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课件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朝天子·咏喇叭》课件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朝天子·咏喇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c3adf20722192e4436f6af.png)
王磐及散曲《朝天子·咏喇叭》 的文学常识,理解这首散曲的内容。
2、学习这首散曲诙谐讽刺性的语言.
3、了解本曲借物咏怀的手法, 深刻体 会人民对贪官污吏的痛恨之情.
散曲: 是曲的一种体式,和诗词一样,用于
抒情、写景、叙事。形式包括小令、带 过曲、套数三种形式。主要形式有小令、 套数 .
实际上讽刺揭露了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丑恶 嘴脸。宦官本是宫廷中供使唤的奴才,地位本来低
下,却依仗皇帝的宠幸大摆威风,横行霸道。所以 说这首小令的思想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
朝天子·咏喇叭
• 这首散曲表面是吟咏喇叭,实 际上是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 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 姓的罪恶行经,表达了人民的 痛恨情绪。
小令:散曲的一种形式,单独的一支 曲子,称为小令。
套曲:散曲的一种形式,由几支同一 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曲,称为套曲。
散曲的发展: 散曲是在宋、金时代的“俗谣俚曲”的基
础上,以及其他说唱艺术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新与的 一种歌诗和乐曲。这一从民间来的新的文学样式,经过 了长期的酝酿和发展,到元代进入了她的全盛时期。作 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浪行久远,而又保持着自己特色的 “元曲”(散曲和雜剧),取得了与“唐诗”、“宋词” 鼎足而三的地位。
• 5、《朝天子·咏喇叭》中讽刺宦官虚张声势的丑恶嘴脸的 句子是: _官_船__来__往__乱__如_麻__,__全__仗__你_抬__声__价_ 。
主题归纳
• 这首散曲借物咏怀,讽刺和揭 露了明代的宦官大摆威风,残 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 民的不满和痛恨之情。
延伸拓展
翻译大意
• 喇叭呀,唢呐, • 别看你吹的曲子虽短,调门却很响亮。 • 来往的官船穿梭如织,杂乱如麻, • 全仰仗你这喇叭来抬高声价。 • 当兵的听了愁眉不展, • 老百姓听了担惊受怕。 • 哪还顾得分辨大官小官,是真是假? • 眼见得这喇叭吹得这家破了产, • 吹得那家糟了殃, • 直吹得河水流干鹅飞跑,黎民百姓家破人亡啊!
2、学习这首散曲诙谐讽刺性的语言.
3、了解本曲借物咏怀的手法, 深刻体 会人民对贪官污吏的痛恨之情.
散曲: 是曲的一种体式,和诗词一样,用于
抒情、写景、叙事。形式包括小令、带 过曲、套数三种形式。主要形式有小令、 套数 .
实际上讽刺揭露了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丑恶 嘴脸。宦官本是宫廷中供使唤的奴才,地位本来低
下,却依仗皇帝的宠幸大摆威风,横行霸道。所以 说这首小令的思想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
朝天子·咏喇叭
• 这首散曲表面是吟咏喇叭,实 际上是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 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 姓的罪恶行经,表达了人民的 痛恨情绪。
小令:散曲的一种形式,单独的一支 曲子,称为小令。
套曲:散曲的一种形式,由几支同一 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曲,称为套曲。
散曲的发展: 散曲是在宋、金时代的“俗谣俚曲”的基
础上,以及其他说唱艺术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新与的 一种歌诗和乐曲。这一从民间来的新的文学样式,经过 了长期的酝酿和发展,到元代进入了她的全盛时期。作 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浪行久远,而又保持着自己特色的 “元曲”(散曲和雜剧),取得了与“唐诗”、“宋词” 鼎足而三的地位。
• 5、《朝天子·咏喇叭》中讽刺宦官虚张声势的丑恶嘴脸的 句子是: _官_船__来__往__乱__如_麻__,__全__仗__你_抬__声__价_ 。
主题归纳
• 这首散曲借物咏怀,讽刺和揭 露了明代的宦官大摆威风,残 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 民的不满和痛恨之情。
延伸拓展
翻译大意
• 喇叭呀,唢呐, • 别看你吹的曲子虽短,调门却很响亮。 • 来往的官船穿梭如织,杂乱如麻, • 全仰仗你这喇叭来抬高声价。 • 当兵的听了愁眉不展, • 老百姓听了担惊受怕。 • 哪还顾得分辨大官小官,是真是假? • 眼见得这喇叭吹得这家破了产, • 吹得那家糟了殃, • 直吹得河水流干鹅飞跑,黎民百姓家破人亡啊!
