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轮复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共23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a0de141b4daa58da0114a99.png)
(2)地方时
①判断:图中甲、乙、丙中,甲、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
方时_相__同_。
②计算:图中甲与丁经度相隔_6_0_°,地方时相差_4_小__时_,按
“东加西减”原则计算,若丁地地方时为6时,则甲2地时为
____。
(3)时区与区时 ①时区:全球划分为_2_4_个__时__区__,每时区_跨__经__度__1_5_°。
B
C
如AB是昏线,则地球呈顺___时___针__方向自转,如AB是晨 线,则地球呈_逆__时___针__方向自转
2、确定地方时
•①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 6∶00 ②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 18∶00 ③昼半球的中间经线地方时是 12∶00 • ④夜半球的中间经线地方时是 0∶00或24∶00
3、晨昏线的主要特点
①晨昏线是平分地球的一个大圆。
②晨昏线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③晨昏线平分赤道。晨线与赤道 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为 18时。 ④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23°26′,晨昏 线与地轴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⑤晨昏线的移动方向自东向西,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
考点三:晨昏线的应用 1、确定自转方向
(3)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C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乙 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时, 日落时间是________时。
答案 (1)南极点 12 22 (2) AB弧 BC弧 (3)12 18 3 21
直击高考(01天津卷)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图
2),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下列问题。
第三讲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课标解读:
1、理解并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 速度等基本特征;
2019届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讲义(经典打印版)
![2019届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讲义(经典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a9c7e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1.png)
2019届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讲义(经典打印版)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标要求:1.地球自转的特征2.晨昏线的判断及应用3.地方时、区时的计算4.地球上日期变更的判断5.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及应用考点一:地球自转特征的判断与应用1.方向1) 侧视:自西向东。
2) 俯视: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
3) 东经度增大的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
2.周期时间旋转角度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360°太阳日 24小时360°59′3.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相等,约为15°/h。
意义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昼夜交替周期,线速度:①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②南北纬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③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④同纬度地点相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海拔越低,线速度越小。
4.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的应用1) 判断南、北半球:由北向南,线速度越来越大的为北半球;越来越小的为南半球。
2) 判断纬度带:自转线速度在837 km/h以下为高纬度,837~1 447 km/h为中纬度,1 447~1 670 km/h为低纬度。
3) 判断地势高低: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低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大,即地势较高;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高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小,即地势较低。
4) 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对应点的线速度。
5) 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
此外,影响因素还有气象条件、安全因素、交通、地形等。
2017·重庆调研)下图为从极地上空的俯视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的甲地位于乙地的()A。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62bfd92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2.png)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在高考地理的复习中,地球的自转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它不仅是理解地球运动规律的基础,还对许多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简单来说,就是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如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则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23 小时 56 分 4 秒,这被称为一个恒星日。
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天 24 小时,是一个太阳日,这是因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随着地球的自转,被照亮的半球和未被照亮的半球不断交替,从而形成了昼夜交替。
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不短,恰到好处地使得地表温度不至于过高或过低,为生命的存在和发展创造了适宜的条件。
地球自转还导致了地方时的产生。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点总是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的时刻总是比西边的时刻早。
经度每隔 15 度,地方时相差 1 小时。
这样,地球上不同的地区就有了不同的时间。
比如,当北京是上午 8 点时,纽约可能还是前一天的晚上 7 点。
地方时的差异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航空、航海等领域都需要精确计算不同地区的时间。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也是地球自转带来的一个重要地理意义。
由于地球自转,在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会发生偏转。
在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在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
这种偏转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运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比如,北半球的河流,右岸往往受到冲刷更严重,而南半球则相反。
地球自转还对地球的形状产生了影响。
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得赤道部位的物质向外膨胀,从而使地球成为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https://img.taocdn.com/s3/m/edcb7be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e.png)
