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调查“生活垃圾”》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减少生活垃圾产生及提高资源利用率”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调查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运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实践,掌握数据整理与分析的基本技巧。
-举例:通过设计问卷,让学生了解周围人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和行动;访谈垃圾处理厂工作人员,了解垃圾处理现状。
2.教学难点
(1)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对某些垃圾的分类产生混淆,难以准确判断。
具体内容包括:
(1)生活垃圾的分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2)生活垃圾的危害:对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等。
(4)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
(5)数据分析:整理调查数据,分析生活垃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熟悉或者缺乏自信。为了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提前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引导他们提前了解讨论主题,并在讨论过程中多给予鼓励和支持。
此外,学生在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在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如何将数据转化为图表、如何从数据中提炼有效信息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个专门的数据分析环节,教授学生一些简单实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据。
调查生活垃圾课程设计
生活垃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掌握生活垃圾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环境,节约资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具体分解为以下三个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理解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定义及区别。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方法,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析垃圾成分,提出减少垃圾产生和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建议。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爱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提高环保行动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介绍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定义及分类方法。
2.生活垃圾的基本方法: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方法,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析垃圾成分。
3.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建议:引导学生提出减少垃圾产生和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建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生活垃圾的基本方法及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建议。
2.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析垃圾成分,提出减少垃圾产生和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建议。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生活垃圾处理案例,让学生了解垃圾处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4.实验法: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验,增强学生对垃圾分类方法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生活垃圾》。
2.参考书:关于生活垃圾处理和环保方面的书籍。
3.多媒体资料:生活垃圾处理的相关视频、图片等。
4.实验设备:垃圾分类实验器材。
5.表:用于学生分组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情况。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调查“生活垃圾”》 示范教学设计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通过解决“调查生活垃圾”中的问题,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体会其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
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科书创设了“调查生活垃圾”的情境。
呈现多组数学信息,由此引出两个问题的讨论,进行小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通过对后三个问题的解决,说明小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一样。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难点:运用小数混合运算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1)打保龄球。
(2)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8×5÷4 99÷9+23100-90÷9 96÷(2×4)2.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居住的环境怎样?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说说。
师:小区内每天产生的垃圾多吗?学生结合自己的小区实际自由说说。
课件出示:师:看到这些垃圾,你都想知道什么?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
通过谈话,让学生感受垃圾给人们带来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学生1:我想知道怎样做,才能让垃圾少一些。
学生2:我想知道一个人每天产生多少垃圾?……当学生提到问题3时,师适时说:这个问题问得好!前几天,五年级的同学对我们平时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了调查研究,我们一起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调查“生活垃圾”的不便,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调查“生活垃圾”》 作业设计方案
《调查“生活垃圾”》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不断增加,垃圾处理问题日益严峻。
为了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特设计本次关于“生活垃圾”的调查作业。
二、作业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活垃圾的来源、种类、数量和处理方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垃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4、鼓励学生提出减少生活垃圾产生和改善垃圾处理的建议和措施。
