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生成性主题活动——家乡的水果
中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家乡的水果》3篇
![中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家乡的水果》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8e184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5.png)
中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家乡的水果》中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家乡的水果》精选3篇(一)教案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水果的名称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水果的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家乡水果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图片/幻灯片展示家乡的水果。
2.水果模型或实际水果。
3.录音机或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使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家乡的水果,引发学生对水果的兴趣。
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回忆并说出他们最喜欢的家乡水果以及它们的特点。
2.新知传授(15分钟):使用图片、水果模型或实际水果向学生介绍家乡的水果。
教师可以简要介绍每种水果的名称、外观、口感和营养价值。
同时,教师还可以播放一段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听到水果的名称和相关信息。
3.互动探究(20分钟):安排学生分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家乡的水果进行深入了解。
每个小组要求了解所选水果的产地、品种、生长环境、采摘季节、特点以及食用方法等。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上网搜索或采访当地农民等方式收集信息。
4.合作分享(2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向全班展示他们收集到的信息,包括图片、文字描述、视频或其他创意展示形式。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或发表意见。
教师可以引导全班讨论,比较不同水果之间的相似点和差异。
5.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向学生再次强调家乡水果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要保护好家乡的水果资源。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成果,并巩固学生对家乡水果的了解。
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小组合作探究和分享等方式,使学生对家乡的水果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分享的方式,提高了他们对水果的鉴赏能力和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讨论和总结,培养了学生对家乡水果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然而,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同时,教师可以在更多的环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让学生自己带来家乡水果进行展示,或让学生自行选择学习方式和材料。
家乡的水果中班教案与反思
![家乡的水果中班教案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47f287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4.png)
家乡的水果中班教案与反思教案主题:家乡的水果正文:家乡的水果,是每个人心中最深刻的记忆。
无论是新鲜的水果,还是记忆中的果盘,都让人回味无穷。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家乡的水果中班教案,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家乡的水果品种和特点;2. 学习家乡的水果种植和收获方法;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种植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家乡的水果品种和特点;2. 学习家乡的水果种植和收获方法;3. 观察和记录家乡的水果;4. 种植家乡的水果;5. 制作家乡的水果沙拉。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家乡的水果图片和介绍;2. 学生准备家乡的水果种子和工具;3. 学生准备种植家乡的水果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家乡的水果图片和介绍1. 让学生看图片,介绍家乡的水果品种和特点;2. 让学生猜家乡水果的名称,并给出提示:“这些水果通常在当地的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二)学习家乡的水果种植和收获方法1. 教师讲解家乡的水果种植和收获方法;2. 让学生观察家乡的水果种植过程,并记录在笔记本上;3. 让学生展示他们记录的内容。
(三)观察和记录家乡的水果1. 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家乡的水果;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重点内容,如水果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四)种植家乡的水果1. 教师讲解种植水果的方法;2. 让学生展示他们种植家乡水果的图片;3. 教师指导学生种植家乡水果,并记录种植过程。
(五)制作家乡的水果沙拉1. 教师引导学生制作家乡水果沙拉;2. 教师展示学生制作的水果沙拉,并评价他们的成果。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家乡的水果图片和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乡的水果;2.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家乡的水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3. 教师应该让学生种植家乡的水果,培养学生的种植和实践能力;4.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展示他们记录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家乡的水果》及教学反思(5篇范例)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家乡的水果》及教学反思(5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adb0d76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e.png)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家乡的水果》及教学反思(5篇范例)第一篇: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家乡的水果》及教学反思《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家乡的水果》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社会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家乡的水果》含反思!活动设计背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我们的家乡在新疆,新疆自古就有“瓜果之乡”的美誉,吐鲁番的葡萄、库尔勒的香梨、阿克苏的苹果、喀什的石榴驰名中外。
