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操作麻醉方式及无痛支气管镜的相关问题
讨论: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麻醉流程新青年麻醉论坛
讨论: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麻醉流程新青年麻醉论坛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麻醉流程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 在诊治肺部疾病的应用已日趋广泛,如支气管镜下检查诊断、支气管内活检、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注药、清除粘稠的分泌物、粘液栓或异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支架置入、高频电刀治疗气管支气管良性及恶性病变气管支气管良性及恶性病变等。
目前纤支镜检查麻醉方法可分为三大类:局部麻醉法、局部麻醉法+非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和插管全身麻醉法。
可根据不同的支气管镜检查及检查时间来选择不同的麻醉方法。
一、局部麻醉法1、传统的麻醉方法是经鼻喷洒法+喉头喷雾+气管喷洒法。
使用的表面麻醉药物通常为丁卡因及利多卡因、此法的不良反应较多,其麻醉效果阻滞不完善,特别是声门及气管内的表面麻醉。
其最大的副作用为恶心、严重呛咳反应、窒息感,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为: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及心脑血管意外。
患者在此麻醉方法下行纤支镜检查术后反应较为难受。
2、雾化麻醉法[img=6,12] 目前应用较多的为超声雾化吸入表面麻醉。
雾化吸入治疗是以压缩气源为动力,将表面麻醉药物或水分散成雾粒或微粒悬浮于气体中,通过吸入的方法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以达到深部表面麻醉的作用。
它无创伤性,简便易行,患者容易接受,超声雾化麻醉法,喷出气雾颗粒小,而且喷在粘膜表面分布均匀,弥散效应好,且患者易于配合。
其同步性尚可,但麻醉操作时间延长, 通常需要提前30min进行雾化吸入局麻药。
且深部支气管表面麻醉作用有限,通常需要通过支气管镜追加利多卡因。
我科常用雾化表面麻醉药物为注射用盐酸丁卡因25mg+盐酸利多卡因100mg,混合稀释后进行雾化吸入。
3、环甲膜穿刺法此法麻醉效果好,达到有效麻醉时间短,用药量少,患者痛苦小,操作者受干扰少,能保证纤支镜检查的顺利进行。
术中一般不需追加麻药,避免了人为将上呼吸道细菌带入下呼吸道造成感染的危险,无喉头喷雾时引起的恶心呕吐,病人取坐位,便于药物弥散到两侧支气管,吸收药物速度快。
支气管镜操作麻醉方式及无痛支气管镜的相关问题
支气管镜操作麻醉方式及无痛支气管镜的相关问题一、支气管镜操作麻醉方式的分类目前气管镜术前麻醉方法主要有3种:局部麻醉、局部麻醉联合静脉镇静镇痛即所谓无痛支气管镜技术和全身麻醉;局部麻醉联合静脉镇静镇痛包含两种情况,一是清醒镇静conscious sedation,不需要麻醉医师的参与;二是MAC技术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即监测下的麻醉管理,需要麻醉医师的参与;无论清醒镇静还是MAC都不是全身麻醉,患者有自主呼吸,不需要气管插管或喉罩进行机械通气,MAC技术因麻醉较深,需要麻醉医师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以控制呼吸,而清醒镇静根本就不需要麻醉医师来调控;二、局部麻醉技术早期的气管镜检查采用硬镜,其刺激性大,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20世纪70年代以后,软性纤维支气管镜软镜的应用,绝大多数患者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气管镜检查,该项技术迅速在临床普及应用,对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发挥了巨大作用;丁卡因与利多卡因比较适用于气管镜操作时的气道黏膜表面麻醉,而利多卡因安全性最好,因此该药也是2008版的诊断性可弯曲支气管镜应用指南中推荐的局部麻醉药物;成人利多卡因的总用量应≤ mg/kg,如体重60 kg的患者,2%利多卡因用量不超过25 ml;对于老年患者或肝、肾、心功能损害的患者应格外谨慎,在达到预计的麻醉效果时,应尽量减少经支气管镜注入利多卡因的量;局部麻醉可以避免全身性麻醉药对呼吸及心血管的抑制作用,保留患者必要的咳嗽反射,常规软镜检查和简单的治疗均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但是局部麻醉下操作会对患者产生强烈的刺激,特别是敏感患者容易出现精神紧张、恐惧、剧烈咳嗽、屏气、恶心、躁动及窒息感等不适,并可引起心动过速、血压增高及心律失常等,甚至有些患者因不能耐受而使检查中断;部分患者甚至拒绝此项检查;而且对于儿童以及老年痴呆症等不能合作的患者,局部麻醉下难以实施检查;当前一些新的支气管镜诊断技术,如TBNA、EBUS–TBNA、导航等技术操作较以前的常规支气管镜操作技术更为复杂、技术难度大,对患者的配合及安静程度要求更高,局部麻醉往往难于达到要求,因此局部麻醉时施加一定程度的镇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局部麻醉合并镇静用于支气管镜的操作现在已经非常普及了;但如何应用镇静药物、是否同时加用镇痛药物以及如何应用、用药剂量的个体化、镇静深度等并不是每一个呼吸内镜医生都清楚;三、局部麻醉联合静脉镇静、镇痛局部麻醉联合静脉镇静、镇痛,即所谓的无痛支气管镜技术,欧美国家支气管镜检查时在局部麻醉的同时给予镇静、镇痛药物已成为常规,无论操作是否复杂,有时仅仅是进行很小的黏膜活检操作,也给予镇静、镇痛药物,因为实际上将支气管镜插入患者的气管对患者来讲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痛苦的体验,因此给予镇静、镇痛减轻患者的痛苦是一种人道主义;国内在局部麻醉下支气管镜操作同时给予镇静、镇痛药物的并不多近年有增多趋势,仅在患者不能耐受或做介入操作时给予镇静、镇痛药物,有的仅给镇静药物、有的仅给镇痛药物、有的二者均给;给的药物种类也各不相同,诸如咪唑安定、芬太尼、吗啡、哌替啶、可待因、曲马多以及盐酸二氢埃托啡等,很不规范,因此达到的效果有很大差别,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比较常见;目前国内大多将局部麻醉+镇静、镇痛称为无痛支气管镜技术,但查阅国外文献后发现有无痛胃镜、无痛肠镜、无痛宫腔镜、无痛人工流产等,但却没有查到无痛支气管镜技术的说法,想想也有道理,不同于胃、肠、宫腔等,气管支气管及肺泡并无痛觉神经,因此支气管镜操作并不会引起剧烈的疼痛;由此我们也会提出问题,镇痛药物在支气管镜操作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支气管镜操作需要那么强的镇静与镇痛吗需要麻醉的那么深吗需要MAC技术吗我们知道MAC技术需要麻醉医师的参与,目前大多数医院中实施无痛胃镜、肠镜及宫腔镜等还是占少数,原因是麻醉医师的缺乏,同样在目前给每个气管镜室配备麻醉医师也是不现实的,即使在欧美国家也达不到这个要求而MAC技术必须由麻醉医师实施,这就决定这种"无痛"技术只能用于少数特殊的患者;由于气管镜操作并不会引起如胃镜、肠镜及宫腔镜那样的疼痛程度,采用类似于清醒镇静conscious sedation的深度即可,不需要麻醉医师的参与;清醒镇静是使用一种或多种药物引起中枢抑制,使患者镇静、注意力降低、遗忘,但具有语言交流和合作能力;从而提高患者耐受性,降低应激反应,使诊疗操作得以能顺利进行;需要提出的是,镇静与镇痛药物合用才能起到较好的作用,这里的镇痛药物主要起到增加患者对内镜插入及操作所引起的刺激反应的阈值,提高患者对内镜操作刺激的耐受力,而不是真正的镇痛;适宜的镇痛药物可增加镇静药物的疗效,从而减少镇静药物的剂量;少量的镇静与镇痛药物可使患者维持在基本清醒状态,对呼吸的影响很小,由非麻醉专业的临床医师实施亦很安全;需要指出的是,单独应用镇静或镇痛药物常需要较大剂量才能达到二者合用的效果,这时由于药物剂量过大可能导致呼吸抑制,因此宜镇静、镇痛药物二者合用;因为气管镜操作并不会引起如胃镜、肠镜及宫腔镜那样的疼痛,因此也不需要MAC,而达到清醒镇静的程度就可以了由此笔者觉得"无痛支气管镜技术"的说法似乎不太恰当,当然最终的称谓还有待今后达到共识;四、全身麻醉技术早期的吸入麻醉药如氟烷、异氟烷及七氟烷等,曾作为介入性气管镜检查与手术的麻醉方法,现已极少使用;近年来,随着静脉麻醉技术的进步,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anesthesia,TIVA已成为该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TIVA的成熟应用得益于静脉超短效药物的开发和基于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而进步的静脉给药技术;全身麻醉需要气管插管、喉罩或硬质气管镜来建立人工气道给予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来进行,诊断性支气管镜操作一般不需要全身麻醉特殊情况下除外,如患者极度不合作或血氧低、需要50%以上氧浓度维持血氧分压等,治疗性支气管镜操作由于刺激大、出血多,采用全身麻醉是较安全的方法;由于全身麻醉由麻醉医师来操控进行,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此处不再赘述;来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5,3803: 162-163.。