九年级下册(部编)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幻灯片23张)
![九年级下册(部编)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幻灯片23张)](https://img.taocdn.com/s3/m/f3fb639ac77da26925c5b064.png)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 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 ,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 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
作者档案
张养浩(1270年—1329 年),汉族,字希孟,号 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 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 ,元代著名散曲家。代表 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 》《山坡羊·骊山怀古》 等。
人教版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南安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作者档案
文天祥(1236—1283),字宋 瑞。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 )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 国诗人,民族英雄。祥兴元年( 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 广东海丰北)被俘。元至元十九年 十二月,于大都就义。著有《文山 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 》、《正气歌》等。
词语解释
(1)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 (2)阿房(ēpáng)即阿房宫,秦朝宫殿群 ,规模宏大,建筑华丽。故址在今陕西西安的 阿房村。 (3)一炬:指公元前206年,项羽攻入咸阳, 放火焚毁阿房宫。 (4)萦纡:回环曲折。
参考译文
我站在骊山上四处张望,(雄伟瑰丽的)阿房宫 已被付之一炬,当年奢侈的场面现在到哪里去了呢 ?只见衰草萧疏,流水环绕。到现在那些遗恨已消 失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了。自周、齐、秦、汉、楚 等国至今。那些战胜了的国家,都化作为了土;战 败了的国家,也都化作为了土。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叭,锁呐,曲儿小腔儿 喇 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 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 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 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陈涉世家》PPT课文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陈涉世家》PPT课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6ff54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7.png)
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动词)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动词)
一词多义
之: 辍耕之垄上(去,往,动词) 怅恨久之(助词,无意义,调节音节的作用)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助词) 卜之鬼乎(代词,这件事) 楚人怜之(代词,他,指项燕)
一词多义
而: 佣者笑而应曰(连词,表修饰,连接状语) 收而攻蕲(连词,表顺接)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连词,表转折)
爱护
被他所用
屡次 逃跑 恼怒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
果然 用鞭、杖竹板打
佐助
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对对方的敬称
应当 即使
但是 本来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
立
难道
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古今异义
比至陈 (比,古义:等到;今义:比较,较量) 与皆来会计事(会计,古义:聚会商议;今义:指担任财务工作 的人员) 卒中往往语 (往往,古义:到处;今义:常常)
词类活用
陈胜王 (王:称王,名词用作动词) 置人所罾鱼腹中(罾:用网捕,名词用作动词) 固以怪之矣(怪:以……为怪,意动用法) 忿恚尉 (忿恚:使……恼怒,使动用法) 狐鸣呼曰(狐:像狐狸一样,名词作状语)
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闾左:贫苦人民。適,同“谪。 停驻
编次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
在征发之列
长叹
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
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燕雀,泛指小鸟,比喻
一词多义
之: 辍耕之垄上(去,往,动词) 怅恨久之(助词,无意义,调节音节的作用)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助词) 卜之鬼乎(代词,这件事) 楚人怜之(代词,他,指项燕)
一词多义
而: 佣者笑而应曰(连词,表修饰,连接状语) 收而攻蕲(连词,表顺接)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连词,表转折)