《家乡的水果》这一教学活动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教育幼儿爱祖国就要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家乡就应该知道家乡有哪些水果,从而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活动目标1、认识常见的水果并能说出其名称,如:苹果、石榴、葡萄、梨子。
2、体验与同伴交流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活动重点:掌握“苹果、梨子、石榴、葡萄”等词语。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活动准备1、葡萄、石榴等夏天家乡常见的水果图片。
2、当地水果,如:苹果、葡萄、梨子等实物。
活动过程一、歌曲郊游导入活动:今天,老师又要带小朋友去郊游了。
你们准备好了吗?出发!二、展开部分1、图片认识首先我们来到了阿克苏站,小朋友们你们看,提问:这是什么水果,(苹果)。
(音乐郊游)小朋友们坐好了,我们又要出发了?[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哇,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喀什,好多好多红红的东西,这种水果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呢?(石榴)小朋友们,你们看,我们到了库尔勒,这又是什么水果呢,(梨子) 下一站,老师还想带你们去个地方吐鲁番,这里有什么呢?谁能说一说呢?(葡萄)教师将孩子们说的水果图片贴在黑板上,引导幼儿认识苹果、石榴、梨子、葡萄。
2、实物再认今天我们认识了家乡的好多水果,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装有“水果”的口袋拿出来,边拿出口袋,边念儿歌:“奇妙的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一摸,摸出看看是什么?教师摸出石榴问:这是什么(这是石榴),要求幼儿说出水果的名称。
中班主题活动:家乡的水果(2)
![中班主题活动:家乡的水果(2)](https://img.taocdn.com/s3/m/aaba5ab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2.png)
中班主题活动:家乡的水果(2)背景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水果种类也非常多样化。
本次活动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加了解家乡水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同时通过亲手制作水果沙拉,增加孩子们对水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
目标通过此次活动,我们期望孩子们可以:•更加了解家乡水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学会制作水果沙拉。
活动内容活动前准备在活动开始前,我们需要做以下准备工作:1.确定本次活动的时间和地点;2.准备所需要的食材和工具:水果(苹果、香蕉、橙子、猕猴桃等)、蜂蜜、椰丝、刀、切板、勺子、碗等;3.制定活动规则和注意事项,如保证食材的新鲜度和卫生,不得随意挑选或浪费食材等;4.派出足够的老师和志愿者参与此次活动,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活动过程1.上课前,老师可以先向孩子们介绍一些家乡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猕猴桃等,让孩子们先了解一下这些水果的外貌、口感和营养价值;2.接下来,老师可以将这些水果进行分类,并让孩子们逐个试吃,品尝不同的口感和味道,并了解不同水果的营养成分;3.接下来,老师可以向孩子们展示制作水果沙拉的方法,并组织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口味选择不同的水果进行搭配;4.在搭配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与孩子们讨论不同水果的搭配原则和营养搭配,如不同水果的酸甜度、水果的颜色和口感搭配等;5.孩子们搭配好水果后,老师可以向他们展示如何加入蜂蜜和椰丝等材料,使得水果沙拉更加美味可口;6.最后,孩子们可以品尝自己制作的水果沙拉,并与同桌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老师也可以鼓励孩子们互相赞美和支持。
活动结束后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总结和评价:1.与孩子们讨论此次活动的收获和感受,了解孩子们对水果的认知和兴趣是否有所提高;2.对孩子们制作的水果沙拉进行统计和评价,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3.将孩子们的成果拍照记录下来,并通过班级微信或邮件分享给家长,鼓励家长与孩子们一起分享自己家乡的水果。
家乡的水果中班教案与反思
![家乡的水果中班教案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650a6d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e.png)
家乡的水果中班教案与反思家乡的水果中班教案与反思教案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水果种类及特点。
2.培养学生对家乡水果的兴趣,并能描述水果的外观和口感。
3.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教学内容1.家乡的水果种类及特点介绍2.观察和描述水果外观和口感3.绘制水果图画4.分享水果知识和经验教学准备1.家乡水果图片或实物2.绘画纸和彩色笔教学步骤1. 引入水果话题 (5分钟)•让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引发对水果的兴趣。
2. 家乡水果介绍 (10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家乡常见的水果,例如苹果、梨、葡萄等。
•向学生介绍每种水果的特点,例如颜色、形状、口感等。
3. 观察和描述水果 (15分钟)•让学生仔细观察水果的外观和特点。
•引导学生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水果的形状、颜色、大小等。
•鼓励学生尝试描述水果的口感,如甜、酸、脆等。
4. 绘制水果图画 (15分钟)•分发绘画纸和彩色笔给学生。
•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尽量还原水果的外观。
•学生可以使用不同色彩的笔,使绘画更加生动。
5. 分享水果知识和经验 (10分钟)•让学生依次展示自己绘制的水果图画。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所选择的水果,介绍水果的特点和口感。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各种水果的共同点和区别。
反思和总结•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的不足,可以在下节课中进行巩固和提高。
以上为家乡的水果中班教案及反思,旨在引导学生对家乡水果产生浓厚兴趣,并能够观察和描述水果的外观和口感。
通过绘制水果图画和分享水果知识,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家乡水果的了解。
6. 水果品尝活动 (15分钟)•准备一些家乡水果的样品,如苹果、梨、葡萄等。
•让学生亲自品尝水果,体验每种水果的口感和味道。
•鼓励学生描述自己品尝到的水果是甜的、酸的、有多汁等。
7. 制作水果拼盘 (20分钟)•将家乡水果切成适当的大小,让学生一起参与制作水果拼盘。
中班主题活动:家乡的水果(3)
![中班主题活动:家乡的水果(3)](https://img.taocdn.com/s3/m/eceff64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68.png)
中班主题活动:家乡的水果(3)活动目的:1.让幼儿认识家乡的水果,了解水果的种类和特征;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口味识别能力;3.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活动准备:1.家乡五种水果的图片或实物,并做好标签;2.盆、瓶、碗、筷、刷等工具。
活动过程:1.介绍家乡的五种水果:苹果、香蕉、车厘子、哈密瓜、草莓等,并向幼儿展示实物或图片。
2.根据家长们提供的水果,老师需要将水果进行准备,包括清洗、切片或挖出果肉等。
3.将每种水果放入不同的容器中,用标签提示水果种类。
4.老师出示一个水果,让幼儿先观察,然后品尝味道,猜测是什么水果。
5.可以由老师或家长在白板上记录幼儿的猜测结果,以便后续验证。
6.让幼儿一个一个来试吃不同的水果,并通过感官感受来识别和辨别水果种类。
7.在幼儿完成尝试后,可以对水果进行深入探究,例如:让幼儿观察水果的果实结构、颜色、味道、口感、大小等,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水果。
