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流派与人格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七章 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代表人物和相关研究话题)PPT参考课件

▪ (10) 共同性定理——说明人们的相似性不是因为他 们的经验相同,而是由于他们建构经验的方式相同;
▪ (11) 社会性定理——说明为了扮演角色,个人必须 了解他人的构念系统,然后照此行动。
10
二、 人格动力
▪ 传统的动机理论把人看成生来无活力, 因此需要某种东西来驱动。
▪ 推理论(草耙理论):弗洛依德、斯金 纳、多拉德和米勒
▪ 为了促使新建构的形成,要求患者去扮演同他 本人人格有显著差异的另一个人的人格,象试 穿一件新衣服一样试用一种新人格。
▪ 在这些情境中,治疗者充当配角演员。
17
评价
▪ 有现象主义的倾向 强调完整无缺的整体经验; ▪ 有人本主义的倾向 强调人的创造力和对个体
的乐观; ▪ 有存在主义倾向 强调未来而不是过去,假定
8
▪ (1) 构建定理——个人构念是在重复经验的 基础上形成的;
▪ (2) 固定定理——个别差异是由于人们按照 自己的构念来看待周围世界之故。
▪ (3) 组织定理——个人构念是一个有组织、 分层次的系统。
▪ (4) 二分法定理——个人所有构念都具有两 极性。
▪ (5) 选择性定理——人是通过构念选择的限 定或扩展来运用构念的。
▪ 治疗者不仅应发现受辅者心理的实际情 况,还应指出他可能达到的目标,帮助 他重新成为一名好的科学家。治疗方法 可采用固定角色治疗。
16
固定角色治疗
▪ 引起患者探究讲解事物的不同方法之一是使他 们假装成不同的人。
▪ 在固定角色治疗中,治疗家给予病人一种性格 素描,要求他们把它表演出来,正象是一个演 员在剧中扮演角色一样。
▪ 拉理论(胡萝卜理论):荣格、阿德勒 ▪ 公驴理论(较注重自身的本性)
11
▪ (11) 社会性定理——说明为了扮演角色,个人必须 了解他人的构念系统,然后照此行动。
10
二、 人格动力
▪ 传统的动机理论把人看成生来无活力, 因此需要某种东西来驱动。
▪ 推理论(草耙理论):弗洛依德、斯金 纳、多拉德和米勒
▪ 为了促使新建构的形成,要求患者去扮演同他 本人人格有显著差异的另一个人的人格,象试 穿一件新衣服一样试用一种新人格。
▪ 在这些情境中,治疗者充当配角演员。
17
评价
▪ 有现象主义的倾向 强调完整无缺的整体经验; ▪ 有人本主义的倾向 强调人的创造力和对个体
的乐观; ▪ 有存在主义倾向 强调未来而不是过去,假定
8
▪ (1) 构建定理——个人构念是在重复经验的 基础上形成的;
▪ (2) 固定定理——个别差异是由于人们按照 自己的构念来看待周围世界之故。
▪ (3) 组织定理——个人构念是一个有组织、 分层次的系统。
▪ (4) 二分法定理——个人所有构念都具有两 极性。
▪ (5) 选择性定理——人是通过构念选择的限 定或扩展来运用构念的。
▪ 治疗者不仅应发现受辅者心理的实际情 况,还应指出他可能达到的目标,帮助 他重新成为一名好的科学家。治疗方法 可采用固定角色治疗。
16
固定角色治疗
▪ 引起患者探究讲解事物的不同方法之一是使他 们假装成不同的人。
▪ 在固定角色治疗中,治疗家给予病人一种性格 素描,要求他们把它表演出来,正象是一个演 员在剧中扮演角色一样。
▪ 拉理论(胡萝卜理论):荣格、阿德勒 ▪ 公驴理论(较注重自身的本性)
11
最新人格心理学 第十五章 认知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讲学课件

2.个人构念理论的基本假设
人的活动都是受到他个人所用以预测事件的 结构所指引。凯利不认为过去的冲突与外在 刺激是塑造行为的基本因素。他认为我们与 过去经验间的关系,只限于这些经验能够帮 助我们发展个人建构与对未来之期望的时候。
3.个人构念理论的 11 个推论
