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超常使用干预措施
抗菌药物使用整改措施
抗菌药物使用整改措施一、背景及意义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重要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
然而,近年来,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不当使用和滥用现象日益严重,导致了多种不良后果,如细菌耐药、药物不良反应、医疗费用上涨等。
为了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保障患者安全,降低医疗风险,医院决定开展抗菌药物使用整改工作。
二、整改目标1. 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2. 严格控制抗菌药物品种,优化抗菌药物结构。
3. 提高医务人员抗菌药物知识水平,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4. 降低细菌耐药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三、整改措施1. 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医院应建立健全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明确抗菌药物采购、配送、使用、监测、评价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要求。
同时,要将抗菌药物管理纳入到医院整体管理制度中,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2. 加强抗菌药物培训与宣传医院应定期组织抗菌药物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认识,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用药原则和不良反应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要加强患者教育和宣传,提高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合理使用意识。
3. 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根据抗菌药物的疗效、安全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个等级,实行分级管理。
一级抗菌药物:必需使用,严格控制;二级抗菌药物:可以选择使用,注意观察;三级抗菌药物:谨慎使用,严格限制。
4. 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体系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体系,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分析抗菌药物使用趋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5. 强化抗菌药物处方审核医院应设立抗菌药物处方审核机构,加强对抗菌药物处方的审核力度,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对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应予以退回,并要求医师重新评估和开具处方。
6. 实施抗菌药物使用点评制度医院应定期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点评,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并根据点评结果调整抗菌药物使用策略。
抗菌药物滥用现状分析与干预策略
抗菌药物滥用现状分析与干预策略一、引言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对于细菌引起的感染具有独特的疗效。
然而,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抗菌药物滥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抗菌药物滥用不仅会导致药物耐药性的产生,还会增加患者的治疗成本,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必须对抗菌药物滥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以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二、抗菌药物滥用的现状分析1. 抗菌药物的滥用现状目前,我国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较高,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滥用现象。
一方面,一些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存在着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甚至存在着未经合理诊断下擅自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另一方面,一些患者在面对一般感冒、发热等症状时,也会自行购买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而不按照医生的处方进行合理使用。
2. 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抗菌药物滥用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首先,抗菌药物滥用会导致药物耐药性的增加,使得感染病原体变得越来越难以治疗。
其次,抗菌药物的滥用会导致患者耗费更多的医疗费用,增加个人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同时,抗菌药物滥用还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生态平衡。
3. 抗菌药物滥用的原因抗菌药物滥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部分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认识不够深刻,存在一定的误区,导致过度使用抗菌药物。
其次,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抗菌药物能够快速治疗感染性疾病。
另外,药品销售渠道的不规范也会导致抗菌药物的滥用。
三、抗菌药物滥用的干预策略1.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可以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
通过开展抗菌药物的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意识,降低抗菌药物的滥用情况。
2. 完善患者教育除了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外,还应完善患者的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患者用药知识的普及活动,提高患者对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认识,减少患者自行购买抗菌药物的行为。
3. 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管机制为了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可以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管机制。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评价、干预及整改管理制度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评价、干预及整改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下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32号)《处方管理办法》及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2年版)》等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特制订本制度。