8.在活动结束时,可以邀请幼儿家长共同品尝水果,增强与家长的互动。
活动收获:1.认识了家乡的五种水果,了解了水果的分类和特点;2.提高了幼儿的口味识别和观察能力,并对水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3.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并加深了与家长的互动。
活动延伸:1.在活动中,可以让幼儿自己带来家乡的特色水果进行品尝和展示,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2.可以让幼儿通过手工制作方式,用纸板或者其他材料制作出自己喜欢的水果,以培养幼儿美感和动手能力;3.在活动结束后,可以邀请幼儿一起制作水果沙拉、水果冰淇淋等小食品,以独立操作的方式为幼儿提供一定的学习机会和体验经历。
总结:这项家乡水果的主题活动不仅能让幼儿认识家乡的水果,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口味识别和观察能力,促进幼儿的交流和合作,增加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
并且活动的延伸还能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创造性体验,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活动。
中班生成性主题活动――家乡的水果
![中班生成性主题活动――家乡的水果](https://img.taocdn.com/s3/m/fd8ffd8601f69e314232947a.png)
中班生成性主题活动――家乡的水果3、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体验发现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1、各种水果核2、作业纸(水果与配对的果核连线)。
3、用桃核刻的工艺品。
(三)活动过程1、幼儿观察各种水果核,大胆表述各种水果核的外形特征(颜色、形状),老师提问:你知道这些是什么水果的核?它们有什么不同?卢鸿远:“西瓜的核是黑的,像西瓜子。
”方钊:“这是枇杷的核,是圆圆的,黄黄的。
”林家乐:“这是桃子核,上面有花纹的。
”2、出示实物水果:杨梅、枇杷、桃子等水果验证观察结果,并引导幼儿观察每种水果果核的数量。
冯雨欣:“杨梅只有一个核。
”王欣然:“西瓜有很多核,枇杷有2个核,另外的水果只有一个核。
……3、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说说其他水果的核。
老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水果有核,它的核是怎么样的?4、幼儿操作延伸活动:将用桃核制作的工艺品挂在教室里,供幼儿欣赏。
(四)活动反思整个活动通过观察、验证、实际操作的办法加深了幼儿对水果核外形特征的认识,孩子们在看到各种水果的不同外形特征外,也惊奇地发现水果的果核在颜色、形状、数量方面也有所不同,对孩子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大发现,激发了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愿望,体验了发现的乐趣。
活动六:水果制品活动说明我们在活动区投入了用水果加工成的食品,如杨梅干、葡萄干、杏仁、话梅等,孩子们看着这些东西又展开了新一轮的讨论。
“这是杨梅做的,上面还有糖。
”“葡萄干肯定是太阳底下晒干来的。
”我说:“这些是用水果加工而成的水果制品,你们还知道哪些水果制品吗?什么是水果制品?是用什么东西做成的?孩子们对水果制品充满了好奇,我们生成了活动《水果制品》。
(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进一步认识水果,了解水果可以加工成水果制品。
2、学习向大人获取有效信息,会用语言简单表述自己获得的信息。
3、乐于与同伴交流,培养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1、各种水果制品2、幼儿向大人了解一些水果加工成的水果制品3、家长工作:家长向幼儿介绍一些水果制品,可让幼儿实际观察,并带一样水果制品到幼儿园。
幼儿园中班美术赏识教案《家乡的水果》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美术赏识教案《家乡的水果》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0ac11d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8b.png)
幼儿园中班美术赏识教案《家乡的水果》含反思教学目标:1. 认得家乡的水果,把握其名称及特征。
2. 学会赏识美术作品,感受水果的美好与魅力。
3. 培育幼儿爱家乡、爱水果的情感,激发幼儿的制造本领和想象力。
教学环节:一、导入(10分钟)1. 师生互动,询问幼儿们对水果的了解情况。
2. 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主题:《家乡的水果》3. 呈现水果图片并讲解各种水果的特点和产地。
二、察看(10分钟)1. 师生呈现家乡水果的真实物品并进行解释。
2. 同学可以手摸、嗅闻、品尝水果,感受水果的外形、味道和气味。
3. 老师引导幼儿们把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出来,例如:“小李,你品尝了西瓜,它的甜度如何呢?”三、赏识(30分钟)1. 师生共同赏识家乡水果的绘画作品。
2. 学习赏识画作的方法,如察看、发觉、比较、评价等。
3. 同学可以对画里的颜色、造型、构图进行评价,例如:“这个苹果的颜色很明丽。
”4. 中班幼儿依据本身的喜好,选择心仪的水果图片,完成本身喜爱的水果绘画作品。
四、反思(10分钟)1. 老师和同学共同总结本课程的收获和问题。
2. 同学在画作时存在的困惑和问题进行梳理和解决。
3. 对于赏识课,老师可以与同学一起反思本节课的赏识方法、所感悟的内容等。
教学反思:家乡水果是幼儿们生活的一部分,孩子们爱吃水果,这也是他们的一种认知方式。
本课程通过师生互动、真实物品呈现、赏识作品、绘画创作等多种方式,加深了幼儿对水果的认知,引导他们了解家乡水果的特点、产地和区分;通过赏识作品,感受水果的美好和魅力,以及制造美的本领;同时,加强了幼儿的家乡情感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园氛围。
在反思过程中,老师与同学探讨课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达成共识,也帮忙同学不断自我端详和提高,为更好地制造适合幼儿的课程供给了参考。
同时,老师应适时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自我,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家乡的水果》附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家乡的水果》附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1f00a8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4.png)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家乡的水果》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家乡水果,了解它们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品尝,培养幼儿对水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让幼儿感受家乡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家乡水果,了解它们的特点。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品尝,发现水果的秘密,激发他们对水果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1.图片:苹果、梨、葡萄、香蕉、桃子等家乡水果的图片。
2.实物:苹果、梨、葡萄、香蕉、桃子等家乡水果。
3.小卡片:写有各种水果名称的小卡片。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各种水果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水果的名称。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水果都是哪里产的?”引出家乡水果的话题。
2.认识家乡水果(1)教师逐一出示家乡水果实物,让幼儿观察水果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征。
(2)教师引导幼儿品尝水果,感受水果的味道、口感等。
3.水果猜谜游戏(1)教师出示小卡片,让幼儿猜出卡片上的水果名称。
(2)猜对的小朋友可以获得一颗小星星作为奖励。
4.水果拼盘活动(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桌上摆放各种水果。
