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某深基坑毕业设计
深基坑基坑支护毕业设计
深基坑基坑支护毕业设计基坑开挖与支护结构设计1. 设计优选 1.1 设计依据1、 2、毕业设计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204);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6、1.2 基坑支护方案优选基坑围护结构型式有很多种,其适用范围也各不相同,根据上述设计原则,结合本基坑工程实际情况有以下几种可以采取的支护型式:(1)悬臂式围护结构悬臂式围护结构依靠足够的入土深度和结构的抗弯能力来维持整体稳定和结构安全。
悬臂结构所受土压力分布是开挖深度的一次函数,其剪力是深度的二次函数,弯矩是深度的三次函数,水平位移是深度的五次函数。
悬臂式结构对开挖深度很敏感,容易产生较大变形,对相临的建筑物产生不良的影响。
悬臂式围护结构适用于土质较好、开挖深度较浅的基坑工程。
(2)水泥土重力式围护结构水泥土与其包围的天然土形成重力式挡墙支挡周围土体,保持基坑边坡稳定,深层搅拌水泥土桩重力式围护结构,常用于软粘土地区开挖深度约在6.0m《基坑工程手册》。
以内的基坑工程,水泥土的抗拉强度低,水泥土重力式围护结构适用于较浅的基坑工程。
(3)拉锚式围护结构拉锚式围护结构由围护结构体系和锚固体系两部分组成,围护结构体系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桩墙和地下连续墙两种。
锚固体系可分为锚杆式和地面拉锚式两种。
地面拉锚式需要有足够的场地设置锚桩,或其他锚固物;锚杆式需要地基土能提供锚杆较大的锚固力。
锚杆式适用于砂土地基,或粘土地基。
由于软粘土地基不能提供锚杆较大的锚固力,所以很少使用。
(4)土钉墙围护结构土钉墙围护结构的机理可理解为通过在基坑边坡中设置土钉,形成加筋土重力式挡墙,起到挡土作用。
土钉墙围护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者人工降水后的粘性土、粉土、杂填土及非松散砂土、卵石土等;不适用于淤泥质及未经降水处理地下水以下的土层地基中基坑围护。
南京某复杂深基坑的设计及施工
南京某复杂深基坑的设计及施工【摘要】本文根据某深基坑周边环境和开挖的深度,采用了钻孔灌注桩与复合土钉墙相结合的支护形式。
同时分析了该基坑施工的技术要点,并过监测结果,说明该支护方案是可行的。
【关键词】深基坑; 地质条件支护降水设计施工监测1工程概况江苏某综合楼地上主楼高16+1层、群楼5层,地下2层,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
建筑场地位于常府街北侧,基坑南侧地下室距红线最近不5m,红线至路牙之间有电缆及光缆埋设,埋设位相对于建筑标高为-1.32m,且现有2层小楼内有重要仪器需要保护;基坑北侧临近现有1幢7层的混凝土综合楼,距离地下室外墙距10 m;基坑东侧为1幢大楼,且为深基坑;基坑西侧有35~6层砖混住宅,但距离地下室外墙较远。
地下室基坑开挖垂直深度达13 m,开挖面积7657m2,按照文献[1],该基坑属于深大基坑。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工程勘察资料,基坑开挖的地层主要为杂填土、淤泥质填土,之下至15~21 m深度内为粉土夹粉沙、粉土以及一般沉积的可塑—硬塑状粘土—粉质粘土、软塑—可塑状粉质粘土,底部为浦口组风化基岩。
①1杂填土:杂色,松散,以碎砖、混凝土块填积,混粉质粘土。
①2素填土:灰—灰黑色,饱和,局部流塑,夹少量碎砖及粉质粘土小团块。
②1粉土—粉砂:灰黄—黄灰色,饱和,稍密,中压缩性。
②2粉土:灰色,稍密,中偏高压缩性。
③1粉土—粉质粘土:灰—灰黄色,褐黄色,饱和,硬塑,局部可塑,中压塑性。
本场地地下水为浅层潜水,地下水在地面下1.5m左右,水量较为丰富。
3支护与治水设计方案本基坑开挖深度较大,属于深大基坑,道路两侧地下管线较多。
支护结构的破坏、土体失稳或过大变形对基坑周围环境及地下结构施工影响很严重,属一级安全等级,即重要性系数为γ0=1.10。
由于该地区地下水丰富,应采用合理的降水方式,以便较好地控制基坑的变形,满足基坑的安全要求。
3·1支护方案由于拟建工程规模较大,地下室平面形状不规则,尤其是基坑东西两侧的通风井,为深窄基坑,基坑面积约为7600m2,周长约为370 m,拟建2层地下室,开挖深度较大。
深基坑支护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管理资料]
安徽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马鞍山xxS2地块3#楼深基坑支护及施工组织设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本次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主要是对马鞍山xxS2地块3#楼深基坑支护及施工组织进行设计。
通过调研,资料查阅,完成在指定的地下室的支护工程设计,设计阶段为施工图设计。
●进行支护方案比选、基坑土体计算参数选取、土压力计算分析、抗力计算分析、支护结构内力计算分析、支护工程平面设计、分区支护断面设计、支护结构构件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设计工作,了解并掌握深基坑支护设计的基本过程及计算方法、施工组织方法。
●对支护工程进行设计概算的编制,掌握工程概算的编制过程。
绘制工程图纸10张A3以上,写出设计说明书,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
起止时间:年月日至月日共周指导教师签字系主任签字院长签字填写说明:"任务书"封面请用鼠标点中各栏目横线后将信息填入,字体设定为楷体-GB2312、四号字;在填写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时字体设定为宋体、小四号字。
马鞍山xx世际花园S2地块3#楼深基坑工程支护及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拟建工程安徽马鞍山市xx·xx(S2地块)工程位于马鞍山市xx以西,拟建桥山路以北S2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为170000m2。
±,基坑南北向长40m,东西向宽35m,。
结合本工程地质、环境、挖深等诸多因素确定安全可靠的支护方案;为考虑到邻近坑边有建筑和道路(下设有水、电、气等管线),为确保安全,以“变形”控制设计。
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施工方便”原则,整个基坑采用一排钻孔灌注桩作挡土结构, 锚杆支撑作为支撑结构体系。
