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危害及其防范对策
网络犯罪的预防与打击
![网络犯罪的预防与打击](https://img.taocdn.com/s3/m/0ee1b277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3.png)
网络犯罪的预防与打击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犯罪也不断地出现。
网络犯罪不仅给个人、企业和国家带来了经济和社会损失,同时也对网络空间的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力度来预防和打击网络犯罪。
一、预防网络犯罪的方法1. 加强网络安全意识由于网络犯罪具有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所以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网络安全意识。
在日常使用互联网时,应该谨慎处理个人隐私、密码和账号等敏感信息,尽量使用安全可靠的软件和网络服务,不要轻易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及时更新系统和软件补丁等措施。
2. 坚持不断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网络犯罪分子的攻击手段也变得更加复杂和高明。
因此我们也应该不断更新和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及时利用新技术应对新的挑战和威胁。
3. 规范网络行为网络犯罪的发生与互联网社交和娱乐行为的不规范有一定关系。
因此,我们应该遵循网络道德,规范网络行为,切勿在网络上散布谣言、传播色情和暴力的内容,避免参与网络的非法活动和诈骗等行为。
二、打击网络犯罪的措施1. 建立有效的网络犯罪监测机制网络犯罪的隐蔽性很高,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网络犯罪行为。
这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和普通用户共同参与,通过技术手段和线索分析等方式进行监测和预警。
2. 加强警察力量和打击力度网络犯罪需要专业的警察队伍和科技支持,通过有力的打击和法律惩处来震慑和遏制网络犯罪的发生。
同时,加强与国际警方的合作,建立全球性的网络犯罪打击机制,增强网络犯罪的国际追逃和协作能力。
3. 巩固网络安全法律体系网络犯罪的不断出现,也对网络安全法律体系的完善提出了挑战。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网络犯罪的罪名和处罚法律的修订和改善,提高网络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和处罚力度。
同时,加强对网络犯罪者社会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其对网络犯罪的憎恶和抵触。
综上所述,网络犯罪的预防和打击需要我们共同参与,用科技和法律手段来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和稳定,保证互联网的正常和良好发展。
网络犯罪现象的危害与防范策略
![网络犯罪现象的危害与防范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b455114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0.png)
网络犯罪现象的危害与防范策略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犯罪的频率也不断增加。
网络犯罪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恶意软件攻击、网络钓鱼、网络诈骗、网上色情、网络暴力等。
这些网络犯罪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网络犯罪现象,采取有效的防范策略。
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网络犯罪的危害。
网络犯罪攻击不仅可以泄露我们的个人信息、财产信息,还可能对我们的计算机系统、手机、平板等设备造成破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例如,恶意软件可以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窃取我们的隐私信息、银行账户信息,甚至控制我们的设备。
网络钓鱼和网络诈骗是网络犯罪中最危险的类型之一。
如果我们不小心点击了欺诈网站或恶意链接,就有可能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产信息泄露给骗子。
这些行为不仅给我们自己带来了损失,还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了负面影响。
其次,我们应该积极采取防范策略。
作为普通公民,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1.加强密码管理。
尽可能不要使用简单的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
密码不应该直接使用生日、电话号码等相关信息。
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以使用密码管理器来管理密码。
2.保护个人设备的安全。
设备的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必须得到及时更新,以确保设备不会被恶意软件攻击。
此外,不要轻易下载和安装来源不明的软件,以免给设备带来安全隐患。
3.加强网络安全意识。
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学会警觉网上钓鱼和诈骗行为。
当我们接到可疑的电话或邮件时,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或财产信息。
4.加强隐私保护。
我们的个人信息包括电话号码、地址、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这些信息必须得到严格保护,不要轻易分享给陌生人或在社交网络上公开。
此外,政府和企业也应该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来防范网络犯罪行为。
政府可以加强网络监管和技术支持,提高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
企业应该加强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培训,保障公司网络和员工的网络安全。
只有通过各方的合力,才能从根源上杜绝网络犯罪行为。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和防范对策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和防范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a09b9e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4.png)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和防范对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也给信息安全带来了一系列的威胁与挑战。
本文将就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和防范对策进行探讨。
一、威胁分析1. 黑客攻击黑客攻击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
黑客通过利用漏洞、恶意代码、网络钓鱼等手段,入侵计算机系统并获取重要信息,从而给个人和组织带来巨大的损失。
2. 病毒和恶意软件计算机病毒和恶意软件是网络安全的重要威胁。
这些病毒和恶意软件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并感染计算机系统,导致数据丢失、系统崩溃、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
3. 信息泄露信息泄露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特性,信息传输和共享变得越来越容易,但也给信息的泄露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骇客、内部人员泄露等都可能导致敏感信息的泄露。
二、防范对策1. 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策略企业和个人应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策略,包括加强网络设备的安全设置、防火墙的配置、及时更新补丁等。
