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语言要连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写作指导:语言要连贯(公开课文案)
湛江一中恒盛实验陈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语言连贯的概念并掌握怎样做到语言连贯。
2.能力目标:写作时做到顺序合理,衔接自然,语意前后连贯;掌握“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勤于修改、准确运用语言的习惯,使文字连贯,条理清晰。教学重点:
写作时做到顺序合理,衔接自然,语意前后连贯。
教学难点:
掌握“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
教学方法
1.多媒体
2.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课前热身
1、学生作文展示(多媒体)
忘不了的情味
初二(2)蔡浩杰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时光像悠悠东去的一江春水,在我的生命里已流逝了十四个春秋,它流过了我的童年,带走了许多往事……在这些往事中,村口树下奶奶的画景却没有随波逐流,那份极简极纯的情味,至今挥之不去。
奶奶满头银发,脸上皱纹丛生,却精神矍铄,整日里笑呵呵的,露出一只镶金的牙齿。奶奶是个讲故事能手,空城计、姜太公钓鱼、三打祝家庄、穆桂英挂帅……奶奶讲的绘声绘色,讲到要紧处,有时还小小卖个关子,急得我抓耳挠腮,一个劲央求奶奶快讲。每当这个时候,奶奶都会呷口茶,慈祥地笑着,再摸摸我的小脑袋。
奶奶的故事载满了童年的乐趣,像那条丝带一样的小河,牵引着我的童心在奶奶爱的港湾里一晃一悠。每个夏天的晚上都会和奶奶在村口的树下闲坐。奶奶一边用蒲扇轻轻为我驱赶蚊虫,一边给我讲那些百听不厌的故事。有时讲累了便和我一起静静地看着天上的月亮,皎洁的月光把奶奶一头银发照得闪闪发亮……
童年是令人怀念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讨厌奶奶了,讨厌她的不爱干净,
讨厌她的唠叨,讨厌她拄着木棍来学校找我,害我被同学取笑。我和奶奶逐渐有了隔膜,在被我抢白几句后,她保持了沉默,不再唠叨我的学习,不再来学校找我……
后来,父母把我接到了城里。奶奶不愿离开相伴大半生的土地,执意留下。几年后的一天,临近年关,父亲忽然对我说:“今年我们回家过年!”“回家?”我有点懵,离家多年,老家已成遥远风中的那棵树。
回到老家,奶奶不在家,我便出来闲逛。不承想,竟走到了小时候与奶奶闲坐的树下。一下子,小时候的记忆便像泉水似的喷涌出来,使我陷入了无尽的思念当中。树屹立在我的童年里,月光轻泻下来,轻泻在奶奶的银发上,闪闪发亮。霎那间,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奶奶的爱孙之心,心里愧疚难言。
奶奶,我回来了!我在心里深切地呼唤着。童年村口树下的情味,原来一直在。2.请学生从语言的角度予以点评
二、写作指导
(一)情境导入
老师刚进校不久,改作文时发现同学们的作文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是作文语言的通顺和连贯。主要表现为句内停顿不当,用词构句不规范,句与句、上下文、段与段之间无衔接,内容上无逻辑联系,前后文之间无呼应,还有无过渡等。一篇文章如果语言
不连贯,表达模糊,就会造成古人所说的“文气不通”,就可能给读者的理解带来困难。怎样才能做到行云流水、连贯通畅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节写作课--语言要连贯。(播放多媒体,同时板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语言连贯的概念并掌握怎样做到语言连贯。
2.能力目标:写作时做到顺序合理,衔接自然,语意前后连贯;掌握“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勤于修改、准确运用语言的习惯,使文字连贯,条理清晰。
教学重点:
写作时做到顺序合理,衔接自然,语意前后连贯。
教学难点:
掌握“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
(三)概念
所谓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做到前后衔接和照应,上下贯通。包含两个方面的
内容,一是句子内部的停顿;一是句子之间的照应,指句与句之间在内容上的逻辑联系等。
(四)怎样做到语言连贯?
技法点拨:
写文章和说话一样,应当做到语言连贯,衔接紧密,而不能前后脱节,条理混乱。连贯,是从句子前后逻辑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要求。
1.保持前后话题统一
一段话不管有多少句子,都应围绕共同的话题,而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任何一个长的句子或一组句子都有一个确定的中心话题,或者叙述一个事件,或者说明一个事物,或者阐明一个观点,或者表达某种感情。每个句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要围绕着统一的话题,使句子的话题与段的话题一致;每个段要围绕统一的话题,使段的话题与全文的话题一致。话题前后统一,是保持语言连贯的首要条件。比如《昆明的雨》描写菌子,作者虽然写的内容不少,但都是围绕“昆明的菌子极多”这个话题,句子之间的意思是连贯的,所以读起来不觉得杂乱。
2.有合理的顺序。
一段话应该有统一的话题,还要按照各句与话题的关系以及各句之间的关系合理地组织起来,才能做到“言之有序”。不仅句子之间要有合理的顺序,段与段之间也要保持合理的顺序。句、段之间的顺序反映的是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常见的有顺承、转接、并列、层进、解说等。句、段组织得不合理,就会杂乱无章,它反映了作者的思维缺乏条理性。口头表达也好,书面表达也好,都要求“言之有序”,但于口头表达比较随便,容易横生枝节,随意粘连,书面表达则要求比较严格。
比如《苏州园林》是按逻辑顺序来写的。先总写苏州园林总的特征,然后从五个方面对苏州园林总的特征进行分说,并处处照应总说。
3.语段之间要讲究衔接过渡,增强连贯性。
适当的运用关联词、提示语或过渡句,可以帮助衔接句子。过渡的词语或句子的作用是衔接,过渡在说话写文章当中是必要的。如:表示关联的“可是”,“比如”“例如”等这样的提示性词语来,引出例子,使句子上下衔接自然,过渡流畅。有良好的语言修养的人说话,总是讲究过渡的,绝不是“头一句,脚一句”“着三不着两”的。比如晚会,看晚会不仅是欣赏歌手歌唱得如何,还应欣赏主持人的精彩“串词”--好的串词能将上下内容不同的歌曲节目巧妙地、恰到好处、不留痕迹地串联在一起。
古人写文章讲究“文气”贯通,不通则病。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八段写百草园,后十五段写三味书屋,中间用过渡句“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起承上启下作用。
一条河流要想畅通,就不能堵塞,如果堵塞,就会成臭河。写文章也是这样,必须上连下接,一气呵成;如果文气梗塞,即使内容很精彩,语句很优美,也会失去完美的艺术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