建构推论(construction corollary):个人通 过对事物的反复建构来预测事件。 个别推论(individuality corollary):人们对 于事件之建构过程是有个别差异的。 组织推论(organization corollary):每个人 为了预测事件都会发展出一套特殊的、包含各种建 构之顺序关系的建构系统。 选择推论(choice corollary):个人基于所预 测之较大延伸可能性与本身系统之定义,在二分建 构中做选择. 二分推论(dichotomy corollary):个人之建构 系统是由有限的二分建构所组成。
2、心理问题
凯利认为焦虑是大多数心理问 题的核心。 对于健康的人来说,新的建构 会不断地产生并取代那些旧的、 不完整的。
二、人格的认知因素
▪ 图示:指能帮助人们知觉、组织、获得和 利用信息的认知结构。
▪ 图式的重要作用, ▪ 1、帮助我们知觉到周围环境特征。 ▪ 2、为我们提供一种组织、掌握信息的结构。
区医院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 3、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人员宜为病区内相对固定人员,医师宜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 4、 职责 1)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结合本病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特点, 制定相应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根据本病区主要医院感染特点,如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主要病原体、主要侵袭性操作
和多重 耐药菌感染,制定相应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及流程,并组织落实。 3)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进行本病区的医院感染监测,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并应定期
人格心理学06:认知流派

REBT告诉来访者:
他们经历的不幸的生活事件并不是 自然引起他们的痛苦的,尽管这些 事件会有一定影响; 痛苦的情绪和自我挫败行为主要是 由他们关于不幸事件的扭曲的推论 和非理性信念所产生和维持的; 放弃非理性信念而代之以更合理的 观念会帮助他们减轻或克服不良的 生理心理症状,并使他们的行为更 加健康和有建设性。
• 6、个人化。指主动为别人的过失或 不幸承担责任。将一切不幸、事故 或别人生病均归因于自己的过失, 引咎自责。如父母吵架,认为是因 为自己不乖或花费太大而导致。
认知曲解的类型
• 7、选择性消极注视。指选择一个消极的细 节,并且总是记住这个细节,而忽略其他 方面,以致觉得整个情境都染上了消极的 色彩。如某次聚会中自己讲了几句不得体 的话,于是对这几句话念念不忘,甚至想 到朋友们可能要为此与他决裂。而实际上, 根本没有人真正在意这几句话,大家觉得 相聚甚欢。
观察与实验
(二)个人建构
• 用来解释和预测事件的认知结 构称作个人建构。
• 建构是两极的。 • 我们把有关的事物在我们的建
构中以“不是……就是……” 形式加以区分。 • 当我们用了最初的两极建构以 后,我们还会用其他的两极建 构决定以外的部分。
(二)个人建构
• 行为(人格)的差异主要源自 人们建构世界的方式不同。
三个主要的IB
1. “我绝对必须要表现优秀或者赢得 重要他人的爱或认可,否则我就是 一个无能、无价值的人。”
2. “其他人在任何条件、任何时间都 必须对我好,并公平地对待我,否 则就是可恶、可怕的人!”
3. “所有我生活的条件绝对必须是舒 适、安全和有益的,否则这个世界 就是可恶的,我无法忍受它。”
• 理论创建的根源:临床实践发现— 任何使患者本人对自己和自己的问 题的看法有改变的东西,都会使患 者的病情有所好转。
五认知流派.ppt

第五讲 人格的认知流派
问题: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验:参加同一个活动, 感受却与他人大不相同?为什么?