基坑采用双轴深层搅拌桩作止水帷幕。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结构锚杆支撑钻孔灌注桩Oriental Pearl Garden, Ma an Shan Sai International, Building 3, Block S2 support deep foundation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abstractPlans to construct the project Anhui Ma'anshan oriental pearl* the century garden (the S2 land parcel) the project located at the Ma'anshan kind lake waterway west, plans to construct north of the bridge mountain road in the S2 land parcel, the total floor space is 170000m ². ± is equal to absolute level , the hole excavated for building foundation north and south to long 40m, the thing to extends 35m, cutting depth .Unifies this engineering geology, the environment, the sump and so on many factor determination safe reliable supports and protections plan; In order to consider nearby the neighbor pit has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path (next is equipped with pipelines and so on water, electricity, gas), to ensure the security, by “distortion” control design.The spirit of "safe, reliable, economical, technically feasible and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principle, the entire pit with a row of bored piles for retaining structures, anchor support system as a support for using biaxial waterproof curtain of deep mixing piles.Key words: Foundation pit; Bracing structure;Anchor rod support Nondisplacement pile目录内容摘要 (2)目录 (4)文献综述 (7)第一章设计方案综合说明 (12)概述 (12)工程概况 (12)场地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概况 (12)场地内各岩土层的分布、性质 (12)场地地下水概况 (12)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 (13)设计总说明 (13)设计依据 (13)支护结构方案比较与选取 (13)基坑监测 (20)第二章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计算书 (20)设计计算 (20)地质计算参数 (20)计算区段的划分 (20)计算方法 (20)土压力计算 (20)AB .BC段支护结构设计计算 (23)侧向土压力计算 (23)等值梁计算桩的嵌固深度: (25)配筋计算 (26)锚杆设计 (26)整体稳定性验算 (27)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28)抗隆起验算 (28)抗管涌验算 (30)变形验算 (30)CD .AD段支护结构设计计算 (31)等值梁计算桩的嵌固深度: (33)配筋计算 (34)锚杆设计 (35)整体稳定性验算 (35)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36)抗隆起验算 (37)抗管涌验算 (38) (39)圈梁设计计算 (39) (39) (39)斜截面强度计算 (40)段圈梁设计计算 (40) (40)斜截面强度计算 (40) (40)止水桩长确定 (40)基坑止水帷幕设计 (40) (40)止水桩长确定 (40) (41)基坑监测方案 (41)基坑及周围环境的监测、测试 (41)监测与测试的控制要求: (41)观测频率 (41)第三章施工组织设计 (42)工程概况 (42)工程概况 (42)现场施工条件 (42)施工主要特点 (42)施工部署 (43)现场总平面布置 (43) (43) (44)施工准备工作和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 (45) (45) (45)材料、设备准备工作 (46)劳动力组织准备 (47)机械配置计划 (47)主要工程项目施工 (48)测量放线 (48)双层搅拌桩与钻孔灌注桩施工 (49)土方开挖 (51)锚杆(预应力) (52)冠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52)护坡观测方案 (53)施工进度计划 (53)临时施工用电组织计划 (53)保证安全措施 (54)保证质量措施 (56)质量目标 (56)质量要求 (56)质量技术措施 (56)保证工期措施 (57)组织管理措施 (57)技术措施 (57)机械设备措施 (57)雨季施工措施 (57)文明施工 (58)工程费用概算 (60)英文翻译 (63)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深基坑支护毕业设计
深基坑支护毕业设计深基坑支护是在施工过程中对深基坑进行支撑和保护的工程技术措施。
深基坑支护设计的目的是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工程质量,同时尽量降低施工成本和时间。
本文将介绍深基坑支护的重要性、常用的支护工艺及其优缺点,并提出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深基坑支护方案。
深基坑在城市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地铁、地下车库和地下商场等。
然而,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如地下水渗漏、土壤液化、坍塌等,这些问题都会对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深基坑支护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常用的深基坑支护工艺有桩支撑、盖挖法和悬挂墙支护等。
桩支撑是指在基坑四周挖掘桩孔,并在桩孔中灌注混凝土形成的桩。
桩支撑具有施工周期短、承载能力大等优点,但施工成本较高。
盖挖法是指在基坑边坡上加盖挖坑,并通过短期支护结构支撑施工期挖坑深度较浅的部分。
这种方法适用于土质较好的区域,但对地下水的控制要求较高。
悬挂墙支护是指在基坑边坡上悬挂钢结构支撑体系,适用于较大的基坑,但对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和施工难度较大。
每种支护工艺都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进行选择。
基于上述背景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深基坑支护方案。