爱护
被他所用
屡次 逃跑 恼怒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
果然 用鞭、杖竹板打
佐助
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对对方的敬称
应当 即使
但是 本来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
立
难道
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古今异义
比至陈 (比,古义:等到;今义:比较,较量) 与皆来会计事(会计,古义:聚会商议;今义:指担任财务工作 的人员) 卒中往往语 (往往,古义:到处;今义:常常)
词类活用
陈胜王 (王:称王,名词用作动词) 置人所罾鱼腹中(罾:用网捕,名词用作动词) 固以怪之矣(怪:以……为怪,意动用法) 忿恚尉 (忿恚:使……恼怒,使动用法) 狐鸣呼曰(狐:像狐狸一样,名词作状语)
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闾左:贫苦人民。適,同“谪。 停驻
编次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
在征发之列
长叹
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
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燕雀,泛指小鸟,比喻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简 爱》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简 爱》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5e2e1f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1.png)
导
久到了简爱该读书的年龄了,她的舅母当然愿意马上送爱去读书。于是不久后简爱离开
学
了盖兹海德府,到了洛伍德学校。这里的条件差得真的没法想象。
一
简爱在这里吃不饱,穿不暖,有时甚至连饭菜也是馊的。每天
他们都必须在昏暗的灯光下学习。简爱就在这儿生活了十几年。
长大后,简爱在洛伍德学校任教两年后离开,来到了桑菲尔
次要人物简介
里德太太——她性格固执,刻薄,冷酷。简·爱的舅妈,曾违心答应丈夫收养简爱,
导
对简·爱并不公平。儿子自杀使她中风,临死前良心发现,告诉简·爱她还有亲属在世真相。 学
里德先生——简·爱的舅舅,对简·爱比较好,但过早离世。
二
布洛克尔赫斯特——洛伍德慈善学校总管,虚伪且刻薄。
海伦彭斯——这个十四岁的六翼天使有着那么宽广,那么蓬勃的心胸来容纳这纯洁
学
为修道院院长,将所有财产都捐献了。
二
乔治安娜·里德——里德太太的女儿,貌美如花,向往上流社会的社交圈,常常沉溺
在她曾在伦敦度过的那个出尽风头的冬季的回忆里,后来嫁给了一个年老力衰的富豪。
约翰·里德——里德太太的儿子,暴躁、惹是生非,小时候经常欺负简·爱,长大后
将家中财产挥霍一空后自杀。
圣约翰.李维斯——简爱的堂兄,英俊,有极高的信仰。向简爱求婚,但理由只是
欢 迎到
来
名著导读 《简·爱》
目
艺 导 人典 导 术 学 物型 学
文导 学学
录
特 色
三
形人 二
象物
常一
识
导学一
文学常识
导
(1)作者介绍
学
一、作者简介
一
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1816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课件 (共34张PPT)[优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课件 (共34张PPT)[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44256116a98271fe910ef9ab.png)
咏雪——瀚海雪景图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送别——风雪送客图
3、概括诗人描绘了哪些场景?
明确: 奇丽雪景、军中苦寒、冰天雪地、 帐中饯行、东门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品一品、入意境
诗歌鉴赏的常见命题角度: 品字词 赏意境 析手法 悟感情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一个“卷”字, 一个“折”字分 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 。“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 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 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
的风狂雪早。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喻的本体是雪,喻体是梨花。 以梨花喻雪非常贴切,不仅写出了雪 的洁白,富有动态感和立体感,同时 也使人仿佛闻到阵阵花香。作者将肃 杀寒冷的冬雪当做春光来欣赏,想象 奇特,给人一种欣喜和暖意。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对偶
互文
从帐外写到帐内,写军营之
中将士的苦寒生活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既展示了冰天雪地、万里愁云的景象, 又自然引出下文送别的场面。用夸张的 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勒出边塞的景色, 用拟人的手法,写云的昏惨之色,看似 写景,实为写情,一个“愁”一个“惨” 透露了诗人为送友人而产生的愁闷的情 绪,为饯别渲染了气氛。
黄
惟孤烟故
鹤
见帆花人
楼
长远三西
送
江影月辞李孟
天碧下黄白浩
际空扬鹤
然
流尽州楼
之
。,。,
广
陵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 2、体会诗歌意境,了解品诗的方 法。 3、体会诗中洋溢的积极乐观的精 神。 4、进一步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 法。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送别——风雪送客图
3、概括诗人描绘了哪些场景?
