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工序落料模具设计说明书

单工序落料模具设计说明书
单工序落料模具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单工序落料模具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1)

二、工件简图 (2)

三、工艺分析 (2)

3.1 生产方案的制定 (2)

3.2材料分析 (3)

3.3精度分析 (3)

3.4操作与定位方式 (3)

四、工艺计算 (4)

4.1排样设计与计算 (4)

4.2料宽设计 (4)

4.3画排样图 (5)

4.4送料步距 (5)

4.5材料的利用率 (5)

4.6冲裁工艺力计算 (5)

4.7刃口尺寸计算 (6)

4.8凹模高度 (7)

4.9凸模长度确定 (7)

4.10选择标准模架 (7)

五.设备选择 (8)

六、装配图及零件图绘制 (8)

七、参考文献 (9)

一、课程设计目的

此次落料模具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巩固课本中学的知识,熟悉相关资料,理清设计思路,练习绘图及文献检索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1)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在设计中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

(2)经行一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实际训练。通过设计巩固相关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3)通过计算和绘图,学会运用标准、规、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培养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

(4)如何选取合适的排样,,需要通过材料利用率、搭边值、步距的计算,从而选择最合理、最有经济效益的排样方案。

二、工件简图

材料为Q235,板厚为t=3mm,生产批量:大批量

三、工艺分析

3.1 生产方案的制定

冲裁工序可分为单工序冲裁,复合冲裁和级进冲裁。

冲裁组合方式的确定应根据下列因素决定。

1生产批量:一般来说,小批量与试制采用单工序冲裁,中批量和大批量生产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

2工件尺寸公差等级:复合冲裁所得到的工件尺寸公差等级高,因为它避免了多次冲压的定位误差,并且在冲裁过程中可以进行压料,工件较平整。级进冲裁所得到的工件尺寸公差等级较复合冲裁低,在级进冲裁中采用导正销结构,课提高冲裁件精度。

3对工件尺寸、形状的适应性工件的尺寸较小时,常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对于尺寸中等的工件,由于制造多副单工序模的费用比复合模具昂贵,也常采用复合冲裁,但工件上孔与孔之间或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过小时,采用级进冲裁。

4模具制造、安装调整和成本:对复杂形状的工件,采用复合冲裁比采用级进冲裁为好。应为模具制造、安装调整较易,成本较低。

5操作方便与安全:复合冲裁出件或清除废料比较困难,工作安全性较差。级进冲裁较安全。

综上分析,对于一个工件,可以得出多种工艺方案。必须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选取在满足工件质量与生产率的要求下,模具制造成本低、

寿命长、造作方便又安全的工艺方案。该工件包括落料和弯曲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冲圆孔,后落料,最后弯曲

方案二:先落料,后冲圆孔,最后弯曲

3.2材料分析

Q235为碳素结构钢,抗拉强度为432-461MPa,抗剪强度为304-373MPa,屈服强度为253MPa,具有很好的冲裁成形性能,符合冲裁工艺。

3.3精度分析

零件图未标注公差,按精度要求为IT14计算,普通冲裁即可满足图样要求。

3.4操作

为降低成本,可采用手工送料方式。

四、工艺计算

4.1排样设计与计算

1.尺寸计算将(工件按中性层展开)

(1)直边段为a,b

a=30-3-3=24mm

b=80-3-3=74mm

(2)圆角边段为c

由于R/t=3/3=1>0.5,则该圆角属于有圆角弯曲,根据中性层长度不变原理计算。

查资料[1]表4.3得,k=0.42

c=π(r+kt)/2=3.14×(3+0.42×3)/2

=6.69mm

(3)弯曲毛坯展开总长度:

L=a+c+b=24+74+6.69=104.6mm

尺寸比较精确,采用一定量的搭边值,查《冷冲压模具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指导》表3-8得:a=2.2mm,a1=2.5mm.

4.2料宽设计

工件展开长度为104.6mm,所以原料料宽为B=104.6+2x2.5=109.6mm,查《冷冲压模具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指导》表3-9得:△=(0.15-0.20)t,可取t=0.6,所以料宽公差为109.60 -0.6mm.

4.3画排样图

4.4送料步距

h=30+2.2=32.2mm

4.5材料的利用率

排样时,在保证工件质量的前提下,要尽量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η=A/bh=104.6x30/(109.6x32.2)=88.9%

4.6冲裁工艺力计算

冲裁模设计时,为了合理地设计模具及选用设备,必须计算冲裁工艺力。压力机的吨位必须大于所计算的冲裁工艺力,以适应冲裁间隙的要求。冲裁工艺力包括冲裁力F、卸料力F卸、推件力F推和顶件力F顶。该落料工艺不需要计算顶件力。