该方案的主要步骤如下:首先,通过现场调查和地质勘探获取基坑周围土体的工程参数;然后,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深基坑模型,并进行稳定性分析和力学计算,得到基坑周围土体的受力情况;接下来,根据受力情况设计合理的支护结构,如挡土墙、加固桩等;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数值模拟可以有效地分析基坑支护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如土体的变形、应力分布和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支护结构,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数值模拟还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和时间,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深基坑支护设计是保障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介绍了常用的深基坑支护工艺,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深基坑支护方案,以期为深基坑支护毕业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基坑支护毕业设计
南京某地铁车站维护结构设计摘要基坑工程是为保证基坑施工、主体地下结构的安全和周围环境不受损害而采取的支护结构、降水和土方开挖与回填,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监测和检测等的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基坑工程是土力学基础工程中一个古老的传统课题,同时又是一个综合性的岩土工程问题。
随着基坑的开挖越来越深、面积越来越大,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越来越复杂,所需要的理论和技术越来越高。
深基坑工程涉及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和环境工程等众多学科领域,综合性高,影响因素多,设计计算理论还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还依赖于工程实践经验。
本文在第一章中介绍了深基坑的发展状况、人们对其设计理论的研究状况及重点研究方向。
第二章介绍了本工程的工程背景和工程的相关的地质条件及相关的土层参数。
第三章通过基坑特点的分析及维护方案选择的原则确定了本工程的基坑支护方案。
第四章主要进行了基坑围护结构的计算,包括土压力的计算,支撑内力的计算,维护结构的配筋计算,支撑结构的配筋计算等内容。
第五章初步讨论了该工程的施工方案。
第六章简要的论述了关于该基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相关内容。
关键词:基坑工程 ,基坑维护,施工MAINTENANCE DESIGN OF NANJING METRO STATIONSTRUCTUREABSTRACT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is to ensure the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The main underground safety of structure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s not damaged and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Rainfall and earth excavation and backfill, including survey, design,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and detection of such a comprehensive system engineering.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is a traditional topic, but also a complex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With the increasingly deep excavation, the area is larger and larger, retaining structure of foundation pit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 the need for theory and technology is more and more high.Deep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relates to structural engineering,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other fields, comprehensive high,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design calculation theory is not mature, to a certain extent is also dependent on the experience of Engineering practice.In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 of deep foundation pit, the design theory research status and key research direction.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d 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and engineering related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related parameters of soil layers. The third chapter through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and maintenance scheme selection principle to determine the engineering of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scheme. The fourth chapter of foundation pit enclosure structure calculations, including the calculation of soil pressure, supporting structure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maintenance of structural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support structure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etc.