(2)教师示范如何制作水果拼盘,讲解注意事项。
(3)幼儿动手制作水果拼盘,教师巡回指导。
(4)完成后,教师组织幼儿展示水果拼盘,并进行评价。
(2)教师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家乡水果的喜爱之情。
(3)教师反思本次活动,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反思1.活动准备充分,幼儿对家乡水果的认知程度较高,为活动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2.教师在活动中注重引导幼儿观察、品尝、动手操作,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游戏环节的设计,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提高了活动的趣味性。
4.教师在活动中及时给予幼儿表扬和鼓励,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
5.本次活动仍有不足之处,如部分幼儿在制作水果拼盘时,缺乏耐心,教师应加强对幼儿的引导和鼓励。
幼儿园中班社会《家乡的水果》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家乡的水果》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10a276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a.png)
幼儿园中班社会《家乡的水果》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本次教学针对幼儿园中班,根据幼儿教育教学大纲,涉及到社会领域的教学内容。
该教学设计的主题为《家乡的水果》,旨在让幼儿通过学习家乡的水果,了解自己所在的地方以及身边的事物,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同时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 1.认识家乡的水果。
• 2.了解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等基本特征。
• 3.认识水果的种植过程。
2.2 能力目标• 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细致动手能力。
• 2.引导幼儿自主学习。
• 3.鼓励幼儿团队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2.3 情感目标• 1.增加幼儿的归属感。
• 2.引导幼儿认识家乡文化和传统特色。
• 3.鼓励幼儿爱护家乡环境和物品。
3. 教学内容及步骤3.1 活动1:了解家乡的水果1.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家乡的水果,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水果。
2.通过看图、听故事等方式介绍家乡的不同水果,包括名称、颜色、形状、味道等基本特征。
3.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播放水果种植的视频,让幼儿了解水果的种植、收成和运输等过程。
3.2 活动2:认识水果的特征1.让幼儿拿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并试着用语言描述它的颜色、形状、味道等特征。
2.在课堂上展示不同水果的图片,并引导幼儿认识水果的特点和互相区别。
3.分组让幼儿合作,用手工制作出不同的水果形状,并有所表述。
3.3 活动3:观察水果成长过程1.分组进行小实验,将不同的水果种子植入泥土,并进行每日观察。
2.观察水果的成长过程,并让幼儿记录下所见所感。
3.4 活动4:家乡水果的故事1.应用讲故事方式,讲述关于家乡水果的历史及文化。
2.让幼儿知道种植水果的传统文化以及水果的重要意义,鼓励幼儿向别人介绍家乡水果。
3.5 活动5:家乡水果的游戏1.将水果图片混合,让幼儿分组猜水果的名称。
2.通过玩游戏增进互相交流,帮助孩子们认识家乡的水果。
中班生成性主题活动家乡的水果标准
![中班生成性主题活动家乡的水果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695d81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72.png)
中班生成性主题活动家乡的水果标准在中班阶段,培养幼儿对于水果的兴趣和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开展一系列有关家乡的水果的活动,可以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认识并培养对家乡水果的喜爱。
本文将探讨中班生成性主题活动“家乡的水果标准”,以帮助幼儿建立对水果的标准认知。
一、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水果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观察和描述水果的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
通过观察和描述,幼儿可以对水果有初步的认识。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家乡的水果,如苹果、橙子、香蕉等,让幼儿通过触摸、闻味、尝试等方式感受水果的不同特征。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水果,比如“苹果是红色的,圆形的,感觉光滑”等。
这样能够帮助幼儿初步建立对水果的标准认知。
二、开展水果的分类活动在幼儿初步了解水果的特征后,教师可以组织水果的分类活动。
教师准备一些不同种类和特征的水果,比如颜色不同的苹果、梨子,形状不同的香蕉、橙子等。
教师可以给每个幼儿一些水果,要求幼儿按照某一特征将水果分类,比如颜色分类、形状分类等等。
幼儿可以通过比较、观察和思考,将水果进行分类,培养他们的分类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幼儿的互动,帮助他们进行分类的解释和总结。
比如,教师可以问幼儿:“为什么这些水果是一类的?它们有什么相同的特点?”这样可以促使幼儿进行思考和语言表达,进一步加深对水果标准的认知。
三、水果的比较与评价在分类活动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进行水果的比较与评价。
教师可以选择两种或更多的水果,让幼儿比较它们的特征,并给出自己的评价。
幼儿可以观察水果的外观、尝试水果的口感,并使用简单的形容词来描述水果的味道、香味和口感。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比较水果的不同特征,并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对水果的喜好与评价。
在比较与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每个幼儿的差异性。
不同的幼儿可能对水果的要求和口感有所不同,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尊重每个幼儿的主观评价。
四、开展水果的制作和品尝活动在培养幼儿对水果的兴趣和认识的同时,教师可以开展水果制作和品尝的相关活动。
中班教案家乡的水果
![中班教案家乡的水果](https://img.taocdn.com/s3/m/4562c172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5.png)
中班教案家乡的水果教案标题:中班教案——家乡的水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水果种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家乡水果的兴趣和爱护心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家乡的水果,如苹果、梨、葡萄、桃子等。
2. 课件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3. 水果的味道和质地的描述词卡片。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家乡的水果,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喜欢的水果和吃过的水果。
2. 展示家乡水果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主体活动:3. 介绍家乡的水果,包括水果的名称、外观特征和口感等。
4. 通过课件、黑板或白板等教学工具,展示不同水果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水果的特点。
5. 分发水果的味道和质地的描述词卡片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和品尝水果来选择合适的描述词,并用简单的句子表达出来。
