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_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古诗词鉴赏优秀ppt教学课件

诗词的格律和韵律
格律
指诗词在字数、句数、平 仄、押韵等方面的规范。 如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等 。
韵律
指诗词中声音的和谐与美 感,包括押韵、平仄、节 奏等要素。
技巧
运用双关、对仗、比喻等 修辞手法,使诗词更具艺 术魅力。
诗词的意象和意境
意象
指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人物活动 等具体形象,表达内心情感和思想。
拓展学生视野
古诗词鉴赏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了解 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加 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B
C
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古诗词鉴赏有助于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培养 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升写 作水平。
培育人文精神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如爱国情 怀、民族精神、道德观念等。通过鉴赏教学 课件的制作与传播,有助于培育学生的人文
D
精神,塑造健全人格。
02
古诗词基础知识
诗词的起源和发展
01
02
03
起源
诗词起源于先秦时期,最 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收 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 歌。
发展
经历了汉乐府、魏晋南北 朝的文人诗、唐诗、宋词 、元曲等各个时期的发展 和演变。
传承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一直得到广 泛的传承和弘扬。
鉴赏
通过品味诗词的意象和意境,可以深 入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社 会的独特感悟。
意境
指诗人通过意象的营造,使读者产生 身临其境的感受,领略到诗人的审美 情趣和人生哲理。
03
古诗词鉴赏方法
知人论世法
了解作者
熟悉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景 等元素。
探究背景
分析诗歌创作的特定时代背景,如 政治、社会、文化等。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寓情于景
将情感寄托于景物之中, 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表达 情感。
虚实相生
通过虚实结合,创造出一 种亦真亦幻的意境。
语言风格鉴赏
平易近人
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不矫揉造作。
豪放奔放
用大胆、奔放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含蓄蕴藉
用委婉、含蓄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让人回味无穷。
文化背景鉴赏
CHAPTER 05
经典古诗词赏析
李白的《静夜思》
详细描述
2. 诗词内容:这首诗共四句,每 句十个字,前两句描绘了明亮的 月光洒在床前,后两句表达了诗 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总结词: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 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 《静夜思》是其代表作之一,表 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 创作背景:李白在唐代宗宝应 元年(762年)离开长安,漫游天 下,写下《静夜思》,表达了他 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01
02
03
比喻
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 行比较,用熟悉的事物来 解释不熟悉的事物,使诗 词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
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生命 ,使诗词更加生动形象, 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夸张
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突 出事物的特征,表达出作 者的情感。
意境鉴赏
情景交融
将情感与景物相互融合, 创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意 境。
古诗词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
文化传承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和发展对于维护和弘 扬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欣赏
古诗词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其精炼的语言、和谐的音韵和深刻的 意境都为现代人提供了艺术欣赏的享受。
教育培养
古诗词在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 美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2024版《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精神。
柳永、李清照等
作品多描写爱情和离愁别绪,风 格婉约柔美,情感细腻动人。
2024/1/24
17
其他著名诗人词人简介及作品欣赏
01
02
03
04
白居易
唐代著名诗人,作品风格平易 近人,语言通俗易懂,多反映
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2024/1/24
元稹
唐代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元 白”,作品多涉及爱情和人生
王维、孟浩然等
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风格清 新自然,具有恬静、淡雅之美。
2024/1/24
16
苏轼、辛弃疾等宋代词人及其作品风格
苏轼
作品风格豪放、开阔,既有对人 生的深刻思考,也有对自然的热 爱和赞美,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
的精神境界。
辛弃疾
作品风格激昂、慷慨,多抒发爱 国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具有
学生3
3
我觉得《长恨歌》是一首非常美的长诗,通过讲 述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唐朝盛世 的辉煌和衰落。
2024/1/24
24
讨论如何将古诗词鉴赏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参与古诗词的学习 和讨论,通过深入了解背景、意境和 表达技巧,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尝试创作古诗词,通过实践锻炼自己 的诗词创作能力,更深入地体会古诗 词的魅力和内涵。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2024/1/24
1
目录
2024/1/24
• 古诗词概述与背景 • 鉴赏方法与技巧 • 经典古诗词解读 • 诗人词人及其作品风格探讨 • 古诗词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与应用 • 互动环节:学生自选主题进行分享和讨论
2
01
古诗词概述与背景
柳永、李清照等
作品多描写爱情和离愁别绪,风 格婉约柔美,情感细腻动人。
2024/1/24
17
其他著名诗人词人简介及作品欣赏
01
02
03
04
白居易
唐代著名诗人,作品风格平易 近人,语言通俗易懂,多反映
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2024/1/24
元稹
唐代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元 白”,作品多涉及爱情和人生
王维、孟浩然等
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风格清 新自然,具有恬静、淡雅之美。
2024/1/24
16
苏轼、辛弃疾等宋代词人及其作品风格
苏轼
作品风格豪放、开阔,既有对人 生的深刻思考,也有对自然的热 爱和赞美,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
的精神境界。
辛弃疾
作品风格激昂、慷慨,多抒发爱 国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具有
学生3
3
我觉得《长恨歌》是一首非常美的长诗,通过讲 述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唐朝盛世 的辉煌和衰落。
2024/1/24
24