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cheme. The sixth chapter briefly discusses on the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quality assurance measures.KEYWORDS: foundation engineering、foundation pit maintenance、construction目录摘要(中文) (I)摘要(外文)....................................................... I I 1绪论.. (1)1.1深基坑工程的发展状况 (1)1.2深基坑支护设计理论及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2)1.3深基坑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重点研究方向 (4)2概述 (6)2.1工程概况 (6)2.2气象 (6)2.3地形、地貌、地质、水文 (6)2.4工程地质 (8)2.4.1场地岩土工程性质 (8)2.4.2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10)3车站围护设计方案 (13)3.1设计依据 (13)3.1.1设计依据 (13)3.2.2设计原则 (14)3.3.3设计方案选择 (14)4车站维护结构设计计算 (16)4.1关于探测点处断面设计 (16)4.1.1第一道支撑计算 (16)4.1.2第二道支撑计算 (22)4.1.3第三道支撑计算 (22)4.1.4第四道支撑计算 (23)4.1.5排桩入土深度计算 (23)4.1.6最大弯矩计算 (24)4.1.7配筋计算 (26)4.1.8冠梁计算 (27)4.1.9电算结果 (27)5施工方案 (46)5.1施工总体步骤 (46)5.1.1施工总体流程 (46)5.1.2施工组织方式 (46)5.2相邻搅拌桩施工顺序 (46)5.2.1施工工艺 (46)5.2.2施工质量保证技术组织措施 (47)5.3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49)5.3.1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49)5.3.2测量放样 (51)5.3.3护筒埋设 (51)5.3.4成孔施工 (51)5.3.5清孔 (52)5.3.6钢筋笼制作 (52)5.3.7钢筋笼安放 (53)5.3.8水下砼施工 (53)5.3.9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 (54)5.4钢筋混凝土圈梁施工 (58)5.5土方开挖 (59)5.5.1土方开挖 (59)5.6深井降水施工 (60)5.6.1工艺流程 (60)5.6.2管井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60)5.6.3深井降水停止 (62)5.6.4降水注意事项 (62)5.6.5井措施 (62)6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64)6.1质量保证体系 (64)6.2开工前质量准备工作 (64)6.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65)结论 (68)参考文献 (69)致谢 (70)1绪论1.1深基坑工程的发展状况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高层、超高层的建筑越来越多,仅从1990 年到2000 年的十年间,我国各大中城市己建10 层以上的建筑物超过 1.5 亿m 2。
[学士]基坑毕业设计16420
第一章设计方案综合说明1.1 概述1.1.1 工程概况拟建南大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工程位于南京市金银街以西,其南临南大生命科学院大楼,西侧为住宅楼。
拟建建筑物地面以上6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69533m2,建筑±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7.25m,整平后地面标高为17.00m,其它标高均以此为准,地下室负二层底板顶标高为-7.75m,基坑开挖深度为8.50m,框架结构。
1.1.2 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基坑北面和东面均为马路,最近距离为15 m,下设通讯电缆、煤气管线等设施。
西侧为居民住宅楼,楼高五层,其最近距离为10.5 m,南侧为南大生命科学院大楼,最近距离为12.5 m。
1.1.3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区地貌单元为阶地,地形较平坦,场地西侧有坳沟分布,东侧有暗塘分布。
在基坑支护影响范围内,自上而下有下列土层:①层杂填土:灰色,稍密,主要由碎石、碎砖、建筑垃圾组成,硬质含量30-60%,填龄大于5年。
①-2层素填土:灰黄~灰色,粉质粘土为主,可塑~软塑,混少量碎砖粒,炉渣,填龄大于10年。
①-3层淤泥质填土:灰黑色,流塑,稍具臭味,含腐植物。
②-1层粉质粘土:灰黄~灰色,可塑~软塑,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②-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灰色,流塑,含腐植物,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②-3层粉质粘土:灰色,软塑,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③-1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硬塑,含少量铁锰结核,稍有光泽,无第一章设计方案综合说明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③-2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局部软塑,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③-3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硬塑,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含铁锰结核及灰色高岭土团块。
④-1层粉质粘土混卵砾石:黄褐色,由硬塑粉质粘土,稍密卵砾石及中粗砂组成,卵砾石为浑圆~次圆状,主要成分为石英岩,粒径4~50mm,含量约30%。
深基坑开挖支护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某某地铁枣园站基坑开挖支护设计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班级城地081学生X鹏飞指导教师X留明教授2012 年摘要基坑工程是指在地表以下开挖的一个地下空间与其配套的支护体系。