支气管镜检查注意事项
支气管镜检查注意事项支气管镜是一种内窥镜检查的方法,主要用于了解呼吸道的病变情况。
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注意事项:1. 空腹检查:在支气管镜检查前至少8小时内不进食,以免因进食引起呕吐,导致呼吸道窒息。
2. 避免吸烟: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前至少2小时内不吸烟,以免刺激呼吸道黏膜,增加不适感。
3. 麻醉方式选择:支气管镜检查可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具体选择要根据患者病情以及医生的建议来决定。
4. 安全性评估: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评估,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相关疾病,以确保检查的安全性。
5. 检查仪器准备: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前,需要对检查仪器进行严格的消毒和准备。
同时,还需要检查仪器的完好性和操作便捷性,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
6. 镜头消毒:支气管镜的镜头是直接接触患者呼吸道黏膜的部分,因此在每次使用前都需要将镜头进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7. 体位调整: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时,患者需要采取适当的体位,如俯卧位或坐位,以提供方便的检查条件。
8. 技术操作:支气管镜检查是一项专业技术活动,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
患者需要保持配合,遵从医生的指导,以保证检查的准确性。
9. 呼吸道护理:支气管镜检查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痰液增多等不适感,需要进行相应的呼吸道护理,如咳精等。
10. 注意并发症:支气管镜检查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呼吸道出血、气道梗阻等,患者和医生需要密切关注,及时处理。
总结起来,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时,需要患者做好相关准备和注意事项,以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检查的准确性。
支气管镜的检查方法、操作步骤及记录
支气管镜的检查方法、操作步骤及记录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用于检查支气管和肺部疾病。
下面将详细介绍支气管镜检查的操作步骤和记录方法。
1. 准备工作: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前,患者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禁食和禁饮水6小时以上,清空胃肠道,避免饮用刺激性或刺激性食物。
患者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告知医生有关过敏史和疾病史,以便医生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注意事项。
2. 检查方法:(1)患者置于仰卧位,头部稍微后仰,以充分展开下喉部和支气管。
(2)使用支气管镜前,先对镜片进行消毒和清洗,确保镜片干净无菌。
(3)医生将支气管镜插入患者口腔,并缓慢推进到软腭水平。
(4)检查时,医生通过观察支气管镜的影像来判断患者的肺部状况。
同时,医生可以通过这个过程收集病理标本或进行相关操作(如吸取痰液)。
(5)检查结束后,医生将支气管镜缓慢退出,让患者休息片刻。
3. 操作步骤:(1)洗手消毒后,穿戴好手术衣和手套。
(2)将支气管镜放入预先准备好的脱离器中,进行清洗和消毒。
(3)将已消毒好的支气管镜拿出,仔细检查镜头是否清晰无损,以及是否灵活(如有损坏或堵塞,请及时更换)。
(4)与患者确认身份,并向其说明操作过程和风险。
(5)引导患者正确坐姿,头部略向后仰。
(6)给予患者局部麻醉药物,通常为咽喉梗塞麻醉或喷洒表面麻醉剂。
(7)用手持式支气管镜或固定式支气管镜,将支气管镜插入患者口腔,并缓慢推进到软腭水平。
(8)观察支气管镜下的影像,仔细检查呼吸道的粘膜状况,搜索异常病灶和异物。
(9)根据需要,通过支气管镜进行活检、刷片或引导其他治疗操作。
(10)检查结束后,缓慢退出支气管镜。
(11)请患者休息片刻,观察是否出现不适反应。
4. 检查记录: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时,医生需要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检查目的、操作过程和观察到的病灶等重要信息。
同时,还需记录患者的反应和配合情况,以及检查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并发症或不适症状。
这些记录有助于医生后续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无痛支气管镜诊疗麻醉现状与进展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1, 11(5), 2306-2319Published Online May 2021 in Hans. /journal/acmhttps:///10.12677/acm.2021.115332无痛支气管镜诊疗麻醉现状与进展王冰洁1,高逸龙2,高金贵1*1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河北石家庄2郑州大学医学院2018级临床6班,河南郑州收稿日期:2021年4月25日;录用日期:2021年5月8日;发布日期:2021年5月27日摘要支气管镜诊疗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目前已成为肺科学疾病诊疗的重要方法。
传统的支气管镜诊疗仅采用局部表面麻醉,患者术中保持清醒,易产生剧烈的生理、心理反应。
无痛技术在支气管镜诊疗中的应用可有效降低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增加诊疗的成功率。
