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及第一章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课件
![《信息素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7fff9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fd.png)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教育工具和平台将不断涌 现,提升教学效果。
评价机制完善
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素养评价体系,以客观反映学生 的实际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生活信息素养
01
生活信息素养是指在生活中,获取、评估、利用和管理信息的能力。
02
生活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分析、信息利用和信 息安全等方面的技能。
03
生活信息素养对于提高生活质量、维护个人权益、解决生活问题和提 升自我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04
生活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可以通过媒体素养教育、社区活动和自我 学习等方式实现。
02
信息检索与获取
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信息检索定义
信息检索是指利用一定的工具或 方法,从大量的信息中查找并获 取所需信息的过程。
信息检索类型
按检索方式可分为全文检索、元 数据检索、图像检索等;按信息 来源可分为网络检索、数据库检 索、图书馆检索等。
信息检索原理
信息检索基于信息存储和检索的 原理,通过建立索引和匹配算法 ,实现信息的快速查找和获取。
05
信息素养实践与应用
学术信息素养
学术信息素养是指在学习 、研究和学术活动中,获 取、评估、利用和管理信 息的能力。
学术信息素养对于学术研 究、论文写作、课程学习 和知识创新等方面具有重 要意义。
ABCD
学术信息素养包括:信息 检索、信息筛选、信息分 析、信息利用和信息管理 等方面的技能。
学术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 高可以通过课程学习、学 术训练和实践经验等方式 实现。
总结词
信息素养由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伦理四个方面构成。
详细描述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f082faca26925c52dc5bf8c.png)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教学大纲“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是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教学核心课程,是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为主线进行课程内容设置,其教学目标是: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思维能力,传授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为各学科学生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最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问题求解能力和计算机应用水平。
课程大纲课程简介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第1节信息社会与信息素养第2节人类思维与逻辑学第3节计算科学与计算思维单元作业单元测验第二章计算与计算机第1节计算工具及其发展第2节数的表示与存储第3节字符数据与字符编码第4节计算机硬件系统第5节计算机软件系统第6节计算机的启动与运行第7节计算机的应用单元测验单元作业第三章问题求解与算法第1节问题与问题求解第2节算法及其复杂性第3节算法设计与分类第4节搜索问题与查找算法第5节排序问题及排序算法第6节网络搜索问题单元测验单元作业第四章数据与数据结构第1节数、数据与数据结构第2节线性结构第3节树形结构第4节图结构第5节数据结构应用举例单元测验单元作业第五章计算机程序第1节计算机程序概述第2节C/C++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第3节C/C++程序语句第4节函数第5节类与对象第6节数据存储与管理第7节Web应用单元作业单元测验第六章计算机网络第1节计算机网络技术第2节互联网第3节网络服务第4节网络信息安全第5节互联网应用单元测验单元作业参考资料[1] 郝兴伟编著,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 夏征农,陈至立. 辞海(第六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3] 杨长福. 现代逻辑导引,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4] 张效祥.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一章 绪论:信息素养观
![第一章 绪论:信息素养观](https://img.taocdn.com/s3/m/f5a0592f3169a4517623a301.png)
荀子有言 : “ 假 舆马 者 , 非利足也 , 而致千里 ; 假 舟楫 者 , 非能水也 , 而绝 江河 ; 君子生非异也 , 善 假于物也” 假于物也”。
18世纪英国文豪塞谬尔 世纪英国文豪塞谬尔 约翰逊说过: 约翰逊说过 : “ 知识有 两类, 两类 , 一类是我们自己 知道的; 知道的 ; 另一类是我们 知道在什么地方可以找 到 ” 。 这里说的另一类 知识就是“信息素养” 知识就是“ 信息素养 ” , 信息检索与利用能力。 即 信息检索与利用能力 。
文献检索与利用
徐惠
我的联系方式
图书馆信息服务部 办公地点:东区图书馆一楼116室 办公地点:东区图书馆一楼 室 办公电话:2315328 办公电话: E-mail:xuhui@ :
课程简介
《文献检索与利用》是面对经济学院高年级学生开设的 文献检索与利用》 一门公共必修课,主要介绍文献资源、 一门公共必修课,主要介绍文献资源、文献检索与利用 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信息能力,提升信息素养;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和 信息能力,提升信息素养; 基本技能,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检索工具查找相关文献; 基本技能,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检索工具查找相关文献; 熟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文献信息源及其检索系统、 熟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文献信息源及其检索系统、检索 方法, 能进行整理分析、有效管理, 方法, 能进行整理分析、有效管理,并写出相应的文 献综述。 献综述。
经济类常用外文数据库 第五章 经济类常用外文数据库