此外,还可以制定有效的网络访问控制和身份验证策略,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可以访问重要数据和系统。
2.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对于防范网络威胁至关重要。
公司或组织应该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他们如何避免点击垃圾电子邮件、下载可疑软件等。
3. 数据备份和恢复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采取合适的措施将备份数据妥善保存。
在数据遭到病毒、黑客攻击时,可以通过数据恢复的方式减少损失。
4. 加密技术的应用加密技术是保护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
企业和个人可以使用加密技术来保护重要数据和通信信息,以防止被黑客窃取或监听。
5. 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风险评估定期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风险评估,查找和修补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潜在的威胁。
6. 多层次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立多层次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可以增强网络的抵御能力。
浅谈网络犯罪与防范措施5篇
![浅谈网络犯罪与防范措施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a9ac137375a417866f8fd8.png)
浅谈网络犯罪与防范措施5篇浅谈网络犯罪与防范措施5篇【篇一】近年来,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和普及,在审判实践中,网络新型犯罪呈现多发和上升趋势,为了有效打击治理网络犯罪,经过对我院近两年来涉网络犯罪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形成如下报告:一、基本情况: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关于网络犯罪的相关条款,网络犯罪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及网络的犯罪。
即将计算机信息系统及网络作为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对象,如黑客入侵、传播木马病毒等。
涉及到的刑法条文有第二百八十五条和第二百八十六条,罪名包括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二是利用计算机及网络实施的其他犯罪。
随着信息网络在社会各领域中广泛应用,有些犯罪分子把计算机信息系统及网络作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工具。
这种类型涉及的犯罪罪名比较广泛,有诈骗罪、盗窃罪、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诽谤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非法经营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等等。
我院近两年受理的刑事案件中没有涉及第一类网络犯罪的情形,涉及到第二类网络犯罪的共有18案,包括盗窃罪1件、诈骗罪3件、强奸罪3件、宣扬恐怖主义罪1件、贩卖毒品罪4件、出售假币罪及伪造货币罪各1件、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1件、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2件、诽谤罪2件,其中审结15件、移送2件、1件未审结。
二、主要做法:网络犯罪相比现实犯罪而言,社会危害性大,隐蔽性更强,涉及的犯罪方法种类繁多,花样日新月异,这对我们刑事审判工作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为了及时有效的打击网络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我们做了以下工作:1、组建专业的审判团队。
我院在刑事审判庭专门设立了审理网络犯罪案件的合议庭,审判长由刑庭副庭长担任,合议庭成员由从事刑事审判工作多年的、审判经验丰富的审判员组成。
对我院受理的涉网络犯罪案件,统一由该合议庭进行审理。
网络犯罪的危害和对策
![网络犯罪的危害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e305b2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2.png)
网络犯罪的危害和对策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加速,网络犯罪问题日益严重。
网络犯罪的危害不仅对个人和组织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还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
因此,制定有效的对策来应对网络犯罪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网络犯罪的危害网络犯罪具有多种形式和种类,包括网络诈骗、黑客攻击、网络盗窃、网络垃圾信息等。
这些犯罪活动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经济损失网络犯罪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一方面,个人和组织在遭受网络攻击时会损失重要的财务和商业信息,导致经营瘫痪甚至破产。
另一方面,网络犯罪还会导致金融系统的不稳定和经济的衰退。
个人隐私泄露网络犯罪可能会导致个人隐私泄露,进而导致个人身份被盗用、信用卡被盗刷等问题。
个人的信任和安全感也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威胁网络犯罪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黑客攻击可能会导致国家基础设施的瘫痪,例如电网、交通系统等,给国家安全带来巨大挑战。
此外,网络犯罪还可能威胁国家的军事和情报机密,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对策为了有效应对网络犯罪的威胁,各国采取了一系列对策和措施。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是有效应对网络犯罪的关键。
各国需要制定和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网络犯罪的罪责和处罚。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制定国际公约和法律框架,加强对跨国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是预防网络犯罪的重要环节。
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醒用户在使用互联网时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避免上当受骗。
加强网络监管和技术防护加强网络监管和技术防护是保护网络安全的关键。
各国需要建立健全的网络监管体系,提升网络监管能力,监测并打击恶意网络行为。
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加强网络的安全防护,包括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及时发现并阻止网络攻击。
建立网络犯罪情报共享机制建立网络犯罪情报共享机制是提高网络犯罪打击效率的重要举措。
各国应加强情报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建立跨国合作机制,共同打击网络犯罪活动。
分析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分析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4b7694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ec.png)
分析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网络安全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涉及到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的重大问题。
