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语法

合集下载

构式语法

构式语法

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理论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研究方法论,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兴起的。

构式语法理论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构式表示与人类经验有关的重要情景”,“是语言系统中的基本单位”;语法有生成性,但“非转换的”,一个个语法格式,亦即构式,并不是如转换生成语法学派所说的那样由生成规则或普遍原则的操作所产生的副现象(epiphenomena);除包含在语法格式即构式之内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外,“构式本身也有意义”,不同的构式有不同的构式意义;任何一个构式都是形式和意义的对应体。

Goldberg认为,假如说C是一个独立的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的结合体,而且其形式和意义的任何特征都不能完全从C这个构式的组成成分或其他的构式中预测,就称之为构式。

构式分为实体构式和图式构式。

其中,语素、词、复合词以及全固定的习语叫做实体构式(substantive construction),这些构式在词汇上是固定的(lexical fixed)的,即其组成分子不可替代,而半固定习语以下的构式都被称作图式构式(schematic construction)。

(Fillmore,Kay & O’Connor,1988)这样就使得实体构式到最抽象的图式构式一起构成了一个连续体,通常情况下实体构式只有一个实例,而图式构式则包括部分或全部开放的结构或抽象句型。

在图式构式中,实例例释(instantiated)某个图式构式,而这个图式构式则允准(license)这些实例。

构式语法主要有三个特点:单层面—不可逆性、信息的综合性和共性—遗传等级模式。

单层面—不可逆性是指构式语法认为它是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转化(no derivation),Kay(1995)认为,当且仅当某种语言中存在一套构式,而这些构式能够组合起来产生一个句子的表层结构和语义的确切表征式,这个句子才被语法确认为合格。

《2024年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范文

《2024年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范文

《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篇一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一、引言构式语法理论,自其提出以来,已在语言学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

这一理论以其独特的方式对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进行了解释。

本文将就构式语法的概念、其特点及在语言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深化我们对构式语法的理解,更好地运用它来解析和描述语言现象。

二、构式语法的概念及特点构式语法,也被称为使用语法,其基本理念在于强调语言的构式在语言表达和理解中的重要性。

该理论认为,语言的构式是由词汇、句法、语义等元素共同构成的,是语言的基本单位。

每个构式都有其特定的形式和意义,并且形式和意义之间存在固定的对应关系。

构式语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形式与意义的对应性:构式语法强调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即语言的形式直接决定其意义。

2. 构式的多功能性:构式不仅具有句法功能,还具有语义功能,可以表达多种意义。

3. 语言的生成性:构式语法认为语言具有生成性,即通过组合不同的构式,可以生成新的语言结构。

三、构式语法在词语句法、语义中的应用1. 词语句法:在词语句法方面,构式语法通过分析不同构式的组合规则和变化规则,来解释词组的构成和变化。

例如,通过分析不同词类的搭配规则和句法结构,可以解释不同词组的意义和用法。

2. 语义分析:在语义分析方面,构式语法注重构式的整体意义和特定构式的多义性。

通过分析不同构式的语义特征和关系,可以更准确地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义。

同时,通过考察特定构式的多义性,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

四、构式语法的优点与局限性(一)优点:1. 增强了语言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构式语法通过分析语言的构式,使我们对语言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2. 有助于揭示语言的规律性:构式语法认为语言具有生成性,通过分析不同构式的组合和变化规则,可以揭示语言的规律性。

构式语法研究综述

构式语法研究综述

构式语法研究综述
构式语法是一种较新的语言学理论,旨在探究语言中的构式,即词汇
搭配结构。

它认为语言中的意义是通过各种搭配结构实现的,因此,构式
语法致力于探究词汇的内部结构及其与句法结构的联系。

以下为构式语法
研究的一些主要内容:
1.构式的概念:构式是由词汇和句法成分组成的语言结构。

它描述了
语言中词汇搭配的特点,例如,动词与它后面的名词搭配形式,介词与它
后面的名词短语搭配形式等。

2.词典构式学:研究构式在词典中的表现形式,包括词典中的例句和
例句中的构式。

3.搭配性:探究不同词汇之间的搭配,例如,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
动词与介词的搭配等。

4.句子构式:研究句子中词汇的组合方式,例如,主语与谓语的组合、动词与宾语的组合等。

5.结构倒位:探究句子中词汇顺序变化对句子意义的影响,例如,主
语-谓语结构与谓语-主语结构的差异。

6.权衡分析:研究在不同语言结构之间进行权衡的语言处理过程,例如,词语顺序与词性的权衡、语言认知成分的权衡等。

构式语法是将词汇与语法结构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它通过研究构式结构,探究语言的内部机制,从而提高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2024年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范文