明确: 奇丽雪景、军中苦寒、冰天雪地、 帐中饯行、东门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品一品、入意境
诗歌鉴赏的常见命题角度: 品字词 赏意境 析手法 悟感情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一个“卷”字, 一个“折”字分 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 。“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 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 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
的风狂雪早。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喻的本体是雪,喻体是梨花。 以梨花喻雪非常贴切,不仅写出了雪 的洁白,富有动态感和立体感,同时 也使人仿佛闻到阵阵花香。作者将肃 杀寒冷的冬雪当做春光来欣赏,想象 奇特,给人一种欣喜和暖意。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对偶
互文
从帐外写到帐内,写军营之
中将士的苦寒生活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既展示了冰天雪地、万里愁云的景象, 又自然引出下文送别的场面。用夸张的 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勒出边塞的景色, 用拟人的手法,写云的昏惨之色,看似 写景,实为写情,一个“愁”一个“惨” 透露了诗人为送友人而产生的愁闷的情 绪,为饯别渲染了气氛。
黄
惟孤烟故
鹤
见帆花人
楼
长远三西
送
江影月辞李孟
天碧下黄白浩
际空扬鹤
然
流尽州楼
之
。,。,
广
陵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 2、体会诗歌意境,了解品诗的方 法。 3、体会诗中洋溢的积极乐观的精 神。 4、进一步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 法。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课件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beca97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8.png)
动 , 玉 壶 光 转 , 一 夜 鱼 龙 舞 。
如 雨 。 宝 马 雕 车 香 满 路 。 凤 箫 声
东 风 夜 放 花 千 树 , 更 吹 落 , 星
·
《 青 玉 案
元 夕 》
03 总 结 主 旨
小结
登
京
口 北 固 亭
南 乡 子
有
怀
咏史
孙权年少有为
现实
南宋朝廷懦弱无能、苟且偷生
抒情
(1)对南宋朝廷苟且偷生,毫无振 作的愤懑。 (2)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慨
04 知 识 拓 展
豪放派词人的婉约词
回暗 首香 ,去蛾 那。儿 人众雪 却里柳 在寻黄 ,他金 灯千缕 火百, 阑度笑 珊,语 处蓦盈 。然盈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 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兜鍪”二字 运用了借代的手法, “兜鍪”, 古代 作战时戴的头盔, 此处代指士兵,显其英姿飒爽,勇猛无 敌,智勇双全。“坐断东南战未休。”指孙权十九岁开始统 领江东战争不断。(西征黄祖,北拒曹操,独据一方。)
此句化用典故,借曹操之口,赞扬孙权年轻有为,暗讽 今天的朝廷不如能与曹操刘备抗衡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也不 如孙权。暗示了对南宋朝廷的不满。
生子当如孙仲谋!
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此句化用典故,借曹操之口,赞扬孙权年轻有为,暗讽 今天的朝廷不如能与曹操刘备抗衡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也不 如孙权。暗示了对南宋朝廷的不满。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 孙仲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
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精品课件 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精品课件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0ca52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32.png)
23 诗词曲五首
基础积累
积累篇
1.【读准字音】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冢.( zhǒn)g 舂.谷( chōn)g 裘.( qiú ) 风掣.( chè)
狗窦.( dòu) 兜鍪.( móu) 锦衾.( qīn ) 踌.躇.( chóuch)ú
羹.饭( gēng) 寥.落( liáo) 羌.笛( qiān)g 阑.干( lán)
10.该词最后三句运用了什么典故?词人在这里想表达什么 意思?
[答案] 最后三句运用了两个典故。其一是曹操煮酒论英雄,但在这里,词人 进行了改造,将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赞扬,而让曹刘 当配角,其实是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 坤。其二是曹操一褒一贬的典故,据《三国志》载,曹操与孙权第一次对垒, 见孙权之威严仪表,就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词人在这里引用了前半句,没有明言后半句,实际上是借曹操之口,讽刺当 朝主议的那些大臣们都似刘景升的儿子一般,这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真 是曲尽其妙,而又意在言外,令人叫绝!
