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加减法的验算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加减法验算方法的多样性.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理解验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减法的验算,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说一件事,好不好?(点课件:出示他们一起去商店的图片)东东要参加学校举行的运动会,因此星期天,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设计意图】用买东西的生活实例引出验算问题,目的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
二、探究新知1、师:点击课件,出示东东说的一句话(我们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
师:商店的阿姨问东东,小朋友,你能帮阿姨解决一个问题吗?东东说:没问题,阿姨。
阿姨:你们刚才在买的运动服的价钱是135元,运动鞋的价钱是48元,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吗?(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如:运动服的价钱比运动鞋的价钱贵多少?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当学生说出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时教师用屏幕显示这个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能帮一下东东解决这个问题吗?【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数学问题,并把教材情景图上的问题抛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教学例1(加法的验算)教师让学生根据刚才自己提出的问题,独立计算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师面批学生答案,个别学生应给予指点,课件出示:讲解之前先处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问题。
师问: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你们计算的结果是不是正确呢?怎样才能对它进行验算呢?我们先讨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小组讨论并在班上交流,师点评。
师: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的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点击课件:出现验算的方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加减法的验算课件PPT

减法的两种验算方法: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加数
加数 403 和
294 359
471 780 527
被减数 869 减数
差
602 147
369 258
578
智慧乐园:
小宁在算一道加法算式时,错把其中一 个加数百位上的数字4看作5,计算出 的结果是843,你知道正确的结果是多 少吗?
2、谁能根据487-226=261这道题马上说出下列 算式的得数?
487-261=( ) 261+226=( )
1、谁能根据137+254=391这道题马上说出下列 算式 的得数? 254+137=( 391) 391-137=(254)
391-254=( 137 )
2、谁能根据487-226=261这道题马上说出下列 算式的得数? 487-261=( 226 ) 261+226=( 487 )
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
加减法的验算
执教者:王小莲 执教者:王小莲
加减法的验算
1、谁能根据137+254=391这道题马上说出下列 算式 的得137=( )
391-254=( )
1、谁能根据137+254=391这道题马上说出下列 算式 的得数? 254+137=( 391) 391-254=( 137 ) 391-137=( 254)
1、一套运动服和一双 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2、应该找给妈 妈多少钱?
方法一:用183-135,看得 数是不是48; 方法二:用48+135,看得 数是不是183; 方法三:用183-48,看得 数是不是135.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三篇导读:本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加减法验算方法的多样性.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理解验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减法的验算,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说一件事,好不好?(点课件:出示他们一起去商店的图片)东东要参加学校举行的运动会,因此星期天,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设计意图】用买东西的生活实例引出验算问题,目的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
二、探究新知1、师:点击课件,出示东东说的一句话(我们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
师:商店的阿姨问东东,小朋友,你能帮阿姨解决一个问题吗?东东说:没问题,阿姨。
阿姨:你们刚才在买的运动服的价钱是135元,运动鞋的价钱是48元,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吗?(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如:运动服的价钱比运动鞋的价钱贵多少?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当学生说出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时教师用屏幕显示这个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能帮一下东东解决这个问题吗?【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数学问题,并把教材情景图上的问题抛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教学例1(加法的验算)教师让学生根据刚才自己提出的问题,独立计算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师面批学生答案,个别学生应给予指点,课件出示:讲解之前先处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问题。
师问: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你们计算的结果是不是正确呢?怎样才能对它进行验算呢?我们先讨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小组讨论并在班上交流,师点评。
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的验算》PPT课件

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结果。
745+219
=964
637+268 =905
725+538
=1263
139+682
=821
小学名校资料号,读书学习考试下 资料的好地方
你单独买过东西吗?
小学名校资料号,读书学习考试下 资料的好地方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后,回复:小学数学 可以获得,小学数学各年级全部PPT、教案、试卷
其他中小学科目也是这样回复关键词获得资料
感谢您的使用!请推荐到班级群,学校群,让更 多人获得好资料,好文章,大家会感激你
小学名校资料号,读书学习考试下 资料的好地方
如何计算花了多少钱呢?
小学名校资料号,读书学习考试下 资料的好地方
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135元
48元
小学名校资料号,读书学习考试下 资料的好地方
135+48=______元
怎样检验 加法计算 的结果?
