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汇总

合集下载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汇总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汇总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汇总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

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通过条约内容来展现)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某某条约》割占某某,勒索某某2100万银元,规定开放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有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是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某某条约》又开放了10个口岸,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转口,而不需要重新课税,允许外国公使常驻;《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开放某某;《中葡会议草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整理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过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巩固-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第七章: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
- 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1945)- 解放战争(1946-1949):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渡江战役与南京解放- 新中国的成立(1949):背景、过程、意义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整理
章节/主题
重点内容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 鸦片战争(1840-1842):背景、过程、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俄国割去大片领土-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背景、过程、影响(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背景、过程、影响(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京事变、《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洋务运动(1861-1895):背景、目的、内容(自强、求富)、影响(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第三章:辛亥革命
- 背景: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 过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影响: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改革开放的决策与启动- 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与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新时代的背景与特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基本方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与展望
第四章过程、影响(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背景、过程、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笔记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变革,与世界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

整个十九世纪,中国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转型期,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

在这场变革中,有许多不同的事件、社会运动和个人活动,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一、中国近代史起源中国近代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00年前的清末,当时的清政府的衰落逐渐加剧,很多民族主义社会运动开始出现,使中国出现一场重大宗教、文化、社会等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运动,从而推进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二、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在中国近代史的演变中,最重要的事件有:洪波乱流时期的维新运动,清朝政府的垮台,中国大革命启动,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合作,新文化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等。

这些事件,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以及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中国近代史重大个人中国近代史中有许多重要的个人,分别是清朝时期的洪秀全、梁启超、李鸿章,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康有为,共和国时期的马可波罗、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林彪、朱德等。

这些人物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四、中国近代史重大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史中也发生了许多文化运动。

其中最重要的有:新文化运动,也称为“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知识分子运动;学习西方文化运动,也称为“民国改革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思想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艺术运动;革命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文化运动;反文化大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文化运动之一;“新时期”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文化运动之一。

五、中国近代史重大社会运动中国近代史中还发生了许多重要的社会运动。

其中最重要的有:维新运动,也称为“洪波乱流”,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民族主义社会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民主主义社会运动;五四青年运动,也称为“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社会主义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也称为“国共合作”,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改革和开放运动;五八运动,也称为“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知识分子运动;建国运动,也称为“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民族主义运动;反文化大革命,也称为“文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文化大革命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知识点
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下哪个事件?
A. 鸦片战争(答案)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辛亥革命
二、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什么革命阶段的开始?
A. 旧民主主义革命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答案)
C. 社会主义革命
D. 改革开放
三、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A. 党的七大
B. 古田会议(答案)
C. 党的八大
D. 遵义会议
四、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是什么?
A. 片面抗战路线
B. 持久抗战路线
C. 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答案)
D. 速战速决路线
五、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了哪三大改造,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A.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答案)
B. 农业、工业、交通业
C. 工业、手工业、服务业
D. 农业、服务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六、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在哪次会议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
B. 党的十二大
C. 党的十三大
D. 党的十四大
七、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党的十二大开幕词(答案)
C. 南方谈话
D. 党的十四大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A. 党的十八大
B. 党的十九大(答案)
C. 党的二十大
D.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中国近代史自考重点大纲

中国近代史自考重点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结版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00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核心是宗族家长制,君权、父权、夫权占主导地位。

002. 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003.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表现在: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004.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 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005.清政府先后与英国签订《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中法《黄埔条约》。

006. 1849年葡萄牙武力抢占澳门半岛。

007. 1856 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清政府与英、美、法、俄签订《天津条约》,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 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008. 1860年与英国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归英属香港界内”。

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009. 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81年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协定书,割去7万平方公里领土。

010.经济掠夺的方法:[1]控制中国通商口岸;[2]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3]对华倾销商品;[4]对华资本输出;[5]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011.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012.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新产生的两个阶级:资产阶级、工人阶级。

013.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 年清政府与十一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

列强还在中国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使其成为列强侵华的基地,划分势力范围使中国面临“瓜分豆剖”局面,且在一些地区取得驻兵权。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章主要知识点(精)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章主要知识点(精)

一、历史发展是渐进的:说明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特点侵略史:从国家上看:先英国,后英法,再日本,再八国联军,再八年抗战从侵略目的上看:先只想要几个通商口岸,后进行资本输出,后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最后企图灭亡中国。