每个人加工信息的方式不一样,从而产生 不同的反应和经验
“我思故我在”
人格的认知流派强调个人的思想决定其情 绪和行为,以及人格
根据认知理论:我们通过改变对自己的看 法和对世界的看法以适应环境
范围推论: 每个构念只适用于有限范围 经验推论: 构念系统会随经验而有所变化
认知重建 调节推论: 构念系统的变化调整受构念渗透
度(容纳新概念新事物可能在彼此不相容的 亚层次构念 自我内部可以不一致,与角色或情境有关
共同性推论:建构经验的共同性可以导致 人们之间心理与行为的相似性 寻求他人的支持和理解
一. 凯利的个人建构论
George Kelly (1905-1967) 美国人 物理学和数学学位,心理学博士 研究和临床实践 兴趣广泛,做过多种短期工作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
“作为科学家的人” man-as-scientist
不断提出并检验自己对世界的假设 尽可能多地预测并控制生活中的事情 模板匹配 个人对现实的感知为其人格构念所决定
压抑者更好?
性别类型和性别差异
男女两性在行为上的差异可能反映了不同的 信息加工风格
研究 1. 性别图式理论 性别定型者(典型男性化/女性化特征)可能根
据性别来认知,评价和组织信息
性别定型者更可能根据性别对词语分类;对 与性别图式一致的形容词反应更快
2. 自我的认知表征 男女两性在记忆和回忆信息的一般能力上没
建构推论:个人通过解释生活中的重复经 验来预测事件的 个人构念系统
问题: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验:参加同一个活动, 感受却与他人大不相同?为什么?
每个人加工信息的方式不一样,从而产生 不同的反应和经验
“我思故我在”
人格的认知流派强调个人的思想决定其情 绪和行为,以及人格
根据认知理论:我们通过改变对自己的看 法和对世界的看法以适应环境
范围推论: 每个构念只适用于有限范围 经验推论: 构念系统会随经验而有所变化
认知重建 调节推论: 构念系统的变化调整受构念渗透
度(容纳新概念新事物可能在彼此不相容的 亚层次构念 自我内部可以不一致,与角色或情境有关
共同性推论:建构经验的共同性可以导致 人们之间心理与行为的相似性 寻求他人的支持和理解
一. 凯利的个人建构论
George Kelly (1905-1967) 美国人 物理学和数学学位,心理学博士 研究和临床实践 兴趣广泛,做过多种短期工作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
“作为科学家的人” man-as-scientist
不断提出并检验自己对世界的假设 尽可能多地预测并控制生活中的事情 模板匹配 个人对现实的感知为其人格构念所决定
压抑者更好?
性别类型和性别差异
男女两性在行为上的差异可能反映了不同的 信息加工风格
研究 1. 性别图式理论 性别定型者(典型男性化/女性化特征)可能根
据性别来认知,评价和组织信息
性别定型者更可能根据性别对词语分类;对 与性别图式一致的形容词反应更快
2. 自我的认知表征 男女两性在记忆和回忆信息的一般能力上没
建构推论:个人通过解释生活中的重复经 验来预测事件的 个人构念系统
《认知流派》PPT课件

弗洛伊德提出的压抑的概念是一种无意识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自我把那些难以接受的想法排除在意 识之外。
新的研究者构建了更为复杂的压抑模型。
h
9
今天的研究者这样描述压抑者:
他们对自己极度苦恼,非常不满意,并伴有压制 自己情绪的强烈倾向。一个典型的压抑者经常与 各种威胁性冲突和利害关系进行搏斗,但不知何 故,他总是能够设法不让这些压力引发自己的焦 虑。
h
14
2、自我的认知表征
男女两性在记忆和回忆信息的一般能力上没有什么差别。 然而,研究者发现,男女两性在回忆内容上是有差异的。 女性回忆起私人事件明显比男性多,无论是积极事件还是消极事件 都是如此。而男性在回忆类似美国历史这样非私人事件上做得更好。 简言之,女性能够更好的记住和朋友在一起的那些幸福时光以及自 己尴尬的时候,而男性则更能更好的机器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以及 从书本上读来的东西。
h
13
这四种类型的人们为甚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呢?
