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地质学复习题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卷及答案10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一)一、概念题(30分):1.生物标志化合物2.圈闭3.溢出点4.TTI5.CPI6.初次运移7.流体势8.系列圈闭9.含油气盆地 10.石油二、论述题:1.气藏气中常见的化学组成是什么?(10分)2.简述如何评价圈闭的有效性(10分)。
3.圈闭度量的实质及其一般步骤是什么(10分)?4.论述有机晚期成油说的基本内容(10分)。
5.简述微裂缝排烃模式(10分)6.分析含油气盆地中形成油气田的综合地质条件(10分)。
7.油气差异聚集原理是什么(10分)?《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二)一、基本概念(任选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天然气2.绝对渗透率3.孔隙结构4.饱和度5.盖层闭合度6.油气藏7.油田水 8.沉积有机质 9.力场强度 10二次运移 11.流体势二、选择题(20分)1.在自然条件下,对有机质成烃催化活力最强的粘土是____A 伊利石型B 高岭石型C 蒙-伊混成石型D 蒙脱石型2.石油中C、H两元素比值约为____A 0.56B 3.5C 6.5D 12.53.有机质过成熟生干气阶段,Ro(%)为____A <0.5B 0.5—1.3C 1.3—2.0D ≥2.04.某石油中环烷烃含量为30%,正+异构烷烃含量为25%,则该石油类型为____A 石蜡-环烷型B 石蜡型C 环烷型D 芳香-中间型三、填空题(20分)1.识别和评价烃源岩主要是通过___ 、和 __等三个方面的研究加以确定。
2.若石油中环烷烃含量和正+异构烷烃含量各占30%,则该石油属于_ ___。
3.Sulin将天然水分为氯化镁型、__ __、__ __和___ _。
4.油气二次运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_ ___;二是____。
四、论述题(30分)1. 油气发生初次运移的机理。
2. 储集层的主要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3. 圈闭的分类。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三)一、解释下列概念(共15分,每题3分)。
油矿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油矿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主要与哪种地质作用有关?A. 火山作用B. 沉积作用C. 变质作用D. 岩浆作用答案:B2. 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需要哪些基本条件?A. 有机质、温度、压力B. 有机质、温度、时间C. 有机质、压力、时间D. 有机质、温度、压力、时间答案:D3. 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集层通常是哪种岩石?A. 火成岩B. 变质岩C. 沉积岩D. 岩浆岩答案:C4.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过程中,哪种方法可以提供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信息?A. 地震勘探B. 重力勘探C. 磁力勘探D. 放射性勘探答案:A5.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过程中,哪种技术可以提高采收率?A. 水力压裂B. 地热能开采C. 二氧化碳驱油D. 地层注水答案:A6.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中,哪种因素对环境影响最大?A. 地震活动B. 气候变化C. 钻井作业D. 油气泄漏答案:D7.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哪种岩石通常被认为是良好的生油岩?A. 石灰岩B. 页岩C. 砂岩D. 花岗岩答案:B8.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哪种岩石通常被认为是良好的储集岩?A. 页岩B. 石灰岩C. 砂岩D. 花岗岩答案:C9.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哪种岩石通常被认为是良好的盖层?A. 页岩B. 石灰岩C. 砂岩D. 泥岩答案:D10.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哪种方法可以提供地下岩石的化学成分信息?A. 地震勘探B. 重力勘探C. 磁力勘探D. 放射性勘探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是必需的?A. 有机质B. 温度C. 压力D. 时间答案:A, B, C, D12.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地下结构的成像?A. 地震勘探B. 电磁勘探C. 重力勘探D. 磁力勘探答案:A, B, C, D13.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采收率?A. 储层的渗透率B. 储层的压力C. 储层的温度D. 储层的厚度答案:A, B, C, D14.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以下哪些岩石可以作为生油岩?A. 煤B. 泥岩C. 页岩D. 砂岩答案:A, B, C15.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钻井作业的安全性?A. 地层压力B. 地层温度C. 地层深度D. 地层岩石的稳定性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与沉积作用无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复习资料.docx
一、名词解释:1、油田水:广义:油气田区域(含油气结构)内的地下水,包括油(气)层水和非油(气)层水;狭义:油气出范围内直接与油(气)层连通的地下水。
2、干酪根:不溶于碱、非氧化型酸和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而溶于有机溶剂的有机组分称为沥青。
3、门限温度:生油数量开始显著增长时的温度;通常都在50-120度。
4、烧源岩:曾经产出并排除了足以形成工业性油、气聚集之烧类的细粒沉积。
5、生油岩系:在一定的地史阶段相同的地质背景下形成的一套生油岩与非生油岩的岩性组合。
6、储集岩:凡是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能使流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石。
7、孔隙结构: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儿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互相连通关系。