介绍经管类常用外文数据库检索方法与技巧; 介绍经管类常用外文数据库检索方法与技巧 一是外文全文数据库,这类数据库能够提供文献的原貌, 一是外文全文数据库,这类数据库能够提供文献的原貌, 如Science Direct、EBSCO、Emerald等; 、 、 等 二是外文文摘索引数据库,此类数据库能够集中地提供 二是外文文摘索引数据库, 大量的不同出版商的文献信息, 大量的不同出版商的文献信息,但是不能看到文献的原 文,简单介绍一下SCI 、Ei ; 简单介绍一下 重点掌握各数据库收录文献的内容和简单检索。 重点掌握各数据库收录文献的内容和简单检索。
医学文献信息检索(完整版)
![医学文献信息检索(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36002727284b73f242507c.png)
---------------------------------------------------------------最新资料推荐------------------------------------------------------医学文献信息检索(完整版)Nacl-星星-Clarence医学文献信息检索第一章绪论 1.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在一定程度上将体现为信息的拥有量、处理能力和利用水平,即信息水平、信息能力、信息素质、信息潜能的总和。
2. NIQ-----国家信息化指标(国家智商)3. 医学生信息素养: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
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 4. 信息能力:活动+积累+表达+甄别+利用(终极目的) 5. 信息意识是前提,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方向。
6. 文献信息检索:教会医学生查找文献信息,提高检索、筛选、分析、评价、管理和综合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最终使文献信息为我所用。
包括信息存储和信息检索两个环节。
7. 手工检索:常用法、追溯法、浏览法计算机检索:浏览法、搜索法、技术法 8. 外表特征途径:题名、著者、机构名、编号内容特征途径:分类、主题、代码第二章文献信息检索基础(一)基本概念概念信息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知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正确情报为了解决某一特定问题而被传递的知识和事实,是被激活了的知识。
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1/ 11凡属于人类的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保存下来,并用以交流传播的一切物质的载体。
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认识,是社会生产实践和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科学研究的概括和总结,定义一般指数据、消息中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定性减少。
是人脑加工、整理序列化的信息。
特征基本要素客观性、动态性、依存性、规律性、实践性、渗透性、可传递性、共享性信源信宿媒介(语言、载体、信道)继承性、信息性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知识或信息经过传递使用产生效益知识内容记录手段载体信息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信息;联系情报是活化了的知识信息,是动态的、传递的知识;文献是信息、知识和情报通过某种手段记录储存在某种物质载体上而形成的外在表现形式。
1 信息素养
![1 信息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56ed2d21dd36a32d73758156.png)
信息素养能力教育的研究
• • • •
国外调研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图书馆的网络课件TILT 美国西密西根大学图书馆的网络课件Searchpath 美国普渡大学图书馆的网络课件Core 美国麻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图书馆的网络课件 Information Literacy Tutorial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图书馆的网络课件Library Explorer 澳大利亚昆士兰中央大学 图书馆的网络课件Compass
电磁波
检索电磁波的种类及其应用。
电磁波
种类: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
光、紫外线、X射线、γ 射线等 传播信息、诊断疾病(X射线)、杀 用途: 死肿瘤细胞(γ 射线)
危害: 电磁波辐射
课堂讨论: 1、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不允许
乘客使用手机,这是为什么? 2、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能会使 人们在家里上班变为现实,人们 在家里只要使用电话、计算机以 及可视网等设备进行工作,不必 每天到办公室去,你认为这样工 作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第一章 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
信息素养基础知识
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信息素养的概念
To be information literate, a person must be able to recognize when information is needed and have the ability to locate, evaluate, and use effectively the needed information.
•
•
•
信息素养的梗概
国外的会议
2003年9月:UNESCO
养专题会议
信息资源检索(文献检索)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素养
![信息资源检索(文献检索)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5a37b3ce0066f5335b8121d5.png)
化结合,使之系统化并具备检索功能的文献。如目录、题录、文摘、数据库 等。特点:具浓缩性,汇集性,有序性等,是查找一次文献的工具。
• 三次文献---借助二次文献广泛地选用一次文献的内容,经综合分析、比
较研究而编写的文献。如专题述评、动态综述、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百科 全书、文献指南、书目之书目、年鉴等。三次文献源于一次文献,又高于一 次文献,是一种再创性文献。
殊的机械装置直接记录图象信息或声音信息而生产出来的一类文 献。具有直观真切,形象生动等优点。
• 机读型文献---以磁性材料为记录介质,以键盘输入或光学
字符扫描等为记录手段,并通过计算机处理后生成的一类文献。 它具有存贮密度高,自动存取速度快,原有记录可以改变、抹去 或更新等优点。
3、文献的类型
根据加工层次文献大致可以分为:
课程安排
教学方式
讲课 实习
成绩评定:
考 勤:30% 开卷考试:70%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素养
1.1 信息社会 1.2 信息概述 1.3 信息源 1.4 信息素养
1.1 信息社会
1、信息社会的定义
信息社会: 是一个生活质量、社会变化和经济活动越来越多
地依赖于信息及信息开发利用的社会。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 人的肩膀上!