本文从麻醉药物、气道管理方式等角度对近年无痛支气管镜诊疗麻醉方法的现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无痛支气管镜诊疗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无痛支气管镜,镇静,镇痛,气道管理Status and Progress of Anesthesia in thePainless BronchoscopyBingjie Wang1, Yilong Gao2, Jingui Gao1*1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Secon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2Clinical Class 6, Grade 2018, Medical College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Received: Apr. 25th, 2021; accepted: May 8th, 2021; published: May 27th, 2021AbstractBronchoscopy has been developed as an important and widely used method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ulmonary diseases. Traditional bronchoscopy only uses topical anesthesia, and pa-*通讯作者。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麻醉的作用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麻醉的作用传统常规的支气管镜检查会使受检者出现剧烈的呛咳、憋气、缺氧等诸多不良反应,部分受检者由于不耐受而躁动异常,甚至会由于缺氧而导致检查无法正常完成。
老年群体作为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群体,其不仅合并基础疾病多,而且对缺氧、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的耐受程度更低,因此传统的支气管镜检查对于老年受检者更加不友好,受检者及家属对检查都比较排斥。
随着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临床应用的普及,很多受检者更易接受这种无痛检查。
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受检者处于镇静状态,可最大程度上避免受检者情绪紧张而引起的不良反应,降低了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风险。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其实就是对受检者进行麻醉后再进行检查,纤维支气管镜具有良好的弯曲度及亮度,可视范围大、管腔细,操作简单且安全,可直接在病灶部位活检,但是如果检查过程中麻醉效果不理想,同样会出现剧烈咳嗽等不良反应,加重受检者的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检查过程的痛苦感受会影响受检者的配合度,严重者可能会发生心脑血管意义,因此麻醉是保证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顺利完成的重要前提。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咪达唑仑进行麻醉、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等。
利多卡因应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的无痛麻醉,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采用喉罩通气、静脉麻醉可以减少受检者的痛苦及恐惧心理,但是喉罩属声门上通气工具,置入过程中、充气后均会对会厌、舌根、咽喉壁感受器产生刺激作用,引起受检者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导致受检者出现血流动力学波动及术后咽喉不适感;且纤维支气管镜进入支气管后,支气管及黏膜内的交感神经也会受到支气管镜的刺激作用,术后短时间内受检者会由于创伤刺激而引起剧烈的咳嗽反射,严重者可能会导致受检部位出血。
利多卡因属于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其具有起效快、穿透性强、弥散广、无明显扩张血管作用的特点,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局部应用利多卡因可降低咽喉部与气管内机械感受器的敏感性,明显抑制喉罩引起的各种不适反应,降低气管、支气管及黏膜内感受器对检查行为及活检等伤害刺激的敏感性,降低了活检部位出血及咽喉痉挛的风险,大大提高受检者的舒适度。
急诊专业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标准
急诊专业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标准
急诊专业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标准如下:
1. 麻醉:使用2%利多卡因进行雾化麻醉咽喉,或通过环甲膜穿刺注入2%
利多卡因5ml。
另外,鼻腔也使用2%利多卡因凝胶进行麻醉。
在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肝功能或心功能损害的患者,使用时可适当减量。
2. 患者体位:患者一般取仰卧位。
3. 器械准备:将纤支镜与吸引器及显像系统连接好,开启显像系统及冷光源。
4. 插镜:术者在窥视下由鼻孔(或口腔)插入支气管镜,看清声门,待声门开大时将支气管镜送入气管,徐徐前进。
5. 观察:顺序观察声门、气管、隆突、左、右总支气管及其所属各叶段支气管管口。
原则先查健侧后查病侧,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
以上步骤供您参考,实际操作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经验判断进行。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麻醉应急预案及流程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麻醉应急预案及流程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们来聊聊“无痛纤维支气管镜麻醉应急预案及流程”。
这可是我们临床工作中的救命稻草哦!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无痛纤维支气管镜麻醉,简单来说就是在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给患者打一针“睡觉药”,让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检查。
这样患者就不会因为紧张、疼痛而难受了。
那么我们来看看无痛纤维支气管镜麻醉的应急预案吧!1. 术前准备:确保检查室环境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准备好必要的医疗设备,如纤维支气管镜、麻醉机、监护仪等。
同时查看患者的病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用药情况。
2. 患者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生命体征、呼吸道状况等。
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药物史等,以便做好相应的应急处理。
3. 麻醉前用药:在麻醉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量的镇静剂和麻醉前用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4. 麻醉实施:在纤维支气管镜插入前,再次确认患者的身份和用药情况。
然后缓慢注入麻醉药物,使患者进入麻醉状态。
在麻醉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麻醉安全。
5.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麻醉生效后,将纤维支气管镜插入患者的气道,按照检查要求进行操作。
在检查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6. 术后复苏:检查结束后,立即将患者置于复苏室进行观察。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必要的氧气支持。
待患者清醒后,再将其送回病房。
7. 术后护理:在术后的一段时间内,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联系医生进行处理。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麻醉应急预案及流程(1)当你走进医院,遇到需要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可能会担心和紧张。