《2024年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范文

《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篇一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一、引言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中,构式语法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语法理论,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

构式语法理论强调词语句法与语义的多功能性,将语言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动态的系统。

本文旨在解释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并对其在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构式语法理论是一种基于认知的语言学理论,它认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构式,即具有特定形式和意义的语法结构。

构式语法强调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是相互依存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构成语言的基础。

在构式语法中,词项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构式紧密相连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语言的整体。

三、词语句法与语义的多功能性1. 词语句法的多功能性构式语法认为,词语句法具有多功能性。

在语言使用中,同一个词项可以在不同的构式中发挥不同的语法功能。

例如,动词“吃”在不同的句子中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如“吃苹果”中的行为动词,“吃完”中的完成态动词等。

这种词项在不同构式中的语法功能的变化,使得语言更加丰富和灵活。

2. 语义的多功能性构式语法也强调语义的多功能性。

在语言使用中,同一个词项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这种意义是由其所在的构式所决定的。

例如,“快乐”这个词项在不同的语境和构式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如“他非常快乐地笑了”中的情感状态,“快乐的节日”中的节日氛围等。

这种词项在不同构式中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使得语言具有更加丰富的表达力。

四、构式语法的应用构式语法理论在语言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研究构式的形式和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的规则和用法。

其次,构式语法也为自然语言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构式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实现更加准确和高效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构式语法 整体意义-定义说明解析

构式语法 整体意义-定义说明解析

构式语法整体意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构式语法是一种语言学理论,它关注的不是单个词语或短语的结构和意义,而是句子和篇章的整体结构和意义。

它通过分析句子中的各种构式(即固定的语法模式)来揭示句子中的语法结构和意义关系。

构式语法的出现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结构和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在语言学中的应用以及对整体意义的贡献。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构式语法,并认识到它对语言学研究和语言教学的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和本文的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以及构式语法在语言学中的应用,同时重点讨论构式语法对整体意义的贡献。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强调构式语法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构式语法的研究方向。

通过这样的结构,我们将全面系统地介绍构式语法及其对整体意义的影响,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逻辑框架。

1.3 目的:本篇文章的目的在于探讨构式语法在语言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整体意义的贡献。

通过对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和在语言学中的应用进行介绍,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构式语法的概念和原理,同时也展示构式语法对于理解语言整体意义的重要作用。

最终,我们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文的阐述,对构式语法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并意识到它对于语言学研究和语言理解的意义和价值。

2.正文2.1 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构式语法是一种语言学理论,它强调语言中的结构和整体意义的关系。

在构式语法中,句子被看作是多种语法结构的组合,而这些结构被称为构式。

构式可以包括词汇、短语、句子甚至更大的单位。

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点:1. 结构的重要性:构式语法认为语言的结构对理解整体意义至关重要。

句子中的各个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整体意义的关联都是构式语法关注的重点。

构式语法研究

构式语法研究

构式语法研究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简称CxG)是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兴起的一种语法理论和适应几乎整个语言门类的研究方法和流派。

构式语法脱胎于认知语法,是对形式语法的悖逆,在本质上属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但是目前已经具有独立作为语言研究范式的特征,在一定意义上,构式主义已经形成独立的研究流派。

在构式语法理论介绍到中国之前,中国语法学者已经有了类似构式主义的思想,不过没有上升到系统的理论。

世纪之交,构式语法被引入我国语言学界。

张伯江(1999)运用构式语法对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进行探讨,这是国内最早运用构式语法思想对汉语进行研究的文献。

之后有一批学者对构式语法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评介。

10多年来,对引介(含翻译、评述等)国外构式语法理论倾力较多的学者有董燕萍、梁君英、张伯江、牛保义、王寅、陆俭明、张韧、严辰松、陈满华、刘正光、袁野、刘玉梅、吴海波等。

构式语法在我国的影响日趋增长。

中国的构式语法研究历程虽然只有十多年,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研究领域,但是已经在构式语法的理论内涵、研究范围、研究方法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探索,尤其近年来已成相当的规模,但还未形成一个很完善、系统性很强的理论。

构式语法的运用和应用研究,还处于探索或起步阶段,需要做更多实践性研究。

具体来说,可以分述如下:(1)探讨构式语法的原典理论,对该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论内涵进行了较多的讨论,包括考察其理论优势和缺陷,并尝试探讨对其进行富有建设性的调整、改进,出现了在重要研究阵地上进行热烈的学术争鸣的现象。