讨论如何将古诗词鉴赏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参与古诗词的学习 和讨论,通过深入了解背景、意境和 表达技巧,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尝试创作古诗词,通过实践锻炼自己 的诗词创作能力,更深入地体会古诗 词的魅力和内涵。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2024/1/24
1
目录
2024/1/24
• 古诗词概述与背景 • 鉴赏方法与技巧 • 经典古诗词解读 • 诗人词人及其作品风格探讨 • 古诗词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与应用 • 互动环节:学生自选主题进行分享和讨论
2
01
古诗词概述与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之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 《将进酒》
沉郁顿挫
沉郁就是深沉蕴藉,作者似乎有千 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 于笔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第四讲 诗情生命
一、高洁的品性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 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 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 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李煜的雨
宴罢又成空,梦迷春雨中。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 棵。夜长人奈何。
苦雨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 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 晌贪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 来寒雨晚来风。
——李煜
禅雨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 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 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
2、花有意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四、冬之咏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白居易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万物诗情 1、雨有情
②绝句 每首四句 对仗比律诗自由
按“言”分
唐诗宋词鉴赏 PPT课件

• 南宋初,曾慥编《乐府雅词》,在当时,
这个书名仅仅表示它是一部高雅的乐府歌 词。不仅如此,北宋词家集名,都不用词 字。如苏轼的词集名《东坡乐府》,秦观 的词集名《淮海居士长短句》,欧阳修的 词集名《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周邦彦 的词集名《清真集》。
25.04.2019
10
• 南宋初期,出现了“诗余”这个名词,
25.04.2019
16
• 语句形式不同。
诗歌的诗句从二言、四言、六言、杂 言、五言、七言,呈现出整齐化的发展趋 势。诗句的整齐化是一种诗歌内部的要素。 词的语句是以长短句为主要特征的。词句 十分之八九是长短不齐的。这是因为一方 面是为了适应音乐,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容 易表达复杂的感情----既可以是慷慨激昂的, 也可以是委婉细腻的。
或称歌辤。《诗经》时代,诗也就是辤。
• 到了汉代,五言诗产生之后,诗逐渐与音乐
脱离,诗与歌辤分家。从此以后,凡是能作 曲歌唱的诗,题目下往往带有一个“辤”字。
• 魏晋时代,有步虚辤。这个“辤”,晋宋之
后,都简化为“词”。
25.04.2019
8
• 唐代,凡凉州词、竹枝词等,这一切
“词”,都只有歌词的意义,并不代表 是一种特殊的文体。
如许文玉的《唐诗综论》、胡云翼的《唐诗 研究》、苏雪林的《唐诗概论》、杨启高 的《唐代诗学》、王士菁的《唐代诗歌》, 直到陈伯海的《唐诗学引论》。
25.04.2019
19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5.04.2019
20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 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 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
这个书名仅仅表示它是一部高雅的乐府歌 词。不仅如此,北宋词家集名,都不用词 字。如苏轼的词集名《东坡乐府》,秦观 的词集名《淮海居士长短句》,欧阳修的 词集名《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周邦彦 的词集名《清真集》。
25.04.2019
10
• 南宋初期,出现了“诗余”这个名词,
25.04.2019
16
• 语句形式不同。
诗歌的诗句从二言、四言、六言、杂 言、五言、七言,呈现出整齐化的发展趋 势。诗句的整齐化是一种诗歌内部的要素。 词的语句是以长短句为主要特征的。词句 十分之八九是长短不齐的。这是因为一方 面是为了适应音乐,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容 易表达复杂的感情----既可以是慷慨激昂的, 也可以是委婉细腻的。
或称歌辤。《诗经》时代,诗也就是辤。
• 到了汉代,五言诗产生之后,诗逐渐与音乐
脱离,诗与歌辤分家。从此以后,凡是能作 曲歌唱的诗,题目下往往带有一个“辤”字。
• 魏晋时代,有步虚辤。这个“辤”,晋宋之
后,都简化为“词”。
25.04.2019
8
• 唐代,凡凉州词、竹枝词等,这一切
“词”,都只有歌词的意义,并不代表 是一种特殊的文体。
如许文玉的《唐诗综论》、胡云翼的《唐诗 研究》、苏雪林的《唐诗概论》、杨启高 的《唐代诗学》、王士菁的《唐代诗歌》, 直到陈伯海的《唐诗学引论》。
25.04.2019
19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5.04.2019
20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 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 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
古诗词鉴赏优秀课件(共34张PPT)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
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 聚了一切 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 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 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
末句;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在漫长的封建社会
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作者以 满腔义愤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人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语言刚 正率直,说理入木三分,表现了深刻的思想性。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解: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 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欣喜地走近细
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了。
表达了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解题方法:画面+主旨
质疑
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答: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 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 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 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
寓情于景
“枯藤”老树“”“昏鸦”“古 道”“西风”“瘦马”一个个让人 刻骨铭心的凄凉镜头正是天涯断肠 人心境的直接反映,与“小桥流水 人家”形成对比,体现了背井离乡 之人愁肠寸断的悲苦与寂寞.
解题方法: 表达技巧 +内容+主旨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古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词内容解读与赏析 • 诗词意境营造与审美体验 • 诗词文化内涵及价值意义 • 经典名句欣赏与解读 • 古诗词鉴赏方法指导与实践
01
古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时代背景及文化背景