分析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一、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1. 网络攻击网络攻击是当前计算机网络最为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黑客攻击、病毒攻击、木马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等。
这些攻击形式严重威胁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造成了大量的个人信息泄露、财产损失等问题。
2. 网络钓鱼网络钓鱼是一种通过伪装成合法机构或个人,以获取用户个人信息和密码的欺诈手段。
通过伪造信任源,网络钓鱼者可以让用户主动提供自己的信息,导致信息泄露和财产受损。
3. 数据泄露数据泄露是指未经授权披露、传输或共享的数据。
数据泄露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例如员工误操作或者系统漏洞等。
一旦敏感信息泄露,将对个人和组织带来极大损失。
4. 无线网络安全隐患无线网络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无线网络监听、无线网络阻断、无线网络欺骗等问题。
无线网络的开放性和无防护特点使得其更容易受到攻击和侵害。
1. 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是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前提。
网络安全体系应包括:网络安全策略、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应急响应等内容。
这些内容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络安全体系,可以从制度、技术、管理等多个方面保障网络安全。
2.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是网络安全的关键。
包括网络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用户身份认证、数据备份等信息安全措施,有助于防范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只有保障了信息的安全,才能保障网络的安全。
3. 加强网络设备安全防护加强网络设备的安全防护,是保障网络安全的必要措施。
包括固件升级、漏洞修补、合规配置等,有助于提高网络设备的安全性,减少被攻击的可能。
4.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网络安全的基础。
计算机网络犯罪预防对策
![计算机网络犯罪预防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fccdc4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b.png)
计算机网络犯罪预防对策
一、完善法律保障
法律制度是政府防止和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关键手段。
因此,应完
善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法律制度,改善技术和法律手段,完善技术支撑。
比如在《我国的计算机网络犯罪法》里,建立了赔偿机制,令违法者承担
责任,保护受害者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另外,同时也要完善关于计算机网
络犯罪的执法模式和技术支撑,比如建立计算机犯罪证据分析系统、建立
可追溯网络资源的监控系统等,以加强网络警察执法力度和水平,有效的
抑制和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发生。
二、强化网络服务及用户安全保护
网络服务提供商应当强化网络服务的安全技术保护,降低网络犯罪活
动的可能性和风险,严格服务提供过程和网络环境管理,强化用户资格审查,实施安全管理,定期更新和升级计算机软件系统,有效防止病毒、木
马等入侵;同时,发挥电信管理行政部门的监督职能,强化宽带网络服务
的安全管理,对网络违法行为采取有效措施;并加强个人用户的素质提升,教育用户全面了解网络安全防护知识,让用户具备预防网络犯罪的基本能力。
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现状及其遏制对策
![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现状及其遏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3c510b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d.png)
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现状及其遏制对策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不仅给个人用户和企业带来了财产和隐私损失,还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安全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政府、法律机构以及企业和个人用户都采取了一系列的遏制对策。
1. 高发性: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活动呈现出高发性的趋势,犯罪手法日益隐蔽,攻击手段日益复杂,给网络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2. 攻击目标广泛:计算机网络犯罪活动攻击目标广泛,不仅针对个人用户的隐私和财产进行攻击,也针对企业的商业机密和客户信息进行攻击,甚至直接针对国家的关键基础设施进行攻击。
3. 组织化程度高:计算机网络犯罪已经从个体行为发展为有组织、有预谋的犯罪活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黑色产业链,包括黑客团伙、黑客工具开发者、黑客市场等。
1. 政府和法律机构的角色(1)加强立法:各国政府应加强立法工作,制定出针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法律法规,明确犯罪行为的界定和惩治手段,强化法律的制约和惩罚力度。
(2)加强执法:各国法律机构应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执法力度,建立专门的网络安全执法部门,完善执法机制和流程,提高对网络犯罪的打击效果。
(3)加强国际合作:计算机网络犯罪具有跨国性和匿名性的特点,各国政府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网络犯罪活动,分享情报和技术,建立网络安全的国际规范和机制。
(1)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企业和机构应加强网络安全的防护意识,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网络系统的维护和监控,及时发现和阻止网络攻击,降低网络犯罪造成的损失。
(2)提高员工意识:企业和机构应加强员工网络安全意识的培训和教育,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和网络安全知识普及,使员工成为网络犯罪的防线。
(3)加强技术防护:企业和机构应加强对网络系统的技术防护,包括建立安全的网络架构、采用安全的网络设备和技术手段,加强对系统的漏洞和威胁的监测和防范。
3. 个人用户的角色(1)加强网络安全意识:个人用户应加强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了解网络犯罪的常见手法和防范措施,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不下载未经认证的软件。
网络犯罪的危害如何预防
![网络犯罪的危害如何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8ff57b8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e.png)
网络犯罪的危害如何预防网络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非法活动,如网络欺诈、网络盗窃、网络攻击等。
网络犯罪的危害包括经济损失、个人隐私泄露、社会稳定破坏等。
为了预防网络犯罪,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
同时,加强对网络服务商的监管,保护用户的权益,提高网络犯罪的打击效果。
二、加强技术防御手段。
利用技术手段防范网络犯罪,可以包括构建安全的网络架构,加强网络安全监测和攻击溯源能力,提高网络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效果。
同时,加强网络安全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三、加强教育宣传。
通过在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场所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网络犯罪的认识和警惕性。