这方面比较突出的研究者有陆俭明、石毓智、王寅、陈满华、袁野、严辰松、张辉、徐盛桓、熊学亮、董成如等。

(2)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对语言事实特别是汉语事实进行观察、分析和解释。

我国学者们很注意用汉语事实来验证构式主义方法,一些论文挖掘出了汉语里有特色的具体构式,他们的研究深化了对汉语事实和规律的认识,到目前为止,构式个案研究已达到一定数量,其中有一些个案研究在构式语法理论视角下对所研究的汉语现象做了比以往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对研究方法的探讨也做了很好的尝试。

构式语法举例

构式语法举例

构式语法举例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构式语法,这可有意思啦!比如说“吃食堂”,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构式。

咱平常不就说“去食堂吃饭”嘛,但“吃食堂”就很特别呀,并不是真的在吃食堂这个建筑,而是在食堂里吃饭的意思,多奇妙啊!还有“晒太阳”,是真的在吃太阳吗?当然不是啦,是享受阳光的照射呀,你说神奇不神奇!
再说说“养病”,病怎么养呀?其实是在说照顾生病的自己,让身体恢复健康呢。

就好像我们养宠物一样,要好好照顾它们,让它们茁壮成长,那我们生病的时候也需要“养”呀!
“下雨了,快收衣服”,这句话里也藏着构式语法哦。

“收衣服”,衣服怎么收呢?其实这里表达的是把衣服收起来,避免被雨淋湿这个行为。

这就好像我们把宝贝的东西藏起来保护一样。

然后还有“打车”,不是去打出租车这辆车,而是要乘坐出租车呀。

这就跟骑马一样,不是打马,而是骑在马背上嘛。

构式语法就是这么神奇,看似简单的几个字组合在一起,就有了特别的意思。

这就好比搭积木,不同的积木搭在一起,就能建成各种各样有趣的造型。

咱平常说话如果多留意这些,能发现好多好玩的构式呢!
总之啊,构式语法真的无处不在,它让我们的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趣。

不是吗?大家平时也可以多找找这样的例子呀,一定会让你对语言有新的认识呢!。

构式语法与互动语言学

构式语法与互动语言学

构式语法与互动语言学在语言学领域中,构式语法与互动语言学是两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介绍构式语法和互动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并探讨它们在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和意义。

构式语法是一种基于语言结构的语法理论。

它强调语言结构的重要性,认为语言是由各种构式组成的。

构式是指一种具有固定结构和功能的语言单位,可以是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甚至更大的单位。

构式语法通过对不同构式的分析和描述,揭示了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和语法规则。

构式语法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语料库研究和实证研究。

语料库研究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语言实例来揭示构式的使用规律和语法规则。

实证研究则通过实验和调查等方法,验证和探索构式语法的假设和理论。

互动语言学是一种基于交际行为的语言学理论。

它关注语言的使用和交流过程,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和交际目的。

互动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动态的、灵活的交际工具,语言的使用是社会互动和意义协商的结果。

互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对话分析和情境分析。

对话分析通过对真实对话的细致分析,揭示语言交际中的规律和模式。

情境分析则从社会和文化角度分析语言使用的背景和语境,探讨语言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构式语法和互动语言学的研究内容有很多重叠之处。

它们都关注语言的使用和交际过程,强调语言的功能和意义。

构式语法研究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和语法规则,而互动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社会功能和交际目的。

两者可以相互补充,深化对语言的理解和解释。

在语言学研究中,构式语法和互动语言学的应用十分广泛。

构式语法可以用于语言描述和分析,揭示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和语法规则。

互动语言学可以用于对话分析和交际研究,理解语言的社会功能和交际目的。

两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语言现象,推动语言学的发展。

构式语法和互动语言学是语言学领域中两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它们关注语言结构和语言使用,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揭示了语言的规律和意义。

在语言学研究和语言教学中,它们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

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

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引言随着语言学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词语句法和语义的多功能性。

正是这种多功能性使得我们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词语,并且理解其不同的含义。

在构式语法理论中,这种多功能性得到了进一步的解释和研究。

本文将对构式语法理论进行解释和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词语句法和语义的多功能性。

一、构式语法的概念构式语法是一种研究语言结构的理论框架,强调词语和语法结构之间的关联关系。

它认为语言结构是由一系列具有特定功能的词语构成的,而这些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具备不同的语义功能。

构式语法主张通过研究这些词语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结构和意义。

二、构式语法的原理和特点构式语法有几个重要的原理和特点,其中包括:1. 构式的多功能性构式语法认为词语具备多个语义功能,并且在不同的句子结构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例如,“打”这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可以表示“打篮球”、“打电话”、“打印文件”等不同的动作。

