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及绿色防控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稻瘟病
稻瘟病在水稻个生育期和各个部位均有发生。根据发病时期和发病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等,其中以叶瘟、穗颈瘟最为常见,危害较大。叶瘟严重时,全田呈火烧状,新叶不易伸长,植株矮缩,不能正常抽穗,抽穗期穗瘟发生严重时,导致大量白穗或瘪粒。
水稻稻瘟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水稻重要病害,只要条件适宜,易流行成灾。稻瘟病在黑龙江省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10年平均每年发生面积超过500万亩,大发生年份达到1000万亩以上,严重威胁着水稻的稳产与高产。为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黑龙江省提出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充分发挥水稻品质好、需求大、效益高的优势,要求加大“旱改水”力度,力争到2013年实现5000万亩水稻种植目标。因此,有效控制稻瘟病的发生,对提高水稻产量,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在粮食生产上提出“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因此在水稻稻瘟病的防控上,我们提倡应以绿色防控为主。绿色防控是以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行为,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贸易安全的有效途径[1]。了解稻瘟病的发病规律及流行条件是进行绿色防控的基础。
1稻瘟病发病条件
1.1菌源
菌源是发病的基础,稻瘟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附着在病稻草和病稻谷上越冬,病稻草和病稻谷是翌年病害初次侵染的主要病菌来源[2]。在干燥条件下,分生孢子可存活半年至一年,菌丝在病组织中可成活一年以上。第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遇适宜的温、湿度很快萌发,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条件合适时,病菌从侵入到产生病斑只需4天时间。病斑会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形成新的侵染源,借风雨等进行重复侵染,一次重复侵染大约需要5天-10天[3]。因此菌源量越大,病害越易流行。
1.2品种
水稻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一般籼稻强于粳稻,杂交稻强于常规稻,耐肥力强的品种抗病性也强。而同一品种的不同生育期抗病性也不同,秧苗4叶期、分蘖盛期和抽穗初期最易感病。另外,同一器官或组织在组织幼嫩期易感病。
1.3气候
气候条件与稻瘟病发生的轻重有密切关系,温度、湿度、降雨、雾露、光照等对稻瘟病菌的繁殖和稻株的抗病性都有很大影响。当气温在24—28℃,相对湿度在90%以上,稻株体表有6小时-10小时水膜时,最易发病。如孕穗末期到抽穗时期多雨、寡照、湿度大,夜间最低气温降到18℃以下,并持续5天-7天,穗颈瘟极易发生。
2稻瘟病流行因素
2.1菌源充足
由于春季或秋季整地耕层较浅,或不整地,且每年都有该病发生,使得田间菌源大量累积,为下一年稻瘟病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的菌源。加之,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老龄化、妇女化、低文化现象日趋严重,田间管理粗放,稻草处理不及时或随处堆放,增大了稻瘟病病源基数。
2.2品种抗性低
连续多年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导致品种老化,抗性丧失,稻瘟病生理小种亦产生适应性[4]。在气候条件适宜下,稻瘟病会大流行。受市场经济影响,黑龙江省优质米品种种植面积比例达到80%以上,有的县已达100%,且品种种类多而杂,这些品种大部分均为不抗稻瘟病品种,为水稻稻瘟病的流行提供了适宜的寄主条件【5】。另外,有些农户盲目引种,种子经销商和个别农户只追求品种新、产量高,根本不经过试验示范,就大量引进新品种,品种的抗病性能难以保证。感病品种和抗病性减弱的品种大面积栽培,为病害的流行创造了条件。
2.3气候适宜
近年来气象条件适宜是稻瘟病流行的最主要原因之一[6]。如分蘖期雨日和雨次多,形成高湿、低温、寡照的环境,可以降低水稻抗病性,利于叶瘟发生;在孕穗、抽穗阶段,如遇低温、阴雨或露水多时,易造成穗颈瘟的流行。
2.4管理不科学
农户施肥不科学,过份集中地追施氮肥、施得过迟,不施或少施磷钾肥,造成水稻徒长、嫩绿、叶片软弱、抗病力降低,是发病严重的重要因素。在管水上存在长期深灌和冷水串灌、漫灌的现象,不能做到浅水勤灌和干干湿湿,稻株根系发育不良,抗病力降低,同时高湿度有利稻瘟病发生。
2.5防治不力
部分农民对穗颈瘟危害特点认识不足,在病害流行成灾时才重视喷药,导致错过最佳防治时期。药械落后,施药技术不当,如喷水量不足,施药不均匀,药械“跑、冒、滴、漏”等现象,导致防效较差。药剂选择不当如使用过期农药、低含量制剂、复配制剂等药剂或药不对路导致防效较差。植保专业化防治水平低,组织少,规模小,大面积统防统治面积少,农民自发零星防治面积大,影响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2.6重叠因素
稻瘟病的流行多为两种或多种因素共同造成。例如:氮肥施用过多;品种又比较感病;后期又遇天气阴雨连绵;喷药防治不到位等共同作用。
3 绿色防治措施
稻瘟病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践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在中等偏重及以上发生程度时,采取化学防控为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辅的策略,在中等及以下发生程度时,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控结合,适当偏重绿色防控的策略。
3.1农业防治
3.1.1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适于当地种植的水稻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也是综合防治的关键措施之一。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对稻瘟病有极为显著的控制效果,混栽能改变田间病原小种的组成,降低致病性强的种群比率,尤其是当感病的优质地方水稻品种与杂交稻品种混合间栽后,该感病品种的稻瘟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下降【7-10】。因此,应注重品种的合理布局,实行多资源品种分布,水田主产区提倡每户种植两个以上亲缘关系较远的品种,以改变抗病品种长期单一化和同源品种多年连片种植的局面。另外,品种还需定期轮换,以延长品种的使用年限,不应盲目从外地引种。同时,密切监测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消长动态,控制新小种的增殖,及时淘汰感病品种。
3.1.2减少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