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教育公众如何防范网络犯罪,增强公众自我保护意识。
四、加强国际合作。
网络犯罪具有全球性的特点,需要各国共同合作,共同打击。
加强国际间的情报共享,开展联合行动,加大对网络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
同时,加强国际间的法律合作,促进网络犯罪的追赃追逃工作。
五、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
通过加大对网络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对其进行严厉的惩罚,以打击网络犯罪行为。
同时,加强对网络犯罪的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及时发现并阻止网络犯罪活动的发生。
六、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
网络犯罪一直在不断演变和升级,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技术手段,提高网络安全的防范能力。
加大对网络安全技术研发的投入,加强与高校、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促进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综上所述,网络犯罪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但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技术防御手段、教育宣传、国际合作、打击力度,以及技术研发和创新,我们可以有效预防网络犯罪的发生,保护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网络犯罪防范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够达到预防网络犯罪的目标。
电脑网络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电脑网络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b91db9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8.png)
电脑网络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脑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然而,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电脑网络安全的隐患,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
一、网络安全的隐患1. 黑客攻击黑客攻击是指通过网络渗透和入侵系统,获取非法利益或破坏系统的行为。
黑客可以通过钓鱼邮件、木马病毒、网络钓鱼等方式入侵系统,盗取个人隐私信息、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
2. 病毒和恶意软件病毒和恶意软件是指通过网络传播的程序,可以恶意入侵电脑系统、篡改数据、破坏文件等。
病毒和恶意软件常常通过电子邮件附件、下载软件和访问感染的网站等方式传播给用户,给用户的电脑安全带来威胁。
3. 数据泄露在互联网时代,大量的个人和企业数据被存储在电脑系统中,包括用户的隐私信息、企业的商业机密等。
如果这些数据泄露到外部,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数据泄露可能是由于系统漏洞、黑客攻击、员工疏忽等原因引发的。
二、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1. 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是预防网络安全隐患的基础。
用户和企业员工应该接受网络安全知识培训,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识,学会识别和防范网络攻击,提高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
2. 更新和加固系统和软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程序是保持电脑系统安全的关键。
厂商会发布系统和软件的安全补丁,修复已知的漏洞和问题,用户应该及时安装和更新这些补丁,加固自己的系统和软件,防止黑客和病毒的攻击。
3. 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防火墙和杀毒软件是保护电脑系统免受网络攻击和病毒侵害的重要工具。
用户应该在电脑上安装并定期更新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及时检测和清除潜在的威胁。
4. 加强密码安全密码是保护个人隐私和重要信息的重要手段。
用户应该选择强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
同时,不要将密码过于简单化,避免使用相同的密码在不同的网站上使用。
5. 加密通信和数据加密通信和数据是保护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
分析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分析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0a4dd4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d.png)
分析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不断凸显。
网络病毒、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隐患层出不穷,给我们的网络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
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安全隐患分析1. 网络病毒网络病毒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计算机程序,它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并在计算机系统中进行破坏和篡改。
网络病毒可以导致系统崩溃、文件丢失、数据泄露等严重后果,影响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
2. 黑客攻击黑客攻击是指黑客通过各种手段入侵他人计算机系统,窃取或破坏数据的行为。
黑客攻击可能导致个人隐私泄露、公司机密信息被窃取、系统安全受到威胁等问题。
3. 数据泄露在网络传输和存储过程中,数据可能会遭受泄露的风险。
一旦敏感数据泄露,将会给公司和个人带来严重的财务损失和声誉风险。
4. 拒绝服务攻击拒绝服务攻击是一种黑客利用漏洞或者伪造大量流量向服务器发起攻击,导致正常用户无法访问服务器的情况。
这种攻击可能会使服务中断,对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5. 社交工程社交工程是一种通过人际交往手段来获取信息的攻击手段,包括电话欺骗、钓鱼邮件、垃圾短信等,通过诱骗用户提供个人和机密信息,造成经济损失和信息泄露。
二、安全防范措施1. 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企业和个人应定期组织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引导员工养成良好的网络安全习惯。
2. 使用安全加密技术在网络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使用安全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增加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有效防止数据泄露的风险。
3. 安装防火墙和网络安全软件安装防火墙和网络安全软件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有效手段。
防火墙可以有效阻挡黑客攻击和网络病毒的入侵,网络安全软件可以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安全防护。
4. 定期更新系统补丁定期更新系统补丁是防止黑客攻击的重要措施。
浅析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防控对策
![浅析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防控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8a96b1d102de2bd97058888.png)
