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文学研究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文学研究综述

周圣煌

(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曾国藩散文师承桐城,却又不乏创新。曾氏以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为湘乡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曾国藩;文论;古文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11)05-0103-02

到目前为止,学界对湘乡派的领军人物——

—曾国藩的研究是比较全面深入的,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1整体研究状况

在全国第一次曾国藩学术研讨会[1]上,有10余篇论文对曾氏文学的文论、诗论、美学三方面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但对曾氏古文理论与桐城派的关系和在桐城派中的地位,论者多有分歧;本次学术研讨会存在重文论轻诗论,重文学理论轻文学实践的问题,对《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的评估以及对湘乡派和宋诗运动的探讨涉及甚少。[2] 2006年,张静在《曾国藩文学研究》的第四章专门论述了曾氏散文创作的背景、成就、影响,第六章专门论述了湘乡派与桐城派的关系,资料翔实,论述完备。

2006年,苏州大学胡影怡撰写了题为《曾国藩文学思想研究》的硕士论文。论文分三章,其中湖湘文化与曾国藩之关系部分比较有新意,开拓了新的研究空间。作者认为湖湘文化对曾国藩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以“经世致用”为治学著文之重心;第二,文风硬朗,气象峥嵘;第三,兼收并蓄,吐故纳新。

2007年,安微师大汪磊从批评史角度撰写了《曾国藩文学思想研究》的硕士论文,论文分上下篇,论文以咸丰二年为界,将其文学思想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论文从社会文艺思潮、义理心性之学为核心的哲学观、古文理论等方面对曾氏文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研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篇第四节,作者用了大量篇幅从创作军歌、戏曲小说等方面研究了“曾国藩的俗文学观”。这是一个新的领域,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

复旦大学翔云发表《曾国藩文学研究意义之探析》一文。文章回顾了曾国藩研究从重政治、军事、经济思想到重文学研究的历程,给出了比较明朗的线索,可资参考。

2与桐城派关系研究

探讨曾国藩与桐城派关系的论文共13篇,博士论文1部。

2008年,上海大学邰红红以《曾国藩与桐城中兴》为题撰写博士论文。论文从五个方面对曾国藩与桐城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第三章“中兴时期曾国藩的文学思想”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有比较文学研究的意义。

曾光光的《曾国藩兴桐城与倡洋务之间的联系》,该文从洋务运动的视角对曾氏的文论思想进行了阐述。

潘志和的《从“古文辞类纂”到“经史百家杂钞”——

—论曾国藩与桐城派的承传关系》,该文从创作实践角度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

3与湘乡派关系之论文

此类论文只有2篇,分别为万陆的《曾国藩与湘乡派》和翔云的《曾国藩与湘乡派之论析》。前者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曾氏进行了论述,有很明显的时代特色;后者从社会发展、文学发展的规律的角度对此进行解读,更加客观。

4曾国藩文论思想研究

此类论文共有19篇,以下论文比较有价值:

娄底师专胡志泽的《曾国藩文论的纲、目、质》一文把曾氏文论本身作为一个有机的学科体系来考察,探寻得其文论的总纲——

—文道一统、明体达用,分目——

—兼收并蓄、博大圆通,和本质——

—实事求是、识时达变,从而为之归纳总结起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南通大学黄伟的论文《曾国藩古文理论平议》从“文化品格与治学胸襟”、“古文理论的承祧与追求”等方面对曾氏文论进行了解读,力图挖掘其隐藏的文化涵义,进而达到认识曾氏古文理念的目的。

湖南社科院周颂喜的《曾国藩古文理论评述》一文从“义理、词章、经济、考据四者缺一不可”、“汉宋调和,骈散相兼,道文俱至”等四个方面总结曾氏古文理论。目前文论研究大概也是在这个范围之内,只是研究的更深入更具体。

湘潭大学冯霞的《曾国藩文论与书论的互通》一文,从书法角度研究文论,很有新意。

5曾国藩文论之创作论研究

此类论文共9篇,较有代表性的论文为:

首都师大刘可的《瑰玮奇丽,气象峥嵘——

—曾国藩论文章风格》,该文从作者个性、文气、形式、内容等方面探讨了曾氏古文风格形成的原因。

湖南师大燕良轼的《曾国藩的文艺创作心理思想》从文艺心理学角度对创作论进行了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复旦大学翔云的《曾国藩的振世诗文》从内忧、外患、求索三个方面揭示曾氏古文创作的原因及其影响。(下转第105页)

作者简介:周圣煌(1984-)男,汉族,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宋元明清文艺思潮与文学

(上接第103页)6曾国藩文论之作家论研究

复旦大学翔云《曾国藩诗文作家论》,认为作家需博览群书,借鉴历代作品之精华,亦需修身养性,拓胸襟,培养“闲适之趣”。

7曾国藩文论之鉴赏论研究

此类论文共3篇,主要有:

邓云生的《“含雄奇于淡远之中”——

—曾国藩美学思想浅析》和《“文笔昌黎百世师”——

—曾国藩论韩愈古文的美学特征》两篇论文,充分论述了曾氏的诗文美学思想,认为其来源于韩愈古文。

娄底师专龙建春发表论文《曾国藩文气鉴赏论——

—曾国藩文气论探讨之一》,从文与气的视角谈文学鉴赏,并总结了两者的关系。

8曾国藩文论之文体论研究

四川大学吴未意在2006年以《曾国藩的文体观研究》为题撰写硕士论文。论文分为三章:“曾国藩的文体观总论”、“曾国藩的体裁论”、“曾国藩的经世思想对其文体观的影响”。尤其是第二章,对“奏疏体”、“赋体”、“序体”、“科举应试文体”、“铭体”进行了分类研究,很有开拓意义。

浙江大学孙福轩发表《曾国藩赋学观点试探》,研究了曾氏的赋学思想,是个新的方向。

9曾国藩比较文学研究

上饶师院王顺贵发表论文《晚清名臣曾国藩与张之洞诗学研究三题》。文章分三章:“曾国藩与张之洞唐宋诗学观考量”、“曾国藩与张之洞在‘宋诗运动’中的作用省察”、“曾国藩、张之洞与王闿运诗学观比较”。此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充分肯定了曾氏的文学贡献。

10曾国藩翻译文论研究

南京大学张静《翻译一事,系制造之根本——

—曾国藩翻译文论之探析》,该文从翻译的功能、作用等方面研究了曾氏的文论理念。

总之,在曾氏文学研究中,对其文论的研究占了19篇,其次是与桐城派的关系研究,占了14篇。而对其俗文学、与湘乡派关系等方面则非常欠缺,留下了巨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1995年11月18日,该研讨会在湖南双峰县举行

[2]龙建春.“全国第一次曾国藩学术研讨会”文学研究述要[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2)

卦辞只是简单地说:“征凶,旡攸利”。“旡攸利”是其所图不遂的意思。因和亲不成而动干戈,故曰凶;妹无所出,此段政治婚姻没有得到应得的利益,他们的结盟没有最大的保障,所以说“旡攸利”。

现在分析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会清楚的明白这一情况。当时商王文杀了周族首领季历以后,商周关系恶化。在姬昌(季历之子)继位后,积极的积聚兵力,准备为父报仇。此时,商朝又面临夷方、孟方、林方等部落叛乱。可谓形势严峻,帝乙为了避免东西两方同时受敌,也为了修好因其父杀季历而紧张的商周间的臣服关系,决定采用和亲的办法来缓和商周矛盾,稳定全局,希望唇齿相依的商周两大国之间彼此不记前嫌,亲善相处。

姬昌也是个精明的领导者,他审时度势,认为灭商时机并未成熟,一方面为了稳住商王,同时也为了争取足够的时间,同意与商联姻。

周人自称“小邦周”,称商为“大邑商”,而今能够与商王朝联姻,觉得是“天作之合”。此事史称“帝乙归妹”,一时传为美谈,商周双方皆大欢喜,商周重归于好。

“帝乙归妹”因此而成为商周关系的转折,从而被人们一代一代的记录下来,至于那位“俔天之妹”的结局就没有人去关注了。

3结语

既然古代诸侯可一聘九女,文王为何偏要废其元配而另娶?原因是:政治。殷周世代恩仇到了文王一代己然难以再忍而不言了。文王父季历联殷,打败了再度强大的鬼方;当时商和周的关系是亲密的。但后因季历逐渐强大而招殷之忌;故有“文丁杀季历”一幕。文王后来举兵复仇,但没有成功,只有败退周原。这便是《小畜》中所载的另一段历史,所谓“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帝乙与文王虽有宿怨,但他为了布置旷日持久之战于夷方,所以不得不安抚文王,遂“归妹以祉”。这时两族表面关系充满祥和,内里则隐存不可妥协的矛盾。文王出妻,这可能是一种政治上的部署,始而绝商,继而翦商。实际上,其时周国力己壮,只是在等待时机而已。因此有理由相信文王是蓄意使其大归,展开政治斗争新页。

参考文献:

[1]刘大钧.周易概论[M].济南:齐鲁书社,1986

[2]顾领刚.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J].燕京学报,1929

[3]李镜池.周易笛辞考仁[A].古史辨:第三册[C].北京:朴社,1931

[4]高亨.周易古经今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唐明邦.周易评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5

[6]刘明芝.论“帝乙归妹”与商周联姻无关.周易研究,2002年第2期(总第五十二期)

[7]戴霖,蔡运章.秦简《归妹》卦辞与“嫦娥奔月”神话[J].史学月刊,2005年第9期

[8]高兵.《周易·归妹》发微[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

[9]张立文.《周易》的智慧[J].周易研究,2002年第1期

[10]朱熹,方玉润,朱杰人.《诗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11]蔡尚思.《十家论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