回答来源于性别图式理论。 那些具有很强的男性化和女性化特征的人是性别定型了,也就是 说,这些人可能根据性别来认知、评价和组织信息。 性别定型的人更可能把某种型号的汽车看做是男性化的,他们也 可能去问一件玩具适不适合一个小女孩玩。这些人有一种稳定的 性别图式。 相反,典型的双性化的人和性别未分化的人则不会按照与性别有 关的线索进行信息加工。
h
15
研究者发现,男性和女性对记忆内容的组织方式存 在两点差异。 首先,在自身相关信息与情绪二者之间的联系程度 上,男女两性存在差异。 其次,在自身相关信息于对人际关系信息的记忆二 者之间的联系强度上,男女两者存在差异。
h
16
(1)情绪性记忆
女性比男性容易注意和加工与情绪有关的信息。 排除年龄因素,女性对情绪性记忆的回忆比男性更好。 当让被试回忆一些非情绪性记忆时,男女之间没有什 么差别。女性倾向于回忆更多的情绪性记忆,这更容 易解释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抑郁症。
新的研究者构建了更为复杂的压抑模型。
h
9
今天的研究者这样描述压抑者:
他们对自己极度苦恼,非常不满意,并伴有压制 自己情绪的强烈倾向。一个典型的压抑者经常与 各种威胁性冲突和利害关系进行搏斗,但不知何 故,他总是能够设法不让这些压力引发自己的焦 虑。
h
14
2、自我的认知表征
男女两性在记忆和回忆信息的一般能力上没有什么差别。 然而,研究者发现,男女两性在回忆内容上是有差异的。 女性回忆起私人事件明显比男性多,无论是积极事件还是消极事件 都是如此。而男性在回忆类似美国历史这样非私人事件上做得更好。 简言之,女性能够更好的记住和朋友在一起的那些幸福时光以及自 己尴尬的时候,而男性则更能更好的机器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以及 从书本上读来的东西。
h
13
这四种类型的人们为甚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呢?
回答来源于性别图式理论。 那些具有很强的男性化和女性化特征的人是性别定型了,也就是 说,这些人可能根据性别来认知、评价和组织信息。 性别定型的人更可能把某种型号的汽车看做是男性化的,他们也 可能去问一件玩具适不适合一个小女孩玩。这些人有一种稳定的 性别图式。 相反,典型的双性化的人和性别未分化的人则不会按照与性别有 关的线索进行信息加工。
h
15
研究者发现,男性和女性对记忆内容的组织方式存 在两点差异。 首先,在自身相关信息与情绪二者之间的联系程度 上,男女两性存在差异。 其次,在自身相关信息于对人际关系信息的记忆二 者之间的联系强度上,男女两者存在差异。
h
16
(1)情绪性记忆
女性比男性容易注意和加工与情绪有关的信息。 排除年龄因素,女性对情绪性记忆的回忆比男性更好。 当让被试回忆一些非情绪性记忆时,男女之间没有什 么差别。女性倾向于回忆更多的情绪性记忆,这更容 易解释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抑郁症。
《人格心理学》全套教案精品课件 第七篇 认知主义人格流派

活泼的一一文静的
友好的一一不友好的 友好的一一不友好的
14
(二)人格建构的基本假设和推论 基本假设:“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被他对事件的
预期所引导。”
这一假设是凯利的理论基础,它是人格和行为背 后的基本力量,这是与其他观点的根本差异之处。
15
十一个基本推论(Kelly,1955):
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被他对事件的预期所引导。 建构推论 一个人对事物的反复建构来预测未来; 个体 人们在建构事件时的方式各不相同; 组织 预测时形成有顺序关系的建构体系; 两分 建构体系包含种种两分结构的构念; 选择 在两分结构中做出选择; 范围 一个结构只能对有限范围的事件做出预测; 经验 建构与个人的学习经验有关; 调整 建构调整受到渗透度的制约,是否可容纳 判断 存在彼此分离与不一致的亚层次; 共性 建构经验方式的共同性,心理相似性;
二 人格概念
构念的含义及CPC循环
构念含义:构念是个体的行为所以如此的 解释。 它是凯利人格结构的核心。
11
三 人格结构 (一)人格结构:由一组独特结合的建构群所
组成的复杂结构。 个体差异:性质、数量、质量和组合方式不同
12
1 依据建构的作用:核心构念-外围构念 2 依据可渗透性:可渗透建构和非渗透性建构 3 依据可变性:减缩建构和松散建构 4 依据表达形式:言语建构和非言语建构 5 依据建构的层次:主导建构和从属建构
16
五 人格动力
公驴理论----推理论与拉理论 CPC循环
CPC是循环过程的三个周期, 即周视(circumspection)、
先取(preemp- tion)、控制(conHol)。
周视期 : 就是在接触事物的最先时间;(提出多种构念)
人格、认知和归因PPT课件

个体差异
• 他们是谁? • 为什么他们对管理者重要? • 他们从哪来?