这种多功能性使得词语在语言交流中具备了灵活性。

2. 构式的灵活性构式语法提出,同一个构式可以在不同的句子中具备不同的结构和语义功能。

例如,“主语+谓语+宾语”是一个常见的构式,它可以表示不同的动作或状态,如“我喜欢这本书”、“他看见了你”、“她买了一辆新车”等。

构式的灵活性使得我们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和表达意义。

3. 构式的依存关系在构式语法中,词语之间存在着依存关系。

每个词语都具备特定的功能,而这些功能通过依存关系来实现。

例如,动词的语义功能可能依赖于宾语的存在与否,名词的语义功能可能依赖于前置定语的补充等等。

构式的依存关系对于构建句子的结构和理解语义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构式语法的应用构式语法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其中包括:1. 语言教学构式语法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词语和语法结构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语言学习的效果。

通过研究不同构式的多功能性和灵活性,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语言并理解不同语境下的意义。

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

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

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
构式语法是一种基于构式的语法理论,它将语言结构看作是由构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所组成的。

在构式语法中,语言结构被描述为由一个或多个基本构式组成的层次结构,并通过语法规则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构式语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构式论元结构的描述。

构式论元结构是指一个谓词(动词或形容词)所涉及的一组语言单位,这些语言单位与谓词的语义角色相关联。

例如,在句子“The cat chased the mouse”中,谓词“chased”有两个论元,分别是主语“the cat”和宾语“the mouse”。

构式语法中,构式论元结构可以通过一系列构式来描述。

这些构式描述了一个谓词所需的论元数量和类型,以及它们与其他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英语中,一些动词需要一个宾语,而另一些动词需要一个宾语和一个间接宾语。

这些不同的构式可以通过语法规则来描述,并且可以用来分析和生成语言结构。

总之,构式语法是一种基于构式的语法理论,它通过构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来描述语言结构。

构式论元结构是构式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描述了一个谓词所需的语言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构式语法可以用来分析和生成语言结构,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来描述语言的语义和语法结构。

- 1 -。

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

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

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引言在语言学领域,构式语法家族的理论逐渐成为一种被广泛研究的语言分析方法。

构式语法的理论围绕着词语句法和语义的多功能性展开,试图解释句法和语义完备性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对构式语法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解释,并探讨这种理论对于我们理解词语句法和语义多功能性的价值。

一、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1. 构式构式指的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是一种词、短语或句子形式和功能的组合。

在构式语法中,构式被认为是语言单位,它由词汇项和句法范畴的组合构成,具有更具体的语法和语义特征。

2. 词语句法构式语法着重研究词语的句法属性。

在传统语法中,词语常常被归类为某个特定的句法范畴,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而构式语法则将词语从句法层面看作构式的一种,这意味着词语可以在句法结构中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

3. 语义的多功能性语义的多功能性是指一个词语可以在不同的句法结构中表达不同的意义。

传统的语法理论中,词语的语义通常被认为是鲜有变化的,和词语的句法范畴相关。

然而,在构式语法中,一个词语可以通过不同的构式来表达多种不同的意义,语义和句法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

二、构式语法的解释1. 词语句法的多功能性构式语法认为,一个词语可以在不同的句法结构中具有不同的词性和语义。

以动词为例,传统语法认为动词只代表一种词性,例如“跑”只是一个表示动作的词。

而构式语法则认为,“跑”可以作为不同的构式出现,如“跑步”表示一种动作,“跑题”表示一种偏离主题的行为等。

这种多功能性的词语句法使得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解释句子的意义。

2. 语义和句法的互动构式语法进一步强调了语义和句法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句法结构中,一个词语的语义可以通过不同的句法架构来实现。

通过不同的搭配,一个词语的语义可以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发生变化。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语义和句法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

三、构式语法的价值1. 促进语言研究的深入构式语法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分析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全面、更准确地解释语言现象的方式。

论构式语法研究范式

论构式语法研究范式

论构式语法研究范式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是一种研究语言的理论框架,它强调语言结构的构建和使用,将语法结构视为构式的组合。

构式语法强调以短语或词组为基础的语言单位,认为构式是语言学习和使用的基本单位。

本文将探讨构式语法的研究范式,包括构式语法的基本原则、构式的概念和特征、构式之间的关系以及构式语法在实际语言研究中的应用。

构式语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结构倾向性原则(Principle of Structural Saliency),即句法结构的组织和语法功能的分布是基于构式的频率和重要性。

根据这个原则,构式的使用频率越高,它对句法结构的约束力也越强,因此更容易被学习和理解。

此外,构式语法还强调语法知识的建构性和使用性。

即语法的学习和运用是通过不断构建和调整语言构式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学习抽象的语法规则和规则的组合。

