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基本知识81524

合集下载

动物防疫检疫基础知识

动物防疫检疫基础知识

动物防疫检疫基础知识动物防疫检疫是指通过对动物进行检疫、隔离、治疗和预防措施,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保障动物健康和人畜安全。

以下将介绍动物防疫检疫的基础知识。

一、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食物传播和虫媒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是指通过动物之间的直接接触,如交配、咬噬、亲吻等方式传播疫病。

空气传播是指通过空气中的病原体或病毒颗粒传播疫病。

食物传播是指通过食物中的病原体或病毒传播疫病。

虫媒传播是指通过蚊虫等昆虫媒介传播疫病。

二、动物防疫检疫的重要性动物防疫检疫对于保护动物健康和人畜安全非常重要。

动物疫病的爆发不仅会导致动物的大量死亡和经济损失,还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通过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动物疫病,防止疫病的传播和流行。

三、动物防疫检疫的主要措施动物防疫检疫的主要措施包括隔离、消毒、疫苗接种和卫生管理。

隔离是指将疫病动物与健康动物分开,以防止疫病的传播。

消毒是指对动物圈舍、饲料、水源等进行清洁和消毒,以杀灭病原体和病毒。

疫苗接种是指给动物注射疫苗,增强动物的抵抗力,预防疫病的发生。

卫生管理是指对动物圈舍、饲料、水源等进行管理,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减少疫病的发生。

四、动物防疫检疫的法律法规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在我国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和管理。

我国动物防疫法是我国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基本法律,对动物疫病的防治、动物防疫检疫的组织和管理等做了具体规定。

此外,我国还实施了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以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五、动物防疫检疫的国际合作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是全球性的工作,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动物疫病的威胁。

国际防疫检疫组织(OIE)是全球动物卫生领域的权威组织,负责制定和推动国际间的动物防疫检疫标准和合作。

各国可以通过加入OIE、参与国际防疫检疫合作项目等方式,加强国际间的动物防疫检疫合作。

六、动物防疫检疫的意义和挑战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对于保护动物健康和人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动物防疫相关法 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和义 务。
强化部门协作
加强农业、卫生、兽医等部 门的协作,形成合力推动动 物防疫工作。
加强科研支持
加大对动物防疫科研的支持 力度,提高科研水平和成果 转化能力。
提升基层防疫能力
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提 高基层防疫人员的待遇和培 训水平。
06
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采取紧急措施。
动物防疫的现代技术
01
分子生物学技术
用于病原学诊断,快速、准确。
生物安全技术
通过隔离、消毒等措施,防止病 原侵入。
03
02
免疫学方法
如ELISA、免疫荧光等,适用于 血清学调查和监测。
疫苗研发
利用基因工程等技术,研发新型 疫苗。
04
动物防疫的标准化流程
动物防疫工作包括免疫接种、疫病监测、疫情处置、消毒灭源、动物卫生监督等 内容。
动物防疫是一项社会性、技术性和强制性很强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 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配合。
动物防疫的重要性
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安全。 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
预防、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防止疫情扩散,保障公 共卫生。
01
02
03
预防疾病
通过疫苗接种、药物预防 等方式,预防动物疾病的 发生,保障农业生产的安 全和稳定。
监测疫情
通过疫情监测和预警,及 时发现动物疫情,防止疫 情扩散,保障农业生产的 正常进行。
净化环境
通过消毒、灭菌等方式, 净化养殖环境,减少病原 体的传播,保障动物健康 和农业生产的安全。
动物防疫在城市宠物管理中的应用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2023-11-10
目录
• 动物防疫概述 • 动物疫病的预防与控制 • 动物防疫技术与方法 • 动物防疫的实践与应用 • 动物防疫的挑战与对策 • 动物防疫案例分析
01
动物防疫概述
动物防疫的定义
动物防疫是指预防、控制、消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障公共卫生的重要 措施。
动物防疫工作包括免疫接种、疫病监测、疫情处置、消毒灭源、动物卫生监督等内 容。
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研究病 原体的分子特征和遗传变异。
免疫学方法
应用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研究疫苗免疫机制 和免疫保护效果。
生物安全措施
通过建立生物安全体系,提高动物抵抗病原 体入侵的能力。
药物防治
根据病原体的特点和药物的作用机制,选择 合适的药物进行防治。
动物防疫的标准化流程
01
制定防疫计划
动物防疫是一项社会性、技术性和强制性很强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配合。
动物防疫的重要性
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安全。
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增收致 富。
预防、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防止疫 情扩散和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提高动物卫生水平,促进国际贸易和 交流合作。
疫情爆发
描述禽流感疫情如何在某地区爆发,对当地家禽产业造成 的影响。
防治措施
详细阐述在禽流感疫情爆发后,当地政府和养殖户采取了 哪些措施进行防治,如隔离、消毒、疫苗接种等。
防治效果
分析采取的防治措施取得了哪些效果,疫情得到了有效控 制。
案例三:口蹄疫的爆发与控制
口蹄疫概述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 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牛、羊等偶