浅析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防控对策计算机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它严重制约了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并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犯罪原因、特点以及所表现形式的剖析,制定积极有效的防控对策,以预防和打击此类犯罪。
标签:计算机网络犯罪对策未来的世界,将是网络化的世界;未来的中国,也将是网络化的中国。
然而,正当人们为进入网络化时代而欢呼的同时,计算机网络犯罪也呈现出同步的增长,并日益严重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危害的程度越来越深。
一、计算机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由于以上这些原因及特点,造就了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滋生,由于计算机网络犯罪可以不亲临现场的间接性等特点,其表现形式是多样的。
大致可以归纳为:一是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
二是网络色情和性骚扰。
三是欺诈。
四是侮辱、诽谤与损毁他人名誉。
五是计算机网络赌博。
二、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防控对策要打击和防范计算机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方针,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以技术防范。
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预防犯罪,是网络犯罪预防的基本方法。
正如SUN公司的首席技术官Broda认为“我们不可能制造一个绝对安全的系统让罪犯无法攻破,但我们可以做到让非法侵入极端的困难。
”可见,技术防范是多么的重要。
为此,各国纷纷加强了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技术预防研究与应用,许多计算机公司也在积极研制并不断推出防范犯罪和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新技术产品。
(1)是对软件进行保护的技术措施,主要有:软件加密法;惟一签名法;抵御软件分析法。
(2)是对访问者进行身份鉴别的技术措施,其基本思路是通过鉴别访问者的一个或多个参数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验证访问者是否合法,从而识别合法用户和非法用户,阻止非法用户访问系统,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安全保密。
(3)是对网络加设密码的技术措施,根据国际化标准组织制定的相关安全机制和加密所处层次、对象的情况,分别设置不同的密码,保证系统安全;(4)防火墙(Firewall)技术。
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现状及其遏制对策
![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现状及其遏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6b9509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d.png)
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现状及其遏制对策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犯罪活动之一,给个人、企业和国家的网络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本文将描述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现状,并提出一些遏制对策。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黑客攻击:黑客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入侵网络系统,窃取个人隐私、财务信息等重要数据。
黑客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控制被感染的计算机,形成大规模的僵尸网络,用于进行更大规模的攻击行动。
2. 病毒传播: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能够自我复制和传播。
黑客通过互联网传播病毒,感染用户的计算机。
一旦计算机被感染,病毒可以窃取用户数据、破坏系统文件等。
3. 电信诈骗:电信诈骗通过网络渠道实施,犯罪分子冒充公安、银行工作人员等角色,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银行账户密码等。
这种犯罪手段隐蔽,受害者常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损失巨大。
4. 网络钓鱼:网络钓鱼是一种通过冒充合法机构发送虚假信息以获取用户敏感信息的诈骗手段。
犯罪分子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渠道发送看似真实的通知,引导用户点击链接并输入个人信息。
为了遏制计算机网络犯罪,应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网络安全意识:个人、企业和国家应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对网络犯罪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人们在使用互联网时应警惕网络欺诈,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2. 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法律制度:国家应加大网络安全立法力度,制定针对网络犯罪的法律法规,并建立健全的执法机构,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
3. 提高网络防御能力:个人和组织应加强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的配置,及时升级软件补丁,防止黑客入侵。
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风险评估,发现并修复安全漏洞。
4. 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国际合作是遏制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重要手段。
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打击跨国网络犯罪。
加强信息共享,及时传递网络威胁情报,提供对抗网络犯罪的支持。
5. 技术创新与发展:随着网络犯罪形势的不断变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分析与防范计算机犯罪
![分析与防范计算机犯罪](https://img.taocdn.com/s3/m/3318db1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5.png)
分析与防范计算机犯罪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日常的通信交流到重要的金融交易,计算机系统承载着大量的个人和社会信息。
然而,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犯罪也日益猖獗,给个人、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深入分析计算机犯罪的特点、成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计算机犯罪的类型及特点计算机犯罪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网络诈骗、黑客攻击、数据窃取、恶意软件传播等。
网络诈骗通常是犯罪分子通过虚假网站、电子邮件或社交媒体等手段,骗取受害者的个人信息和财产。
黑客攻击则是指未经授权地入侵他人计算机系统,获取机密信息或破坏系统正常运行。
数据窃取是指非法获取、复制或转移有价值的数据,如商业机密、个人隐私等。
恶意软件传播则是通过网络传播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控制受害者的计算机或窃取其信息。
计算机犯罪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隐蔽性强犯罪分子可以在千里之外通过网络实施犯罪行为,不留明显的物理痕迹,使得侦查和追踪变得极为困难。