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合作讨论并展示自己选择的描述词和句子。
7.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家乡水果的特点,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口头表达。
总结活动:8. 回顾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家乡水果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9.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家乡水果经历或喜欢的水果故事。
拓展活动:10.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水果摊位或水果园,让他们亲身体验和了解更多水果的种类和特点。
11. 鼓励学生在家和家人一起品尝家乡水果,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喜好。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口头表达能力。
2. 学生完成的描述词卡片和小组活动的展示。
教学延伸:1. 在家长会或展示活动中,让学生向家长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并邀请家长分享他们家乡的水果。
2. 在其他主题活动中,引用家乡水果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知识点。
注意事项:1. 确保水果的新鲜度和卫生安全。
2.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水果,并尊重他们的个人喜好和选择。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水果,培养他们对家乡水果的兴趣和爱护心理,同时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家乡的水果》社会教案
![幼儿园中班《家乡的水果》社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92c2b67e21af45b207a8b1.png)
幼儿园中班《家乡的水果》社会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家乡的水果》社会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家乡的水果》社会教案1本学期我承担的是xx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
面对从未接触过英语的小学生,我充满了对他们的喜爱。
如何做好他们初学英语的领路人,为他们创设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本学期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万事开头难。
刚刚开始教学工作,我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教学进度的加快和教学内容的精简。
(1)教学进度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的制定和有效执行从一个侧面反映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xx年级英语教学进度教材规定的是一周五课时。
而xx年级的英语教学实际是一周两课时。
根据目前的实际教学进度不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材学习内容。
需要考虑到的是我至少要留出两周的时间进行总复习。
所以我的教学进度必须要快,可以用刻不容缓来形容。
按照教学进度和现课时安排我从新制定了教学进度,每课完成3课时的任务量,每周必须完成一单元的教学任务。
(2)随着每节课教学量的增加,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也必须要取其精华。
我分析了新起点这套教材,第一层次是以学习基本单词和句子为主,第二层次是在学习第一层次内容的基础上,适量扩展话语、平行学科知识和双向文化等内容。
每个单元的前三课时为教材第一层次学习内容。
后三课时是第二层次学习内容。
学生对基本单词和句型掌握的越牢,对后面内容的学习就越轻松。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第一课时我把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句子和单词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
通过各种有趣的课堂活动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感知、模仿、交流、改进。
第二课时我通常把旧知识的回顾复习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各种课堂活动巩固旧知,为接下来的拓展环节做好准备。
同时完成教学各环节任务的时间在课前我都有一个整体的预设。
家乡的水果中班主题教案
![家乡的水果中班主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760e7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2.png)
家乡的水果中班主题教案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幼儿对家乡的水果产生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水果的外形、颜色和味道。
1.2 教学内容:引入主题,展示各种水果图片,让幼儿自由发表对水果的认知和感受。
1.3 教学活动:1.3.1 教师展示水果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1.3.2 幼儿自由发表对水果的认知和感受,教师给予鼓励和引导。
第二章:水果认知2.1 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水果的名称、特点和营养价值。
2.2 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等,包括水果的名称、外形、颜色、味道和产地。
2.3 教学活动:2.3.1 教师展示各种水果,引导幼儿观察水果的名称、外形、颜色和味道。
2.3.2 幼儿尝试品尝水果,发表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第三章:水果拼盘3.1 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习水果的切割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水果的切割方法,如切片、切块、去核等,让幼儿动手操作,制作自己的水果拼盘。
3.3 教学活动:3.3.1 教师示范水果的切割方法,讲解注意事项。
3.3.2 幼儿动手操作,制作自己的水果拼盘。
第四章:水果故事4.1 教学目标: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水果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4.2 教学内容:讲述一个关于水果生长过程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水果的生长环境、季节和采摘过程。
4.3 教学活动:4.3.1 教师讲述水果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水果的生长过程。
4.3.2 幼儿发表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教师给予引导和鼓励。
第五章:水果游戏5.1 教学目标: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巩固对水果的认识和了解。
5.2 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水果认知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加深对水果的认识。
5.3 教学活动:5.3.1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引导幼儿参与游戏。
5.3.2 幼儿进行游戏,巩固对水果的认识和了解。
第六章:水果歌谣6.1 教学目标:让幼儿通过歌谣学习,进一步熟悉水果的名称和特点。
《家乡的水果》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家乡的水果》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41d34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6.png)