学习动物防疫基本常识

学习动物防疫基本常识

学习动物防疫基本常识学习动物防疫基本常识1、动物防疫的含义是什么?动物防疫包括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

动物防疫意指在动物健康状态下,要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当一些动物发生疫病后,要采取各种措施制止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当一些动物发生重大疫病后,要采取扑杀所有发病动物及其直接(或间接)接触过的动物等严厉措施,及时消灭所有发病和死亡的动物,同时,无害化处理被污染的物品,并经过该疫病2个潜伏期的观察,确认不再有新的发病动物;防止疫病传播。

2、国家为什么要立法规定对动物进行防疫?哪些动物要进行防疫?1997年7月3日,国家主席令(第87号)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使我国动物防疫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使我国的动物防疫工作成为国家的强制性行为,成为人民的意志。

之所以对动物防疫工作进行立法,一是动物疫病如果不采取有效防制措施,则经常会发生全国大范围流行,畜牧业就不可能发展。

二是动物疫病中有200多种是人畜共患病,会传染给人类,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动物疫病传染人,引起人疫病流行,成千上万的人死于动物疫病。

三是动物疫病发生后如果不及时扑灭,就会传染流行,发病会由小到大、由轻到重。

对一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的其他动物,都要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制定的防疫方针、计划和方案,采取切实有效的防疫措施,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保护人体健康。

3、为什么在动物健康饲养状态下就要采取防疫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因为动物疫病具有传染性、群发性,一旦发生疫病,很快在动物群体内传播开来并将传播出去,在数天甚至一天内使饲养的大多数动物就有可能发病。

二是发生的许多传染病至今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发病动物多数会死亡;即使可以治好的疫病,由于大批动物发病,治疗费用很高,而且发病后严重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也会造成重大损失。

三是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发达,动物疫病种类越来越多,疫病传入和发生的机会越来越多。

动物防疫基本常识

动物防疫基本常识

一、动物防疫的基本常识
1、动物防疫包括哪些内容?
《动物防疫法》规定:动物防疫包括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
2、什么是计划免疫制度和强制免疫?
计划免疫制度是指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采取制定的免疫规划、计划,确定免疫用生物制品,规定免疫程序标准,以及对免疫效果进行检测等一系列预防控制动物疫病的强制性措施,以达到有计划、按步骤地预防、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的目的的制度,对国家实施计划免疫的病种,实行强制免疫,生猪强制免疫的病种包括:W号病、蓝耳病、猪瘟。

3、饲养、经营动物的单位及个人在动物强制免疫工作中有哪些责任和义务?
饲养、经营生猪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做好疫病的计划免疫,预防工作,否则,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即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不履行强制免疫义务的违法行为予以警告,限期改正,如在规定期限内违法行为人未按规定进行改正的,将依法强制代作处理,所需费用由违法人承担。

动物防疫基本常识

动物防疫基本常识

动物防疫基本常识一、动物疾病基础知识(一)什么是动物疫病动物疾病是动物受到外界环境致病因素作用或遗传缺陷,引起机体一系列操作和抗损伤的相互斗争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机体内环境之间相对平衡状态被破坏,表现出局部或全身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或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一系列症状,并造成动物生产性能下降,经济价值降低。

