经济特色
农业或种植业为主。
工商业发达,海外贸易频繁。
政治特色
专制集权。
奴隶主的民主政治。
特点
中国的文明特点是统一和连续。
不具有连续性。
形成两种文明类型的主要原因
洛阳白马寺
基督教
犹太人反抗罗马帝国的压迫
公元1世纪上半叶
耶稣
信仰救世主耶稣,死后升入天堂
圣诞节、复活节
巴黎圣母院
伊斯兰教
阿拉伯国家盼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7
世纪初
阿拉伯半岛的麦加
开斋节、宰牲节、古尔邦节
麦加清真寺
三大宗教的相同之处
都产生于亚洲;都宣传“忍耐服从”;
都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控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宗教迅速传播的原因
1.宣扬“平等”,死后升入天堂等教义易于人们接受。
2.统治阶级的扶植和利用。
宗教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促进文明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推动文艺的繁荣;影响建筑风格。
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史前时期的人类1、在非洲南部地区发现的南方古猿是今天人类已知的直系祖先。
2、今天印度尼西亚境内出土的爪哇直立人化石,是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
3、三大人种:黄、白、黑(受到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4、母系氏族社会(女神该亚的传说、妇女在氏族内起主导作用)父系氏族社会(厄瑞忒斯的传说、晚期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第二课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国家发源地文明成果备注古代埃及尼罗河流域金字塔、木乃伊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古代巴比伦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汉穆拉比法典》作用:法典维护私有制和社会秩序,地位:是讫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古代印度印度河、恒河流域种姓制度、佛教发源地种姓:四大种姓实质:古代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佛教:产生时间创始人早期教义及评价流传一、四大上古文明区(东方四大文明古国)北非:尼罗河流域——古埃及(公元前3100年)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公元前3000年)南亚:印度河流域——古印度(公元前1000年)东亚:黄河流域——古中国二、古埃及:金字塔——文明标志(法老陵墓)三、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94年)1、作用:维护私有制和社会秩序2、地位:已知世界历史上首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四、古印度(雅利安人)1、四大种姓制度内容2、实质:古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婆罗门——宗教祭司(精神统治)刹帝利——军事贵族(世俗统治、国王)吠舍——自由民(平民、商人)首陀罗——土著居民(被征服、奴隶)五、佛教①背景:公元前6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随着经济地位上升,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极力主张取消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
②创始人是释迦牟尼。
③早期倡导“众生平等”。
④影响:力图在宗教领域突破种姓间的严格界限,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它宣扬的是极乐世界的“平等”,对民众产生了麻醉的消极作用。
第三课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1、希腊:古代希腊的文明,最早起源于爱琴海及其周边地区,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南部迈锡尼一带为中心,统称爱琴文明。
历史九上第2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总结
第2课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第一课时第2课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一)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一、四大上古文明区(东方四大文明古国)北非——尼罗河流域——古埃及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印度东亚——黄河、长江流域——中国回忆中国历史内容,归纳:1、中国是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国家(前475年),比欧洲早了近1000年。
2、中国是文化传统惟一未曾中断的文明古国。
古代东方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从位置、性质、政治等方面讨论并归纳东方文明的共同特征。
讨论:(1)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提示: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②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古代东方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A、古埃及的金字塔B、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C、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总结巩固】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历史。
包括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明古国的相关历史知识。
古代埃及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进入阶级社会的地区之一、古代埃及国家的出现、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埃及国王残酷奴役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埃及人民以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古代一大奇迹。