这使得构式语法更接近于实际的语言使用过程。

构式是指语言中的一种固定表达方式,它具有一定的结构和语义特征,且在特定的语境下能够产生特定的意义或功能。

构式可以是一个词组,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构式的形式和含义是紧密相关的,其中形式包括词序、词类、词汇选择等方面,而含义则包括语义角色、语义关系等方面。

构式可以通过频率和重要性来界定,常见的构式具有强大的组合性和覆盖性,在不同的语境下能够产生多种意义。

构式之间存在着多种关系,包括组合关系、扩张关系和嵌套关系等。

组合关系指构式之间的组合方式,即构式可以在句子中相互组合形成更大的结构。

扩张关系指构式在不同语境下的扩展和演化,即构式可以在使用中产生新的变种和变体。

嵌套关系指一个构式可以包含另一个构式,形成层次化的结构。

这些关系在语言中共同构成了丰富的句法和语义结构,使得语言能够表达复杂的意义和信息。

构式语法在实际语言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构式语法可以用来分析和描述各种语言现象,如句法结构、语义角色、动词构式、复句结构等。

现代汉语常用构式

现代汉语常用构式

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构式有以下几种:
主语+谓语+宾语:这是最常见的构式,表示一个动作的执行者、动作本身以及动作的承受者。

如:他做了一份报告。

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这种构式表示动作的执行者、动作本身以及动作的承受者,并通过宾语补足语来进一步说明宾语。

如:他给我写了一封信。

主语+谓语+状语:这种构式表示动作的执行者和动作本身,并通过状语来说明动作的具体情况。

如:他正在写信。

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状语:这种构式同时包含了前面三种构式的内容,可以更全面地描述一个动作。

如:他正在给我写一封信。

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这种构式表示动作的执行者、动作本身以及通过间接宾语传递给直接宾语的信息。

如:他告诉我一个消息。

主语+谓语+宾语+间接宾语:这种构式表示动作的执行者、动作本身以及动作的承受者,并通过间接宾语来传递信息。

如:他送给我一本书。

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间接宾语:这种构式同时包含了前面的两种构式的内容,可以更全面地描述一个动作。

如:他送给我一本关于旅游的书。

主语+谓语+状语+宾语:这种构式表示动作的执行者、动作的具体情况以及动作的承受者。

如:他正在做报告的时候,电脑坏了。

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宾语补足语:这种构式同时包含了前面的两种构式的内容,。

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

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

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构式语法是一种理论语法,强调语言符号(如单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和功能。

它分析句子的主要方法是将其分解为构式,其中一个构式由一个核心构成,其他成分是基于核心构造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

一、构式构式是构式语法中最基本的概念,它是由一个核心构成,其他成分是基于核心构造的。

核心是句子中最重要的词语,它是构成句子的基础。

根据不同的语言,核心可以是谓语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

在构式语法中,核心被称为“中心语”。

构式有两种类型:单一构式和复合构式。

单一构式就是只有一个中心语的构式,而复合构式就是有两个或以上的中心语。

常用的复合构式有并列结构和从属结构。

并列结构由两个或多个等价的句子组成,每个句子都有自己的中心语。

从属结构也由两个或多个句子组成,但其中一个句子(即主句)包含着另一个从句,主句的中心语与从句之间有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主句的中心语被称为“支配中心语”,从句的中心语被称为“受支配中心语”。

二、论元论元是指与中心语相关的成分,可以是名词、动词、介词短语、副词短语等。

它们与中心语形成语义上的关系,描述中心语的动作或属性。

而中心语与论元的关系可以通过句法结构体现出来。

在构式语法中,论元被分为两类:核心论元和附加论元。

核心论元与中心语有着必要的、不可缺少的关系,而附加论元则是可选的,对中心语的意义没有直接贡献。

核心论元可以被分为主语和宾语。

主语是中心语的施事者或体验者,宾语是中心语的承受者或受益者。

例如,句子“我吃了一个苹果”中,“我”是主语,中心语是“吃”,“一个苹果”是宾语。

而附加论元则可以是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等,对中心语的描述是可选的。

三、结构在构式语法中,结构是指论元在句子中的排列方式。

结构的不同可以改变句子的意义和重点。

例如,英语中“the cat caught the mouse”和“the mouse was caught by the cat”两句话中的主语和宾语被反置,改变了句子的语序,但仍然表达同一个事件。

《2024年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范文

《2024年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范文

《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篇一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一、引言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中,构式语法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语法理论,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

构式语法理论强调词语句法与语义的多功能性,将语言看作是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系统,在不断的构式化和生成中构建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构式语法的解释和分析,深入探讨其理论和特点。

