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合集下载

2019年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认定名单 .doc

2019年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认定名单 .doc

2019年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认定名单(一)行业研发中心序号研发方向认定单位参加单位推荐单位1自动驾驶技术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信息中心有限公司、长安大学、同济大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海淞泓智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 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兴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研究院3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福建省源创力智能汽车研究院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谢谢观赏4 中质智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云智网数据产业(常州)有限公司、常宁(常州)数据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景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联通物联网有限责任公司、卓望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清华大学、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苏州智加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交通运输厅5 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河北雄安交通投资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河北省交通运输厅6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应急技术与装备上海华铭智能终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安徽慧通轨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交通委员会7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数讯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交通委员会8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应用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厦门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国邮科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软政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交通委员会9 交通运输通信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湖南湘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耐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埃威航空电子有限公司、长沙海格北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谢谢观赏10水下隧道智能设计、建造与养护技术与装备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浙江省交通运输厅11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12 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南京大学、国铁新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运输厅13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陕西中大力鼎科技有限公司长安大学、西安公路研究院陕西省交通运输厅14 浙江交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网新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浙江公路水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浙江省交通运输厅15 北京国邮科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北京极智嘉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寄递纵横网络有限公司、顺丰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邮政科学规划研究院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16 特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小阳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愚公道路养护有限公司北京市交通委员会17 清渝威视技术有限公司渝新欧(重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重庆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交通局谢谢观赏18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中路高科( 北京) 公路技术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长安大学、河北雄安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武汉理工大学、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省高速公路物资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研究院19 河南交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郑州大学、河南省收费还贷高速公路管理中心、河南省高速公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浙江石金玄武岩纤维有限公司、郑州登电玄武石纤有限公司、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南省交通运输厅20 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福建省交通科研院有限公司、深圳大学福建省交通运输厅21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辽宁省交通运输厅22 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黑龙江省公路学会、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二)行业重点实验室序号研发方向认定单位参加单位推荐单位1 生态安全屏障区交通网设施管控及循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发展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内蒙古自治区交通环境监测站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谢谢观赏2 环修复技术西藏自治区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3 长安大学长安大学谢谢观赏。

国家交通部认定的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名单-WORD可编辑

国家交通部认定的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名单-WORD可编辑
江西省交通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2015年
11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2015年
12
交通运输安全应急信息保障技术及设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5年
13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国创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
18
交通安全应急保障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5年
19
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处理及应用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17年
20
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处理及应用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中交信捷科技有限公司
2017年
18
港口岩土工程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2007年
19
公路交通安全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2007年
20
季节性冻土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所
2007年
21
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
武汉理工大学
2007年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1999年
14
桥梁结构工程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
重庆交通大学
1999年
15
隧道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2007年
16
长大桥梁建设施工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8.09.06•【文号】交办科技函〔2018〕1408号•【施行日期】2018.09.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的通知交办科技函〔2018〕1408号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山东、新疆、青海省(区)交通运输厅(委),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江航务管理局,各有关行业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依据《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交科技发〔2017〕174号),经部领导同意,现就开展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评估目的全面掌握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成效,总结经验和成绩,完善竞争和退出机制,推动重点实验室布局优化和良性发展。

二、评估对象本次评估的对象为认定满5年的43家重点实验室(见附件)。

评估数据统计时间为2013年9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

三、评估内容评估工作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主要内容包括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水平与贡献、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情况。

四、评估组织(一)部科技司负责组织实施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

(二)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研平台主任联席会议秘书处(以下简称秘书处)协助承办相关具体工作。

(三)协助管理机构、依托单位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有关重点实验室参加评估工作。

五、评估安排评估工作按照自评、现场评估和综合评议三阶段进行。

各阶段时间及工作安排如下:(一)自评。

时间:2018年9月20日至10月19日。

工作安排:1.各有关单位接到通知后按要求组织本单位所属重点实验室按照评估指标体系开展自评估工作,并主动联系协助管理机构给予指导。

科技进步 硕果累累——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科技进步  硕果累累——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编 制 了 化控制、 通信与信息化、 装卸工艺 提 升 该院 在行 业 内的重 大影 响 。重点 建 型标 准 化 示 范 工 程 行 动 方 案》