两河流域南部的早期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及《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
古印度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印度奴隶制国家也走过一条从小国到统一的道路,其中雅利安人在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中形成的等级制度,是古代印度奴隶制的一个重要特征。
佛教的兴起适应了印度半岛逐渐走向统一的趋势,它既有反对婆罗门特权的一面,也有维护奴隶主统治,麻痹群众的一面。
【真题训练】一、选择题1、按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其国王应属于哪一等级(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4、两位同学分别代表古代印度吠舍与婆罗门,就社会平等问题展开辩论,请说出双方可能说的话。
世界历史上期知识点
世界古代史一、上古人类文明1、大河流域的文明:①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形成了统一的国家。
古代埃及文明最著名的历史遗产是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
②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成立,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的一部著名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
法典的实质是保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
③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2、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而罗马基本保持了希腊文明的特点,希腊和罗马文明共同构成了地中海文明。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希腊。
二、中古亚欧文明1、大化改新公元646年,日本统治者进行的改革“大化改新”的性质:它是日本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2.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开始传教,在麦加建成了历史上第一个阿拉伯国家。
3、拜占廷帝国衰亡带来的启示: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三、文明的冲突与融合1、暴力冲突: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扩张。
影响:一方面,一方面促使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2、友好交往:马可·波罗来华,回国后写了《马可·波罗行纪》;阿拉伯人传播东西方文化,把中国的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传到欧洲,把印度人创造的十个数字传到欧洲,被欧洲人称为“阿拉伯数字”;佛教的传播(玄奘西游、鉴真东渡)四、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1、古老的文字: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
埃及人发明的象形文字为以后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2、《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不朽的文学作品,是研究古希腊的重要史料。
《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
11.古代著名的建筑:巴黎圣母院(典型的法国哥特式建筑)、阿拉伯清真寺。
世界近代史一、文艺复兴1、时间及地点:14世纪前后,意大利 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2、根本原因: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经济基础)3、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4、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5、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思想6、代表任务及其作品:①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代表作:长诗《神曲》;②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③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第 2课
金字塔 《汉莫拉比法典》 种姓制度 佛教的产生
一、金字塔
自然风光
埃及地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面积 100.2万平方千米,约有2900千米的海岸线,全境96%为 沙漠。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从南到北贯穿埃及1350千 米。全国人口为7600万(2007年),主要是阿拉伯人, 其次是科普特人,另外还有极少数的贝都因人和努比亚 人。伊斯兰教为国教,信徒主要是逊尼派,占总人口的 84%。科普特基督徒和其他信徒约占16%。官方语言为阿 拉伯语,上层社会中通用英语,懂法语的人也不少。
古巴比伦城遗址
古代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汉谟拉比法典正文
两河流域在数学上的巨大成就
考古学家在19世纪上半叶于美索不达米亚挖掘出大约50 万块刻有楔形文字、跨跃巴比伦历史许多时期的泥书板。其 中有近400块被鉴定为载有数字表和一批数学问题的纯数学书 板,现在关于巴比伦的数学知识就源于分析这些原始文献。
二《汉莫拉比法典》 “两河流域”亦称“美索不达米亚”,原义“河间地区”。 广义的指底格里斯与幼发拉底两河的中下游地区,东抵扎 格罗斯山,西到叙利亚沙漠,南迄波斯湾,北及托罗斯山。 北部为山地,向南经过于草原和平原到南沼泽性的两河三 角洲。美索不达米亚为人类最古的文化摇篮之一,灌溉农 业为其文化发展的主要基础。公元前四千年已有较发达文 化,曾出现巴比伦与亚述帝国。此后又经过波斯、马其顿、 罗马与奥斯曼等帝国的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其主要 部分成为独立的伊拉克。狭义的仅指两河之间的地区。
埃 及 的 尼 罗 河 为什么说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馈赠呢?