23 诗词曲五首
[答案] 这一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句“瀚 海阑干百丈冰”描绘了沙漠上纵横着百丈厚的冰层的画 面,对上文冰天雪地的奇寒景象作了总结;第二句“愁 云惨淡万里凝”写了天空中布满惨淡的阴云的景象,引 出诗人为友人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由此自然转 入下文的送别。
23 诗词曲五首
面。
23 诗词曲五首
5.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B ) A.《十五从军征》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主人公从军时间 之久,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不合理。 B.《过零丁洋》中,诗人将叙事和抒情结合起来,将个人的 经历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读来悲哀难抑,令人断肠。 C.《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 颂,表达了词人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为国效 力的壮烈情怀。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68820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3.png)
只见草萧疏,水萦 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
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疏通文意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在校生都选择去打工。准备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但是,目前社会上寒假招工的陷阱很多
在骊山上四处张望,阿房宫已经被一 把火烧没了,当年的繁华之景,现在在哪 里?只见荒草疏落,凄水回旋弯曲。到现 在,那些憾恨已消散于烟雾弥漫的林间。 自周、齐、秦、汉、楚等国至今,赢了的, 都变成一抔黄土;输了的,1279年),南宋最后一 个据点崖山被元军攻陷, 宋朝灭亡。文天祥在前一 年被俘北行,于五月四日 出大庚岭,经南安军(治 所在今江西大庚)时写下 此诗。
疏通文意
南安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谁同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
尾联运用典故和想象,感情由悲而壮, 格调由低沉而高昂,表现出了作者誓死不屈、 战斗不止的决心。
诗歌赏析u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在校生都选择去打工。准备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但是,目前社会上寒假招工的陷阱很多
诗中围绕哪个字抒情述怀?全诗如何抓住这个 字进行抒情述怀?
全诗围绕“别”字抒情述怀。 首联写再别。作者过去三年别家乡是为作“羁旅客”而 别,即为抗清事业而奔走。而今天是作为被捕囚犯而别的。 颔联写别情。因前后“别”时的处境不同,所以心情也
写作特色
(1)风格沉郁顿挫,手法老到圆熟,成语 典故信手拈来。 (2)诗意流畅,语词率真豪壮。 (3)现实与理想完美结合。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疏通文意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在校生都选择去打工。准备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但是,目前社会上寒假招工的陷阱很多
在骊山上四处张望,阿房宫已经被一 把火烧没了,当年的繁华之景,现在在哪 里?只见荒草疏落,凄水回旋弯曲。到现 在,那些憾恨已消散于烟雾弥漫的林间。 自周、齐、秦、汉、楚等国至今,赢了的, 都变成一抔黄土;输了的,1279年),南宋最后一 个据点崖山被元军攻陷, 宋朝灭亡。文天祥在前一 年被俘北行,于五月四日 出大庚岭,经南安军(治 所在今江西大庚)时写下 此诗。
疏通文意
南安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谁同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
尾联运用典故和想象,感情由悲而壮, 格调由低沉而高昂,表现出了作者誓死不屈、 战斗不止的决心。
诗歌赏析u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在校生都选择去打工。准备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但是,目前社会上寒假招工的陷阱很多
诗中围绕哪个字抒情述怀?全诗如何抓住这个 字进行抒情述怀?
全诗围绕“别”字抒情述怀。 首联写再别。作者过去三年别家乡是为作“羁旅客”而 别,即为抗清事业而奔走。而今天是作为被捕囚犯而别的。 颔联写别情。因前后“别”时的处境不同,所以心情也
写作特色
