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地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地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 表现型5、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即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在F2 代中: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通用17篇)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篇1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大量元素:C、O、H、N、S、P、Ca、Mg、等;微量元素:Fe、Mn、B、Zn、Cu、M;基本元素:C;主要元素;C、O、H、N、S、P;细胞含量最多4种元素:C、O、H、N; 水无机物无机盐组成细胞蛋白质的化合物脂质有机物糖类核酸三、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 10%);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第一章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1.生物多样性与分类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分类学、生物分类系统、生物命名法等2.生态系统生态学的概念、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生态位、生态平衡等3.生态问题生态环境的污染、生态失衡、生态破坏与生态保护等第二章生命的起源与进化1.起源和原生生物生命的起源、化学进化、原生生物等2.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变异、适应、自然选择等3.人类的进化人类的进化、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关系等第三章细胞及其生命活动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组成、细胞器及其功能、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叶绿体、细胞骨架、中心体等2.细胞膜和物质运输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过细胞膜的方式、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胞吞作用等3.细胞的代谢细胞的能量转化、酶、代谢途径、无氧和有氧代谢、细胞呼吸以及光合作用等4.细胞分裂细胞周期、有丝和无丝分裂、染色体、遗传物质的复制和修复等第四章遗传与遗传的分子基础1.遗传的基本概念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2.遗传的分离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单因素遗传、二因素遗传、自由组合规律、连锁性遗传等3.分子遗传学基础DNA、RNA、基因的分子结构、遗传密码、基因表达调控等4.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克隆、转基因技术、细胞培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第五章免疫系统1.生物的免疫机制非特异性防御机制、特异性防御机制、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等2.人类免疫系统人类身体的免疫系统、抗体、人造免疫等3.疫苗和疾病控制疫苗的概念、疫苗种类、疫苗的制备、疾病的传播和控制等第六章生物科学与社会1.生物技术和社会生物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生物伦理、基因治疗、生物农业等2.生态问题和社会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森林砍伐、生态灾害和生态保护等3.生物学和其他学科生物学与化学学、物理学、数学、医学等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高一生物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基本概念:(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高豌豆×矮豌豆P:AA×aa↓↓F1:高豌豆F1: Aa↓自交↓自交F2:高豌豆矮豌豆 F2:AA Aa aa3 :1 1 :2 :1(二)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黄圆×绿皱 P:AABB×aabb↓↓F1:黄圆 F1: AaBb↓自交↓自交F2: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F2:A-B- A-bb aaB- aabb9 :3 : 3 : 1 9 :3 :3 :1在F2 代中:4 种表现型:两种亲本型:黄圆9/16 绿皱1/16两种重组型:黄皱3/16 绿皱3/169种基因型:完全纯合子AABB aabb AAbb aaBB 共4种×1/16半纯合半合AABb aaBb AaBB Aabb 共4种×2/16完全杂合子AaBb 共1种×4/16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基本概念:1、减数分裂——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2、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1、部位:动物的精巢、卵巢;植物的花药、胚珠2、精子的形成:3、卵细胞的形成1个精原细胞(2n)1个卵原细胞(2n)↓间期:染色体复制↓间期:染色体复制1个初级精母细胞(2n)1个初级卵母细胞(2n)↓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前期:联会、四分体…(2n)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中期:(2n)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后期:(2n)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2n)2个次级精母细胞(n) 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n)↓前期:(n)↓前期:(n)中期:(n)中期:(n)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组染色体(2n)后期:(2n)末期:细胞质均等分离(n)末期:(n)4个精细胞:(n) 1个卵细胞:(n)+3个极体(n)↓变形4个精子(n)3、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形成的比较:三、受精作用及其意义:1、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2、受精作用的意义: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多样性及精卵结合的随机性导致后代性状的多样性。
高一生物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有丝分裂细胞在进入减数分裂之前要经过一个较长的间期,称前减数分裂间期(premeiotic interphase)或前减数分裂期(premeiosis)。
前减数分裂期也可分为G1期、S期和G2期,在G1期和S期把麝香百合的花粉每细胞在体外培养,则发现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将G2晚期的细胞在体外培养则向减数分裂进行,说明G2期是有丝分裂向减数分裂转化的关键时期。
和有丝分裂不同的是,DNA不仅在S期合成,而且也在前期合成一小部分。
D. E. Wimber和W. Prensky(1963)认为合线期-粗线期合成大约2%的DNA。
Y. Hotta等人(1966)在百合属(Lilium)和延龄草属(Trillium)中发现,粗线期合成大约0.3%的DNA。
称为合线期DNA(zyg-DNA)或粗线期DNA(P-DNA)。
这些DNA的合成可能与联会复合体的形成有关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减数分裂的特殊过程主要发生在前期,通常人为划分为5个时期:①细线期(leptotene)、②合线期(zygotene)、③粗线期(pachytene)、④双线期(diplotene)、⑤终变期(diakinesis)。
必须注意的是这5个阶段本身是连续的,它们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
1)细线期:染色体呈细线状,具有念珠状的染色粒。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大全(完整版)

⾼中⽣物必修⼆知识点⼤全(完整版)⾼中⽣物必修⼆知识点⼤全(完整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编第⼀章遗传因⼦的发现第⼀节孟德尔豌⾖杂交试验(⼀)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1)豌⾖是⾃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2)豌⾖花较⼤,易于⼈⼯操作;(3)豌⾖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概念及分析(1)性状:⽣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理特性。