冲裁件周长L=2(L1+L2)=269.2mm

材料厚度t=3mm

广西科技大学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单工序落料模的设计(很详细)资料

广西科技大学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 U型垫板单工序落料模的设计 系别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 一分析冲裁件的工艺性 (3) 二确定合理工艺方案 (4) 三确定模具总体结构 (5) 四排样设计及材料利用率 (6) 4.1 计算毛坯尺寸大小 (6) 4.2 确定排样方案、计算材料利用率 (6) 五计算压力中心 (10) 六冲裁力的计算 (11) 七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2) 7.1 间隙值确定的原则 (12) 7.2 凸模、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原则 (12) 八冲裁件主要零部件的选用 (14) 8.1冲裁零件的分类 (14) 8.2工作零件 (14) 8.3 定位零件 (15) 8.4 导向零件………...……………………………………………… ..15 8.5 支撑零件…………...…………………………………………… ..15 8.5 紧固零件.................................................................. ..15 九模具总装图.. (16) 10.1. 模架的选择 (16) 10.2. 上、下模座的选择 (17) 十压力机的选择 (19) 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一.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 冲压件名称:U型盖板 冲压件材料:Q235 (碳素结构钢,屈服强度σs≥235MPa) 冲压件的表面粗糙度:查《简明手册》得,Ra值为6.3μm。 冲压件的尺寸未标注公差:尺寸精度的选择可参考老师所给要求GB/T15055-2007的m级查找。查找公差表后,各尺寸标注为:210±1.4 ,60±1.0 , 172±1.4 ,Φ12±0.4 ,140±0.7 ,120±0.55 ,R85.2 。 8.0-

止动片落料冲孔复合模具设计资料

广西大学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止动片落料冲孔复合模具设计 系别机械工程系 专业班级机制082班 学生姓名王猛 学号2008333221 指导教师钟得分 日期2011年12月20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 3 第二章工艺分析和方案选择 4 第三章计算冲裁压力、压力中心和选用压力机 6 第四章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 9 第五章零件图 11 第六章装配图 21 感想 23 参考文献 24

第一章 设计任务 1.零件设计任务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H62 材料厚度:0.7mm 工件精度:IT9级 图1 设计该零件的落料冲孔复合模

第二章 工艺分析和方案选择 1.冲压件工艺分析 ①材料:该冲裁件的材料是普通黄铜,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切削性好,可冲压。 ②零件结构:结构简单,2×Φ9孔和圆弧R20,适合冲裁。 ③尺寸精度:该冲裁件精度为IT9级。 结论:适合冲裁. 2.分析比较和确定工艺方案 2.1加工方案的分析. 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包含冲孔和落料两个工序。形状较为规则,尺寸较小,精度要求IT9。材料低硬度. 根据止动片(如图1)包括冲孔、落料两道冲压工序。模具形状较为规则即可以在一个工位完成所有工序。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案可采用以下几个方案: ①方案一(级进模) 止动片包括冲孔、落料两道冲压工序在内。形状较为规则,尺寸较小,精度要求IT9。可采用级进模。 ②方案二(倒装复合模) 将冲孔、落料两道冲压工序用一副模具直接完成冲孔、落料两道工序。采用冲孔、落料倒装复合模(弹性卸料)。 ③方案三(正装复合模) 正装复合模方案完成工序和倒装复合模完成的工序一样。凸凹模在上模。弹性卸料板卸料。 方案比较: 方案一:采用级进模,安全性好,,但是考虑到级进模结构复杂,工件精度加工精度不高,对称度和位移误差较大,以及加工难度较大,装配位置精度要求高,按照实际生产,级进模成本也高。 方案二:倒装复合模,冲孔废料由下模漏出,工件落在下模表面,需要及时清理。安全性相对较低。但工件精度较高,同轴度,对称度及位置度误差较小,生产效率较高,对材料要求不严,可用边角料. 方案三:正装复合模,冲孔废料和工件都落在下模表面,安全性更差。 结论:综合以上两个方案分析比较结果说明,本零件采用第二方案最为合适。 2.2模具结构型式的选择 确定冲压工艺方案后,应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合理的模具结构型式,使其尽量满足

冲压模具设计冲孔落料级进模说明书汇总

课程编号:XXXX大学 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人:XXX 专业班级:XXX 学号:XXXXX 指导教师:XXX 日期:X年X 月X日

目录 一、序言 (3) 二、专业课程设计任务说明书 (4) 三、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5) 四、冲裁零件工艺方案的拟订 (6) 五、相关工艺计算 (7) 六、模具类型及结构形式的选择 (15) 七、工作零件及主要零件的结构形式 (14) 八、参考文献 (15)

一、序言 板料冲压是一种金属压力加工方法,它是在常温(冷态)下,利用冲模在压床上对金属(或非金属)板料施加压力使其分离或变形,从而得到一定形状零件的加工方法。、它是无屑加工,被加工的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下产生塑性变形,不产生切屑,变形中金属产生加工硬化。所用设备是冲床,冲床供给变形所需的力。所用的工具是各种形式的冲模,冲模对材料塑性变形加以约束,并直接使材料变成所需的零件。所用的原材料多为金属和非金属的板料。 本任务书是对一套垫圈冲孔、落料模的设计说明,其中对零件的工艺性进行了分析,对冲压零件方案进行了拟定,对排样形式进行确定,压力机的选择,模具类型及结构形式的选择,模具零件的选用,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等作了详细的说明。 本任务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得到了XXX老师悉心指导和其他同学的热心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者:XXX X年X月XXX日

