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济源市市域一体化总体发展规划
济源建设实施方案
济源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济源,这个位于河南省的美丽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济源的发展潜力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推动济源城市建设,我们提出了这份建设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1.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2.发挥济源的资源优势,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城市竞争力。
3.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三、实施方案1.绿化提升工程(1)加大绿化投入,提高绿化覆盖率。
在城市主干道、公园、广场等公共区域,增加绿化带和绿地,营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
(2)推进屋顶绿化和立体绿化,提高城市绿化空间利用率。
(3)加强城市绿化管理,确保绿化效果。
2.基础设施完善(1)完善交通网络,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加快城市道路建设,优化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市民出行便捷度。
(2)加强城市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市民生活需求。
(3)提高城市排水、排涝能力,确保城市安全。
3.产业转型升级(1)发挥济源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文化旅游、高新技术等产业。
(2)培育新兴产业,打造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
(3)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4.城市形象提升(1)加强城市设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形象。
(2)开展城市美化工程,提高城市品质。
(3)推广城市文明,提高市民素质。
5.社会保障与民生改善(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市民生活水平。
(2)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满足市民需求。
(3)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助力低收入家庭脱贫致富。
四、项目进度安排1.2023年:完成项目前期调研和规划,启动绿化提升工程和基础设施完善。
2.2024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启动城市形象提升工程。
五、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1.政策风险: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项目方案。
2.资金风险:合理估算项目投资,确保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安全。
3.技术风险:引进先进技术,提高项目实施效率。
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城乡一体化样板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城乡一体化样板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济源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7.25•【字号】济政〔2017〕24号•【施行日期】2017.07.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城乡一体化样板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济政〔2017〕24号各产业集聚(开发)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济源市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和全域规划建设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承担着重要的试点、示范任务。
为全面落实《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实施意见》(豫发〔2013〕14号)精神,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在我市开展城乡一体化样板区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抓住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历史机遇,全力实施产城融合、城乡一体,以样板聚集、打造亮点为重点,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为动力,综合全域旅游发展、特色小(城)镇建设、特色产业培育、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农村综合改革等,加速要素集合、产业聚合、统筹发展,努力把城乡一体化样板区打造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新高地、产业升级的新载体、城乡统筹的新平台。
二、基本要求城乡一体化样板区建设涉及范围广、涵盖内容多,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
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科学指导。
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建成1—2个高标准城乡一体化样板区。
(一)政府引导,市场主体。
市、镇两级政府充分发挥组织领导、协调服务、资金奖补、督促检查等作用,全域统筹建设。
充分调动和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鼓励生态条件优越、集中连片并发展潜力巨大的区域优先发展的同时,引导带动力强、持续投资能力强的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样板区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逐步形成多方主体参与、良性互动的样板区建设新格局。
济源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成效显著
201X年优秀大学生的入党自传201X年优秀大学生的入党自传我叫xxx,xx大学xx专业学生,在班级担任学习委员。
家庭成员有父亲、母亲和弟弟。
由于父亲是名共产党员,从小就受父亲的熏陶,沐浴着党的阳光茁壮成长。
我于1987年1月3日出生在xx的一个及其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在建井处工作,是一名煤矿工人。
母亲在家待业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家里还有小我3岁的弟弟。
父母从小就给我买很多的书刊,培养我对书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能力,也培养成了我爱看书的习惯。
我的父亲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小时候父亲就爱给我讲党的历史,给我讲优秀党员的英雄事迹,在那时我就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有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而父亲自己的一言一行也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让我从小就对党产生了一种由衷的敬爱之情,也对成为一名党员有了一种朦胧的向往。
在我上小学之前,我的幼儿园学习也对我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那时,幼儿园老师就开始教导我们,叫我们唱儿歌,学习国歌,还给我们将雷锋的故事,还有很多和中国共产党有关的事情,我开始朦胧的懂得了中国共产党的意思!1992年9月,我进入了xxx中心小学,在这里开始了我的求学生涯。
由于我在学校里的积极表现,学习成绩优秀,在一年级的时候就作为第一批学生,光荣的加入了少先队。
现在我还清晰的记得当时的情景,国歌奏起,庄严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鲜艳的红领巾在我胸前飘荡,那份激动的心情是无以言表的。
我就对自己说:我是一名少先队员了,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了!我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多作贡献。
三年级时,学校组织我们少先队员到敬老院打扫卫生,慰问孤寡老人,我们干了一上午大家都累坏了,但当看见窗明几净的房间和老人们的笑容时,我体会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
从那以后,在老师的教育下,在父母的帮助下,我渐渐成熟长大,养成了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小学升初中的时候,父母为了让我受更好的教育,把我送到了xxx第一中学。
来到了个陌生的环境,我感到好奇也有些害怕,由于这所学校是市重点能考进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是各校的尖子生,这让我压力很大,但我暗暗下决心,一定不会辜负父母的期望。