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药学部、感染控制管理科和检验科作为抗菌药物管理日常监测工作的职能部门,应指定专人,按要求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并做好相应记录。
1.药学部对抗菌药物用量实施动态监测,每月对医院各科室各类抗菌药物使用量进行统计分析并报告管理小组,管理小组每月公布一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每月对抗菌药物使用量前10名医师和前3名科室进行排名,并对其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和公示。
药学部每月监测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临床医师抗菌药物使用率、三联药物使用情况,并报告管理小组。
2.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科每月检查各科室细菌耐药监测情况,督促临床各级医师按病情需要及早送验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查结果计入科室绩效考核。
每半年公布一次医院耐药菌监测报告、医院感染监测报告。
每月统计I类切口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合理性,并报告管理小组。
3.检验科负责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每年总结分析病原耐药性监测数据并在院网公示,根据全国和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1)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临床各科室。
(2)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考虑经验性用药。
(3)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干预与改进措施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干预与改进措施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了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本文将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干预和改进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干预1. 加强抗菌药物使用培训医院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抗菌药物使用培训,提高他们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
培训内容包括抗菌药物的药理学特性、适应症、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以及细菌耐药性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培训,使医护人员充分了解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提高他们的临床用药水平。
2. 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根据抗菌药物的药理学特性、临床疗效和细菌耐药情况,将抗菌药物分为限制使用、谨慎使用和一般使用三个等级。
限制使用和谨慎使用的抗菌药物需经过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审批后方可使用。
通过分级管理,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3. 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使用监测体系,对抗菌药物的处方、使用、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全程监控。
通过监测,及时发现抗菌药物使用中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同时,定期发布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细菌耐药信息,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4. 实施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医院应定期组织药师对临床处方进行点评,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干预。
处方点评内容包括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剂量、用药时间、联合用药等方面。
对存在问题的处方,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提出改进措施。
5. 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医院应加强感染控制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
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环境消毒、无菌操作、合理使用防护用品等。
通过感染控制,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需求,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改进措施1. 优化抗菌药物采购供应目录医院应根据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细菌耐药情况和患者需求,定期调整抗菌药物采购供应目录。
优先采购疗效确切、细菌耐药率低、不良反应小的抗菌药物,逐步淘汰疗效不佳、细菌耐药率高、不良反应大的品种。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检查干预措施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检查干预措施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抗菌耐药性的问题日益突出。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是导致抗菌耐药性出现和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及时对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检查和采取干预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抗菌耐药性的发展至关重要。
针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检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督促和控制。
首先,建立和完善临床用药规范。
医疗机构和临床科室应根据不同的疾病和患者情况,制定科学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并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临床医生的合理用药意识和技能。
同时,建立抗菌药物使用评估机制,对医生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应用行为。
其次,加强药物管理和监测。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药品管理制度,对抗菌药物的采购、配送和使用进行严格监管。
并应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收集和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数据,发现和评估抗菌药物使用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不合理使用行为。
第三,强化医疗卫生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针对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和药师等相关人员,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抗菌药物使用水平和质量,增强合理用药意识。
此外,开展科学的宣传教育活动也是至关重要的。