如:役牛病了就不能使疫,奶牛病了产奶量就会下降,猪病了就不会长肉,反而掉膘等。

(二)动物疾病的分类1、疾病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病因作用于机体的结果任何疾病都是由一定的致病因素引起的,这些疾病因素称为病因。

病因包括致病的原因和条件(诱因)。

致病原因是指能够引起疾病,并决定该病特征的因素,它是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

条件是指在疾病的原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任何疾病都有其原因,不存在没有原因的疾病。

病因学中所指的原因,包括存在于外界环境的各种致病因素(外因)和机体内的因素(内因),没有一定的外因,不可能发生相应的疾病。

例如,机械力是外伤的原因;高温是烧伤的原因;没有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就不可能发生传染病,因此外因与疾病的发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但是,仅有外因的存在,不一定会有疾病的发生,例如,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外因,如果没有结核菌的入侵,根本无从谈到结核病的发生。

可是,结核菌入侵机体后,能否发生结核病,不取决于内因——机体的状况而定。

除了外因和内因之外,影响疾病发生的还有一些辅助因素。

它们虽然不直接引起疾病的发生,但却能降低动物的机能活动性与防御适应性(抵抗力),或者加强外因的作用,这些因素我们称之为疾病的诱因。

例如,流行性感冒的发生,首先是病原体(外因)入侵机体,动物受气候骤变或受冻等因素影响(诱因),可促使本病的发生与流行,而在同一条件下,并非全部动物都发生疾病,它还要以动物的抵抗力的强弱(内因)来决定。

所以说:一切疾病都是由于原因和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2、疾病是完整机体的反应疾病的发生意味着机体内部器官之间和它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平衡发生紊乱。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间、接种的先后次序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
㈡平时的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 2、拟定和执行定期接种和补种计划,降低动
物的易感性。 3、定期杀虫、灭鼠,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 4、加强动物检疫,防止动物疫病的传入、传
出。 5、根据当地动物疫情分布,有计划地进行消
灭和控制,逐步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怀化疫职院病动物,科技该系 区域可认定为.非疫区。
★疫源地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即传染 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 的免疫状况。
不同传染病的疫源地范围大小不同,同一 传染病在不同条件下疫源地范围大小不 相同。
★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传染源已经被消灭(治愈或死亡); ②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于外界环
境中的病原体; ③所有易感动物度过了该传染病最长潜伏 怀化期职院,动物而科技系无新病例或新的. 感染。
㈤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社会因素 ⒉自然因素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
第二节 疫病监测
疫病监测(疾病监察、监视或监督):通过 系统、完整、连续和规则地观察一种疾病 在一地或各地的分布动态,调查其影响因 素,以便及时采取正确防治对策和措施的 方法。如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布 氏杆菌病、结核病等疫病的监测。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
三、动物疫病的流行过程 ㈠流行过程和流行病学 • 流行过程: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通过各种传
播途径侵入另外易感动物体内,形成新的传染, 并继续传播形成群体感染发病的过程,称之。 • 流行病学:研究各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规 律,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预防、控制以至 逐步消灭疫病在畜禽群中的发生和传播的科学。
.
㈢流行过程的特点

第一章动物防疫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动物防疫的基本知识

(2)主动疫病监测 主动疫病监测是指根据特殊需要严格按照 预先设计的监测方案,要求检测员有目的 地对动物群进行疫病资料的全面收集和上 报过程。主动监测的步骤通常是按照流行 病学监测中心的要求,监测员在其辖区内 随机选择采样地点、动物群和动物进行采 样,同时按规定的方法填写采样表格。
(五)动物疫病监测的计划与具体实施
(一)调查方式和方法
1.现场调查
⑴现场询问 ⑵现场观察 ⑶查验资料
⑷动物剖检
⑸现场采样
⑹数理统计
2.通信调查
电话
传真 E-mail
(二)调查的种类和内容
1.现况调查 在畜群未暴发疫情时开展的调查工作。既调查畜群中 存在的疫病,如绵羊寄生虫区系调查,也调查与疫病 发生及畜禽健康有关的其他事件,如鸡群程序化免疫 调,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检测。 2.暴发调查 指对某养殖场户在短时间内突然集中发生或连续发生大 量同一种传染病病畜禽时所进行的调查。
(1)我国将对动物疫病的发生、流 行等情况进行监测的职责赋予了动 物预防控制机构。动物预防控制机 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 规定。认真监测动物疫病的发生、 流行等情况。
(2)动物预防控制机构对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等 情况进行监测时,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 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 藏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或阻碍。由于各 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国家动物疫情 监测计划,其监测工作是一种强制性技术活动, 是服务于国家和公众利益的政府行为,同其他技 术性监督行为一样,有关管理相对人,即从事动 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 生产、经营、加工、贮藏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必须配合做好有关检测工作,不得拒绝和阻碍。
第一节
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动物防疫基本常识