别担心我们有应急预案和流程来帮你应对这一切。
首先我们得知道,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不是普通的胃镜检查。
它是一种深入气管和支气管的检查方式,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并治疗呼吸道疾病。
但别担心我们会用最温和的方式让你感觉不到任何不适。
应急预案:1. 评估风险:在检查前,我们会详细询问病史,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包括心血管、肺部等。
全麻支气管镜的麻醉方案
全麻支气管镜的麻醉方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全麻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用于观察患者呼吸道和支气管的情况。
在进行这种检查时,患者需要接受全麻以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
全麻支气管镜的麻醉方案需要经过精心设计,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患者在接受全麻支气管镜检查前,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过敏史、药物过敏史以及其他相关疾病史。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检查的需要,医生会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
一般来说,全麻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麻醉药物的选择。
常用的全麻药物包括丙泊酚、芬太尼、异丙酚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给药,如静脉、气管等,以达到快速诱导和持续麻醉的效果。
其次是麻醉的深度控制。
在全麻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反应和检查需要调整麻醉的深度。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理指标,以确保麻醉的安全和有效。
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术前准备和麻醉的后续管理。
在进行全麻支气管镜检查前,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术前准备,如空腹、药物忌口等。
而在麻醉后,患者需要在专业麻醉师的监护下缓慢恢复意识,并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好准备和处理。
需要强调的是全麻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和重要性。
在进行这种检查时,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医生也需要严格执行麻醉方案,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全麻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方案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来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
通过精心设计的麻醉方案,可以确保患者在检查中获得最佳的保护和照顾,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检查的风险和不适感。
希望医生和患者能够携手合作,共同促进全麻支气管镜检查的发展和应用,为患者的健康和治疗提供更好的保障。
第二篇示例:全麻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用于观察患者的支气管情况,对于诊断和治疗呼吸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全麻下支气管镜检查常见特殊(支)气管镜诊疗镇静麻醉及并发症处理
全麻下支气管镜检查常见特殊(支)气管镜诊疗镇静麻醉及并发症处理气管镜是呼吸内科、胸外科患者接受检查或诊疗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支)气管镜诊疗是一种刺激强度大、低氧血症发生率高、患者不适感强烈的操作。
(支)气管镜诊疗镇静/麻醉是指麻醉科医师在密切监控患者呼吸、循环状态下,通过应用适当的镇静药和(或)麻醉性镇痛药等药物以及维持呼吸等技术,使患者达到一定镇静或麻醉状态的一项麻醉技术。
镇静/麻醉技术可提高接受(支)气管镜诊疗患者的舒适度和耐受性,并为操作者提供更好的条件;但镇静/麻醉本身可明显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与(支)气管镜操作者共用气道,并保证患者安全,对麻醉科医师是重大挑战。
常见特殊(支)气管镜的诊疗的镇静/麻醉及并发症处理以下情况须在麻醉科医师管理下实施镇静/麻醉,禁忌在非麻醉科医师管理下实施镇静:1.明确困难气道的患者,如张口障碍、颈颏颌部活动受限、强直性脊柱炎、颞颌关节炎、气管部分狭窄等,Mallampati分级Ⅳ级。
2.合并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偏瘫、惊厥、癫痫等)。
3.有药物滥用史、年龄过大或过小、病态肥胖及确诊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等。
4.多发性肺大疱、严重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活动性大咯血等。
5.对气道严重狭窄、活动性出血、异物梗阻等紧急气道患者,应按紧急手术麻醉原则处理,在严格履行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实施急救进行生命抢救。
常见特殊(支)气管镜诊疗镇静麻醉1.(支)气管镜下超声定位和活检(支)气管表面组织活检可在直视下实施。
(支)气管表面下肿瘤可能需要在超声定位下活检,尤其当肿瘤较小时,可能需要暂停通气以使局部组织动度最小,避免损伤血管,从而提高超声下穿刺针定位的准确性与活检阳性率。
穿刺活检后应充分止血。
因此,宜选用全凭静脉麻醉喉罩通气,并避免患者呛咳及体动反应等。
2.(支)气管内肿瘤消融术气管与支气管内肿瘤消融术一般需要在硬质气管镜、喉罩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适用于(支)气管表面较小的肿瘤。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麻醉管理的研究进展
tept ns r x ie e osiu te w i a ai eutnte h s lg a adpyhlg a h ae taeea ndi t nc s a , hc cne l rsli yio cl n sc o i l i m nhc o st h s y hp oi oc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 医院麻 醉科 , 重庆 40 1 ) 00 0
中 图分 类 号 : 1 . R6 4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628 ( 0 8 2 —160 10 -04 2 0 )03 8 -4
摘要 : 国2 我 O世纪 7 O年代初 始开展 纤维 支气管镜检查 , 至今 已发展为 确诊及 治疗某 些呼吸 系 统疾病的首选方法 , 已在临床实践 中得到广泛应用。传统 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方法是采用 局部表面 麻 醉, 患者在清醒状态下接 受检查 , 易致患者 出现生理 、 心理不适 , 使患者承 受 巨大痛苦 ; 而无痛纤维 支 气管镜检查 的应用则能有效地克服这些不足 , 而提高 了检查 的成功率 与复查率。本文对近 年来 从
-
38 1 6・
生
第 鲞 0 期
M d a R cp u t, c 2 0 .o 1 N0. 0 e i l e i l eO t 0 8 V 1 4 c a ta . 2
.