第3讲地球的运动(一)自转运动的三要素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极点俯视图:南顺北逆。
留意:在题目未告知哪个半球时,须要依据经度大小变更的方向(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渐渐增大,西经度渐渐减小)。
得出极地俯视图的顺逆方向,从而推断出半球。
2.自转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昼夜更替周期)3.自转速度:角速度:①极点无速度;②角速度全球相等=15°/小时;线速度:(纬度因素)线速度赤道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点线速度相同。
南、北纬60°上的线速度约为赤道上的一半;南、北极点的线速度为零。
(海拔因素)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扩展1】地球同步卫星的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的关系:角速度一样;同步卫星线速度比地球自转线速度大【扩展2】航天基地建设的区位条件(1)航天放射基地选择的条件①天气: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温度低,有利于放射和跟踪;②纬度: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约燃料和成本;③地形: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④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藏性强,人烟稀有,平安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平安性强;⑤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⑥平安因素:出于国防平安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在人烟稀有处。
(2)放射时间、方向和回收场地选择①放射时间: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我国放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冬季,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
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疆,选择在冬季使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
②放射方向: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样,向东放射可充分利用自转线速度的作用,节约能源;③回收场地选择:我国的回收场地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人烟稀有,有利于疏散人群;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地质条件好。
(二)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1)区分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产生的缘由:昼夜现象:地球本身属性(不发光,不透亮);昼夜更替:昼夜现象加上地球的自转导致。
(三).4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轮复习)
![(三).4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2eeac73a26925c52cc5bf65.png)
下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 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12~13题。
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A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2.2011年2月3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 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B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恒星年:以恒星为参照物, 地球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为365日6时9分10秒。 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回归年)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夏至
23.5º N
北回归线 秋分 春分 赤道 冬至 南回归线
春分 0º
23.5º S
作词:刘德华 作曲:Giorgio Moroden、刘德华、陈德建 演唱:刘德华 地球自转一次是一天 那是代表多想你一天 真善美的爱恋 没有极限 也没有缺陷 地球公转一次是一年 那是代表多爱你一年 恒久的地平线 和我的心 永不改变 爱你一万年 爱你经得起考验 飞越了时间的局限 拉近地域的平面 紧紧的相连
30.3 ㎞/S 29.3 ㎞/S
1.471亿 61′/d ㎞ 1.521亿 57′/d ㎞
由于公转速度的变化,使冬夏半年并不 等长。以北半球为例,夏半年 (186天)长于 冬半年(179天)。
(2009年重庆文综)图1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B 1.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 )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2.当地球在甲位置时( ) A.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B.南极昆仑站正值极夜 C C.三峡水库处于蓄清期 D.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期
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寒带范围变大, 温带范围变小,极昼极夜范围扩大。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地球的自转及其意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地球的自转及其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55ec6f0de80d4d8d05a4f05.png)
【扩展1】航天基地建设的区
位条件
气象
气候干旱,降水少 晴天多,风速小
地形 地形平坦开阔,地质结构
稳定
纬度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 可节约燃料
科技
科技水平高,人才丰富
交通 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 安全 建于山区、沙漠
设备运输
(2019·天津一中高三月考)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 及海拔高度关联图,据此回 答8~9题。
8.根据图中a、b、c、d各点判断,正确的是( ) A.a点纬度比c点低 B.b点海拔比c点高 C.c点纬度比d点低 D.d点地势比a点低 9.关于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一样 B.同一经线地区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C.海拔高度相同,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小于高纬度地区 D.纬度位置相同,海拔高的地区自转线速度大于海拔低的地区
18. 拍摄该照片时,甲树位于摄影师的( )
A 东南方 向 C. 西南方向
B. 东北方向 D. 西北方向
19. 该地每年6~8月最适宜星空拍摄的原因是( )
A 昼短夜长,观星时间较长
B. 寒流流经,夜间较为凉爽 C. 时逢夏季,大气透明度高 D. 人烟稀少,灯光干扰较少
二、地转偏向力的特点及其应用 1.特点
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20
配套精炼
箭袋树是一种树芦荟,树枝上覆盖了一层明亮的白色粉末,叶片有厚厚的外皮。非洲西南部 沿海平原的箭袋树星空庄园是全球最佳的星空拍摄地之一,每年6~8月是该地最适宜拍摄星空的 季节。图示为某摄影师以当地的箭袋树为前景,长时间曝光拍摄的星空图。据此回答18~19题。
201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及地球的圈层结构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及地球的圈层结构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5a031fa6b0717fd5370cdc01.png)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自转、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高考目标定位】【考纲知识梳理】一、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1)昼夜的形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晨昏线的特点: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故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晨昏线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在春秋分时与经线重合。