相对性状:⼀种⽣物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区分:兔的长⽑和短⽑;⼈的卷发和直发等;兔的长⽑和黄⽑;⽜的黄⽑和⽺的⽩⽑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表现出⾼茎,即⾼茎为显性。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基因),⽤⼤写字母表⽰。
如⾼茎⽤D表⽰。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
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写字母表⽰,如矮茎⽤d表⽰。
(2)纯合⼦:遗传因⼦(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
如DD或dd。
其特点纯合⼦是⾃交后代全为纯合⼦,⽆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遗传因⼦(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
如Dd。
其特点是杂合⼦⾃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式如:DD×dd Dd×dd DD×Dd等。
⾃交:遗传因⼦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式。
如:DD×DD Dd×Dd等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杂交的⽅式。
如:Dd×dd正交和反交:⼆者是相对⽽⾔的,如甲(♀)×⼄(♂)为正交,则甲(♂)×⼄(♀)为反交;如甲(♂)×⼄(♀)为正交,则甲(♀)×⼄(♂)为反交。
生物必修二第2章知识点详解汇总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生殖是通过细胞分裂来实现的,细胞分裂是生殖的基础。
无性生殖主要是通过有丝分裂方式进行,有性生殖主要是通过减数分裂实现。
一、减数分裂1、减数分裂(以哺乳动物为例)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部位:雄性:睾丸(睾丸的曲细精管)雌性:卵巢减数分裂细胞:原始的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卵原细胞)成熟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过程: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特点:①染色体复制1次,细胞连续分裂2次②出现特有的联会和四分体现象③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染色体数减少一半结果: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有性生殖细胞2、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1)精子的形成过程:特点:资料:精子形似蝌蚪,总长约66 μm,分头、尾两部分。
头部几乎被核占据。
注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①减数分裂的间期:染色体复制,细胞体积增大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③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区分以下概念:①同源染色体: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形状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其本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如1和2,3和4 。
②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配对的染色体,往往形状大小不相同,如1和3(或4),2和3(或4)。
③姐妹染色单体: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附着于同一个着丝点上的完全相同的两条染色单体,如a与a’、b与b’、c与c’、d与d’。
④非姐妹染色单体:附着不同着丝点的染色单体,如a与b、b’、c、c’、d、d’。
⑤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的行为。
⑥四分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的状态,如1和2为一个四分体。
⑦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特点:4、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的比较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间期前期中期3)曲线表示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的变化4)细胞图象的识别方法——“三看”识别法常见图象简图二、受精作用1、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①原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②形成配子(精子或卵细胞)的种类1个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2种不同类型的精子1个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1种类型的卵细胞某种生物形成的精子的种类→2n某种生物形成的卵细胞的种类→2nn→可以指同源染色体的对数,也可以指等位基因的对数。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生物必修2复习知识点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5、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 ↓F1:高茎豌豆 F1: Dd↓自交↓自交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F2:DD Dd dd3 : 1 1 :2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 黄圆×绿皱 P:YYRR×yyrr↓ ↓F1:黄圆 F1: YyRr↓自交↓自交F2:黄圆绿圆黄皱绿皱 F2:Y--R—— yyR-— Y--rr yyrr9 :3 : 3 : 1 9 : 3 : 3 :1在F2 代中:4 种表现型:两种亲本型:黄圆9/16 绿皱1/16两种重组型:黄皱3/16 绿皱3/169种基因型:纯合子 YYRR yyrr YYrr yyRR 共4种×1/16半纯半杂 YYRr yyRr YyRR Yyrr 共4种×2/16完全杂合子 YyRr 共1种×4/1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高中生物的知识点很多,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做好知识点的总结。
那么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有哪些?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第一节1.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的概念:①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发展成为成熟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过程中进行的。
②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③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2.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比较(1)同源染色体:两条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复制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包含四条姐妹染色单体,这对同源染色体叫四分体。
一对同源染色体=一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4)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形成四个精子。
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3.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主要异同点:4.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很重要特点:5.识别细胞分裂图形(区分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1)、方法(点数目、找同源、看行为)第1步:如果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奇数,则该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
第2步:看细胞内有无同源染色体,若无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若有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