二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已知:(1)产品零件图 (2)生产批量:大批量 (3)零件材料:Q255A钢 (4)材料厚度:2mm 图一产品零件图 求作: (1)进行冲压工艺性分析(从材料、零件结构、尺寸精度几个方面进行)(2)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 (3)进行相关工艺计算,包括: 排样设计; 冲压力计算及压力中心的确定;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模具零件结构尺寸计算; 设备选择等。 (4)绘制模具总装配图 (5)绘制工作零件及主要零件的零件图 (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要求: 根据所设计工件的尺寸、形状、批量等原始数据和要求,每人独立设计、绘制完成一套冲压模具。 包括: (1)模具装配图1张(按照1:1比例,或适当比例); (2)模具工作零件图2-3张(按照1:1比例,或适当比例); (3)设计说明书1份;

模具设计说明书

学号: 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落料拉深复合模 设计者:马国财 指导教师:杜松 日期: 2011 年 11 月 10 日

目录: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工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零件基本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件的拉深工艺性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件的冲裁工艺性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确定工艺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工艺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拉深件的修边余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零件展开料的尺寸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排样、搭边及条料宽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成形系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冲压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弹簧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初选压力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模具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落料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拉深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落料凹模外形尺寸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凸凹模外形尺寸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择模具、导柱和导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辅助零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校核压力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择定位连接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择模具材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一冲压件工艺规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二模具说明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作任务单(单工序落料模).

工具钳工职业培训 姓名:课题一十字板单工序落料模的装配调试与维修 工作任务单 1.工作要求 (1)时间要求 应会训练教学环节准备操作检查验证总结时间要求(分) (2)任务描述 十字板落料模装配调试与维修 2.考核要求 (1)读十字板落料模装配图; (2)编写装配工艺; (3)用机械固定法装配模具; (4)正确使用量具测量模具; (5)安装调试模具。

十字板落料模装配图 1—上模座2—导套3—导柱4—螺钉5—圆柱销6—圆柱销 7—模柄8—螺钉9—卸料螺钉10—垫板11—凸模固定板 12—橡胶13—卸料板14—圆柱销15—凹模16—下模座 17—凸模18—定位销19—螺钉 十字板落料模具明细表 序号图号(标准号)名称数量材料热处理备注 1 CM1-1 上模座 1 Q235 2 CM1-2 导套 2 T10A 58~60HRC 3 CM1-3 导柱 2 T10A 58~60HRC 4 GB/T70.1-2000 螺钉M8×3 5 4 35 5 GB/T119.1-2000 圆柱销8×45 2 35 6 GB/T73-1985 螺钉M6×6 1 35 7 CM1-4 模柄 1 Q235 8 GB/68-2000 螺钉M6×15 4 35 9 CM1-5 卸料螺钉M8×55 4 35 10 CM1-6 垫板 1 45 43~48HRC 11 CM1-7 凸模固定板 1 Q235 12 CM1-8 橡胶 1 聚氨脂橡胶 13 CM1-9 卸料板 1 45 43~48HRC 14 GB/T119.1-2000 圆柱销8×40 2 35 15 CM1-10 凹模 1 T10A 58~60HRC 16 CM1-11 下模座 1 Q235 17 CM1-12 凸模 1 T10A 58~60HRC 18 CM1-13 定位销 3 45 43~48HRC 19 GB/T70.1-2000 螺钉M8×30 4 35

冲压模具设计落料拉深复合模

摘要 随着中国工业不断地发展,模具行业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针对筒形零件的落料工艺性和拉深工艺性,确定用一幅复合模完成落料和拉深的工序过程。介绍了筒形零件冷冲压成形过程,经过对筒形零件的批量生产、零件质量、零件结构以及使用要求的分析、研究,按照不降低使用性能为前提,将其确定为冲压件,用冲压方法完成零件的加工,且简要分析了坯料形状、尺寸,排样、裁板方案,拉深次数,冲压工序性质、数目和顺序的确定。进行了工艺力、压力中心、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的计算,并设计出模具。同时具体分析了模具的主要零部件(如凸凹模、卸料装置、拉深凸模、垫板、凸模固定板等)的设计与制造,冲压设备的选用,凸凹模间隙调整和编制一个重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列出了模具所需零件的详细清单,并给出了合理的装配图。通过充分利用现代模具制造技术对传统机械零件进行结构改进、优化设计、优化工艺方法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这种方法对类似产品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复合模;拉深;落料;