8、生储盖组合:指在地层剖而中紧密相邻的包括生油层、储层和盖层的一个有规律的组合。
9、二次运移:石油和天然气进入输导层或储层以后的一切运移。
10、圈闭:地下储集岩中能够聚集和保存油气的容器,它由储层、盖层和遮挡条件三个部分构成。
11>油气藏:单一圈闭内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油一水(或气一水)界面的油气聚集,是地壳中最基本的油气聚集单元。
12、含油气盆地:有过油气生成,并运移富集成为工业性油气出的盆地。
13、油气聚集带:与大构造单位联系在一起的油气出带(群)。
14、油气再分布:油气在新条件下发生再运移和再聚集的过程。
15、次生油气藏:原生油气藏遭破坏后油气再次运移、重新聚集起来形成的油气藏。
16、非常规油气资源:指目前还不能完全用常规方法和技术进行勘探和开发与加工的部分油气,如油页岩、重油、油砂矿、煤层气、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生物气、甲烷水合物等。
17、油气运移:油气在地层条件下受到某种自然动力的驱动而发生的位置转移。
18、初次运移:桂源岩中生成的油气从绘源岩中排出的过程。
19、相对渗透率:岩石中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某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透率之比值。
20、闭合度:圈闭最高点到溢出点之间的海拔高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油藏地质学)典型考题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典型考题1 什么是石油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石油地质学:又称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是研究地壳中油气藏及其形成原理和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
2.石油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答:成盆、成烃、成藏研究是石油地质学的三大主要内容。
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可归纳为:生、储、盖、圈、运、保,所以本课程根据由浅到深可归纳为以下四部分内容:油气藏的基本要素:流体、生储盖层、圈闭。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原理:生成、运移、聚集。
油气藏成藏分析:成藏条件、保存与破坏。
含油气盆地及油气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
3简述石油的元素组成、馏分及组分。
答:石油的主要元素组成是C、H 其次是O、S、N,此外,还有其它微量元素。
石油的馏分:是利用组成石油的化合物具有不同沸点的特性,加热蒸馏,将石油切割成不同沸点范围(即馏程)的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馏分。
馏分:分为轻馏分如石油气、汽油,中馏分如煤油、柴油、重瓦斯油,重馏分如润滑油、渣油,等。
石油的组分:石油化合物的不同组分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具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性能,选用不同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将石油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组分,分别为油质、苯胶质、洒精苯胶质及沥青质。
1)油质:凡能溶解于中性有机溶剂,不被硅胶所吸附,浅黄色粘性油状物。
2)胶质:能溶解于中性有机溶剂,被硅胶所吸附,主要溶于苯,属暗色的油状物。
3)沥青质:用石油醚分离,得到一种不溶于石油醚的物质暗黑色-黑色沥青状无定形的固体。
4)碳质:石油中不溶于有机溶剂的非烃化合物。
4 描述石油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有哪些?答:1.颜色,2 密度和相对密度,3 粘度,4 凝固点,5 导电性,6 溶解性,7 荧光性,8 旋光性。
5 简述天然气在地壳中的产出类型及分布特征。
答:1.聚集型:指呈游离状态的天然气聚集成藏的天然气。
包括纯气藏气、气顶气和凝析气。
2.分散型:在地下呈分散状态的天然气。
包括油溶气、水溶气、煤层气(吸附气)和固态气水合物。
010115油气田开发地质学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岩石中有机质的演化及生烃作用,主要受细菌、()及催化剂等理化条件的影响。
A.温度、时间B.温度、压力C.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D.压力、时间答案:A2.关于油气二次运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含油气盆地具有分割性强、岩性岩相变化大等特点,运移距离最大仅几千米B.二次运移分为两个阶段,即油气到达圈闭之前在运载层中的运移、油气在圈闭范围内的运移C.石油在运移过程中,其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不会发生变化D.油气二次运移的距离取决于运移通道、区域构造条件、岩性岩相变化条件、上覆盖层与断层的发育以及油气二次运移动力条件等。
答案:D3.关于圈闭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圈闭的有效容积大,则含油面积肯定大B.含油气盆地内所有圈闭中都聚集有油气C.作为圈闭形成要素的遮挡物,可以是盖层本身的弯曲变形,也可以由断层、岩性或物性变化、地层不整合等构成D.同一构造的构造闭合高度与构造起伏幅度必须一致答案:C4.碎屑岩岩心含油级别主要依靠岩石新鲜断面的含油面积、含油饱满程度、含油颜色、油脂感等特征来确定,按含油级别由高到低分为()等6级。
A.饱含油、油浸、富含油、油斑、油迹及荧光B.富含油、饱含油、油浸、油斑、油迹及荧光C.饱含油、富含油、油浸、油斑、油迹及荧光D.富含油、饱含油、油斑、油浸、油迹及荧光答案:C5.油层对比工作中,关于典型井的选择条件表述正确的是()。
A.选择典型井时,无要考虑地层发育是否齐全B.通常选择非取心井作为典型井C.单井各项资料齐全,测井曲线标志清楚D.无需考虑井位位置答案:C6.关于沉积微相研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沉积微相分析的相标志主要有岩石学标志、古生物标志、地球化学标志、测井相标志和地震相标志等B.无需考虑前期大相划分情况,直接进行微相划分C.以取心井的单井相分析为基础,无需进行剖面相分析,可直接开展平面沉积微相研究D.测井相与沉积相始终是一一对应的答案:A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复习题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复习题【题目一】石油勘探与开发石油资源储量是宝贵的能源资源,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石油勘探与开发成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中的重要环节。