精选ppt
1
什么是人格
• 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和相对稳定的行 为、思想和情绪的模式
精选ppt
2
伟大的辩论
• 自然(遗传):养育(环境因素) • 哪个(遗传还是环境)对人格进而对行为
有更大的影响? • 我们应该关心吗?为什么?为什么不?
精选ppt
16
归因错误
• 基本归因错误 ——倾向于低估环境而高估个性对行为的 影响 ——当实际是由外部原因造成的时把某人 的行为归于内在原因
精选ppt
17
归因错误
• 自我服务倾向 ——倾向于否认对个人对问题的负责而主 动接受个人对成功的责任
精选ppt
18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精选ppt
8
人格的几种测量方法
• 积极与消极影响 ——相对稳定的特征 ——不同于迅速改变的心态
精选ppt
9
迈尔斯:迈尔斯类型指标
• 阅读这份 材料 ——一定要在网站上做MRTI测验并在上课 前把算出得分 ——你上课应该知道(从你的得分)你是哪 种类型
精选ppt
10
认知
• 收到信息和了解环境的过程 • 这包括决定注意哪些信息以及如何进行归
精选ppt
6
人格的几种测量方法
• 自尊 1.感觉自我价值一般 2.会表现出一个消极的特征但是过高的话也
会导致过度自信 3.会受到别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 自我监控:个体自我监控的程度基于他人 和情况的行为线索 ——高自我监控能够意识到情景线索。他 们的行为会随情景改变 ——低自我监控在不同的情景中会表现出 一贯的行为,不管适合与否
• 他们是谁? • 为什么他们对管理者重要? • 他们从哪来?
精选ppt
1
什么是人格
• 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和相对稳定的行 为、思想和情绪的模式
精选ppt
2
伟大的辩论
• 自然(遗传):养育(环境因素) • 哪个(遗传还是环境)对人格进而对行为
有更大的影响? • 我们应该关心吗?为什么?为什么不?
