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技术
• 2、必须预处理后入场填埋的废物 (1)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 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 12)测得的废物浸出液中有害成分浓度超过表6-1中 的允许进入填埋区控制限值的废物; (2)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 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 12)测得的废物浸出液pH值≤7.0和≥12.0的废物; (3)本身具有反应性、易燃性的废物; (4)含水率高于85%的废物; (5)液体废物 • 3、禁止填埋的废物 (1)医疗废物; (2)与衬层具有不集系统 地基
单复合衬层防渗系统
• (3)双层衬层防渗系统
垃圾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首次渗滤液收集系统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第一层人工合成防渗膜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二次渗滤液收集系统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第二层人工合成防渗膜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地下水收集系统 地基
3、衬层系统分类
• (1)单层衬层防渗系统
垃圾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渗滤液收集系统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人工合成防渗膜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地下水收集系统 地基
单层衬层防渗系统
• (2)单复合衬层防渗系统
垃圾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渗滤液收集系统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人工合成防渗膜 压实黏土衬层
二、安全填埋场选址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 选址准则: 1、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及国家和地方危险废物管理规划; 2、场址应满足一定的库容要求; 3、地形、地貌及土壤条件; 4、气象条件; 5、对地表水体的保护; 6、对居民区的影响; 7、对场地地质的要求; 8、交通方便,运距合理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首先,安全填埋场的选址和建设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
填埋场应该远离居民区、水源以及其他敏感区域,确保填埋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和居民造成影响。
其次,填埋场需要有严格的废物分类和分区管理制度,针对不同类型的危险废物进行合理的填埋和覆盖,以确保不同废物之间不会相互交叉污染,从而保证填埋场的环境友好和安全性。
同时,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营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和技能指导,了解如何正确处理和处置各类危险废物,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和污染的风险。
另外,填埋场的安全监测和污染防控措施也是确保填埋场安全的关键。
填埋场应该配备合适的监测设备,定期对填埋场周边环境和地下水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
同时,填埋场还需要建立严格的废物接收和处置审核机制,确保不合格的废物不会被填埋,从根本上杜绝不安全因素的存在。
总之,安全填埋场是处理危险废物的重要环节,但其安全性和环保效果需要得到严格把控和管理。
只有通过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加强填埋场的监测和管理,才能确保填埋场不会对周围环境和公共安全造成潜在的危害。
危险废物的存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其安全处理和处置显得尤为重要。
安全填埋场作为危险废物处理的一种方式,如果管理不善或者违规操作,可能会对周围环境和公共安全造成巨大危险。
因此,需要加强对安全填埋场的规范管理,以确保其在处理危险废物时不会带来额外的风险和危害。
在进行危险废物填埋时,首先需要对危险废物进行严格的分类和标识,根据不同的性质和特征进行区分和管理。
这样可以避免不同种类的危险废物混合在一起,从而避免可能产生的化学反应或污染。
此外,填埋场需要配备专业的操作人员,他们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了解如何正确地处理和填埋不同种类的危险废物,以降低对环境和公共安全的影响。
安全填埋场的管理者也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标准,来规范填埋场的运营和管理,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处置流程,以确保填埋过程的安全和可控性。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范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防止危险废物填埋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技术要求由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起草完成。
本技术要求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目录1总则 (1)2编制依据 (1)3术语 (2)4场址选择 (3)5总体设计 (4)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4)填埋场类型选择 (5)危险废物入场要求 (5)总图设计 (6)6系统设计 (7)废物接收及贮存系统 (7)分析和鉴别系统 (7)预处理系统 (9)防渗系统 (9)渗滤液控制系统 (10)监测系统 (12)应急系统 (13)7公用工程 (14)供电系统 (14)给水、排水和消防 (14)采暖、通风与空调 (15)建筑与结构 (15)其它辅助设施 (15)8工程施工及验收………………………………………………………1 5 工程施工..................................................................15 工程验收 (17)9运营管理基本要求……………………………………………………18 运营管理总则 (18)运营条件 (18)机构设置与劳动定员 (18)人员培训 (19)危险废物接收制度 (20)交接班及运行登记制度 (20)环保、安全与健康 (21)10 封场 (23)本技术要求用词说明 (25)1总则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等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危险废物无害化安全处置目标,规范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和运行管理,防止危险废物填埋处置对环境造成污染,制定本技术要求。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技术
填埋场的设计要点
选址要求:远离居民区、水 源地、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
域
防渗系统设计:采用双层或 多层防渗材料,确保污染物
不渗漏