——牛顿
信息检索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从信息的海洋中获取我 需要的知识?
我们淹没于信息的海洋,却缺乏知识!
面对日益增长的信息资源, 如何通过一种有效的方法,以最 少的时间与精力来获取自己所要 的信息
──这就是信息检索所要解 决的问题。
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是什么?
信息素养第1章
![信息素养第1章](https://img.taocdn.com/s3/m/846cdb9e376baf1ffd4fad43.png)
第一节信息(Information)的内涵
信息:广义上的信息是指事物属性的表征,而狭义的信 息是指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例如:生物信息、天体信 息是自然界发出的信息;社会信息是人际间传播的信息, 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是由信息提炼、转化而成的,是 经过人类认识,挑选,系统和深化了的信息。
第二节 信息素养的内涵、标准及重要性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早在上世纪70 年代,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
席保罗·泽考斯基就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当时将 其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 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后由国外许多专 家和机构对信息素养的概念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和 探讨,其内涵进一步定义为: “个体能够认识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 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
加工、吸收、提取、评价,
信息和实践结合
知识
被[大脑]激活
情报 认知属性
数据:数值1 信息:1袋氯化铵肥料[信息=数据+背景] 知识:氯化铵肥料能使小麦高产 [知识=信
息+经验] 情报:为提高小麦产量选择施肥方式[情报
=知识(信息)+大脑认知(激活)]
6
信息、知识和情报相互转 化
上面的例子中,“氯化铵肥料能使小麦高产”这一表述, 对于一位正在决定是施农家肥还是施氯化铵肥料的农民 来说,无疑是一种情报,而对于一般的大学生来说可能 仅是一种知识,对于城市的纺织工人或许只是一条一般 的信息。 信息
知识
7
情报
讨论:
我们由感受器所接收的 信息通过脑部分析后是否有 可能产生误差?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对 吗?
一样长吗?
是少女还是老妇?
黑圆圈一样大吗?
A
第一章-信息素养概述详解
![第一章-信息素养概述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4d4cfcbb14e852458fb5723.png)
1.1信息素养概念与内涵
1.1.2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概念
8.信息素养是一种面对异常情境时表现出来的能力,而且处理这些情境需 要发现和利用必要的信息等一系列的过程。 9.信息素养是控制信息的能力。 10.信息素养是在一个新的领域建立自己的知识贮藏的能力。 11.信息素养是从个人观点角度对信息进行研究从而获得新的理解。 12.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已具有 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13.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 决策的基础,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 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式,从基于计算机和其他的信息源获取信 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信息与原有信息进行融合, 以及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使用信息。
1.1信息素养概念与内涵
1.1.2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
• 国外对信息素养定义的归类 列举具有信息素质的人有哪些特点或能力来对信息 素质进行描述。代表:美国学者Christina Doyle 通过信息素质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来描述信息素 质。代表:美国Syracuse大学信息研究学院教授 Charles MeClure 利用现象学研究方法来分析信息素质的内涵。代表: 澳大利亚学者Christine Bruce在1997年提出信息素 质作为一种现象涵盖7种过程
1.1信息素养概念与内涵
1.1.2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
• 国内对信息素养定义的归类 其他相关术语:信息能力,传媒素养,计算 机素养,视觉素养,终身学习,利用资源学 等。P7
1.2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与科学发现第一章信息素养科学发现的基石-精选文档
![信息素养与科学发现第一章信息素养科学发现的基石-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c5fe3276c85ec3a87c2c59c.png)
– 提出了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 说明了信息时代学校的任务和建议
(二)信息素养的发展
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成立“国家信息素养论 坛”(NFIL),提高成员的信息素养 1991年,美国课程发展和管理协会(ASCD)敦 促学校、学院和大学将信息素养项目与所有学生 的学习过程结合起来。 2019年,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建立“信息素养教育 行动委员会”(AAHE-ILEAC) 2000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型图书馆协会(ACRL )发布“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1990’s后,信息素养研究在各国广泛开展。
四、信息行为规范
理解信息及其使用涉及的经济、法律和社会 问题,合理合法地获取和利用信息
(一)电子资源的合理合法使用 (二)创作共用协议 (Creative Commons ) (三)学术规范
(一)电子资源的合理合法使用
《复旦大学电子资源使用管理办法(试行) 》(2019年7月) 违规行为:
– 超过正常阅读速度,连续、系统、批量地进行下 载。比如在一小时内下载超过百篇以上的全文文 献、对某本期刊整本或整期下载。 – 使用软件、工具批量下载电子资源,如“网络蚂 蚁”或“ Flashget ”之类网络机器人软件。 – 私设代理服务器使用电子资源。
美国大学与研究型图书馆协会ACRL
你能准确全面地表达信息需求吗?