动物防疫基本常识

动物防疫基本常识一、动物疾病基础知识(一)什么就是动物疫病动物疾病就是动物受到外界环境致病因素作用或遗传缺陷,引起机体一系列操作与抗损伤得相互斗争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机体内环境之间相对平衡状态被破坏,表现出局部或全身器官系统得功能障碍或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一系列症状,并造成动物生产性能下降,经济价值降低。

如:役牛病了就不能使疫,奶牛病了产奶量就会下降,猪病了就不会长肉,反而掉膘等。

(二)动物疾病得分类1、疾病就是在一定得条件下病因作用于机体得结果任何疾病都就是由一定得致病因素引起得,这些疾病因素称为病因。

病因包括致病得原因与条件(诱因).致病原因就是指能够引起疾病,并决定该病特征得因素,它就是引起疾病必不可少得。

条件就是指在疾病得原因作用于机体得前提下,促进疾病发生发展得因素。

任何疾病都有其原因,不存在没有原因得疾病。

病因学中所指得原因,包括存在于外界环境得各种致病因素(外因)与机体内得因素(内因),没有一定得外因,不可能发生相应得疾病。

例如,机械力就是外伤得原因;高温就是烧伤得原因;没有病原微生物得入侵,就不可能发生传染病,因此外因与疾病得发生之间存在着一定得因果关系。

但就是,仅有外因得存在,不一定会有疾病得发生,例如,结核杆菌就是结核病得外因,如果没有结核菌得入侵,根本无从谈到结核病得发生。

可就是,结核菌入侵机体后,能否发生结核病,不取决于内因—-机体得状况而定。

除了外因与内因之外,影响疾病发生得还有一些辅助因素。

它们虽然不直接引起疾病得发生,但却能降低动物得机能活动性与防御适应性(抵抗力),或者加强外因得作用,这些因素我们称之为疾病得诱因。

例如,流行性感冒得发生,首先就是病原体(外因)入侵机体,动物受气候骤变或受冻等因素影响(诱因),可促使本病得发生与流行,而在同一条件下,并非全部动物都发生疾病,它还要以动物得抵抗力得强弱(内因)来决定。

所以说:一切疾病都就是由于原因与条件综合作用得结果。

动物防疫知识

动物防疫知识

动物防疫知识一、动物为什么要防疫:因为传染病的发生特点是传播快、群体感染发病、成批量死亡或全群覆灭。

大多传染病患畜没有治疗价值,即便是个别患畜治好了,由于高昂的药费和耽搁的时间,也使其失去了自身的经济价值。

因此要想防止传染病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动物实施免疫,进行疫苗接种。

二、传染病与普通病是什么关系:普通病是指非传染性的疾病。

如消化不良、代谢病、非传染性感冒等,这些病虽不传染,如果经常发生就会使动物肌体抵抗能力下降,这样就给感染传染病创造了条件。

因此说控制好普通病,对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防止普通病发生的方法,一是采取药物预防,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增强抵抗能力的药物;二是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饲养环境,经常卫生消毒,科学饲喂与管理。

只有动物群体抗病能力增强,才能有效的抵御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三、我乡动物防疫都注射哪些疫苗,预防哪些疫病:我乡所有的动物防疫疫苗有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狂犬疫苗,所预防的疫病相应为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狂犬病。

四、动物防疫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注射器械应事先做好消毒,注射部位要严格消毒。