唐朝盛世
文化交流
经济繁荣,文化开放,诗歌创作达到 巅峰。
修辞手法
阐述诗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反复等,以及它们对诗词韵律和 美感的影响。
03
诗词意境营造与审美体验
画面描绘与视觉感受
意象呈现
通过具象的景物、人物描绘,展 现诗词中的意象,如青山、绿水 、明月、落叶等,营造出身临其
境的视觉感受。
色彩运用
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表现出诗 词中的情感氛围,如寒鸦的黑白、 桃花的艳丽、雪山的洁白等。
历史地位及影响传承
文学瑰宝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 化底蕴和审美追求。
教育传承
古诗词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国际影响
中国古诗词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世 界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05
经典名句欣赏与解读
名句来源及背景介绍
01
02
03
06
古诗词鉴赏方法指导与实践
鉴赏方法介绍及运用示范
01
02
03
04
意象分析法
通过解读诗词中的意象,理解 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
知人论世法
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 景等元素来鉴赏该诗。
诵读法
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感受诗 词的音韵美和节奏美。
比较法
将不同诗人的同类作品或同一 诗人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深
contents
目录
• 古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词内容解读与赏析 • 诗词意境营造与审美体验 • 诗词文化内涵及价值意义 • 经典名句欣赏与解读 • 古诗词鉴赏方法指导与实践
01
古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时代背景及文化背景
唐朝盛世
文化交流
经济繁荣,文化开放,诗歌创作达到 巅峰。
修辞手法
阐述诗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反复等,以及它们对诗词韵律和 美感的影响。
03
诗词意境营造与审美体验
画面描绘与视觉感受
意象呈现
通过具象的景物、人物描绘,展 现诗词中的意象,如青山、绿水 、明月、落叶等,营造出身临其
境的视觉感受。
色彩运用
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表现出诗 词中的情感氛围,如寒鸦的黑白、 桃花的艳丽、雪山的洁白等。
历史地位及影响传承
文学瑰宝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 化底蕴和审美追求。
教育传承
古诗词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国际影响
中国古诗词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世 界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05
经典名句欣赏与解读
名句来源及背景介绍
01
02
03
06
古诗词鉴赏方法指导与实践
鉴赏方法介绍及运用示范
01
02
03
04
意象分析法
通过解读诗词中的意象,理解 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
知人论世法
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 景等元素来鉴赏该诗。
诵读法
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感受诗 词的音韵美和节奏美。
比较法
将不同诗人的同类作品或同一 诗人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深
《中国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典例3
《诉衷情》
南宋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
[注]沧洲 指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赏析]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 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 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 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二、鉴赏作品的形象
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 景物形象 (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事物形象 (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三、分析形象的要点
把握形象的特征 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四、诗歌形象的内容和特点
一、内容 (1)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和其他人物 (2)自然景物形象(意象)
诗以言志
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 忽然而去,不屑屑于寻章琢句,亦不劳劳 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
葡萄美酒夜光杯, 举杯欲饮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 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 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 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诗词鉴赏的考查内容
了解作品背景 鉴赏作品的形象 鉴赏作品的语言 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典例3
《诉衷情》
南宋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
[注]沧洲 指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赏析]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 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 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 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二、鉴赏作品的形象
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 景物形象 (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事物形象 (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三、分析形象的要点
把握形象的特征 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四、诗歌形象的内容和特点
一、内容 (1)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和其他人物 (2)自然景物形象(意象)
诗以言志
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 忽然而去,不屑屑于寻章琢句,亦不劳劳 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
葡萄美酒夜光杯, 举杯欲饮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 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 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 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诗词鉴赏的考查内容
了解作品背景 鉴赏作品的形象 鉴赏作品的语言 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古诗词鉴赏》 课件(共23张PPT)

示 二、看题目,定基调
三、品语言,悟感情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2 、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 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示例: 1、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 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关注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词炼字的主 要内容。如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 树” 一个“争”字形象写出黄莺争