渗滤液收集和处理系统设计: 设置渗滤液收集池,采用合
适的处理技术进行处理
气体收集和处理系统设计: 设置气体收集井,采用合适
的处理技术进行处理
监测系统设计:设置监测井, 定期监测地下水、土壤、气
到环境中
03
施工:按照设计要 求进行填埋场的施 工,包括防渗层、
排水系统等
07
封场:填埋场达到 设计容量后,进行 封场处理,防止污
染物扩散
04
废物预处理:对危 险废物进行分类、 破碎、脱水等预处
理
填埋技术的效果评估
填埋场选址:评估 地质条件、环境影
响等因素
填埋后监测:评估 填埋后污染物迁移、
扩散和降解情况
体等污染物浓度
封场设计:采用合适的封场 材料和技术,确保填埋场长
期稳定和安全
填埋场的环境保护措施
选址要求:远料,防止 废物渗漏污染地下 水
气体收集和处理: 设置气体收集系统, 对填埋场产生的气 体进行收集和处理
监测和预警系统: 建立监测和预警系 统,实时监测填埋 场环境状况,及时 发现和处理问题
填埋场选址需要满足地质、水 文、气候等条件,以保证填埋 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填埋技术的关键是控制污染物 的迁移和扩散,防止地下水污 染和土壤污染。
填埋技术的优缺点
优点:处理量大,操作简 单,成本低
缺点:可能造成地下水污 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
优点:可以减少废物体积, 降低运输成本
缺点:可能造成土地资源 浪费,影响周边生态环境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技术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之填埋场处理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之填埋场处理填埋场处理填埋场是处置废物的一种陆地处置设施,它由若干个处置单元和构筑物组成,处置场有界限规定,主要包括废物预处理设施、废物填埋设施和渗滤液收集处理设施。
1场址选择1.1填埋场厂址选择的要求:1、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及地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场址应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不会因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受到破坏。
填埋场作为永久性的处置设施,封场后除绿化以外不能做它用。
2、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3、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远景储备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4、填埋场距飞机场、军事基地的距离应在3000米以上。
5、填埋场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米以外,应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
6、填埋场场址应位于百年一遇的洪水标高线以上,并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
若确难以选到百年一遇洪水标高线以上场址,则必须在填埋场周围已有或建筑可抵挡百年一遇洪水的防洪工程。
7、填埋场场址距地表水域的距离应大于150米。
8、填埋场场址必须有足够大的可使用容积以保证填埋场建成后具有10年或更长的使用期。
9、填埋场场址应选在交通方便、运输距离较短,建造和运行费用低,能保证填埋场正常运行的地区。
1.2填埋场场址的地质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能充分满足填埋场基础层的要求;(2)现场或其附近有充足的粘土资源以满足构筑防渗层的需要;(3)位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主要补给区范围之外,且下游无集中供水井;(4)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层3米以下。
如果小于3米,则必须提高防渗设计要求,实施人工措施后的地下水水位必须在压实粘土层底部1米以下;(5)天然地层岩性相对均匀、面积广、厚度大、渗透率低;(6)地质构造相对简单、稳定,没有活动性断层。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危险废物是指具有燃烧性、腐蚀性、毒性、感染性、放射性等特性的废物。
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危害性,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和处置。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的建设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址与规划: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应远离居民区、水源保护区、地下水流动区等敏感区域。
在选址时要考虑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
同时,按照国家规划要求进行规划设计,确保填埋场的尺寸、容量和布置满足日常运营需求。
2.环境监测:危险废物填埋场周边环境应进行定期监测,包括地下水、土壤、大气等环境的污染情况。
监测内容包括危险废物填埋场对环境的污染影响程度,以及周边环境对填埋场的影响程度。
监测结果要及时上报并进行相关处置措施。
3.工程设施:危险废物填埋场应设置完善的工程设施,包括围护墙、防水层、防渗层、收集系统、处理系统等。
围护墙主要用于防止废物外泄,防水层和防渗层用于防止污染物渗透至地下水。
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系统和渗滤液收集系统,用于收集泥水和渗滤液,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处理系统用来处理填埋产生的气体和液体,确保其达到环保标准。
4.操作管理:危险废物填埋场的操作要进行全程监控,包括填埋、覆土、建设、维护等环节。
填埋操作要按照填埋场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环境污染。
同时,填埋过程应定期进行检测,确保按照规定的工艺和操作要求进行。
5.废物分类与处理:危险废物要进行分类处理,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可燃性废物要进行热解、焚烧或催化燃烧处理;腐蚀性废物要进行中和、中和沉淀处理;毒性和感染性废物要进行物理、化学或生化处理;放射性废物要进行固化处理后再填埋。
6.安全措施:在危险废物填埋场内应设有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应急装备,并定期进行演练,以应对突发事件。
填埋场周边要进行有效的封控措施,控制未经授权人员的进入,防止事故扩散。
综上所述,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主要包括选址与规划、环境监测、工程设施、操作管理、废物分类与处理、安全措施等多个方面。
危险废物填埋处理技术规程
危险废物填埋处理技术规程危险废物是指对人类、动植物及环境具有潜在危害或携带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致癌性、变异性等特性的废物。
危险废物的处理需要符合一定的技术规程,其中危险废物的填埋处理技术规程是一种主要的处理方法。
本文将针对危险废物填埋处理技术规程进行相关讨论和参考。
危险废物填埋处理技术规程主要包括废物分类、填埋场选址、填埋场建设、填埋操作和监测等方面。
1. 废物分类:根据危险废物的特性和处理要求,将废物进行分类,比如生活垃圾、工业废渣、化学废物、医疗废物等。
根据不同类别的废物,制定相应的填埋处理工艺和条件。
2. 填埋场选址:选择填埋场地时,应考虑地质地貌条件、周边环境和生态状况、地下水位和水质状况等因素。
填埋场应位于远离水源保护区和城市居民区,以减少对环境和人群的潜在风险。