应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普及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合理使用的意义,让公众明白滥用抗菌药物对健康的危害和可能带来的抗菌耐药性问题。
应采取一些干预措施,以杜绝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
首先,建立严格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制定明确的使用指南,限制抗生素的使用范围和适应症。
其次,加强医药卫生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抗菌药物使用水平和意识。
同时,要进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抗生素滥用的认识。
最后,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使用行为。
总之,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是导致抗菌耐药性出现和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抗菌耐药性的发展,需要加强抗菌药物的应用检查和采取干预措施。
医疗机构应建立和完善临床用药规范,加强药物管理和监测,同时加强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干预措施及其效果评价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干预措施及其效果评价我院通过对抗菌药物实施干预,观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规范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抽取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干预前)、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干预后)的门诊处方、病区病历,分析对抗菌药物采取干预措施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I类手术切口预防性用药情况。
通过对比分析说明采取干预措施明显降低了门诊和病区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标签:抗菌药物;干预措施;效果评价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最广和最重要的一大类能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病原微生物的药物。
随着抗菌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多和使用日益广泛,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也逐渐增多,并发症如毒性反应加重,二重感染发生率增加。
因此,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应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
1 干预措施我院自2013年9月份开始,根据卫生部相关要求,积极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活动,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的应用实施行政与技术综合干预措施,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1.1 行政干预①制定并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合理评价与奖惩管理办法[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明确了院长为本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各科室主任为本科室第一责任人,对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科室责任人和医师进行通报批评,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取消处方权。
②成立由医务,药学,质控,临床及相关职能科室组成的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工作组,负责具体实施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医嘱专项点评工作,对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动态监控,对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指征、品种选择、给药时机等都做出明确规定。
③对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使用情况,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I类手术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不合理处方等定期的监测情况进行及时公示。
④医院对各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进行公示,排名,对发现严重问题的科室负责人、医师进行谈话,通报批评。
1.2 技术干预①制订切合实际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督管理措施,院抗感染部门和药事委员会负责全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指导管理和咨询,并将其纳入医疗质量考核内容。
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号:2013007 姓名:陈熙
基层医疗机构在抗菌药物临床运用管理
——常遇到的问题及处理建议。
前言
目前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乃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一个需要系统治理的工程,包括医师、药师、护理人员等固然是“直接责任人”,但是由于它牵涉社会的各方面、各阶层,所以它还是一个社会问题,政府机构、药监部门、医药销售部门、新闻导向、公民素质、医院管理等都可能在其中起着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一、抗菌药物在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医务人员专业知识结构的缺陷;
(1)抗菌药物无指征应用
(2)过大剂量使用和过小剂量使用
(3)溶媒选择,浓度与滴注速度
(4)长时间使用与序贯疗法
2.药剂人员没有参与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导;
3.药事委员会没有充分行使职能;
4.医院管理缺乏有效监管措施;
5.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6.药监部门把关不严;
7.医德医风不良;
二、对解决问题的建议
1、国家出台相应的药政法规
2、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建立抗菌药物干预小组
3.核心的、主动的干预措施:
4.不定期对医药、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
5、持续评估和监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这些管理措施的实施,是建立在医务人员良好的处方行为上的,管理者、医生在抗菌药物的管理上应该达成共识。
抗菌药物使用整改措施
抗菌药物使用整改措施篇一:抗菌药物整改措施儿科11月份使用抗菌药物超标整改措施11月儿科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入院44人,使用抗菌药物44人,儿科抗菌药物比例为100%,抗菌药物使用送检例数为1,送检率2%,非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30例,送检1例,送检率3%。
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例数为14,使用率为32%。
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例数为0,送检率0。
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为109.08ddds。