第3步:在有同源染色体的情况下,若有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等行为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若无以上行为,则为有丝分裂的某一时期的细胞分裂图。
6.配子种类问题由于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使配子也多种多样,根据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形成的过程,所以配子的种类可由同源染色体对数决定,即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卵)原细胞产生配子的种类为2n种。
新高一生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新高一生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新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高一生物必修二是生物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涵盖了多个知识点和概念。
下面将介绍该学期的知识点及其重要内容。
第一章细胞与生物膜1. 细胞的结构组成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组成。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细胞溶胞质等。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DNA。
2.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同时,细胞膜还参与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和细胞的识别。
第二章细胞呼吸与糖原醇代谢1. 细胞呼吸的过程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质在细胞内氧化分解产生能量的过程。
包括三个阶段:糖解、氧化、磷酸化。
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用于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
2. 糖原与葡萄糖的代谢糖原是动物体内的能量储备物质,通过糖原醇代谢产生葡萄糖燃料。
葡萄糖是细胞呼吸的主要能源。
第三章生物的遗传物质1.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的分子,由磷酸、糖和碱基组成。
DNA的主要功能是传递、复制和修复遗传信息。
2. RNA的结构和功能RNA是参与蛋白质合成的分子,包括mRNA、tRNA、rRNA 等类型。
不同类型的RNA在细胞内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第四章生物基因组1. 基因与表现型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因素,由DNA组成。
基因的表达决定了生物个体的特征与性状。
2. 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过程包括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遗传信息的传递保证了物种的遗传稳定性。
第五章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1. 克隆技术克隆技术通过核移植等方法复制和繁殖生物个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潜在风险。
2. 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用于改良和调控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有助于农业和医学领域的发展。
第六章生物多样性与环境1.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丰富程度。
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2. 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可以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一、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20种)最基本:C,占干重的48。
4%,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基本:C、H、O、N大量:C、H、O、N、P、S、K、Ca、Mg微量:Fe、Mn、Zn、Cu、B、等1、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2、微量元素:指生物体生活所必须的,含量虽少但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如MnZn Cu B 等。
3、矿质元素:指出了C HO 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4、Fe属于半微量元素,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和氧气的运输有重要关系。
植物缺铁,叶绿素受阻,影响光合作用。
5、K在动物细胞中多分布在细胞质中,对维持细胞的渗透压、神经的兴奋传导和肌肉收缩有重要作用。
在植物体内以离子形式存在,与光合作用过程中糖类的运输有关。
6、Ca动物血液和组织液中的钙离子对血液的凝固和肌肉的收缩有调节作用。
缺钙易患骨质疏松、骨质软化,儿童易患佝偻病.血钙含量低则发生抽搐,血钙高则导致肌无力。
7、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是一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
二、统一性和多样性1、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2)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含量有很大差异。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环境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体所特有的.(2)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相比含量上大不相同。
三、组成细胞的无机化合物1、无机化合物水(1)水的含量、分类、及生理作用①是细胞和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2)不同生物含水量特点②含水量:水生陆生/幼年成年老年/代谢旺盛代谢缓慢/幼嫩细胞衰老细胞2、无机化合物-—无机盐(1)无机盐存在的形式及含量①含量:很少,约占细胞鲜重的1%5%②存在形式: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与细胞中。
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生物必修二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生物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代谢以及生物繁殖与发育的相关知识。
以下是该章节的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结构和功能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类型。
2.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真核细胞有细胞核,并且有其他细胞器。
3. 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环境的边界,能够选择性地控制物质的进出。
4. 细胞壁是细胞外的一个保护层,有机体通常包括植物细胞、真菌细胞和一些原生动物细胞。
5. 细胞质是细胞中液态物质的总称,包括细胞器、溶质和胞浆等。
6. 载体DNA存在于细胞核中,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7. 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各有特定的功能。
二、细胞代谢1. 细胞通过分解有机物而产生能量,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
2. 细胞的能量来源主要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发酵作用。
3. 光合作用是植物对阳光能的利用,通过光合色素捕获光能并转化为化学能。
4. 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有机物分解氧化产生能量的过程。
5. 发酵作用是某些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代谢过程。
6. 细胞通过胞吞、胞吐和胞饮来进行物质的吸收、排出和处理。
三、生物繁殖与发育1. 生物繁殖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
2. 有性繁殖是指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而进行的繁殖,一般需要两个个体的参与。
3. 无性繁殖是指通过单个个体自身进行的繁殖,不需要生殖细胞的结合。
4. 生殖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具有一半的染色体数目。