近代史和地理:为什么最凶恶的帝国主义是日本从反抗史来看:农民——地主——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无产阶级从学习西方来看: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西学为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从运动中心来看:沿海(广东、广西、上海——内地(湖南、湖北、江西——大西北(陕北二、基本原则基本立场:党史(党的发展史;阶级斗争史(反抗压迫史、革命史(革命成果来之不易,中共劳苦功高所以,一定要分清阶级,对比去记第一章:点线面:五点:五次战争;两线:压迫史和反抗史;面:两对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背诵部分:12——16为什么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无产阶级的特点(注意需要注意的知识点:条约:江宁条约、五口通商章程、马关条约、辛丑条约门户开放、海国图志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赔款最多、签订条约国家最多、危害最大:辛丑(辛三多西方在中国开办的一家银行:英国丽如银行(英国东方银行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三元里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第二章:点线面:三次探索对应三个阶级,一条主线:改变国家命运的早期探索背诵部分:太平天国的意义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维新运动的意义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天朝田亩制度》的特点《资政新篇》的特点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维新派和守旧派轮战的内容和意义(注意知识点:太平天国、何时军事全盛、天朝田亩制度、天京事变、洋务运动的目标、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总理衙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资政新篇洋务派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可称之为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江南制造总局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对比:太平天国的意义和辛亥革命的意义三次论战维新运动:思想启蒙;辛亥革命: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第三章:主线: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背诵部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三民主义学说(十六字纲领革命与改良的辩论为什么说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孙中山为捍卫革命成果所进行的斗争知识点: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1894年(总部在香港成立是1895年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工作武昌起义清政府被推翻南京临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北洋军阀政权的性质(和南京国民政府进行比较两次复辟中国国民党第二次护法战争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要点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要点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要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中国大陆高等教育普及后推行的一门通识课程,该课程主要讲述了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发展,并围绕着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以下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的一些重点内容。

一、中国近现代史的背景1.鸦片战争及西方列强侵华2.农民起义及太平天国运动3.清朝政治、军事、文化的衰落二、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及人物1.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的签订2.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及洋务运动3.戊戌变法及百日维新4.辛亥革命及中华民国的建立5.五四运动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6.北洋政府与各种政治派别的争斗7.土地革命及红军长征8.抗日战争及日本投降10.开放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三、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历史问题1.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农村土地问题及农民运动3.官僚主义及腐败问题4.性别平等与妇女解放运动5.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6.国共合作与分歧的形成及演变7.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8.开放政策的实施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化的矛盾与挑战10.中华民族的复兴与中国梦的实现四、复习方法及技巧1.熟悉教材:详细阅读教材,理解教材中的重要概念、事件及人物,并注意掌握各个时期的历史脉络和重要的历史转折点。

3.历史思考:在复习过程中,要思考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历史人物的作用和思想,这有助于理解历史的本质和规律。

4.重点突出: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复习时间的安排,可以适当突出一些重点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形成自己的学习重点。

5.多角度思考:在复习过程中,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这有助于形成全面、多元的思考方式。

6.做题巩固:通过做一些历年考试题和模拟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7.合理安排时间: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注意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结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一、简答题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5、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是什么?6、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屡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7、《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以及评价?8、《资政新篇》的性质以及评价?9、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0、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11、简述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1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13、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1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5、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什么?16、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历史局限性?17、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是什么?17、早期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有哪些特点?18、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是什么?19、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20、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是什么?21、国民党是怎样实行一党专制的?22、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是什么?23、泽东怎样分析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的?24、一二九运动及其意义?25、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26、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及其溃退的原因27、抗日战争中形成了哪两个战场?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28、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29、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和特点是什么?30、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1、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是如何阐明中国共产党的建国主张的?32、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是什么?33、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哪些方面的民主改革运动?34、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35、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6、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和性质是怎样的?37、新中国成立之初三年内,为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实际步骤?38、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及其意义是什么?39、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是怎样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40、简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及其意义41、“三步走”的战略的部署、思路和政策是什么?42、1990年邓小平提出的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内容是什么?43、江泽民是怎样阐述改革、发展、稳定之间关系的?44、香港澳门的回归及其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一、晚清时期(1840年-1911年)1.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至1842年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战争导致中国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被迫割让香港,并向英国支付巨额赔款,还开放了多个港口。

2. 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发生在1850年至1864年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领导人洪秀全提出了农民解放的主张,并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