存在的问题:儿科病房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100%超标,送检率未达标,使用强度高。
认真分析,总结我科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因如下:1.无细菌感染依据如血常规化验白血病计数高,中性粒细胞也用抗菌药物。
2.对药物抗菌谱不熟悉,同时使用几种抗菌谱相近的药物3.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4.未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5.药物联用不当6.未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7.越线使用抗菌药物8.配制抗菌药物的溶媒选用不合理9.未及时调整药物,单次剂量超量抗菌药物使用不当,会导致疗效不佳,增加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医疗费用,产生耐药菌等。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已经成为临床特别是儿科临床治疗中的迫切问题。
整改措施:加强学习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知识,严格遵守抗菌药物的分级化管理,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住院医师只能开非限制性药物,主治医生以上资格的医师能开限制性抗菌药物。
整改措施:1、严格的掌握适应症;确定细菌感染时候才能用,不能经验型也不能预防性用药。
2、选择合适的剂量:必须按药品说明书体重计算给药。
3、选择合适剂型及给予途径:原则上能口服给予就不要静脉点滴。
4,重视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据此指导临床用药,结合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临床药理学资料;5、注意用药频率及疗程,考虑病情和患者的整体情况综合治疗感染,避免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对一般感染患者应首先选用一线抗菌药物治疗;对严重感染、免疫力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已明确病原菌只对二线或三线抗菌药物敏感的患者,可直接使用二线以上药物治疗。
抗菌干预措施
铁岭市妇婴医院
临床用药动态监测暨超常预警与干预措施
为提高我院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对不合理用药行为及时予以干预,落实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制定本措施。
一、每月对六大类药物用量进行排名公示,并对上月排名前十位的药品进行动态监测、评价,重点为抗菌药物和单品规月使用量异常增长的药物。
二、连续三个月单品规总排名前三位的药物,评估其临床用药合理性。
对不合理使用的医师进行警示谈话、全院通报公示,并按规定进行处罚。
三、对药品用量异常经查实有较多超适应症范围使用的药品,根据其出现频次排名,分别采取对第一名停止使用、第二名暂停使用、第三名限量使用的措施。
四、定期监测各科抗菌药占药品金额比例,分析使用趋势。
五、出院带药规定:
1.带药范围:必须与本次住院诊断疾病相符,医保患者同时需遵照医保相关政策执行。
2.带药数量: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对于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不得超过30日用量。
对于住院病人控制抗菌药物不合理带药,如有特殊情况需带抗菌药物必须由科主任签字认可,且口服制剂不超过1盒。
注射剂原则不允许带药。
六、处方规定用量:门诊处方不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不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适当延长处方用量者不超过30日用量并注明原因。
铁岭市妇婴医院
2011年7月。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药学干预方式及效果分析
·59·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可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也可导致医疗资源浪费,患者治疗费用增加,为此需采取有效的干预管理措施,降低此类事件发生率[1]。
本研究汇总分析本院相关处方信息,探讨药学干预的具体方案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9年1月-2021年1月开展研究,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月158张处方为对照组,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月158张处方为研究组,组间资料如下表1.2…方法对照组未实施药学干预措施,医师依据患者病情及临床经验开具抗菌药物处方,指导患者日常用药。
研究组实施药学干预,专业药师依据抗菌药物用药基本原则制定具体干预措施,并确保各项措施有效落实。
(1)处方点评:药师随机抽查抗菌药物用药处方,分析处方中用药指征、用药剂量、联合用药等内容是否合理,如发现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需及时与医师沟通,了解其开具处方依据,确认不合理处方需及时调整,并构建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处罚机制,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及时通报处罚,以提高医师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
同时,建立药师与医师协同工作机制,药师深度参与患者查体、每日查房等,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及各项临床检查结果,依据患者病情及抗菌药物应用相关标准与医师共同制定抗菌药物用药处方,以确保各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2)细菌耐药性监测评估:临床应用抗生素患者需进行药敏试验,并依据试验结果选择具体抗菌药物种类。
针对病情危重患者,医师可依据临床经验选用抗菌药物,待其病情稳定后及时完成药敏试验,以确定最佳抗菌药物用药方案。
(3)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宣传教育:药师定期组织院内各科室医护人员学习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相关知识,讲解抗菌药物用药指征、联合用药等方面的知识,重点介绍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性,以提高医护人员的认知水平。
同时,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告知其不同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疗程及不良反应等内容,并解答患者提出的用药相关问题。
抗菌药物应用超常预警制度
庆云县人民医院
抗菌药物超常预警制度及抗菌药物过度使用干预措施抗菌药物超常预警制度
1当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医师提出警告、限止其处方权;
2限止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无正当理由2次以上超常处方的,取消处方权。
3同时应当追求药师未发现超常预警处方,或者发现了但未进行药学干预的失职行为,给予相对应的处罚。
责任追究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和经济处罚等;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通报、批评、停止处方权、降级、撤职、开除等处分:
1未建立本办法贯彻落实措施,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严重,并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
2未建立抗菌药物管理组织机构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混乱的;
3未按照本办法培养配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或者未发挥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
4将抗菌药物购销、临床使用与个人或者科室经济利益或者奖金分配挂钩的,或者在抗菌药物购销、使用中牟取不正当利益的;
5违反本办法相关条款造成严重后果的。