5. 发育是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过程,包括胚胎的发育和个体的生长。
6. 生殖细胞经过受精和胚胎发育,最终形成一个新的个体。
通过对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代谢以及生物繁殖与发育的基本知识。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的结构、功能和繁殖方式,同时也为后续学习生物学的其他章节打下了基础。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孟德尔选用豌豆杂交实验1、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①豌豆是自花传粉;②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③豌豆花大,容易操作2、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1)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如豌豆的株高、花色、种子的形状等。
(2)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注意】看两个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在于抓住两个“相同”一个“不同”,即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杂交实验的操作要点(人工授粉的操作要点):①去雄:在花蕾期,将母本的雄蕊全部除去并套上纸袋隔离。
②人工授粉:待雌蕊成熟时,采集父本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并套袋。
③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注意】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实验过程中共有两次套袋处理。
上述人工授粉是针对雌雄同体的情况,而雌雄异花的情况不用去雄,如玉米。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遗传学常用符号及含义:2、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数量787277比例3:1(1)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产生的F1均为高茎豌豆【注意】正确区分正交和反交、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的。
如果把一个亲本组合称为正交,那么交互性别的亲本组合就成为反交。
(2)F1(杂合子)自交产生的F2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分离比为高茎:矮茎≈3:1(3)孟德尔共进行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到的性状分离比从2.82:1到3.15:1,这说明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绝不是偶然的。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孟德尔提出的假设要点(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1、目的:根据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推知F1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从而验证孟德尔的假说的正确性2、方法:将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注意】(1)用F1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原因:隐性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含有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而含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与含其他遗传因子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不影响其他遗传因子的表达,这样测交后代的性状类型和比例与F1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和比例是一致的,从测交后代的性状类型和比例就可以知道F1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和比例。
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在生物学的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有关生命的知识。
而生物必修二中的第二章也是我们接触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模块。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代谢以及细胞的分裂。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这一章的知识点。
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它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1.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外与细胞内环境之间的界限,它起到选择性渗透的作用,控制物质的进出。
同时,细胞膜还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参与细胞信号传导等过程。
2. 细胞质:细胞质包含了细胞内所有的有机和无机物质,是细胞内化学反应发生的场所。
此外,细胞质还含有各种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这些细胞器在细胞的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它负责细胞内的遗传信息的储存和传递。
细胞核内含有染色体,染色体携带着遗传物质DNA,并通过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二、细胞的代谢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它包括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
1. 能量转化: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产生能量,并以三磷酸腺苷(ATP)的形式储存。
细胞在需要能量时,通过分解ATP 释放出能量。
2. 物质转化:细胞通过物质的合成和降解来维持生命活动。
细胞的合成反应主要包括蛋白质的合成、核酸的合成以及有机物质的合成等。
而降解反应主要包括有机物质的分解和氧化过程。
三、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是细胞增殖和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可以分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
1. 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一种细胞分裂方式,通过细胞核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最终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在有丝分裂中,细胞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过程,如前期、中期、后期等。
2. 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又被称为生殖细胞分裂,是专门为生殖细胞的形成而存在的过程。
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如核染色体发生重组、每个细胞分裂两次等。
通过对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代谢以及细胞的分裂等内容。
高一生物 必修二 第二章 重点知识整合(共18张PPT)

一、减数分裂概念: 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二、常见考点: 1.场所:雄性动物的睾丸,雌性动物的卵巢。 2.过程: 初级精母 (1)减Ⅰ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细胞体积增大 精原细胞 细胞 同源染色体(成对): 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X、Y除外);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二倍体生物,减Ⅰ前的间期以及减Ⅰ整个过程都有同源染色体且存在同源染色体 的特殊行为:
初级精母细胞
①减Ⅰ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含4DNA)
③减Ⅰ后期: ②减Ⅰ中期:同源染色体整齐 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相互分离(基因的分离定律) 地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位基因自由组合.