请回答以下问题:1. 什么是石油勘探?请简要阐述其主要过程。
2. 请列举并简要解释常用的石油勘探方法。
3. 什么是石油开发?请简要说明其主要内容。
4. 在石油开发过程中,油井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重要任务,请简要描述其主要过程。
5. 请简要说明石油勘探与开发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题目二】天然气开采与储运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
请回答以下问题:1. 请简要解释天然气开采的主要方法。
2. 天然气的储运是指将天然气从开采现场运输到使用地点的过程,请简要描述其主要方式与要点。
3. 天然气储运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请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4. 天然气管道运输与液化天然气(LNG)运输相比,具有哪些优势和劣势?请简要说明。
【题目三】石油与天然气加工石油与天然气加工是利用化学、物理等技术手段对采集到的原油和天然气进行提纯、分离和转化的过程。
请回答以下问题:1. 简要描述石油加工的主要过程与产品。
2. 天然气加工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说明其主要过程与产品。
3. 石油与天然气加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环境污染问题?请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4. 请简要介绍石油与天然气加工领域的两项重要技术,并分别阐述其应用价值。
【题目四】石油与天然气储存与分配石油与天然气的储存与分配是为了满足能源需求的变化,确保供应和需求的平衡。
请回答以下问题:1. 石油储存的形式主要有哪些?请简要描述其特点与应用场景。
2. 天然气储存的方式主要包括哪些?请简要阐述其特点与适用条件。
3. 石油与天然气的分配和调度是如何进行的?请简要描述其过程与方法。
4. 请说明石油与天然气储存与分配中可能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题目五】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的发展必须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石油地质学复习题
石油地质学复习题石油地质学复习题石油地质学是石油工程师们必须掌握的重要学科之一。
它涉及到地球科学、沉积学、地球物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为了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门学科,下面将提供一些石油地质学的复习题,帮助读者回顾和加深对相关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1. 什么是石油地质学?石油地质学是研究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分布、聚集和开发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地球的沉积盆地、岩石特性、沉积作用和构造演化等方面的知识。
2. 石油的形成是如何进行的?石油形成主要通过有机质的生物降解和地质作用两个过程。
有机质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经过压力和温度的作用,逐渐转化为石油。
3. 什么是石油的储集条件?石油的储集条件包括沉积盆地的构造、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性、油气的运移和聚集等因素。
只有当这些条件都具备时,石油才能够储集并形成石油藏。
4. 石油勘探中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有哪些?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地震勘探、电磁勘探和重力勘探等。
地震勘探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记录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情况,可以推断出地下岩石的性质和构造。
5. 什么是油藏评价?油藏评价是指对石油藏的储量、产能和开发潜力进行评估的过程。
它包括地质勘探、地质建模、储量估算和经济评价等环节。
6. 石油开发中常用的采油方法有哪些?石油开发中常用的采油方法包括常压采油、压裂采油和水驱采油等。
不同的采油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石油藏,能够提高采收率和产量。
7. 石油地质学中有哪些常见的岩石类型?石油地质学中常见的岩石类型包括砂岩、页岩、泥岩和石灰岩等。
这些岩石对石油的储集和运移起着重要的作用。
8. 什么是油气运移?油气运移是指石油在地下的移动过程。
它受到岩石孔隙度、渗透性和地下水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9. 什么是石油地质学中的断层?断层是地壳中由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岩石断裂带。
在石油地质学中,断层对石油的聚集和运移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10. 石油地质学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有哪些?石油地质学在石油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复习资料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复习资料(总2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各章思考题第一章思考题1.石油的主要元素组成、化合物组成、石油的地球化学类型,海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2.微量元素钒和镍的石油地质意义,正烷烃分布曲线特征的石油地质意义;3.石油颜色、比重、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石油、天然气的溶解性特点,石油具有荧光性、旋光性的原因;4.天然气的主要化学组成、产状类型;;5.油气中碳、氢同位素丰度表示方法,油气中碳、氢同位素分布特点;6.油田水的基本特征、主要化学组成、水型,苏林水型划分方案7.重要名词术语:正烷烃分布曲线、生物标志化合物、石油的荧光性、石油的旋光性、凝析气(藏)、固态气水合物、油藏饱和压力。