3.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袁世凯和康有为等一些官员致力于改革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包括金元法票、学堂改革、兵制改革等,但最终未能成功。

4.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在湖北武昌爆发的起义之后,清朝被推翻,成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封建帝制的终结。

二、中华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1.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中华民国成立后,政权持续动荡,各地军阀纷纷割据一方,国内军阀混战严重,给中国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破坏。

2. 文化与思想的新潮流:新文化运动兴起,一批国内外知识分子涌现,他们主张民主、科学、自由,对传统文化和社会观念提出挑战,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3. 中共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通过不同的斗争形式,如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4. 日本的侵华战争:日本在1931年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

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和损失,也促使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与抗战精神的兴起。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发展(1949年至今)1. 新中国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正式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的执政党,推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农村土地改革。

2. 三大改造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展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工商业改造的“三大改造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3.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发生在1966年至1976年,由毛泽东发起,目的是推动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单选]中国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2.[单选]乾隆朝后期,清王朝由盛转衰。

3.[多选]中国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中国的封建社会的特点包括:(1)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政治上,实行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社会结构上,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4.[简答]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主要表现1)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官僚机构膨胀,官吏贪污腐败严重,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

2)经济上,史无前例的人口大增长. 各级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造成人均土地占有量逐年下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日益增多,流民不断增多。

地主剥削,赋税征收,苛捐杂税,徭役摊派逐年加重,广大农民生活日渐困苦。

3)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制度,大兴文字狱,读书人动辄以只言片语获罪,整个社会万马齐喑,一片死寂。

4)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军无所事事,不劳而获,绿营军纪茫然,不堪一击;5)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处于与世界隔绝的状态第二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的演变1.[单选]1842年,中英间签署《南京条约》又名江宁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为通商口岸。

2.[单选]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焚烧了有“万园之园”美誉的皇家园林—圆明园3.[单选]1894年11月,日军制造的连续4天大屠杀,造成万中国居民死亡的旅顺大屠杀惨案。

4.[单选]1900年,俄国军绿入侵中国东北,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5.[单选]1860年,《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天津。

6.[单选]1860年,《北京条约》开放的陆路商埠是伊犁和喀什噶尔。

7.[单选]1858年清政府与英. 法. 美. 俄签订了《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重点(完美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重点(完美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重点(完美版)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

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整理

第一章第一节选择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封建统治走向衰落。

2、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3、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4、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前有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史称“康乾盛世”,分别是“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之治”5、清中叶以后,中国社会由盛转衰。

6、鸦片战争前,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为英国,美国,法国。

7、1836年,英国政府代表,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扬言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

简答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答:①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②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③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④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2、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所具有的两方面特性答:①巩固和延续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和稳定②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固有矛盾日益显现,造成自身不可克服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周期性危机。

3、中国封建社会,清王朝由强转衰的只要表现答:①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各级官僚贪污成风。

②经济上,建并土地,苛捐杂税加重,广大农民生活日渐困苦。

③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④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⑤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论述题1、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商品生产的无限增长,需要开辟新的原料市场和产品市场,寻求新的殖民地。

开辟新的市场和转移国内矛盾的需要,促使西方列强发动新的侵略战争,他们把目标瞄向古老的中国。

1836年,英国政府代表,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扬言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

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知识点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知识点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知识点一、晚清时期的政治变革晚清时期,中国逐渐走向危机的边缘。

在这个时期,政治变革成为了迫切的需要。

这一时期的政治变革包括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要事件。

1. 戊戌变法:1898年,慈禧太后下令进行戊戌变法,试图通过西化来挽救中国的危机。

戊戌变法涉及了政治、经济、教育等多个领域的改革,但由于封建势力的阻挠以及内外部的反对,最终失败了。

2.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1911年爆发。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终结。

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

二、战争与外交近代中国面临着外国列强的侵略与控制,战争与外交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部分。

1.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发生在1840年至1842年。

这场战争是中国与英国为争夺贸易权益而爆发的,中国战败后签订了《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悲惨一页。

2. 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发生在1894年至1895年,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失败,中国在战争中损失惨重,签订的《马关条约》割让了台湾等领土。

3. 中日战争:中日战争发生在1937年至1945年,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一场全面战争。

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抗击外敌入侵的一次重要斗争,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最终取得了抗战胜利。