《家乡的水果》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家乡的水果》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我们的家乡在____,____自古就有“瓜果之乡”的美誉,吐鲁番的葡萄、库尔勒的香梨、阿克苏的苹果、喀什的石榴驰名中外。
《家乡的水果》这一教学活动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教育幼儿爱祖国就要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家乡就应该知道家乡有哪些水果,从而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活动目标1、认识常见的水果并能说出其名称,如:苹果、石榴、葡萄、梨子。
2、体验与同伴交流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活动重点:掌握“苹果、梨子、石榴、葡萄”等词语。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活动准备1、葡萄、石榴等夏天家乡常见的水果图片。
2、当地水果,如:苹果、葡萄、梨子等实物。
活动过程一、歌曲郊游导入活动:今天,老师又要带小朋友去郊游了。
你们准备好了吗?出发!二、展开部分1、图片认识首先我们来到了阿克苏站,小朋友们你们看,提问:这是什么水果,(苹果)。
(音乐郊游)小朋友们坐好了,我们又要出发了?哇,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喀什,好多好多红红的东西,这种水果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呢?(石榴)小朋友们,你们看,我们到了库尔勒,这又是什么水果呢,(梨子)下一站,老师还想带你们去个地方吐鲁番,这里有什么呢?谁能说一说呢?(葡萄)教师将孩子们说的水果图片贴在黑板上,引导幼儿认识苹果、石榴、梨子、葡萄。
2、实物再认今天我们认识了家乡的好多水果,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装有“水果”的口袋拿出来,边拿出口袋,边念儿歌:“奇妙的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一摸,摸出看看是什么?教师摸出石榴问:这是什么(这是石榴),要求幼儿说出水果的名称。
”三、结束部分请小朋友拿出自己摸到的水果分给大家吃。
边吃边交流家乡的水果,说说家乡的好。
幼儿园中班教案《家乡的水果》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家乡的水果》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99adf4e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1.png)
幼儿园中班教案《家乡的水果》教学目标1.让孩子了解家乡周围的水果品种名称。
2.让孩子了解水果的颜色和形状。
3.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孩子的绘画水平。
教学准备1.景柿、苹果、桃子、柿子等家乡水果模型图片。
2.桌面画纸、彩笔、水彩等绘画工具。
3.桌上板擦、化妆棉、小纸巾等擦拭工具。
教学过程1. 初始环节1.教师绘制家乡水果的图片模型并循序渐进地向孩子展示,通过口述方式进行解释。
教学目的:“了解家乡周围的水果品种名称。
了解水果的颜色和形状。
”2.孩子们边听边描绘所看到的家乡水果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教学目的: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孩子的绘画水平。
2. 主题展开1.教师根据孩子描绘的家乡水果绘制大型家乡水果画板。
2.在画板上贴上不同水果的图片,让孩子们辨认并尝试用不同的颜色填充到画板上。
3.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对家乡水果的认识和看法,让孩子们更了解家乡的水果。
4.孩子们可以拿着画板,互相猜猜所画出来的水果名称,并相互交流水果的不同之处。
教学目的:“了解家乡周围的水果品种名称。
了解水果的颜色和形状。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孩子的绘画水平。
”3. 总结环节1.回顾教学中孩子们所了解的家乡水果品种、颜色和形状,并引领孩子们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
2.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对家乡水果的观察和思考,并鼓励孩子们背诵家乡水果的名称、颜色和形状。
3.总结本堂课的收获和心得体会,并展示孩子们制作的作品。
反思1.教学准备不充分,应该在教学前提前完成好准备工作,避免没有准备好所需的教学资源。
2.课堂时间安排要有效,阶段分明,在控制好课堂节奏基础上留出时间让孩子们进行交流和自主实践。
3.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可以尝试通过展览、拍照等方式丰富孩子们的学习体验,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4.学生鼓励自主探索,发挥主动性。
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孩子们主动去探索学习和绘画,这是需要加强的。
家乡的水果中班主题教案
![家乡的水果中班主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ac036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e.png)
家乡的水果中班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水果,增加对家乡水果的了解。
2. 通过观察、品尝、动手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粮食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水果种类:让学生列举出自己家乡常见的水果,并进行分类。
2. 水果的观察: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了解水果的多样性。
3. 水果品尝:让学生品尝家乡的水果,感受水果的味道和口感。
4. 水果拼盘:学生分组合作,用水果制作拼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5. 水果故事:讲述一个关于水果的寓言或故事,引导学生懂得珍惜粮食。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水果,包括学生家乡的水果。
2. 准备水果刀、砧板等工具,以便学生制作拼盘。
3. 准备投影仪、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水果,激发学生对家乡水果的兴趣。
2. 课堂活动一:让学生列举出自己家乡的水果,并进行分类。
3. 课堂活动二: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了解水果的多样性。
4. 课堂活动三:品尝家乡的水果,感受水果的味道和口感。
5. 课堂活动四:学生分组合作,用水果制作拼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6. 课堂活动五:讲述一个关于水果的寓言或故事,引导学生懂得珍惜粮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水果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意识。
3. 学生对水果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珍惜粮食的情感。
六、教学活动:水果拼图比赛1. 目的:通过拼图比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2. 准备:准备不同形状的水果拼图碎片,以及计时器等比赛工具。
3. 过程:a.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合作完成水果拼图。
b. 设置比赛时间,计时器开始计时。
c.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拼图,计时器停止计时。
d. 评选出完成最快的小组,并给予表扬。
七、教学活动:水果角色扮演1. 目的:通过水果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加深对水果的了解。
中班生成性主题活动――家乡的水果-2
![中班生成性主题活动――家乡的水果-2](https://img.taocdn.com/s3/m/32a9bab2b307e87100f6967a.png)
中班生成性主题活动――家乡的水果活动三:《家乡的水果真多》(一)活动目标1、认识家乡的水果,知道其名称。