济源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济源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讨论稿>第一编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保障城乡规划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规划区,是指本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含风景名胜区规划)。
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市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本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指城乡规划包括城市规划、镇规划、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为增强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在总体战略、专题规划研究等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编制法定规划。
第四条在本市规划区内制定、修改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守本规定。
各项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和建设,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或村庄规划执行;详细规划、村庄规划未作出规定或者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村庄规划的,应当按照上层次城乡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本规定执行。
第五条在本市规划区内制定城乡规划和实施规划管理应当采用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的济源市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并且同市国土等部门测量坐标系统相兼容。
第六条城乡规划编制应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实施性,并有利于发挥规划的引导、统筹、调控等公共政策作用。
第七条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城乡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编制城乡规划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标准。
第二编规划编制第一章一般规定第八条城乡规划编制应当注重和加强对土地使用现状及已经作出的规划审批和许可行为的调查,应当具备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和城乡规划测量、环境等必要的基础资料。
城乡规划勘察和测量应当满足城乡规划编制和实规划管理的需要。
第九条编制城乡规划应当符合上层次法定规划和建设单位的设计任务书、委托合同的有关要求及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遵守国家和省、市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符合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以城乡一体化为统揽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
2 企 业 进 入 中 国 企 业 5 0 初 步实 现 了城 乡环境 、生 态一体 化 。 家 0
; 家企 业 进入 河 南省 百 强企 业 行
二是 加快 现代 农业发 展。 大力调 整农 众 关 心的热 点难点 问题得 到解 决。建
、
大 力 实 施 “ 1 3 规划 , 13 ”
体 、城 乡一 体 、 产 城 一 体 、三 规 合 3 产业 集 聚 区融合 发 展 ,形成 了产 个
一
重点 扶持 “ 强、十高 ”产业 加快发 十
个产业集聚区,推动 “ 工 ”的指导思 想 ,把济源 市域作 为一 城一体化发展格局 ,为济源率先实现 展 ,建设3 业 出城 、项 目上 山、集 聚发展 ” ,大 个整体 来规划 ,确 立 了以城 乡一体 化 城 乡一 体 化 奠 定 了基 础 。 三 是 按 照
Z O G H U O S R C IN H N ZO NTUT C O
以城 乡一体 化 为统 揽 推 动城 乡统筹发展
济 源市 市 长 赵 素 萍
“ 好规划 、拉 大框架 ,放活政 策、 搞 提升标 准 ,加快建 设、规 范管理 ,聚 集 人 气 、 促 进 发 展 ” 的要 求 ,加 快
农村发展 。2 0 年全省 新农村建 设实 09
0位 所 有镇 、村 配备垃圾 装运 车辆和 环卫 现 程 度 前 5 0 村 中 , 济 源 进 入 2个 队伍 ,实行 “ ( ) 村 居 收集 、镇 ( 街 1 5 ,占 四分 之一 。 四是统 筹城 乡 社会事业 发展 。2 0 年 以来累计投入 05 办实 事资 金3 l亿 元 ,一 大批 人 民群 23
济源市城市规划分析报告
现状分析
豫西北门户,晋煤 外运的重要出口。 承东启西,联南贯 北的交通要冲。
区位条件
现状分析
济源市地处黄淮 海平原西端与山西高 原交接处,即处于我 国地形第一阶梯与第 二阶梯的交接处,北 部和西部为太行山和 王屋山,南部和东南 部为黄土丘陵。全市 山地、丘陵、平原等 地貌类型齐全,总的 地势形态是西北高、 东南低。其中山区约 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 62.1% 。
濮阳
郑州
开封
洛阳
平顶山
店
信阳
核心区规划
规划区范围:济 源市市域一体化总体 发展规划范围包括济 源市区、轵城镇、承 留镇、思礼镇、克井 镇、五龙口镇和黎林 镇,总面积860平方 公里。
规划区范围
核心区规划
综合交通规划
交通方面
综合交通规划
铁路方面重点规划建设焦作—济源—洛阳城际轻轨线、济运铁路和济孟铁路专用线。 (铁路) 规划建设济源至阳城高速公路南部延长线和北部绕城高速公路,市域高速公路将形 成以长济高速、二广高速、济阳高速和北部绕城高速组成的“两纵两横”型高速交 通体系。全面提高现有公路等级,将S306卫柿线济源境改造为一级公路;S309 西端延伸经小南姚、封门、西坪、至豫晋边界;S243郭木线克井至洛阳吉利区改 造为一级公路,成为济源-吉利区快速路;S245邵吉线全线改造为二级公路,同 时将方山—坡头段改道,邵原以北段延伸至阳城县;X001南段和X008提升为省 道,分别作为南太行旅游专线和S306的南延伸线;将S312升级改造成为G327 的延长线,形成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另外,规划南太行旅游专用线,按照二级道 路等级设计。 规划期末,在市域范围内构建“五纵六横”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 五纵:G207、S243、水洪池-马住省道、二广高速公路、济阳高速公路; 六横:G327延伸线(S312提升)、S309、S245、S306、南太行旅游专用 线、长济高速公路。(公路) 积极推动济源军用机场改建为军民两用机场,尽快发展成为省内主要的支线旅游机 场。(航空)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31•【字号】豫政〔2021〕55号•【施行日期】202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豫政〔2021〕55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现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2021年12月31日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一节主要成就第二节发展态势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主要目标第三章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第一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第二节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能级第三节推动郑州都市圈扩容提质第四节培育壮大副中心城市第五节强化区域发展多极支撑第六节完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第四章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节引导县域经济特色化发展第二节推进“一县一省级开发区”建设第三节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第四节深化县域放权赋能改革第五章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第一节打通市民化制度性通道第二节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第三节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劳动技能素质第四节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第六章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现代化城市第一节建设便捷舒适的宜居城市第二节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第三节建设更具活力的创新城市第四节建设数字孪生的智慧城市第五节建设美丽低碳的绿色城市第六节建设魅力彰显的人文城市第七章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第一节充分发挥试验区带动效应第二节合理配置城乡发展要素第三节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第四节扎实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第八章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节加强城市空间治理第二节提升城市社会治理水平第三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第九章规划实施第一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第二节加强政策统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前言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是挖掘内需潜力、增添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支撑,是优化省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抓手,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路径。