(1)风格沉郁顿挫,手法老到圆熟,成语 典故信手拈来。 (2)诗意流畅,语词率真豪壮。 (3)现实与理想完美结合。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九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第六单元名著导读《简爱》课件
![九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第六单元名著导读《简爱》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d0640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a.png)
典型情节: 海伦受罚→与海伦谈话→安慰简·爱→患肺病→去世 海伦·彭斯性格评点:①宽容隐忍,多次受罚与遭辱骂而不发作; ②求知欲强,爱看书,总是学习别人的优点及长处; ③邋遢,老师多次惩罚也没改掉。 勾连情节:①海伦的宽容与高尔基的外祖母的仁慈宽容相似; ②海伦的不爱卫生与小茨冈无法改掉的小偷小摸习惯相似。
第十章 登报求职 那场瘟疫使学校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简·爱在
学校生活了八年,六年当学生,两年当教师。在这之后因 为谭波尔小姐的离开,简·爱自己也厌烦了一成不变的生 活,向往自由的她决定为自己创造新的生活。于是她在报 纸上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位,并顺利应聘上了桑菲尔 德庄园的家庭教师。
临行的前一天晚上贝茜前来,得知贝茜与盖茨海德庄 园的马夫利文结婚已有五年,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 ; 表哥虽上了大学,但成绩都不及格,是个浪荡青年。贝茜 告诉简·爱在七年前有一自称姓爱的前来寻简·爱,看样 子是一个酒商,得知简·爱不在盖茨海德庄园,便离开了, 去往马德拉岛。
简爱拒绝了表兄圣约翰的求婚,回到桑菲尔德看 望罗切斯特先生。此时她才知道桑菲尔德因为一场大 火而成为废墟,罗切斯特先生受伤成为残疾,他的疯 妻子在大火中死去。
简爱赶到罗切斯特先生隐居的农场,向他表白了自 己的感情,他们终于结为夫妻。
苦难的童年 典型情节: 1. 被表哥约翰·里德殴打 2. 被锁进红房子惊吓过度生病 3. 被里德太太憎恨送入学校 性格评点: 里德太太:①冷酷无情:视自己的外甥女为负担,不惜在 外人面前丑化简·爱; ②伪善:将自己美化成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③自私狭隘:一心袒护、宠溺儿子 简爱:①勇于反抗和捍卫尊严:被表哥欺凌敢于反抗扭打; ②善良:回击舅妈的污蔑后自省自责 表哥:凶暴专横 表姐:傲慢冷漠
第十三章 和罗切斯特先生交谈 自从罗切斯特先生回来之后,阿黛尔
第十章 登报求职 那场瘟疫使学校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简·爱在
学校生活了八年,六年当学生,两年当教师。在这之后因 为谭波尔小姐的离开,简·爱自己也厌烦了一成不变的生 活,向往自由的她决定为自己创造新的生活。于是她在报 纸上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位,并顺利应聘上了桑菲尔 德庄园的家庭教师。
临行的前一天晚上贝茜前来,得知贝茜与盖茨海德庄 园的马夫利文结婚已有五年,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 ; 表哥虽上了大学,但成绩都不及格,是个浪荡青年。贝茜 告诉简·爱在七年前有一自称姓爱的前来寻简·爱,看样 子是一个酒商,得知简·爱不在盖茨海德庄园,便离开了, 去往马德拉岛。
简爱拒绝了表兄圣约翰的求婚,回到桑菲尔德看 望罗切斯特先生。此时她才知道桑菲尔德因为一场大 火而成为废墟,罗切斯特先生受伤成为残疾,他的疯 妻子在大火中死去。
简爱赶到罗切斯特先生隐居的农场,向他表白了自 己的感情,他们终于结为夫妻。
苦难的童年 典型情节: 1. 被表哥约翰·里德殴打 2. 被锁进红房子惊吓过度生病 3. 被里德太太憎恨送入学校 性格评点: 里德太太:①冷酷无情:视自己的外甥女为负担,不惜在 外人面前丑化简·爱; ②伪善:将自己美化成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③自私狭隘:一心袒护、宠溺儿子 简爱:①勇于反抗和捍卫尊严:被表哥欺凌敢于反抗扭打; ②善良:回击舅妈的污蔑后自省自责 表哥:凶暴专横 表姐:傲慢冷漠
第十三章 和罗切斯特先生交谈 自从罗切斯特先生回来之后,阿黛尔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诗词曲五首》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诗词曲五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ff84172cc58bd63086bd6c.png)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感情怀
导思1.五首诗歌分别表达 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技法
导思3.五首诗歌运用了 怎样的写作技巧?试结 合内容简析。
关键词: 类型多样军征》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 亭有怀》《山坡羊·潼 关怀古》揭露了怎样的 社会现实?