环境保护与安全评价等专业领 设科研开发 、 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基地 .
京杭 运河船 型标准 化示范 工程挂 桨机船
究 咨询 开 发 、 设计 和工 程承 包 形成一流的人才队伍 一流的科研条件 拆解改造政府补贴资金管理办法 为推 和 一 流的科 技成 果 .为交通部 的决策做 进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工作提供了理论
咨询 、安全研究 要通道 , 经过多年来的开发和建设 , 已成
与评 估 、港 口集 为我国航道等级最高 、 渠化程度最好 船 装箱 和散 货 装卸 闸设施最为完善的人工航道。 0 3 2 0 年京
工艺、散货码头 杭运河货运量达 16 亿吨,占全国内河 . 6 自动控制和管控 货运量的2 % 京杭运河在我国内河航 0
二十年来 .该院承担了数百项国 好 智 力支撑 为交通 行业 的 重大 工程 项 和政策研究依据 ;有针对性的制订了京 通部下达的重大科研任务 .承接 目 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为水运行业 杭 运 河 船 舶 技 术 规 范 研 发 京 杭 运 河
/0 /0 /0 门o o ̄ 0 p 10/ 0 : 的港航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研究、 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提供技术支持和优 1 02 03 05 0 o 级货 船 0
63
维普资讯
E1 rtrC ■ . Pj. t l o Idl ' — 介 0 啦 l n Un et co
动态地显示在计算机操 准化示范工程已于2 0 年 1 1 04 月 日起正 实时、 式启动 , 经过一年的努力 , 截止到2 0 作终端上 , 04 使船闸系统可 以自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
承担海岸河口、内河航道、环境保护、港工结构、通航、水利、 安全评价毒撇 的科研、莪米咨凋罩骶 赛 i }
有3 个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 室——工程泥沙实验室和水工构造物检测 、诊 断与加固技术实验室、水路交遁杯 境保护技术实验 室 ,四个交通 行业研究 中心——交通水运环境保护 中心 、交通水动 力数值模拟研究中心 、交
通水运工程试验检测 中心 、交通水运工程检测设备计量检定 中心。为积极 开展节能减排有关技术研究工作 ,
成立节能技术研 究中心 。2 0 年 ,经国家人力资源 和社会保障部批准 ,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通过英国劳 08
氏 I 0 1 S 9 0 质量 体 系 认证 。 0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天科院面向我 国交通科技 事业 的服务领域逐步扩展 ,目前已拥有工程咨询 ,环境影 响评价 ,环境工程设计 ,航道工程设计 ,工程测绘 ,工程勘察 ,海域使用测量 ,海域使用论证 。水运工程监理 。 水运工程结构类试验检测 、安全评价 等1 项 甲级资质 ,具 有水运工程设计 乙级 资质 。服务领域不 断扩大 ,技 0
术实力不 断增强
tJE SU 爨再礁科学研氟院 泰需二R 薜 。A Nl ̄BN. INl HT }耳翠P{a 。t E 意 wRAoENI a N A l I R T s}-E6. T 砸
9 3O 5 7A
2 1 - 0 0,

0 4பைடு நூலகம்0


交通运输 部天津 水运工程 科学研究院 ( 称 。 科莸 l 平’ 埠 是交通透 囊黼鞫掌 擎 简 天 威立 宜 骧黧 I
位,从事交通运输科技事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囊牲筹共性技术和鬟大=箍囊蘸囊 黼蘸爵囊 I =

交通运输部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

交通运输部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

交通运输部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4.06.06•【文号】交规划发〔2024〕67号•【施行日期】2024.06.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交规划发〔2024〕6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委),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司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决策部署,推动实施全国港口航道布局规划,优化提升全国水运设施网络,推动水运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水运新篇章,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战略谋划和规划引领,强化统筹协调和部省协同,突出保障有力和适度超前,加快建设国家港口枢纽体系,全面攻坚国家高等级航道,打通内河航运堵点卡点,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着力推进一体化发展,高质量构建现代化的港口与航道体系,全面推动全国规划落地实施。

二、强化新时代水运战略研究和规划工作(一)加强重大战略性问题研究。

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总体要求,部组织开展水运发展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工程、技术创新等系统性、前瞻性问题研究。

部省合力,深入推进水运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重点技术问题、港口岸线资源科学利用有效保护政策,以及长江口、珠江口储备港址和长三角水网地区江(河)海联运通道规划等问题研究。

相关省份要结合落实中央精神和本省份工作部署,深入研究符合本地区特点的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港产城协同、港航贸一体化等重大问题。

(二)科学开展布局规划、总体规划编制。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_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_
交通运輸部天津水运工酲翮学研究B 完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 工程科学研究院( 下称“ 天 科院” )是 交 通 运 输 部 直 属 科研事业单位, 主要从事交 通 运 输 行 业 基 础 性 、 战略 性、 前瞻性技术研究和重大 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承担海 岸 河 口 、内 河 航 道 、 通航枢 纽、 水工结构、 环境保护、 海 洋资源利用、 水运工程仿真 与信息化等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 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 天 科 院 成 立 于 1974年 , 坐落于天津市滨海新区, 现 拥 有 1 个 院 本 部 和 2 个试验基 地 。“ 十二五” 期间, 天科院“ 新机构、 高平台、 大设施, , 建 设 取 得 显 著 成 效 。机 构 建 设 方 面, 设有海岸河口、 内河港航、 海洋工程、 水工建筑、 海洋资源、 环境保护、 安全节能、 防 灾减灾、 设备开发、 岩土工程、 信息化、 测绘技术、 风工程技术、 大型水动力实验研究等 14个研究中心。平台建设方面, 拥有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水运工 程检测设备计量站、 水路绿色建设与灾害防治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 个国家级科技平台 和 1 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拥有工程泥沙、 水工构造物检测诊断与加固技术、 水路交通 环境保护技术3 个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市水运工程测绘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 天津市交通运输环 境 监 测 中 心 站 。试 验 设 施 建 设 方 面 , 建成了世界先进水平最大规模 的海港内河综合试验厅( 长 440m 、 宽 100m ) 、 大比尺波浪实验水槽( 长 450 m 、 宽 5 m、 深 8 - 1 2 m ) 和 500 g. t 土 工 离 心 机 等 科 研 大 设 施 。 “ 十二五” 期 , 天科院承担了 “ 长江高等级航道建养与监测技术研究, , 、 “ 气候变化对 长江航道与航运影响合作研究” 等 国 家 863科技计划项目、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国家 和 省 部 级 科 技 计 划 项 目 120余 项 , 开展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 港珠澳大桥岛隧 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研究项目400余项, “ 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规律研究及工程应用” 等 近 100项成果获国家级、 省部级科技奖, 推动了水运工程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 十三五” 期 , 天科院在交通运输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 贯彻落实中央“ 四个全面, ’ 战略布局, 紧紧围绕服务国家“ 三大战略” 和交通运输部“ 四个交通, , 建设部署, 坚持“ 面 向需求、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和“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 五大发展理念, 全面推 进“ 国家队” 和“ 国际化” 建设, 重点实施“ 科技领先、 高端人才、 产业壮大, , 工程, 努力构 建“ 协同创新核心平台、 国际合作示范基地、 技术政策综合智库、 成果转化产业集群” , 基本建成综合性国际化水运交通国家科技创新机构。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_企业报告(供应商版)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_企业报告(供应商版)