济源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工业技术水平偏低
济源现有工业主体主要是从70年代的“五小工业”发
展而来,先天技术基础较薄弱,近年来虽有一定的技 改投入,但总体工业技术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工业发 展仍表现为一种外延式的扩张过程,高新技术产业增 加值占整个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在5%左右。在以生产 为主导型的短缺经济时代,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有一定 的生存空间,但在以消费为主导型的相对过剩经济的 环境中,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将面临重大危机。对传统 工业而言,其危机将更加严重,因为传统工业生产技 术的标准化和成熟化已使工业区位的选择变得更加多 样化和自由化,因而原来具有一定工业生产优势的地 区也同样会面临着被快速淘汰的可能。
3、旅游业产业地位预测与发展目标
旅游综合收入预测 旅游业的国民经济地位预测
(1)旅游综合收入预测
按照发展速度和游客消费水平增长两种 方法预测结果: 到2005年,济源的旅游综合收入将达到 3.7亿元,相应的,到2010年,旅游综合 收入将分别达到12.9亿元。
济源市旅游综合收入年平均年增长率目标规划 (%)
2、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
近期目标(2002——2005年) 中期目标(2006——2010年) 远期目标(2011——2020年)
(1)近期目标 (2002——2005年)
为济源市旅游业的产业基础形成期,发展目标如 下:
完成旅游发展规划所确定的主导旅游开发项目 的可行性论证和详细规划,完成招商引资,进 入前期建设阶段。
以小浪底水利工程为中心的中原旅游区是国家 旅游局在“十五”中确定的重点发展区域
王屋山-五龙口的北部山区一直是河南省“八 五”-“十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
南太行是河南省“十五”期间新确定的重点建 设区域
结论二: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_企业报告(业主版)
1.4.1 重点项目
(1)环境治理业(5)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河南省水文地质工
济源市克井南樊西坡生态修复提 程地质勘察院有限
质改造项目中标结果公告
公司
364.5
2023-02-02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19 日 生成
3/18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2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自然资源和 河南省资源环境调 规划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 查三院 制项目-中标公告
TOP3
编制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自然资 河南省资源环境调 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 查三院 划并通过专家组评审
TOP4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自然资源和 规划局“废弃矿山集中整治百日 攻坚行动”疑似图斑核查项目成 交结果公告
1.3 项目规模
1.3.1 规模结构 近 1 年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项目规模主要分布于 10-100 万区间,占项目总数的 53.3%。500 万以上大额项目 0 个。 近 1 年(2022-09~2023-08):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19 日 生成
2/18
1.4 行业分布
河南省资源环境调 查三院
TOP5
济源市克井南樊西坡生态修复提 质改造项目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292.3 292.3 29.8
\
2022-10-24 2023-05-26 2022-09-19 2022-12-19
(2)农业服务(4)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济源市城乡规划管理体系技术规定
济源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讨论稿>第一编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保障城乡规划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规划区,是指本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含风景名胜区规划)。
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市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本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指城乡规划包括城市规划、镇规划、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为增强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在总体战略、专题规划研究等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编制法定规划。
第四条在本市规划区内制定、修改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守本规定。
各项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和建设,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或村庄规划执行;详细规划、村庄规划未作出规定或者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村庄规划的,应当按照上层次城乡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本规定执行。
第五条在本市规划区内制定城乡规划和实施规划管理应当采用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的济源市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并且同市国土等部门测量坐标系统相兼容。
第六条城乡规划编制应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实施性,并有利于发挥规划的引导、统筹、调控等公共政策作用。
第七条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城乡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编制城乡规划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标准。
第二编规划编制第一章一般规定第八条城乡规划编制应当注重和加强对土地使用现状及已经作出的规划审批和许可行为的调查,应当具备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和城乡规划测量、环境等必要的基础资料。
城乡规划勘察和测量应当满足城乡规划编制和实规划管理的需要。
第九条编制城乡规划应当符合上层次法定规划和建设单位的设计任务书、委托合同的有关要求及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遵守国家和省、市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符合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济源生态嬗变 10亩小型生态农场规划
济源生态嬗变 10亩小型生态农场规划惟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
济源因古道济水而盛名,济水因诸多诗作而意深。
从远古洪荒的传说到城市变迁的今天,济源,正以多角度及多层次的影像折射出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及创新性。
济源,正以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彰显其城市综合实力及城市文化特色。
济源,正以愚公精神的继承和传扬不断践行其社会责任与民生担当。
济水之源,绿色之城济源因济水发源于此而得名。
古时济水与黄河、淮河、长江并称“四渎”,是传说中“女娲补天”“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等神话故事的发祥地。
自古有“豫西北门户”之称的济源,其地处豫西北、晋东南交汇处,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晋城市毗邻;南临黄河,与洛阳市隔河相望;西踞王屋,与山西省运城市接壤;东临华北平原,与焦作市相连。
在区位上是沟通晋豫两省、连接华北平原和中西部地区的枢纽。
在全国经济布局中具有东引西进、南下北上的有利条件,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良好的区位优势。