提示:这句话道出了尼罗河与埃及文明两者 之间的关系。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不仅使河流 沿岸的土地得到灌溉,而且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 土,便于农作物生长,这就给古埃及人的生存、 繁衍提供了条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一)世界古代史知识点一、史前时期的人类1、非洲发现的南方古猿是今天人类的直系祖先。
(南方古猿属“正在形成中的人”)6、氏族社会:群居(1)母系氏族: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处于支配地位。
“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2)父系氏族:男人在社会生产中起主导作用,婚姻关系相对稳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二、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亚非文明)三、西方文明之源1、古代希腊文明(1)古代希腊文明的起源——爱琴文明。
古代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起源。
(2)城邦:①雅典:工商业发达,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执政时民主政治发展到全盛。
改革内容:A.扩大公民的权利,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奴隶和外邦人除外)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B.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②斯巴达:崇尚武力,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
2、罗马共和国布匿战争:①交战双方:罗马共和国、迦太基。
②目的:争夺地中海霸权。
③结果:罗马取胜。
四、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融1、战争(暴力冲突):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2、交流(和平往来)①意大利旅游家马可•波罗东游②阿拉伯数字西传(实际发明者:印度人; 阿拉伯人加以改造和传播)。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指的是:阿拉伯人、(马可•波罗)五、世界三大宗教简表六、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世界近代史知识点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1)文艺复兴运动1.时间:最早兴起于14世纪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2.首先发生的地点:意大利3.主流思潮: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4.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5.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6.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1.原因: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②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2.目的:掠夺财富。
3.条件:①指南针的应用②地圆学说的深入人心③航海技术的进步5.意义:A: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B: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九年级历史 第一单元人类起源与上古文明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
历史九上复习提纲古代史:1——4单元重点:希腊、罗马文明第一单元人类起源与上古文明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1、在非洲南部地区发现的南方古猿是今天人类已知的直系祖先。
第2课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东方文明)第3课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西方文明发源于海洋)第二单元中古亚欧文明第5课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1、东亚——日本大化改新:646年元月,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参照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
大化改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使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西亚——阿拉伯帝国世界三大宗教简表第6课中古时代的欧洲第三单元文明的冲撞与融合(交往的两种方式:战争、和平交流)第7课战争与民族交往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例如:希波战争(马拉松战役与马拉松赛跑)、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
第8课交流与文化传播第四单元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近代史:5——8单元重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文艺复兴第五单元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第12课西欧走出中古时代(14—16世纪)第六单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国际工人运动第17课英国工业革命1、工业革命是机器生产系统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
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的棉纺织行业。
2、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是:P111(4点)3、阿克莱特最早成功地开办机器纺纱厂,被誉为“近代工厂之父”。
4、最重大发明: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机,研制出联动式蒸汽机。
将人类推进到蒸汽时代。
5、1784年,英国科尔特发明“搅炼和碾压法”,把英国的钢铁生产推到世界最前列。
6、交通工具革新:A、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
B、英国人斯蒂芬森1814年发明火车,1825年,英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从斯托克敦至达林敦,开创了人类陆地交通新纪元。
7、工业革命的影响:P116 (4点)第18课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2 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
屹立在尼罗河下游的金字塔群 从左到右依次为第四王朝门卡乌拉(胡夫之孙)、哈 佛拉(胡夫之子)、胡夫三位法老的金字塔,小金字塔 是孙子的几个妻子。金字塔大小代表财富和实力。
胡夫金字塔——最大的金字塔
高146.5米
边长230多米 230万块巨石 每块2.5吨
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 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据说,10万人用了近30年的时 间才得以建成。胡夫金字塔工程浩大,结构精细,其 建造涉及测量学、天文学、力学、物理学和数学等各 领域,被称之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石头建筑。
《汉谟拉比法典》石碑
“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 应处死。” “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 而剃去非其奴隶之奴隶标识者, 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tooth. ——摘自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维护了谁的利 益?它有什么 历史价值?
奴隶修建金字塔 从金字塔的修建中你能认识到什么?
认识:金字塔不仅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更是古埃及人民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也 是古埃及国王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
(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为10万 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金字塔本身 的建造用了3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 砌筑而成的。——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
黄河流域 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 古埃及 古印度 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中国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第2课: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
【学习目标】 Ø知道古埃及的金字塔。 Ø知道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Ø知道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Ø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
第一单元上古文明第2课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1.古埃及⑴地理位置:北非,尼罗河流域⑵文明标志:金字塔①用途:法老的陵墓②认识: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也是古埃及国王残酷奴役人民的见证。
2.古巴比伦⑴地理位置:西亚,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⑵文明标志:《汉谟拉比法典》①目的(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②地位: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古印度⑴地理位置: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⑵种姓制度①内容:婆罗门(掌管宗教祭祀);刹帝利、(国王、官吏、武士)吠舍(农、牧、工、商);首陀罗(被征服的奴隶)②特点:等级森严,不同等级从事不同的职业;③实质: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