2、防止疫苗注射针头交叉抽取:注射针头和抽取疫苗针头不能混用。

3、防疫注射仅用于健康动物,注射前应做好健康检查。

支持“五不打”:即肥(即将出栏动物,)、孕、幼(未达疫苗说明书规定免疫日龄)、弱、病的动物不打。

4、做好疫苗的冷链储运管理使用:疫苗运输使用中严禁太阳光直射,注射时应恢复常温(避免冷刺激),已开启使用的疫苗无需再冷藏,要在两个小时内用完。

五、散养户防疫时间:以上疫苗春、秋两季各进行防疫一次。

六、已发生传染病的应怎样办。

1.发生传染病后要自觉的遵守《动物防疫法》的规定,主动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态扩大;2.群体发病而蔓延迅速时,首先要向动物卫生监督部门报告,等待定性和采取措施;3.少量发病并怀疑是传染病时,首先要实施病畜隔离,环境消毒,注意观察;4.自家畜禽发病要主动的尽量与外界隔离,及早消灭病源。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动物防疫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的关注。

为了保护我们的宠物和农业生产中的动物健康,我们应该掌握一些基
本的防疫知识。

1. 疫苗接种
动物疫苗的作用是为动物构建免疫系统,以抵御可能感染它们的疾病。

因此,每个动物主人都应该定期带着他们的宠物去接种疫苗。

常见的
疫苗包括犬瘟热、狂犬病、犬传染性肝炎、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等。

2. 环境卫生
保持动物居住环境的卫生非常重要。

定期清理宠物饲料、水容器,清
理宠物粪便等,可以帮助防止细菌、寄生虫、病毒的滋生。

3. 定期体检
对于宠物主人来说,定期带着宠物去看兽医检查健康状况是至关重要的。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不仅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宠物的寿命。

4. 饮食安全
为了保持宠物的健康,它们的饮食应该是健康、均衡的。

宠物主人应为宠物提供适当的营养,并确保它们的食物是安全的,不含有害的物质。

总之,动物防疫是非常重要的。

掌握这些基本的防疫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宠物健康,并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21天未发生 21天未发生
疫区示意图


7.疫源地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 7.疫源地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 疫源地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 ①传染源的活动范围 ②传播途径的特点 ③周围的免疫状况 8.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8.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传染源已经被消灭(治愈或死亡) ①传染源已经被消灭(治愈或死亡); 消灭了传染源排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 ②消灭了传染源排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 ③所有易感动物度过了该传染病最长潜伏 而无新病例或新的感染。 期,而无新病例或新的感染。
㈣疫源地
传染源存在或被传染源 传染源 1.疫源地 ——是指有传染源 1.疫源地 排出的病原体污染的地区。 污染的地区。 污染的地区
2.疫源地与传染源的差异? 2.疫源地与传染源的差异? 疫源地与传染源的差异
①含义方面:疫源地比传染源更广泛. 含义方面:疫源地比传染源更广泛. 广泛 防治方面: ②防治方面: 传染源要进行隔离、治疗和处理; 要进行隔离 对传染源要进行隔离、治疗和处理 疫源地要进行封锁、检疫、预防接种、 要进行封锁 对疫源地要进行封锁、检疫、预防接种、消毒 等综合措施, 等综合措施,才能防止疫源地内传染病的传播和 防止新疫源地的出现。 防止新疫源地的出现。
群体 感染 发病
——研究各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规律, 研究各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规律, 研究各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规律 采取有效的对策 措施,预防、控制以至逐 对策和 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预防、控制以至逐 步消灭疫病在畜禽群中的发生和传播的科学。 消灭疫病在畜禽群中的发生和传播的科学。 疫病在畜禽群中的发生和传播的科学
㈡流行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

动物疫病防控基本知识

动物疫病防控基本知识

动物疫病防控基本知识
动物疫病防控基本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动物疫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食物链传播等途径传播。

了解不同疫病的传播途径有助于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2. 掌握动物疫病的症状和诊断方法:了解动物疫病的症状和诊断方法,有助于及时发现疫情,进行有效的防控。

3. 严格动物疫病的监测和报告制度:动物疫病的监测和报告制度是防控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