济源曾为夏朝之都城,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设县,1988年撤县建市,原属新乡地区,后划归焦作,1997年实行省直管体制(副地级城市),xx年被列为河南省中原城市群9个中心城市之一,xx年被列为河南省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之一,xx年以来以构筑园林城市、弘扬生态文明、传承生态文化为理念,全面建设以森林资源为主导的绿色生态济源。
城在林中,人在绿中城在林中,人在绿中。
这是济源百姓的生活写照。
城市体系建设与城市生态延伸无不紧密关切着济源的发展态势与走向、其主政者的民生责任与执政自觉,以及民众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主动参与和融入。
德国诗人海涅曾言,每个时代都有它的重大课题,解决了它就把人类社会向前推进了一步。
社会在嬗变,而济源在自我时代发展理念中坚守着对民众的责任与承诺。
济源市的总体地形西高东低,山区、丘陵占全市面积81%以上。
据了解,济源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建设资金方面大胆进行改革尝试,积极探索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城市森林建设投入机制。
济源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规划公示
济源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规划公示(1)录入:网站管理员来源:济源市城乡规划管理局时间:2012-7-6 关注度:6025目录第一部分总则第二部分市域城乡统筹规划第一章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第二章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第三章市域空间管制规划第四章村镇体系规划第五章市域城乡建设总体布局第六章村庄整合规划第七章市域综合交通规划第八章市域基础设施规划第九章市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第十章市域旅游发展规划第十一章市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第十二章市域综合防灾规划第十三章与周边城市协调发展指引第三部分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第一章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第二章城市空间结构第三章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第四章居住用地与保障性住房用地规划第五章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第七章土地开发强度控制与引导第八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第九章绿地系统规划第十章水系与景观系统规划第十一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第十二章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第十三章市政工程设施规划第十四章城市防灾与公共安全规划第十五章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第十六章旧城改造规划第十七章城市“五线”控制规划第十八章城市建设时序第十九章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第四部分附则第一部分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根据河南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加快“三化”协调发展,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战略部署,济源市确定了争当“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市的战略目标,为促进济源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省政府批准,济源市人民政府对《济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进行修编,编制《济源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以下称本规划)。
第2条指导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突出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理念,建立济源城市发展新模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济源从地区中心向区域中心转变;加强济源城乡总体规划的综合调控能力,提高规划实施效能。
济源市城市规划分析
相关规划分析
现状分析
济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规划期内 增(+ )减(-) (公顷)
相关规划分析
地类
2020年面积 (公顷)
建设用 地
城镇工 矿用地 农村居 民点 交通水 利用地 其他建 设用地
29264.71 8681.51 8323.75 10771.47 1487.98
7600 2200 -300 4300 1400
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
2015年全市城镇人口为45.6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0%左右; 2020年全市城镇人口为58.8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 2030年全市城镇人口为83.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5%左右。
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总体目标。至规划期末,济源市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交融的新型城乡形态基本形成,城乡 体制障碍基本消除,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实质性转变,城乡居民就业充分,教育、医疗、社保等 城乡公共服务实现市域同待遇,城乡一体化发展持续走在河南前列,成为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 的典范。 经济发展目标。争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0%以上,第一产业 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5%左右;到2030年,市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人均生产 总值赶上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水平。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下降至55%左右;第三 产业比重至少达到40%;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提高。 城镇化和人民生活发展目标。到2030年,城镇化率达到85%左右。形成中心城区、组团、 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的四级城镇体系格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规划至2030年为150000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规划至2030年达到72000元。 社会发展目标。实现城乡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初中阶段入学率规划到2030年为100%,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规划2030年达到95%以上。到2030年,市域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率 达到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2030年达到100%。各级城镇和农村社区建设完 善配套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和福利设施,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到203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至1.5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 值能耗降至2.2吨标准煤/万元;能源转换总效率提高到8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 100%;工业废气治理率达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100%。生态环境质量跻身 全国优秀城市前列。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济源市虎岭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2018-2025)的批复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济源市虎岭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2018-2025)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12.27•【字号】豫发改工业〔2018〕1068号•【施行日期】2018.1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技术开发区正文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济源市虎岭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2018-2025)的批复豫发改工业〔2018〕1068号济源市发展改革委:你委《关于申请批复济源市虎岭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2018-2025)的请示》(济发改〔2018〕336号)收悉。