庆云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管理领导小组。
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及干预要点探讨
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及干预要点探讨抗菌药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药物,能够有效治疗细菌感染,但由于其特殊性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包括抗菌耐药性的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医疗费用的增加等。
对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干预要点非常重要。
一、医务人员的不合理用药观念和行为是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过度使用和滥用的倾向,主要是因为过度担心病人反复就医、病情加重和法律责任等问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使用存在不合理的观念,如过分追求疗效并忽视患者基本情况的综合分析,存在抗菌药物过度、滥用的行为。
二、患者的不合理用药行为也是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原因之一。
部分患者不了解抗菌药物的特点和使用规范,片面追求快速疗效,甚至自行购买和使用抗菌药物。
患者隐瞒病史和用药情况,增加了医务人员正确用药的难度。
三、药品销售渠道存在问题也是导致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药店普遍存在无证售药、有偿提供处方和过度销售抗菌药物等违法行为,导致抗菌药物滥用;部分厂商为了追求利润而进行虚假宣传,或以降低价格进行促销,诱使患者购买抗菌药物。
1.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认知水平,加强医患沟通,推广合理用药的理念和知识。
2.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对医院和药店的抗菌药物销售进行监督和检查,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3.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测和研究,及时了解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和疗效,制定更合理的临床应用指南和规范,提高用药的科学性。
4.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能力,增强其用药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加大对抗菌药物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销售和宣传行为,遏制虚假宣传和过度营销的问题。
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及干预要点探讨
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及干预要点探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是当前世界范围内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这种不合理使用不仅影响了药物的疗效,还会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增加治疗难度,甚至危害患者的健康。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及各级医护人员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减少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
一、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原因分析1. 医患观念存在偏差许多患者对于感冒、发烧、咳嗽等常见疾病往往会追求快速、强力的抗菌药物治疗,而忽略了对细菌耐药性的形成及可能对自身健康造成的危害。
一些医生也会出于满足患者需求、缩短治疗时间等原因而过度使用抗菌药物。
2. 缺乏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指导临床上缺乏快速、准确的细菌感染诊断方法,导致一些医生在面对不明原因发热、感染性疾病时,为了避免延误治疗,可能会过度使用抗菌药物。
3. 缺乏对抗菌药物的正确认识由于医务人员和一般大众对于抗菌药物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了对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态度的存在。
有的人认为抗菌药物是能够治疗所有感染疾病的药物,有时还主张多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这些都是不合理使用的表现。
4. 利益驱使一些医疗机构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可能会鼓励医生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从而增加医疗收入。
5. 缺乏监管和管理一些地区、医院对抗菌药物使用缺乏规范的管理和监督,导致医生和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缺乏约束。
政府、医疗机构和媒体应该开展广泛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向公众普及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公众对于抗菌药物的认知水平,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2. 完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机制,对医院药房、医生的抗菌药物使用进行规范和监管,以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3. 提高医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提高医生对于各类疾病的诊断能力,尽量避免延误诊断导致的过度使用抗菌药物。
4. 鼓励药物研发和推广鼓励企业加大对抗菌药物研发的投入,研发更为有效的抗菌药物,并配合政府进行药物的宣传和推广。
5. 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制度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制度,及时了解各地区、各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从而及时干预和调整。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评价、干预及整改管理制度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评价、干预及整改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提高抗菌药物治疗水平,促进药物合理使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抗菌药物的采购、储存、配送、使用、监测、评价、干预及整改等管理工作。
第三条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应遵循科学、合理、安全、经济的原则,确保患者用药安全,降低细菌耐药风险,提高医疗质量。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负责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第五条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由医务科、药剂科、感染科、临床科室等相关人员组成,其中医务科为牵头部门。
第六条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职责:(一)制定和修订我院抗菌药物管理制度;(二)监督抗菌药物的采购、储存、配送、使用、监测、评价、干预及整改等工作;(三)定期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效果;(四)制定和调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五)组织抗菌药物相关培训和宣传教育;(六)协调解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
