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晏殊导学案
浣溪沙晏殊教学教案设计
浣溪沙·晏殊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了解晏殊及其词作背景。
2. 引导学生欣赏《浣溪沙》,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1. 简介晏殊:生平、地位、词风。
2. 欣赏《浣溪沙》词牌的特点。
3. 分析《浣溪沙》的词意、意境。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晏殊画像,简介其生平。
3. 分析《浣溪沙》的词意,解读关键词语。
4. 讨论晏殊的词风,总结其艺术特色。
【课堂练习】1. 请学生举例说明晏殊的词风。
2. 分析《浣溪沙》中的意境。
第二章:词语解析【教学目标】1. 掌握《浣溪沙》中的重点词语。
2. 理解词语在词中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内容】1. 解析《浣溪沙》中的重点词语。
2. 分析词语在词中的表达效果。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浣溪沙》中的重点词语。
2. 分析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如描绘景象、表达情感等。
3. 举例说明词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课堂练习】1. 请学生举例说明《浣溪沙》中的修辞手法。
2. 分析词语在词中的表达效果。
第三章:句子解析【教学目标】1. 掌握《浣溪沙》中的重点句子。
2. 理解句子在词中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内容】1. 解析《浣溪沙》中的重点句子。
2. 分析句子在词中的表达效果。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浣溪沙》中的重点句子。
2. 分析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如描绘景象、表达情感等。
3. 举例说明句子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
【课堂练习】1. 请学生举例说明《浣溪沙》中的修辞手法。
2. 分析句子在词中的表达效果。
第四章:情感分析【教学目标】1. 理解《浣溪沙》的情感内涵。
2. 学会欣赏词人的情感表达。
【教学内容】1. 分析《浣溪沙》中的情感变化。
2. 探讨词人情感的表达手法。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浣溪沙》中的情感变化。
2. 分析情感的表达手法,如直接抒情、寓情于景等。
3. 讨论词人的情感内涵,如忧国忧民、感慨人生等。
【课堂练习】1. 请学生举例说明《浣溪沙》中的情感表达。
浣溪沙 晏殊 教案
浣溪沙晏殊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晏殊《浣溪沙》的文学背景和创作意图。
2.掌握诗歌的形象思维、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3.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诗歌的形象思维、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诗歌的意境分析和情感把握。
三、教学准备1.课文:《浣溪沙》2.教学课件3.教学参考书籍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简介晏殊及其文学成就。
2.引导学生关注《浣溪沙》的题目,了解其词牌特点。
二、课文讲解1.逐句讲解《浣溪沙》的文本,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2.分析诗歌的形象思维,如“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的音乐形象,“去年天气旧亭台”中的时空交错。
3.讲解诗歌的情感表达,如“夕阳西下几时回”的哀愁之情,“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无奈之意。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四、作业布置1.背诵《浣溪沙》。
2.结合诗歌内容,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浣溪沙》的诗歌内容。
2.学生分享背诵诗歌的感受。
二、诗歌意境分析1.分析“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意境,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与酒的关系。
2.分析“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境,引导学生感受时光流转和物是人非。
3.分析“夕阳西下几时回”的意境,引导学生体会哀愁之情。
三、诗歌艺术特色分析1.分析《浣溪沙》的词牌特点,如词牌《浣溪沙》与诗歌内容的关系。
2.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拟人等。
3.分析诗歌的音乐性,如韵律、节奏等。
四、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古典诗词的审美价值。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浣溪沙》的诗歌内容。
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二、诗歌情感分析1.分析“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无奈之情。
2.分析“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情感,引导学生感受怀旧之情。
3.分析“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孤独之意。
三、诗歌创作背景分析1.讲解晏殊创作《浣溪沙》的历史背景。
浣溪沙 晏殊 教案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理解词牌《浣溪沙》的格式和特点。
(3)了解作者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词中的意象和意境。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往事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传统美德。
二、教学重点1. 词牌《浣溪沙》的格式和特点。
2. 分析词中的意象和意境。
3. 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1. 词中意象的把握和意境的体会。
2. author's emotional expression.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词的全文、注释、译文、相关背景资料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心得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词牌《浣溪沙》的格式和特点。
(2)介绍作者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词,理解词意。