养殖场、屠宰场等单位应按照规定进行疫病监测和报告。

4. 加强动物疫病的预防措施:预防是控制动物疫病的关键。

养殖场、屠宰场等单位应加强动物疫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消毒、隔离病患动物、接种疫苗等。

5. 严格动物疫病的处理措施:一旦发现动物疫病疫情,应立即采取严格的处理措施,包括隔离病患动物、扑杀病死动物、销毁病害产品等。

6. 加强动物疫病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养殖户、屠宰场等单位和广大群众对动物疫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

7. 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致病作用无选择性,各种G- 细菌内毒素的致病作用基本相 似
– 发热反应(内毒素引起发热反应的原因是内毒素作用于 体内的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使之产生白细胞介素1 、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作用于 宿主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促使体温升高发热。) – 白细胞反应 – 内毒素血症不休克
寄生虫生活期间排出的代谢产物和分泌物及虫体死
亡崩解时释放出的体液对宿主产生毒害作用,引起
局部或全身反应。
4.带入病原引起继发感染
蜱传血液原虫病;蚊传脑炎、疟疾;肺线虫可带入
流感毒。
硬蜱
伯氏疏螺旋体菌
游 走 性 红 斑
重要寄生虫病我国流行概况
包虫病:血清学阳性率12.04%,全国包虫病病人 38万人,受威胁人口5000余万,家畜平均感染率 约50%。
– Shwartzman施瓦兹曼现象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休克
发热
LPS
DIC LPS 活化凝血系 统
LPS 作用示意图
三、动物疫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个体感染 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传播途径

群体发病 传染源 易感动物
带菌者、带毒者、带虫者
检疫
暴发或流行
控制、净化、消灭
(一)流行过程和流行病学 1、流行过程:
化学成分 是蛋白质 结构特点 由两个亚单位组成
A-毒性亚单位具致病性
B-结合亚单位具抗原性
编码外毒素的基因--有三类
细菌染色体基因 – 占绝大多数,如霍乱肠毒素 质粒基因 –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剥脱毒素、炭疽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 等 前噬菌体毒素基因
– 整合的温和噬菌体基因上携带有外毒素基因,如白喉毒素 、红疹毒素、肉毒毒素

动物防疫的基础知识

动物防疫的基础知识

4、动物的生理状况
• 1、动物机体对接种抗原的免疫应答在一定 的程度上是受遗传控制的,不同品种,甚至相 同品种不同个体的猪只,对同一疫苗的反应强 弱也有差异,有些猪只生来就有先天性免疫缺 陷。 2、猪群的某些疾病(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 症)的病原能损害猪体的某些免疫器官,从而降 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 3、猪群发病时或多或少的对其造成应激, 导致其免疫应答能力降低。
源抗体传给仔猪,使仔猪得到被动保护,但母源
抗体较高时不但可消灭侵入的相应的病原,也能 杀灭活疫苗(灭活苗不被母源抗体所消灭,但应答 反应很弱),因此只能等到母源抗体消退到一定的 水平之后才能接种免疫。
• 如猪瘟在仔猪生后20多天母源抗体就会消失, 是不是生后20多天再免疫呢?不是。应该在母源 抗体消失前,20日龄时首免,为克服母源抗体干 扰使用4倍量,4-7天产生免疫力,60日龄时二免, 1倍量。
5、动物的营养因素
• 研究证明:机体维生素、氨基酸及某些微量元素
的缺乏或不平衡等都会使机体免疫应答能力降低。如 维生素A的缺乏会导致淋巴细菌的萎缩,影响淋巴细 胞的分化、增殖,受体表达与活化,导致体内的T淋巴 细胞减少,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B淋巴细菌的 抗体产生能力下降,导致机体免疫应答能力降低。
免疫的方法
1、滴鼻 如伪狂犬疫苗 2、肌肉或皮下注射 大部分的疫苗 3、口服 如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仔猪副 伤寒疫苗
疫苗接种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
(1) 唯一手段:疫苗接种是预防该病的唯一手 段,除此之外别无它法。如猪瘟、猪细小病毒 病、猪伪狂犬病、猪乙性脑炎和口蹄疫等病毒 性传染病。 (2) 主要手段:疫苗接种在预防该病中起主要 作用。如一些危害大的细菌性传染病。 (3) 辅助手段:疫苗接种在预防该病上起辅助 作用。 (4) 次要手段:疫苗接种在预防该病上所起的 作用不大或疫苗免疫效果不好。