分地区主要项目
(1)天津(24)
序号
项目名称
招标单位
1
天津大学建工学院智慧化港池试验 系统中标公告
天津大学
中标金额 (万元)
510.0
2
天津港北航道及相关水域疏浚提升 工程智能监管系统建设项目
天津津港建设有限公司
3
天津海域船舶尾气监测监管系统建 设项目(项目编号:KQZX-2021-122) 中标公告
主要资质:
一、业绩表现
1.1 总体指标
近 1 年(2022-02~2023-02):
中标项目数(个)
130
同比增长:44.4%
中标率
69.1%
同比增长:-3.2%
中标总金额(万元)
(不含费率与未公示金额)
¥13370.6同比增长:14.ຫໍສະໝຸດ %平均下浮率3.7%
同比增长:-46.4%
注:平均下浮率是指,项目下浮金额与预算金额的比值的平均值。(下浮金额=项目预算金额-中标金额)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名称: 营业范围: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开展水运工程科学研究,促进交通科技发展。港口航道、近海及海洋工程研究岩土与结构工 程研究模拟仿真与信息化研究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开发研究环境影响评价海域使用论证及 相关调查评估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评估水运工程仪器设备计量检定相关信息咨询、专业培训与 技术服务《水道港口》出版
龙港新区玉林龙潭产 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危险货物港区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平 快连市交通运输局交
台升级改造项目
通运输部
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创建绿色港 口技术咨询服务招标中标候选人的 公示
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 司
*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交通运输部关于公布2020年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认定名单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关于公布2020年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认定名单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关于公布2020年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认
定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
•【公布日期】2020.11.25
•【文号】交科技函〔2020〕849号
•【施行日期】2020.11.25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交通运输其他规定
正文
交通运输部关于公布2020年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认定名单
的通知
交科技函〔2020〕849号为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部组织完成了2020年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认定工作,现将认定名单予以公布。

各主管部门、依托单位、参加单位要按照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有关管理规定,明确职责,强化管理,落实研发中心建设和运行相关支持政策,扎实推进研发中心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

交通运输部
2020年11月25日附件。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基本概况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以下简称“部规划院”)隶属于交通运输部,成立于1950年,是中国国家级交通运输规划研究机构,主要从事综合运输体系和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研究,行业标准规范和编制办法修编,行业支持保障系统、物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应急和信息化应用规划研究,重大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国家运输枢纽总体规划可行性审查(核),行业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数据库建设维护、行业经济运行分析研究、公路水运客货运量和港口吞吐量预测等。

组织结构部规划院目前设有综合运输研究所、战略与政策研究所、公路所、物流所、水运所、安全所、环境资源所、信息所、设计所(中路港公司)等9个业务部门。

科研队伍现有员工378人。

其中,成绩优异的高级工程师54人,高级工程师134人;博士及博士后63人,硕士16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3人,注册咨询工程师和注册土木工程师58人,具有中国工程建设高中级职业经理资格16人,入选部各类专家库109人。

现有公路、港口河海工程(含水上交通管制工程)、通信信息专业甲级工程咨询资格证书,水路行业、电子通信广电行业通信工程类和公路行业甲级工程设计证书,生态建设和环境工程专业丙级工程咨询资格证书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认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资格,是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成员协会会员。

主要业绩部规划院紧紧围绕交通运输行业构建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对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多层次需求。