精选ppt
16
归因错误
• 基本归因错误 ——倾向于低估环境而高估个性对行为的 影响 ——当实际是由外部原因造成的时把某人 的行为归于内在原因
精选ppt
17
归因错误
• 自我服务倾向 ——倾向于否认对个人对问题的负责而主 动接受个人对成功的责任
精选ppt
18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精选ppt
8
人格的几种测量方法
• 积极与消极影响 ——相对稳定的特征 ——不同于迅速改变的心态
精选ppt
9
迈尔斯:迈尔斯类型指标
• 阅读这份 材料 ——一定要在网站上做MRTI测验并在上课 前把算出得分 ——你上课应该知道(从你的得分)你是哪 种类型
精选ppt
10
认知
• 收到信息和了解环境的过程 • 这包括决定注意哪些信息以及如何进行归
精选ppt
6
人格的几种测量方法
• 自尊 1.感觉自我价值一般 2.会表现出一个消极的特征但是过高的话也
会导致过度自信 3.会受到别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 自我监控:个体自我监控的程度基于他人 和情况的行为线索 ——高自我监控能够意识到情景线索。他 们的行为会随情景改变 ——低自我监控在不同的情景中会表现出 一贯的行为,不管适合与否
人格心理学 认知与人格47页PPT

人格心理学 认知与人格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调节系统与计划——每个人的“自律尺 度”
对人格差异的解释
我们每个人有一套独特的心理表象,这就导 致了我们会有不同的行为模式,甚至当我们 处于相同的情境中时,我们的行为也可能不 同。更重要的是人们发现我们解释某种特定 情境的方式依赖于我们被激活的认知类型。
(3) 高校及教育系统领导干部构念人格特质与岗位胜任性关系 心理
科学 2008(1) 抑郁患者的注意偏向 心理科学进展 2008 (2) 改变“低挫折容忍度”的心理干预及效果评估——一位奥运运
动员的个案研究 心理学报 2008 (2) 中学生人格和认知风格与社会适应性关系 心理科学 2010(1)
一、威特金的认知方式论
威特金简介(1916-1979) 美国心理学家,生物学学士(1935)、心理
学文科硕士(1936)、心理学哲学博士 (1939),成为苛勒的助手,1940年开始研 究空间定向问题,对人们判定阈间垂直方面 所表现出来的显著的个体差异产生浓厚兴趣。 主要著作:《经由知觉看人格》(1954)、 《心理的分化:发展研究》(1962)、《认 知方式的实质与起源》(1981)
本章主要内容
一、威特金的认知方式论
二、凯利的《个人建构心理学》
三、人格的认知因素
(一)米歇尔人格系统中的认知-情感单元 (二)认知结构——图式 (三)认知结构——原型 (四)自我的认知表象——自我图式 (五)自我的认知表象——可能的自我
认知人格理论的解释
每个人的人格不同是由人们信息加工方 式的不同造成的。因为我们每个人已发 展了比较固定的用于社交情境中的加工 信息的方式。
三、人格的认知因素
(一)米歇尔人格系统中的认知-情感单元 (二)认知结构——图式 (三)认知结构——原型 (四)自我的认知表象——自我图式 (五)自我的认知表象——可能的自我
近年来心理学家已经提出了很多认知结 构来解释人格的个体差异。包括:个体 建构、认知-情感单元、图式、原型、 自我图式和可能的自我等。
建构推论 组织推论 片断性(破裂)推论 经验推论 调整推论 个体性推论 共同性推论 两极推论 值域推论 选择推论 社会(Role Construct Repertory Test)
自我特征素描(Self Charactorization)。
这些认知结构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影响 我们注意什么样的信息、怎样解释这些 信息,以及回忆这些信息的情况。因为 每个人有不同的认知结构,所以每个人 对周围世界的反应是不同的、独特的。
近年来人格心理学家用大量的认知人格 变量来解释个体差异和人的信息加工的 内部过程。最突出的是——米歇尔。
他认为我们遇到的事件会与一个复杂的 认知-情感单元发生交互作用,并最终 决定了我们的行为。认知-情感单元是 指所有的心理表象,可以分为五类。 (教材郭P172)
场依存型的人则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 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 觉更容易受周围的人们的影响和干扰。
二、凯利的《个人建构心理学》
用认知的方法研究人格,可以追溯到勒 温的“场论”(1938)。
海德运用了许多勒温关于“场论”的概 念,探索“认知模式”。
但他们研究的主体是社会过程与团体的 反应,真正通过认知评价的方法研究人 格的心理学家首推乔治·凯利。
(一)个人建构心理学基本假设