3. 填埋场建设:填埋场的建设要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包括场地平整、基底防渗、上部盖土等。
填埋场的构筑物和设施要能够有效控制废物的渗漏和释放。
4. 填埋操作:填埋操作包括危险废物的收运、称重、装卸和堆放等。
应确保废物的安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不泄露或散布有害物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的伤害。
5. 监测:填埋场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监测、气体排放的监测和土壤监测等,以确保废物的填埋处理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危险废物填埋处理技术规程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填埋场具备防渗渗漏的设施与措施,防止废物渗漏到地下水中,并采取必要的防渗渠道措施以降低污染风险。
2. 填埋场应设置有效的排放与处理系统,以处理产生的废气、废水和污泥等,避免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3. 废物填埋场应具备必要的监控系统和措施,对填埋场内部的运行情况、废物处理效果进行实时监测,以及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的应急措施与预案。
4. 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危险废物填埋处理技术的标准化管理,确保填埋工作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危废填埋场管理制度
危废填埋场管理制度一、填埋场管理单位及其职责1.填埋场管理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执照和资质,负责填埋场的日常管理和运营。
其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制定填埋场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监督危险废物的填埋和处理过程;保证填埋场的安全运营;定期检测和监控填埋场周围环境的污染情况;定期向有关部门报告填埋场的运营情况等。
2.填埋场管理单位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并对其进行相关培训和考核。
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确保填埋场的规范运营。
3.填埋场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对填埋场的每一次操作都应当有相应的记录。
同时,应当建立健全的数据监测系统,实时监控填埋场的运营情况。
二、危险废物填埋场的规划和建设1.填埋场选址应当符合国家规定,远离居民区和水源地,确保填埋场对周围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最小。
2.填埋场应当具有完善的排水系统、防渗系统和气体排放系统,保证填埋场周围环境不受填埋废物的污染。
3.填埋场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设施和安全标识,确保填埋场的运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4.填埋场的建设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必须获得相应的批准和审批手续。
三、填埋场的日常管理与监督1.填埋场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危险废物的填埋和处理,严禁违规操作和超标排放。
2.填埋场应当定期对填埋废物进行检测和监控,确保填埋场的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3.填埋场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机制,一旦发生事故应当及时有效地处理。
4.填埋场应当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向有关部门报告填埋场的运营情况。
四、填埋场的关闭和退场处理1.填埋场在运营结束后应当及时对填埋场进行清理和整治,确保填埋场不再对周围环境和社会造成影响。
2.填埋场关闭后,应当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定期对填埋场的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
3.填埋场的关闭和退场处理应当符合国家规定和要求,必须获得相应的审批手续。
五、填埋场管理的监督和评估1.填埋场管理单位应当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定期向有关部门报告填埋场的运营情况。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的选址和工程施工监控(4篇)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的选址和工程施工监控是确保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探讨危险废物填埋场的选址和施工监控的关键问题,并介绍有效的监控措施,以确保填埋场的安全性。
一、选址问题1. 生态环境考虑危险废物填埋场应选址远离人口稠密地区和水源地,以避免对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潜在风险。
填埋场应尽量选择地势高且土壤质量好的区域,以减少危险废物渗漏的风险。
2. 地质条件考虑填埋场选址应考虑地质条件,避免地震、滑坡、地质涌水等地质灾害风险。
选址过程中应进行地质勘察和地质灾害评估,确保填埋场周边地质条件稳定。
3. 土壤类型考虑填埋场选址还应考虑土壤类型,优先选择含水量较低且排水性好的土地。
这样可以减少危险废物渗漏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风险。
二、工程施工监控1. 施工规范危险废物填埋场施工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
施工过程中应监督施工人员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危险废物的正确填埋和覆盖,避免渗漏和溢出。
2. 气体监测危险废物填埋场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气体监测,确保填埋场中产生的气体能够及时排放和处理。
常见的监测参数包括甲烷、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
3. 渗漏液监测危险废物填埋场施工过程中的渗漏液应进行监测,确保渗漏液能够及时收集和处理,防止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4. 压实度监测填埋场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土壤的压实度监测,确保填埋层的密实性。
通过使用密实度计等仪器,监测填埋层的密实度,防止渗漏和沉降。
5. 排水系统监控填埋场施工过程中的排水系统应进行监控,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监控参数包括排水速度、水位和排放水质等。
6. 环境监测填埋场施工后应进行环境监测,包括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等。
通过监测环境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环境问题。
三、监控措施1. 安装监测设备填埋场应安装合适的监测设备,包括气体监测仪、渗漏液监测器、压实度计等。
这些设备可实时监测填埋场内外的环境参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危废填埋场培训课件
危废填埋场培训课件危废填埋场培训课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