着挤上向阳之树的情景,准 确描绘出初春独有风貌。
关注修饰词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一个“最”字,写出了早春
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最 美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早 春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关 注 特 殊 词
题目形式答题技巧——“炼字”
【题目形式】 1、说说使用某字的好处。 2、某字能否被替换?为什么? 3、说说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题要点】 1、修辞或表现手法。 2、关联的对象及特点。 3、传达的情感。
【答题格式】——采用了——的手 法(或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 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 诗人————的情感。
——诗词赏析专题复习
中考常见题型: 1.寻找意象:例:全诗描写了初夏的哪些景物?
2.描写画面: 例:请把该句所呈现的画面
描绘出来?
例:“烟笼寒水月笼沙” 所 3.理解意境: 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4.赏析词句: 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 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5.体会情感:
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写什么? 二、怎样写? 三、为什么这样写?
一、写什么?
三、品语言,悟感情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2 、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 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示例: 1、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 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关注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词炼字的主 要内容。如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 树” 一个“争”字形象写出黄莺争
着挤上向阳之树的情景,准 确描绘出初春独有风貌。
关注修饰词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一个“最”字,写出了早春
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最 美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早 春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关 注 特 殊 词
题目形式答题技巧——“炼字”
【题目形式】 1、说说使用某字的好处。 2、某字能否被替换?为什么? 3、说说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题要点】 1、修辞或表现手法。 2、关联的对象及特点。 3、传达的情感。
【答题格式】——采用了——的手 法(或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 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 诗人————的情感。
——诗词赏析专题复习
中考常见题型: 1.寻找意象:例:全诗描写了初夏的哪些景物?
2.描写画面: 例:请把该句所呈现的画面
描绘出来?
例:“烟笼寒水月笼沙” 所 3.理解意境: 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4.赏析词句: 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 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5.体会情感:
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写什么? 二、怎样写? 三、为什么这样写?
一、写什么?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详细描述
流水常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如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而落花则常被用来表达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感慨,如杜甫的《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动物与飞禽
总结词
动物与飞禽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比喻人的性格、品质、命运等,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爱情与婚姻
总结词
古诗词中爱情与婚姻的表达,往往情 感真挚、语言含蓄,展现出人类情感 的复杂与美好。
爱情
古诗词中不乏描写爱情的篇章,诗人 们通过借物抒情、寓情于景等方式, 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和思念。如杜牧 的《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 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 看牵牛织女星”,表达出对爱情的渴 望和无奈。
山水之情
诗人们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通过描绘山水的壮丽景色,抒发出内心的豪情壮志或闲适恬淡之情。如杜甫的《望岳》 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出诗人对山水的敬畏与热爱。
田园之乐
田园生活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诗人们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农耕生活等场景,表达出对宁静生活 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出田园生活的 恬静与自在。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目录源自• 古诗词概述 • 古诗词鉴赏方法 • 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 • 古诗词中的意象与象征 • 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 • 古诗词鉴赏实践
01
古诗词概述
Chapter
古诗词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具有独特的韵律、意境和语 言特点。
详细描述
古诗词通常讲究平仄、韵律和节 奏,语言简练、意蕴深远,能够 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现出丰富 的情感和意境。
流水常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如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而落花则常被用来表达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感慨,如杜甫的《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动物与飞禽
总结词
动物与飞禽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比喻人的性格、品质、命运等,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爱情与婚姻
总结词
古诗词中爱情与婚姻的表达,往往情 感真挚、语言含蓄,展现出人类情感 的复杂与美好。
爱情
古诗词中不乏描写爱情的篇章,诗人 们通过借物抒情、寓情于景等方式, 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和思念。如杜牧 的《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 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 看牵牛织女星”,表达出对爱情的渴 望和无奈。
山水之情
诗人们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通过描绘山水的壮丽景色,抒发出内心的豪情壮志或闲适恬淡之情。如杜甫的《望岳》 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出诗人对山水的敬畏与热爱。
田园之乐