第二章思考题1.油气成因两大学派的根本分歧、两大学派的代表性观点,油气有机成因早期说和晚期说的根本分歧;2.生物有机质的类型及其成烃潜力,干酪根类型划分及各类型相关特征;3.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条件、岩相古地理古气候环境、理化条件;4.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过程、各阶段的主要特征;5.烃源岩的基本地质特征,反映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的主要指标;226.生物气、油型气、煤型气的主要特点,无机和有机成因甲烷、煤型气和油型气、有机和无机成因CO2的主要识别标志;7.油源对比的基本原理、目的、目前常用的方法;8.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条件的异同;9.重要名词术语:生油门限、时间-温度指数、低熟油、煤成烃、生物气、油型气、煤型气、烃源岩、油源对比、氯仿沥青A、干酪根。
第三章思考题1.重要名词术语:储集层(岩体)、盖层、排替压力、有效孔隙度、相渗透率、相对渗透率;2.什么是孔隙结构?反映岩石孔隙结构的参数有哪些?3.碎屑岩的储集空间,影响碎屑岩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4.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渗滤通道;影响碳酸盐岩孔隙(洞)和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5.盖层的基本特征、封闭油气的机理,影响盖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和盖层封闭油气的相对性。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考试题库
硕士研究生《石油天然气地质学》考试题库学号:姓名:成绩:一、名词解释(20分,任选10个)1 煤成油2 油气系统3 异常流体压力封存箱4 异常地层压力5 油气藏6 储集层7 地温场8 孔隙结构9 盖层10 含油气盆地11 低熟油12 地温梯度13 地层压力14 干酪根15 生油窗16 排驱压力17 构造圈闭18 岩性圈闭二、回答下列问题(56分,每题8分)1 近几十年来,石油地质学在基本理论、勘探方法和分析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突破和新进展?2 形成异常高压的地质因素有哪些?3 简述储层孔隙结构研究的实验方法及主要获取哪方面的孔隙结构信息。
4 简述次生孔隙形成机制、形成时期及预测方法。
5 测定古地温主要借助哪些方法及其原理?6 试述流体压力封存箱中封闭层的成因及其特征。
7 油气系统的基本地质要素和成藏作用过程包括哪些?8 当前世界油气勘探发展动向有哪些方面?9 圈闭描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采用的方法是哪些?10 常规生油模式的观点有哪些?11 简述煤成油的判识标志。
12 我国碳酸盐岩储层有哪些特点?13 简述盖层的封闭机理类型及其特点。
14 简述油气系统的分类依据和对应的分类结果。
三、根据要求完成问题(14分)1 在油气系统命名中,下列油气系统名称代表的含义是什么?(4分)太原组+山西组——山西组+下石盒组(!)2 根据下图所给样品的压汞曲线图,求下列孔隙结构参数:(5分)(1) 排驱压力(2)饱和中值压力(3)最小非汞饱和体积百分数(4)退汞效率3 根据下图图例说明,请写出每个数字编号1~15处的按圈闭成因分类的相应油气藏类型名称。
(5分)BAC++++++盐D渗透层非渗透层不整合面油气藏受力方向断层111212++++15F图10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E l=12 V,E2=6V,R1=R2=1Ω,R3=4Ω,求各支路电流。
2用戴维南定理求图中R3支路的电流I3。
3三相异步电动机每相阻抗为l0 Ω,额定相电压为380V,功率因数为0.6,电源线电压为380 V,试计算电动机接成Y形时的线电流和功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期末考试试卷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班号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1.石油:2•门限温度:3.相渗透率:4.地层圈闭:5.油气二次运移:6•油气聚集:7.二级构造单元:& CPE:二、问答题(共42分)1•简述油气差异聚集的条件及油气分布特征。
(6分)2 •简述有机质成烃演化的阶段性及主要特征。
(10分)3•何谓孔隙结构?用压汞法的原理如何评价储集层的孔隙结构?(10 分)4 •简述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因素。
(10 分)5 •根据地球动力学基础并考虑所处板块位置,含油气盆地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三、分析作图题(10分) 下图为某储层顶面的构造等高线图。
1•在平面图上有 A 、B 、D 三个圈闭,在图中标出每个圈闭溢出点的位置(用 Ca 、Cb 、Cd 表示),圈出闭合面积(用斜线表示)。
2.计算每 个圈闭的闭合高度(用 ha 、hb 、hd 表示)。
3•判断圈闭类型。
1—地层顶直构造等音线虹〕;2—砂层尖灭线;3—正断层四、论述题(共24 分)6分)0123 IKn fc. . jfc —■…乂 鼻12.论述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岩相古地理环境。
(12分)《课程名称》期末考试试卷标准答案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1、石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氧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
2、门限温度: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有机质才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温度界限称门限温度。
3、相渗透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称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
4、地层圈闭:主要是由于储集层岩性发生了横向变化或者是由于储集层的连续性发生中断而形成的圈闭。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题库7)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题库7)《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七)一、基本概念(10道选修题,每道题3分,共30分)1.储层2.沉积岩有机质3.绝对孔隙度4.盆地模拟5.油气聚集带6.力场强度7.二次运移8.含油面积9.盖层10.圈闭闭合度11.门限深度12.石油热变质作用13.生储盖组合14.油田水二、多项选择题(20分)1.某石油中正构烷烃与异构烷烃含量之和为60%,则该石油类型为______;a石蜡-环烷型b石蜡型c环烷型d芳香-中间型2.根据苏林天然水的成因分类,如果[R(Cl-)-R(Na+)/R(Mg2+)<1,则油田水的水类型属于__;。