(2)学生结合注释和译文,疏通文意,体会词的意境。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词中的意象和意境。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往事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谈谈对词的感悟。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词牌《浣溪沙》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6. 作业布置(1)背诵《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收获的心得体会。
7. 板书设计《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与其他唐代词人的作品,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等。
《浣溪沙》经典教案
《浣溪沙》经典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浣溪沙》这首词的内容和意境,感受词人的情感。
2. 分析词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学习如何运用象征和暗示等手法来传达情感。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浣溪沙》的原文、注释和译文,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
2. 学生提前预习《浣溪沙》,了解词的基本内容和意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浣溪沙》的作者晏殊及其生平,引出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和主题。
2. 学生分享预习时对《浣溪沙》的理解和感受,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二、学习新课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浣溪沙》,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2. 教师逐句讲解《浣溪沙》的原文和译文,分析词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例如,“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中的“新词”和“旧亭台”形成了对比,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则通过象征手法,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无常和轮回的感悟。
3.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词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感受词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例如,词中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同时也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无奈和惆怅。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填空、选择题、简答题等。
2.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强调易错点和难点。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词中的意象、表达技巧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2.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诗词作品,提高诗词鉴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背诵《浣溪沙》并默写一遍。
2. 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作品进行赏析,并写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六、板书设计《浣溪沙》经典教案作者:晏殊内容: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意象:新词、旧亭台、花落、燕归表达技巧:对比、象征、暗示情感表达:怀念、留恋、无奈、惆怅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和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浣溪沙》这首词的内容和意境,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和技巧。
浣溪沙晏殊优质教案
:《黄州突围》《苏东坡突围》
九、全词小结:
全词情景理交融,充分体现了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给我们以生活的启示。
浣溪沙晏殊优质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古诗词
,了解苏轼有关的文学常识。
能力目标: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炼,理解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养成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变故和挫折的习惯。
4、教师由此发问:“然而苏轼是用何种心态去面对这种艰难处境的呢?”
学生沉思中,悠扬的古曲响起,屏幕上出现苏轼的画像及全词内容。教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范读全词。
三、全体学生在乐曲声中初读全词:
四、整体感知全文: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词,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的意思,可以相互讨论帮助。然后请学生发言,大家共同补充完善。教师提醒重点(出示PPT):
学生自由朗读,(出示PPT):正确的读音和节奏。
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先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
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学
家。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他写这首诗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
2、教师问:“这样的情形如果放在一般人身上,他们心里会怎样?”
引导学生答:“愤懑、抑郁、凄凉。”
5.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朗读是诗歌
教学的基础。出示朗读要求,学生可以循序渐进,逐步读出韵味。)
三、想象激情,再现诗情画意
1.读读词的上阙,你看到了什么呢?你听到了什么呢?好,那么请你把看到的听到的,简要地写下来吧。
生个别展示:用自己的话翻译景色描写。
2.如果我们嗅一下呢?你闻到了什么?