④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给后来的印度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4.佛教①时间:公元前6世纪;②发源地:古印度;③创始人:释迦摩尼;④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因果报应;⑤经典:《佛经》第3课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1.古希腊——欧洲(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源于海洋地区)⑴最著名的城邦:雅典和斯巴达⑵雅典民主政治①全盛时期:“伯里克利时代”;②核心:广大公民直接参与;③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④评价: a.积极: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同时它对日后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演进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b.局限性:仅限于雅典城邦内的成年男性公民。
2.古罗马⑴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前509年,由元老院掌权,实质上是一个贵族共和国。
⑵罗马扩张:公元前3世纪,布匿战争(罗马人vs迦太基人)地中海成为“罗马人的内海”。
⑶罗马帝国的建立:公元前30年,屋大维(奥古斯都),公元2世纪,地跨欧、亚、非。
⑷罗马的分裂:395年,分裂为东罗帝国(拜占廷帝国,首都在君士坦丁堡)和西罗马帝国(首都在罗马)⑸罗马的灭亡:476年,西罗马末代皇帝被废黜,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的最后灭亡,也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和上古历史的终结。
九历《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自主学习操作卡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科目________主备教师:任彩娟课题《史前时期的人类》(授课时间:二课时)导学卡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的产生2、能力目标:看地图了解四大上古文明区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培养空间观察、因果关系、共性归纳等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大江大河滋养孕育出四大上古文明,受惠并传承上古文明的今人应该善待大自然,合理开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学习任务任务一:金字塔阅读教材第一部分,完成以下内容:1、古代大河流域滋养孕育了人类的四大上古文明:、、、。
他们分别发源于、、、、大河流域。
2.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后,在留言本上写着:“不看,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3、金字塔是塔吗?任务二:《汉谟拉比法典》阅读教材第二部分,并结合小字部分和插图,请回答:1.《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2.汉谟拉比制定这部法典的目的是:。
3. 《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价值是:任务三:种姓制度1.古代印度文明兴起于流域。
2、将四大种姓列表格。
3.种姓制度的实质是:。
任务四:佛教的产生1.佛教产生的时间:,地点:,创始人:经典:节日:传播2、如何理解佛教的教义及评价。
3.对佛教的认识:知识拓展:佛教是何时传入中国的?我国第一座佛教寺庙叫什么名字?在哪儿?例举和佛教有关的雕塑和建筑。
任务五:各抒己见古代文明为何都起源于大河流域,纬度为何都处于北纬20°——40°之间?三、学习疑点训练卡一、基础题1、选择题1.(2008陕西)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发源于()①尼罗河流域②幼发拉底河流域③底格里斯河流域④印度河流域⑤恒河流域⑥黄河流域A、①②③⑤B、①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②③⑥2.(2007常德)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B、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C、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D、对人类文化贡献最大3.(09广西河池)有一批旅游者从杂志上看到一幅建筑物的图片(右图),激起了他们的兴趣。
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世界古代史部分
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世界古代史部分第一单元:人类起源与上古文明一:史前时期的人类:1、原始人类的出现:(1)、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出土于非洲。
(2)、南方古猿是人类巳知的直系祖先。
(3)、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4)、最早的猿人化石是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人化石。
2、三大人种的形成:(1)、世界三大人种是: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2)三大人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
那种“白种人是天然的优等民族,而有色人种是天然的劣等民族”的观点是错误的。
3、氏族社会:(1)、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人进入氏族社会。
(2)、氏族社会分为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
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人们的血缘按母亲来维系,人们“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3)、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使妇女在生产中取代男子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社会晚期,出现了私有财产,贫富分化,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原始社会走向解体。
二: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1、金字塔:(1)、亚非上古四大文明:埃及、两河流域、印度、中国。
(四大文明古国是:中国、印度、巴比伦、埃及)。
(2)、古埃及奴隶制国家出现于前3100年,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阶级社会的地区之一。
(3)、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2、《汉谟拉比法典》:(1)、两河流域文明的开始:前3000年兴起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后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
(2)、《汉谟拉比法典》:①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
②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③是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种姓制度:(1)、古印度文明最早起源于印度河流域,后扩展至恒河流域。
(2)、雅利安人南侵入印度并建立众多的雅利安人国家。
(3)、古印度的种姓制度:①分为第一种姓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宗教大权,是精神统治阶级);第二种姓刹帝利(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军事大权,是世俗统治阶级);第三种姓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第四种姓首陀罗(被征服地区的居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世界上现存的上古社会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 ) A、《佛经》 B、《圣经》 C、《汉谟拉比法典》 D、《古兰经》 6、某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把“南亚印度河流域奴隶制文明” 确定为小组研究的课题。下列资源中,能为学习小组研究课 题提供所需信息的是 【】 A.种姓制度 B.《汉谟拉比法典》 C.金字塔 D.《荷马史诗》 7、按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其国王应属于哪一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8、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 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孕育这四大文 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 A.海洋 B.沙漠 C.高山 D.河流
当堂训练题
1、它位于非洲东北部:在埃菲尔铁塔建起之前,它有一座世界上最高的建筑 物;它曾经国力强盛,成为地跨亚洲、非洲的军事帝国……“它”指的是 A.古埃及 B.古希腊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2、货币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它不仅具有经济价 值,它那精美的图案 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它也集流通、 观赏、收藏、研究等价值于一身 。那 么,你知道右图这张精美的纸币应是 【】 A. 美元 B. 英镑 C. 欧元 D. 埃及镑 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 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映的是 A.古巴比伦特别保护奴隶的头发 B.古巴比伦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古巴比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古巴比伦奴隶有理发的自由 4、《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 文明国度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代中国
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
底格里斯河 Tigris River 幼发拉底河 Euphartes River
古代两河流域所在地是今天的那一个国家?
