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骨盆轴(axis of pelvis):连接骨盆各假想平面中点间 的连线。
⑤骨盆倾斜度(inclination of pelvis):妇女站立时,入口 平面和地平面所成的角度,一般60°过大影响衔接。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骨盆倾斜度图
骨盆倾斜度
骨盆轴图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内容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节 影响分娩的因素 第二节 正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 分娩机转、临产诊断、产程分期 • 第一产程妇女的护理 • 第二产程妇女的护理 • 第三产程妇女的护理
※走进医学前沿
基本概念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分娩(delivery):妊娠满28周及以后,胎儿及其附属物 从临产发动到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
骨下段。(纵椭圆形) • 中骨盆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到骶骨下缘间的距离,
平均值11.5cm。 • 中骨盆横径:两侧坐骨棘间的距离,10cm。
中骨盆平面图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③出口平面(pelvic outlet plane) • 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到骶尾关节间的距离,11.5cm • 出口横径:两侧坐骨结节间的距离,9cm • 前矢状径:耻骨联合下缘到坐骨结节间径中点之间的距离,
2、腹肌膈肌收缩力(腹压、辅力)
3、肛提肌收缩力(辅力)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子宫收缩力的对称性
子宫收缩的节律性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临产后正常宫缩节律性示意图
二、产道(真骨盆、软产道)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骨产道:骶骨、尾骨、左右2块髋骨 ①入口平面(Pelvic inlet plane) • 界限:前为耻骨联合,两侧为髂耻缘,后为骶岬上缘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衔接(engagement)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
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坐骨棘水平 称为衔接,以枕额径衔接。 • 下降(descent)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为产 程进展的标志。
• 俯屈(flexion):胎头下降到骨盆底的时候,处于半俯屈的 胎头枕部遇到肛提肌的阻力,使下颏抵达胸部,变枕额 径为枕下前囟径。
• 内旋转(internal rotation):胎头达中骨盆平面时,为适 应中骨盆的大小,枕部向母体前方旋转45°
胎头俯屈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胎头俯 屈
胎头内旋转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胎头内旋转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仰伸(extension):在宫缩、腹压和肛提肌合力的作用 下,胎头向前并以耻骨弓为支点,向上转动,使胎头逐 渐仰伸,胎头的顶、额、鼻、口、颏相继娩出。
• 复位、外旋转(restitution and external rotation):胎头 枕部向前旋转45°为复位,前肩向前方旋转45°为外旋转
胎头仰伸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胎头 仰 伸
胎头外旋转
源自文库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胎头外旋转
胎头娩出过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胎儿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大小 (1)胎头的颅骨:顶骨、额骨、枕骨(2)径 线:双顶径(9.3 cm),枕额径(11.3 cm),枕 下前囟径(9.5 cm),枕颏径(13.3 cm)
2、胎位
3、畸形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胎头颅骨、颅缝、囟门、径线图
第二节 分娩机制及临产诊断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足月产(term delivery) :妊娠满37周不足42周分娩 (259~293)天。
– 早产(premature delivery):妊娠满28周不足37周 间分娩(196~258)天。
– 过期产(postterm delivery) :妊娠满42周及以后分 娩(294天及以上)。
第一节 影响分娩的因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影响分娩的因素有产力、产道、胎儿和精神心理状 态因素,分娩的顺利进行有赖于这些因素之间相互适应 和协调。这些因素都正常或相互适应,分娩才能够顺利 进行,这些因素异常,无论单发或合并存在,均可导致 难产。
一、产力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子宫收缩力(主力) ★
(1)节律性 (2)对称性和极性 (3)缩复作用
• 分娩机制 • 临产的诊断及分期
一、枕先露的分娩机制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分娩机制(mechanism of labor):胎儿先露部位 为了适应骨盆各个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 一系列适应性转动,以最小经线通过产道的过程, 整个过程分解为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 伸、复位及外旋转。
胎 头娩出过程
(横椭圆形)。 • 入口前后径(真结合经):11 cm。 • 入口横径:13 cm。 • 斜径(2条、左、右):12.75 cm。
骨盆入口平面图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②中骨盆平面(mid plane of pelvis) • 界限: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方为骶
平均6cm • 后矢状径:骶尾关节到坐骨结节间径中点之间的距离,平
均9cm。 意义:出口横径短时,出口横径与后矢状径之和大于15cm, 一般胎头可用后三角形分娩。
骨盆出口各径线图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软产道图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子宫下段形成及宫颈扩张
临产后软产道的变化图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软产道在临产后的变化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生理性缩复环(Physiologic retraction ring): 子宫上下段的肌层厚薄不同,在两者之间的子宫 内面有一环状隆起,称为生理性缩复环。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宫 颈 管 消 失 和 扩 张 步 骤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