赏美景
导思4.《白雪歌送武判官 归京》描绘了怎样的奇异 雪景?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十五从军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过零丁洋》 《山坡羊·潼关怀古》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文天祥(1236—1283),吉州庐陵(今江西 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 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张养浩(1270—1329),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 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 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 羊·潼关怀古》等。
一 读一读字音
zhǒng 冢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chōng 舂谷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二 写一写字形
兜 móu( 鍪 ) liáo( 寥 )落 lán( 阑 )干 hàn( 汗 )青
三 文言知识积累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名句积累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7ce4cdba0d4a7302763ac8.png)
走进《左传》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 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其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 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中国先 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因此本书在中 国的文学界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对史学也有巨大的贡献 。
长勺之战
齐鲁长勺之战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 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 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 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
齐国襄公无道,在位时发生内乱。襄公兄弟多人,公子纠的母 亲是鲁国人,他就逃到鲁国,公子小白则逃到莒国。鲁庄公8年(前 686)秋,齐国人杀死襄公,立公子无知为国君,鲁庄公9年(前685) 无知又被人杀死。于是,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着回国。
第一部分(第1段): 写战前鲁国的政治准备。
第一层 简要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原因和鲁庄公被迫出战的打算。 第二层 写乡人劝阻曹刿,曹刿解释说明。 第三层 通过三问三答,明确作战的先决条件即取信于民。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 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 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 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 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 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编年体】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 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 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 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 治通鉴》都是编年体史书。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afb5ab1711cc7930b7168e.p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诸葛亮提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 是怎样提出的? 第一条建议是“开张圣听”( 广开言路)
。这条建议是在分析了不利和有利的条件之 后提出的,诸葛亮提醒后主要发扬先帝广开 言路的优良传统,因为这是修明政治的先决 条件。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3. 诸葛亮提的第二条建议是什么? 他为什么要提出 这条建议? 第二条建议是严明赏罚。诸葛亮提出这条建议,
9.三条建议中 , 哪条最重要 ?为什么 ? 亲贤远佞最重要。因为只有亲贤远佞才能做到
广开言路和严明赏罚。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 的大事,只有亲贤远佞,汉室才能兴隆。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10.诸葛亮为什么要自述出身、志趣? 诸葛亮自述出身、志趣,表明自己身份低微,无
意于功名利禄,从而突出先帝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
关键词: 直言进谏
知恩图报
建言献策
导思2.诸葛亮分析形 势,向后主刘禅提出 了哪三条建议?
托孤之重
导思4.这篇文章表达 了诸葛亮怎样的思想 感情?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 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出师表》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辞手法,语言洗练工整,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 中的艰难险阻,也表达了自己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 情。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13.诸葛亮提起临崩托孤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 临崩托孤这件事一方面可以充分说明先主对自己
的信任,另一方面表明自己始终不忘先主“兴复汉 室”的重托,这是出师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自己 的职责,引出下文。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诸葛亮提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 是怎样提出的? 第一条建议是“开张圣听”( 广开言路)
。这条建议是在分析了不利和有利的条件之 后提出的,诸葛亮提醒后主要发扬先帝广开 言路的优良传统,因为这是修明政治的先决 条件。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3. 诸葛亮提的第二条建议是什么? 他为什么要提出 这条建议? 第二条建议是严明赏罚。诸葛亮提出这条建议,
9.三条建议中 , 哪条最重要 ?为什么 ? 亲贤远佞最重要。因为只有亲贤远佞才能做到
广开言路和严明赏罚。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 的大事,只有亲贤远佞,汉室才能兴隆。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10.诸葛亮为什么要自述出身、志趣? 诸葛亮自述出身、志趣,表明自己身份低微,无
意于功名利禄,从而突出先帝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
关键词: 直言进谏
知恩图报
建言献策
导思2.诸葛亮分析形 势,向后主刘禅提出 了哪三条建议?
托孤之重
导思4.这篇文章表达 了诸葛亮怎样的思想 感情?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 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出师表》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辞手法,语言洗练工整,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 中的艰难险阻,也表达了自己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 情。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13.诸葛亮提起临崩托孤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 临崩托孤这件事一方面可以充分说明先主对自己
的信任,另一方面表明自己始终不忘先主“兴复汉 室”的重托,这是出师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自己 的职责,引出下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形象
导思1.曹刿和鲁庄 公分别是怎样的人?
论战
导思3.曹刿是如何 向鲁庄公论战的?
关键词: 政治远见
论战
人物对话
导思2:曹刿和鲁庄公 的对话体现N了曹刿 怎样的军事见解?