请利用你所知道的检索工具(如搜索引擎 、期刊数据库等),查找有关“上海城市 环境污染”研究的资料。
你能准确全面地表达信息需求吗?
信息需求涉及的概念(检索词)
– 例:有关“上海城市环境污染”研究的资料 – 初步查阅文献后,补充新概念,确定重点研究方向 – 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生活污染等
来自学术机构 网站的信息
信息检索与利用考点总结
![信息检索与利用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b2deab9b90d6c85ec3ac6c0.png)
注:考试时,务必带上2B铅笔、橡皮擦,签字笔。
考试题型:填空、简答、单选、多选、判断第一章绪论1、信息素养的概念、具体内容(内涵)答:概念: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信息,能够有效地获取、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
具体内容(内涵):信息意识:敏感度信息知识:信息基本知识,检索技术等信息能力:选择能力、收集能力、判断能力、处理能力、利用能力信息道德:抵制不良信息、过滤粗糙信息、选择有利信息2、搜商的概念答:第一:搜商仅指人们运用搜索引擎的智力。
这是狭义的“搜商”概念。
第二:搜商是指运用物质性工具进行搜索的智力。
这是一种广义搜商的概念。
第三,搜商应指人们所有搜索行为的智力。
这是最广义的“搜商”概念,我们不妨叫它“泛搜商”。
3、信息检索的意义答:1)信息检索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2)信息检索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提3)信息检索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础4)信息检索是个人终身学习的基本保障4、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的定义、关系;信息的基本特征;情报的属性;构成文献的基本要素。
答:定义:信息:信息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本质属性和客观反映。
知识:知识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情报:人们为解决某一个特定的问题而搜索、传递且有特定效用的知识或信息。
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关系: 1)包含关系:知识包含于信息中,信息包含了情报,文献也包含于信息内。
2)转化关系:文献是记录有信息或知识的载体,当文献中记录的信息或知识传递给用户,并为用户所利用时,就转化为情报。
例:图书馆馆藏图书。
3)交叉关系:情报虽大多来自文献,但也可能来自口头和实物,所以情报与文献存在交叉关系。
信息的基本特征:客观性,时效性,价值型,传递性,共享性,开发性。
情报的属性(3种):知识性(信息性)、传递性和效用性(被用户所利用)。
构成文献的基本要素(4个):1)知识内容:信息或知识2)记录符号:表达符号3)物质载体:材料4)记录手段:即将知识、信息固化到载体上的手段5、一些文献类型的特征号码(ISBN,ISSN,CN,GB2763-87,GB/T,ISO,IEC)答:ISBN:国际标准书号(唯一性)。
第1章-信息与信息素养..
![第1章-信息与信息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443014941ed9ad51f01df2fd.png)
黑箱 信息I 灰箱 信息II 白箱
不确定度A
不确定度B
不确定度C
两个例子:
例1 当你要到大会堂去找某一个人时,甲告 诉你两条消息:(1)此人不坐在前十排, (2)他也不坐在后十排;乙只告诉你一条消 息:此人坐在第十五排。问谁提供的信息量 大?
一个消息的自信息量。
自信息量的单位与log函数所选用的对数底数有关, 底为2,单位为比特(bit) 底为e,单位为奈特(nat). 1 nat = 1.443 bit. 底为10,单位为哈特莱(Hartley). 1 Hartley =3.322 bit.