(2)昼夜交替的产生:由于地球的自转(3)昼夜交替的周期及意义: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小时(4)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
如图4-6。
①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º;②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º;③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和等于90º;如当太阳直射在20º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º´N或70ºS。
2、产生时差(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
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早。
同一经线地方时一定相同。
(2)时区与区时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度为15°,因此相邻两个时区相差两个小时。
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3)日界线国际上规定180°经线作为日期的分解线,叫国际日期变更线。
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是另一条日期变更线。
3、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是23°2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如图4-14。
2、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哪个半球,那个半球就昼长夜短。
(三)3地球自转及其意义(一轮复习)
![(三)3地球自转及其意义(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7d5e1dc86137ee06eff9185a.png)
A 20点 C 19点3分56秒
B 20点3分56秒 D 19点56分4秒
(三)、地球自转的速度
角速度
单位时间内扫过的角度
线速度
单位时间内扫过的弧长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
同一颗恒星
★
★
(1)恒星日, 3600,太阳日, 360059′
S 公转 P1 ² E1 自转 P2 P3 ²² E2 E3
(2)长,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在公转, 地球自转一天刚好地球公转了59′
(3)恒星日 太阳日
A
B
2、图9-1中表示太阳日的是(
)
A. a B . b
C.a+b
D.a-b
讨论
5.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 其中代表晨线的线段数字是( )
B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
4、昼夜交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制约人类的起居作息,“日出而作,日 落而息”。 2、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使地球表面温 度变化不致过分剧烈,保证了地球的生 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晨昏线的应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二)、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移 (三)、不同经度的地方时不同
(一)昼夜交替
1.产生原因
地球自转
地球本身不透明
N
太 阳 平 半 球
S
2、昼半球、夜半球和晨昏线
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0(正午的太阳高度最大) 夜半球:太阳高度小于0(半夜的太阳高度最小)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f5fb3a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c.png)
思考
有同学认为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地方时, 请判断是否正确。 不正确
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 东八区的区时, 120°E 的地方时。
北京的地方时:是北京所在经线(116°E)的地方时。
北京时间为12点时,北京的地方时为— 11点44分
3.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计算方法
• 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飞行,降落在B地,求飞机 降落时B地的时间。
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注意:加减的选 取原则为东加西减)
针对训练:
1.一架飞机由我国上海(东8区)于10月1日5时飞往美国旧
金山(西8区),需飞行10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
是( D )
A.10月1日11时
B.10月2日07时
C.9月31日23时
D.9月30日23时
(3)计算方法 经度每隔15º ,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º ,地方时相差4分钟。
?
10时 ?
1h=15º 1º=4min
1800
450W 00
450E
①定时
计算步骤: ②定差
③定向(东加西减)
④定值 (4)计算公式
900E
1800
90°E :13点 45°W:4点
所求地点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时差(经度差÷15)(东加西减)
2)日界线的确定
(1)新的一天: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0时线到180度经线的范围;
(2)自西向东过0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时经线,日期要减 一天。 (3)自西向东过180度经线,日期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180度经线,日期 要加一天。
3)日期范围的判定:
(1)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值=新的一天所跨经度数/360° (2)旧的一天占全球的比值=旧的一天所跨经度数/360° (3)180°经线上是几点,新的一天占全球的24分之几。 (4)0时经线与180°经线重合时,全球位于同一天。 (5)0时经线与0°经线重合时,全球新旧日期范围各占1/2。 (6)0时所在经线在西经度,新一天范围大于旧一天。 (7)0时所在经线在东经度,新一天范围小于旧一天。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1331ff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a.png)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考点一自转特征与地转偏向力知识点1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基础)基本概念:地球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他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北极星仰角等于当地地理纬度。
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南半球不可见。
(1)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俯视呈逆时针,南极俯视呈顺时针(2)周期速度角速度:单位时间自转的角度。
除南北极点外都是15˚/h。
线速度:地球自转时,某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距离(弧长)。
线速度=纬线周长/自转周期线速度规律:由赤道至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为1670km/h,极点为0;任一纬度θ,其线速度为1670cosθkm/h;南北纬60°地区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注意: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的对应点的线速度。
①根据等值线数值和排列规律,判断所在半球和纬度高低自转线速度由北向南递增的为北半球,递减的为南半球(如下图为北半球)。
自转线速度介于1670~1447km/h的位于低纬度地区,介于837~1447km/h的位于中纬度地区,介于0~837km/h的位于高纬度地区(如下图为中纬度)②根据等值线变动,确定地势的高低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低处(B),说明线速度较大,地势较高,为山脊或高地。
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高处(A),说明该地线速度较小,地势较低,为谷地或低地。
1. 读甲图“地球自转速度随纬度变化”和乙图“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1. 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A. 30°;1月B. 60°;7月C. 60°;1月D. 30。