2、智能化程度高许多计算机犯罪需要犯罪分子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他们能够巧妙地利用计算机系统的漏洞和安全缺陷。
3、危害性大计算机犯罪不仅会造成个人财产损失和隐私泄露,还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甚至威胁国家安全。
4、跨国性网络的无国界性使得计算机犯罪可以轻易跨越地理界限,增加了国际执法合作的难度。
二、计算机犯罪的成因计算机犯罪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技术漏洞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本身存在的安全漏洞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软件开发者难以完全消除所有的漏洞,而犯罪分子则善于发现并利用这些漏洞实施犯罪。
2、经济利益驱动巨大的经济利益是促使犯罪分子铤而走险的重要原因。
通过网络诈骗、数据窃取等手段,犯罪分子可以轻松获取巨额财富。
3、法律制度不完善目前,针对计算机犯罪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存在一些法律空白和模糊地带,使得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现状及其遏制对策
![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现状及其遏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1e6af6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b.png)
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现状及其遏制对策1. 引言1.1 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与此计算机网络犯罪也呈现出多样化、隐蔽化和高技术化的趋势,给社会稳定和网络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计算机网络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手段,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及其中的数据和信息进行不法侵入、窃取、篡改、破坏等活动的行为。
这种犯罪形式具有跨地域、跨国界、快速蔓延等特点,给打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当前,网络犯罪已经成为计算机安全的头号敌人,给个人、企业和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网络犯罪活动层出不穷,种类繁多,破坏力巨大,具有隐蔽性、跨国性和高技术性等特点,特别是一些黑客组织利用漏洞进行攻击,给互联网和信息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打击网络犯罪行为,维护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已成为当务之急。
【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概述】。
1.2 网络犯罪的危害性网络犯罪的危害性是无处不在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网络犯罪不仅对个人和组织的信息安全构成直接威胁,还对国家的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和国际关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网络犯罪给个人和组织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个人的财产、隐私和声誉都面临着被侵犯的风险。
盗取个人信息和账号被黑客攻击可能导致财产损失,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发身份盗窃、恶意勒索等问题。
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说,由于公司机密或客户信息泄露,不仅会影响企业声誉,还会导致经济损失和法律纠纷。
网络犯罪还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网络犯罪活动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环境,扰乱了正常的商业秩序,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恶意软件和网络攻击可能导致重要基础设施的瘫痪,给社会带来极大的混乱和危险,甚至危及国家安全。
网络犯罪的危害性不容忽视。
加强对网络犯罪的遏制和打击,保护个人和组织的信息安全,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现状及其遏制对策
![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现状及其遏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7ca09a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5.png)
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现状及其遏制对策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严重问题,给个人、企业和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威胁。
计算机网络犯罪包括黑客攻击、网络诈骗、数据盗窃、网络勒索、网络木马、恶意软件等行为,对网络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如何有效遏制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现状成为各国政府和相关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现状及其遏制对策进行探讨。
1. 犯罪手段日益多样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犯罪手段也日益多样化,黑客攻击、网络诈骗、数据盗窃等形式层出不穷,给网络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2. 犯罪行为愈发隐蔽化: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的匿名性和隐蔽性进行犯罪活动,往往很难被发现和追踪,给执法机关的打击工作带来了困难。
3. 犯罪成本大幅降低:相对于传统犯罪,计算机网络犯罪成本大幅降低,只需一台电脑和一些基本技术,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网络攻击和犯罪活动。
4. 网络犯罪跨境性明显:网络犯罪无国界,犯罪分子往往利用跨境网络进行犯罪活动,给国际执法合作带来了难度。
1.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各国政府应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立法工作,明确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定义和惩罚标准,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
2. 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各国政府和企业应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加强对网络系统的监控和管理,降低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的风险。
3. 提高执法力度:加大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执法部门的技术装备和人员培训,提高对网络犯罪的侦查和打击能力,加大对网络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和惩罚力度。
4. 推动国际合作:加强国际信息交流和执法合作,建立跨国网络犯罪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跨境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建立网络安全的国际合作机制。
以上就是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现状及其遏制对策的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网络犯罪的重视,共同努力推动网络安全建设,确保网络空间的健康有序发展。