这些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管理和处理危险废物,危废填埋场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
本文将从危废填埋场的定义、分类、管理和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危废填埋场。
危废填埋场是指专门用于收集、储存和处理危险废物的场所。
它通过将危险废物掩埋在地下,以防止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危废填埋场通常由多个区域组成,包括储存区、处理区和监测区等。
危废填埋场可以根据危险废物的性质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有害废物填埋场、医疗废物填埋场和工业废物填埋场等。
有害废物填埋场主要用于处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物,如重金属、有机物等。
医疗废物填埋场则专门用于处理医疗废物,如医疗废液、废针等。
工业废物填埋场则主要用于处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危废填埋场的管理是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环境安全的关键。
首先,填埋场需要有合法的运营许可证,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其次,填埋场需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废物的储存、处理和监测等工作。
此外,填埋场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定期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以确保废物不会对地下水和大气造成污染。
然而,危废填埋场的存在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填埋场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其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
如果不加以处理,这些渗滤液可能会渗入地下水中,对水资源造成污染。
其次,填埋场会产生大量的甲烷气体,这是由于废物在填埋过程中分解产生的。
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填埋场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这些负面影响。
为了提高危废填埋场的管理水平,培训课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培训课件可以向填埋场管理人员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危废填埋场的管理工作。
培训课件可以包括填埋场的基本知识、管理流程、环境监测方法等内容。
通过培训,填埋场管理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危废填埋场的运行原理和风险,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安全填埋场
1.1卫生填埋处理土地填埋是基于陆地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处置固体废物的安全填埋场属全封闭型填埋场,该技术填埋采用“先地下,后地上”的方法,当地下填埋库全部填满后再实施地上部分的填埋。
固体废物经预处理后,由专用运输工具送至填埋场,经卸料斗用溜槽输送到填埋部位,再用推土机摊开推平,压路机分层压实,单层的压实厚度为1.0~1.5m,中间覆盖土层的厚度为0.1~0.3m。
卫生填埋处理建设费用较低,处理量大,方便简单,适应性强,无害化处理技术比较成熟,能有效促进有机固体废物进行好氧、厌氧消化,加速有机物分解,而且防渗漏和沼气回收利用技术以及填埋操作机械化技术发展很快,所以卫生填埋处理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固体废物最终处理方式之一。
发达国家固体废物卫生填埋处理比重较大,如德国固体废物卫生填埋处理率在92%以上。
我国固体废物卫生填埋处理近20年来发展很快,处理技术日趋成熟,北京、上海、南京等大中型城市均已建设大型卫生填埋场,作为大量消纳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的最有效也是最终的处理方法,在我国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处理中一直占最主要的位置,处理的固体废弃物占总量的60%以上。
但是,因固体废弃物(MSW)包含有混合塑料、金属和各种有机材料,在填埋过程中其不可避免的将产生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质。
同时,固体废弃物渗滤液一直被认为是一个严重的污染源,尤其是氮、化学需氧量(COD)、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重金属量很高,对环境及人群健康的直接和潜在危害很大。
我国的固体废物已开始由分散堆放向集中处置的方向发展,部分城市建成了卫生和安全填埋场,如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北京阿苏卫垃圾填埋场、深圳危险废物填埋场等,在今后5—10年内还将有大批的固体废物填埋场建成.“八五”期间,在填埋理论和设计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如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技术研究通过了国家验收;清华大学和长沙冶金设计研究院合作,设计建成了国内第一座符合国际标准的安全填埋场——深圳市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通过引进技术建成了高密度聚乙烯生产线,为国产合成防渗卷材的系列化以及设计、施工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从总体来看,仍然缺乏成套技术,在高性能防渗和排水材料的开发方面也与国外有较大差距.此外,目前设计人员对填埋场设计尚缺乏足够的知识和经验,也无设计标准参考,所设计的填埋场不仅耗资大,而且直接影响其长期安全性能.因此,在“八五”攻关成果和现有填埋场设计、施工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内相关行业及国外有关设计方法、标准及工具,研究开发填埋场设计和建设所必需的标准、规范、导则、方法以及高性能防渗和排水材料,并使其产业化是非常必要的.在固体废物区域性集中处理处置系统中,填埋是废物的最终归宿.经各种处理的废物最终将集中到填埋场进行处置.现代化填埋场无论在设计概念、原则、标准和方法上,以及所采用的防渗、排水材料都与传统填埋场有着本质的区别.目前,工业发达国家在设计填埋场时,多采用多重屏障的概念,利用天然和人工屏障,尽量使所处置的废物与生态环境相隔离.不但注意浸出液的末端处理,更强调首端控制,力求减少浸出液量,提高废物的稳定性和填埋场的长期安全性,并尽量降低填埋操作和封场后的运行费用.目前我国固体废物卫生填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有年上半年为8.0%。
危险废物填埋控制标准
危险废物填埋控制标准危险废物的填埋是一项涉及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的重要工作。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必须严格遵守危险废物填埋控制标准。
本文将对危险废物填埋控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相关人员能够全面了解和有效执行这些标准。
首先,危险废物的分类非常重要。
根据危险废物的性质和特点,将其进行分类管理,有利于对其进行有效的填埋控制。