第三章监测与评价第七条设立抗菌药物监测小组,负责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和评价工作。
第八条抗菌药物监测小组职责:(一)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二)定期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使用率、使用强度、耐药率等指标;(三)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四)撰写监测报告,向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汇报。
第九条临床科室应配合监测小组的工作,及时提供抗菌药物使用等相关数据,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用药方案。
第四章干预与整改第十条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指导临床科室改进。
第十一条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对干预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确保整改到位。
第十二条对违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的科室和个人,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有权提出整改意见,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药学干预措施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药学干预措施在临床中,抗菌药物是常用治疗药物,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1]。
目前阶段,伴随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不合理的情况也逐渐突显出来。
滥用抗菌药物会直接出现医疗资源浪费的情况,直接增加了医疗费用,甚至会使病菌耐药性明显强化,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社会稳定均带来了负面作用。
为此,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有必要选择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尽量减少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的情况[2]。
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药学干预措施及其临床价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及200例患者家属知情后开展研究,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未实施药学干预的100张抗菌处方纳入此次研究工作并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实施药学干预的100张抗菌处方作为实验组。
实验组100例中,男50例(50%)、女50例(50%),患者年龄为21~84岁,平均为(64.75±5.73)岁;对照组100例中,男55例(55%)、女45例(45%),患者年龄为23~83岁,平均为(64.80±5.69)岁。
纳入依据:(1)自愿参与研究;(2)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依据:(1)合并神经、认知功能障碍;(2)意识不清;(3)临床资料不完整。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未实施药学干预,实验组实施药学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组建药学干预小组,成员为药剂师与药方人员并进行药物干预。
干预前,小组成员需接受药学干预知识专业培训,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3]。
(2)构建药学干预管理小组,成员为医院领导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员等,主要负责管理并监督药物干预工作开展状况。
(3)制定并完善药学干预制度。
药学干预小组应考虑医院与内部各科室状况确定药学干预制度,并遵循不同科室抗菌药物应用要求开展工作,严格规范抗菌药物的用药行为[4]。
如何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如何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过度使用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这种滥用不仅导致药物抗性的增加,使得原本可以被治愈的感染病变变得越来越难以治愈,还增加了医疗成本和风险。
为了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加强抗菌药物管理。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加强对抗菌药物的购买、配送和使用环节的监管。
同时,建立抗菌药物使用评估机制,对有可能导致抗菌药物滥用的操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其次,提高医务人员的用药水平。
医师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上应当遵守科学、规范的原则,根据病情和细菌敏感性等因素合理用药。
同时,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医师的培训,提高其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了解,以便更好地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
第三,加强患者的教育。
以合适的方式向患者普及关于抗生素和抗菌药物的基本知识,引导患者理性用药。
患者应该准确理解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注意遵医嘱,不轻易使用前人已开具的处方和剩余药物。
第四,推动精准医疗的发展。
精准医疗是一种根据个体的基因组、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来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医疗模式。
通过依据每个患者的特点,选择适合其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并有效避免抗菌药物滥用。
第五,加强监测和监管。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抗菌药物的销售和使用情况的监测和监管,及时发现滥用和过度使用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调整。
同时,加强对抗菌药物的质量监管,确保市场上的抗菌药物符合质量标准。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
抗菌药物滥用和抗菌药物抗性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应该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信息,共同制定和实施抗菌药物的管理和使用策略,共同应对抗菌药物的滥用和抗菌药物抗性问题。
总之,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需要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和政府部门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面系统的措施,才能够有效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抗菌药物整改措施
抗菌药物整改措施标题:抗菌药物整改措施引言概述: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抗菌药物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已成为全球性的医疗难题。
为了有效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和抗菌耐药性的加剧,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本文将探讨抗菌药物整改措施的相关内容。