a、氯化镁B型、氯化钙C型、硫酸钠D型、碳酸氢钠型3.石油种c、h两元素含量之和的平均值约为______。
a97.5%b85.5%c75.5%d64.5%4.有机质成熟生油的主要阶段RO为。
a、 <0.5b、0.5-1.3c、1.3-2.0d、>2.05.在自然条件下,对有机质成烃催化活力最强的粘土是______。
a伊利石型b高岭石型c蒙-伊混成石型d蒙脱石型6.与海洋原油不同,大陆油通常具有_________________。
A高蜡高硫B低蜡低硫C低蜡高硫d高蜡低硫7.在动水条件下,油的等势线与储层顶面构造等高线总是______。
a.斜交的b.平行的c.垂直的d.无关的8.根据天然气的化学成分,天然气可分为干气和湿气。
水分指的是。
a、h2o>5%b.c2+>5%c.c2>5%d.c1>5%9.根据油气有机晚期成因的理论,有机质在高演化阶段生成天然气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a.热降解b.热裂解c.热溶解d.热还原10.在自然条件下,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总是。
a、低油压区B.低油温区C.低油势区D.低油力场强度区三、填空题(20分)1.构造油气藏又可分为背斜油气藏、、、和多因素构造油气藏。
2、油气初次运移的可能相态包括分子溶液、、、等。
《石油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石油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氯仿沥青“A” : 用氯仿直接从岩石中抽提出的可溶有机质。
2.油气藏: 是地壳上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指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气水界面。
3.输导体系:从烃源岩到圈闭的油气运移通道的空间组合。
4.异常低地层压力:某一深度地层的压力明显低于对应深度处的静水压力。
5.有效孔隙度:岩样中互相连通的、流体能够通过的孔隙体积之和与岩样体积的比值。
6.相渗透率:当多相流体并存时,岩石对其中的某一相相流体的渗透率。
7.深盆气藏:是储集在低孔低渗储层下倾方向的气水倒置的气藏。
8.含油气系统:是沉积盆地中的一个自然流体系统,它包括一个有效的烃源岩体和与此烃源岩体有关的所有油气藏,以及形成这些油气藏所必需的所有地质要素和地质作用9.克拉通盆地:在克拉通基础上形成的面积广泛、形状不规则、沉降速率相对较慢并以坳陷为主要特征的沉积层序。
10. 裂谷盆地:是岩石圈板块在拉张作用下减薄下沉形成的沉积盆地。
11.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由甲烷气体与水相互作用形成的白色固态结晶物质。
12. 干酪根: 沉积岩中所有不容易非氧化性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13. 油气聚集带:在沉积盆地中受同一个二级构造带所控制的,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
14. 物性封闭:由于毛细管压力差而造成的封闭被称为物性封闭。
15. 岩石孔隙结构: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
16. 超压封闭:由于超压的存在形成的对油气的封闭作用。
17. 圈闭的闭合高度:指从圈闭的最高点到溢出点之间的海拔高差。
18. 内含油边界:油水界面与储集层底面的交线称为内含油边界。
19. 流体势:地下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流体相对于基准面所具有的机械能的总和定义为流体势。
20. 圈闭: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称为圈闭。
包括储盖层及侧向遮挡层。
油气地质复习题答案
油气地质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油气藏的形成需要满足哪些基本条件?A. 充足的烃源岩B. 有效的储层C. 封闭的盖层D. 所有以上条件答案:D2. 根据储层岩石的孔隙性,储层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A. 孔隙型储层B. 裂缝型储层C. 孔隙-裂缝型储层D. 所有以上类型答案:D3. 油气藏的分类依据是什么?A. 储层岩石类型B. 油气藏的几何形态C. 油气藏的分布特征D. 所有以上依据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油气的生成?A. 温度B. 压力C. 有机质类型D. 沉积环境答案:A、B、C、D2. 油气运移的驱动力包括哪些?A. 浮力B. 压力差C. 重力D. 毛细管力答案:A、B、C、D3. 油气藏的勘探方法主要包括哪些?A. 地质勘探B. 地球物理勘探C. 地球化学勘探D. 钻井勘探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油气藏的形成必须有烃源岩的存在。
答案:正确2. 储层的孔隙度越高,储油能力越强。
答案:错误3. 油气藏的封闭性是油气藏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油气生成的主要过程。
答案:油气生成的主要过程包括有机质的生物降解、热解和裂解,这些过程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最终生成油气。
2. 描述油气运移的主要阶段。
答案:油气运移的主要阶段包括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
初次运移是指油气从源岩中排出并进入储层的过程,而二次运移是指油气在储层中的迁移,直至形成油气藏。
3. 油气藏的勘探开发过程中,为什么需要进行地球物理勘探?答案:地球物理勘探可以帮助确定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磁性和电性等,从而推断出油气藏的位置、大小和形态,为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石油地质学复习题
石油地质学复习题
石油地质学是一门研究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分布、勘探、开发和利用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石油地质学的复习题,供学生参考:
1.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 石油和天然气是如何形成的?
- 简述干酪根的热解过程及其产物。
2. 石油地质学的基本概念
- 什么是储集层、盖层和圈闭?
- 解释什么是石油系统的“四要素”。
3. 石油和天然气的迁移
- 描述石油和天然气在地下的初次和二次迁移过程。
- 什么是油气的“水驱”和“膨胀驱”?
4. 油气藏的类型
- 列举并解释不同类型的油气藏,如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等。
5. 勘探技术