无 痛 纤 维支 气 管镜 检 查 中的麻 醉 管 理 的研 究进 展
曹德钧 , 徐 茜( 综述)陈玉培 ( 校) , 审
i d s o i o f a in d ma et e s fe o :wh r a e a o y i b e p i r n h s o yc n b D n ip st n o t t a k h m u fra lt i p esn e e st n d n a f r o tcb o c o c p a e a . h i p id t f c ie y c p ih s c e ce c e n h s i lo d b o h t e p te t n l i a h s. l o e e t l o e w t u h d f in is a d t u Swe c me y b t a in s a d ci c lp y i e v t h n ca s Th s p p r r ve d t e p o r s fc i ia t d n t e a e t e i n n g me t f n d n a f r — l n . i a e e i we h r ge so ln c su y o n sh sa a d ma a e n o y i b e l h oa i
支气管镜麻醉要点
支气管镜麻醉要点支气管镜是一种用来检查呼吸道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支气管镜检查需要进行麻醉。
下面是支气管镜麻醉的要点:1.完善的术前评估:在进行支气管镜麻醉前,麻醉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完善的术前评估。
这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呼吸功能评估等。
通过评估,麻醉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并制定相应的麻醉方案。
2.维持患者的舒适度:支气管镜检查通常是在口腔或鼻腔进行,患者可能会感到不适和疼痛。
为了减轻患者的不适感,麻醉医生可以在支气管镜检查前给予适当的镇静药物,以提供舒适的检查环境。
3.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支气管镜麻醉可以采用局部麻醉、全身麻醉或联合麻醉的方法。
其中,局部麻醉主要通过给予局部麻醉药物,如表面喷雾麻醉剂或黏膜浸润麻醉剂,来麻醉口腔和咽部黏膜。
全身麻醉则需要给予静脉镇静剂或全身麻醉药物,以使患者处于无痛状态。
联合麻醉则是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的结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麻醉方法。
4.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支气管镜麻醉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这可以通过心电图、无创血压监测、脉搏氧饱和度监测等设备来实现。
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保障患者的安全。
5.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支气管镜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并发症,如呼吸道梗阻、心律失常等。
麻醉医生需要熟悉这些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在麻醉中及时处理并发症,保障患者的安全。
6.术后观察和护理:支气管镜麻醉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术后观察和护理。
这包括对患者的镇痛、监测和康复护理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麻醉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术后护理计划,确保患者的顺利恢复。
总的来说,支气管镜麻醉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麻醉医生需要熟悉并发症的处理方法,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术后观察和护理也是支气管镜麻醉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通过以上要点的注意,可以提高支气管镜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
支气管镜下检查与治疗的麻醉管理
支气管镜下检查与治疗的麻醉管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麻醉科200030徐美英支气管镜下检查与治疗虽然多在手术室外进行,但必须遵循麻醉的基本原则。
其基本装备与设施应该达到手术室内相同的要求,如监护、通气设备,足够的空间,在人员安排上应该考虑兼顾技术与人员保障。
不仅要以患者为中心,更要以人为中心,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放射线、激光的防护)。
支气管镜检的径路与麻醉的必要性:支气管镜检所必经的途径:口或鼻、咽喉部、声门、气管、隆突、支气管表面粘膜富含感觉神经纤维,镜子进入整个途径势必造成患者的不适感、疼痛,咽喉部刺激导致的恶心、呕吐,声门、隆突受到刺激后的剧烈咳嗽,如果没有麻醉检查则无法进行。
可供选用的麻醉方法:局部麻醉、局部麻醉复合镇静、全身麻醉。
目前仍以局部麻醉为主,大多数情况下虽然不适但是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完成支气管镜下的检查与治疗,其优点:简便、易行、便宜。
局部麻醉复合镇静、全身麻醉目前选择性应用,其优点: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可以达到“无痛”要求、无不良记忆、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缺点:麻醉人员及设备要求高、增加费用。
开展局部麻醉复合镇静或全身麻醉的必要性:(1)老年化社会的到来,夹杂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增多,支气管镜检查所致的应激反应可引起严重的心血管病发症甚至意外死亡;(2)气管镜下新技术及复杂手术的开展,所需时间延长,单纯局部麻醉不能满足需求;(3)生活水平提高,患者对检查和治疗提出更高要求,无痛胃镜、肠镜检查已被推崇和广泛应用,患者对气管镜检查同样提出了“无痛”的要求。
“无痛”气管镜滞后于“无痛”胃镜和“无痛”肠镜的原因:“无痛”气管镜对麻醉医生的技术要求远高于“无痛”胃镜和肠镜。
原因:(1)麻醉科医师与内镜检查医师共抢气道;(2)尚无一种能够兼顾患者安全、舒适和内镜医师操作方便两方面的用药方案,用药量难以控制,用药量少不能满足制动、舒适的要求,用药量过大则潜在呼吸抑制甚至停止的危险;(3)一旦发生问题比较严重(支气管痉挛、通气障碍所致的低氧血症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麻醉方法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麻醉方法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是一种常见的诊断手段,可通过口腔或鼻腔将光纤支气管镜插入气道进行检查。