一、加强监管力度1.1 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1.2 加强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管理,建立严格的抗菌药物处方审核机制。
1.3 完善抗菌药物销售管理制度,加强对药品销售渠道的监督。
二、推广合理用药理念2.1 加强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用药水平。
2.2 开展公众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
2.3 鼓励医疗机构开展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评估和反馈,推动合理用药理念的落实。
三、建立多学科合作机制3.1 加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建设,提高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水平。
3.2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团队,制定并实施感染控制方案。
3.3 加强不同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促进多学科合作,共同抗击抗菌耐药性。
四、推进新药开发与研究4.1 加大对抗菌药物研发的投入,推动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4.2 鼓励科研机构与制药企业合作,加快新药研发的进程。
4.3 加强新药上市后的监测与评估,确保新药的安全有效性。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5.1 参与国际抗菌药物整改行动,积极推动国际合作。
5.2 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制定抗菌药物整改方案。
5.3 建立抗菌药物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全球抗菌药物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结语:抗菌药物整改措施的实施是全球范围内应对抗菌耐药性的重要举措,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监管、推广合理用药理念、建立多学科合作机制、推进新药研发和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有效遏制抗菌耐药性的蔓延,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为了加强抗生素使用管理~降低感染发生率~减少耐药性细菌的产生~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特作以下规定:一、成立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小组~成员由临床科室主任~医务科主任、药剂科主任、检验科主任等参加。
二、该小组负责拟订抗生素使用规定~组织药剂科和检验部门定期检查~根据药房反馈信息~调研和分析全院抗生素使用情况~并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三、检验科对各科送检的培养标本按要求做细菌培养、鉴定~并分科登记检验结果~定期上报,每季度一次,主要病原菌及其它真菌、病毒等感染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信息.四、药房应建立各类抗生素的出入消耗登记制度~将临床使用抗生素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小组。
五、各科主任应督促检查各级医师使用抗生素~应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的适应症和给药途径~遵照有效少量的原则~消除重复用药现象。
住院总医师必须熟悉管理办法及使用规则~协助科主任做好此项工作~护士要了解各种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和配制要求~准确执行医嘱~并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六、药事管理委员会制定并监督实施抗生素分线分级使1用规范。
确定医院内抗生素的一、二、三线用药,一线药物,窄谱、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货源充足的抗菌药物,、二线药物,抗菌谱较广、疗效好但不良反应较明显或价格较贵的抗菌药物,、三线抗菌药物,疗效独特但毒性较大、价格昂贵、新研制上市的抗菌药物以及一旦发生耐药即会产生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严格控制使用,~并对每线抗菌药物的使用权限作出相应规定~越线使用需经上级医生授权.一线用药需住院医师资格以上处方方可使用,二线用药应采取一定程度的限制措施~如规定处方量~规定临床选用的适应症~需经上一级医师,一般指主治医师以上,同意等并由临床药房监督,三线用药需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医师方可使用。
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原则及参考规则为保障患者能得到最佳疗效和最小毒、副反应的抗生素治疗~同时减少耐药性细菌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特制定以下原则及相关规则:一、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1、有效控制感染~争取最佳疗效,2、预防和减少抗生素的毒副作用,3、注意剂量和疗程~避免产生耐药菌株,4、密切注意病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5、根据药敏试验~严格选药和给药途径~防止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医院抗菌药物超常使用干预措施
为提高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水平,进一步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时予以干预,对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采取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一、每月初药剂科按抗菌药物的使用金额与使用数量进行单品种统计,对单品种用药金额前10位药品进行监控,抗菌药物使用总金额占药品总收入的比例公示并通报,随时掌握用药动态,并由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领导使管理小组专家进行必要的分析,对当月用药量在前十位的抗菌药物提供控制建议。
二、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应用每月进行监控公示,内容包括: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抗菌药物金额占总药费金额的百分比及其它用药指标进行统计并排名。
各科室使用抗菌药物连续三个月排名第一的,其结果纳入科室综合目标考核。
对无正当理由连续三个月居科室用药第一位的药品、和用量超常增长的的药品,给予警告限期改正,仍至停止该药品的使用。
三、临床用药监督小组每月组织对全院、科室、医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督查,对排名前列的抗菌药物结合处方、病历等相关资料进行合理性分析评价,对使用不合理的科室和医生,每季度定期报“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工作组”及时予以干预,包括:进一步学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2009医政【38】号文件、诫勉谈话限期改正、限定处方权、取消处方权。
四、对门诊医师处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定期检查监控公示,内容包括:抗菌药使用率、抗菌药分级执行率、处方合格率、使用金额前10位的药品等情况,其评价结果纳入个人综合考核指标。
对无正当理由连续三个月个人抗菌药使用率过高,违反抗菌药分级管理执行,使用金额过大或用量超常增长的药品,给予个人警告限期改正,乃至停止该药品的处方权。
五、每季对抗菌药物排在连续前三位的药品及其生产厂家、供应商进行黄牌警告,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调查后认定为明显不合理的品种将给予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