1 3 5 + 41 8
1 8 3
(1)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2)用183-135,看得不是135。
三年级上加减法的验算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
1
55 + 67 = 122
加数
加数
和
完整版课件
2
观察式子,不计算,直接写得数
55 + 67 = 122
67 + 55 =( 122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22 – 55 =( 67 )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122 – 67 =( 55 )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完整版课件
7
来算
一下 吧!
一套运动服和一双鞋一共多少元?
135+48=1__8_3_(元)
135
+
48 1
183
验算:
48 + 135
1
183
答:一套运动服和一双鞋一共183元。
完整版课件
8
加法验算的方法
把加数的位置交换后再加一遍,看 结果是不是和原来的得数相同。
用和减一个加数,看得数是 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329
+464 843 893
完整版课件
12
回顾加法验算的方法
把加数的位置交换后再加一遍,看 结果是不是和原来的得数相同。
用和减一个加数课件
13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加法与减法的关系:可逆!
完整版课件
3
星期天东东和 妈妈一起去超
市买东西
完整版课件
4
欢迎光临!
一套运动服
我们买了:
一双运动鞋
完整版课件
5
它们的价钱 是:
135元
48元
在买东西的 过程中,你 能提出什么 数学问题呢?
完整版课件
三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的验算)说教材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的验算》说教材第八中学李炜一、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第一学段(1~3年级)(一、数与代数)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二、教材分析我说教材的内容选自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中《加、减法的验算》。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笔算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首先通过买东西的情境图,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
其次学生在以往学习加、减法计算中已经初步感受到加、减法的关系。
由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的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能正确验算⏹引导学生感受验算方法的多样性,启发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加减法的验算。
教学难点: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的多样化。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以有意注意为主,易于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
依据对新课标的认识,数学教学应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贴近生活这一特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1、创设情境,激疑设思。
2、合作学习,主动探究。
3、实践应用,回归生活。
四、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节教学内容是学习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教材的编排有以下特点:(1)用买东西的生活实例引出验算问题。
(2)以往加减法的验算是放在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中分别学习的,现在采用加减法验算集中编排,加减法的几种验算方法集中出现,以利于学生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体现方法多样化。
(3)体现合作学习的要求,加减法的验算方法都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
三年级加减法验算怎么验算

三年级加减法验算怎么验算
三年级的数学加法竖式计算例子分析并验算
172+553
解题思路:两个加数的个位对齐,再分别在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相加结果满10则向高位进1,高位相加需要累加低位进1的结果。
解题过程:
步骤一:2+3=5
步骤二:7+5=2 向高位进1
步骤三:1+5+1=7
根据以上计算步骤组合计算结果为725
验算:725-553=172
扩展资料~验算结果:将减数与被减数个位对齐,再分别与对应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减,不够减的需向高位借1,依次计算可以得出结果,减数小于被减数将两数调换相减最后结果加个负号;小数部分相减可参照整数相减步骤;
解题过程:
步骤一:5-3=2
步骤二:12-5=7 向高位借1
步骤三:7-5-1=1
根据以上计算步骤组合计算结果为172。
第二单元-加减法的验算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课题名称:加减法的验算
教学年级:三年级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主要内容
P27—28 例1、例2(加减法的验算)
2.教材编写特点
教材通过买东西的生活实例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
教材采用加减验算集中编排,以利于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3.教材内容的核心数学思想
教材注意创设实际问题,从已有的认识出发去探索,体现了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索的要求。
4、我的思考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
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索。
二、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加、减法计算的学习,已经出初步会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其次是学生在以往学习加、减计算中已经初步感受到加、减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习加、减法的验算,学生更容易理解,从而轻松学会。
选择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学生独立思考、自主
探究,同伴间充分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究加、减法的验算。
因此小组讨论和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探究是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
我的思考:加、减法验算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教学中从实际情境中引出检验,通过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
三、学习目标
1、通过加减法互逆关系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会对加法和减
法进行验算。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能用所学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活动
五、教学效果评价。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法的验算1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加减法的验算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①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减法的验算,并通过减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会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②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③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具准备:老师准备挂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师:昨天,老师让同学们调查了有关爸爸、妈妈买家里东西,是怎样付钱的。
谁愿意说一说。
生1:爸爸买一双鞋和一个足球要165元钱,爸爸付200元钱,阿姨找给爸爸35元。
生2:......师:同学们,调查得真多,(挂图)昨天小明妈妈拿200元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183元,阿姨找给妈妈多少钱?板书:200-183=17(元)2 0 0- 1 8 31 7师:小明说什么?生:小明说找的钱对不对呢?师:小精灵也说: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板书:减法的验算合作学习探究新知①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
(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不同的方法,如:生1:我用200减17,看是不是等于183。
生2:我用17加上183,看是不是等于200。
师:你最喜欢哪种方法?②做一做:教科书第28页。
③比一比,看谁聪明。
用0,1,2,......9这十个数字组成一个加法竖式。
④啄木鸟捉害虫(电脑显示)苹果树上有许多虫子,请同学们来当啄木鸟为苹果树捉害虫。
1 4 7 7 8 0 4 6 4- 2 8 - 5 1 - 2 2 31 2 9 7 3 9 2 4 1●全课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⑤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实践活动:回家把昨天你调查到的情况,用验算的方法告诉爸爸、妈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的验算》PPT课件

135元
48元
135+48=______元
怎样检验 加法计算 的结果?