(花香,清新的空气,还有水的味道,兰芽,松脂等)
(设计意图: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加上教师充满感情的引读,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中去,从而感受作者的胸怀及心志,理解古诗
《浣溪沙》教案(14篇)
《浣溪沙》教案《浣溪沙》教案(1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浣溪沙》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浣溪沙》教案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大体把握词意。
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练,理解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三词客”“八大家”分别指的是谁,大家知道吗?(“三词客”: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朝词人苏轼的一首词《浣溪沙》,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
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
他写这首词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
下面我们看一下这首词的内容。
二、初读诗词,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借助注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2.指名读,生评价。
(注意读出节奏、情感)3.范读,齐读。
三、再读诗词,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词,并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的意思,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帮助,然后请学生代表发言,大家共同补充完善。
(子规——杜鹃鸟;白发——代指老年人;黄鸡——代指时光流逝。
)2.再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参考:词人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感悟到人生需乐观的哲理。
)3.交流对词意的理解。
(在蕲水的清泉寺游历,清泉寺面对着兰溪,兰溪的水向西流去。
山下兰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土。
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杜鹃的啼叫声。
谁说人生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你看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奔流!不要在老年时感慨时光流逝。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1)词中有画,让我们轻轻地读读这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山下兰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土。
浣溪沙 晏殊 教案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理解词牌《浣溪沙》的格式和特点。
(3)了解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词的音乐美。
(2)分析词中的意象,体会词的意境。
(3)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二、教学重点1. 词牌《浣溪沙》的格式和特点。
2. 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 词中的意象分析和意境体会。
三、教学难点1. 词中意境的体会。
2.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课件。
2. 参考资料:关于晏殊的生平介绍、词牌《浣溪沙》的格式特点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古琴曲《浣溪沙》,让学生感受词的音乐美。
(2)介绍词牌《浣溪沙》的由来和格式特点。
2. 学习词牌《浣溪沙》(1)分析《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格式,让学生了解词牌的规律。
(2)引导学生关注词牌中的韵律和节奏。
3. 了解晏殊(1)介绍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分析《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
4. 分析词中的意象(1)让学生反复朗读词,体会词的音乐美。
(2)分析词中的意象,如“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等。
5. 体会意境(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词中的意境。
(2)讨论词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6. 欣赏与评价(1)让学生发挥审美情趣,欣赏词的美。
(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
7. 小结与作业(2)布置作业:让学生背诵《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并了解其他晏殊的词作。
六、教学拓展1. 比较晏殊的其他词作,如《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和《浣溪沙·一曲新词酒再一杯》的异同。
2. 让学生思考晏殊的词作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的意义和影响。
《浣溪沙》学案
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高一年级古诗文鉴赏学案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有感情地诵读诗词。
2.把握涵义。
熟读背诵诗词。
二、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1.晏殊,字,北宋前期派词人之一,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
抚州临川文港乡人。
十四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
之后到秘书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贤殿学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岁时过世。
性刚简,自奉清俭。
能荐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
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主要作品有。
2.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和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二)目标突破
1.诵读诗词,把握涵义。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这两句看似写实,其实实中有虚,有情有理,请赏析。
3.这首诗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三)课堂小结
三、学习心得
1。
晏殊《浣溪沙》教案
晏殊《浣溪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浣溪沙》;(2)理解《浣溪沙》的创作背景及作者晏殊的生平和创作风格;(3)分析《浣溪沙》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境、修辞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浣溪沙》;(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晏殊的思想感情,体会友谊的可贵;(2)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培养热爱文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地朗读和背诵《浣溪沙》;(2)理解《浣溪沙》的创作背景及作者晏殊的生平和创作风格;(3)分析《浣溪沙》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把握《浣溪沙》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2)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浣溪沙》的教学内容,了解晏殊的生平和创作风格;(2)收集相关资料,如诗人生平、作品鉴赏等;(3)准备教学课件和道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浣溪沙》,了解作品背景;(2)搜集与晏殊相关的资料,了解其生平和创作风格;(3)准备课堂讨论和分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晏殊的生平和创作风格;(2)引导学生关注《浣溪沙》的,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朗读《浣溪沙》,感受韵律美;(2)引导学生逐句翻译,理解诗句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浣溪沙》的意境和修辞手法;(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解读(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友谊的可贵;(2)分析《浣溪沙》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境、修辞等。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浣溪沙》。