二、构式语法的概念及其基本观点构式语法,作为一种新型的语法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将语法看作是一种多维度的、多层次的构式系统。

它强调词语句法与语义的互动关系,认为语言不仅仅是单词和语法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创新性的语言系统。

在构式语法中,每个构式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功能,它们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不同的组合和搭配,生成丰富的语言现象。

三、词语句法与语义的多功能性构式语法的核心观点是词语句法与语义的多功能性。

在构式语法中,词语句法不仅仅是指单词的排列顺序和句法结构,更包括词义和句义之间的互动关系。

这种互动关系使得词语句法具有了高度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例如,在英语中,“run”这个单词可以构成多种不同的构式,如“run a race”、“run fast”等,这些不同的构式具有不同的语义和功能。

正是由于词语句法与语义的这种多功能性,使得语言能够表达丰富的意义和功能。

四、构式语法的特点和优势构式语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优势:1. 多维度的分析视角:构式语法将语言看作是一个多维度的、多层次的系统,能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分析语言现象。

2. 强调词语句法与语义的互动关系:构式语法强调词语句法与语义的互动关系,认为语言的意义是通过特定的构式来生成的。

3. 高度灵活性和创新性:由于词语句法与语义的多功能性,构式语法使得语言具有了高度的灵活性和创新性,能够生成丰富的语言现象。

4. 重视语境的作用:构式语法认为语境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的语言教学中应注重语境的创设和应用。

构式语法

构式语法

(二)“意义等于概念化”语义观
Langacker著名的“意义等于概念化”语义观是一 个十分重要的观点 ,他将意义等同于“概念化”,并 将其定义为“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与方式”。他认为意 义和理解必然要涉及识解、语用、语篇功能,以及意义 的范畴化和概念化等问题,所以他重点研究了概念化和 句法成分的语义范畴和关系,并以语义为出发点来论述 语法结构和组织。 “概念化”语义过于强调主观性,而在某种程度上 忽视了意义形成和理解的客观基础,本书将其修补为 “体验性概念化” ,提出了语言和意义的“体验性” 与“多重互动性”。
(一)概念
从构式语法来研究语言的意义在于:可望实现语 言理论的充分性(兼顾中心和边缘现象)和统一(将 语法的认知研究都归结为构式),深化句法与语义的 接口研究(以形义配对体为基准),以进一步批判语 言天赋观、普遍观、自治观、模块观和形式观,拓宽 对人类一般认知能力和语言心智的表征理解。
(二)来源
二、构式:认知语法的核心
象征单位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单位,为了表达一个完 整的思想,绝大多数情况是多个基本单位连用,因此, “构式”被认为是认知语法的核心。
Langacker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征单位所形成 的结构才是构式。一个词素就是一个象征单位,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词素并置,经过整合加工后就形成了一个句 法上相对复杂的表达,这就叫“语法构式”,它是一个 复杂的象征单位,而且在音位串中和语义串这两个层面 上要同时进行整合运作。
(二)分句中心论
1.Halliday的观点: 他认为,分句的不同语法特征既决定了参与者 的类型,也决定了具体分句中所出现的动词类型,主张 将研究对象从词汇层面提升到分句层面 ; 2.Chomsky的观点: 他认为乔姆斯基在语言天赋观、自治观、模块 观和普遍观的统摄下,将语言切分为几大模块,然后聚 焦于句法层面 ,因此,乔氏的TG理论明显具有分句中 心论的倾向 ;

构式语法·动词与构式

构式语法·动词与构式

构式语法·动词与构式构式语法认为,一个句子的意义不仅仅是由出现于其中的动词所决定的,而且还取决于将动词结合起来的构式。

语句义取决于动词义和构式义的互动。

“看不见”“摸不着”的语法构式意义为语句义做出一定的、甚至是重要的贡献。

标签:构式语法动词构式意义互动构式语法理论是近十几年兴起的一种语言分析理论。

其精髓和突出贡献是区分了词汇义和构式义。

构式不仅是个结构形式的问题,构式本身就有其特定的意义。

句子意义不能只根据组成句子的词汇(特别是动词)意义推知,句法结构本身也表示某种独立的意义。

一、简单句构式构式语法主张将动词与构式两者紧密结合来研究语言,并认为这两者的结合构成了语言中的基本句型(王寅,2011:273)。

语言中的基本句型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庞大网络,在该网络中,语义结构以一种最普遍的方式与具体的形式配对。