动物防疫知识

动物防疫知识

动物防疫知识一、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一)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的概念1、动物疫病是指动物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2、动物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且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叫做动物传染病。

3、寄生虫病,由寄生虫寄生在动物体一定的部位而引起的疾病,叫做寄生虫病。

4、动物防疫,把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以及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等综合性技术措施称动物防疫。

(二)动物疫病的发生条件1、具有一定数量和毒力的病原微生物没有病原微生物,传染病就不可能发生。

2、适宜的传染途径病原微生物通过适宜的途径侵入到动物适宜的部位使动物感染。

如果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体的部位不适宜,也不能引起传染病。

如破伤风必须是破伤风梭菌经外伤侵入动物体,并在缺氧的环境中生长繁殖才能引起动物发病。

3、动物对某种疫病具有易感性动物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即没有抵抗力)叫易感性。

因此,病原微生物只有侵入到对其有易感性的动物体内时才能引起疫病的发生。

动物的易感性受诸多因素影响。

不同种类的动物对同一种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不同,如炭疽杆菌羊最易感染,感染后表现最急性死亡;牛马次之;而猪则表现慢性经过,临床很难发现;狗、猫易感性更低。

同一种动物,不同年龄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不同,同年龄的不同个体易感性也不一致,个体营养状况差的动物,易遭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4、适宜的外界环境因素①对动物抗病能力的影响:如每年早春季节,青黄不接,饲料缺乏,动物消瘦,抗病能力下降,寄生在牛羊胆管内的双腔吸虫迅速发育繁殖,对牛羊危害增强,易引起死亡。

②对病原微生物生命力、毒力的影响:如冬季气温低,利于病毒的生存,易发生病毒性传染病。

③对生物媒介和中间宿主生命力、分布的影响:蚊子能传播多种疫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受季节的影响,炎热的夏季传播的机会增多。

(三)动物疫病流行的特点①散发性: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只有零星病例以散发在形式发生,如破伤风。