例 设剧院有1280个座位,分为32排,每排40座。现欲从中找
信息既不是物质又不是能量,信息就是信息。
Norbert Wiener (1894-1964)
1928年 1948年 1950年
领域变化 : 通信—— 信息论——控制论
代表人物: 哈特莱—— 申农 —— 维纳
哈特莱(信息传输):把信息理解为选择通信符号的方 式,并用选择的自由度来计量这种信息的大小。
❖ 作为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人,必须能够充分地 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去有效地发现、 检索、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
(3)1992年Doyle(多伊尔)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的定 义:
"An information literate person is one who: • recognizes that accurate and complete
(6)中介性
人们看柳树发芽,就知道春天来了,看到天上乌 云滚滚,就知道要下雨了,这就是这些自然世界 发出的信息。
第一章信息素养概论
![第一章信息素养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9d762c5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8.png)
第一章信息素养概论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对人们的一种基本要求。
它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个能力的总和。
在信息时代,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信息素养不仅仅关注个人的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更是提高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人们的批判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信息素养进行探讨。
首先,信息素养是指人们正确获取与利用信息的能力。
获取信息是指人们通过使用各种检索工具和技巧,主动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并同时筛选和评估所获取到的信息的价值和可信度。
而利用信息则是指将获取到的信息有效地加以整理、处理和运用,使其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
信息获取和利用是信息素养的基本要素,也是信息社会中的一种核心竞争力。
其次,信息素养还包括了对信息的评价和判断能力。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超载和虚假信息泛滥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人们要具备辨别信息的真伪和价值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信息泛滥的困扰。
信息评价和判断能力包括对信息源的识别和评估,对信息内容的判断和分析,从而形成自己对信息的独立观点和见解。
第三,信息素养还涉及到人们的信息伦理道德素养。
在信息时代,人们要熟悉并遵守社会和法律对信息获取、利用和传播的规范与要求。
人们应当谨慎地对待他人的隐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盗用他人的作品和创意。
信息伦理道德素养涉及到人们的责任感和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只有遵守信息伦理道德规范,才能建立和谐的信息社会。
最后,信息素养还涉及到人们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信息社会中,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换代非常快,人们需要具备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信息素养不仅仅是获取和利用信息,更是培养人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人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适应信息时代的变化和挑战。
综上所述,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对人们的一种基本要求,涵盖了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信息评价和判断能力、信息伦理道德素养,以及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素养不仅仅是一种概念,更是一个能力的总和,在信息社会中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第1章 信息素养与信息文献概述
![第1章 信息素养与信息文献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fd7a9086d1f34693daef3ec5.png)
信息素养的核心。
主要包括: ①使用信息工具的能力、②评价判断信息的能 力、③信息选择的能力、④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⑤表达信息的 能力、⑥创新信息的能力。
这里添加文字
第一节 信息素养概述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二)信息素养要素
4、信息道德
这里添加文字
信息道德是指整个信息活动中的道德,是调节信息创造者、 信息服务者、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LOGO
第一节 信息素养概述
二、信息素养评价的标准
(一)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这里添加文字 2. 美国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2001年)
其五项能力标准: •标准一:能确定所需要信息的本质和范围。 •标准二:能有效地、有能力地获取所需的信息。 •标准三:能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和信息源,并能将经过选择的信息
素质能力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价值与力量。 维度二: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确定所需信息的性质
第一节 信息素养概述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二、信息法律、信息行为规范及学术规范 三、信息素养评价的标准
第二节 信息文献概述
一、信息、知识、情报、文献及其关系 二、文献信息源及其识别 三、网络信息资源
LOGO
第一节 信息素养概述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一)信息素养的定义 又称信息素质、信息能力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 “信息素养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
信息道德的三个层次:信息道德意识、信息道德关系、信息 道德活动。
信息道德在学术活动中的表现即为学术规范。
这里添加文字
第一节 信息素养概述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二)信息素养要素
这里添加文字
信息素养第1章
![信息素养第1章](https://img.taocdn.com/s3/m/b94a643cb90d6c85ec3ac66d.png)
2014.3
第一章 概述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 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高等教育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 国际化、个性化。信息社会需要的不是信息的简单传递者或使用者, 而是具有较强信息意识和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大量支 离破碎的信息与数据进行归纳与综合,使之条理化的有较高信息素养 的人才,所以信息素养也是信息社会高等教育的一个新内容。今天的 大学生,是未来信息化社会建设的主力军,高校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教 育,应成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使他们成为高素质人才 并赋予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
讨论:例举几种常见的违背信息道德的现 象。
讨论:看见下面标志, 你会有什么 样的反映?
四、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在信息社会,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信息 社会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已 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人的一项 基本素质,如同传统社会里要求人们具有“读写 算记”的能力一样,是每个人必备的、终生有用 的基本能力之一。大学生正处于学习方式的转变 时期,即由原来中学的主要听教师讲课转为更多 的自主学习,课堂讲授知识后,学生不仅要消化 理解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而且还要大量阅读相关 方面的书籍和文献资料。因此,良好的信息素养 是成功自主学习的保证,所以必须注重自学能力 的培养,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独立地进行知识信 息的收集、整理、鉴别、转化并加以掌握、创造 利用的能力。。
35
讨论1:下面图片说明了???