135 + 48
1
183
(1)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2)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3)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结果。
745+219 =964 725+538 =1263
你单独买过东西吗?
PPT模板下载: 节日PPT模板: PPT背景图片: 优秀PPT下载: Word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教案下载:
行业PPT模板: PPT素材下载:
PPT图表下载: PPT教程: Excel教程: PPT课件下载: 试卷下载:
如何计算花了多少钱呢?
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637+268 =905 139+682 =821
用0、1、2、……9这十个数字组成一个 加法竖式。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25日星期一2022/4/252022/4/252022/4/25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4月2022/4/252022/4/252022/4/254/25/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252022/4/25April 25,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Hale Waihona Puke ,还在路上……
加减法的验算(三年级 )

你们表现太 加数 381 294 35
棒了,下面 加数 403 233
47
再给你们个 和 机会。你们
784 528730
可要填对呀!
被减数 869 602 405
减数 578 233 147
差 291 369 258
加减法的验算(三年级 )
你会吗?
用0,1,2,… ,9 这十个数字组成一
个加法竖式。 +
加减法的验算(三年级 )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你的支持,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
(三年级 )
加减法的验算(三年级 )
.
..
运动服
135元 运动鞋
拿
48元
200 元
找的钱 找您 对不对 17元 呢?
加减法的验算(三年级 )
一套运动服 和一双运动 鞋一共要用 多少元?
135+48=183(元)
加减法的验算(三年级 )
相信自己能行!
计算下面各题,并验 算
746+219
637+268
483+274
254+530
加减法的验算(三年级 )
应找给妈妈多少钱?
200-183=17(元) 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 大家讨论一下好吗?
加减法的验算(三年级 )
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我也学会 了,同学 们你呢?
359-136=
408-57=
345-114= 438-275=
加减法的验算(三年级 )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 4教学设计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交流减法验算方法,体会验算方法的多样化,学会减法的验算。
2.理解验算的意义所在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用所学到得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验算方法,能正确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养成自觉检查验算的习惯。
一、准备练习1.让学生用840、360、480三个数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预计学生不难写出360+480=840、480+360=840,840-360=480,840-480=360师: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2.根据350+123=473写出另外的三条算式。
(这样的复习,渗透加减法的关系,在思路上为新课作铺垫,达到隐而不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帮小明的妈妈计算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并用多种方法眼算了加法的计算结果。
如果妈妈付给营业员阿姨200元,营业员阿姨找回了17元,营业员阿姨找的钱究竟对不对呢?2.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要知道营业员阿姨找的钱究竟对不对,应该怎么办?让学生充分说一说后,教师揭示并板书课题:减法的验算。
【承接上一节课的现实情境,体现“加法”与“减法”知识的相互联系,同时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出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提出问题。
师:营业员阿姨应找回妈妈多少钱?该怎么列式?板书:200-183=17元师:你能不能用估算的方法,说说这个答案对不对?引导得到把183看作180,估算是找回20元左右,并且比20小,所以这个答案很可能对。
师:那么要知道找回17元究竟对不对,你认为可以怎样检验?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和小组成员交流。
2.汇报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验算方法和结果。