在分类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危险废物的毒性、腐蚀性、燃烧性等特点,以便采取相应的填埋控制措施。
其次,填埋场的选址和设计是关键环节。
选择合适的填埋场地,考虑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确保填埋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填埋场的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包括防渗层、排水系统、覆盖层等设施的设置,以及填埋场的封闭和监控措施。
另外,填埋操作和管理也至关重要。
在进行危险废物填埋时,必须严格按照填埋控制标准进行操作,包括危险废物的运输、装载、覆盖等环节。
填埋场的管理也需要严格执行,包括填埋场的日常监测、记录和报告,以及对填埋场周边环境的保护措施。
此外,填埋后的监测和修复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对填埋场进行定期监测,包括地下水、土壤、气体等环境参数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同时,对填埋场的修复工作也需要严格执行,包括填埋场的封闭和后续管理工作,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对危险废物填埋控制标准的执行和监督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对危险废物填埋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填埋操作符合标准要求,避免对环境和公共安全造成影响。
总之,危险废物填埋控制标准的执行对于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至关重要。
各相关单位和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要求,确保危险废物的填埋工作符合法律法规,并尽最大努力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介绍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介绍危险废物对⼈们⽣活环境的污染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趋严重,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部联合发布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之规定:到2005年,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危险废物要得到妥善贮存,有条件的要实现安全处置;2010年,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危险废物基本实现⽆害化处理;到2015年,全国所有⼤、中、⼩城市的危险废物要基本实现⽆害化处置。
⼀、危险废物1、危险废物的定义:指被列⼊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其普遍特性表现为:毒性⼤、环境风险⼤、难于管理、不宜⽤普遍废物(如⽣活垃圾等)的通⽤⽅法进⾏管理和处置。
如⼯业废物、含汞、镉废电池、废矿物油、含汞废⽇光灯管等。
2、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满⾜的要求:少时或临时周转性危险废物宜⽤简单、可靠的设施进⾏临时贮存,其要求如下:(1)应建有堵截泄漏的裙脚、地⾯与裙脚要⽤坚固的防渗材料建造,应设有隔离设施、报警装置和防风、防晒、防⾬设施;(2)基础防渗层为粘⼟的,其厚度应在1.0⽶以上,渗透系数应不⼩于1.0×10-7cm/s;基础防渗层也可⽤厚度在2.0mm以上的⾼密度聚⼄烯或其它⼈⼯防渗材料组成、渗透系数不应⼩于1.0×10-10cm/s;3、危险废物焚烧处置应满⾜的要求:危险废物也可以⽤⾼温消毒的原理来分解残留于废物体内的有毒成分,其要求如下:(1)危险废物焚烧处置前必须进⾏前处理或特殊处理,以达到进炉的要求;(2)危险废物在炉内燃烧时需均匀、完全、彻底,不得有残留物质;(3)焚烧温度应达到110℃以上,烟⽓停留时间应在2.0秒以上,燃烧效率⼤于99.9%,焚烧去除率⼤于99.99%,焚烧残渣的热减率⼩于5%。
4、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它适⽤于不能回收利⽤其组分和能量的危险废物,如⼤量的⼯业废弃物就属于这种性质的废物,必须进⾏安全填埋,要求如下:(1)安全填埋场必须有满⾜要求的防渗层,不得产⽣⼆次污染,当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于1.0×10¯7cm/s,且厚度⼤于5⽶时,可直接采⽤天然粘⼟基础层作为防渗层;当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为1.0×10¯7cm/s——1.0×10¯6cm/s时,可选⽤复合衬垫层作为防渗层,且⾼密度聚⼄烯的厚度不得低于1.5mm;当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于1.0×10-6 cm/s时,须采⽤双⼈⼯合成衬垫层(⾼密度聚⼄烯)作为防渗层,上层厚度在2.0毫⽶以上,下层厚度在1.0毫⽶以上。
固体废物处理 第四章 固体废物陆地处置
一、土地填埋处置技术
1、土地填埋处置定义
土地填埋处置是从传统的堆放和填埋处置发展起来的,但 不是单纯的堆、填、埋,而是一种按照工程理论和土工标准对 固体废物进行有效管理的综合性科学工程方法。
在操作处置方式上,已从堆、填、覆盖向包容、屏蔽、隔 离的工程贮存方向发展。
土地填埋处置,首先要进行科学的选址,在设计规划的基 础上对场地进行防护(如防渗)处理;然后按照严格的操作程 序进行填埋操作和封场;同时制定全面的管理制度,定期对场 地进行维护和检测。
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侵入填埋场,以免增大渗滤液 的产量、增加渗滤液处理系统的负荷和渗滤液的渗透扩散等 渗漏污染,而降低填埋体的稳定性。
堵:封堵场内的渗滤液,以免其向填埋场外扩散,污染地下水源。 排:及时排出场内的渗滤液和疏导有害气体,降低渗滤液渗透污
染的潜在危险,并避免在填埋场内的阻塞和无序迁移,消除 爆炸隐患。 治:对渗滤液和填埋气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到达标排放或实现 资源化利用。
根据填埋场水文气象条件:干式填埋、湿式填埋、干湿混 合填埋。
根据填埋场结构:衰竭型填埋、封闭型填埋。
根据填埋场所处地理位置及自然地形条件的利用情况:平 原型填埋、滩涂型填埋、山谷型填埋。
根据填埋废物的方式和降解机理:好氧填埋、准好氧填埋、 厌氧填埋。
综上可见,土地填埋处置划分种类较多,采用的名称也不 尽相同。目前,被普遍承认的分类法是将土地填埋处置分为卫 生填埋和安全填埋,前者主要处置的是城市生活垃圾等一般固 体废物,后者则以危险废物为处置对象。
是一种最为简单的土地填埋处置方式,主要是指将原 本已稳定的固体废物,如:建筑废物、未受污染的岩石以 及一些矿物材料(如炼焦炉渣)等置于填埋场,表面覆盖 土壤的方法。鉴于废物的性质,此填埋处置本质上着重强 调对废物的贮存功能,而非污染的防治功能。
危险废物填埋处理技术规程
危险废物填埋处理技术规程标题:废物填埋处理技术规程废物填埋处理技术规程是指对各类废物进行填埋处理的一套标准和规范。
填埋是一种常见的废物处理方式,通过将废物掩埋在地下来达到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废物填埋处理技术规程的相关内容。
一、概述废物填埋处理技术是一种将废物掩埋在地下的处理方式,通过减少废物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废物填埋处理技术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填埋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防止废物渗漏和扩散。
二、填埋场选址与设计要求1. 选址要避免对地下水和水源地的污染。
2. 填埋场应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和排水系统,以减少渗漏风险。