- 简述地震勘探的原理及其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 描述地球物理勘探中的重力、磁力和电法勘探技术。
6. 油气田的开发策略
- 什么是油气田的开发策略?请举例说明。
- 解释什么是油田的二次和三次采油技术。
7. 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
- 石油开采对环境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 讨论石油工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8. 案例研究
- 选取一个具体的油气田,分析其地质特征、勘探历程和开发策略。
9. 石油地质学的未来趋势
- 讨论石油地质学在新能源技术发展中的适应和转变。
- 预测未来石油地质学可能的研究方向。
10. 复习题练习
- 给出一些实际的石油地质学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
解答。
复习题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石油地质学的理解,提高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这些题目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题库3)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三)一、解释下列概念(共15分,每题3分)。
1.石油地质学2.干酪根3.区域盖层4.生物标志化合物5.内陆裂谷盆地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35题):在下面每题的四个可供选择答案(a、b、c、d)中选一个最合题意答案(用相应的字母表示之)。
1.油气藏“背斜说”诞生于近代近代石油工业发展哪个阶段?a. 1859—1900年;b. 1901年-1925年;c. 1926年—1960年;d. 1961年—现今。
2.石油中碳元素含量变化一般认为在哪个范围?a. 75%—80%;b. 82%—83%;c. 85%—90%;d. 83%—87%。
3.石油中氢元素含量变化一般认为在哪个范围?a. 9%—11%;b. 11%—20%;c. 11%—14%;d. 21%—24%。
4.石油中正构烷烃随石油馏分比重增大呈现那种变化规律?a. 单调减少;b. 单调增加;c. 从增加到减少;d. 没有规律。
5.石油中芳烃和氮硫氧化合物含量为38%,环烷烃含量为25%,该石油属于哪类石油?a. 石蜡型;b. 环烷型;c. 芳香—中间型;d. 石蜡—环烷型。
6.石油中石蜡烃含量为60%,环烷烃含量为10%,该石油属于哪类石油?a. 石蜡型;b. 环烷型;c. 芳香—中间型;d. 石蜡—环烷型。
7.陆相石油蜡、硫含量具有何种特征?a. 高蜡低硫;b. 高硫低蜡;c. 高硫高蜡;d. 低硫低蜡。
8.海相石油微量元素镍(Ni)和钒(V)含量具有何种特征?a. Ni/V大于1;b. V/Ni大于1;c. Ni/V等于1;d. V/Ni等于29.油田水中氯、钠和镁三个离子的离子毫克当量浓度比:(Cl—Na)/Mg小于1大于0,该油田水是何种类型油田水?a. 氯化钙型;b. 氯化镁型;c. 硫酸钠型;d. 重碳酸钠型。
10.设某岩层两组相互垂直裂缝的间距均为d、裂缝宽度均为e,它的近似裂缝孔隙度是何表达式?a. e/d;b. 2e/d;c. 3e/d;d. e/(18d)。
石油地质学复习题
⽯油地质学复习题⽯油地质复习题1.油⽓产量前三国家:沙特阿拉伯,美国,俄罗斯。
中国居第七位。
2. 元素组成:碳(C)和氢(H)为主;其次为氧(O)、氮(N)、硫(S)。
C:80%-88%;H:10%-14%;烃类组成:烷烃、环烷烃、芳⾹烃等。
饱和烃: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3. ⾼硫⽯油:S>2%;低硫⽯油:S<0.5%;含硫⽯油:S =0.5~2%4. 汽油: C5-C10 煤油: C11-C13柴油: C14-C17 轻质油:C18-C25润滑油:C26-C355. ⽯油地质学上通常所说的粘度多指动⼒粘度。
⽯油粘度⼤⼩主要取决于其化学组成,⼩分⼦的烷烃,环烷烃含量⾼;⽽⽯蜡,胶质,沥青质含量⾼,粘度就⾼。
6. 溶解性影响因素:温度:降低⽽降低;压⼒:只与⽓态馏分相关,对其它烃类的影响甚微;含盐量:⽔中⽆机组分和含盐量增加时,烃类的溶解度会降低。
7.天然⽓的产状类型相态:游离⽓、溶解⽓、吸附⽓和固体⽔溶⽓;分布特点:聚集型和分散型;(聚集型:⽓藏⽓,⽓顶⽓和凝析⽓)与⽯油产出关系:伴⽣⽓和⾮伴⽣⽓。
8.煤层⽓:煤层中所含的吸附和游离状态的天然⽓。
通常与煤的变质作⽤和煤层顶板的透⽓性相关。
9. 临界温度:指⽓相纯物质能维持液相的最⾼温度。
临界压⼒:在临界温度时,⽓态物质液化所需的最低压⼒。
逆蒸发:地层埋藏较深,地层温度介于烃类物系的临界温度与临界凝结温度之间,地层压⼒超过该温度时的露点压⼒时,液态烃可转化为⽓态。
10.油⽥⽔的概念:⼴义:油⽓⽥区域内的地下⽔。
狭义:油⽓⽥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11. 油⽥⽔的产状:状态:吸附⽔、⽑细管⽔和⾃由⽔。
产状:底⽔、边⽔12.具相同质⼦数(Z)和不同中⼦数(N)的元素的原⼦,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
13. 海相原油的δ13C较⾼,为-22‰~ -27‰;陆相原油的δ13C较低,为-29 ‰ ~-33 ‰。
原油的δ13C值随年代变⽼,显⽰出轻微降低趋势,即年代愈⽼的原油13C相对富集,12C相对减少。
《石油地质学》复习题
石油地质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石油:(又称原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
2.石油的灰分:石油的元素组成除了碳、氢、氧、氮、硫以外,还含有几十种微量元素,石油中的微量元素就构成了石油的灰分。
3.组分组成:石油中的化合物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具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性能,选用不同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将石油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组分。
4.石油的比重:是指一大气压下,20℃石油与4℃纯水单位体积的重量比,用d420表示。
5.石油的荧光性: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产生延缓时间不足10-7秒的发光现象,称为荧光性。
6.天然气:广义上指岩石圈中存在的一切天然生成的气体。
石油地质学中研究的主要是沉积圈中以烃类为主的天然气。
7.气顶气:与石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气顶状态产出的天然气。
8.气藏气:单独聚集的天然气。
可分为干气气藏和湿气气藏。
9.凝析气(凝析油):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由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