例如,含有基本论元结构的构式被证明与动态的情景相联:即基于体验的完型,如某人有意将某物转移给另一个人、某人致使某物移动或改变状态、某人经历某事、某物移动等等。

Goldberg(1995)的论元构式理论主要讨论的是语言中极为普遍的简单句构式,这些简单句构式代表了语言的常态。

论元构式本身就具有独立于句子动词的构式意义,这些构式是对反映人类经验的基本动态场景的语义结构的识解,是具有经验基础的格式塔(成军、莫启扬,2012:49)。

Goldberg将基本句子类型看作是论元结构构式,而且认为在多个论元结构构式中出现的实际上是同一个动词。

Goldberg之所以对于简单句构式有着特别的研究兴趣,这是因为在她看来,简单句构式在任何语法理论中都占据着核心位置。

如果能够证明构式在简单句领域内的描写研究中不可或缺,那么就必须认识到构式在语言描写中同样不可或缺。

“简单句构式与反映人类经验的基本情景的语义结构直接相联。

”(Goldberg,2007:5)二、题元与论元(一)题元结构Goldberg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中进一步发展出全新的“构式语法”理论,深入地分析了一些较为常见的构式(如双宾构式、使动构式、动结构式等)的题元结构,从题元结构的角度论述了构式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用构式语法的方法,而不是像词汇中心论那样只关注词汇规则的方法,来分析题元结构的新理论。

构式语法研究综述

构式语法研究综述

构式语法研究综述构式语法是近年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它是一种基于构式的语言分析方法,强调语言结构的整体性和语法和语义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从构式语法的起源、发展、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构式语法的起源和发展构式语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最早的构式语法理论家是美国语言学家Bloomfield。

Bloomfield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了“结构语言学”的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结构系统,可以通过分析语言中的构式来揭示语言结构的特征。

20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Firth提出了“构式语言学”的理论,强调语言结构的整体性和语法和语义的相互作用。

他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的结构是由社会文化因素和语言使用习惯共同塑造的。

60年代末期,美国语言学家Fillmore提出了“框架语法”的理论,认为语言结构是由语言使用者所掌握的概念框架所决定的。

他认为语言使用者在使用语言时会产生一种框架,框架中包含了语言结构和语义信息。

90年代末期,丹麦语言学家Hopper和Thompson提出了“词汇语法”的理论,认为语言结构是由词汇和词汇之间的关系决定的。

他们认为语言使用者在使用语言时会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语用目的选择不同的词汇和词汇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出不同的语言结构。

二、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是基于构式的语言分析方法,强调语言结构的整体性和语法和语义的相互作用。

它认为语言结构是由语言使用者所掌握的概念框架、词汇和词汇之间的关系、语境和语用目的等因素决定的。

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式构式是指由词汇和词汇之间的关系构成的语言结构,它是语言的基本单位。