次 级 精 ④减Ⅰ结束时(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 母 目减半): 细 胞
(第一)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
(3)二倍体生物,减Ⅱ整个过程中不再有同源染色体。
注:减Ⅱ后期,随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 正常体细胞相同,但依然没有同源染色体。 减Ⅱ后期,初级精母细胞、(第一)极体细胞质均等分裂,次级卵母细胞细 胞质不均等分裂。 (4)经过减数分裂,若不考虑交叉互换,正常情况下: ①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4个精细胞变形为4个2 种精子; ②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1个1种卵细胞,和3个 极体(一个与卵细胞基因型相同;另外两个基因型相同)。 ③体细胞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有2n种 (5)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个细胞中的数目变化: DNA:间期2N 4N; 减Ⅰ:4N 减Ⅰ结束时4N 2N; 减Ⅱ结束时2N N 染色体:间期和整个减Ⅰ:2N 减Ⅰ结束时2N N; 减Ⅱ前、中期N; 减Ⅱ后期N 2N;减Ⅱ结束时2N N 染色单体:间期0 4N; 减Ⅰ:4N 减Ⅰ结束时4N 2N; 减Ⅱ后期时2N 0
2017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精心整理2017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有丝分裂细胞在进入减数分裂之前要经过一个较长的间期,称前减数分裂间期(premeioticinterphase)或前减数分裂期(premeiosis)。
前减数分裂期也可分为G1期、S期和G2期,在G1期和S期把麝香百晚期约(DNA (减数分裂的特殊过程主要发生在前期,通常人为划分为5个时期:①细线期(leptotene)、②合线期(zygotene)、③粗线期(pachytene)、④双线期(diplotene)、⑤终变期(diakinesis)。
必须注意的是这5个阶段本身是连续的,它们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
1)细线期:染色体呈细线状,具有念珠状的染色粒。
持续时间最长,占减数分裂周期的40%。
细线期虽然染色体已经复制,但光镜下分辨不出两条染色单体。
由于染色体细线交织在一起,偏向核的一方,所以又称为凝线期(synizesis),在有些物种中表现为染色体细线一端在核膜的一侧集中,另一端放射状伸出,形似花束,称为花束期(bouquetstage)。
2。
价体(3)4(chiasma)上还保持着联系。
双线期染色体进一步缩短,在电镜下已看不到联会复合体。
交叉的数目和位置在每个二价体上并非是固定的,而随着时间推移,向端部移动,这种移动现象称为端化(terminalization),端化过程一直进行到中期。
植物细胞双线期一般较短,但在许多动物中双线期停留的时间非常长,人的卵母细胞在五个月胎儿中已达双线期,而一直到排卵都停在双线期,排卵年龄大约在12-50岁之间。
成熟的卵细胞直到受精后,才迅速完成两次分裂,形成单倍体的卵核。
5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二价体中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向两极移动。
由于相互分离的是同源染色体,所以染色体数目减半。
但每个子细胞的DNA含量仍为2C。
同源染色体随机分向两极,使母本和父本染色体重所组合,产生基因组的变异。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节知识点计划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1〕间期:染色体复制(实质为DNA复制,出现姐妹染色单体),成为初级精母细胞。
2〕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3〕中期: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4〕后期:同源染色体别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5〕末期:细胞质分裂,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数、姐妹染色单体数、DNA数都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不再复制〕..............1〕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2〕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
〔3〕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染色体暂时数加倍〕〔4〕末期:细胞质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为四个精细胞〔2种〕。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根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交叉互换: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5、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生物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汇总————————————————————————————————作者:————————————————————————————————日期: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的生物形成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而细胞连续分裂,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l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场所: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和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形成。
(四分体中的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
1个四分体= 对同源染色体= 条染色体= 个着丝粒= 条染色单体)中期: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在减数分裂I和II之间的间期很短,不进行DNA的合成,有些生物没有间期,而由末期I直接转为前期II。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上。
无同源染色体后期: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减数第一次分裂(减I)减数第二次分裂(减II)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和的合成,染色体数目不变,DNA数目变为原细胞的两倍)。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形成。
(四分体中的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
1个四分体= 对同源染色体= 条染色体= 个着丝粒= 条染色单体)中期: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和(在减数分裂I和II之间的间期很短,不进行DNA的合成,有些生物没有间期,而由末期I直接转为前期II。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再次聚集,再次形成纺锤体)中期:每条染色体的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上。