开采出来后,由于地表压力、温度较低,按照逆凝结规律而逆凝结为轻质油即凝析油。
10.固态气水合物:是在冰点附近的特殊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由天然气分子和水分子结合而成的固态结晶化合物。
11.煤型气:煤系地层中分散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所生成的天然气。
12.煤成气:煤层在煤化过程中所生成的天然气。
13.煤层气:煤层中所含的吸附和游离状态的天然气。
14.油田水: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15.油田水矿化度:即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含量,以水加热至105℃蒸发后所剩残渣重量或离子总量来表示,单位ml/l、g/l或ppm。
16.储集层:凡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能使液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17.孔隙度: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
18.效孔隙度:岩样中彼此连通的超毛细管孔隙和毛细管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地质学》复习参考一、名词解释(30分):1、生物标志化合物:沉积物和石油中来自生物体的原始生化组成,其碳骨架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有机化合物。
2、圈闭: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聚集和保存油气的场所或容器。
3、系列圈闭:沿一定的路线上溢出点依次升高的多个圈闭;4、溢出点:指圈闭容纳油气的最大限度的位置,若低于该点高度,油气就溢向储集层的上倾方向。
该点是油气溢出的起始点,又叫最高溢出点。
5、TTI:即时间—温度指数(Time Temperature Index )。
根据促使有机质成烃热演化的温度和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的一种定量计算有机质成熟度的指标。
6、CPI:碳优势指数,反映有机质或原油的成熟度。
7、初次运移:是指油气脱离烃源岩的过程,是发生在烃源岩内部的运移,烃源岩是初次运移的介质。
8、流体势:单位质量的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的总和;9.天然气:指与油田和气田有关的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烃类气体,也包含少量的非烃类气体。
10.绝对渗透率:当岩石为某一单相流体饱和,岩石与流体之间不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时,在一定压差作用下,流体呈水平线性稳定流动状态时所测得的岩石对流体的渗透率,称为该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11.相渗透率:又称有效渗透率,指储集层中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其中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分别用K0,Kg,Kw分别表示油、气、水的有效渗透率。
12.孔隙结构: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
13.饱和度:储层岩石孔隙中某种流体所占的体积百分数。
14.盖层闭合度:15.油气藏:地壳上的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
16.油田水:狭义的油田水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诶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
17.沉积有机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在沉积物(岩)中保存下来的有机质。
18.力场强度:把单位质量流体在力场中受到的力E为力场强度。
19·二次运移:指油气脱离烃源岩后在储集层或其他渗透性介质中的运移。
20.流体势:将单位质量的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之和。
21.石油: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可燃有机矿产,主要成分是烃类,并含有非烃化合物及多种微量元素,相态以游离态为主,并溶有大量烃气和少量非烃气以及固态物质。
22.油气显示:石油、天然气、石油沥青矿物在地表的天然露头或钻井的人工露头。
23.干酪根:沉积岩中不溶于碱、非氧化型酸和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24.烃源岩:富含有机质,生成过足以形成工业性油气聚集的细粒沉积岩。
25.油气运移:指地壳中的石油、天然气在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所发生的位置移动。
26.生油门限: 生油岩在地质历史中随着埋藏在地下的深度加大,受到的压力和温度增加,其中的有机质逐步转变成油或气。
当生油岩的埋藏到达大量生成石油的深度(也是与深度相应温度)时,叫进入生油门限。
27.固态气水合物:为由气水与天然气(主要是甲烷)结合行程单白色固态的结晶物。
28.低—未熟油:所有非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因的各种低温早熟的非常规石油,称为低熟油。
29.生油窗:指热催化作用下,有机质能够大量转化为石油和湿气的生油时期。
即有机质大量生成液态石油的温度(或深度)区间。
30.油气聚集带:油气聚集带是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位置邻近的一系列油气藏或油气田的总和。
31.油气系统:油气系统是一个包含一个有效烃源岩体和与该烃源岩体相关的所有已形成的油气以及油气藏形成所必不可少的的一切地质要素及地质作用的自然系统。
32.控制储量:在特定煤田、油气田一定范围内,在预探阶段完成后,初步探明了能源矿藏类型,矿体形状(含煤或油气面积、厚度倾角),在此基础上计算的地质储量。
33.氯仿沥青“A”:是用氯仿从岩石中抽取出来的有机质,也就是能够溶于氯仿的可溶有机质。
34.煤型气:指腐殖行有机质进入成熟阶段以后形成的天然气。
35.异常高地层压力:某一深度地层的地层压力明显高于静水压力,则称该地层具有异常高地层压力36.区域盖层:指遍布在含油气盆地或拗陷的大部分地区、厚度大、面积广且分布较稳定的该层。
37.凝析气藏:在产层中具有逆蒸发现象的气藏及油藏的含气部分称为凝析气藏。
38.石油的旋光性:当偏振光通过石油时,能使偏光面旋转一定角度的特性。
39.生物化学气:在低温(<75)还原条件下厌氧细菌对沉积有机质进行生物化学降解所形成的富含甲烷的气体。
40.石油储量:油气资源中已经被证实的,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可以被开采的石油资源量。