构式包括词汇构式、句法构式、语篇构式等。

构式是语言结构的基本单位,它反映了语言的整体性和语法和语义的相互作用。

2.概念框架概念框架是指语言使用者所掌握的关于某个概念的知识结构。

概念框架是由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和文化背景决定的,它反映了语言使用者对某个概念的认知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4
三、构式语法研究内容
(一)国外(主要是美国)构式语法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阵营:
1.以菲尔墨和凯伊为代表的词汇语义及标记性构式的研究; 2.以戈德贝格为代表的题元结构的研究,研究范围在动词与 构式的关系,句法格式的特点和成因,词汇层面、语法层面 形式和意义的结合,英语中特殊句式的构式义等方面,也称 为认知构式语法; 3.克劳福德的激进构式语法研究。
.
6
例(2)a的宾语有四个义项[+性状(连绵),+性质(雪山),+性 状(奔流),+性质(春水)],b的宾语只有一个义项[+性质], a除了这四个义项外,又在这四项义项所产生的义场中衍生 了新的义项[+风景如画],这是b所不具备的。
以上例句说明,成分作为构式的构成材料,并不能完全涵盖 构式的全部语义与形式,反过来说,构式除了具有成分的语 义或形式外,还有延伸的语义或形式。
.
7
二、构式语法及其特点
(一)构式语法的相关说明 1.构式语法是以“构式”作为研究出发点或核心的一种语法 理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研究范式。 2.构式语法提出了一种思想:句法不是生成的,一个个的语 法格式不是如转换生成语法学派所说的那样由生成规则或普 遍原则的操作所产生的副现象,词汇项和语法结构两者之间 没有绝对的界限;每种句法格式本身表示某种独立的意义, 不同的句法格式具有不同的构式意义。
中推导出来,如“这件事错不在你,不要太在意了”表达的
就是“不需要过分在意”的意思。但是,近几年来,“不要
太x”又发展出了带有感叹意味的语义,表示x的程度达到了
极限,带有“不能更x了”的含义。这种用法最早引起人们
注意源于一句“不要太潇洒哦”的广告词,之后这种用法被
广泛接受并大量使用,进而逐渐固化下来。
.
8
3.显然,构式语法是在批判转换生成语法的基础上 产生的,与配价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的“动词中心 论”的思想也相对,认为动词不是句子的唯一核心, 它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构式是形式和意义、功能的结 合体,即使是在具体词语缺席的情况下也具有与形 式相应的意义和语用功能。
.
9
构式具有独立于句子中动词、名词或其他成分的 词汇意义的句式意义,可以产生“l+1>2”的表义效 果。汉语中大量无规则的动词、名词搭配现象能够 充分说明“动词中心论”的局限性和构式语法理论 的合理性。
构式语法
小组成员:
.
1
主要内容
一、构式的概念
二、构式语法及其特点
三、构式语法的2020/7/30研究内容
四、“不要太X”构式研究
五、参考文献
.
2
一、构式的概念
1.“构式”(construction)的概念源于戈德贝格 (Goldberg,1995)对构式下的定义:“当且仅当C是 一个形式——意义的结合体<FI,sI>,且形式FI或 意义sI的某些方面不能从C的组成成分或其他先前已 有的构式中严格推导出来时,C是一个构式。”
scaffolding)、“认知模式”(cognitive rood—els)、
“民俗理论”(folk theory.. )等概念。
11
2.非模块性是构式语法区别于生成语法的最显著的 特点之一。模块理论认为语法理论系统是由几个相 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有机构成的模块系统, 语法要分成一部分一部分去研究,句法就是其中一 个模块。
.
12
构式语法强调整体性,认为每个语法构块都是 形式、意义/用法的结合,都要统一起来研究,构 式语法严格避免语用、语义的区别,把语法语义语 用看作是一个整体,而构式作为它们一个基本的组 成单位把这三个方面联系起来。
.
13
3.构式语法是单层级的,不作任何推导。
4.构式语法研究的是形式与意义/用法的对子 (pairing),它研究具体的语言现象,使用无病语料 等,这些都体现了构式语法与生成语法的差别。
b 这马走的脚步快。 c* 这马走的脚步又快。 (2)a窗前拂过的是连绵的雪山和奔流的春水。(冰心《樱花 赞》) b窗前拂过的是雪山。
.
5
例(1)a的宾语有三个义项[+快,+细,+匀],b的宾语只有一 个义项,同时,a除了那三个义项外,还有整体义项[+优良 马种],这个整体义项是在[+快,+细,+匀]三个义项形成的 义场中产生的;在形式上构式“又……又……”也具有独立 性,单独一个“又”不能使用,如c句。
.
15
(二)针对汉语的构式语法研究目前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构式语法理论的探讨; 2.论元结构构式的研究是构式语法的核心内容; 3.特殊构式语义的探讨是汉语构式语法的研究重点; 4.构式语法还注重研究歧义句或多义句,也叫构式的多 义性研究;
.
16
5.词义与构式的互动关系研究也是构式语法研究的一个 重要课题;
6.特殊构式的形成问题也是汉语构式研究的热点问题;
7.鉴于构式是从语素到句子的各级语法单位,也有汉语 词类构式的研究
.
17
四、“不要太X”构式研究
现代汉语中,“不要太x”是一个较为常用的格式,一般用
来表示告诫劝阻的语义,多用在祈使句中,来规劝某人做事
不要过分或者超过某个限度。这种用法可以直接从构成成分
.
18
(一)“不要太X”的构式义 1、含义:“不要太x”构式的构式义为:无论x本身 所含的感情色彩如何,“不要太”都对x的程度之高 进行了主观的肯定,用来表达“不能更加x了”,一 般含有x的程度已经到了顶点的意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2.与这个概念相关联的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认为构 式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或是形式与功能的结合 体;另一种是认为任何语言表达式,只要它的形式、 语义或功能的某些方面是不可预测的,就都可以称 为构式。陆俭明(2004a)提出将抽象的构式义作为句 子意义新的组成成分,也是类似的意思。
.
4
3.举例说明: (1)a 这马走的脚步是又快又细又匀。(汪曾祺《陈小手》)
.
10
(二)构式语法的特点:
构式语法的特点是基于其与其他语法理论特别是生成语法理论的区别的。
1.构式语法是基于认知语言学之上的理论体系,它
源自菲尔墨(c.J.Fillmore,1988)的“框架语义
学”,“框架”这个词涵盖了诸如“图
式”(schema)、“脚本”(scripr)、“情
景”(scenario)、“观念框架”(ideation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