“十一五”期间,完成了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总体思路、公路水路交通结构调整研究、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指导意见等国家交通运输发展重大战略性课题研究,为促进我国交通运输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完成了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国家水上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等交通运输重大规划研究,为进一步完善国家级交通运输布局规划体系增添了新的成果;完成了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系列专项规划和重点课题研究等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系列重大课题,为科学编制“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提供了基础依据和技术支持;牵头开展了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研究、甩挂运输试点政策研究等交通运输行业开创性课题研究,为交通运输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绿色交通运输体系进行了创新性探索;组织和参与了港珠澳大桥、琼州海峡跨海工程研究、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等国家级重大工程规划论证工作,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决策支持;完成了公路网规划编制办法,港口布局规划、港口总体规划编制办法,公路、港口、航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等交通运输行业规划和前期工作管理制度的修订工作,为提高相关规划研究、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管理的科学性和规划性提供了指导;完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辽宁沿海、黄河三角洲、中部地区、广西北部湾等多个区域交通规划方案研究,为国家出台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完成了汶川、玉树、舟曲灾后公路恢复重建规划及大连海上溢油事件研究等交通应急和抢险救灾专题研究,为保障灾区恢复重建做出了积极贡献。

国标45家检测机构

国标45家检测机构

中国计量协会校准委员会(CMA/CC)会员名单截止2020年4月29日本名单将根据申请单位申请动态增加序号单位名称1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2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国家道路与桥梁工程检测设备计量站)3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4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5云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6国家高电压计量站7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8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9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10江西省计量测试研究院11深圳天溯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12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福建省闽量校准技术中心13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14舟山捷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15国家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16新疆国检检测集团有限公司17交科昌荣(北京)计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国家船舶舱容积计量站)18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19青海省计量检定测试所20贵州省计量测试院21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22国家铁路罐车容积计量站23国家轨道衡计量站24海南省计量测试所25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华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26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27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28山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29山东恒量测试科技有限公司30江西西平计量检测有限公司31宁波市计量测试研究院(宁波市衡器管理所、宁波新材料检验检测中心)32甘肃省计量研究院33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34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35国家海洋计量站青岛分站(国家海洋局北海标准计量中心)36格恩计量检测(浙江)有限公司37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38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39国家测绘地理信息计量站(国家光电测距仪检测中心)40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41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42浙江方易校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43山东博泰计量检测有限公司44国家水运工程检测设备计量站(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45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46安正计量检测有限公司47艾默生过程控制有限公司48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49江苏中宁计量科技有限公司50山东中测校准质控技术有限公司51四川中衡计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52方溯认证检测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53辽宁东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54深圳市华测计量技术有限公司55苏交科集团检测认证有限公司56包头市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57苏州方圆仪器设备校准检测服务有限公司58三川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9大连计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60四川海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1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2云南电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63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计量测试中心64北京森迈检测科技有限公司65武汉秦衡检测科技有限公司66北京易优凯科技有限公司67河北嘉盛计量检测服务有限公司68沈阳兴亚计量校准技术有限公司69山东涌达设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70浙江科鉴启真计量校准有限公司71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7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73恒准(福建)检测科技有限公司74梅特勒-托利多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75厦门普标计量检测研究有限公司76衡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院77长春方元航空设备有限公司78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79绍兴市能源检测院80北京普瑞姆赛斯科技有限公司81广州高铁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82山东凯利布森测控技术有限公司83河南省溯源计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84苏州宏准计量技术有限公司85北京中科标通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86北京博思达新世纪测控技术有限公司87陕西创威科技有限公司88山东中量测试技术有限公司89广西桂景计量检测有限公司90云南诚准检测科技有限公司91云南方圆计量校准检测服务有限公司92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93山西华测科瑞计量检测检验有限公司94朔洲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所95台州市计量设备技术校准中心96深圳市东华计量检测技术限公司97广东能标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98山东天桓计量检测有限公司99上海电器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