41.油型气:系指与成油有关的干酪根进入成熟阶段以后形成的天然气,它包括伴随生油过程形成的湿气,以及高成熟和过成熟阶段由于干酪根和液态烃裂解形成凝析性油伴生气和裂解干气。
42.原生油气藏:44.地层不整合圈闭:储集层上倾方向直接与不整合相切,封闭而成的圈闭45.地层超覆圈闭:砂岩地层超覆到不渗透案的不整合面上又被不渗透的地层超覆覆盖而构成的圈闭。
46.石油储量:油气资源中已经被证实的,当前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开采的石油资源量。
47.煤型气:煤层中所含有的吸附和游离态的天然气。
48.地层压力梯度:即地层压力随深度的变化率49.地层压力系数:某一深度的地层压力与相同深度静水压力的比值。
50.岩性上倾尖灭圈闭:由于储集层沿上倾方向尖灭或渗透性变差形成的圈闭。
51.背斜圈闭的构造幅度与其闭合度52.含油气盆地:指具有统一的地质发展史,发生过油气生成、并运移、聚集成工业性油气田的沉积盆地。
53.烃源岩:富含有机质,生成过足以形成工业性油气聚集的细粒沉积岩;54.生储盖组合:指烃源层、储集层和盖层的组合型式。
该概念着重强调两个实质性性问题:烃源层中生成的油气向储集层输导的通道和能力;盖层的质量和有效性。
55.沉积盆地:指地壳上具有相同或相似发育特征(包括沉积特征、应力环境、发育时间和过程)的统一的沉陷单元56.油气田:是一定(连续)的产油气面积上油气藏的总和。
一定的产油面积是指不同层位的产油气层叠合连片的产油气面积;。
57.门限温度:有机质随埋深成熟度增大,当达到一定温度时开始大量向油气转化,此时的温度称为是石油门限温度58.门限深度:有机质开始大量转换为油气的深度59.石油窗:热催化生油气阶段和热裂解生湿气阶段02.油气聚集带:同一个二级构造带中,互有成因联系、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
03.油气田: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
04.干酪根: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性的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05.油气运移输导系统:指各种油气运移通道在空间上构成交织状的结构。
06.生油门限:指在埋藏深度增大,达到有机质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时的温度。
07.生油窗:指热催化作用下,有机质能够大量转化为石油和湿气的生油时期。
08.相渗透率:岩石对其中每种相流的渗透率。
09.异常压力:10.岩性圈闭:指储集层岩性变化所形成的圈闭。
12.排替压力:非润湿相流体排替润湿相流体所需要的最小压力。
13.有效孔隙度:是指那些互相连通的,且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可以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之和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之。
15.固态气体水合物:气体分子被天然封存在水的冰晶结构中,是低温高压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固态产物。
16.地层超覆不整合油气藏:指由于水体的渐近在原来沉积了较好的砂体的上方再超覆沉积不渗透泥岩形成的圈闭。
17.油气藏的充满系数:含油高度与闭合高度的比值。
18.次生油气藏:油气藏被破坏,油气再次运移聚集形成的油气藏。
二.填空题:1、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充足的油气源、有利的生储盖组合配置关系、有效的圈闭和良好的保存条件。
2、有机质向油气转化过程中,温度和时间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互补性。
一般认为,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程度与温度呈指数关系,与时间呈线性关系。
3、Sulin将天然水分为硫酸钠型,重碳酸钠型,氯化镁型,氯化钙型。
4、油气二次运移要满足两个条件:油气饱和度不得小于临界油气饱和度,运移的动力必须大于阻力。
5、影响盖层排替压力大小的地质因素有:。
6、盖层的封闭机理有三种类型:物性封闭,超压封闭,高烃浓度封闭。
7、组成圈闭的三要素是指:储集层、盖层、遮挡条件。
8、根据元素组成,干酪根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中Ⅰ型干酪根的原始H/C原子比要比Ⅲ型干酪根的原始H/C原子比高,Ⅰ型干酪根结构中富含脂肪族直链结构,其生烃能力最强。
9、渗滤和扩散是油气运移的两种基本方式。
其中,渗滤方式运移遵循流体力学定律,可用达西定律来描述,扩散方式运移服从费克定律。
根据流体势的高低可以判断油气的运移方向,油气总是由流体势的高区向流体势的低区运移。
10、从微观机理上讲,油气聚集的机理存在充注作用和混合作用或它们的共同作用的假说(模式)。
11、某泥岩层有机碳含量为0.2%,该泥岩是差烃源岩。
某烃源岩的R0=1.0%,则该烃源岩处于成熟阶段。
某烃源岩氯仿抽提物正构烷烃的OEP=1.4,说明该烃源岩处于成熟演化阶段。
12、与地层不整合作用有关的地层圈闭包括: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地层超覆圈闭和构造-地层及岩性-地层所形成的复合圈闭等种类。
“古潜山”油气藏的圈闭类型属于地层不整合类型。
13、同一储层的系列圈闭中,油气按密度(比重)发生差异聚集现象是指离烃源岩区最近的圈闭聚集天然气,然后聚集石油,离烃源岩最远的圈闭为水。
能发生这种现象的基本条件是要求沿离开烃源岩区距离增加的方向系列圈闭的溢出点海拔高度依次增大。
14、在成熟度相同的条件下,煤型气的同位素比值δ13C1比油型气的δ13C1高;随着烃源岩演化程度的增高,其所形成的天然气的δ13C1增高。
15、油气比较富集的主要盆地类型有裂谷盆地,前陆盆地,克拉通盆地。
三.简答及论述:1.论述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因素答:①压实作用:是沉积物在上覆沉积负荷作用下,沉积物致密程度增大的地质现象,在压实作用过程中,沉积物通过不断排出孔隙流体,孔隙度不断减少。
在正常压实过程中,当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溶解在孔隙水中,就能够随着孔隙水一起被压实排出,实现油气的初次运移。
如果排水不畅,造成欠压实,可以延缓孔隙流体的排出,如果流体的排出正好被推迟到主要生油时期,则将对油气初次运移起到积极作用。
还有利于有机质的热成熟,也是驱使油气进行初次运移的潜在动力。
②热力作用:由于埋藏深度的增加,孔隙体积膨胀远远小于孔隙流体的膨胀,造成异常高压,为油气运移提供了一个动力。
(2分)③烃类及非烃气体生成的作用:干酪根在热降解生成石油和甲烷气体等烃类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水和非烃气体(主要是CO2),而这些流体的体积大大超过原来干酪根的体积,引起页岩孔隙流体压力大幅度的提高,使异常高压进一步增强,这种压力的增加将导致微裂缝的产生,使石油进入渗透性的载岩和储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