石碑上的浮雕右边为太 阳神,左边为汉谟拉比; 雕像表明太阳神正在授予 汉谟拉比象征权利的魔标 和魔环。
《汉谟拉比法典》
第一部比较完整的 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内容
谢 谢!
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
(3)创始人: 释迦牟尼 (4)主要教义: 众生平等 (5)影响: 积极:消极:
朝鲜 中亚 中国 印度 东南亚
日本
佛教何时传入中国?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东汉明帝 时,修建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白 马 寺
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比较简表
时间 古代埃及 公元前3100年 古代巴比 公元前3000年 伦 大河流
域
尼罗河 流域
文明象征 金字塔、狮身人 面像
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
古代印度
古代中国
公元前2500年 印度河流域 种姓制度、佛教 公元前2070年 黄河流域
分封制 、甲骨文
记忆歌谣
汉谟拉比巴比伦,种姓制度印度人 古代埃及金字塔,大河流域文明群
梵
天
当堂训练
1、过渡:现在对这些思考题的答案明确的同 学请举手,下面大家对照思考题进行记忆, 时间8分钟。( 自背、互背 ) 2、合上课本做练习题
9、识读下面的历史文物 回答问题:
图A、B的名称各是什么?
图A
图A反映了古埃及的什么历史现象? 图B上的浮雕人物是谁?这幅浮雕有什么象征意义?
图B
图B下部镌刻的文字内容是什么?该文物的发现有何历史意义? ① A、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②古埃及国王修建了巨大的金字塔形陵墓。它是古埃及人民劳 动和智慧的结晶。 ③太阳神沙马什、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象征王权神授的至高 地位。 ④《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的发现使我们能比较全面地了解 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 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金 字 塔 的 国 度
千古之谜?
金字塔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怎样造
出来的? 埃及古建筑中的巨石是怎样开采, 又是怎样搬运的? 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还是埃及 人智慧的庙宇? 法老的咒语究竟有没有魔力?!
盛载木乃பைடு நூலகம்的古埃及棺材
2、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制 定目的及地位、性质是什么?
1、目的:维护私有制和社会秩序 2、地位:已知世界历史上首部较完备的成文 法典 3、性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强化奴隶 主阶级的专政。
填图:请在下图方框中填入四大上古文明的名称。
印度 埃及 两河 流域
中国
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最重要的有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 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和我们中国的古代文明。
1、古代埃及的文明诞生时间及文明 成果是什么?
公元前3100年;金字塔
建造原因:信奉灵魂不灭之说和法老的 专制统治。
自学指导
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9—14页,边读边思考下列问 题并划出要点,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1、古代埃及的文明诞生时间及文明成果是什么? 2、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制定目的、性质 及地位是什么? 3、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内容、实质是什么? 4、佛教的产生原因、时间、地点、创始人、主要 教义、影响是什么?
3、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内容、实质 是什么?
2、实质: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
古 代 印 度 地 形 图
古代印度的地理范围包括 整个南亚次大陆,即印度、 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 等国领土。
4、佛教的产生原因、时间、地点、创始人、 主要教义、影响是什么?
(1)原因:
种姓制度引发尖锐矛盾
(2)时间、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