三、作业内容与步骤(一)准备阶段1、知识讲解(1)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介绍生活垃圾的定义、分类标准和常见的处理方法,如填埋、焚烧、堆肥等。
(2)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2、分组与分工(1)学生自由组合,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6 人。
(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小组的活动。
(3)小组成员根据各自的特长和兴趣,进行分工,如负责资料收集、实地调查、数据记录、报告撰写等。
3、制定调查计划(1)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调查目的和任务,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包括调查的地点、时间、方法、人员安排等。
(2)调查计划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充分考虑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调查阶段1、家庭生活垃圾调查(1)学生记录自己家庭一周内产生的生活垃圾种类和数量,包括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2)观察家庭成员的垃圾投放习惯,了解家庭是否进行垃圾分类以及分类的情况。
2、社区生活垃圾调查(1)各小组选择一个社区进行实地调查,观察社区内垃圾桶的设置和分布情况。
(2)采访社区居民,了解他们对生活垃圾处理的看法和建议。
(3)统计社区内垃圾桶的垃圾清运频率和垃圾总量。
3、学校生活垃圾调查(1)观察学校内垃圾桶的设置和使用情况,包括垃圾桶的种类、数量和位置。
(2)了解学校食堂、教室、宿舍等场所产生的生活垃圾种类和数量。
《考察探究——关于生活垃圾的研究》(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苏少版
考察探究——关于生活垃圾的研究一、活动目的本活动旨在让三年级的小学生们通过考察、探究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方式以及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加深他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理解。
二、活动内容1. 前期准备在活动开始前,老师需要提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安排好活动时间、场地和人员;2.准备好相关材料,比如垃圾分类图、垃圾处理设施等,以便于活动中使用;3.做好相关知识讲解的准备,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相关知识。
2. 活动流程活动分为两个环节:实地考察和总结讨论。
2.1 实地考察活动开始前,老师先向学生简要介绍一下本次垃圾分类考察的目的和意义,然后带领学生去实地考察当地的垃圾分类方式和处理设施。
在考察过程中,老师要做好以下工作:1.让学生观察垃圾桶上的分类图标,了解垃圾的分类方式和分类规则;2.让学生观察垃圾分类设施的种类和数量,了解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情况;3.让学生深入垃圾处理设施的内部,了解垃圾是如何处理的,以及对环境会有什么影响。
2.2 总结讨论考察结束后,老师带领学生回到教室,开展总结讨论环节。
在总结讨论环节中,老师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让学生回顾实地考察的过程,分享他们的考察心得和感受;2.提问学生,让他们思考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垃圾处理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人应该如何负起环保责任;3.制定小组活动,鼓励学生一起探讨如何对垃圾进行合理分类处理,并在实际生活中落实环保行动。
三、活动效果经过本次活动的考察探究,学生们对垃圾分类、垃圾处理方面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而且,通过小组活动的制定和实行,学生们能够更加自觉地遵守垃圾分类规定,减少垃圾产生,保护环境,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和环保意识。
在未来的生活中,他们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环保工作中,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第一篇:《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调查“生活垃圾”教学目标: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善于探讨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够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口算9.6÷3 8.1÷9 12×0.3 2.4×30 7.7÷7 3.5÷5 5.4÷0.9 16.8+2.1 3.6-1.8 0.36÷0.32、下列各题哪一步先算,就在哪一步的下面画一条横线38-12×3 39÷13+5 100÷10×11 36+10-24(25-3)÷113、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在没有括号的时候,要(),如果只有乘、除法或者是加、减法就得按()计算;如果有括号就()。
二、探究新知1、研究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有选择性地出示问题: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那么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学生阅读题目后,教师提问:“要想求出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需要什么书籍条件?题目中是否直接给出?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组汇报,学生可能会呈现的方法:一种方法:先计算4×7=28,算出四周一共多少天,再用30.8÷28算出平均一天产生多少垃圾。
另一种方法:先算每周产生多少千克垃圾,用30.8÷4=7.7,再用7.7÷7算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生活垃圾小调查(教学设计)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生活垃圾小调查(教学设计)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态度。
4.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活垃圾的分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
2. 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分类投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3. 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环保、资源利用、减少污染。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态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垃圾分类图示。
2. 学具:调查表、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生活垃圾的现状,引发学生的关注。
2. 新课内容:讲解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方法,让学生了解环保、资源利用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垃圾小调查,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调查结果,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态度。
六、板书设计1. 生活垃圾小调查2. 内容: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方法、重要性3. 插图:垃圾分类图示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本次活动,设计一份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海报。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态度。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本次生活垃圾小调查活动,使学生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态度。