预设:由于学生已学习了加法验算,知道了什么是验算,所以这里让学生自主探索,结合具体问题提出验算的方法。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加减法验算_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加减法验算_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加减法的验算,学生差不多学习了三位数的加减法,以往加减法的验确实是放在加法和减法的运算中分别学习的,现在采纳加减法的集中验算方法集中显现,以利于学生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明白得和把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疑设思。
在讲例1前先出示算式45+56=101,56+4 5=(),101-45=()101-56=()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小组内交流填写结果运算法,意图让学生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为本节课学习加减法的验算做好知识铺垫。
接着出示有联系的两幅情形图,让学生看图提出问题并自己运算。
然后出示小孩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样解决小孩提出的问题“找的钱对不对”,也确实是要加查运算结果是否正确,引出课题。
如此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收集信息,提出问题,有主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如何样检验加法的运算结果”,教师可先让学生独立摸索,你想用什么方法检验加法的运算结果?再组织小组讨论和汇报。
因为学生初次接触验算,可让学生边看书,边摸索和讨论,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和提示。
最后就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验算时学生第一次接触,安排让学生独立摸索亲自试一试,目的是培养学生认真摸索、独立创新的学习品质。
减法的验算与加法验算相同易燃可采纳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由于学生在学习加法验算时差不多了解了如何进行验算,充分表达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观看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关系,提出验算的方法。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适合自己进展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学生的方法对他自己来说确实是最好的方法,我们必须尊重个体的数学现实,无须把自己认为最优化的算法强加于学生。
反对绝对化的统一算法并不表示能够让学生法人自流,不加引导,能够给学生尝试运算、选择优化的时刻,让学生在运算中读出最适合自己的最优化方法。
三、实践应用先让学生用新学的验算方法运算差不多的运算并验算的题目,反馈学生对新知的把握情形,并针对集中问题及时订正。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加减法的验算(二)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加减法的验算(二)一、课前预习1. 完成课前作业本节课的课前作业为P54页的第4题和第5题,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且注意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2. 复习加减法的验算规则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加减法的验算规则,即加法的验算是减法,减法的验算是加法。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进一步练习这一知识点,以便更好地掌握。
二、课堂探究1. 导入新知识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新的知识点——加减法的计算,并通过实际例子来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2. 学习加减法的计算方法1.加法计算方法例1:37+19=?步骤1:将37写在竖式的第一行,把19写在第二行。
步骤2:从个位数开始,依次将每一位上的数字相加。
步骤3:如果某一位上的数字相加大于等于10,则需向前一位进“1”,并在当前位上写下实际相加结果的个位数。
3 7+ 1 9根据步骤2,我们可以计算出3+9=12,则需向前一位进“1”,得到实际结果的个位数为2,这时,我们需要将2写在第二行的个位上。
3 7+ 1 92步骤3:我们继续计算第十位的数字,由于此前进过“1”,此时我们需要将进位加进第一行的数字上,即3+1=4,因此,最终结果为:3 7+ 1 95 2因此,37+19=562.减法计算方法在减法的计算方法中,我们需要借位。
具体步骤如下:例2:54−28=?步骤1:将54写在竖式的第一行,将28写在第二行,按照减法计算的步骤将每一位上的数字依次相减。
5 4- 2 8步骤2:计算个位数上的差值,由于4小于8,现在无法进行减法计算,因此我们需要从十位数上借“1”,并将其加上个位数的“10”,得到14。
此时,我们就可以进行减法计算,即14-8=6。
5 4- 2 86步骤3:计算十位数上的差值,由于我们从个位数上借了“1”,因此在十位上需要将这个“1”减掉,得到5,同时,由于第一行上的数字为5,减去第二行上的数字的2,实际上也是减了“1”,因此此时第一行的数字为3。
三年级上加减法的验算PPT课件

精品ppt
9
选
择
你
喜
746+219= 965
欢 的
方
637+268= 905
法 验
算
!
精品ppt
10
填上合适的数,并说明理由 ?
加数
377
加数
403
和
780
294 233 527
359 471 830
精品ppt
11
检验下面各题,把做错的改过来
175
- 62 137 113
259
+148 307 407
精品ppt
7
来算
一下 吧!
一套运动服和一双鞋一共多少元?