3. 填埋场的设计应符合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要求,包括废物分类、填埋层厚度等。
三、填埋操作及管理要求1. 废物分类和处理:填埋前需对废物进行分类,将不同类型的废物分开处理,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预处理和包装。
2. 填埋操作控制:填埋操作时,需确保废物的紧密填埋,避免露天暴露和废物的飘散。
3. 填埋场的排水和收集系统:填埋场需建设排水和收集系统,以收集和处理产生的渗漏液体。
4. 定期检查和监测:填埋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监测,以确保填埋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环保措施1. 废气控制:填埋场应设置适当的废气处理设备,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2. 渗滤液处理:渗滤液是指由废物产生的液体,需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或回收利用。
3. 沼气利用: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可以通过适当的收集和利用设备进行处理,既减少排放,又能回收利用能源。
五、废物填埋后的环境监测填埋场的环境监测是为了评估填埋处理效果和对环境的影响。
监测内容包括地下水、土壤和大气等方面,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六、填埋场的运营与维护填埋场的运营和维护是保证填埋处理效果的重要环节。
包括运营管理、日常维护、处理设备的检修和维护等方面,确保填埋场的长期稳定运行。
七、填埋场的监督与管理填埋场的监督与管理是确保填埋过程的合规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包括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和监督机制,以及对填埋场经营者的执法和监督。
技术方法:危险废物的安全填埋处置
危险废物的安全填埋处置
1.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适⽤于不能回收利⽤其组分和能量的危险废物。
2.未经处理的危险废物不得混⼊⽣活垃圾填埋场,安全填埋为危险废物的最终处置⼿段。
3.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必须按⼊场要求和经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接收危险废物,达不到⼊场要求的,须进⾏预处理并达到填埋场⼊场要求。
4.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须满⾜以下要求:
4.1有满⾜要求的防渗层,不得产⽣⼆次污染。
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于1.010-7厘⽶/秒,且厚度⼤于5⽶时,可直接采⽤天然基础层作为防渗层;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为1.010-7-1.010-6厘⽶/秒时,可选⽤复合衬层作为防渗层,⾼密度聚⼄烯的厚度不得低于1.5毫⽶;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于1.010-6厘⽶/秒时,须采⽤双⼈⼯合成衬层(⾼密度聚⼄烯)作为防渗层,上层厚度在2.0毫⽶以上,下层厚度在1.0毫⽶以上。
4.2 要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进⾏单元式作业,做好压实和覆盖;
4.3要做好清污⽔分流,减少渗沥⽔产⽣量,设置渗沥⽔导排设施和处理设施。
对易产⽣⽓体的危险废物填埋场,应设置⼀定数量的排⽓孔、⽓体收集系统、净化系统和报警系统;
4.4 填埋场运⾏管理单位应⾃⾏或委托其他单位对填埋场地下⽔、地表⽔、⼤⽓要进⾏定期监测;
4.5填埋场终场后,要进⾏封场处理,进⾏有效的覆盖和⽣态环境恢复;
4.6填埋场封场后,经监测、论证和有关部门审定,才可以对⼟地进⾏适宜的⾮农业开发和利⽤。
(建设⽤地,不同于垃圾处理政策)
5.危险废物填埋须满⾜《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规定。
垃圾填埋场危废管理制度范文
垃圾填埋场危废管理制度范文垃圾填埋场危废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垃圾填埋场危废管理工作,提高环境保护水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垃圾填埋场危废的收集、储存、处理、运输等环节的管理。
第三条垃圾填埋场危废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安全,减少危险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第四条垃圾填埋场危废的管理应遵循“谁产生、谁负责”原则,并强调源头减量、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
第五条垃圾填埋场应建立健全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第二章危废收集与储存第六条垃圾填埋场应设立专门的区域或容器,负责存放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储存区域应符合环保部门相关规定,保证安全与环境保护。
第七条危险废物的收集应定期进行,收集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人身安全,避免造成污染和伤害。
收集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并进行分类分类。
第八条危险废物的储存应按照环保部门规定的时间、条件和方法进行,严禁将危险废物乱倒、乱堆,确保储存区域的整洁和安全。
第九条危险废物的质量、数量及用途应明确标记,并建立相应的台账,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和监控。
第十条危险废物的储存期限应严格控制,超过储存期限的危险废物应及时进行处理或运输。
第三章危废处理与运输第十一条危险废物应依法进行处理,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处理。
处理过程应符合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要求。
第十二条危险废物应委托合格的单位进行处理,处理单位应具备相关的资质和技术实力,并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危险废物的运输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避免造成危害和污染。
第十四条危险废物的运输过程中应有专人进行监管,并保留相关的运输记录和文件。
第十五条危险废物运输车辆应有合法运输资质,并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要求。
车辆驾驶人员应具备相关的驾驶技能和安全知识。
第四章监督管理与处罚措施第十六条垃圾填埋场危废管理工作应定期接受环保、安全等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管理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安全填埋和卫生填埋的处理对象
安全填埋和卫生填埋的处理对象一、安全填埋的处理对象1.安全填埋的概念安全填埋是指将废弃物或污染物掩埋在地下,经过一定的处理和控制措施,确保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处理方式。
安全填埋主要处理的对象包括有害废弃物、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物等。
2.有害废弃物处理有害废弃物包括电池、废油、废酸碱、废药品等具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或致突变性的废弃物。