感悟
导思4:长勺之战的 胜利给了我们什么 启示?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 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国军队大举攻打鲁国。庄公准 备派兵迎战。曹刿(听到这个 消息后)请求拜见(庄公)。
原文: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注释: 其:代词,他的。 乡人:同乡的人。 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当政的人。 之:代词,指应战这件事。 间(jiàn):参与。 鄙:鄙陋,目光短浅。 见:拜见。
1
20 曹刿论战
编 年 体 史 书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 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 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 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 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 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 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 的战例。”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 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 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6.必以情 古义:实情;今义:感情
7.忠之属也 古义:竭力做好本分的事情;今义:忠诚
8.可以一战 古义:两个词,意为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 或能够
9.再而衰 古义:第二次;今义:表示又一次
10.弗敢专也 古义:独自占有;今义:集中在一件事上的
(三)一词多义 1.故:公问其故 缘故,原因,名词 故逐之 所以,因此,连词 2.从:民弗从也 听从,服从,动词 战则请从 跟随,动词 3.之:肉食者谋之 这件事,代词 小大之狱 的,结构助词 公与之乘 指曹刿,代词 公将驰之 指齐军,代词
4.以:何以战 用,靠,介词 必以情 按照,介词 必以分人 把,介词
5.请:曹刿请见 请求,动词 战则请从 请允许,动词
6.信:小信未孚 信用,名词 必以信 诚实,名词
7.安:衣食所安 养,动词 安求其能千里也尔安敢轻吾射 怎么,副词
(四)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名词用作动词,赐福,保佑
2.一鼓作气 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1. 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 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和民本思想;分析曹刿
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理解课文的主旨,体 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重点) 3. 学习曹刿的爱国精神。(难点)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 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 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 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 写。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 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左传》是重 要的历史文献,对后世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曹刿论战》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第一部分(①): 本段写战前准备。曹刿求见鲁庄公,说明政治 上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
第二部分(②): 本段写战争经过。对比鲁庄公与曹刿的不同指 挥方式,表现出鲁庄公在作战中不察敌情,急 躁冒进,而曹刿却临阵从容,善于把握战机
第三部分(③): 本段写战后总结。通过描写曹刿论述获胜的原 因,表现出曹刿的“远谋”。
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注释:
十年:指鲁庄公十年,即公元前684年。 师:军队。 伐:进攻,攻打。 我:指鲁国。《左传》是据鲁史写的,称鲁国为“我”。 战:迎战。
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
一 读一读字音
guì
zhé
刿
辙
mǐ
bó
靡 玉帛
shì
yíng
轼盈
bǐ
jiàn
鄙 又何间焉
二 写一写字形
fú 敢专也( 弗 ) 公与之 chéng ( 乘 )
辙zhé 车辙 澈chè 清澈 撤chè 撤退 轼shì 登轼 拭shì 擦拭 试shì 考试
靡mǐ 旗靡 糜mí 糜烂
遂suì 遂心 逐zhū 追逐 隧suì 隧道
春秋时期,齐与鲁是邻国,齐大鲁小,齐强鲁弱。齐襄公 即位后,政令无常,国内危机四伏,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 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齐国两个国君齐襄公和公孙无 知相继被杀,国内无君。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君位(就 是后来的齐桓公)。即位后,他立即出兵打败鲁军,公子纠被 逼死。但齐桓公仍不甘心,于鲁庄公十年春天,借口鲁国曾帮 助公子纠争夺齐国君位,再次兴兵攻鲁,两军战于长勺。这就 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长勺之战”。
编年体史书
编年体史书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 的史书体裁。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 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著名的编 年体史书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
毛泽东点评长勺之战
当代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 略问题》一文中,对鲁国在长勺之战中的战法给予过很高的评 价,说战争中鲁国“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 成了中国战争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当时的情况 是弱国抵抗强国。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 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 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的时机——“辙乱旗 靡”之时。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却说出了战略防御的原则。 曹刿论战所叙述的原则和长勺战例,成为中国后世“后发制人” 防御战略思想的宝贵借鉴。
三 文知识积累
(一)古今异义 1.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不连接 2.肉食者鄙 古义:鄙陋,目光短浅;今义:粗俗,低下 3.牺牲玉帛 古义:指猪、牛、羊等;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 弃自己的生命)
4.弗敢加也 古义:虚夸,谎报;今义:使数量比原来大或程 度比原来高,增加
5.小大之狱 古义:案件;今义: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