2、通过各种感官比较它们的外形特征,并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3、进一步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4、体验与同伴交流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1、桔子、西瓜等家乡常见的水果图片。
2、当季水果,如:西瓜、杨梅、桃子、李子、杏子等实物。
3“我家的果树”调查表及各类水果的小图片。
(三)活动过程与活动实录1、出示家乡常见的水果图片。
提问,这是什么水果?于倩说:“桔子、葡萄、梨头、枇杷、石榴,……”提问,你在万市哪一个地方看见过这些水果?方彬说:“我奶奶家有有葡萄树的。
”厉梦婷说:“我家边上的山上有桔子树的,现在已经有了,就是还没好吃。
”卢鸿远:“我们家有石榴树还有樱桃树。
”……孩子们如数家珍地说看,显然孩子们对这些水果是再熟悉不过了,我说:“这些水果在万市都有种在那里,这些都是我们家乡的水果,你还知道哪些家乡的水果呢?”“桃子、李子、杏了、草莓……”孩子们一下子说了一大串,我将孩子们说的水果图片贴在黑板上,最后我说:“我们万市的水果可真多,我们家乡的水果可真多啊!”孩子们听了我的话,显得很兴奋,嘴里讲着:“怎么那么多啊!”3、出示水果,引导幼儿比较桃子、杨梅、枇杷、西瓜、李子的外形特征,说说几种水果的不同吃法。
4、让幼儿品尝水果,与同伴交流水果的不同味道,并知道里面都有果核,提醒幼儿将果核收集起来。
孩子们一边吃着水果,一边与同伴交流各种水果的美味,“西瓜很甜的”、“杨梅酸的”……延伸活动幼儿填写“我家的果树”调查表。
提供各类水果的小图片,将自己家有的果树用图片的形式粘贴,并与同伴交流。
(四)课后反思孩子们对身边的水果真是太了解了,出乎我意料之外,说明这些水果对小朋友的耳濡目染之深。
因为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事物,所以每个孩子都能说出很多。
孩子的一句:“怎么那么多啊。
”油然而生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孩子们在说家乡还有哪些水果时,其实有小朋友说到了龙羊另外的特产白果和香榧,孩子们不知道这两样是属于干果类的,对水果和干果没有概念。
幼儿园中班生成性主题活动——家乡的水果
![幼儿园中班生成性主题活动——家乡的水果](https://img.taocdn.com/s3/m/e4eb59ce9e314332396893d7.png)
幼儿园中班生成性主题活动——家乡的水果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 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家乡的水果”主题来源
一天,方彬的爸爸拿来了很大一袋子李子来送给老师吃,小朋友围着老师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方彬说:“我们家还有杏子树,还有桃子树,杏子树很高的。”厉梦婷说:“我们家也有李子树,也有桃子树。”“我们家有枇杷树”。“我们家有樱桃树”……,孩子们的议论让我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好的活动内容——家乡的水果。为了开展这一主题活动,我们也进行了一些调查,我们班29名幼儿,有28名幼儿家中或亲威家种有果树,大部分幼儿都有摘果子的亲身经历,对果树也有一个基本的认知经验;家中种的果树种类有李子、杏子、枇杷、桃子、樱桃,还有西瓜和葡萄等,另外,5~6月份,正是这些水果成熟丰收的时候,也为我们开展主题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将从幼儿的实际和兴趣出发,从中提取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把握幼儿发展层次的差异,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交互作用,以达到幼儿自主参与,自发生成,在其自身认识结构基础上向更高一阶段发展,促使“家乡的水果”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
泮栋桢说:“老师,我也有一个办法,拿一个网兜就可以了,我爸爸是这么摘杏子的。”
邵杭奕说:“拿一个梯子爬上去摘。”
灿灿说:“要是小猴子在就好了,它来帮我们摘。”
我说:“你们想的这些办法都很好,我们还是请方彬的爸爸来帮忙吧。”于是我请来了家长来帮忙,家长拿来了很大一块布,有拿来了很长一根棍子,我和孩子们用手拉着布接在树下,那位家长就用棍子来敲杏子,杏子一个个从树上掉下来,孩子们看得可兴奋了:“杏子下来了,杏子下来了。”“下杏子雨了。”
针对孩子们在如何才能从高的杏子树上摘来杏子所表现的积极性,我们又生成了语言创编活动《高高的杏子树》。
中班家乡的水果教案
![中班家乡的水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54de3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b.png)
中班家乡的水果教案教案标题:中班家乡的水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家乡常见的水果。
2. 培养学生对水果的兴趣和爱好。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家乡水果的图片或实物(如苹果、梨、橙子、葡萄等)。
2. 绘本或图片资源,介绍家乡水果的特点和产地。
3. 水果模型或卡片,用于游戏活动。
4. 彩色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5. 水果拼图或水果记忆卡片游戏。
教学活动:1. 导入(5分钟):-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是否喜欢吃水果,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水果。
- 准备一些家乡水果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尝试猜测水果的名称。
2. 探究(15分钟):- 展示家乡水果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水果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
- 使用绘本或图片资源,介绍家乡水果的特点、产地和营养价值,激发学生对水果的兴趣。
3. 游戏活动(15分钟):- 准备水果模型或卡片,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水果识别游戏。
教师出示水果模型或卡片,学生团队合作猜测水果名称,并用手指指向正确的水果。
- 进行水果拼图或水果记忆卡片游戏,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忆来完成任务。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分享和交流。
4. 创作活动(15分钟):- 给每个学生发放彩色纸、颜料和画笔等绘画工具,让他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家乡水果进行绘画创作。
- 鼓励学生在绘画作品上标注水果的名称,并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水果的特点。
5. 总结(5分钟):-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绘画的水果。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水果的重要性和营养价值,并鼓励学生多吃水果。
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和家人一起品尝和讨论家乡的水果,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学校周边的农贸市场或果园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水果的生长过程和采摘乐趣。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观察描述水果的能力、游戏活动中的合作与交流,以及绘画作品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生成性主题活动——家乡的水果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乡的水果”主题来源天,方彬的爸爸拿来了很大一袋子李子来送给老师吃,小朋友围着老师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方彬说:“我们家还有杏子树,还有桃子树,杏子树很高的。
”厉梦婷说:“我们家也有李子树,也有桃子树。
”“我们家有枇杷树”。
“我们家有樱桃树”……,孩子们的议论让我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好的活动内容——家乡的水果。