目录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模具结构设计.. (2) 2.1 读产品图:分析其冲压工艺性 (2) 2.2 分析计算确定工艺方案 (3) 2.2.1 计算毛坯尺寸 (3) 2.2.2 计算拉深次数 (3) 2.2.3 确定工艺方案 (3) 2.3 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 (4) 2.3.1 确定排样、裁板方案 (4) 2.3.2 确定拉深工序尺寸 (5) 2.3.3 计算工艺力,选设备 (5) 2.4 模具结构设计 (6) 2.4.1 模具结构型式选择 (6) 2.4.1 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7) 第三章模具标准件选择及闭合高度计算 (8) 3.1 标准模架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模具的实际闭合高度计算 (8) 3.3 压力中心的确定 (8) 第四章模具零件的结构设计 (9) 4.1 落料凹模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导板导向落料模具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_______球形件拉深模___ ________ 专业:___09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班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师:____周伟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2012年6月29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1、零件工艺性分析 (4) 1.1 零件图的分析 (4) 2、零件工艺方案的确定 (5) 2.1 排样方案的比较 (5) 2.2 排样图的设计及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6) 3、模具设计 (7) 3.1 模具类型及结构形式的确定 (7) 3.2模具工作部分刃口尺寸及公差 (8) 3.3 模具主要零件的设计与选用 (10) 3.3.1工作零件的选择 (10) 3.3.2卸料零件 (12) 3.3.3模架及零件 (12) 3.3.4其他支撑零件 (12) 3.3.5 模具的装配方法 (13) 3.3.6模具冲裁力和压力中心的计算 (14) 4、压力机的选用 (15) 5、产品的技术与经济特点 (16) 6、结语致谢 (16) 7、参考文献 (17)

序言 落料模具可以制成圆形、长方形、多边形、和其他不规则形状的薄型零件,如果和其他冲压成形工艺配合,还可以制造形状极为复杂的零件。用落料方法来制造薄型件,生产效率高,节省材料,零件的强度和刚度好,精度较高,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拉深在汽车、航空航天、国防、电器和电子等工业部门以及日用品生产中,都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说明书在设计非圆形落料件的模具方面,通过分析和计算,详细的叙述了冲裁件的加工工艺流程,通过选择相应的标准件和压力机,完成落料模的实体设计,并且对零件的技术适用性和经济价值进行分析,较为全面的展现出该落料件模具的特点和优点。 本设计中该落料件的加工简单,技术要求较低,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因此也成为落料件中应用最广泛的零件之一。

单工序冲孔落料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冲孔单工序模 课程名称: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姓名:**** 学号:***** 学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 指导教师:*****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2) 二、工艺分析 (2) 三、工艺计算 (3) 四、设备选择 (4) 五、装配图及零件图绘制 (5) 六、参考文献 (5)

一、课程设计目的: 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及设计能力,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际设计,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从而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将来就业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工艺分析 1.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 (1)产品零件图如下图所示,材料为10钢,厚度为2mm,生产批量为大批量生产。要在坯料上冲一个圆孔,可以采取挡料销和挡料板配合固定坯料。 零件图 2.由尺寸公差查表可知,冲裁件的公差等级不超过IT11级,冲裁后无需整修,也不用精密冲裁,用普通冲裁即可达到要求,保证了经济效果。 3.材料为10钢,含碳量为0.1%,属于软材料,对模具的要求不是很高,且满足冲压的一般要求。

三、工艺计算 1.冲裁间隙的确定 考虑到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使间隙增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采用最小的合理间隙值,这里采用经验法,取单边间隙t c %)10%7(-= mm t c 14.0207.0%7min =?== mm t c 02.021.0%10max =?== 2.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所冲孔尺寸为24.0026+φ,根据所给公差查表得凸模极限偏差mm p 014.0=δ,凹模极限 偏差mm d 014.0=δ,磨损系数5.0=x 凹模刃口尺寸0014.00014.0012.26)24.05.026()(---=?+=?+=mm x d d p p δ 凸模刃口尺寸 mm c d d d p d 017.00017.000min 4.26)14.0212.26()2(++=?+=+=δ 因为)(2min c c m zx d p -<+δδ,所以凸凹模精度合适。 3.冲裁力的计算 冲裁力:由N KLt F 8066038022614.33.1=????==τ 卸料力:N F K F q Q 40338066005.0=?== 推料力:N F nK F Q 80668066005.0211=??== 总冲裁力KN N F F Q Q 9392759F F 1≈=++=总。 四、设备选择 1.总冲裁力F=96KN ,查手册选则J23开式可倾压力机,压力机设备名称为JC23-16B , 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公称压力:160KN ,公称力行程5mm ,滑块行程70mm , 最大闭合高度:160mm

单工序落料模具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单工序落料模具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1) 二、工件简图 (2) 三、工艺分析 (2) 3.1 生产方案的制定 (2) 3.2材料分析 (3) 3.3精度分析 (3) 3.4操作与定位方式 (3) 四、工艺计算 (4) 4.1排样设计与计算 (4) 4.2料宽设计 (4) 4.3画排样图 (5) 4.4送料步距 (5) 4.5材料的利用率 (5) 4.6冲裁工艺力计算 (5) 4.7刃口尺寸计算 (6) 4.8凹模高度 (7) 4.9凸模长度确定 (7) 4.10选择标准模架 (7) 五.设备选择 (8) 六、装配图及零件图绘制 (8) 七、参考文献 (9)