而基坑支护就是为保证基坑开挖,根底施工的顺利进展与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以与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安全储藏较小,具有较大风险,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
不同水文,工程地质环境条件下基坑工程的差异很大。
基坑工程环境效应复杂,基坑开挖不仅要保证基坑本身的安全稳定,而且要有效的控制基坑周边地层移动以与保护周围环境。
本文先介绍了枣园站的工程概况,包括水文地质和周围环境,然后通过结合对现有基坑开挖支护工法和车站实际情况的比拟选择出了适合本站的开挖支护方案。
下来通过土压力的计算、结构内力的计算,配筋、验算、支撑设计、变形估算等对基坑的开挖支护作了理论上的数据分析,最后通过施工组织说明了各个工序施工的工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支护方案,地下连续墙,支撑,施工组织设计AbstractFoundation Pit is the excavation of an underground space below the surface and a coordinated support system. Bracing of foundation pit is to ensure that excavation and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for the smooth and safe environment Foundation Pit and used the pit retaining wall reinforcement and protection.Bracing of Foundation Pit structure is the structural safety of temporary reserves are smaller, more risk. Foundation pit structure has a strong regional. Excavation works under different hydrological environmental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are vastly. Effects plex excavation, excavation pit is not only necessary to ensure their own safety,but also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pit surrounding strata.First,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general engineering situation of Zaoyuan Station,Including hydrological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Then,based on the existing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 method and station actual situation select the suitable for the station of the excavation and support scheme。
毕业设计-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毕业设计-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一、前言深基坑支护施工是城市建设中常见的一项工程项目,通过科学合理的支护方案,可以有效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本文将结合深基坑支护施工的相关理论知识,探讨一种可行的施工方案,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二、工程背景深基坑支护工程是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开挖较高较深的基坑时,为防止基坑周围土体坍塌,采取支护结构来保护基坑周边建筑物和交通系统的工程。
深基坑支护工程对施工技术和安全要求较高,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一环。
三、施工方案1. 工程测量与设计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前,首先需要进行细致的工程测量和设计工作。
根据基坑的深度、周围环境和土层情况,确定支护结构的类型和尺寸,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
2. 土体处理与支护结构选择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采用钢支撑、水泥土墙、桩墙等多种支护结构。
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并对土体进行处理,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施工工艺在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施工工艺,严格控制施工进度。
包括基坑开挖、支撑结构安装、土体处理等不同工序的协调和配合。
4. 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如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安全网等,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
5. 质量监督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支护结构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并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质量缺陷。
四、总结深基坑支护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项目,需要充分考虑土体性质、支护结构选择、施工安全等因素。
合理的施工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工程风险、提高施工效率。
在实际项目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以达到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双重保障。
以上为本文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的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南京河西地区某深基坑工程设计与监测分析
2 水文 、 程地质 条 件 工 2 1 工程 地质 条件 .