适当的麻醉方法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常见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麻醉方法及其优缺点。
1. 喉咙喷麻醉法喉咙喷麻醉法可通过局部浸润麻醉来使喉咙口和声门麻木,减轻镜头通过鼻鼻咽或口咽过程中的不适。
操作步骤:1.患者保持头部后仰,呼吸器干燥。
2.医生用镊子或者手指打开喉咙,将喷雾器喷入喉咙口。
3.喉咙麻药喷入后,患者应该保持呼吸器口内干燥至少1分钟。
优缺点:优点:该方法简单、容易操作、治疗过程短暂,麻醉效果仅限于喉咙区域,不会影响呼吸等其他生理功能。
缺点:该法无法完全麻醉,有重要脏器超出其麻醉范围。
2. 局部麻醉法局部麻醉法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方法,适用于镜头穿过鼻腔、口腔、喉咙进入气管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操作步骤:1.条件许可下,使用氧气、萘普生和利多卡因混合麻药,使用 spray 或 jelly形式涂敷于鼻壁、喉咙、咽喉等部位。
2.大约5分钟后,完全局麻深迟而发作,3.镜头插入气管内食路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患者不适。
优缺点:优点:患者的舒适感程度大大提高,麻醉环境稳定,如果比较敏感的患者对于局部麻醉效果非常好。
缺点:操作过程需要专业人员完成,易过度局麻进而导致呼吸抑制。
3. 表面麻醉和静脉麻醉为保证手术过程中的安全,需要采用表面麻醉和静脉麻醉的组合方法。
操作步骤:1.患者作好进口前常规准备。
2.局部麻醉后,将针头注射至患者的静脉中。
3.患者在表面麻醉的同时,进入轻度的全身麻醉状态。
优缺点:优点:可以确保患者的舒适感,在麻醉和手术的过程中能够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
缺点:操作比较复杂,需要专业医师进行操作,价格较高。
4. 全身麻醉法全身麻醉法是一种在纤维支气管检查中较少使用的方法,但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采用。
操作步骤:1.患者需要提前对全身麻醉进行评估和筛查。
2.操作前患者应该连续禁食八小时,并且患者必须进行氧气饱和度和血压等监测。
全麻支气管镜操作流程
全麻支气管镜操作流程一、术前准备在进行全麻支气管镜操作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
首先,医生需要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手术目的等信息。
其次,医生需要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心电图、血液检查等。
最后,医生需要准备好支气管镜和其他必要的仪器设备。
二、患者安全监测在进行全麻支气管镜操作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安全监测。
包括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并确保患者的安全。
三、麻醉诱导和维持在进行全麻支气管镜操作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
首先,医生会给患者注射麻醉药物,使其进入麻醉状态。
然后,医生会通过插管的方式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并给患者输送麻醉药物以维持麻醉状态。
四、支气管镜插入在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后,医生将进行支气管镜的插入。
首先,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支气管镜,并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然后,医生会将支气管镜插入患者的口腔或鼻腔,并逐步引导至气管和支气管的位置。
在插入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避免损伤患者的口腔和气道。
五、观察和操作当支气管镜插入到位后,医生会观察患者的气道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操作。
医生可以通过支气管镜观察到患者的气道情况、肺部病变等信息,并可以进行吸痰、取样、止血、异物取出等操作。
六、术中并发症处理在全麻支气管镜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并发症,如气道反应、心律失常等。
医生需要及时处理这些并发症,保证患者的安全。
七、操作结束当医生完成全麻支气管镜操作后,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工作。
首先,医生会将支气管镜从患者的气道中取出,并给患者拔除插管。
然后,医生会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处理和护理。
八、术后观察和护理在全麻支气管镜操作结束后,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观察和护理。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总结:全麻支气管镜操作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技术,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呼吸道疾病。
在进行全麻支气管镜操作时,医生需要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并对患者进行安全监测和麻醉诱导维持。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三种麻醉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三种麻醉方法的比较与选择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内窥镜检查方法,通过插入支气管镜进入气管支气管进行检查。
为了减轻患者检查时的疼痛和不适,通常需要做麻醉处理。
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一般有三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分别是局部麻醉、全身麻醉和半全麻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种麻醉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1、局部麻醉局部麻醉通常是针对口鼻咽等局部的麻醉处理,可以减轻患者刺激和不适感。
这种麻醉方式比较简便,而且不需要术前准备。
但是,由于支气管镜插入口腔后的感觉无法完全消失,因此仍然有一定程度的疼痛和不适感。
2、全身麻醉全身麻醉通常是在术前进行为患者全身控制麻醉,可以让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保持无痛的状态,减轻患者不适感和紧张度。
这种麻醉方式比较适用于极端情形下的患者,如患有恐惧心理、自主呼吸不稳定等。