五、课后作业1. 背诵《浣溪沙》;2. 写一篇关于《浣溪沙》的鉴赏文章,不少于300字;3. 选择一首晏殊的其他作品进行自主学习,下节课分享。
浣溪沙 导学案
长铁一中导学·学案《浣溪沙》学案科目语文年级初一班级姓名课型新课主备人审核人导学时间第周学习目标知识1、了解作家作品。
2、理解诗歌内容。
3、能背诵默写本诗。
4、能鉴赏诗中名句。
能力通过品析诗句感受诗人情怀情感1、能感受诗人伤春惜时之意。
2、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教材分析重点1.理解诗歌内容。
2.背诵、默写本诗。
难点1、感受诗人情怀。
2、鉴赏诗中名句导学操作过程设计(含导学方法、学法指导、课练、作业安排等)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作者简介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1]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
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2、作品简介这是一首抒发闲愁的词。
即是悼惜残春之感。
这首词主要写作者新词对酒的优雅闲适生活和对暮春残景的叹惋惆怅,抒发了春光易逝,人生易老,富贵难久的“闲愁”,表现了作者生活的优裕和精神生活的寂寞空虚,典型地反映了北宋前期达官显贵们的精神状态。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朗诵2、翻译诗歌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3、提出疑难点。
拓展提升发展能力词的上阕主要写持酒听新词,意兴无穷,但是突然记起去年也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一样的天气,一样的亭台,一样的“一曲新词酒一杯”,此时感到光阴的流逝,不可追回,虽有富贵,犹有不足,因而未免深深叹息。
浣溪沙导学案
浣溪沙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预习检测 (1)三、全诗译文 (3)四、中心思想 (4)五、读文感知 (4)六、考试常见题型及答案 (5)一、学习目标学习《浣溪沙》,首要目标是理解词的基本内容和意境,掌握词中的生字新词,能够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词。
其次,要通过深入分析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领略词人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体会其艺术魅力。
此外,还应通过学习这首词,提升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最后,希望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将这首词的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此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个人修养。
二、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浣溪沙》一词中,“一曲新词酒一杯”描绘了词人________的生活状态。
答案:饮酒作词2.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词中,词人通过描绘________和________的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答案:花落;燕归二、选择题1. 下列对《浣溪沙》一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去年天气旧亭台”一句中,“旧”字传达出物是人非的感慨。
B. “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C. 全词情感基调低沉,词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了对人生的消极态度。
D. 词中的“小园香径”是词人独自徘徊、沉思的地方,也是全词情感的寄托。
答案:C(全词情感基调并非低沉,词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抒发的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而非对人生的消极态度。
)2. 《浣溪沙》一词中,“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的含义是()A. 询问夕阳何时落下B. 感叹夕阳美景难以长久C. 询问美好的时光何时能够重现D. 表达对夕阳下美景的留恋答案:D(这句词表达的是词人对夕阳下美景的留恋和不舍,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三、简答题1. 请简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词的艺术特色。
答案:“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词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晏殊《浣溪沙》学案
晏殊《浣溪沙》学案一、学习目标1、在吟诵背诵中感受本词语言清丽自然的特色。
2、体会本词的意境,感悟词人所表达的深刻感受。
二、学法指导学生先在查阅资料和借助书下注释的基础上理解本词的大意,再通过重点字词和关键句子的讲解,引导学生去不断地挖掘本词的深刻内蕴,多角度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预习内容1、根据前一节课中学过的有关词的知识,回答这首词从字数和结构上分类分别属于和。
2、你对作者晏殊了解多少?他在写这首词时的境况和心情是怎样的?晏殊是时期的词人,《浣溪沙》是词的,它选自。
3、学有潜力的同学还可以思考下一部分中出现的问题。
四、课堂学习重点内容(1课时完成)1、作者和词作的简介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十三岁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他是北宋前期较早的词家,作品大多反映富贵悠闲的生活,但他的词艺术成就较高,能以疏淡闲雅的语言写出较深的含义,音韵和谐,意境清新。
这首词选自《珠玉词》。
《浣溪沙》是词牌名,即曲的谱子。
《浣溪沙》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上下两片(也叫上下两阕),各有三个七字句,一、二、三、五、六句押同一个平声韵。
这首词写作者在暮春时节的思绪,表现了年华易逝的伤感。
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诵名句。
2、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1)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一首。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同新歌。
(2)去年天气旧亭台。
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3)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无可奈何:不得已。
花落去:花谢,点明节令是暮春。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知识学习方法指导语文的学习,很多人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认为高中之前,其实也是有捷径可走。
那就是把语文的知识点细化,各个击破。
中考语文的考点分析下来可以看到有几块:一、字词部分(包括成语)大概是6分左右。
《浣溪沙 身向云山那畔行》专题学习导学案
《浣溪沙》专题学习导学案班别:姓名:一、温故:二、知新鉴赏:“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拓展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词中所写是什么季节?从哪里看出来?(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清幽。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四、填词:1、选择最适合的句子填入横线①选择:《浣溪沙》【清代】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浣溪沙》导学案(教师版)