经商省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统计局并报省政府同意,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济源市虎岭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2018-2025)》,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范围。
按照济源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中心城区用地规划,调整后的虎岭产业集聚区总面积30.4平方公里,分为东、西两个片区。
其中,东区东至东二环、东三环,西至文昌南路、沁园南路,南至南环路、获轵路,北至黄河大道、苇泉河,规划面积11.43平方公里(建成区4平方公里、发展区5.46平方公里、控制区1.97平方公里);西区东至焦枝铁路及小浪底专用线、西至西二环、南至济运高速、北至湨河北,规划面积18.97平方公里(建成区6.15平方公里、发展区8.41平方公里、控制区4.41平方公里)。
三、主导产业。
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
四、功能布局。
按照多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的要求,产业集聚区以黄河大道、南二环为产业发展轴,规划建设装备制造产业园、创新研发产业园、钢产品深加工产业园、精细化工产业园、电子零配件产业园和物流产业园,形成“两轴六园”的空间结构。
五、绿色发展。
严格按照建设区域的生态环保要求,切实抓好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等工作和配套措施落实。
济源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规划公示
济源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规划公示(1)录入:网站管理员来源:济源市城乡规划管理局时间:2012-7-6 关注度:6025目录第一部分总则第二部分市域城乡统筹规划第一章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第二章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第三章市域空间管制规划第四章村镇体系规划第五章市域城乡建设总体布局第六章村庄整合规划第七章市域综合交通规划第八章市域基础设施规划第九章市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第十章市域旅游发展规划第十一章市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第十二章市域综合防灾规划第十三章与周边城市协调发展指引第三部分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第一章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第二章城市空间结构第三章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第四章居住用地与保障性住房用地规划第五章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第七章土地开发强度控制与引导第八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第九章绿地系统规划第十章水系与景观系统规划第十一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第十二章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第十三章市政工程设施规划第十四章城市防灾与公共安全规划第十五章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第十六章旧城改造规划第十七章城市“五线”控制规划第十八章城市建设时序第十九章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第四部分附则第一部分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根据河南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加快“三化”协调发展,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战略部署,济源市确定了争当“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市的战略目标,为促进济源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省政府批准,济源市人民政府对《济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进行修编,编制《济源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以下称本规划)。
第2条指导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突出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理念,建立济源城市发展新模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济源从地区中心向区域中心转变;加强济源城乡总体规划的综合调控能力,提高规划实施效能。
济源市市域一体化总体发展规划 ppt课件
17
现状分析
社会经济条件
济源市近年来民生显著得到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社会保障水平持续
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9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763元,分别较上年实际增
长9.7%、10.7%,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化率达49.01%。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33
1
城乡一体化理论
2 国内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
3
对济源的启示
34
ppt课件
1、城乡一体化理论梳理
ppt课件
35
理论的主要发展历程
经济层面
体制层面
综合层面
生产要素在 时空上的优 化配置
调整和改革 传统的城乡 分割体制
扩展至政治 、经济、生 态环境、文 化、空间等 各个方面
济源
焦作
新乡
濮阳
郑州
开封
洛阳
平顶山
许昌 漯河周口商丘南阳来自驻马店ppt课件
信阳
9
规划背景
市级层面
省领导关怀
省委书记卢展工到济源进行工业企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对济源的发展 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四个重在”的要求,即重在持续,重在提升 ,重在统筹和重在为民。省长郭庚茂在考察济源市提出 “济源要参照新加坡模式推进新 型城镇建设” ;
产业集聚区
曲阳湖组团 轵城组团 克井组团 五龙口镇
邵原镇 坡头镇 梨林镇 大峪镇 王屋镇 下冶镇
2020年土地规划面积 2020年城市(镇)规划面积
(公顷)
(公顷)
4478.75
4780
济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章规划总纲一、规划范围、性质与时段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济源市所辖行政区,面积1893.76平方公里。
重点规划区域:黄河三峡—小浪底旅游带、王屋山—九里沟—五龙口旅游带和城市中心景区。
2.规划性质市域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属宏观战略性规划。
3.规划时段⏹近期:2002—2005年⏹中期:2006—2010年⏹远期:2010—2020年二、规划的战略目标1.总目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实现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实现旅游产业内部的协调发展1⏹实现旅游业的产业化2.阶段性目标⏹近期目标(2002—2005年):完成旅游发展规划所确定的主导旅游开发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和详细规划,完成招商引资,进入前期建设阶段。
进行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建设,实施旅游业投资的优惠政策,提高基本的旅游接待能力。
⏹中远期目标(2011—2020年):旅游业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达到较高的综合服务水平和完善的配套设施。
旅游业与相关产业之间形成衔接良好的产业链。
2第二章旅游开发条件分析一、自然和人文环境是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地区。
在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域中,拥有四大自然景观区和一个人文景观区,旅游景区的面积占市域总面积的1/3左右1.自然景观处于由黄土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上,形成了各具个性特色的四大自然景观区:⏹东北部太行山断崖峭壁和深切河谷景观区⏹西部王屋山山岳景观区⏹南部黄河峡谷、水利工程景观区⏹中东部平原景观区2.人文景观⏹处于中华民族的发源地的中原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的代表性地区之一,文物古迹数量在河南省居于突出地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河南省仅次于郑州市,居于第二位,是河南省经济条件较好的市。