②地方性流行病:发病数量较多,范围不广,常限于一个地区(如县、乡内),如巴氏杆菌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犬病、猪细小病毒、爱滋病、性病等。 • 舔咬:见于狂犬病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5
⑵间接接触传播 ①经污染饲料、饮水、物体方式 ②经呼吸道(空气、尘埃) ③经土壤传播 ④经生物媒介 ⑤经人类传播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6
⑶垂直传播(纵向传播)
• 垂直传播:母体所患的疫病或所带的病原体
经卵、胎盘传播给子代的传播方式。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8
• 免疫类型:
①先天性免疫(动物在进化中形成,一生下 来就已具备的免疫力)
②获得性免疫
A、自动免疫
• 天然自动免疫:(天然传染 )
• 人工自动免疫:(人工注射疫苗 )
B、 被动免疫
• 天然被动免疫:(母体通过胚盘、初乳或卵 黄供应 )
• 人工被动免疫:(注射免疫血清 )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怀化疫职院病动物,科技该系 区域可认定为非疫区。
13
★疫源地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即传染
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
的免疫状况。
不同传染病的疫源地范围大小不同,同一
传染病在不同条件下疫源地范围大小不
相同。
★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传染源已经被消灭(治愈或死亡);
②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于外界环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2
三、动物疫病的流行过程 ㈠流行过程和流行病学 • 流行过程: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通过各种传
播途径侵入另外易感动物体内,形成新的传染, 并继续传播形成群体感染发病的过程,称之。 • 流行病学:研究各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规 律,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预防、控制以至 逐步消灭疫病在畜禽群中的发生和传播的科学。
9
㈢流行过程的特点
1、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
⑴散发性
⑵爆发
⑶地方流行性
⑷ 流行性
⑸大流行性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10
⒉流行过程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 夏秋季节:细菌性疾病多见。 • 冬春季节:病毒性疾病多见。 • 口蹄疫每隔2-5年流行1次。 ㈣疫源地
• 疫源地是指有传染源存在或被传染源排出 的病原体污染的地区。
①经胎盘传播
②经卵传播
③经产道传播
④经初乳传播
⑷水平传播(横向传播)
• 水平传播: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横
向传播。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7
⒊易感动物群
易感动物是指对某种病原体或致病因
子缺乏足够抵抗力而易受其感染的
动物。
★影响动物易感性的因素主要有:
⑴遗传因素
⑵动物群体的外界因素。
⑶动物特异性免疫状态。
3、两种行为发生后都要出具证明,但检疫证明 时效较短,疫情监测证明则时效较长。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19
第三节 防疫计划与防制应急预案 一、防疫计划
㈠防疫制度与防疫计划 1、防疫制度
为了切断疫病传播的各种途径,根据本场、 本地区防疫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 切实可行的卫生防疫制度。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20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第一节 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一、动物疫病的特征 1、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2、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4、被感染的机体能发生特异性反应。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1
下一步
二、动物疫病发生的条件 1、一定数量和毒力、致病力的病原
体 及适宜的侵入部位 2、易感动物 3、外界环境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11
疫源地的含义比传染源的含义更广泛, 因此在防治工作对传染源要隔离、治疗 和处理,而对疫源地尚应进行封锁、检 疫、预防接种、消毒等综合措施,才能 防止疫源地内传染病的传播和防止新疫 源地的出现。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12
疫点:患病动物所在的地点划定为疫点,一般是
指患病动物所在的饲养场(户)或其他有关屠
2、防疫计划 ⑴动物疫病防制的方法步骤 ⑵人员组织及分工 ⑶经费来源及所需物资 ⑷统筹考虑防疫接种及消毒的对象、时
间、接种的先后次序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21
㈡平时的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 2、拟定和执行定期接种和补种计划,降低动
物的易感性。 3、定期杀虫、灭鼠,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 4、加强动物检疫,防止动物疫病的传入、传
•病毒学诊断:电镜检查、动物接种、禽胚接种、 细胞培养
•分子生物学诊断: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 核酸探针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18
二、动物检疫与疫情监测的区别
1、检疫是对流动的动物与动物产品进行检查; 疫情监测是对不移动的动物与动物产品进行检 查、抽查。
2、检疫是被动的,当动物及其产品不发生流动、 不报检时就不发生检疫;疫情监测则是主动的。
宰、经营单位。
疫区:以疫点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划定为
疫区,一般是指以疫点为中心,半径3公里内的
区域。
受威胁区:疫区外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划定为受威
胁区。一般指距疫区周边3 ~ 5公里内的区域。
非疫区:是指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行严格的疫
病监测,有定期的疫情报告,确认在3 ~ 5公里
半径内,至少21天未发生国家规定的重大动物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16
一、疫病监测方法 1、流行病学调查 2、临床症状检查 • 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等 3、血清学监测 • 凝集试验、沉淀试验、、免疫荧光技术、免疫
酶技术、免疫磁力分离技术等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17
4、病原学检测
•细菌学诊断:镜查、分离培养、动物试验、生
化试验、血清学鉴定等方法;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3
㈡流行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
⒈传染源
• 传染源:是指能使病原体在其中寄居、
生长、繁殖,并能经常排出体外的动物
机体。
⑴患病动物
⑵病原携带者(潜伏期病原携带者、病后
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
怀⑶化职院患动物人科技系畜共患病的病人
4
⒉传播途径 • 传播途径:病原体传播的途径。 ⑴直接接触 • 交配:见于马媾疫、布鲁氏菌病、伪狂
境中的病原体;ຫໍສະໝຸດ ③所有易感动物度过了该传染病最长潜伏
怀化期职院,动物而科技系无新病例或新的感染。
14
㈤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社会因素 ⒉自然因素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15
第二节 疫病监测
疫病监测(疾病监察、监视或监督):通过 系统、完整、连续和规则地观察一种疾病 在一地或各地的分布动态,调查其影响因 素,以便及时采取正确防治对策和措施的 方法。如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布 氏杆菌病、结核病等疫病的监测。
出。 5、根据当地动物疫情分布,有计划地进行消
灭和控制,逐步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