“人是科学家”这一假设是凯利(Kelly) 人格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凯利(Kelly)认为人们预期事件的主要 工具是个人建构。解释和预期事件的认 知结构定义为建构 。
人格结构
每个人都有一套相对固定的建构系统, 这种相对固定的建构系统决定着我们的 行为模式。
一个人的人格就是他的建构系统。
个人建构心理学基本假设
基本假设 凯利假定“在心理学意义上, 个人的进程是由其预期事件的方式开辟 途径的。”
心理活动的加工过程是受一个人预期事 件的方式——建构引导的。这一基本假 设是建立在他对人的看法——“人是科 学家”这一基础上的。
人格动力
凯利不以动机、驱力、刺激、需求等概 念来解释行为。动机这个概念假定人是 无行动能力的,需要某种东西的驱动。 而他认为人本身就是一个主动活跃的个 体,天性如此,不需要有任何动机力量 的存在。
认知方式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对外部 世界的某种认识活动特征或方式。
该研究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末知觉领域 中的“新观点”运动。传统的知觉理论 忽视了知觉过程中个体因素的作用。
场依存——场独立性
场独立型的人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 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判断客观事物 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能独立对事物 做出判断。
个体的活动方向——一个人的心理历程 是由其预测事件的方式所引导的——人 们看待未来的方式决定了他们的行为。
人格发展
凯利认为人的发展就是努力通过不断界 定和完善其建构系统而增强对世界的理 解。这种倾向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习 得的。
(二)11条推论
从这一基本假设出发,他进一步提出了 11条推论予以说明,以社会科学少有的 一种高度组织化、结构化的方式提出了 自己的人格理论。
(一)米歇尔人格系统中的认知-情感单元
能力——个体的认知和行为的建构能力。 编码——对有关自我、他人、事件和情境的
信息进行编码,并把编码进行分类(建构)。
预期和信念——对某种特定的情境中将要发 生什么进行预测,对某种行为会有什么样的 后果进行预测,对某人的个人效能进行预测。
主观价值——个体对刺激价值的估计差异是 相对稳定的 。
认知流派与人格
参考文献
城乡高中生认知方式与创造力关系的比较研究 心理科学 2006 (1)
从人际关系看人格——认知情感系统理论的视角 心理学探新 2006,26(1):13-17 杨慧芳,郭永玉
对中学生的人格建构与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 心理学报 2007(1) 青少年自我描述归类与人格维度特点 心理科学 2007(2) 认知操作、认知方式与外倾性人格特质的关系 心理科学 2007
对人格差异的解释
我们每个人有一套独特的心理表象,这就导 致了我们会有不同的行为模式,甚至当我们 处于相同的情境中时,我们的行为也可能不 同。更重要的是人们发现我们解释某种特定 情境的方式依赖于我们被激活的认知类型。
(3) 高校及教育系统领导干部构念人格特质与岗位胜任性关系 心理
科学 2008(1) 抑郁患者的注意偏向 心理科学进展 2008 (2) 改变“低挫折容忍度”的心理干预及效果评估——一位奥运运
动员的个案研究 心理学报 2008 (2) 中学生人格和认知风格与社会适应性关系 心理科学 2010(1)
一、威特金的认知方式论
威特金简介(1916-1979) 美国心理学家,生物学学士(1935)、心理
学文科硕士(1936)、心理学哲学博士 (1939),成为苛勒的助手,1940年开始研 究空间定向问题,对人们判定阈间垂直方面 所表现出来的显著的个体差异产生浓厚兴趣。 主要著作:《经由知觉看人格》(1954)、 《心理的分化:发展研究》(1962)、《认 知方式的实质与起源》(1981)
本章主要内容
一、威特金的认知方式论
二、凯利的《个人建构心理学》
三、人格的认知因素
(一)米歇尔人格系统中的认知-情感单元 (二)认知结构——图式 (三)认知结构——原型 (四)自我的认知表象——自我图式 (五)自我的认知表象——可能的自我
认知人格理论的解释
每个人的人格不同是由人们信息加工方 式的不同造成的。因为我们每个人已发 展了比较固定的用于社交情境中的加工 信息的方式。
三、人格的认知因素
(一)米歇尔人格系统中的认知-情感单元 (二)认知结构——图式 (三)认知结构——原型 (四)自我的认知表象——自我图式 (五)自我的认知表象——可能的自我