⏹矿藏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和旅游资源是济源市三大资源优势。
33.旅游资源开发的区域组合划分为中心城区、王屋山区、九里沟区、五龙口区和黄河带:⏹中心城区的旅游开发以古代建筑文化景观、古代祭水文化景观和民俗风情文化景观为主。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4.02•【字号】豫政〔2021〕13号•【施行日期】2021.04.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2021年4月2日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目录第一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新征程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一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第二节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第二章指导方针第三章主要目标第一节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第二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第四章战略行动第二篇打造中西部创新高地第五章增强创新平台和载体支撑第一节引进培育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第二节推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发展第三节加快建设郑开科创走廊第四节拓展提升多层次区域创新载体第六章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第一节培育壮大创新企业群体第二节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第三节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第七章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第一节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第二节加强基础领域研究第三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第八章加快建设人才强省第一节加强人才培养开发第二节更大力度引进人才第三节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第九章构建良好创新生态第一节深化科研放权赋能改革第二节促进科技开放合作第三节营造良好创新氛围第三篇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第十章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第一节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第二节巩固提升战略支柱产业链第三节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链第四节推动制造企业加能提效第十一章建设现代服务业强省第一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第二节推动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升级第三节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第十二章建设高能级产业载体第一节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第二节加快服务业“两区”转型发展第四篇建设数字河南第十三章做大做强数字经济第一节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第二节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第十四章加强数字社会建设第一节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第二节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第三节打造数字生活新服务第十五章加快数字政府建设第一节推动政务信息化共建共用第二节加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第三节营造审慎包容的数字化发展环境第五篇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第十六章加快消费扩容提质第一节推进重点领域消费提档升级第二节培育新型消费第三节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第四节优化提升消费环境第十七章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第一节优化投资结构和方向第二节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第三节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第十八章建设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第一节提升供应链竞争优势第二节完善现代流通网络第三节健全流通体制机制第十九章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第一节提升郑州航空港支撑服务双循环功能第二节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第三节提高国际化双向投资水平第六篇构建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第二十章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第一节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第二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第三节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第四节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第二十一章保障市场公平竞争第一节加大产权保护力度第二节持续放宽市场准入第三节完善公平竞争制度第二十二章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第一节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第二节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第三节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第二十三章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第一节加强宏观经济运行调节第二节深化财税金融改革第三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第四节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第七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第二十四章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第一节加强耕地保护第二节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第三节推进粮食产业三链同构第二十五章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第一节加快发展现代种业第二节做大做强高效种养业第三节完善现代农业装备和服务支撑体系第四节丰富乡村经济业态第二十六章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第一节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第二节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第三节建设文明善治乡村第二十七章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第一节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第二节加强农业农村发展要素保障第三节培育城乡融合发展载体第二十八章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第一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第二节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第八篇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第二十九章增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第一节做强做优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第二节深入推进郑开同城化发展第三节推动郑州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第三十章提升洛阳副中心城市功能地位第一节提速提质建设洛阳副中心城市第二节培育发展洛阳都市圈第三节强化郑州都市圈和洛阳都市圈联动第三十一章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第一节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和城镇协同