场地地 貌属长江 漫滩 , 基坑 开挖 影 响深度 内土层分 布如 下 :
பைடு நூலகம்
①. 杂填 土 : 灰 ~灰 色 , 褐 松散 状态 , 主要 由碎砖 瓦 、 筑垃 圾组 建 成, 粉质粘 土充填 ; 层厚 0 6m~3 8m。① 。 . . 素填土 : 灰 一灰 黄 褐
土: 灰黄色 , ~可塑 , 软 有光泽 , 韧性高 , 干强度高 , 无摇振反应 , 含少
量植物根 系 ; 大部分缺失 , 埋深 05i 35i, . n一 . 层厚 04m~ . n . 20m。
l 1 @l o .: o 一 由 4 0 l2 0
=
:
② 。 泥质 粉 质粘 土 一粉 质粘 土 : 淤 灰色 , 塑 , 流 稍有 光泽 , 韧性 中 等 , 部稍有摇振反应 , 局 干强度 中等 , 含腐殖 物 , 理发育 , 层 局部 夹
所示 ; ) 于挖深 8 6n 范围 , 4对 . l 采用 格栅式 深搅 桩挡墙 支护形式 , 桩顶卸 土 25i, . 卸土平 台宽 80n, n . l 由于深搅桩抗拉强度不 满足 , 外排深搅桩 中插 6 0 4钢 管( 18× 参与计算 ) 。
> .m散水坡度为 1 20 %
内  ̄@ 0( 向) 50 设d 20喜拿 I3 0 辱 . 8 双 一
.
三
I蕉重 壁垒互
O1@15 0 4 0 混 凝 土 厚 6 o
T
T xx0钢板网片 45l
毛 竹@1 0 0 0
≥ 40 m . 0
2 2 水文 条件 .
场地地 下水类型分为表层潜水 和下部弱承 压水 , 潜水 主要赋 存 于填 土及 新近沉积土层 中, 量小 , 水 透水性及 给水性 相对较 弱。 弱 承压 水主要赋存 于砂性 土层 中, 水量 较丰 富 , 透水 性较 好 。野 外勘探 期间所量测 的地下水 位 , 在地面下 0 3i . 地下水 . n一16 m, 补 给来 源主要为 大气降 水 , 水位受 季节 性变 化影 响 , 变化 幅度 年
毕业设计(论文)-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是在城市建设中常见的工程项目之一。
深基坑是为了进行地下工程而开挖的大型坑穴,例如地铁站、地下商场和地下停车场等。
由于地下土壤的压力和周围环境的限制,深基坑需要进行支护结构设计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论文的目标是设计一个有效的深基坑支护结构,以应对地下土壤的压力和变形,并确保施工期间及以后的稳定性。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下土壤力学特性研究:分析地下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力学特性,包括土壤的分层结构、抗剪强度、压缩性和弹性模量等。
通过土壤试验和现场勘测,获取土壤参数,并进行合理的土体模型建立。
2. 基坑支护结构类型选择:在分析和比较不同的支护结构类型后,选择最适合的支护结构类型,例如钢支撑结构、混凝土护壁结构、地下连续墙或土钉支护等。
3. 支护结构设计:根据土壤力学参数以及基坑的深度和周围环境的要求,进行支护结构的设计。
包括支撑结构的定位、类型和尺寸的确定,以及支撑结构的布置和施工方法的规划。
4. 数值模拟和分析:利用计算机软件(如PLAXIS)进行支护结构的数值模拟和分析,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变形情况。
通过不同设计方案的比较和优化,确定最佳的支护结构设计。
5. 施工监测与控制:在施工期间,进行支护结构施工的监测和控制,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质量。
包括对支撑结构的变形和应力的监测,以及必要时的调整和加固。
通过以上的研究内容,可以得出一个完整的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际施工监测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最终的目标是为城市建设提供一个可靠和经济的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案,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