讨论2:如何理解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 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第三节 信息资源
一、 信息资源的概念及特点
智慧树知 到《大学生信息素养》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 到《大学生信息素养》章节测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707dbf9e3143323968934e.png)
B:错
答案:A
5、读秀对其所拥有的图书提供免费的文献传递服务,点击链接进入参考咨询页面
A:对
B:错
答案:A
第七章
1、读秀是一种学术搜索,是一种基于学术搜索的海量数据库。
A:对
B:错
答案:A
2、·读秀图书检索中纸书、电子书可以在同一平台检索
A:对
B:错
答案:A
3、·读秀知识频道可按照知识点进行搜索阅读
A:对
B:错
答案:A
4、公式是用户自行设计并结合常量数据、单元格引用、运算符号等元素进行的数据处理和计算的算式。
A:对
B:错
答案:A
5、Excel中的比较运算符可以比较两个数值的大小,其结果是一个逻辑值,即TRUE或FALSE。
A:对
B:错
答案:A
第十一章
1、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利又有弊。
A:对
B:错
答案:A
2、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信息和信息系统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泄露、中断、修改和破坏,为信息和信息系统提供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
A:对
B:错
答案:A
3、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
A:对
B:错
答案:A
4、n“防火墙”是指设置在可信任的内部网和不可信任的公众访问网之间的一道屏障,使一个网络不受另一个网络的攻击,实质上是一种隔离技术。
A:对
B:错
答案:对
4、信息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
A:对
B:错
答案:对
5、香农1948年发表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
A:对
B:错
(完整word版)信息素养的概念
![(完整word版)信息素养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ac05a27f90c69ec3d4bb7537.png)
、信息素养的概念(一)信息素养的定义信息素养的定义最早是1974 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柯斯基首次提出“信息素养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
”其后, 随着信息素养研究的不断深人, 对信息素养的界定也说法不一。
其中比较权威的是美国图书馆协会于1989 年给出的定义, 即认为信息素养是个体能够认识到需要信息, 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估和有效利用能力。
[1]其中,最基本的信息素养是信息能力。
笔者认为信息素养是一个含义广泛的综合性概念,信息素养不仅包括高效的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工具的能力,还包括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并将它们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二)信息素养构成要素在已有的对信息素养构成的研究中有多种说法。
从理性上说, 信息素养应该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信息伦理三方面。
有人曾提出过一种过程性的信息素养结构, 俗称信息素养的六大技能, 包任务、决定策略、搜索获取、加工利用、合成展示和鉴赏评价。
[2]笔者认为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应该涉及信息知识、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信息伦理几个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
表现为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地和批判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并且追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
1.信息知识知识具体包括基础知识和信息知识。
信息素养所具备的基础知识是指学习者平日所积累的学习知识和生活知识,基础知识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信息素养所涉及到的信息知识是指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知识的了解,包括信息技术基本常识、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了解相关的信息技术新发展问题。
2.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指个人平时具备的自我知识积累的意识, 具有信息需求的意念, 对信息价值有敏感性, 有寻求信息的兴趣, 具有利用信息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愿望并具有一定创新的意识。
信息素养概论
![信息素养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ebd11db1804d2b160a4ec0ed.png)
2. 信息素养标准
信息素养标准
ACRL标准:美国大学与图书馆协会(ACRL)在2000年颁布的美国 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
ANZIIL标准:澳大利亚与新西兰高校信息素质联合工作组在 2004年颁布的澳大利亚与新西兰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
SCONUL标准:英国国家与大学图书馆标准协会(SCONUL)在1998 年提出的信息素质能力模式。
义: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能够有效地获取、评价和利 用所需的信息。
信息素养是发展当代社会经济,提高教育、健康和人类服务质量等的重要支撑,是数字化生存的关键性基础。
1. 信息素养 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信息素养标准