三、思想启蒙与文化变革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伴随着思想启蒙和文化变革。

这一时期,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和文化人物涌现出来,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1. 戊戌维新思潮:戊戌维新是晚清时期的一场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思潮涌动于政治、教育、文化等领域。

在这一时期,许多有识之士积极探索中国的未来,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

2.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要的文化变革运动,发生在1919年。

这场运动是对《凡尔赛条约》的抗议,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高潮。

《中 国近代史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

《中 国近代史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血泪与抗争、探索与变革的历史。

从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经了无数的磨难和挑战。

以下是对中国近代史纲要中一些必考知识的整理。

一、鸦片战争1840 年,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

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的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不断。

1851 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试图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但由于这一制度具有空想性,未能真正实施。

1859 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也未能付诸实践。

1864 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三、洋务运动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建立新式海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

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近代化人才,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最终以失败告终。

四、甲午中日战争1894 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

自考本科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自考本科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自考本科近现代史纲要重点近现代史是指从19世纪中叶开始,到二十世纪末为止的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时期。

在自考本科历史专业中,近现代史是必修课程之一,下面将重点概括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

一、近代史的开端近代史的开端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中一个重要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此后,中国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一系列重要事件,这些事件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一次重要改革,它的目的是推行近代化,改变中国落后的社会形态。

此后,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近代化改革,如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北伐战争等,这些事件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三、中国近代化的挫折尽管中国近代化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但是也遭遇了一些挫折。

如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动荡、国共内战、抗日战争等,这些事件都给中国近代化带来了很大的挫折。

此外,中国近代化过程中还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压迫,如八国联军入侵、日本侵华等,这些事件都给中国近代化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四、新中国的诞生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夺取了全国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节点,也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新的希望。

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渐走向市场经济,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在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中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自考本科历史专业中的必修课程。

通过学习近现代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更好地认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集一、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的意义:第一,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激励中国人民奋起直追,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原因:第一,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和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第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落后,国家综合实力低,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经验教训:第一,在中国近代,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帝国主义侵略是造成中国人民巨大灾难的根源,与此同时,腐败的清政府也已失去了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的能力和资格。

因此,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同时又要推翻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是历史赋予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二,落后就要挨打,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需要在科学技术方面奋起直追,需要进行现代化建设。

但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就没有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和条件,难以使国家真正强大起来。

四、洋务运动的性质和经验教训:性质:洋务运动是清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经验教训:洋务运动的失败表明,在不触动封建专制统治,没有摆脱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的前提下,试图通过局部的枝节改革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是不可能的。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洋务运动的封建性2、洋务运动对外国的依赖性3、洋务运动的腐朽性五、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外部原因:辛亥革命所遇到的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力量特别强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勾结起来,绞杀了革命;内部原因:1、提不出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2、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要点资料整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要点资料整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要点资料整理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选择题:1、清朝唯一盛世时期是康乾盛世。

2、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爆发上。

3、所谓的殖民地是指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和自由投资市场。

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有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文化渗透目的: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5、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1856年,英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了著名的“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并签订《辛丑条约》6、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并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是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

1860年,又通过中英《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其所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

7、割占中国最多的帝国是俄国,赔款最多的是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签订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规定列强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只大沽口、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

8、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各国开始大规模的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9、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阶级。

中国民族资产的特性是革命性、软弱性或妥协性。

10、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广州三元里人民斗争。

11、鸦片战争战死虎门的将领是关天培,镇南关大捷的指挥大将是冯子材,甲午中日战争中战死的爱国将领有邓世昌、林永升、丁汝昌、刘步蟾。

12、要求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是美国,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的反侵略斗争。

13、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他编写了《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在综合了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对外政策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翻译了《天演论》。

2024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2024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2024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知识点总结(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标记性事务是()。

A.15世纪前期郑和下西洋B.1644年清兵入关,清王朝建立C.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D.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2.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旧民主主义社会3.“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属于()的主见。

A.维新派B.洋务派C.革命派D.立宪派4.在中国近代,在政治上表现出两面性的阶级是()。

A.地主阶级B.工人阶级C.农民阶级D.资产阶级5.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主要是以()为动身点。

A.捍卫中华文明B.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C.把外国侵略者赶出中国D.推翻封建统治制度6.对第一次国共合作起了促进的共产国际派遣人员是()。

A.马林B.越飞C.鲍罗廷D.李德7.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包括()。

A.封建地主土地全部制快速瓦解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遭到破坏C.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D.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8.标记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事务是()。