网络犯罪的危害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
![网络犯罪的危害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58b7df9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5.png)
网络犯罪的危害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网络犯罪已成为当今社会中越来越突出的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计算机作为当代社会的核心工具,网络犯罪对计算机安全的危害不容小觑。
本文将探讨网络犯罪的危害以及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
一、网络犯罪的危害互联网的普及和全球化的发展使得网络犯罪的范围和影响日益扩大。
网络犯罪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资金安全:网络犯罪可以导致个人和机构财产遭受损失。
比如,黑客利用技术手段窃取用户银行账户密码,从而盗取用户的资金。
此外,网络诈骗等手段也会直接导致经济损失。
1.2 个人隐私泄露:网络犯罪可能导致个人隐私被窃取和泄露。
个人身份信息、医疗记录、财务记录等敏感信息可能被黑客获取并被用于非法目的,给个人带来诸多不便和损失。
1.3 数据破坏和篡改:黑客可以利用网络犯罪手段破坏和篡改关键数据。
这种破坏和篡改可能导致企业、政府机构和个人遭受重大损失,并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
1.4 公共安全威胁:网络犯罪不仅威胁个人安全,还可能危及公共安全。
比如,黑客可以攻击关键基础设施,如电力系统、交通系统、水资源系统等,造成事故甚至人员伤亡。
二、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网络犯罪的危害凸显了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
计算机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暴露、破坏或修改的措施。
保障计算机安全对个人、企业和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2.1 个人隐私保护:计算机安全可以帮助个人保护隐私,防止个人敏感信息被黑客获取和滥用。
个人的身份、财产和尊严可以通过加强计算机安全得到有效保护。
2.2 经济利益保护:计算机安全对于保护个人和机构的经济利益至关重要。
加强计算机安全可以防止黑客通过非法手段盗取财产和金融信息,保障个人和企业的财产安全。
2.3 公共安全维护:计算机安全是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保障。
通过构建安全可靠的网络系统,可以防止黑客攻击关键基础设施,保障公众的生活和工作安全。
2.4 国家安全保卫:计算机安全对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网络安全网络犯罪的全面分析与预防
![网络安全网络犯罪的全面分析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bd50830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03.png)
网络安全网络犯罪的全面分析与预防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给个人、企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困扰。
本文将深入分析网络犯罪的现状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网络犯罪的现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犯罪分子的重要领域。
网络犯罪的形式多样,包括黑客攻击、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
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网络犯罪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首先,黑客攻击是网络犯罪的主要形式之一。
黑客利用技术手段侵入他人的计算机系统,获取对方的私人信息,甚至进行勒索。
这种攻击不仅会给个人带来财产损失,还会泄露个人的隐私和敏感信息,给个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
其次,网络诈骗是网络犯罪的另一大问题。
犯罪分子利用虚假信息或扮演他人身份,通过社交平台、电子邮件等手段实施诈骗行为。
他们以各种理由骗取他人的信任,并获取对方的财产或敏感信息。
这种诈骗形式多样,如虚假投资、假冒银行等,给个人和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最后,网络盗窃也是网络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
犯罪分子利用技术手段获取他人的账户密码、银行卡信息等,然后通过网络转账、盗用他人的资金。
这种盗窃行为不仅损害了个人的财产利益,还使人们对网络交易失去了信任感。
二、网络犯罪的原因网络犯罪之所以屡禁不止,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技术手段的发展为网络犯罪提供了方便。
随着技术的进步,黑客攻击的方法也不断更新,技术难度逐渐降低。
许多黑客工具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免费下载,使得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也可以进行攻击。
其次,网络犯罪的受害者往往缺乏安全意识和知识。
很多人在使用网络时不会关注安全问题,密码设置简单,容易被破解。
此外,他们也缺乏对网络犯罪的了解,容易上当受骗。
再次,网络犯罪的惩治困难重重。
网络空间的特殊性使得犯罪分子很难被追踪和起诉。
他们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进行攻击,隐藏真实的身份和位置。
即使被抓获,不同国家的网络法律和执法手段也存在差异,给国际合作带来困难。
网络犯罪的危害与应对策略
![网络犯罪的危害与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cb0bca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7.png)
网络犯罪的危害与应对策略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依赖于网络。
然而,互联网的普及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最明显的就是网络犯罪的增加。
网络犯罪对个人、组织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网络犯罪的危害,并提出应对策略。
网络犯罪的危害经济损失网络犯罪对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
电信诈骗、网络盗窃、网络欺诈等形式的犯罪致使个人和组织的财产遭受损失。
据统计,全球每年因网络犯罪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
这些损失直接对企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了重大影响。
个人隐私泄露网络犯罪还威胁着个人的隐私安全。
黑客攻击、网络钓鱼和恶意软件等手段经常用来窃取个人身份信息和财务信息。
个人隐私泄露不仅对受害者造成经济损失,还可能导致精神上的不安和社交关系的紊乱。
社会秩序受到破坏网络犯罪对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威胁。
网络犯罪分子经常利用互联网来进行非法活动,如网络赌博、毒品交易、贩卖非法商品和传播恐怖主义信息等。
这些活动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和公共安全,对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应对策略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针对网络犯罪的危害,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是第一步。
政府应制定出更加完善的网络犯罪防治法律,强化对网络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制定和执行国际公约,共同应对跨国网络犯罪。
提高公众意识公众的安全意识和网络安全意识的提高非常重要。
通过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公众了解网络犯罪的危害和防范知识,增强公众自我保护的能力。
媒体、学校、社区等机构可以积极组织相关活动,开展网络安全教育。
