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和孩子在一起――走在诗意的道路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孩子在一起――走在诗意的道路上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诗词典籍无以计数;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历代诗人浩如繁星。中国有着悠久的诗教历史,对诗教作用的认识也非常深刻。孔子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一个诗歌兴盛的时代,也肯定是一个民族强盛的时代,无论是春秋时代,还是唐宋时代。一个不读诗歌的民族,将是一个可怕的民族。一个爱诗的民族一定是一个有文化素养的、有希望的民族!
近年来,我们国家也逐渐重视诗歌的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明确要求“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并在阶段目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这意味着儿童诗在小学低年段已成为学生阅读的主要内容之一。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它应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既包括成人诗人为儿童创作的诗,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儿童诗是诗的一个分支,由于它受到特定读者对象心理特征的制约,因此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进行的艺术构思、所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等等,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
征,必须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这样才能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激发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尤其在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上,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儿童诗突出的特点是: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语言凝练,韵律和谐,富有儿童情趣,贴近儿童的生活,很受儿童的喜爱。有研究表明: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是以直观表象的形式进行思维的。他们的形象思维的发展远胜于抽象思维。所以,他们更喜欢短短的,却又不乏童真、童稚和童趣的语言。正是这个原因,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实验教材,儿童诗作为了低年级课文的主体。仅以人教版低年级课标实验教材为例,课文中儿童诗的分布与比重分别是:一年级上册有10 篇,占全部课文的 33.3%;一年级下册有6 篇(其中两篇在语文园地中),占全部课文的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年(1-2年级)目标中也明确提出,“要诵读儿歌、童谣、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要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可见,儿童诗是低段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在低年级段发展儿童语言,培养学生鉴赏和写作能力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让孩子多学诗歌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让孩子阅读诗歌,尝试写诗,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基于以下三个大的因素:
一、开发孩子的想象力
诗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想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想象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都属于高级的认知过程,它们都产生于问题的情景,由个体的需要所推动,并能预见未来。,一个专家团队,对21个世界大国进行儿童各项能力测试,结果中国的孩子:计算能力排名第一,创造能力
排名倒数第五,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
小学生思维训练处在以具体表象为主要形式,并逐渐向抽象概念思维过渡的阶段,也就是说小学阶段是发展形象思维的黄金阶段。有人认为,只有诗人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列宁)“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说。
儿童喜欢想象,他们生长在梦想的世界,甚至有时都分不清现实和梦想的界线。儿童的梦想创造了一个和平盎然的充满人情人性的世界。在梦想里,有一个比现实更有诗意的更宏大的世界。在那里,孩子是诗人。那些使他们愉悦的诗歌,正是他们心灵游戏的活动,是精神的自由创造。通过儿童诗的阅读和创作,是对儿童进行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孩子的小脑瓜里盛开着诗的花朵,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孩子们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风儿会跑……孩子是天生的诗人,有着最纯真的童心,蕴藏着美好的情感、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这就是孩子写诗的优势,只不过这优势如同一颗种子被埋在孩子的心灵花园里,如果作为园丁的我们能给予阳光,施予雨露,我想这诗的种子也许就能长成参天大树。
如上了第一单元关于春天的课文之后,问孩子们,春天是什么。孩子们这样回答:春天是一朵快乐的花/带来香香的味道(徐静涵)春天是一只彩色的蝴蝶/悄悄地停在阳台的花盆上(徐琬齐)春天是一只欢叫的小鸟/在蓝蓝的天空(应卓彤)春天是小朋友的一张张笑脸/着风筝在天空飞扬(胡家铭)
二、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体验力
写作学认为,观察是指在有目的,有辨析地看的同时,调动其他感官,如感知、认识客体,而获得写作材料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观察的过程能够中,我们的感官,常常各司其职。但有时候也可以打通,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心理学上成为通感。即各种十五本身是多种属性的综合体,人们可以从不同方面感受它。通感对写作的意义特别大,反之,写作也能反作用于训练人的通感能力。举有这种能力的人善于运用语言把它眼中的世界描绘得生动多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章要写得生动形象,首先要善于观察的原因所在。
体验是通过亲身实践直接感受并进而认识客观事物及其环境的过程。体验比观察更带有感情色彩。体验是亲身实践并有感情参与的一种综合心理过程。文学创作特别需要通过体验这一途径搜集和积累创作素材。体验有两个含义:一是强调生命,生活体验就是指对生命、生活的亲身感觉。二是强调主动性。三是从自己的内心情感出发,主动地有目的地去感觉。例如3月16早上,雾特别的大,在诵读完课文和《日有所诵》等功课后,我指指窗外的浓雾说:“今天来学校的时候,有没有发现雾特别大?”学生兴奋起来了。“那谁来说说,雾像什么?雾带给你什么感觉呢?”孩子张口说出自己的看到的,感受的,体验到的,就变成了一句句诗歌。《雾》/吴芷婧/雾像仙境/我走进雾里面/教学楼是城堡/我是城堡里的公主。《雾》/夏闻潞徐真臻/雾的胳膊很长/把我紧紧地抱在怀里/把楼房紧紧地抱在怀里/把山也紧紧地抱在怀里/雾的胳膊很长。《雾是什么》/雾是白色的翅膀/我和同学都是神话里的人物(黄晨硕)雾像一只大口袋/包住了街道,包住了整个城市(胡轶炫)雾像一块布/蒙住了我的眼/什么都不见了(叶宸恺)。《走进雾里》/徐湛凯/走进雾里/就是走进了梦里/一切都模糊了/走进雾里/就像是走进小的时候/童话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