《浣溪沙》导学案(教师版)一、情境导入,设置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诗词,并背诵。
3.品读词人的思想感情。
导入:北宋有一位太平宰相,富贵词人,他叫做晏殊。
晏殊生于承平之时,少年得志,后官至宰相。
过着“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地位、思想感情,决定了他的诗词作品如珠似玉,温润秀洁,字里行间只有些许淡淡的闲愁。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浣溪沙》,品味其中所抒发的悼惜残春之感。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自主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诗词,注意词的节奏。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自主翻译:唱一曲新歌举起美酒一杯,依旧是去年的景象旧时的亭台。
夕阳西下何时再回来?无可奈何纷纷落花已飘去,好像曾经见过的燕子今又飞回来。
在小园中带着幽香的小径上我独自徘徊。
4.小组合作:赏析①.“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②“夕阳西下几时回?”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④.“小园香径独徘徊”三、展示交流,点拨释疑①.“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只身一人,新词“一曲”,清酒“一杯”,孤单冷寂,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新——唱新词,旧——唱词喝酒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惆怅情思。
②“夕阳西下几时回?”既写景,又是对心情的反映,倾吐了满腔的沉郁,抒发不尽的幽思。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既流露了对繁华易尽的“无可奈何”,也传达出看到旧识重来的欣喜,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起,融入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等景物中,透露出某种生活的哲理。
这两句被誉为:千古奇偶④.“小园香径独徘徊”一个“独”字写出了词人的落寞孤独。
四、总结归纳,检测评价【思想感情】【总结】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
全词语言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耐人寻味。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浣溪沙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浣溪沙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浣溪沙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
2、体会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
3、背诵全词。
教学手段: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苏轼、古曲。
教学步骤:一、导入,并展示“学习目标”(出示PPT):一首词的意境往往是由画面构成的,我们要学会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每一首词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我们今天要体会的是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
二、苏轼及背景介绍(出示PPT):“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PPT出示:三词客、八大家分别是——三、教师范读全词,出示PPT提示: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出示PPT):正确的读音和节奏。
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先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
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
他写这首诗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
2、教师问:“这样的情形如果放在一般人身上,他们心里会怎样?”引导学生答:“愤懑、抑郁、凄凉。
”4、教师由此发问:“然而苏轼是用何种心态去面对这种艰难处境的呢?”学生沉思中,悠扬的古曲响起,屏幕上出现苏轼的画像及全词内容。
教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范读全词。
三、全体学生在乐曲声中初读全词:四、整体感知全文:1、学生自由朗读全词,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的意思,可以相互讨论帮助。
然后请学生发言,大家共同补充完善。
教师提醒重点(出示PPT):子规—布谷鸟;白发—代指老年;黄鸡—代指时光流逝。
2、再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参考:词人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感悟到人生哲理。
五、由苏轼的心境引入画面赏析:1、教师提问:“大家觉得苏轼在游清泉寺时心情是怎样的?”对学生各种不完全的回答,教师随机引导。
2、教师引导:“如果我们能体会出这幅画面的意境,也许我们就能体会出词人的心情。
下面请大家伴随着悠扬的乐曲,走进这幅画面,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一会儿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浣溪沙晏殊导学案练习题
阅读内容浣溪沙晏殊主备初二语文组使用者审核教研组课型阅读时间阅读目标1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2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阅读重点1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2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阅读难点学法导航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点拨学习活动环节一:激趣导入,目标领航(明标)1默写浣溪沙晏殊2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a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b去年天气旧亭台。
去年天气:旧亭台:c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几时回:d无可奈何花落去。
无可奈何:花落去:e似曾相识:意思是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f小园香径独徘徊。
香径:徘徊:3诗意对照:环节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自学-查)1本词的名句是:2本文的体裁属于( )浣溪沙是( )1.这首词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2.所写的季节是什么时候?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4.这首词传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环节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互学-查)主旨探讨:本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怅惘和对春天消失的惋惜之情。
环节四:精讲点拨,释疑解难(导学-查)1.诗人徘徊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和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图。
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情怀,这是运用了的表现手法。
2.“”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词好在哪里。