但是全身麻醉需要专业麻醉医师或重症监护设备,而且费用昂贵。
3、半全麻醉半全麻醉是介于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之间的一种麻醉方式,即在术前通过药物控制患者的关键生命功能,如呼吸、循环、神经等,让患者保持较为安静和疼痛的较高阈值。
这种方式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和紧张度,但不会产生全身麻醉的风险和费用成本。
因此目前半全麻醉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首选麻醉方式。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非常重要,需要考虑患者年龄、身体健康状况、麻醉耐受能力、检查部位等因素。
如果适合局部麻醉,则可尽量选择局部麻醉;如果患者需要整个过程保持无痛状态,那么全身麻醉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但通常建议选择半全麻醉方式,既可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降低麻醉风险和费用,还可减轻患者的不适和紧张情绪,提高检查质量。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麻醉应急预案及流程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麻醉应急预案及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应急预案与流程在进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麻醉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流程
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流程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内窥检查方法,通过支气管镜可以直接观察支气管内部的情况,对支气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是在麻醉下进行的支气管镜检查,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提高检查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具体流程。
1. 检查前准备。
患者在进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前,需要提前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医生会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了解,包括过往病史、用药情况等。
同时,患者需要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进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
在检查当天,患者需要进行空腹检查,一般在检查前6小时内禁食,以确保胃部为空,减少误吸的风险。
2. 麻醉准备。
无痛支气管镜检查需要在麻醉下进行,因此在检查前需要进行麻醉准备。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常见的麻醉方式包括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
在麻醉过程中,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支气管镜检查。
当患者完成麻醉准备后,医生会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医生会通过鼻腔或口腔将支气管镜引入患者的气管和支气管内部,观察支气管的情况。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会根据需要进行支气管内部的吸引和冲洗,以清除分泌物和病变组织,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医生还会对支气管内部的情况进行拍照和录像,以便后续的诊断和治疗。
4. 检查结束。
当支气管镜检查结束后,医生会及时将支气管镜从患者体内取出,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在检查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观察和护理,以确保麻醉的效果消退和身体的恢复。
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指导患者进行后续的康复和管理。
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内窥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支气管内部的情况,对支气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患者在进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病史了解、检查准备和麻醉准备。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会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并根据需要进行吸引和冲洗,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无痛支气管镜诊疗的麻醉管理
PART three
并发症及其处理
并发症
呼吸抑制:最常见的并发症 喉头水肿 支气管痉挛 反流误吸 心血管并发症 出血 气道灼伤
注意事项
01 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
02 加强感控培训
03 灵活掌握运用镇静/麻醉方案与通气方式
04 均应进入麻醉恢复室观察
05 严格执行离室标准
06
书面告知患者饮食、活动、用药和随访时 间等注意事项
麻醉方法
一
局部表麻
二 局部表麻+静脉全麻
三
全身麻醉
Ramsay镇静分级
分级
1 2 3 4 5 6
临床表现
病人焦虑,烦躁不安 病人清醒,安静合作 病人仅对指令反应敏捷 浅睡眠状态,可迅速唤醒 病人入睡,对呼叫反应迟钝 深睡或麻醉状态,对呼叫无反应
局部麻醉+镇静药物方法的安全保障
拮抗药物
氟马西尼 纳洛酮
二.ASA Ⅴ级的患者 三.未得到适当控制的可能威胁生命的循环与呼吸系统疾病 四.明显出血倾向者 五.饱胃或胃肠道梗阻伴有胃内容物潴留者 六.无陪同或监护人者 七.有镇静/麻醉药物过敏及其他严重麻醉风险者
支气管镜的镇静/麻醉的相对禁忌证
一.明确困难气道的患者 二.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者 三.有药物滥用史、年龄过高或过小、病
现代电子支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 电视硬质支气管镜共用时代
我国从20 世纪70年代初开始 进行纤支镜检查
支气管镜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气管镜在诊 治肺部疾病 中广泛应用