一、课程设计目的 此次落料模具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巩固课本中学的知识,熟悉相关资料,理清设计思路,练习绘图及文献检索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1)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在设计中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 (2)经行一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实际训练。通过设计巩固相关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3)通过计算和绘图,学会运用标准、规、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培养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 (4)如何选取合适的排样,,需要通过材料利用率、搭边值、步距的计算,从而选择最合理、最有经济效益的排样方案。 二、工件简图 材料为Q235,板厚为t=3mm,生产批量:大批量

三、工艺分析 3.1 生产方案的制定 冲裁工序可分为单工序冲裁,复合冲裁和级进冲裁。 冲裁组合方式的确定应根据下列因素决定。 1生产批量:一般来说,小批量与试制采用单工序冲裁,中批量和大批量生产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 2工件尺寸公差等级:复合冲裁所得到的工件尺寸公差等级高,因为它避免了多次冲压的定位误差,并且在冲裁过程中可以进行压料,工件较平整。级进冲裁所得到的工件尺寸公差等级较复合冲裁低,在级进冲裁中采用导正销结构,课提高冲裁件精度。 3对工件尺寸、形状的适应性工件的尺寸较小时,常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对于尺寸中等的工件,由于制造多副单工序模的费用比复合模具昂贵,也常采用复合冲裁,但工件上孔与孔之间或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过小时,采用级进冲裁。 4模具制造、安装调整和成本:对复杂形状的工件,采用复合冲裁比采用级进冲裁为好。应为模具制造、安装调整较易,成本较低。 5操作方便与安全:复合冲裁出件或清除废料比较困难,工作安全性较差。级进冲裁较安全。 综上分析,对于一个工件,可以得出多种工艺方案。必须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选取在满足工件质量与生产率的要求下,模具制造成本低、

圆形落料模具设计说明书

序言 落料模具可以制成圆形、长方形、多边形、和其他不规则形状的薄型零件,如果和其他冲压成形工艺配合,还可以制造形状极为复杂的零件。用落料方法来制造薄型件,生产效率高,节省材料,零件的强度和刚度好,精度较高,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拉深在汽车、航空航天、国防、电器和电子等工业部门以及日用品生产中,都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说明书在设计圆形落料件的模具方面,通过分析和计算,详细的叙述了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通过选择相应的标准件和压力机,完成落料模的实体设计,并且对零件的技术适用性和经济价值进行分析,较为全面的展现出圆形落料件模具的特点和优点。 本设计中圆形落料件的加工简单,技术要求较低,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因此也成为落料件中应用最广泛的零件之一。 本产品的主要用途:可以制件进行小加工,即可变成玩具。 具体加工为人工加工,沿着上图所示黑色直线剪裁,剪裁宽度为0.5mm。加工完以后,磨掉零件的毛刺就可以了。完成后就是小朋友可以玩的拼装玩具。直径30.28mm够大,厚度0.5mm。这样很安全,小朋友不会吞下去,也不会太锋利刮伤手。

1、零件工艺性分析 1.1 零件图的分析 落料零件的结构图见以下图1-1: 图1-1 落料件结构简图 该零件为标准圆形落料件,其结构简单,冲裁时冲裁变形区形成较正常的纺锤形,因此适合冲裁加工。 零件的圆外形直径d=30.28mm,厚度t=0.5mm,其厚度较小,可以考虑采取一次拉深成形的工艺进行加工。拉深件圆角半径为R=2mm,相对于厚度t=0.5mm而言,圆角半径较大,有利于零件的成形,并且免去了整形工序。 冲裁件的内外形尺寸的经济公差精度一般在IT11级以下,落料件公差等级最好低于IT10级,当冲裁厚度小于2mm的金属板料,其断面粗糙度Ra一般可达12.5到3.2um

包括落料拉伸冲孔切边模具设计说明书

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投入市场的迟早往往是成败的关键。模具是高质量、高效率的产品生产工具,模具开发周期占整个产品开发周期的主要部分。因此客户对模具开发周期要求越来越短,不少客户把模具的交货期放在第一位置,然后才是质量和价格。因此,如何在保证质量、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加工模具是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模具加工工艺是一项先进的制造工艺,已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等各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模具加工技术,可以提高制造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研究和建立模具工艺数据库,为生产企业提供迫切需要的高速切削加工数据,对推广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目标就是构建一个冲压模具工艺过程,将模具制造企业在实际生产中结合刀具、工件、机床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积累得高速切削加工实例、工艺参数和经验等数据有选择地存储到高速切削数据库中,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可以指导高速加工生产实践,达到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刀具费用,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 冲压冲模分离工序复合切边悬臂冲孔冲裁件精度