加强技术手段技术手段是有效应对网络犯罪的重要手段之一。
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可以大大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和抵御网络攻击的能力。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网络安全技术的投入,加强网络监控和防御系统的建设。
加强执法力度要有效应对网络犯罪,必须加强执法力度。
政府和执法机关要增加对网络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对网络犯罪分子的追捕和惩处力度,以达到震慑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危害及其防范对策辽宁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王丹
20世纪80年代未至90年代初,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信息传播的速度、质量与范围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了质的飞跃。
但是,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也呈现双刃剑的特性。
由于计算机网络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引发了一些计算网络犯罪,对于计算机网络系统及信息安全、保持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一、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概念
所谓计算机网络犯罪是指计算机犯罪在网络环境下演变而成的新的犯罪类型。
计算机网络犯罪就是指犯罪分子利用计算机网络的特征,使用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等手段,或利用其居于互联网供应商(ISP)、互联网信息供应商(ICP)、应用服务供应商(ASP)等特殊地位或其他方法,在互联网上实施以计算机网络或联结在计算机网络上的计算机系统作为犯罪场所或作为犯罪对象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二、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危害
计算机网络犯罪对其系统及信息安全构成严重的危害。
因为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所构建的信息社会区别于工业社会的重要特征就在于信息的生产和使用在社会生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由于网络的广泛应用,社会各领域更依赖于信息,破坏社会信息安全将导致整个社会正常秩序的被破坏。
表现为:
(一)对自然人的威胁。
计算机网络犯罪对个人的威胁是形形色色的,突出表现在:对知识产权的威胁,侵犯个人自由,侵犯医疗资料等个人信息,侵犯、破坏个人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通过互联网对财产权进行侵犯,对e-mail系统进行破坏等等,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二)对企业的威胁。
计算机网络犯罪对企业的威胁,主要针对企业受保护的财产、专有技术。
对于金融界来讲,由于对伴随金融电子化发展而出现的计算机犯罪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相当一部分银行、证券等单位没有从管理制度、人员和技术上建立起相应的业务安全防范机制和措施,致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三)对国家的威胁。
主要表现在:一是恐怖组织上网,大肆发布恐怖信息,渲染暴力活动;二是邪教组织上网,极力宣扬种族歧视,煽动民族仇恨,破坏民族团结,宣扬邪教理念,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煽动社会不满情绪,以至暴力活动;三是西方势力上网,传播他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进行文化渗透、侵略。
(四)计算机网络犯罪对我国现行立法的冲击。
1、罪名欠缺,制度体系不完备。
对此类犯罪只规定两种罪名,即非法入侵计算机
48
辽宁法治研究2009年第1期(总第14期)
信息系统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罪,而日前在计算机互联网领域严重危害社会、足以构成犯罪的行为远超出其调整范围,原有的法律规定已不能很好的应对迅速出现的形形色色的计算机网络犯罪现象,法律的滞后性明显的表现出来。
2、现有相关法律规范存在漏洞。
刑法第285条规定,禁止“黑客”非法侵入的是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却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金融、电子、水利、交通等领域的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排除在非法侵入及涉及信息系统罪的保护之外。
刑法第286条只规定了用技术手段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且破坏的对象仅限于计算机软件,这就不能包括用物理手段来破坏计算机硬件或附件的行为。
3、犯罪构成设计不合理。
目前对计算机犯罪的主体仅限定为自然人,但从实践来看,有些单位为了获取不法利益或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市场利益,不惜使用计算机网络犯罪手段造成严重的危害。
刑法规定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只限于故意犯罪,这是不够的,至少对于那些因严重过失导致某些重要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遭破坏,造成严重后果的,应追究刑事责任,否则达不到惩治犯罪的目的。
三、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防范对策
(一)加强教育,增强人们依法上网、抵制有害信息侵袭的自觉性和能力。
加强对“网民”的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增强其上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做“计算机网络社会”遵纪守法的公民;加强思想教育和心理咨询,矫正不良心理和行为偏差,使之能
自觉抵制黄、赌、毒的侵袭。
(二)加快发展我国安全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一个功能齐备、全局协调的安全技术平台,强化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在信息技术尤其是信息安全关键产品的研发方面,提供全局性的具有超前意识的发展目标和相关产业政策,保障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安全产品市场有序发展。
(三)加强网吧安全管理,依法规范经营。
要把网吧纳入公安机关、治安部门的公共场所管理的范围之内,取缔非法,保护合法,确保网吧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发挥“谁上网、谁负责”原则,督促经营者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网吧经营者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知识性和娱乐性融为一体,对使用公共信息计算机网络的消费者上网情况进行登记。
(四)加强网上安全监控,严惩网上犯罪行为。
公安机关同时要加强计算机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提高预防和发现计算机网络有害信息和黑客进行各种违法犯罪案件的水平和调查取证的能力。
同时建立信息计算机网络犯罪举报中心,培养反计算机网络犯罪人才,依靠人民群众,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
(五)制定和完善法规,加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确定经营者与场所的治安责任及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
改变目前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太笼统、缺乏操作性的现状,对各种信息主体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做出明晰的法律界定,规范计算机网络场所。
责任编辑刘
49
辽宁法治研究2009年第1期(总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