100烟台方圆计量设备校准技术有限公司101广州市恒力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协会2020年4月29日发布地址会员编号证书下载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环山村108号CC001证书CC001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院CC002证书CC002广州市白云区西洲北路148号CC003证书CC00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76号CC004证书CC004云南省昆明市滇池路566号CC005证书CC05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43号CC006证书CC006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3号CC007证书CC007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40号CC008证书CC008长沙市雨花区香樟路396号CC009证书CC009江西省南昌市站南街45号CC010证书CC010深圳市龙岗区锦龙大道2号1栋6楼CC011证书CC011福建省福州市屏东路9号CC012证书CC012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文澜路95号CC013证书CC013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富丽岛路318号(富丽岛创业园主楼339A)CC014证书CC014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西苑街42号CC015证书CC015乌鲁木齐市河北东路258号CC016证书CC016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0号院909CC017证书CC01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同发路4号CC018证书CC018青海省西宁市西关大街31号CC019证书CC019贵州省贵阳市头桥海马冲街111号CC020证书CC020济南市千佛山东路28号CC021证书CC021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CC022证书CC022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CC023证书CC023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高新产业园纵四路3号CC024证书CC024广州市广园中路松柏东街30号CC025证书CC025上海市张衡路1500号CC026证书CC026石家庄市鹿泉区上庄大街河北质监检测中心CC027证书CC027太原市小店区坞城南路190号CC028证书CC028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经十西路16355号内南楼CC029证书CC029江西省南昌市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富山一路1167号小蓝创业园101栋3楼CC030证书CC030宁波国家高新区江南路1588号E座CC031证书CC031甘肃省兰州市安宁东路400号CC032证书CC032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玉双路10号CC033证书CC033重庆市渝北区杨柳北路1号CC034证书CC034山东省青岛市抚顺路22号CC035证书CC035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院士路66号创业大厦402-9室CC036证书CC036武汉市东湖高科技开发区汽车电子产业园茅店山中路2号CC037证书CC037天津市南开区科研西路4号CC038证书CC038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路16号CC039证书CC039杭州市江干区下沙路300号CC040证书CC040天津市南开区芥园西道219号CC041证书CC041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西园八路11号2幢1楼102室CC042证书CC042山东省潍坊高新区新城街道玉清社区光电东路16号4号厂房(中微光电子(潍坊)有限公司办公楼)CC043证书CC043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新港二号路2618号CC044证书CC044广州市天河区东莞庄路110号CC045证书CC045福建福州市仓山区高坂路10号CC046证书CC046上海市浦东新区新金桥路1277号CC047证书CC047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8号CC048证书CC048南京市江宁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金鑫东路1号CC049证书CC049济南市高新区综合保税区港兴三路北段1号济南药谷研发平台区1号楼B座6层601室CC050证书CC050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市双流区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物联三路588号CC051证书CC051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水库路103号A栋5楼5A室CC052证书CC052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二号街4CC053证书CC053深圳宝安新安街道留仙三路4号华测检测大楼CC054证书CC054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诚信大道2200号CC055证书CC055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钢铁大街34号CC056证书CC056苏州市科成路6号CC057证书CC057江西省鹰潭市高新区龙岗片区三川水工产业园CC058证书CC058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命1路9号-1CC059证书CC059成都市成华区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CC060证书CC060成都市龙泉驿区经开区南四路931号CC061证书CC061昆明经济开发区云大西路105号CC062证书CC062四川省绵阳市绵山路64号CC063证书CC063北京海淀安宁庄村南北方丝绸厂5幢平房177号CC064证书CC064武汉市东西湖107国道东南十支沟南信息中心栋0单元2层B2-039室CC065证书CC065北京朝阳东三环北路3号A座1502室CC066证书CC066河北邯郸邯山区堤南堡村邯郸工业园区代召纬七路与蔺相如大街交叉口西北角4楼401CC067证书CC067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北二十六号路16-2号CC068证书CC068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129号祥泰广场项目5号商业楼1505CC069证书CC069浙江杭州西湖区振中路208号1幢B414CC070证书CC070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三巷9号CC071证书CC071乌市河北东路188号CC072证书CC072福建莆田涵江区赤港涵港东路689号涵江电商创业园CC073证书CC073上海市徐汇区桂平路589号CC074证书CC074厦门市集美区软件园三期B区03栋5层CC075证书CC075衡水市永兴西路2488号CC076证书CC076长春经济开发区淄博路福华塑胶有限公司办公楼二楼CC077证书CC077天津市东丽区先锋东路68号CC078证书CC078绍兴市袍江新区世纪东街17号CC079证书CC079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踩河村CC080证书CC080广州番禺大石南大路云科小镇A1幢1、2楼CC081证书CC081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富亭街3663号CC082证书CC082河南省郑州市花园路21号CC083证书CC083苏州相城区澄阳路18号CC084证书CC084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凯旋大街建设路18号C1539CC085证书CC085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30号801室CC086证书CC086西安市高新区高新路80号望庭国际三幢22304号CC087证书CC087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舜风路1100号CC088证书CC088广西柳州河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和路19号CC089证书CC089云南省昆明市经开区出口加工区A4-6-1地块电子信息产品物流园功能区一区2幢4层CC090证书CC090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白云路450号6楼CC091证书CC091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50号CC092证书CC092山西综改示范区太原唐槐园区正阳街36号新凯纺织西楼二层CC093证书CC093朔洲市顺义路48号检验检疫综合实验楼CC094证书CC094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大道399号CC095证书CC095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工业园路浦华科技园A栋A区1楼CC096证书CC096东莞市万江区新和社区创业工业园盛丰路1号8楼CC097证书CC097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交校路5号CC098证书CC098上海市普陀区武宁路505号CC099证书CC099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通世路9号CC100证书CC100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新安路308号 CC101证书CC101。