3、“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4、这首词是怀人之作,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至少写两句)环节五:学以致用,巩固拓展(测评)1“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透露出作者的情感;词中“”一句已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社会人生中无法言喻的无奈,都可以用此语感叹一番。
2“小园香径独徘徊”写了什么内容,与词中的哪一句相呼应?“独”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3词人通过什么时节哪些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感?4词中构成“新”与“旧”对比的词句是。
浣溪沙 晏殊 教案
浣溪沙·晏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浣溪沙》。
(2)理解《浣溪沙》的创作背景、词语含义和诗句意境。
(3)分析晏殊的词风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浣溪沙》。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晏殊词作的美学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
(2)领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浣溪沙》。
(2)理解《浣溪沙》的诗意和晏殊的词风特点。
(3)掌握鉴赏古典诗词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1)诗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2)晏殊词风特点的把握。
(3)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晏殊及其词作特点。
(2)提问:《浣溪沙》的创作背景和词作风格。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浣溪沙》,感受词作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词作内容,体会词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词作中的意象、情感和意境。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浣溪沙》的诗意和晏殊的词风特点。
(2)解析词作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5. 巩固练习(1)让学生朗读并背诵《浣溪沙》。
(2)进行词作填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浣溪沙》。
3. 推荐阅读其他晏殊的词作,了解其词风特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词作鉴赏文章:评估学生在文章中对《浣溪沙》的解读、分析和表达能力。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浣溪沙》的试题,检验学生对词作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浣溪沙》的意境。
浣溪沙晏殊教学教案设计
浣溪沙·晏殊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了解作者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分析并欣赏《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词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 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 词歌的节奏和韵律特点。
三、教学难点1. 词中意境的感悟和情感的体会。
2.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词的文本、作者简介、词的译文、相关图片等。
2. 准备《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音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词的美感。
(2)引导学生关注词的,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作者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讲解词的文本,解释字词含义,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析词的结构、节奏和韵律特点。
3. 赏析词歌(1)引导学生感悟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2)欣赏词歌的艺术特色,如对仗、比喻、典故等。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自主翻译词歌,并用自己的话概括词的主题。
(2)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词歌,并进行相关练习。
6. 板书设计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浣溪沙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浣溪沙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浣溪沙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在吟诵背诵中感受本词语言清丽自然的特色。
2、体会本词的意境,感悟词人所表达的深刻感受。
教学重、难点:能熟读成诵并正确默写。
能理解词作大意,领会作者创作意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你对作者了解多少?作者和词作的简介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十三岁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他是北宋前期较早的词家,作品大多反映富贵悠闲的生活,但他的词艺术成就较高,能以疏淡闲雅的语言写出较深的含义,音韵和谐,意境清新。
这首词选自《珠玉词》。
“浣溪沙”是词牌名。
《浣溪沙》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上下两阕(也叫上下两片),各有三个七字句,一、二、三、五、六句押同一个*声韵。
这首词写作者在暮春时节的思绪,表现了年华易逝的伤感。
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诵名句。
二、学习过程:1、朗读词注意停顿和节奏2、赏析: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1)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一首。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同新歌。
(2)去年天气旧亭台。
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3)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无可奈何:不得已。
花落去:花谢,点明节令是暮春。
(5)似曾相识:意思是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6)小园香径独徘徊。
香径:花间小路。
徘徊:来回走。
3、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词中关键词句所蕴涵的哲理和感情。
(1)“去年天气旧亭台。
”“去年”二字把今昔两幅相同的画面重叠在一起了,问题一:你知道作者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变故吗?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文中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仔细体会思考“夕阳西下几时回?”这句话的含义。
2024年最新浣溪沙教学设计浣溪沙教案设计晏殊
2024年最新浣溪沙教学设计浣溪沙教案设计晏殊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晏殊的《浣溪沙》,教学内容为教材第四章《宋词欣赏》的第二节。
详细内容包括对《浣溪沙》的词牌、韵律、意境进行分析,探讨晏殊的词风及艺术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浣溪沙》的词牌特点,了解宋词的韵律美;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3.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理解晏殊词风与其他词人的差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晏殊的词风及艺术特点,掌握《浣溪沙》的词牌特点。
教学重点:分析《浣溪沙》的意境,品味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古典诗词的韵律美,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晏殊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浣溪沙》的词牌特点。