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出贡献。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 【完整版】
1
课题
调查“生活垃圾”
科目 五年级数学上册
学校 大石桥市北街小学
课时
一课时
教者
邓丽娟
1.通过解决“调查生活垃圾”中的问题,学习小数四
教 则混合运算,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
学 能正确计算。
目 2.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的过程中,能从多方面发
标 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脱式计算——整数除法
2
顾学过的思 方便理解接
308÷(4×7)308÷4÷7,
则混合运算 下来的课堂
信息技术提升工程教师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
应用说明)
要求小组合作交流在解 学习成果,结 提高自学能
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 束 后 要 进 行 力,激发自
难,师生共同解决
补充或纠正, 学兴趣,形
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掌 识和方法
四、交流反馈
确 定 好 要 全 成主动思考
1.多元展示,方法多样 班 交 流 的 计 问题并解决
化:求一个人平均每天 算方法
问题的良好
生产生活垃圾的数量使
习惯
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 学 生 独 立 列 锻炼学生多
2.质疑问难:小数四则 出算式解答, 样方法解决 教
混合运算计算时要注意 并 说 出 是 如 问 题 的 能
什么课堂总结:孩子们, 何解答的 学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四
力,注意使 用四则运算
则混合运算Hale Waihona Puke 谁来说一的注意事项过
下,我们怎样计算呢 学 生 总 结 本
五、课堂总结: 程
1.知识方面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调查生活垃圾处理之《治理垃圾》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处理方式;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3.激发学生的环保创意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人类造成的垃圾问题日益严重,如何有效地处理垃圾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
本节课将围绕生活垃圾处理展开学习,包括垃圾分类、垃圾处理技术和生活中的垃圾处理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教师播放有关垃圾处理的视频,让学生对垃圾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2.调查组建立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有关垃圾处理的主题进行调查。
例如:垃圾分类、垃圾处理技术、垃圾处理中的问题等。
3.调查与研究学生小组展开实地调查和网络研究,收集有关调查主题的资料和信息。
4.制作调查报告学生小组根据调查结果制作调查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调查的目的、方法、结果和建议等。
5.报告交流学生小组轮流向全班同学进行报告,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和讨论。
6.展示创意作品鼓励学生小组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和制作相应的创意作品,可以是垃圾分类手册、垃圾回收箱或其他创意作品。
7.评价与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和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垃圾处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每个人都应该为环境负责。
四、教学评价:1.调查报告的内容是否全面,论据是否有说服力;2.创意作品的设计是否符合环保理念,是否能够实际应用;3.学生在报告交流和讨论中是否能积极参与,是否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展开思考;4.学生的总结是否能够反映本次活动的学习收获和深化。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垃圾处理厂或垃圾回收站,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了解垃圾处理的过程;2.通过社区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和垃圾回收的实际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去。
五年级数学上册《调查生活垃圾》教案、教学设计
2.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针对学生在垃圾分类方面的知识薄弱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4.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参与生活垃圾的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习惯。
2.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讨论、分享、展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结合实际情境,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活中的实际垃圾问题为切入点,提出问题:“我们每天都会产生很多垃圾,你们知道这些垃圾都去哪里了吗?垃圾处理对我们的环境有什么影响呢?”引发学生对垃圾处理问题的思考。
2.通过展示垃圾处理场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垃圾处理的现状,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调查生活垃圾》。
五年级数学上册《调查生活垃圾》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调查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思维对生活垃圾进行调查、分类和分析。
2.使学生了解我国生活垃圾的现状及分类处理的意义,掌握相关环保知识。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调查生活垃圾》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第6课时调查“生活垃圾”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创设了“调查‘生活之圾’”情境。
呈现多组数学信息,由此引出两个问题的讨论,进行小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通过对后三个问题的解决,说明小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一样。
学习目标:
1.通过解决“调查‘生活垃圾’”中的问题,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一样,并会进行小数混合运算。
2.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3.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会进行小数混合运算。
1/ 7
教学难点:
运用小数混合运算解决,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是怎样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问题探究:
师:在这节课之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一下关于生活垃圾的资料,你
们都收集了吗?
师:有两个班的同学也做了同样的调查。
2/ 7
3/ 7
4/ 7
5/ 7
3.淘气家9月每天预订3袋纯牛奶,按批发价共付85.5元,这样每袋比零售价便宜多少元?