应用新一代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集装箱运输标准体系

应用新一代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集装箱运输标准体系

应用新一代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集装箱运输标准体系◎ 桂立君1 李继春21.湖州市港航管理中心;2.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摘 要:从综合标准化视角,分析智能集装箱的技术特征、发展历程,剖析了智能集装箱标准化面临的问题,提出智能集装箱标准体系构建方法和推进智能集装箱发展的建议,为推动智能集装箱运输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智能集装箱;标准体系;综合标准化;新一代物联网技术自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为提高集装箱运输安全管理水平,“智能集装箱”开始从概念走向现实。

智能集装箱是指一种不同于传统集装箱,具有智能感知、信息交互、智能信息处理的专用集装箱。

在现实操作中,智能集装箱通常在传统集装箱外部和内部增加传感器和通信装置,将集装箱基本信息、货运信息、集装箱位置、安全状况、箱内温湿度或压力等状态信息传送给信息处理系统,不用开箱就可以实现货物信息的读取,箱位的追踪,了解货物的实时方位、状态和安全状况,可以进行一些自我防护措施,如超温自动降温、超压自动降压处理等[1]。

随着智慧交通的发展,“智能集装箱”逐步融入现代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的轨道,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智能集装箱运输应用实践随着射频识别(R a d i 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英文缩写R FID)技术的进步,射频识别的准确性、可靠性不断提高,各领域都在积极探索RFID技术的应用模式,集装箱行业也成为“最具有应用射频识别技术前景”的行业之一[2-3]。

第一代“智能集装箱”主要应用R FID技术,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二代“智能集装箱”不断拓展到卫星定位、二维码等技术领域,不断进行着深刻的技术变革和应用模式创新。

1.1智能集装箱运输系统的构成一般来讲,智能集装箱运输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智能感知系统、数据交互系统、信息处理系统。

这三部分互为促进,缺一不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应用环境。

智能感知系统,包括信息采集、身份识别等各类型传感器,与箱体一体化设计和制造。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批需严格执行的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目录的通知-厅科技字[2011]79号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批需严格执行的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目录的通知-厅科技字[2011]79号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批需严格执行的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目录的通知正文:----------------------------------------------------------------------------------------------------------------------------------------------------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批需严格执行的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目录的通知(厅科技字〔2011〕79号)信息化标准是确保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规范有序,支撑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提升信息化服务效能,确保网络信息安全的基础技术手段。

部高度重视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组织编制了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集装箱电子数据交换、电子收费等一批交通运输信息化基础性国家和行业标准,对于行业信息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规范和引领作用。

为切实加强信息化标准贯彻应用和监督实施力度,部组织研究确定了第一批需严格执行的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目录(见附件1),现印发你们,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在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中,要切实提高相关标准的执行力度,标准目录所列标准应视同强制性标准予以执行。

二、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交通运输行业信息系统建设工程或产品研发,应在设计、开发环节严格遵循标准,并在验收交付阶段开展相关标准的符合性审查或测评工作,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应不予验收。

标准符合性审查和测评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予以开展,并由标准归口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予以技术支持。

三、对于正在使用且涉及行业信息共享交换的信息系统,请各单位组织标准应用和符合性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于2011年10月底前报送至部科技司。

四、部将不定期组织对部属单位和各省在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中贯彻实施标准的情况进行抽查。

对贯彻实施标准情况好的单位,我部将确立为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单位,予以支持和鼓励;抽查结果不合格的单位应尽快整改,连续两次抽查结果不合格的单位将列入重点跟踪检查单位,并予以通报批评。

中国海事局关于公布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影响论证评估专家(第一批)名单的通知

中国海事局关于公布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影响论证评估专家(第一批)名单的通知

中国海事局关于公布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影响论证评估专家(第一批)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公布日期】2012.03.19
•【文号】
•【施行日期】2012.03.1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运
正文
中国海事局关于公布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影响论证评估专
家(第一批)名单的通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规定》,《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影响论证评估专家库管理办法》,我局组织对各单位申报的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影响论证评估专家进行了评审。

现将符合条件的专家名单公布如下。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影响论证评估专家(第一批)名单
二○一二年三月十九日附件:。

交通部下四大研究院

交通部下四大研究院

交通部下四大研究院: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通部规划研究院、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Stencil/001/index.asp)简介: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是我国公路交通领域唯一一所交通部直属的科研机构。

主要从事道路、桥梁、交通工程、智能交通、公路运输、汽车运用、公路环保、交通物流等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

人事安排: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周伟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黄卫津副院长:常行宪总工程师:王笑京总工程师:王笑京副院长:张劲泉副院长:易振国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郭大进组织机构:见/Stencil/001/gywm.asp?dtid=4( 涉及到的交通信息化机构-----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of ITS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ITSC)。

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of ITS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ITSC)是1999年科技部批准成立,依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运行,并与智能交通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8)三位一体,构成面向全国智能交通运输领域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研发实体。

ITSC以国民经济、交通运输行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智能交通发展中存在的重大技术问题进行研发,对有市场价值的重要科技成果进行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系统集成以及后继工程化、产业化;为中央部委、地方政府以及城市管理部门提供政策咨询与技术支持,是我国智能交通战略思想的主要源泉之一;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智能交通方面的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品测试、咨询和评估等服务。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index.html)简介:交通部规划研究院组建于1998年3月4日,是由分别成立于1953年和1954年的原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和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中从事规划工作的部门成建制合并组成的。