检查 诊断 活检
治疗
气管镜下:
● ——气道异物取出 ● ——气管支气管支架放置 ● 微波、激光、电烧灼 ——治疗气管支气
管狭窄 ● 肺泡灌洗、灌注药物——治疗肺部感染 ● 氩气刀或微波+局部药物注射——治肿瘤 ● ——肺减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镜操作麻醉方式及无痛支气管镜的相关问题
一、支气管镜操作麻醉方式的分类
目前气管镜术前麻醉方法主要有3种:局部麻醉、局部麻醉联合静脉镇静镇痛(即所谓无痛支气管镜技术)和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联合静脉镇静镇痛包含两种情况,一是清醒镇静(conscious sedation),不需要麻醉医师的参与;二是MAC技术(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即监测下的麻醉管理,需要麻醉医师的参与。
无论清醒镇静还是MAC都不是全身麻醉,患者有自主呼吸,不需要气管插管或喉罩进行机械通气,MAC技术因麻醉较深,需要麻醉医师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以控制呼吸,而清醒镇静根本就不需要麻醉医师来调控。
二、局部麻醉技术
早期的气管镜检查采用硬镜,其刺激性大,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
20世纪70年代以后,软性纤维支气管镜(软镜)的应用,绝大多数患者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气管镜检查,该项技术迅速在临床普及应用,对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发挥了巨大作用。
丁卡因与利多卡因比较适用于气管镜操作时的气道黏膜表面麻醉,而利多卡因安全性最好,因此该药也是2008版的诊断性可弯曲支气管镜应用指南中推荐的局部麻醉药物。
成人利多卡因的总用量应≤8.2 mg/kg,如体重60 kg的患者,2%利多卡因用量不超过25 ml。
对于老年患者或肝、肾、心功能损害的患者应格外谨慎,在达到预计的麻醉效果时,应尽量减少经支气管镜注入利多卡因的量。
局部麻醉可以避免全身性麻醉药对呼吸及心血管的抑制作用,保留患者必要的咳嗽反射,常规软镜检查和简单的治疗均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
但是局部麻醉下操作会对患者产生强烈的刺激,特别是敏感患者容易出现精神紧张、恐惧、剧烈咳嗽、屏气、恶心、躁动及窒息感等不适,并可引起心动过速、血压增高及心律失常等,甚至有些患者因不能耐受而使检查中断。
部分患者甚至拒绝此项检查。
而且对于儿童以及老年痴呆症等不能合作的患者,局部麻醉下难以实施检查。
当前一些新的支气管镜诊断技术,如TBNA、EBUS–TBNA、导航等技术操作较以前的常规支气管镜操作技术更为复杂、技术难度大,对患者的配合及安静程度要求更高,局部麻醉往往难于达到要求,因此局部麻醉时施加一定程度的镇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局部麻醉合并镇静用于支气管镜的操作现在已经非常普及了。
但如何应用镇静药物、是否同时加用镇痛药物以及如何应用、用药剂量的个体化、镇静深度等并不是每一个呼吸内镜医生都清楚。
三、局部麻醉联合静脉镇静、镇痛
局部麻醉联合静脉镇静、镇痛,即所谓的无痛支气管镜技术,欧美国家支气管镜检查时在局部麻醉的同时给予镇静、镇痛药物已成为常规,无论操作是否复杂,有时仅仅是进行很小的黏膜活检操作,也给予镇静、镇痛药物,因为实际上将支气管镜插入患者的气管对患者来讲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痛苦的体验,因此给予镇静、镇痛减轻患者的痛苦是一种人道主义。
国内在局部麻醉下支气管镜操作同时给予镇静、镇痛药物的并不多(近年有增多趋势),仅在患者不能耐受或做介入操作时给予镇静、镇痛药物,有的仅给镇静药物、有的仅给镇痛药物、有的二者均给。
给的药物种类也各不相同,诸如咪唑安定、芬太尼、吗啡、哌替啶、可待因、
曲马多以及盐酸二氢埃托啡等,很不规范,因此达到的效果有很大差别,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比较常见。
目前国内大多将局部麻醉+镇静、镇痛称为无痛支气管镜技术,但查阅国外文献后发现有无痛胃镜、无痛肠镜、无痛宫腔镜、无痛人工流产等,但却没有查到无痛支气管镜技术的说法,想想也有道理,不同于胃、肠、宫腔等,气管支气管及肺泡并无痛觉神经,因此支气管镜操作并不会引起剧烈的疼痛。
由此我们也会提出问题,镇痛药物在支气管镜操作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支气管镜操作需要那么强的镇静与镇痛吗?需要麻醉的那么深吗?需要MAC技术吗?我们知道MAC 技术需要麻醉医师的参与,目前大多数医院中实施无痛胃镜、肠镜及宫腔镜等还是占少数,原因是麻醉医师的缺乏,同样在目前给每个气管镜室配备麻醉医师也是不现实的,即使在欧美国家也达不到这个要求!而MAC技术必须由麻醉医师实施,这就决定这种"无痛"技术只能用于少数特殊的患者。
由于气管镜操作并不会引起如胃镜、肠镜及宫腔镜那样的疼痛程度,采用类似于清醒镇静(conscious sedation)的深度即可,不需要麻醉医师的参与。
清醒镇静是使用一种或多种药物引起中枢抑制,使患者镇静、注意力降低、遗忘,但具有语言交流和合作能力。
从而提高患者耐受性,降低应激反应,使诊疗操作得以能顺利进行。
需要提出的是,镇静与镇痛药物合用才能起到较好的作用,这里的镇痛药物主要起到增加患者对内镜插入及操作所引起的刺激反应的阈值,提高患者对内镜操作刺激的耐受力,而不是真正的镇痛。
适宜的镇痛药物可增加镇静药物的疗效,从而减少镇静药物的剂量。
少量的镇静与镇痛药物可使患者维持在基本清醒状态,对呼吸的影响很小,由非麻醉专业的临床医师实施亦很安全。
需要指出的是,单独应用镇静或镇痛药物常需要较大剂量才能达到二者合用的效果,这时由于药物剂量过大可能导致呼吸抑制,因此宜镇静、镇痛药物二者合用。
因为气管镜操作并不会引起如胃镜、肠镜及宫腔镜那样的疼痛,因此也不需要MAC,而达到清醒镇静的程度就可以了!由此笔者觉得"无痛支气管镜技术"的说法似乎不太恰当,当然最终的称谓还有待今后达到共识。
四、全身麻醉技术
早期的吸入麻醉药如氟烷、异氟烷及七氟烷等,曾作为介入性气管镜检查与手术的麻醉方法,现已极少使用。
近年来,随着静脉麻醉技术的进步,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已成为该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
TIVA的成熟应用得益于静脉超短效药物的开发和基于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而进步的静脉给药技术。
全身麻醉需要气管插管、喉罩或硬质气管镜来建立人工气道给予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来进行,诊断性支气管镜操作一般不需要全身麻醉(特殊情况下除外,如患者极度不合作或血氧低、需要50%以上氧浓度维持血氧分压等),治疗性支气管镜操作由于刺激大、出血多,采用全身麻醉是较安全的方法。
由于全身麻醉由麻醉医师来操控进行,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此处不再赘述。
(来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5,38(03): 162-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