6/ 7
7/ 7。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垃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生活垃圾》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通过生活垃圾的数量、种类和处理方式,让学生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垃圾的产生和合理处理垃圾。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和观察能力,他们对于身边的环境问题感兴趣,并且愿意参与到解决环境问题的行动中。
但是,学生对于垃圾的处理方式和环保知识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他们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2.学生能够运用方法,收集和整理垃圾数据,提高实践能力。
3.学生能够提出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和合理处理垃圾的建议。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方法,收集和整理垃圾数据。
2.难点:学生能够提出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和合理处理垃圾的建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垃圾处理视频和图片,用于导入和呈现。
2.教师准备工具,如问卷表和统计。
3.教师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如垃圾分类标识和垃圾处理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垃圾处理的视频或展示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然后,教师提出本节课的主题《生活垃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关于垃圾的数据和信息,如垃圾的数量、种类和处理方式。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垃圾的产生和合理处理垃圾。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问卷调查教学设计优秀5篇
问卷调查教学设计优秀5篇问卷调查教学设计篇一一、活动名称:生活垃圾的调查与研究二、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从而自觉保护环境卫生。
2、了解垃圾处理的方法,运用写、画、说等方式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增强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1、课前让学生通过调查、采访完成《垃圾调查报告表》;查找有关垃圾处理的资料。
2、准备一些水果、饮料、小食品。
3、准备3个垃圾箱。
四、活动方式:学生分小组开展活动。
五、活动过程:(一)、计算导入。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上一堂活动课,活动前我得考考大家的计算能力。
1、示题:滨州市约有1500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垃圾,滨州市每天会产生多少千克垃圾?如果按30天计算,每月会产生多少千克垃圾?如果一年按365天计算,每年会产生多少千克垃圾?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1日:150000千克1月:4500000千克1年:54750000千克如果用载重5吨的货车一次把一年的垃圾拉完,需要多少辆货车?(10950辆)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感想?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感想。
刚才我们算出的'数据只是滨州市一年家庭产生的生活垃圾,滨州市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工厂、宾馆、饭店、商店,它们产生的垃圾远远超过上面的数据。
光滨州这个小城市一年就有这么多垃圾,那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那么多垃圾怎样处理就是一个大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垃圾处理的问题。
(二)、汇报调查结果,交流垃圾处理的方法。
请大家分小组互相交流在调查活动中收集到的有关垃圾危害和垃圾处理的资料,然后每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三)、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周围的环境状况及自己应该怎样做。
1、说说你周围有哪些乱扔垃圾,污染环境的行为?2、面对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你打算怎样做?(1)把自己带来的食物吃完,然后把手头的垃圾进行分类,分别放在三个垃圾箱里。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调查生活垃圾》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调查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处理,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处理现状,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调查生活垃圾的分类、垃圾的处理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调查和观察能力,对生活中的垃圾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垃圾的处理和分类方法还不够明确,对于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的实践操作还不够熟练。
此外,学生对于环保意识的认识还不够深刻,需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处理现状,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学会调查和观察生活,提高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和总结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处理现状,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学会调查和观察生活,提高环保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垃圾的处理现状,提高环保意识。
2.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和总结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分类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垃圾的处理现状,收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观察生活中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准备进行调查。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城市垃圾处理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垃圾的处理问题。
提问:“你们知道垃圾是如何处理的吗?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垃圾处理现状的数据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垃圾处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为垃圾处理做些什么?”3.操练(15分钟)教师发放垃圾分类卡片,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要求学生将卡片上的垃圾物品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两种计算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学生板演,并且讲解自己的算式。
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方法一
30.8÷(4×7)
= 30.8÷28
=1.1kg
方法二
30.8÷4÷7
=7.7÷7
学生观看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师提问学生有关视频内容,导入本节内容。
学生介绍视频内容。
出示课题 调查“生活垃圾”
二,探究新知
1 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的情境图。
学生独立思考,汇报学习结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 课件出示第一个题目,一个人4周可产生30.9kg生活垃圾,那么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学生自己总结。
回顾知识,加深记忆。
四 作业布置
第19页练一练的第2题和第3题。
预习下一节内容。
板书设计
查阅领
导签字:
调查生活垃圾
30.8÷(4×7) 30.8÷4÷7
= 30.8÷28=7.7÷7
=1.1kg =1.1kg
查阅日期:
小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教后反思:
一,导学不自然,引导学生不够灵活。
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1 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方法,会进行小数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法指导:观察探索 合作交流 练习提升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个人复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一单元调查“生活垃圾”》是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调查生活垃圾的分类,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生活垃圾的分类、垃圾的统计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垃圾处理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处理知识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知识,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垃圾的统计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知识,学会利用数学方法对垃圾进行统计和分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统计、分析等环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环保,提高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活垃圾的分类知识,垃圾的统计方法。
2.难点:如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垃圾处理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知识。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调查、统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完成调查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知识,准备相关调查材料。
2.学生准备:学会合作调查的方法,准备好记录调查结果的表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生活垃圾的分类知识,引发学生对垃圾处理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提出调查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学校或家庭周围的生活垃圾进行调查。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调查,记录调查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垃圾的总量、分类比例等。
调查生活垃圾课程设计
调查生活垃圾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标准,掌握常见的分类方法。
2. 学生能了解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认识到减少垃圾产生和合理处理垃圾的重要性。
3. 学生掌握调查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垃圾进行调查和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自己所在社区的垃圾处理情况进行调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作能力,学会分享和倾听他人意见。
3. 学生能够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环保意识,关注生活垃圾分类问题,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2. 学生通过调查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关心社区环境建设。
3. 学生养成合作、尊重、关爱他人的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本课程针对学生特点,结合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旨在让学生在实际调查活动中,掌握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实践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改善社区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内容1. 生活垃圾的分类标准:介绍我国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以及各类垃圾的特点和识别方法。
2. 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垃圾填埋、焚烧等处理方式对土壤、空气、水源等环境要素的影响,探讨减少垃圾产生和合理处理垃圾的必要性。
3. 调查方法与数据分析:学习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了解如何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和整理分析结果。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生活垃圾调查,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自己所在社区的垃圾处理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
5. 教材章节:- 第一章:生活垃圾概述- 第二章: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处理- 第三章:环境问题与生活垃圾- 第四章:调查方法与数据分析- 第五章:实践活动与总结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生活垃圾概述,分类标准介绍第二课时:垃圾处理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垃圾产生的措施第三课时:调查方法学习,调查问卷设计第四课时:实践活动,社区垃圾处理调查第五课时:数据分析与总结,分享调查成果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确保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生活垃圾相关知识,提高调查分析和实践能力。
《调查“生活垃圾”》教案
《调查生活垃圾》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计算下面各题368+32×5-88 15×(107-35+18)30÷[480÷(24-8)]2.说说上面三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教师:今天我们就用我们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来研究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课件出示问题1:一个人每天能产生多少垃圾?教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解答,鼓励学生尽量写综合算式。
引导学生汇报,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综合算式。
(学生汇报时教师板书)教师:为什么这样列式?怎样计算呢?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大家非常能干,一个数学问题用多种方法去解决。
引导学生回答加上括号的小数混合运算应该怎样算。
教师:请你们选择一个综合算式,按照刚才讨论的运算顺序算出结果,看看结果是不是和分步解答的结果一样。
学生算出结果后,与分步解答的结果进行比较,证实自己的计算是正确的。
教师:从刚才我们的研究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我们发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出示题目:0.36÷[(6.1-4.6)×0.8]教师: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和像这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吗?学生:我想应该是一样的。
教师:那么请同学们凭借你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说说这个算式我们又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学生:这道题应先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乘法,最后算除法。
教师:那你们能把这道题计算出来吗?学生:能!教师提醒学生特别注意为了便于检查和验算,在草稿本上应把同一题的竖式写在一起。
《生活垃圾的研究》(教学设计)长春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生活垃圾的研究一、活动的背景和目的1.1 活动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每个家庭都会产生各种类型的生活垃圾。
如果这些生活垃圾不得当处理,会危害人类健康和环境。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加深学生对生活垃圾的认识,我们组织了这次综合实践活动。