选择最合适的调研方法或信息检索系统来获取所需信息 今天,医学科技文献信息正以5年为半衰期更新,知识和信息的时பைடு நூலகம்性越来越强。 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信息素养标准 标准三: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批判性地评价采集的信息及信息源,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最初的信息需求和/或寻求更多信息源,并创建一个 新的研究过程
发布了《布拉格宣言》。
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信息素素养养标是准人:美们国有科学效与参工程与技信术学息科社信息会素的养研一究个委员先会决基于条A件CR。L标信准在息20素06年养制是定。终身学习
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信息素养标准
《亚历山大宣言》指出,的信一息素种养基和终本身人学习权是,信息获社得会的信灯息塔,素照养亮了是通人向发的展正、繁当荣权和自利由。之路。
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指信息活动中的人文操守,即能自觉地运用信息解决个人、社会所关心的问题,使信息产生合理的价值,自觉地
信息素养的意义 遵循信息的伦理、道德和法规等。
2、使用各种方法和新兴技术,紧跟学科领域发展
基于 ACRL 标准,《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信息素养标准》创设了 5 项标准(一级指标)和 25 个表现指标(二级指标),每一表现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载
体
信息是生产知识的原料;知识是被人类系统化的 信息;情报是一种特定的知识性信息;文献是信息是 生产知识的原料存储、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
2.信息源 信息源既信息的来源。信息源是蕴涵信息的一切事物,信息源 可以看作是产生、持有和传递信息的一切物体、人员和机构。 根据信息源的层次及加工、集约程度,信息源可分为四个层次
主要内容
• • • • • • • •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第八部分
信息素质和信息 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图书信息检索 中文期刊信息检索 外文期刊信息检索 网络信息检索 特种文献信息检索 文献参考管理软件
第一章 信息素质教育
目录:
1.1 信息素质 1.2 信息意识 1.3 信息环境及信息素质教育
• 择业(求职) 通过查阅科技文献了解用人单位的专业及其发展方向, 了解技术成果、技术水平、科研实力等情况,可以方便地了 解并选择若干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以便与之联系、洽谈。
• 参加工作及今后事业的发展 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指望在大学阶段就获得从事各种工 作所需的全部知识,是不现实的,关键在于能否养成获取新知 识和获取新信息的能力。 所从事的工作未必与原来所学专业完全对口, 这需要 不断获取新知识、新信息,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 总之,大学生在查阅科技文献的实践中培养出获取和利 用信息的能力,将会使自己终生受益。
主题词
情报检索-高等学 校-教材
表1-1
1).图书的内容特征
优点: 图书的内容全面系统,基础理论性强,论点成熟可靠。 缺点: 图书的撰写、编辑、出版所需要的时间较长,传递信息 速度慢,内容相对陈旧。 适用范围: 如果需要对大范围问题获得一般性知识,对陌生问
题进行一般了解,对熟悉问题进行历史性的全面系统的
按出版形式
图书、期刊(连续出版物)、科技报告、 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标准文献、产品样 本、学位论文、档案文献、政府出版物等。
非书非刊的文献统称为特种文献。
(1) 图书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
书名 责任者 出版项 载体项 价 格 信息检索导论 叶继元主编 北京:电子工业出 版社,2002 412页:20cm RMB33.00
1. 信息素质
(1)信息意识与伦理
具有一种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自己工作、生活中问题的意识。并 能在利用信息技术时遵循和维护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 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 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 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所需要的信息。
(2)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1964年《中国画报》大庆油田 “铁人”王进喜
维基泄密 1、王进喜的衣着——油田的位置; 2、握手柄的架式——油井的直径; 3、钻井与油田间的距离和井架密度 ——油田的大致储量和产量。 《人民中国》杂志提到了马家窑 这个地方,并且还提到钻机是人 推、肩扛弄到现场的。
发布假地震消息被判刑
2008年5月29日上午,西安雁塔区法院对西 安欧亚学院计算机专业大四学生贾某依法宣判犯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 刑1年零6个月。 贾某在学生宿舍内,利用自己所掌握计算机 知识,通过个人电脑控制欧亚学院的电脑网络服 务器攻击陕西省地震局网站,发布自己编造的虚 假信息:“今晚23:30左右,有6-6.5级强烈地震 发生。”
2. 文献检索是终身教育的基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出,教育已扩大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 认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可以防止知识老化,不断更 新知识,适应当代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
大学生在大学的高年级阶段要完成从课堂型学习到 资源型学习的转变,也就是从“老师教”转变到“自己 学”。成功地完成这一转变后,才能在进入社会后,成 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因此,信息素质教育的任务就是传授给学生作为一个 终身学习者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 信守信息伦理和道德准则 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尊重和保护他人隐私
第二章 文献信息基础知识
信息与知识、情报、文献之间的关系