135+48=1__8_3_(元)
135
+
48 1
183
验算:
48 + 135
1
183
答:一套运动服和一双鞋一共183元。
精品ppt
8
加法验算的方法
把加数的位置交换后再加一遍,看 结果是不是和原来的得数相同。
用和减一个加数,看得数是 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加法的验算
精品ppt
1
55 + 67 = 122
加数
加数
和
精品ppt
2
观察式子,不计算,直接写得数
55 + 67 = 122
67 + 122 – 55 =( 67 )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122 – 67 =( 55 )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329
+464 843 893
精品ppt
12
回顾加法验算的方法
把加数的位置交换后再加一遍,看 结果是不是和原来的得数相同。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题《加减法验算》

选题:
题目分析
题目背景
出自: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 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验算中 练习七的第3题 。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万以内的加减法(一)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大数的认识
题目分析
分别求一个加数、另一 个加数、和、差、减数、 被减数。
题目简单但容易加减 混淆
题目分析
• 已学过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
指导策略
指导策略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出该题型的解题思路。 •操作与思考相结合。
解指导
解题指导
1.复习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2.经历观察、思考后,引导学生发现以上等量关 系式(提示从右往左读) 。 3.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已知量和未知量选择对应的 等量关系式进行计算。
找出隐含的等量关系及计算所需条件。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出该题型的解题思路。 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培养有条理, 规范的解题习惯。
谢谢!
题目背景
题目背景 题目分析 指导策略 解题指导 题目变式 拓展探究 解题反思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2
?+403=780 ?=780-403 ?=377 4.引导学生回顾解题过程,探究解题策略。
题目变式
题目变式
拓展探究
拓展探究
一个数减去382,小马虎将被减数的个位和十位上 的数字互换了,结果得172,那么正确的差应该是 多少?
•有值得思考探究的因素 •隐含着的等量关系
解题反思
让学生尝试着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
三年级上册加减法验算教学反思

教学文档
三年级上册加减法验算教学反思
以往加减法的验算是放在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中分别教学的,现在在加法验算中集中编排,为了让学生学习“终身受益〞的教学,对于这局部的教学我还颇费一番心思。
就拿加法验算教学来说,依据教材主题图给出的生活情景“妈妈买了一套运动服138元和一双运动鞋48元,一共要多少钱?〞怎么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引入加法的验算教学。
整个过程为了表达学生主体,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商量交流,由学生说出验算方法。
虽然初次接触验算,但是许多学生因为有生活中检验的经验做累积,通过观察加减法各局部的关系,他们很快找到验算的方法:〔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
〔2〕用和减一个加数,看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由于是学生的自主发觉.自我总结,学生们很快掌握验算方法,并很快理解了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在减法的验算教学中我也是采取如此的方法,并且比拟两种验算方法的不同。
课后我自认为非常成功,孩子们真正将加减法的检验方法学到家了,但是从课后反应看,班级出现了明显的两级分化,局部孩子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不仅多,而且说得很清楚;还有一局部学生两种验算混乱不清,乱做一气。
当时我在想,如果只是为了考试,我加法和减法都只教一种最简单的验算方法多好,学生做题的正确率保证比现在要好。
可是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简单的知识点,而是要让学生了解数学思维与方法,理解数学各种运算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真正融会贯穿。
因此对于那局部混乱不清的学生,我要通过其他教学手段,给时间让他们充分理解,我信任只要我始终抱着让学生学习终身受益的数学的信念,学不好数学的学生肯定会越来越少。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 + 67 = 122
加数 加数 和
观察式子,不计算,直接写得数
55 + 67 = 122
67 + 55 =( 122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22 – 55 =( பைடு நூலகம்7 )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122 – 67 =( 55 )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加法与减法的关系:可逆!
用和减一个加数,看得数是 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135+48=____( 183 元)
135 + 41 8
验算:
48 + 135 1 183
183
答:一套运动服和一双鞋一共183元。
加法验算的方法
把加数的位置交换后再加一遍,看 结果是不是和原来的得数相同。
用和减一个加数,看得数是 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746+219= 965
637+268= 905
星期天东东和 妈妈一起去超 市买东西
欢迎光临!
一套运动服 一双运动鞋
我们买了:
它们的价钱 是: 135元
48元
在买东西的 过程中,你 能提出什么 数学问题呢?
1、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2、付了200元,售货员应该找给妈妈多少元?
来算 一下 吧!
一套运动服和一双鞋一共多少元?
选 择 你 喜 欢 的 方 法 验 算 !
填上合适的数,并说明理由 ?
加数 377 294 359
加数
和
403
780
233
527
471
830
检验下面各题,把做错的改过来 175 - 62 137 113 259 +148 307 407 329 +464 843 893
回顾加法验算的方法
把加数的位置交换后再加一遍,看 结果是不是和原来的得数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