为了开展这一主题活动,我们也进行了一些调查,我们班29名幼儿,有28 名幼儿家中或亲威家种有果树,大部分幼儿都有摘果子的亲身经历,对果树也有一个基本的认知经验;家中种的果树种类有李子、杏子、枇杷、桃子、樱桃,还有西瓜和葡萄等,另外,5〜6月份,正是这些水果成熟丰收的时候,也为我们开展主题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们将从幼儿的实际和兴趣出发,从中提取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把握幼儿发展层次的差异,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交互作用,以达到幼儿自主参与,自发生成,在其自身认识结构基础上向更高一阶段发展,促使“家乡的水果”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家乡的水果”预设主题活动目标1、利用周围环境,通过开展各类活动认识家乡的各种水果,了解水果的生长过程及外形特征,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情感。
2、学习多途径收集有效信息,乐于与同伴交流。
三、主题思考网络四、环境创设(一)活动区1、科学区(1)在自然角里摆放本地常见的水果、干果,如李子、杏子、白果、西瓜等。
(2)收集各种水果核,分别放入塑料盒子或盘子里,再自制标签插在其中。
2、美工区(1)提供各色橡皮泥制作水果。
(2)提供各种水果核,进行粘贴造型。
(3)提供各种废旧纸盒、包装纸,供幼儿剪剪、贴贴、画画,包装水果。
3、阅读区张贴各种水果的挂图,供幼儿互相出谜、猜谜。
(二)墙饰1、张贴幼儿摘水果的照片。
2、举办“画水果”作品展览。
五、主题实施活动一:摘李子和杏子(一)预设目标1、感受李子和杏子的基本特征,探索判别水果成熟的基本方法。
2、感受摘果子的乐趣,体验合作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1、事先与附近种有这两种水果的家长联系,选择几棵低矮的便于幼儿观察,采摘的果树。
2、请家长事先向孩子介绍判别李子和杏子成熟的方法。
(三)活动过程与活动实录1、谈话(1)讨论外出时路上要注意的事项和自我保护的方法;(2)果子摘下来不能马上吃,要洗洗再吃。
2、摘桃子和杏子幼:老师,你看这个杏子是熟的。
师:你怎么知道的?幼:黄黄的,软软的就是熟的。
幼:李子红红的才是熟的,才好吃。
幼:青的是酸的,牙齿都要酸完了。
师:杏子和李子有什么不同呢?幼:李子是圆的,杏子是有点扁的。
幼:颜色不一样。
幼:这个李子不好吃了,里面有虫子了,你看有洞了,里面肯定有虫子。
幼:老师,那边的树上有很多杏子,你快来看。
我走过去,可不是树上挂满了黄黄的杏子,看起来真诱人,可是这棵杏子树却很高,人根本够不到的。
我说:“要怎么才能摘到杏子呢?” 吴艺楠说:“拿根棍子来敲。
” 方彬说:“这样,杏子掉下来要烂的,老师,我有办法的,找一块很大很大的布,叫小朋友在下面接住,你拿一根棍子去敲杏子,杏子就会掉下来,落在这块布上了,这样杏子就不会掉烂的。
rd泮栋桢说:“老师,我也有一个办法,拿一个网兜就可以了,我爸爸是这么摘杏子的邵杭奕说:“拿一个梯子爬上去摘灿灿说:“要是小猴子在就好了,它来帮我们摘。
” 我说:“你们想的这些办法都很好,我们还是请方彬的爸爸来帮忙吧。
”于是我请来了家长来帮忙,家长拿来了很大一块布,有拿来了很长一根棍子,我和孩子们用手拉着布接在树下,那位家长就用棍子来敲杏子,杏子一个个从树上掉下来,孩子们看得可兴奋了:“杏子下来了,杏子下来了。
”“下杏子雨了。
”3、整理回幼儿园。
4、请幼儿大胆说说摘李子和杏子的感受。
(四)活动反思外出活动总能提起幼儿的兴趣和热情,李子和杏子这两种水果在万市是非常常见的水果,几乎家家都有,这从家长的反馈表中也得到了证实,我们班的大部分孩子都有摘杏子、李子的经验,他们知道怎么样的杏子是熟的,怎么样的李子是熟的,是可以吃的。
他们在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中将这些经验传达给了对方,使另外的孩子也获得了感性的知识。
那棵高的杏子树并不是我们预设的内容,只是孩子们在活动中无意间发现的,但是他们似乎对从高的树上摘杏子更感兴趣,所以当摘不到杏子时,孩子们运用已有的经验,想出了各种办法,当杏子从高高的杏子树上落下来的时候,孩子们表现的异常兴奋,“下杏子雨了。
”在回来的路上孩子们还在不停地回味着,“老师,今天我想的办法好不好?”“老师,我又想了一个办法,拿一个皮枪把它打下来。
”……针对孩子们在如何才能从高的杏子树上摘来杏子所表现的积极性,我们又生成了语言创编活动《高高的杏子树》。
另外,我们将摘来的杏子和李子洗干净,开设了品尝区,供幼儿自由品尝(注:杏子和李子有成熟的,也有不成熟的。
)让孩子们在实物品尝中,在互相交流中,获得更多的感性经验。
活动二:续编故事《高高的杏子树》(一)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2、能在同伴间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故事图片(三)活动过程及活动实录1、欣赏故事,了解故事情节。
2、教师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后来请孙悟空来帮忙,他的金箍棒能变长变短,孙悟空说了一声:‘长',金箍棒就会变长,用长长的金箍棒就可以打杏子了。
”“有一个小孩他有一把皮枪,用皮枪对准杏子来打杏子,杏子就可以下来了。
”“请长颈鹿来帮忙,他的脖子很长……”“请风爷爷来帮忙,风一吹杏子就会掉下来,上次我们家的杏子也是被风吹下来的……”3、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延伸活动:张贴幼儿的绘画作品,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作品(四)活动反思孩子们在续编故事时,有的孩子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他知道用什么有效地办法办法才能摘到杏子,所以续编的情节符合孩子的生活经验,如用棍子打下来、用网兜、用梯子等,还有的孩子则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孙悟空、长颈鹿、大象、风爷爷等等都出现在了故事情节中,虽然续编的故事情节不长,孩子的想法也略显幼稚。
但是这是孩子感兴趣的,只要每个孩子能大胆想象,大胆表述,不管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得到了老师活动三:《家乡的水果真多》(一)活动目标1、认识家乡的水果,知道其名称。
2、通过各种感官比较它们的外形特征,并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3、进一步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4、体验与同伴交流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1、桔子、西瓜等家乡常见的水果图片。
2、当季水果,如:西瓜、杨梅、桃子、李子、杏子等实物。
3“我家的果树”调查表及各类水果的小图片。
(三)活动过程与活动实录1、出示家乡常见的水果图片。
提问,这是什么水果?于倩说:“桔子、葡萄、梨头、枇杷、石榴,……”提问,你在万市哪一个地方看见过这些水果?方彬说:“我奶奶家有有葡萄树的厉梦婷说:“我家边上的山上有桔子树的,现在已经有了,就是还没好吃。
”卢鸿远:“我们家有石榴树还有樱桃树。
”孩子们如数家珍地说看,显然孩子们对这些水果是再熟悉不过了,我说:“这些水果在万市都有种在那里,这些都是我们家乡的水果,你还知道哪些家乡的水果呢?”“桃子、李子、杏了、草莓……”孩子们一下子说了一大串,我将孩子们说的水果图片贴在黑板上,最后我说:“我们万市的水果可真多,我们家乡的水果可真多啊!”孩子们听了我的话,显得很兴奋,嘴里讲着:“怎么那么多啊!”3、出示水果,引导幼儿比较桃子、杨梅、枇杷、西瓜、李子的外形特征,说说几种水果的不同吃法。
4、让幼儿品尝水果,与同伴交流水果的不同味道,并知道里面都有果核,提醒幼儿将果核收集起来。
孩子们一边吃着水果,一边与同伴交流各种水果的美味,“西瓜很甜的”、“杨梅酸的”……延伸活动幼儿填写“我家的果树”调查表。
提供各类水果的小图片,将自己家有的果树用图片的形式粘贴,并与同伴交流。
(四)课后反思孩子们对身边的水果真是太了解了,出乎我意料之外,说明这些水果对小朋友的耳濡目染之深。
因为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事物,所以每个孩子都能说出很多。
孩子的一句:“怎么那么多啊。
”油然而生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孩子们在说家乡还有哪些水果时,其实有小朋友说到了龙羊另外的特产白果和香榧,孩子们不知道这两样是属于干果类的,对水果和干果没有概念。
于是,我们在活动区又投放了白果、开心果等干果,给孩子们讲解了水果与干果的区别。
孩子能说出很多水果的名称,但是对水果与季节的关系还不太了解,我将这个问题留给他们回家自己找大人寻找答案。
在活动区我们又提放了白果、开心果等干果,讲解了水果和干果的区别。
活动五:各种各样的核活动说明:孩子们在品尝水果的时候,老师总是有意识地让幼儿观察水果的外形,因为我们预设了活动:绘画《多彩的水果》,可是孩子们却对水果的核产生了兴趣,他们发现每样水果的核都是不一样的,有大的,有小的,有圆的,有扁的……,于是我们生成了活动《各种各样的核》。
(一)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各种水果核,让幼儿感知各种核的不同外形特征观察2、知道每种水果都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