;7月【小题2】1. 所谓同步卫星是指相对地球赤道上某点相对静止的地球卫星。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自然地理 1.3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自然地理 1.3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bc7fb0276a20029bc642d12.png)
【解析】3选C,4选A。第3题,从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可知为地 球自转,结合实验它只能演示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差异。第4题,图中P 点是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一个点,因此P点位于晨线上。
【加固训练】 比较下图(注:甲、乙、丙图中,阴影区为黑夜,丙图所示为北
半球某地区),回答1~3题。
1.下列对各图中的晨昏线判断正确的是( )
北半球夏至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
12月22日前后 北半球冬至
(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①确定纬度:上图中Q点为太阳直射点,直射点Q的纬度=90°-AF的纬 度(出现极昼的最大范围)=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α。 ②确定经度:地方时为正午12时的经线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如 上图中Q点所在的平分昼半球的经线,通过时间计算可求出其经度度 数。 (5)确定昼夜长短。 昼长=昼弧所跨经度数除以15°的商 夜长=夜弧所跨经度数除以15°的商 (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日出时间=某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 日落时间=某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盲区扫描】 1.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天并不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天是24小时,是一个太阳日,在这段时间内,地球 自转了360°59′;而地球自转360°所用的时间是23时56分4秒,这 才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2.昼夜现象的形成与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不同。 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受太阳照射的影响形成了昼 夜现象;而由于地球的自转,使得地球上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
自然界线:地方时为_2_4_时(或_0_时)的经线
(3)日界线
人为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沿 _1_8_0_°__经__线__)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1.3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中图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1.3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cdadab60eff9aef8951e0605.png)
-11-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A)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 (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 拍摄的时间为(B)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考法分析: 本题主要以夜晚恒星视运动景观图为背景,考查地 理纬度和地球自转角速度的相关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 运用知识的能力。
-8-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1.角速度的比较:首先看是否为极点,极点上角速度为0;非极点上 任何地点(包括海拔不同的地点)角速度都相同,都是15°/时、 1°/4分钟。如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
2.线速度的比较:(1)海拔相同看纬度:海拔相同的情况下,同一纬 线上线速度相同,不同纬线上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计算公式为:赤 道线速度(1 670 km)×cosФ(Ф为当地的地理纬度),南、北半球纬 度数相同的地点线速度相同。南、北纬60°上的线速度约为赤道 上的一半,南、北极点的线速度为零。
(2)纬度相同看海拔:同一地点或同一纬线上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如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于地面对应点的线速度。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9-
-10-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 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18-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一、晨昏线的判读方法
-19-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含答案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2506d090c69ec3d4bb756b.png)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
读图,完成第1~2题。
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①昼夜的交替②四季的更替③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④地方时差异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图中P地()A.位于晨线上B.位于昏线上C.当地时间6时日出D.当地时间8时日出下图是一位天文摄影爱好者在某地用连续曝光拍摄的北极星空照片。
读图,完成第3~4题。
3.该照片能证明()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流星现象D.恒星运动4.如果拍摄时所用仰角为55°,那么拍摄的地点一定在()A.赤道B.热带C.南寒带D.北温带下图是某软件运行中的画面之一,画面中地球上亮部为白昼,暗部为夜晚,线条为晨昏线。
读图,完成第5~6题。
5.若此时某地昼长比威海长,且与威海同时迎来日落,则该地位于威海的()A.西南方B.西北方C.东北方D.东南方6.1个月后,图中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达到最大值,则在此期间()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B.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C.威海日落时刻提前,昼渐短D.威海日出时刻提前,昼渐长(2020湖南武冈高三月考)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
读图,完成第7~8题。
7.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A.等于1/2B.多于1/2,少于2/3C.等于2/3D.多于2/38.1月1日,与海口相比,三亚()A.白昼更长B.正午太阳更低C.日出方位更偏南D.正午时刻更早中国某直飞德国的国际航班于北京时间6月26日11:00从浦东国际机场起飞,航班到达德国法兰克福(50°02'N,8°34'E)机场时,当地区时为6月26日17:00。
据此完成第9~10题。
9.若不考虑当地的天气状况,航班起飞时,法兰克福可能()A.旭日东升B.艳阳高照C.夕阳西下D.正值深夜10.该航班全程飞行时间为()A.9小时B.10小时C.13小时D.14小时(2020山东济南高三二模)日晷是古代先民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cf4df9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5.png)
能力二 晨昏线特点及应用
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 垂直 ,晨
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 0° 。
3.晨昏线永远平分 赤道 (纬线) 。
4.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α)变化范围
为
0°~23°26′
。
5.晨昏线 圈相切。
二至日
时与极
6.晨昏线的移动与地球自转速
度 相同
、方
向
相反
。
练一练
(2)航天器发射时间、方向的选择 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 监测 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北半球冬季, 一是便于航天测控网对