2017年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认定名单-交通运输部

2017年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认定名单-交通运输部

附件2017年交通行业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认定名单(一)行业研发中心序号研发方向认定单位参加单位推荐单位1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处理及应用技术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综合交通出行大数据开放云平台联席会议,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北京信邦盛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同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交国通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2北京国交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无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3 中国交通信息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贵州黔通智联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交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交集团4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交科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江苏省交通运输厅5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交通委员会6 交通运输网络安全技术梆梆安全(北京洋浦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无北京市交通委员会7 交通运输信息安全中心有限公中电长城国际系统应用有限公司,公安部第一中国交通通信信息司研究所,360企业安全集团,同济大学中心8北京中交国通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匡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恒安嘉新科技股份公司,北京启明星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9 中国交通信息中心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启明星辰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数字认证股份有限公司中交集团10 船舶与港口节能减排、污染防治技术及装备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市交通委员会11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材料及装备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省交通运输厅12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万里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大学河南省交通运输厅13 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长安大学河北省交通运输厅14 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无甘肃省交通运输厅15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英达公路再生科技有限公司,中交西筑,北京市道路工程质量监督站,哈尔滨工业大学中交集团16 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交通运输厅17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道路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江苏省交通运输厅18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制造技术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集团19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温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20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无广东省交通运输厅21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无安徽省交通运输厅22现代物流技术及装备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中铁二院集团有限公司,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江山重工有限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2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技术及装备郑州捷安高科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兰州交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河南省交通运输厅24 交科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锦鸿希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25 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广东省交通集团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技术及装备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6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公科桥梁技术有限公司,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公路管理局,江苏高速公路工程养护技术有限公司,深中通道管理中心,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温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27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绵阳天眼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创汇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麦格天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建华软件有限公司四川省交通运输厅28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建BIM技术应用研究中心,中交第二航中交集团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29 深圳高速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长安大学,同济大学,深圳市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Bentley,阿里云广东省交通运输厅30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豪土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云南省交通运输厅(二)重点实验室序号研发方向认定单位推荐单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1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技术2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物流枢纽加权网络特性研究

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物流枢纽加权网络特性研究

第11卷第8期中国水运V ol.11N o.82011年8月Chi na W at er Trans port A ugus t 2011收稿日期:2011-06-08作者简介:崔迪(),女,山东烟台人,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安全与应急技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港口应急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等。

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物流枢纽加权网络特性研究崔迪(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安全与应急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88)摘要:文中运用物流网络复杂性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研究集装箱海铁联运物流枢纽网络加权后的权重特性,进一步结合集装箱海铁联运物流枢纽吞吐量的实际状况,重点研究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物流枢纽加权网络的权重特性及模块性,权重特性的研究可以提高集装箱海铁联运物流枢纽加权网络,针对突发事件(冰雪灾害天气、地震、核泄漏等)发生后集装箱海铁联运物流枢纽的应急运输保障。

关键词:海铁联运;集装箱物流枢纽;权重特性;模块性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1)08-0043-02一、引言随着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崛起以及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外贸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时我国沿海经济又不断向内陆延伸,使得我国内陆地区国际货物集装箱量不断增加。

由于铁路运输在长距离运输中具有比较优势,同时我国港口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建设及各种运输方式间改造衔接配合,促使海铁联运在连接沿海及内陆地区方面的优势更加突显。

特别是近期我国大力推进“无水港”的建设以及“低碳节能绿色环保”运输方式的大力推行,加快发展海铁联运成为我国多数港口优先选择。

目前,国内外港口集装箱集疏运数据得知,国外多数集装箱枢纽港都具备良好的集疏运网络,例如鹿特丹、汉堡和安特卫普等。

而目前,我国港口集装箱集疏运中,海公联运约占84%,水水联运约占14%,海铁联运仅占2%左右,甚至更低。

而国内的上海港、宁波港等各大港口有70%以上的集装箱运输是通过公路运输方式完成的,铁路运输只占3%左右。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水工构造物检测、诊断与加固技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水工构造物检测、诊断与加固技
固技 术 世 界 一 流 的 实 验 室 为 目标 . 进 一 步 加 强
证 书 获 饕 青 : 魏 - 天 串 抽 畦 工 租 科 擎


学科 建 设 和 人 才 培 养 ,推 动 国 际合 作 和 交 流 . 更好 地 支撑 和服 务 交 通 运 输 行 业 安 全发 展 、 科 学发 展
法、 水_ T - 新 结 构 检 测技 术 、 水 工 老 结 构 健 康 诊 断评 估技 术 、 水 工 建 筑 物 升 级 改造 加 固技 术研
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水 工 构 造 物 实 验 室 牌 子 固 定 人 员 2 3 人 , 其
报 系统 、码 头 健 康 监 测诊 断评 估 技 术 方 法 等 , 形成 了成 套 的 水 工 结 构 健 康 检 测 、安 全 监 测 、
修 复 加 固技 术 方 法 . 相 关 成 果 纳入 《 水 运 工 程
桩 基 静 载 试 验
结 构 试 验 检 测技 术 规 范》 和《 水运X . - 程 水 工 建 筑物 原 型 检 测 与 评 估 标 准》 。 实验 室研 发 成 果
应 用 于天 津港 、 大连 港 、 秦皇 岛港 、 黄骅 港 、 宁
波 港 等 沿 海 港 口水 工 基 础 设 施 的 建 设 与 维 护
L 一
天津市科学技 术进步奖
_
Y - 作 中, 为港 口安 全 生 产提 供 了科 技 支撑
实 验 室 以 建 设 水 工 构 造 物 检 测 诊 断 与 加
目和 重 大 工 程 项 目6 0 余 项 。 获得 国 家 、 省 部 级
科技 奖1 6 项, 取得授权 专利 l 5 项, 发表S C I 、 E l 检 索论 文3 0 余篇 , 出版 专 著5 部 实验 室研 发 团队 开 发 了 基 于 动 力 特 性 的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简介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简介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简介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成立于1998年3月,由分别成立于1953年和1954年的原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和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中从事规划工作的部门成建制合并组成。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隶属于交通运输部,属中央国家在京事业单位,是中国领先的交通运输规划研究机构,致力于用“服务政府,服务行业,做交通运输部智囊团”的立院目标,促进全国现代交通运输业的科学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贡献于交通的快速、健康、绿色和科学发展。