安全填埋有害废弃物需要进行以下处理:•分类收集:根据不同的有害特性将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避免不同废弃物之间的相互污染。
•包装装运:将有害废弃物进行专用包装,并妥善标记和封装,以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泄漏或散布。
•控制措施:在填埋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有害废弃物的控制措施,如建设隔离层、收集和处理渗滤液等,使有害物质不会渗漏到周围环境中。
3.固体废弃物处理固体废弃物是指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产生的废弃物。
安全填埋固体废弃物需要进行以下处理:•垃圾分类:根据不同的垃圾特性,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如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等。
•压缩处理: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压缩处理,减少其体积。
•大气和渗滤液控制:在填埋过程中,需要控制渗滤液的渗漏,避免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同时也要控制填埋气体的释放,避免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4.危险废物处理危险废物包括有毒、有害、易燃、易爆、腐蚀等性质的废弃物。
危险废物的安全填埋需要进行以下处理:•严格管理:在填埋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和监控措施,确保其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隔离和封存:将危险废物与其他废弃物进行隔离和封存,避免其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安全措施:在填埋过程中,需要采取安全措施,如加固填埋场地、建设防渗层等,以确保危险废物不会泄漏或渗漏。
二、卫生填埋的处理对象1.卫生填埋的概念卫生填埋是指将生活垃圾、畜禽养殖废弃物等进行填埋处理,通过控制填埋过程中的有害因素,消除垃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卫生填埋的处理对象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和畜禽养殖废弃物。
危险废物填埋及预处理方案
危险废物填埋及预处理方案危险废物是指那些带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或爆炸性的废弃物,若不加以恰当处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会带来极大的威胁。
危险废物的处置方式众多,但填埋仍然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式。
本文将探讨危险废物填埋的相关问题,并提供预处理方案,以期降低填埋对周围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危险废物填埋的问题污染风险危险废物的填埋会带来以下污染风险:1.地下水污染:填埋场所在地的地下水可能会在废物分解的过程中受到污染。
这会直接影响周围地区的居民的生活和饮用水源。
2.大气污染:填埋废物会产生甲烷等温室气体和气味,会对周围的空气造成污染,并对居民的健康带来影响。
安全风险填埋更容易引发以下安全风险:1.爆炸:危险废物中往往存在易燃性和爆炸性物质,加之填埋场常会积存有大量甲烷,极易引发爆炸。
2.地质灾害:填埋的危险废物会对周围的土壤和地层构成影响,容易引发地质灾害如滑坡,塌陷等。
如何预处理危险废物预处理是指对危险废物进行人为加工,以降低其对周围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以下是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分类储存分类储存是指将危险废物分门别类地储存。
不同种类的危险废物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案和处置措施,分类储存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对废物进行处理和处置。
堆肥化处理堆肥化处理是将有机危险废物通过自然分解方式,使其变成符合肥料标准的有机肥料。
这种方法能从根源上减轻填埋场的负担,同时也可以解决有机危险废物的处理问题。
热解处理热解处理是指在特定的温度和氧化剂作用下,将危险废物分解,生成无害的物质。
这种处理方法不仅可以减轻填埋场的负担,同时还可以避免废物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有害气体的产生。
结论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填埋是一种常用的废物处理方式,但这种方式也有其缺点和问题。
通过分类储存,堆肥化处理和热解处理等预处理方法,可以最大化减轻填埋场的负担,降低危险废物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因此,在危险废物处置中,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编号 废物名 称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 或废物名称
HW33 无机氰 从无机氰化物生产、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含无机氰 含氢氰酸,氰化
化物废 化物的废物 ( 不包括 HW07 类热处理含氰废物 ) 钠,氰化钾,氰
发的化学变化具有着火倾向 基戊四醇,三硝基氯苯,聚乙
的废物
烯硝酸酯,硝酸钾,叠氮化银
—在有引发源或加热时能爆 ,无烟火药,叠氮化钠,苦味
需求或爆炸的废物
酸钠,四硝基甲烷,四氮化四
硒,四氮经四硫,四氮烯,氮
化铊,二氮化三铅,二氮化三
汞,三硝基苯,氯酸钾,雷汞
,雷银,三硝基甲苯,三硝基
间苯二酚的废物
第四章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增容比:固化体体积与被固化有害废物体积的比值,即
– 是评价固化处理方法和衡量最终成本的一项重要第指四章标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固化技术
l 按固化剂分为:
– 1.水泥固化 – 2.沥青固化 – 3.塑料固化 – 4.玻璃固化 熔融固化 – 5. 石灰固化 – 6 药剂稳定化处理技术 – 7.其他固化方法
第四章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编号 废物名称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 或废物名称
HW14 新化学品废 从研究和开发或教学活动中 新化学研制中产生的废物
物
产生的尚未鉴定的和 ( 或 )
新的并对人类和 ( 或 ) 环境
的影响未明的化学废物
HW15 爆炸性废物 在生产、销售、使用爆炸物 含叠氮乙酰,硝酸乙酰酯,叠
HW03 废药物、药品 过期、报废的无标签的及多种混杂的医物、 废化学试剂,废 药品 ( 不包括 HW01、HW02 类中的废药品 药品,废药物 ) —生产中产生的报废药品 ( 包括药品废原 料和中间体反应物 ) —使用单位 ( 科研、监测、学校、医疗单 位、化验室等 ) 积压或报废的药品 ( 物 ) —经营部门过期的报废药品 ( 物 )
l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 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 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第四章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危险废物(Hazardous Wastes)起始于1970年美国资 源回收法(Resource Recovery Act),现已广泛使用 此名词,在1976年美国资源保护回收法(RCRA,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Recovery Act)对危险 废物定义为:固体废弃物由于其特性(如数量、浓度、 物理性、化学性及污染性)会引起死亡率、患疾病率的 明显增加;或因不当之贮存、运输、处置及管理,以 致对人体健康或环境生态造成明显的伤害或具有潜在 性的威胁者,称为危险废弃物。当初仅限于固体物, 但后来又修正包括液体及装在容器内的气体。