近年来心理学家已经提出了很多认知结 构来解释人格的个体差异。包括:个体 建构、认知-情感单元、图式、原型、 自我图式和可能的自我等。
建构推论 组织推论 片断性(破裂)推论 经验推论 调整推论 个体性推论 共同性推论 两极推论 值域推论 选择推论 社会(Role Construct Repertory Test)
自我特征素描(Self Charactorization)。
这些认知结构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影响 我们注意什么样的信息、怎样解释这些 信息,以及回忆这些信息的情况。因为 每个人有不同的认知结构,所以每个人 对周围世界的反应是不同的、独特的。
近年来人格心理学家用大量的认知人格 变量来解释个体差异和人的信息加工的 内部过程。最突出的是——米歇尔。
他认为我们遇到的事件会与一个复杂的 认知-情感单元发生交互作用,并最终 决定了我们的行为。认知-情感单元是 指所有的心理表象,可以分为五类。 (教材郭P172)
场依存型的人则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 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 觉更容易受周围的人们的影响和干扰。
二、凯利的《个人建构心理学》
用认知的方法研究人格,可以追溯到勒 温的“场论”(1938)。
海德运用了许多勒温关于“场论”的概 念,探索“认知模式”。
但他们研究的主体是社会过程与团体的 反应,真正通过认知评价的方法研究人 格的心理学家首推乔治·凯利。
(一)个人建构心理学基本假设
“人是科学家”这一假设是凯利(Kelly) 人格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凯利(Kelly)认为人们预期事件的主要 工具是个人建构。解释和预期事件的认 知结构定义为建构 。
人格结构
每个人都有一套相对固定的建构系统, 这种相对固定的建构系统决定着我们的 行为模式。
一个人的人格就是他的建构系统。
个人建构心理学基本假设
基本假设 凯利假定“在心理学意义上, 个人的进程是由其预期事件的方式开辟 途径的。”
心理活动的加工过程是受一个人预期事 件的方式——建构引导的。这一基本假 设是建立在他对人的看法——“人是科 学家”这一基础上的。
人格动力
凯利不以动机、驱力、刺激、需求等概 念来解释行为。动机这个概念假定人是 无行动能力的,需要某种东西的驱动。 而他认为人本身就是一个主动活跃的个 体,天性如此,不需要有任何动机力量 的存在。
认知方式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对外部 世界的某种认识活动特征或方式。
该研究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末知觉领域 中的“新观点”运动。传统的知觉理论 忽视了知觉过程中个体因素的作用。
场依存——场独立性
场独立型的人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 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判断客观事物 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能独立对事物 做出判断。
个体的活动方向——一个人的心理历程 是由其预测事件的方式所引导的——人 们看待未来的方式决定了他们的行为。
人格发展
凯利认为人的发展就是努力通过不断界 定和完善其建构系统而增强对世界的理 解。这种倾向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习 得的。
(二)11条推论
从这一基本假设出发,他进一步提出了 11条推论予以说明,以社会科学少有的 一种高度组织化、结构化的方式提出了 自己的人格理论。
(一)米歇尔人格系统中的认知-情感单元
能力——个体的认知和行为的建构能力。 编码——对有关自我、他人、事件和情境的
信息进行编码,并把编码进行分类(建构)。
预期和信念——对某种特定的情境中将要发 生什么进行预测,对某种行为会有什么样的 后果进行预测,对某人的个人效能进行预测。
主观价值——个体对刺激价值的估计差异是 相对稳定的 。
认知流派与人格
参考文献
城乡高中生认知方式与创造力关系的比较研究 心理科学 2006 (1)
从人际关系看人格——认知情感系统理论的视角 心理学探新 2006,26(1):13-17 杨慧芳,郭永玉
对中学生的人格建构与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 心理学报 2007(1) 青少年自我描述归类与人格维度特点 心理科学 2007(2) 认知操作、认知方式与外倾性人格特质的关系 心理科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