区建设第二节发展壮大重要节点城市第三节加快大别山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第四节联动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第五节协同打造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第三十二章深入落实县域治理“三起来”第一节夯实强县富民的产业支撑第二节加快县域改革发展第三节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城乡贯通第三十三章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第一节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第二节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第三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第四节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区域空间治理第一节深入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节推动资源要素向优势地区集中第三节支持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第九篇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第三十五章系统布局引领未来的新型基础设施第一节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网络第二节加强新型计算基础设施建设第三节加速构建融合基础设施第三十六章构建便捷畅通的综合交通体系第一节打造多向连通的骨干运输通道第二节建设立体互联的内畅网络第三节构筑多层级的综合交通枢纽第四节全面提升交通服务效能第三十七章构建低碳高效的能源支撑体系第一节增强多元外引能力第二节完善能源输配网络第三节优化省内能源结构第四节提升能源储备调节能力第三十八章构建兴利除害的现代水网体系第一节全力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第二节优化水资源配置第三节强化防洪薄弱环节建设第十篇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第三十九章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第一节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第二节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第三节持续提升公众文明素养第四十章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第一节加强黄河文化考古和遗产保护第二节打造黄河历史文化地标第三节扩大黄河文化影响力第四十一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一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第二节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第三节促进文化旅游全域融合发展第十一篇加快建设生态强省第四十二章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第一节推进沿黄生态带建设第二节加强黄河干支流污染治理第三节规范高效利用黄河水第四十三章构建大河大山大平原生态格局第一节增强山地生态屏障功能第二节构筑生态廊道网络第三节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第四十四章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第一节强化大气污染精准防治第二节深化水污染综合治理第三节保障土壤环境安全第四节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第五节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第四十五章积极践行绿色发展方式第一节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二节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第三节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第四节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第五节健全绿色发展政策体系第十二篇加快建设开放强省第四十六章高水平建设开放通道枢纽第一节增强“空中丝绸之路”辐射力影响力第二节强化“四路”协同联动发展第三节加快发展航空经济第四十七章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第一节深化高标准自贸试验区建设第二节完善多层次开放平台体系第三节加力提效推进开放招商第四节深化拓展国际合作空间第四十八章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第一节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第二节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第十三篇全面提高人力资本素质第四十九章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第一节推动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第二节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第三节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第四节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第五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第六节建设学习型社会第五十章提速提质建设健康中原第一节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第二节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第三节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第四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第五节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第五十一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第一节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第二节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第三节发展银发经济第十四篇加快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第五十二章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第五十三章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第一节千方百计稳定和增加就业岗位第二节加大重点群体就业扶持力度第三节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第四节加强失业风险防范第五十四章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第一节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第二节健全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第三节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第四节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第五十五章促进妇女儿童和青年全面发展第一节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第二节健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第三节完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第四节支持家庭发展第五十六章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第一节健全基层治理体系第二节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第三节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第十五篇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第五十七章坚决维护政治安全第五十八章确保经济领域安全第五十九章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第六十章健全现代应急管理体系第六十一章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第十六篇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第六十二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第六十三章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第六十四章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第十七篇加强规划实施保障第六十五章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六十六章建立统一规划体系第六十七章完善规划实施机制第六十八章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全省战略意图和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统筹重大战略和重大举措时空安排,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对济源的启示