第四章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l 原 容在1理.水:水泥以泥固水固化泥体化为中固,化达剂到,稳通定过化水。泥的水化反应而将有害废物包
l 最适用于无机类型的废物,尤其是含有重金属污染物的废物。
– 水泥高pH值,形成不溶性的氢氧化物或碳酸盐形式。 – 某些重金属也可固定在水泥基体的晶格中。
l 铅、铬、铜、锌、锡、镉均可得到很好的固定。
– 物理稳定化:是将固体废物与一种疏松物料(如粉煤灰)混合生 成一种粗颗粒、有土壤状坚实度的固体,这种固体可以用运输机 械送至处置场
– 化学稳定化:通过化学反应使有毒物质变成不溶性化合物,使之 在稳定的晶格内固定不动
最早用来处理放射性废物
最近二十年得到迅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处理电镀污泥、 铬渣、汞渣、砷渣、氰渣和镉渣等。
生产
基钴 ) 废物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HW2 含铍废物 含铍及其化合物的废物来自0—稀有金属冶炼
—铍化合物生产
HW2 含铬废物 1
含有六价铬化合物的废物 —化工 ( 铬化合物 ) 生产 —皮革加工 ( 鞣革 ) 业 —金属、塑料电镀 —酸性媒介染料染色 —颜料生产与使用 —金属铬治炼 ( 铁合金 )
含铍,硼氢化铍,溴化铍 ,氢氧化铍,碘化铍,碳 酸铍,硝酸铍,氧化铍, 硫酸铍,氟化铍,氯化铍 ,硫化铍的废物
特别适合处理含重金属废物
第四章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l 使危固险废化物/中稳所定有污化染组处分理呈现目化的学惰和性,基或本被包要容求起来,以便运输、利用 和处置。 l 稳定化过程:选用某种适当的添加剂与废物混合,以降低废物的毒性和减少
污染物的迁移。 l 固化工程:利用添加剂改变废物的工程特性,如渗透性、可压缩性、强度,
反应性 自身不稳定易发生变化;二甲基二硫与水接触产生易燃或 有毒气体,与空气接触产生爆炸性混合物
毒性 浸出毒性,急性毒性,其他毒性
第四章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4.2 危险废物的识别方法
1. 危险特性鉴别法:按照一定的标准通过测试废物的 性质来判别是否属于危险废物
2. 危险废物定义法:具有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危险特 性属于危险废物
第四章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衡量固化处理效果的指标
浸出率:固化体浸于水中或其它溶液中时,其中有害物质的浸出速度。
式中: —标准比表面的样品每天浸出的有害物质的浸出率,g/(d·cm2); —浸出时间内浸出的有害物质的量,mg; —样品中含有的有害物质的量,mg;
F —样品暴露的表面积, cm2 ;M—样品的质量,g; t —浸出时间,d。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项目
有机汞(甲基汞) 汞及其化合物(以总汞计)
铅(以总铅计) 镉(以总镉计)
总铬 六价铬 铜及其化合物(以总铜计) 锌及其化合物(以总锌计) 铍及其化合物(以总铍计) 钡及其化合物(以总钡计) 镍及其化合物(以总镍计) 砷及其化合物(以总砷计) 无机氟化物(不包括氟化钙) 氰化物(以CN-计)
可看作是一种特定的稳定化过程,可以理解为稳定化的一个部分 l 最终目的都是减小废物的毒性和可迁移性,更利于处置
固化体应具有良好的抗渗透性、抗浸出性、抗干湿性、抗冻融性及足够的机 械强度等,最好能作为资源加以利用,如作建筑材料和路基材料等;
固化过程中材料和能量消耗要低,增容比要低; 固化工艺过程简单、便于操作 固化剂来源丰富,价廉易得 处理费用低
第四章危险废物安全填 埋场
2020/11/28
第四章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主要内容
l 4.1 概述 l 4.2 危险废物的判别方法 l 4.3 危险废物预处理 l 4.4 安全填埋场
第四章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4.1 概述
l 危险废物:Hazardous Wastes,指含有一种或者 一种以上有害物质或者其中的各组分相互作用会 产生有害物质的废弃物。
第四章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危险废物的性质:
具有毒害性、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传染性和 放射性等一种或几种以上危害特性,它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 成严重危害,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
可燃性 燃点较低,或经摩擦或自发反应后易于燃烧,燃点低于 60℃;
腐蚀性 pH≤2或≥12.5;或≥55℃时,浸出液对标号钢材腐蚀速 率>0.64cm/年;
浸出液最高允许浓度,mg/L 不得检出 0.05 3 0.3 10 1.5 50 50 0.1 100 10 1.5
50
1.0
第四章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l 危险特性分类
l 《控制危险废料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Basel Convention on the Control of Transboundary Movements of Hazardous Wastes and Their Disposal)简称《巴塞尔公 约》(Basel Convention)
≤10
11~50
中等毒
101~1000
501~5000
51~500
低毒
1001~10000
5001~50000
501~5000
微毒
>10000
>50000
>5000
注:LD50为半致死剂量。
第四章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浸出毒性鉴别值 浸出液中任何一种危害成分的浓度超过下表所列的浓度值,则该废物是具
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 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值
编号 废物名称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 或废物名称
HW1 焚烧处置残 从工业废物处置作业中产生的 焚烧处置残渣及灰尘
8
渣 残余物
HW1 含金属羰基 在金属羰基化合物制造以及使 金属羰基化合物 ( 五羰基
9 化合物废物 用过程中产生的含有羰基化合 铁,八羰基二钴,羰基镍
物成份的废物—精细化工产品 ,三羰基钴,氢氧化四羰
第四章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编号 废物名称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 或废物名称
HW01
医院临床废物 从医院、医疗中心和诊所的医疗服务中产生 的临床废物 —手术、包扎残余物 —生物培养、动物试验残余物 —化验检查残余物 —传染性废物 —废水处理污泥
手术残物、敷料 、化验废物、传 染性废物,动物 试验废物
HW02
物 —金属制品业的电解除油,表面硬化化学工艺中 化锂,氰化汞,
产生的含氰废物
氰化铅,氰化铜
—电镀业和电子零件制造业中电镀工艺、镀层剥 ,氰化锌,氰化
除工艺中产生的含氰废物—金矿开采与筛选过程 钡,氰化钙,氰
产生的含氰废物
化镍,铜氰化钠
—首饰加工的化学抛光工艺产生的含氰废物
,铜氰化钾,镍
—其它生产、实验、化验分析过程中产生的含氰 氰化钾,溴化氰
废物及包装物
,氰化钴的废物
HW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