田园生活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诗人们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农耕生活等场景,表达出对宁静生活 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出田园生活的 恬静与自在。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目录源自• 古诗词概述 • 古诗词鉴赏方法 • 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 • 古诗词中的意象与象征 • 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 • 古诗词鉴赏实践
01
古诗词概述
Chapter
古诗词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具有独特的韵律、意境和语 言特点。
详细描述
古诗词通常讲究平仄、韵律和节 奏,语言简练、意蕴深远,能够 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现出丰富 的情感和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意象鲜明
元代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 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2、意象鲜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2、意象鲜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欧阳修《蝶恋花》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精炼浓缩
贾岛《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7、格律对偶
杜甫《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三、古典诗歌鉴赏方法
(一)、把握形象
4、情景交融
戴叔伦《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 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 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张可久《清江引·秋怀》:“西风信来 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 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5、富有理趣
陆游: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6、魏晋南北朝诗歌—“文学自觉时代”
建安诗歌 陶渊明田园诗 谢灵运山水诗 南北朝乐府民歌 南朝诗歌
7、“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唐诗。
8、“别一样的诗歌形式”——宋词元 曲。
9、封建社会后期的诗歌创作——明清 诗词。
古代诗歌体制流变简表
古体诗 近体诗
四言诗 骚体诗 古风
律诗 绝句 排律
《诗 经》 《离 骚》 五言古诗 七言古诗 杂言诗
人物形象 自然形象 诗人自我形象
(一)、把握形象
1、人物形象:指诗歌中创造的人物形象。 北朝乐府民歌《李波小妹歌》:李波小妹字雍
容,褰裳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 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三顾 茅庐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一)、把握形象
1、人物形象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
3、意境优美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 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 到客船。”
4、情景交融
李白《黄鹤楼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4、情景交融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 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2、意象鲜明
所谓意象是饱含着诗人浓郁感情的客观物象。 唐代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宋代郑思肖《墨菊》: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2、意象鲜明
陆游《咏梅》: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3、战国中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新诗体—楚辞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开辟了中国诗歌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 的新时代。
“楚辞”的出现开创了诗歌创作中的浪漫主 义方法,成为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同 时也是一次诗体的大解放,对后来五、七言 诗的产生和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 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 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 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 南门外泥中歇。 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 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一)、把握形象
2、自然形象:指诗歌中描写的景物。常常寄托 诗人的情感或者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
参考书目
《诗词格律》 《唐诗三百首》 《唐诗鉴赏集》 《唐诗鉴赏辞典》
第一章 绪论
一、古代诗歌发展流变
➢ 1、原始歌谣——原始时代先民的口头 创作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 逐肉。”
2、《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产生于西周初年 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 六世纪)。(抒情诗)
则谓之无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
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 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三境也。
3、意境优美
王之涣《登颧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 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曹操《观沧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 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 灿烂,若出其里。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
3、意境优美
“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 “境”就是境界,就是有立体感的艺术 图画。
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 相交融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一种情景 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
3、意境优美
王国维《人间词话》: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
4、汉乐府民歌
汉乐府最基本的特色是它的叙事性, 标志着古代叙事诗的成熟。
形式自由而多样,打破了《诗经》 以来的四言格式,以杂言为主并逐 渐趋向五言。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 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一组东汉末年无名 氏所作的五言抒情诗,标志着文人五 言诗的成熟。
内容:一是游子作,前人 评为“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 金。”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 皎河汉女。纤纤 擢素手,札札弄 机杼。终日不成 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 去复几许?盈盈 一水间,脉脉不 得语。
五律 七律
五绝 七绝 六绝
五言排律 七言排律
二、古典诗歌的审美特性
古典诗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我 国艺术宝库的精华,蕴含了东方人的 智慧和人文精神。
1、抒情言志
“诗言志”、“诗缘情” 叙事是惜墨如金,抒情却泼墨如注。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