1998年正式建院以来,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紧紧围绕交通运输部等政府部门和交通运输行业科学发展的主题,切实抓住国家经济社会对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多层次需求和潜在的发展机遇,建立起相关综合交通运输多元化发展模式,从传统的公路水运和支持系统规划研究延伸至物流发展、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应急和信息化应用等业务领域,在发展历程中不断扩大与政府部门、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和全球其他专业咨询研究机构广泛合作,持久地为政府决策和行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并有效利用骄人的工作业绩和专业咨询成果来组织、调配经营资源,取得了稳健快速的业绩增长。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一直是国内公路水运和交通运输支持系统规划研究和政策研究的领先力量。

提供的服务领域包括综合运输体系和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研究,行业规划和建设项目规范标准制修订,行业支持系统保障和物流发展、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应急和信息化应用规划研究,重大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国家运输枢纽总体规划可行性审核咨询,行业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规划、运输量、调查数据库建设维护,行业经济运行分析研究,公路水运客货运量和港口吞吐量预测等。

诸多专业的产品与服务组合,塑造了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高品质、高品位的咨询研究声誉。

同时,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利用国内外交通运输同行优势开展一系列的研究整合和资源互补,逐步引入先进管理与评价方法,完善资源配置体系、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水运科学研究院

水运科学研究院

水运科学研究院
水运科学研究院是我国国家级研究机构之一,成立于19XX年,致力于水运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该院下设多个研究部门,拥有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开展了大量有重大实际意义的科研项目。

水运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内容广泛,主要涵盖了港口和航道工程、船舶工程、水运物流等方面。

研究院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推动了我国水运事业的发展。

例如,在港口和航道工程方面,该院研究了港口内外泥沙运动、潮流和风浪等水动力学特性,为港口设计和航道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在船舶工程方面,该院研究了船舶流体动力学、船舶操纵和控制技术等,提高了船舶的运行安全性和效率;在水运物流方面,该院研究了港口物流信息化、物流网络优化等,提高了水运物流的管理和效率。

水运科学研究院还积极与企业和高校开展合作,进行产学研结合。

研究院与多家航运企业合作,共同研发了船舶自动驾驶和无人船技术,推动了航运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

同时,研究院与多所高校合作,共同培养了一大批水运科技人才,为我国水运事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持续的人才支持。

为了促进水运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水运科学研究院还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和国际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水运领域的前沿问题和技术创新。

研究院还出版了一系列学术期刊和专著,为行业人士和科研人员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

水运科学研究院以其卓越的科研成果和较高的学术声誉,成为水运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

该院将继续致力于水运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我国水运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5年届应届大学毕业生招聘条件
1、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博士
条件:
1、具有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2015届统招统分应届博士研究生,综合运输、物流工程、运输经济方向优先;
2、具有从事综合交通运输、物流园区、港口物流相关领域研究能力,具有相关研究经历者优先;
3、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开拓进取精神;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具有较强的中英文写作、交流和表达沟通能力。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
条件:
1、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相关专业,2015届统招统分博士研究生;
2、具有较为扎实的计算机及信息化系统基础专业知识,熟悉信息化系统规划、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承担相关系统工作的能力,具有相关领域项目研究开发经验优先;
3、熟悉交通运输行业及物流产业基本情况,具有从事物流领域信息化系统项目科研、技术咨询、行业管理等相关研究工作经历者优先;
4、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开拓进取精神;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
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5、具有较强的中英文写作、交流和表达沟通能力。

3、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博士
条件:
1、具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类相关专业,205届统招统分博士研究生,北京生源优先;
2、具有较为扎实的信息化与通信工程基础知识,熟悉信息与通信系统规划、设计与软硬件开发的基本技能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承担相关系统工作的能力,具有相关领域项目研究开发经验优先;
3、熟悉交通运输行业及物流产业基本情况,具有从事交通运输领域信息化系统项目科研、技术咨询、技术开发等相关工作经历者优先;
4、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开拓进取精神;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具有较强的中英文写作、交流和表达沟通能力。

如有意向者,请将简历(格式附后)发至neimaozhichao@
恕不接待来访。

个人简历
基本资料
姓名:出生年月:
毕业院校:专业:
学历:指导教师:
毕业时间:政治面貌:
籍贯:身份证号码:
生源地:联系电话:
邮箱:家庭住址:
教育经历
主干课程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本科生: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情况(含毕业论文及其简介)工作或实习等社会实践
获奖情况
兴趣爱好
自我评价
附件:
1、最高学历成绩单影印件;
2、英语成绩证书影印件;
3、其它能够证明本人能力的材料影印件;
4、代表本人水平的论文一篇(全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