时间 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二是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 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北半球冬季是为了避开南半球 恶劣的海况 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线速
A.北方 B.东方 C.南方 D.西方 2.如果甲处观察者在夜间连续观察2小时,
会发现( C )
A.北极星与地面夹角将逐渐升高 B.北极星与地面夹角将逐渐降低 C.图中某恒星沿圆形轨道向M方向移动 D.图中某恒星沿圆形轨道向N方向移动
练一练
一架飞机在某地起飞,沿水平方向以837 km/h的速度低空匀速飞行,且飞行员看
3. 地转偏向力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3. 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的应用
(一)河流沿岸人类活动的选址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平直河流冲蚀右岸,在 左岸淤积,故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右岸,聚落、挖沙场地宜选在左岸。具体示意 如下图:
(二)炮弹的发射及物品的空投方位确定。 (三)根据天气资料图,正确判断风向及其变化。 (四)根据风或水流的偏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方向 度,节约能源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2f8d80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b.png)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地理
意义
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下面是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供参考。
1、昼夜更替:
此处需要注意,容易明白得为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但地球不自转仍有昼夜现象,在一年中地球公转也会使某一地有一次昼夜变化,只有地球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1)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
(2)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
(3)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极昼(夜)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和等于9 0°;
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来线(23°26′N)时,切点B的纬度为66°34′N。
当太阳直射在20°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N。
2、地点时与区时:
(1)地点时
概念:因经度不同而显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点时。
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点时。
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通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点时12点。
正午太阳高度是正午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
经度相同的地点,地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点,地点时不同。
南、北极点不计地点时;东早西迟;
经度每隔15°,地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地点时相差4分钟;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就为大伙儿分享到那个地点,更多杰出内容请关注高考地理知识点栏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4)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个极点外,均为每小时15°。 如上题(2)中,以遥远的恒星作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 周为360°,用时约24小时,即15°/时。a恒星视运动 转过角度约50°,拍摄时间应为3个多小时。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5)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
因素 纬度 海拔
高考热点微课
考点二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基础知识·过关测】
1.产生昼夜交替: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课时提升作业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1)昼夜现象成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_不__透__明__的 球体。 (2)昼夜交替。 ①产生:地球不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交替。 ②周期:1个太阳日(_2_4_小时)。 ③意义:影响人类的起居作息。
课时提升作业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①确定时区:若题目中只有某地点经度,必须先判断 出该地点所处的时区。方法是:已知经度除以15°, 所得商四舍五入取整数,即为时区数,其中东经度为 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 如上题中,M国主要位于10°W附近,应该属于西一区。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②求时区差: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数 相减;若两地分别属于东、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 如上题中,西一区(M国)与东八区(北京时间)之间相差 9个时区,区时相差9个小时。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3)昼夜界线——晨昏线。 ①自西向东由昼进入夜为昏线,如图乙中的_A_P_,图丙 中的BP。 ②自西向东由夜进入昼为晨线,如图甲中的_A_B_,图乙 中的BP,图丙中的_A_P_。
高考热点微课
2.产生时差: 读时区划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课时提升作业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3)区时:每个时区_中__央__经__线__的__地__方__时__为该时区的区 时。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
(4)日界线。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自然日界线
人为日界线
经线 地方时为_0_时__的经线
日期 分割
特点
经线时刻在变,该线在 地球表面自东向西移动
_1_8_0_°__经线
该线在地球上的 位置不动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思维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越过180°经线,日期一定改变。 (×) (2)越过日界线,日期一定改变。 (√ ) (3)从理论上讲,地球上不会出现只有一个日期的现象。
( ×)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3.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读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第三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高考热点微课
考点一 地球自转的特征 【基础知识·过关测】 1.自转的概念、方向与周期:
课时提升作业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读地球自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定义:地球绕其地轴旋转运动,地轴北端始终指向 _北__极__星__附近。 (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呈_逆__时__针__方 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呈_顺__时__针__方向旋转。 (3)周期:23小时56分4秒,叫做_恒__星__日__。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A.8:00~9:00 C.14:00~15:00
B.11:00~12:00 D.17:00~18:00
【思维流程】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尝试作答】 A 。
高考热点微课
【知识·方法·规律】 【知识详解】