1.2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将了解以下内容:•什么是生活垃圾?•不同类型的生活垃圾有哪些?•如何正确处理和分类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的处理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二、活动安排2.1 活动时间本次活动为长春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环节。
时间为两节课。
2.2 活动地点在学校内的教室进行。
2.3 活动流程第一节课•第一步:老师向学生介绍本次活动的背景和目的。
•第二步:老师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生活垃圾,并向学生解释什么是生活垃圾。
•第三步:老师通过演示和讨论,向学生展示如何正确处理和分类不同类型的生活垃圾。
•第四步: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和处理的实践活动,老师在一旁跟进,指导和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二节课•第一步:老师对学生进行反馈和总结,检查学生对于生活垃圾的认识是否提高。
•第二步:学生结合实践活动结果进行小组报告,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三步:老师和学生讨论生活垃圾的处理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环境,推动环保工作。
三、活动的重点和难点3.1 活动重点•生活垃圾的分类。
•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
•环境保护的意义。
3.2 活动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分类处理生活垃圾。
•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活动的评价为了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正确处理和分类生活垃圾的方法,老师面向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4.1 活动成果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评价,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处理方式。
4.2 活动报告通过学生的小组报告,看学生是否通过实践活动加深了对于环保的理解,发掘了环保潜力。
4.3 活动总结通过学生对于生活垃圾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看学生是否对于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2)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3)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生活情境中,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够提炼分析数学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发展数学直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
激发学生爱环境、爱生活、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难点: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几张图片,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生活中有很多垃圾随意堆放,污染我们的环境。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年级的同学对平时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了调查研究,下面就是这两个班级的调查情况,请看。
(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
师:从这个调查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
五年级1班汇报信息: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
五年级2班汇报信息: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
师: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新的课标提出了四基两能,其中“两能”明确了对学生培养目标,即“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引出调查生活垃圾这一情境,让学生理解具体问题,并渗透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爱生活的情感。
】
二、探究新知
1、研究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有选择性地出示问题。
师: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那么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请你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写出思考过程。
【设计意图:解决问题,用的是以前的知识,所以放手让学生探究,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
小组汇报,学生可能会呈现的方法:
一种方法:先计算4×7=28,算出四周一共多少天,再用30.8÷28算出平均一天产生多少垃圾。
另一种方法:先算每周产生多少千克垃圾,用30.8÷4=7.7,再用7.7÷7算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学生在汇报中可能呈现的是分步算式,也可能是综合算式。
针对综合算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综合算式中每一步的数量关系,让学生思考:改变运算顺序行不行?小括号去掉行不行?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同时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初步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
】引导学生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并让学生利用已知经验举例验证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各种运算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发现,总结出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学生整体数
学能力得以发展,达成体会运算方法与规律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
2、研究除、加混合运算。
出示问题2: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
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引导列分步算式的同学试着列出综合算式,根据其中的数量关系,运算出结果。
【设计意图: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会有不同的发展,所以直接列综合算式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要让他们先了解分步算式中每一步的数量关系,在这样的比对中,才可能列出综合算式,并正确进行运算。
】
3、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算一算中的两个算式,并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
(16.8+2.1)÷0.7 0.96÷(5.4÷0.9)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最后得出结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4、混合运算练习。
说一说运算顺序。
90÷(3.6 - 1.8) 3.6÷0.4 - 1.2×5
3.4×7.8÷3.9 0.36÷0.3÷4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8页练一练第1题。
先试着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1),再完成(2)(3)。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完成教材第18页练一练第4题(尝试列出综合算式再计算)。
师:生活中的旧报纸、奶袋、冰糕棍,这些生活垃圾我们可以怎么处理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练习题目后思考旧物回收再利用的方法,渗透学生爱生活和资源再利用的意识。
】
四、总结
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我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通过大家今后的努力,我们的郑州一定会树更绿、水更清、天地更明亮! 我们的地球也能从垃圾的“围城”中走出来!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