A.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1680年俄国彼得一世改革C.1789年法国大革命D.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9.五四运动以后,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是(C)A.资本主义经济B.官僚垄断经济C.封建经济D.半封建经济10.在近代中国,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B.日本C.沙俄D.法国11.革命及现代化的关系是()。

A.革命及现代化水火不相容B.革命和现代化互为前提C.革命为现代化开拓道路D.现代化是革命后的必定结果12.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

A.道家思想为核心B.儒家思想为核心C.墨家思想为核心D.法家思想为核心1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的性质是()A.工农民主政权B.资产阶级政权C.无产阶级政权D.地主阶级政权14.百日维新发生于()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汇总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

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通过条约内容来展现)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勒索白银2100万银元,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有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是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天津条约》又开放了10个口岸,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转口,而不需要重新课税,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开放天津;《中葡会议草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

《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勒索白银2亿两,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

中俄《爱晖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定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等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勒索到4.5亿两白银,强迫清政府作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弹压惩办“不力,”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美《望厦条约》取得并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

这些条约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使资本帝国主义渗透入中国社会,使中国社会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意义:(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2)它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分配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措施;《资政新篇》主张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3)太平天国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4)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局限:(1)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2)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

(3)太平天国领导者不团结导致自相残杀,以及腐朽昏庸、鼠目寸光使起义军在起义过程中四面树敌。

(4)太平天国起义的理论基础是破碎的神学理论,并不代表时代潮流。

(5)太平天国对知识分子大加排斥,使其缺乏知识分子为其出谋划策、制定纲领。

(6)这场农民起义事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江南由于地处风暴中心,更是一派劫灰,生灵涂炭。

甚至在狂飙过去许多年之后,依然满目疮痍,遍地瓦砾。

(7)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

(8)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表明,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虽有巨大的革命潜力,但注定不能成为近代革命的领导阶级,单纯的农民战争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5.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意义:(1)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开始了中国近代教育。

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2)冲击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使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人们开始学习和模仿西方的各种技术和器物。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改变。

局限:(1)具有封建性。

指导思想是在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条件下发展新的生产力,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2)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这根本不可能办到。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洋务派所创办的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在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式下,无法维持企业的运行。

6.戊戌维新的意义和局限意义: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它也为我们揭示了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腐朽的社会制度,促进了后来者走上革命道路。

局限:(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在政治上不敢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不敢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无法摆脱封建思想。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虽然反对帝国主义,但幻想帝国主义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而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3)惧怕人民群众。

维新运动局限于具有资产阶级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的狭小圈子里,维新派脱离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而未能获得深厚的阶级基础,使自身得阶级相当软弱。

内容:政治上,主张“以法治国”、舆论监督和直接选举政府官员,即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法制思想;经济上,它鼓励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提倡保险事业;文化思想上,它反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它主张自由往来、平等互利。

幻想通过这套方案来建设一个“新天、新地、新世界”。

影响:思想先进、超前,是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或者说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纲领;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政新篇》的核心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是当时亚洲最早的近代化方案,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是比较先进的。

但太平天国后期严峻的军事形势,内部的腐化堕落、民心丧失,洪秀全对他的不信任等一系列因素导致《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施,使得影响相当有限。

7.辛亥革命的纲领、意义、失败的原因及启示纲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一是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权主义:“建立民国”。

即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即通过平均地权的办法,避免贫富悬殊,预防将来的社会革命。

其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

意义: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失败的原因:1、客观上,帝国主义不容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从而用各种手段破坏、干涉中国革命,与国内的反革命派勾结,绞杀了这场革命。

2、主观上,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启示:揭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能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8.新文化运动的两阶段及内容第一阶段:1915年9月到1919年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内容: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当时提倡的民主: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当时提倡的科学:一是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二是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

主要武器: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集中指向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孔学,因而排孔、反孔成为观念形态革命的起点。

第二阶段: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内容: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了。

民主不再是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指多数人的民主、劳动阶级的民主。

科学指除自然科学外,就社会科学而言,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传播逐步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继续并发展了反封建的启蒙运动。

9.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阶级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着重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主张中国必须建立工人政党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2)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使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成了知识分子与工人相结合的运动,使工人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在马克思主义领导的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提高;(3)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进行的这些活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在这个过程中,初步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的知识分子,其思想感情进一步转变到工人阶级方面来;同时,一部分工人由于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而提高了阶级觉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