1、城乡一体化理论梳理
理论的主要发展历程
经济层面
体制层面
综合层面
生产要素在 时空上的优 化配置
调整和改革 传统的城乡 分割体制
扩展至政治 、经济、生 态环境、文 化、空间等 各个方面
具体化 系统化
不再笼统来 谈城乡一体 化,而是从 某一个领域 入手来研究 城乡一体化
0
郑州 开封 洛阳 平顶山 安阳 鹤壁 新乡 焦作 濮阳 许昌 漯河 三门峡 南阳 商丘 信阳 周口 驻马店 济源
现状分析
城镇体系现状
现状分析
城镇体系现状
现状分析
城镇体系现状
现状分析
相关规划分析
市域空间结构规划——“两轴两区”,即两条发展轴和两个经济区。
现状分析
相关规划分析
中心城区一城三组团的框架基本确立,但是外围组团事实上没有有效的统一规划---城组割裂。
省域层面
规划背景
《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 通网规划》已获国家发展 和改革委员会批复。
三门峡
远景规划涉及到济源的有焦 作-沁阳-济源、济源-洛 阳吉利区-洛阳两条线。最 终形成以郑州为中心、洛阳 为副中心,以京广、陇海为 主轴、连接城市群地区的“ 十” 字加半环线网络构架。
省域层面
安阳
鹤壁
济源
焦作
新乡
240
480 350 1060 490 1052.23 325.5 128 120 120
用地保证率 (%)
94
72
106
57 82 59 45 23 56 85 99 92
备注
包括亚桥乡用地 指标
高新技术产业集 聚区控制区用地 可以全部保证 包括承留、思礼 两镇的独立建设
用地
不包括沁北电厂 用地
包括878.18 ha的 旅游渡假区用地
自然条件
现状分析
济源属华北地层 区,地质演变形成较 为完整的地层构造, 太古代、元古代、古 生代、中生代和新生 代地层一应俱全。
济源市在大地构 造位置上,东临太行 山复背斜南缘,西接 中条山台凸隆起带之 东部,处于两个单元 的交接地带。
自然条件
现状分析
济源市矿产资源 种类相对较多,主要 有:煤、铁、铜、铝 钒土、石英石、白云 石等,目前已查明各 种金属、非金属、能 源、水气等矿藏41种 ,探明储量有19种, 已开发利用的16种。 矿产资源在空间分布 上不均衡,主要集中 在克井、王屋、五龙 口、思礼、下冶和邵 原。
❖ 主要特征
长期性
整体性
地域性
互动性 双向性 广泛性
❖ 具体内涵
• 包括体制的一体、经济的链接、社会的趋同、空间的融合
Company Logo
城市一体化的动力机制与实现条件
动力机制
城市“集聚经济”的 拉力、农业产业化的 推力以及城乡间统一 的要素市场和基础设 施的融合作用力。
实现条件
城乡生产力达到较高 的发展水平、地区经 济发展比较均衡、城 镇相当密集、交通和 通讯等基础设施能适 应或超前于当前经济、 社会发展的要求。
省域层面
规划背景
《河南省城镇体系规 划》对济源的定位:
地区性中心城市;新 -焦-济(南太行)产业 带上的重要的战略支点 ;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 点市。
省域层面
规划背景
中原城市群“三化 ” 协调科学发展示范 区将成为国家战略
加快中原城市群 “ 三化”(工业化、城镇化 和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 发展示范区建设,大力推 进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 城镇化,积极推进农业现 代化。
自然条件
现状分析
济源市属暖温带 大陆季风性气候,受 季风和地形的影响, 地区气候差异性较大 ,总的特点是:春季 温暖多风,夏季炎热 多雨,秋季秋高气爽 ,冬季干冷少雪。
济源市属黄河流 域,境内大小河流200 余条,皆属黄河水系 ,其主要河流有沁河 和蟒河,均为黄河的 一级支流。
自然条件
现状分析
济源市辖5个街道办 事处,11个镇,539个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 会 ) 。 2008 年 底 全 市 总 人 口 67.96 万 人 , 其 中 非 农 业 人 口 25.57 万 人,占总人口的 37.63% 。 全 市 人 口 密 度为359人/平方公里。
相关规划分析
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
玉川产业集聚区
玉川产业集聚区,是依托优势产业,在现有产业区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扩 张和提升。集聚区所在的克井镇和五龙口镇都是济源的工业强镇,其中克井 镇煤炭等矿产资源相对丰富,采煤业、建材业比较发达,辖区范围内重点企 业有济源煤业、豫光金铅、丰田肥业、济世药业等。五龙口镇辖区范围内的 工业是伴随着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和济源市工业布局调整新形势发展而构筑形 成的,重点企业均为近年开工建成,如华能沁北电厂、豫光锌业、太行水泥 (百万吨新项目)、联创化工等。
濮阳
郑州
开封
洛阳
平顶山
许昌 漯河
周口
商丘
南阳
驻马店
信阳
规划背景
市级层面
省领导关怀
省委书记卢展工到济源进行工业企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对济源的发展 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四个重在”的要求,即重在持续,重在提升 ,重在统筹和重在为民。省长郭庚茂在考察济源市提出 “济源要参照新加坡模式推进新 型城镇建设” ;
济源市市域一体化总体发展规划 (20汇09报--演20示30)
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山大学
2010.05.28
本次规划编制工作方式和过程
本次规划编制的 工作方式:
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 专家领衔:规划团队、高校合作 部门合作:规划局、一体办、发改委、国土局、环保局等部门
本次规划编制的 主要过程:
现状分析
济源市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性质:国家 级能源基地,省级历 史文化名城,新兴工 业、旅游城市。
济源市的中心城 市到2020年由主城区 和轵城组团、克井组 团、曲阳湖组团共同 构成。2020年城市总 人口规模为54万人, 其中,主城区45万人 ,组团9万人。城市总 建设用地58.5平方公 里,其中城市建设用 地47.8平方公里 ,组 团建设用地 10.7平方 公里 。
玉川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类型确定为:新能源及能源产业、有色金属加工产 业。
现状分析
相关规划分析
玉川产业集聚区发展定位:新兴的新能源及能源和有色金属加工基地,生态园林 式产业园,循环经济示范区,规划总面积11.58平方公里。
现状分析
相关规划分析
虎岭产业集聚区
虎岭产业集聚区现有中原特钢、豫港焦化、金马焦化等大型企业3家,博海化工、 金康达玻璃、众联陶瓷等规模以上企业19家。
城市一体化的定义
城乡一体化指在一定 区域内,城市与乡村 在政治、经济、文化 等方面广泛融合,城 乡的发展有机结合, 形成“以城带乡,优 势互补,共同发展”
的城乡关系。
社会学和人类学 经济学 规划学
生态、环境学
Company Logo
城市一体化的内涵
❖ 基本内涵
是在明确城乡分工、相互促进基础上的双向发展形成最优空间 网络系统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为城乡居民创造一个物心俱丰的生 存环境。
4
包括人均GDP、 非农产业比重、 城市人均可支 配收入、城市 化率、农村居 民人均纯收入、 农村人口比重 等 (浙江省)
现状分析
相关规划分析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约3.99平方公里
发展定位——先进矿用机电、新材料、光电产业等高新技术的研发、中试、生产基地,先进 的产业集中区、改革创新试验区、和科学发展示范区。
现状分析
相关规划分析
现状分析
相关规划分析
城镇工矿建设
中心城区
产业集聚区
曲阳湖组团 轵城组团 克井组团 五龙口镇
Company Logo
城市一体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1
城乡经济融合 度、城乡人口 融合度、城乡 空间融合度、 城乡生活融合 度、城乡生态 环境融合度五 个方面共35 个 具体指标
2
包括城乡发展 度、差异度和 协调度三类共 42 个指标
3
包括工农业劳 动生产率比值、 城乡居民收入 比值、城市化 和工业化水平 差异、乡村社 会经济和产业 构成等 (宝鸡 市)
相关规划分析
现状分析
济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地类
2020年面积 (公顷)
规划期内 增( +)减(-) (公顷)
建设用地
29264.71
7600
城镇工矿用地
8681.51
2200
农村居民点
8323.75
-300
交通水利用地
10771.47
4300
其他建设用地
1487.98
1400
相关规划分析
现状分析
不包括寺郎腰规 划部分
汇报提纲
1 2 3 4 5 6 7
第一部分 背景和现状分析 第二部分 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 第三部分 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 第四部分 新加坡规划理念与借鉴 第五部分 市域城乡一体化规划 第六部分 核心区空间规划 第七部分 后续工作安排
1
城乡一体化理论
2 国内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
2010年1月下旬——现场工作调研 2010年2月至3月中旬——初步方案 2010年3月14日——在广州与中山大学项目组沟通 2010年3月25日——在郑州向济源领导汇报工作 2010年4月——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成果
汇报提纲
1 2 3 4 5 6 7
第一部分 背景和现状分析 第二部分 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 第三部分 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 第四部分 新加坡规划理念与借鉴 第五部分 市域城乡一体化规划 第六部分 核心区空间规划 第七部分 后续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