无同源染色体后期: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分裂时期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补充】:有丝分裂的过程图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不同点形成部位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卵巢过程变形期变形期子细胞数一个细胞形成4个一个细胞形成1个和3个相同点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①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一条来自。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
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I)减数第二次分裂(减II)比较项目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数2N 2N 2N N N N N 2N N DNA数2N 4N 4N 4N 4N 2N 2N 2N 2N N 染色单体数0 4N 4N 4N 4N 2N 2N 2N 0 0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I)减数第二次分裂(减II)(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精子(卵细胞);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
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
五、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特点: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家—减Ⅰ后期 ; 姐妹分家—减Ⅱ后期例:判断下列细胞正在进行什么分裂,处在什么时期?答案:1.减Ⅱ前期 2.减Ⅰ前期 3.减Ⅱ前期 4.减Ⅱ末期 5.有丝后期 6.减Ⅱ后期 7.减Ⅱ后期 8.减Ⅰ后期 9.有丝前期 10.减Ⅱ中期 11.减Ⅰ后期 12.减Ⅱ中期 11.减Ⅰ前期12.减Ⅱ后期 13.减Ⅰ中期 14.有丝中期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萨顿的假说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
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成对存在。
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一个,成对的染色体也只有一个。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同源染色体也如此。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摩尔根关于果蝇眼色的遗传实验:P 红眼(雌)×白眼(雄)F1 红眼(雌、雄)F2 红眼(雌、雄)白眼(雄)3/4 1/4F2红眼和白眼之间的数量比为3:1,遗传表现符合分离定律,表明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P X W X W红眼(雌)× X w Y白眼(雄)配子X W X w YF1 X W X w红眼(雌) X W Y红眼(雄)(F1雌雄交配)F2X W YX W X W X W红眼(雌)X W Y红眼(雄)X w X W X w红眼(雌)X w Y白眼(雄)又通过测交进一步验证。
1、摩尔根等人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
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一条染色体上应该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一对遗传因子即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即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一个染色体上有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排列。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2)、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基因会随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传给后代。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分离或组合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染色体上的基因。
第3节伴性遗传1、XY型性别决定方式:●染色体组成(n对):雄性:n-1对常染色体+ XY 雌性:n-1对常染色体+ XX●常见生物:全部哺乳动物、大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多数昆虫、一些鱼类和两栖类。
●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和,生物的性别通常就是由染色体决定的。
生物的种类不同,性别决定的方式也不相同。
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①XY型:雌性的性染色体是,雄性的性染色体是。
生物界中绝大多数生物的性别决定属于XY型。
雄性(男性)个体的精原细胞在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时,可以同时产生含有染色体和染色体的精子,并且这两种精子的数目是相同的,而雌性(女性)个体的卵原细胞在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时,只能够产生1种含有染色体的卵细胞。
受精时,由于两种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机会相等,因此,在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所产生的后代中,雌性(女性)个体和雄性(男性)个体的数量比为1:1 。
●②ZW型:该性别决定的生物,雌性的性染色体是,雄性的是。
蛾类、鸟类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
2、三种伴性遗传的特点: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遗传。
以人的红绿色盲为例:人类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基因,遗传特点是:(1)隔代交叉遗传: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他的。
(2)男性患者于女性患者;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致病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这种病的遗传特点是:女性患者于男性患者。
总结:(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①男>女②隔代遗传(交叉遗传)③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①女>男②连续发病③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3)伴Y遗传的特点:①男病女不病②父→子→孙附:常见遗传病类型(要记住...):伴X隐:色盲、血友病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常显:多(并)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