1.绪论 (1) 1.1 冲压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1) 1.2 冲压的基本工序及模具 (3) 1.3 冲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3) 2 .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7) 2.1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7) 2.2 冲裁件的精度与粗糙度 (8) 2.3 冲裁件的材料 (9) 2.4 确定工艺方案 (9) 3. 冲压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9) 3.1 磨具类型 (9) 3.2 操作与定径方式 (9) 3.3 卸料与出件方式 (9) 3.4 模架类型及精度 (9) 4. 冲压磨具工艺与设计计算 (9) 4.1 排样设计与计算 (9) 4.2 设计冲压力与压力中心 (11) 5. 磨具的总张图与零件图 (14) 5.1 总张图 (14) 5.2 冲压磨具的零件图 (14) 5.3 压力机的校核 (21) 6. 冲压磨具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 (22) 6.1 凹模加工工艺过程 (22) 6.2 凸模加工工艺过程 (22) 6.3 卸料板加工工艺过程 (24) 6.4 凸核固定板加工工艺过程 (24) 6.5 模座加工工艺过程 (25) 6.6 导料板加工工艺过程 (25) 1. 绪论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冲压模具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材料:08F ,厚度1.5mm ,生产批量为大批量生产(级进模)。 1. 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1) 材料 O8F 为优质碳素钢,抗剪强度τ=220~310Mpa 、抗拉强度b σ=280~390Mpa 、伸长率为 10δ=32%、屈服极限s σ=180Mpa 、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加工。 (2) 结构与尺寸 工件结构比较简单,中间有一个直径为22的孔,旁边有两个直径为8的孔,凹槽宽度满足b ≥2t ,即6》2x1.5=3mm,凹槽深度满足l b 5≤,即5《5x6=30。结构与尺寸均适合冲裁加工。 2.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该工件包括落料和冲孔两个工序,可采用一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综合考虑后,应该选择方案三。因为方案三只需要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所以应该选用方案三比较合算。 3.选择模具总体结构形式 由于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级进冲压,所以模具类型为级进模。 (1)确定模架及导向方式 采用对角导柱模架,这种模架的导柱在模具对角位置,冲压时可防止由于偏心力矩而引起模具歪斜。导柱导向可以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质量,方便安装调整。 (2)定位方式的选择 该冲件采用的柸料是条料,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导料板,无侧压装置;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采用侧刃粗定距;用导正销精定位保证内外形相对位置的精度。 (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因为该工件料厚1.5mm,尺寸较小,所以卸料力也较小,故选择弹性卸料,下出件方式。 4.必要的工艺计算 (1)排样设计与计算 =1.5mm,条料宽度为43.57mm,步距为A=88.4mm,一该冲件外形大致为圆形,搭边值为a 1 个步距的利用率为63.98%。见下图 S=1668.7-11x11x3.14-2x4x4x3.14=1188.28

冲孔落料模具设计说明书

机电工程学院 冲压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 冲孔落料模具设计 学生姓名:潘文高 专业班级:材控F0902 学号: 200948480320 指导教师: 2012年6月

目录 一冲压件 (4) 二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4) 2.1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4) 2.2 冲裁件的精度与粗糙 (4) 2.3 确定工艺方案 (5) 三冲压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5) 3.1 模具类型 (5) 3.2 操作与定位方式 (5) 3.3 卸料与出件方式 (5) 3.4 模架类型及精度 (5) 四冲压模具工艺与设计计算 (6) 4.1 排样设计与计算 (6) 4.2 设计冲压力与压力中心,初选压力机. (7) 4.3 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 (8) 五模具的总张图与零件图 (9) 5.1 冲压模具的零件图 (9) (1)凹模的设计 (9) (2)凸模的设计 (10) (3)凸凹模的设计 (11) 5.2选择坚固件及定位零件 (11)

(1) 螺钉规格的选用 (11) (2) 活动挡料销 (12) 5.3设计和选用卸料与出件零件 (12) (1)卸料板 (12) 5.4选择模架及其它模具零件 (13) (1) 模架 (13) (2) 模柄 (14) (3) 垫板 (15) (4) 凸模固定板 (15) (5) 凸凹模固定板 (16) 5.5压力机的校核 (17) 5.6级进模具的装配图 (17) 六总结 (19) 七致谢 (20) 八参考文献 (20)

一.冲压件 冲压件图如下图所示: 冲压技术要求: 1.材料:08钢 2.材料厚度:3mm 3.生产批量:大批量 二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2.1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该零件材料为08钢结构简单,抗剪强度为300mpa形状对称,只有落料,冲孔两个工序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工件结构相对简单,有一个φ20mm的孔两个φ8mm的孔;孔与孔、孔与边缘之间的的距离也满足要求,最小壁厚为6mm(φ20mm 孔与φ35mm的孔、φ8mm的孔与R10mm的外圆之间的壁厚。) 2.2 冲裁件的精度与粗糙度 冲裁件的经济公差等级不高于IT11级,一般落料公差等级最好低于IT10级,冲孔件公差等级最好低于IT9级,工件的尺寸全部为自由公差,可看作IT14级,尺寸精度较底,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根据表8-14得出零件图如下:

单工序落料模设计说明书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系别:模具设计与制造姓名: 学号: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前言 (3) 设计任务书 (4) 一、冲压件工艺分析 (5) 二、确定冲裁工艺方案 (5) 三、确定模具总体结构 (5) 四、工艺尺寸计算 (6) 五、冲压设备的选择 (7) 六、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8) 七、模具装配图 (18) 心得体会 (19) 结束语 (20)

、八— 前言 模具课程设计是CAD/CAM 专业教学计划安排的非常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也是毕业设计的首选内容。其目的在于巩固《模具结构及设计》所学知识,熟悉有关资料,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正确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模具结构设计,学生在工艺性分析、工艺方案论证、工艺计算、模具零件结构设计、编写说明书和查阅参考文献等方面受到一次综合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本次设计中,本人的设计任务是根据一个座板的工件设计一副模具。本人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根据座板的结构设计计算各部分尺寸; 2、确定工艺方案; 3、由以上数据画出装配图。

设计任务:

、冲压件工艺分析 1、材料: Q235 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好的塑性,具有良好的冲压性 35-0.20 、 96-0.23已给公差,冲压生产出的零件精度能够符合零件精度要求。 3、工件结 构:结构简单,形状对称。 结论:适合冲裁 二、冲压件的工艺方案确定 通过以上对该零件的结构、形状及精度的分析,并结合零件的生产批 量。该零件采用落料单工序就可完成冲压加工。 三、确定模具总体结构 1、模具类型的选择 由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单工序模冲压,所以本套模具类型为单工 序落料模。 2、定位方式的选择 因为该模具采用条料,控制条料得送进方向采用导料销;控制条料的 送进步距采用挡料销。 3、导柱、导套位置的选择 由于落料件的结构简单,大批量生产都使用导向装置。导向方式主要 有滑动式和滚动式导柱导套结构。该零件承受侧压力不大,为了加工装配 方便,易于标准化,决定使用滑动式导柱导套结构。 4、滑动式模架选择 由于受力不大,精度要求也不高,同时为了节约生产成本,简化模具 结构,降低模具制造难度,方便安装调整,故采用后侧导柱导套式模架。 该模架可以三方面送料,操作特别方便。 5、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在选用卸料装置的形式时,需考虑出料方式是上出料,还是下出料。 卸料装置根据冲件平整度要求或料的厚薄来确定,对于冲件平整度要求高, 且料薄的宜用弹压卸料板。这样既可压料又可卸料,且卸料板随上模上下 2、冲裁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零件的尺寸精度 128 -0 0.26 、 64 -0.20

单工序落料模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设计任务 (1) 二、冲压工艺分析 (2) 三、冲压件工艺方案的确定 (3) 四、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4) 五、工艺尺寸的计算 (5) 1、排样方法的确定 (5) 2、排样的相关计算 (5) 3、刃口尺寸的计算 (6) 4、冲、推、卸料力的计算 (7) 5、压力机公称压力的计算 (8) 6、冲裁压力中心的确定 (8) 六、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9) 七、模具工程图 (13) 八、冲压设备的选取 (14) 九、心得体会 (16) 十、致谢 (17) 十一、参考文献 (18)

设计任务 如图所示是风扇电机后盖的零件图,材料为冷板B-1/08F-Ⅱ-Z,材料厚度1mm,大批量生产。其工艺过程大致为:落料、拉深、胀形(底部),切边,冲底孔、冲凸缘孔、切舌,整形8道。要求设计该零件的拉深工序的模具。

二.冲压件工艺分析 ①材料:该冲裁件的材料08F钢,具有较好的可冲压性能。 ②零件结构:该冲裁件结构简单,形状简单,比较适合冲裁。 ③尺寸精度:该落料件的外形尺寸是根据拉深件的尺寸计算出拉深的毛胚尺寸,即为该零件的落料的尺寸。经计算该毛胚尺寸约为160mm,未注公差按GBT15055等级m来计算,即为160±0.35mm,故尺寸精度不高。 落料件外形:160±0.35mm 三、冲压件的工艺方案确定 通过以上对该零件的结构、形状及精度的分析,并结合零件的生产批量。该零件采用落料单工序就可完成冲压加工。