3. 诗词鉴赏:a. 学生自读《浣溪沙》,感受词的意境;b.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词中的意象,如“燕子”、“梨花”等;c. 讲解晏殊的艺术特点,如清丽脱俗、含蓄委婉等。
4. 例题讲解:分析《浣溪沙》的词牌结构,讲解词的平仄、对仗等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首《浣溪沙》,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浣溪沙》的情感表达,分享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浣溪沙》教案设计2. 内容:a. 词牌特点:平仄、对仗、韵律;b. 意象:燕子、梨花、杨柳;c. 情感:离愁、思念、哀怨;d. 晏殊词风:清丽脱俗、含蓄委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浣溪沙》的情感表达,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这首词的理解。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从意象、情感、词风等方面进行阐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晏殊的其他作品,如《临江仙》、《鹧鸪天》等,进一步了解晏殊的词风。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诗词社团,提高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诗词鉴赏环节;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浣溪沙导学案
1 、作者作品
晏殊( 9 9 1 - 1 0 5 5 ),字同叔,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抚州 ( 今江西临川 ) 人。
景德初年,他刚十四岁,就以“ 神童” 的才名应殿试考中进士。
在西溪任上常讲学,后人建有晏溪书院,故西溪又称“ 晏溪” 。
仁宗庆历中,晏殊官至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平章事 ( 宰相 ) 兼枢密使。
为官清廉,秉直从政。
他曾上书皇帝,主张严格选任州郡长官,量才录用地方知县,清除庸劣不称职者,这份万言书声震一时。
晏殊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 ( 长短句 ) ,尤擅小令。
风格婉约,历有“ 此宗令词之专精者,首推晏殊” 的评价。
他的名作《浣溪沙》中的“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历来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晏殊曾多次担任参知政事,兼枢密使,这是相当于宰相的职位,官位显赫。
晏殊经常在家中招待客人,宴席之间总伴随着歌声、乐声,因此晏殊的作品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
2 、诗词大意
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 1 )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一首。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同新歌。
( 2 )去年天气旧亭台。
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 3 )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 4 )无可奈何花落去。
无可奈何:不得已。
花落去:花谢,点明节令是暮春。
( 5 )似曾相识:意思是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 6 )小园香径独徘徊。
香径:花间小路。
徘徊:来回走。
诗意对照: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
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夕阳西下几时回。
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
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
小园香径独徘徊。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3 、诗词赏析
赏析上片:起句“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 写对酒听
歌的现境。
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
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 去年” 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暮春天气,一样的清歌美酒。
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和去年大不相同了。
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 夕阳西下几时回?” 夕阳西下,是眼前景。
夕阳西下” 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它东升再起,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细味“ 几时回” 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期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细腻心态。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
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上片小结: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板书:怀旧,感伤年华易逝;)
赏析下片: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
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 无可奈何” ,这一句承上“ 夕阳西下” ;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 几时回” 。
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 无可奈何” 、“ 似曾相识” 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意境非常深刻,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
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 似曾相识” 罢了。
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
下片小结:
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
(下阙板书:惜春,悼念春光难留。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主旨探讨:本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怅惘和对春天消失的惋惜之情。
艺术赏析:本词具有怎样的艺术魅力?
这首词用语清新,明白如话,音律和谐。
词意极为深广,从极为平常的时序转换中引出富含人生哲理的启迪。
3 、文章脉络梳理:
一曲新词酒一杯富贵闲适的生活去年天气旧亭
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夕阳西下几时回就眼前之景来抒写情怀无可奈何花落去悼惜的情感
似曾相识燕归来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小园香径独徘
徊惆怅的感情更为强烈
1、数论是人类知识最古老的一个分支,然而他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与其最平凡的真理是密切相连的。
2、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
3、我总是尽我的精力和才能来摆脱那种繁重而单调的计算。
4、一个数学家越超脱越好。
5、数学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
6、数学是锻炼思想的体操。
7、整数的简单构成,若干世纪以来一直是使数学获得新生的源泉。
8、数学是研究抽象结构的理论。
9、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
10、数学方法渗透并支配着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分支。
它愈来愈成为衡量科学成就的主要标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