知 识 :经过人脑认识、加工、提炼,使之系统化、理论化的信息
情
报 :为解决特定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或信息。 知 识 性 传 递 性 效 用 性 献 :记录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 内 容 媒 介
科技文献检索
信息部:张新红
序论 英国学者约翰逊曾说过 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所知 道的学科知识,另一类是关于在 哪儿可以获得这些知识的知识。
“图书馆”比作知识的宝库,而“文献 检索”则是打开知识宝库的一把钥匙。
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方法课. 知识目标:“知道从哪里获取知识” 能力目标:
图书馆专业期刊阅览室
形式特征
期刊名、出版社、出版地、出版时 间、有年、月、卷、期号、国际标 准刊号(ISSN号)、国内统一刊号 (C N )、邮发代号、价格等。 【实例】 期刊《中国科学论坛》有固 定的 国际标准刊号 (International Ser ies Standard Number)ISSN号“18 83-036X” , 国内统一刊号(CN 号)“62-3699”。
②文献载体,信息内容存储的依附体,包括印刷型文献、音像制品、 机读资料等。
③符号系统,表达知识信息的手段,包括语言、文字、图画、表格、
公式、编码、音响、图象、声像等 。
按文献内容加工情况(即按信息的加工深度 和结构等级),分为:
一次文献(原始文献);
二次文献(检索工具)
(主要用于文献检索); 三次文献(参考性文献) (主要用于事实与数据检索)。
图书是指50页以上的以印刷方
式单本刊行的出版物。包括 专著、汇编本、多卷本、丛 书等。 形式特征 图书的著录格式反映其形式特 征 见表1-1 • ISBN号(International Stan dard Book Number)是国际标 准书号的简称
ISBN
索书号
7-5053-8694-8
G252.7/Y621
(3)信息分析的能力
能够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 断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并可对信息的可信性进行检验。 将多种多样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对不同渠道获取 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和组织,并能对信息进行编码, 利用恰当的媒体通道传递给他人。
(4)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
(5)信息创新的能力
(6)信息利用的能力
1. 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的向导
美国国家基金会在化工部的调查统计表明,科研人员工作时间 分配:计划思考7.7%,信息收集50 .90%,实验研究32.1%, 数据处理占9.3%
9.30% 7.70%
思考计划 查阅文献
32.10% 50.90%
科学实验 编写报告
文献信息检索是科技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一项科研课题在立题之 前,或是在研究过程之中,甚至是在研究完成后的成果评价等等方面,都离 不开查阅有关文献资料。 我们已知科研人员大约会花费全部工作时间的50%来查阅文献。如果没 有科学的检索方法,这部分时间则可能会更长。更有甚者,因为没有得到相 应的文献资料,结果使全部工作成为“重复劳动”,导致自己的成果报废。 例1:美国20世纪50年代为了搞“继电器接点电路合成研究”,曾联合几 家实验室研究了5 年、耗资50万美元,完成后发表成果时,才发现该项目 早已被其他人完成; 例2:二十世纪80年代,上海某保温瓶厂研究以镁代银涂层,花了十年时 间才试验成功,然而国外早在1930年就有该项目的专利报道。
举例:见潘燕桃p8
⑥ 有害信息
作为受众,特别是假新闻 推动者的网民,更需要瞪 大双眼,怀疑怀疑再怀疑, 别被那些看似很有眉目的 假新闻所迷惑。
4. 信息素质的教育内容 (1) 信息观念及意识的培养 (2) 信息知识及能力的提高
信息的收集能力
信息的整序能 力
信息的创 新能力
信息的评价能力
(3) 信息道德法规教育
现实意义
• 专业学习 加深对课本、课堂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扩大知识面,了解 到一些课内未曾涉及的知识 • 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 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 • 科技发明(科技竞赛) 需要分析清楚国内外的技术现状,在借鉴已有技术成果的 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以及最终将要达到何种技术水平。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获取和利用科技文献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加工的时候,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的思维 活动信息。
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2. 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人们对信息捕捉和需求的意识。是人们利 用信息系统获取所需信息的内在动因,表现为对信息的敏 感性、选择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它具体包括人们对信息 的敏锐感受和理解,对信息在工作、学习、科研等各个领 域重要性的领悟。 信息意识含有信息认知、信息情感和信息行为倾向。
回顾,查阅图书一般来说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2)图书的类型
图书按其用途可分为三种类型: (1)阅读用书
(2)参考工具书
是供人们释疑解难、翻检查考的出版物。 【实例】参考工具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是我国现阶段最大的一部综合性百科 全书,主要用来检索中外百科知识和当代科学发展水平。 (3)检索用书 是以图书形式刊行的书目、题录、文摘等,是供人们查找一定范围内信息 线索的出版物。 【实例】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官修目录《四库全书》基本收入了我国先秦至 清代传世的重要古典文献。《四库全书》编纂时,存目和著录的书都在各书 卷首写上一篇提要,后将这些提要汇集起来,加以审改,辑成《四库全书总 目提要》一书,分经、史、子、集四大类,下分细目,具有检索作用。
3. 当代信息环境特征描述
(1) 信息超载严重
(2) 信息失衡明显 (3) 信息污染成灾 (4) 信息障碍加剧 (5) 信息犯罪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