四、确定模具总体结构 1、模具类型的选择 由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单工序模冲压,所以本套模具类型为单工序落料模。 2、定位方式的选择 因为该模具采用得条料,控制条料得送进方向采用导料销;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采用挡料销。 3、导柱、导套位置的选择 由于落料件的结构简单,大批量生产都使用导向装置。导向方式主要有滑动式和滚动式导柱导套结构。该零件承受侧压力不大,为了加工装配方便,易于标准化,决定使用滑动式导柱导套结构。 4、滑动式模架选择 由于受力不大,精度要求也不高,同时为了节约生产成本,简化模具结构,降低模具制造难度,方便安装调整,故采用后侧导柱导套式模架。该模架可以三方面送料,操作特别方便。 5、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在选用卸料装置的形式时,需考虑出料方式是上出料,还是下出料。卸料装置根据冲件平整度要求或料的厚薄来确定,对于冲件平整度要求高,且料薄的宜用弹压卸料板。这样既可压料又可卸料,且卸料板随上模上下运动,直观性强,操作方便,是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卸料方式。 当板料较厚时,用弹压卸料板难以卸料时,选用固定卸料装置卸料,一般在零件形状简单、要求不高时,采用固定卸料方式,它可简化模具结构,但是因为工作部位封闭,送料只能靠手感,操作不便,安全性差。 由于零件厚度只有1mm,属于薄料,一般采用弹性卸料方式顺便压料,以简化模具结构,降低成本。 五、工艺尺寸计算 1、排样方法的确定 排样方法的确定排样方案对零件质量、生产率与成本,也会直接影响到材料的利用率以及模具结构和寿命等。材料利用率是衡量排样经济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不影响零件性能的前提下,应合理设计零件排样,提高材料利用率。通过对比观察分析,结合大批量生产的特点,适宜采用对头直排的方式,粗画排样如图1-1

脚轮模具设计说明书

《模具设计》课程期末考查专用模具设计说明书 学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陈宝生,彭波,袁先志,张银 学生学号:111744103,27,42,45 2013年12 月

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实例 (一)零件工艺性分析 工件为图1所示的落料冲孔件,材料为Q235钢,材料厚度2mm,生产批量为大批量。工艺性分析内容如下:

1.材料分析 Q235,具有较好的冲裁成形性能。 2. 结构分析 加工零件结构为落料成形,满足冲压变形要求,另外该零件是采用单件大批量加工,所以不用考虑毛坯各部分的相对尺寸。所以,该零件的结构满足冲压成形的要求。 3. 精度分析: 零件上有2个尺寸标注了公差要求,由公差表查得其公差要求都属IT13,所以普通冲裁可以达到零件的精度要求。对于未注公差尺寸按IT14精度等级查补。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零件可以用普通落料成形的加工方法制得。 (二)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零件为一落料成型件,可提出的加工方案如下: 方案一:先落料,后成形。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成型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成形—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效率低,零件精度较差,在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不适用。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易保证,且生产效率高。尽管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较简单,模具制造并不困难。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与方案二比生产的零件精度稍差。欲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需在模具上设置导正销导正,模具制造、装配较复合模略复杂。 所以,比较三个方案欲采用方案二生产。 (三)零件工艺计算 1.刃口尺寸计算 根据零件形状特点,刃口尺寸计算采用分开制造法。 (1)落料件尺寸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A max A )(δ+-=X ΔD D 0 min max 0min A T T T )()(δδ----=-=Z X ΔD Z D D 尺寸mm 98022.0-φ,可查得凸、凹模最小间隙Z min =0.220mm ,最大间隙Z max =0.260mm ,凸模制造公差mm 025.0T =δ,凹模制造公差mm 035.0A =δ。将以上各值代入A T δδ+≤min max Z Z -校验是否成立,经校验,不等式成立,所以可按上式计算工作零件刃口尺寸。 即 mm 775.97mm 45.05.098030 .0003.00 A 1++=?-=)(D

垫圈冲孔落料模具设计说明(doc 17页)

垫圈冲孔落料模具设计说明(doc 17页)

垫圈冲孔落料模具设计说明书 院系机电学院 班级材料成型及控制

本说明书是我根据《冷冲模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指导》等有关教材。引用了其中的公式,查找书中的表格,并得到了同学的帮助完成的。 本说明书主要介绍了冲裁模的工艺分析、工艺方案的确定、模具总体结构的选择、工艺与设计计算、零件图总装图尺寸计算及绘制。为了能够很好地掌握本课程的设计过程,根据课内及课外来所学的知识,编写了该说明书以使老师可以在评阅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指导.

目录 1. 冲压件工艺性分析———————————————————(1) 2.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3) 3. 主要设计计算 (1)排样方式的确定以及计算—————————————————————(3) (2)压力中心的确定及相关计算————————————————————(3) (3)冲压力的计算——————————————— ——————————(4) (4)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4) (5)卸料橡胶的设计————————————— ————————————(5) 4. 模具总体设计 (1)模具类型的选择————————————————————————(5) (2)定位方式的选择——————————————

—————————(5) (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6) (4)导向方式选择—————————————— ———————————(6) 5. 主要零部件设计 (1)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6) (2)定位零件的设计—————————————————————————(8) (3)导料板的设计——————————————————————————(8) (4)卸料板部件设计—————————————————————————(8) (5)模架及其他零部件设计—————————— ————————————(8) 6.模具总装图 7.冲压设备的选定——————————————————————(8)8.工作零件的加工工艺—————————————————————(8) 9. 模具的装配—————————————————————————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