时间与日期的计算 (1)区时的计算。 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的时区差
(1)地方时。 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_地__方__时__。经度每隔 1°,地方时相差_4_分钟。 (2)时区(如上图)。 ①在地球上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 为_2_4_个时区。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②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到7.5°E划分为一 个时区,叫_中__时__区__或__零__时__区__。 ③在中时区以东,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 东一区至东十一区;在中时区以西,每隔15°划分为 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至西十一区。 ④东西十二区各跨_7_._5_°__,合为一个时区。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如上题中,M国主要位于西一区,其当地时间应为西一 区的区时,西一区的区时比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晚9 小时。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A.北京时间8点 B.北京时间11点 C.北京时间14点 D.北京时间17点 【解析】选B。本题可逐项分析,如下所示: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3)日期的计算。 ①明确日期的变更特点。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0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 际日界线日期则要减一天。如下图所示: 经线展开图示: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极地投影图示: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②确定日期范围: 新的一天范围,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旧 的一天范围,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 ③计算日期比值: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值:新的一天 所跨经度数/360°;旧的一天占全球的比值:旧的一 天所跨经度数/360°;新旧两天的比值:新的一天所 跨经度数/旧的一天所跨经度数。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 (2)偏转规律:北半球_右__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 偏转。(如上图所示) (3)产生影响:地转偏向力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 表现得最为明显。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高频考点·互动研】 核心关键词 依据新颖的国内、国际材料结合区域图 进行地方时、日期的简单计算。地球自转造成的自然 现象;晨昏线的判读和应用;实际生产、生活中水平 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典题升华】 (2015·全国卷Ⅱ)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 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 (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 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 意M国的位置。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 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❶ ,在M国的中资企业若 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间 的( )
课时提升作业
)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解析】3选D,4选C。第3题,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 逆时针方向自转;结合图示信息,②地所在经度为 135°E,不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结合经纬网知①地位 于⑤地的西北方向;⑤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第4题, ⑤地纬度比②地高,线速度小于②地,但二者角速度 相等。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思考探究】 同一纬度的山地与平原自转速度有何不同? 提示:相同纬度海拔越高,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越大。 如同一纬度(两极除外)的高山和地球同步卫星,都相 当于延长了自转的半径,线速度大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或对应地面的地点,但角速度相同,约为15°/时。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解题技法】 求差与求时间的技巧
(1)求差的技巧——“同减异加”。 ①经度差: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地 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经度,取两数之和。 ②时区差: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 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取两数之和。 如上题中,西一区和东八区相差1+8=9小时。
【高频考点·互动研】 核心关键词 依据新颖的景观图或示意图判断地球自 转的方向、速度、周期等;地形对地球自转线速度的 影响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典题升华】 图中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 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❶ 。读图回答 (1)、(2)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跟踪检测·提升练】 (2017·沈阳模拟)地球表面有甲、乙、丙、丁四点 (如下图),据此回答1、2题。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1.四个地点中线速度最慢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乙点上空俯视绘制的地球运动的投影图正确的是
()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解析】1选A,2选A。第1题,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 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故纬度越高,地球自转线速 度越小。第2题,图示乙点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故形成的俯视图应以北半球中纬度为中心,可看到北 极上空,其自转方向围绕北极呈逆时针,故A图符合; B图为赤道上空的俯视图;C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D图 为南极上空俯视图。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2017·南宁模拟)读下图,回答3、4题。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3.关于图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从图示N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 B.②地所在经线两侧分属东西半球 C.①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向 D.⑤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
高考热点微课
4.与②地相比,⑤地自转的速度(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 D.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填图绘图】 分别绘制地球自转的侧视图和南北极点俯视图: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2.自转的速度: 读北半球自转速度分布图,回答问题。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1)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 都相等,约为_1_5_°__/_时__。 (2)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由_赤__道__向_两__极__递 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