南京新城科技园B地块深基坑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南京新城科技园B地块深基坑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第一章设计方案综合说明1.1 概述1.1.1 工程概况拟建南京新城科技园B地块深基坑位于河西香山路和嘉陵江东街交会处东南隅,北侧为规四路(隔马路为A地块基坑),东侧为青石路。
B地块±0.00m 相当于绝对标高+7.40m。
基坑挖深为6.1~8.0m。
拟建场地属Ⅱ级复杂场地。
该基坑用地面积约20000 m2,包括3幢地上建筑和一层地下室。
建筑物采用框架结构,最大单柱荷载标准值为23000KN,拟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方案。
有关拟建物层数、结构型式、柱网和室内外地坪设计标高具体见表1.1。
注:表1.1内建筑物室内外地坪设计标高系吴淞高程。
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根据该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3.1节,划分该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1.2 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基坑四面均为马路,下设通讯电缆、煤气管线等设施。
北侧隔马路为基坑(A地块)1.1.3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形总体较为平坦,地面高程在4.87~8.78m(吴淞高程系)之间。
对照场地地形图看,场内原有沟塘已被填埋整平。
场地地貌单元属长江漫滩。
在基坑支护影响范围内,自上而下有下列土层:①~1杂填土:杂色,松散,由粉质粘土混碎砖、碎石和砼块等建筑垃圾填积,其中2.7~4.5m填料为粉细砂,填龄不足2年。
层厚0.3~4.9m;①~2素填土:黄灰~灰色,可~软塑,由粉质粘土、粘土混少量碎砖石填积,含少量腐植物,填龄在10年以上。
埋深0.8~5.3m,层厚0.2~2.6m;①~2a淤泥、淤泥质填土:黑灰色,流塑,含腐植物,分布于暗塘底部,填龄不足10年。
埋深0.2~2.9m,层厚0.6~4.0m;②~1粉质粘土、粘土:灰黄色~灰色,软~可塑,切面有光泽,韧性、干强度较高。
埋深0.3~4.7m,层厚0.3~2.1m;②~2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含腐植物,夹薄层粉土,切面稍有光泽,韧性、干强度中等。
深基坑支护毕业设计
深基坑支护毕业设计深基坑支护毕业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地下商场和地铁站等建筑工程需要在繁忙的城市中展开。
然而,由于地下空间的有限和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深基坑的支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毕业设计中,我选择了深基坑支护作为研究课题,旨在探索有效的支护方法和技术,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我将对深基坑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介绍。
深基坑是指在建筑工程中为了开挖地下空间而进行的大面积挖掘,通常超过10米的挖掘深度。
由于挖掘深度大、周围土体的侧向支撑能力较弱以及地下水位的影响,深基坑的支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支护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常见的钢支撑、混凝土墙支护、土钉墙支护等。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深基坑支护方法。
首先是钢支撑,这是一种常见且经济实用的支护方式。
通过设置钢板桩或钢梁,在挖掘过程中提供临时的侧向支撑,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其次是混凝土墙支护,这种方式适用于较深的基坑。
通过在挖掘过程中同时施工混凝土墙,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保证基坑的安全。
另外,土钉墙支护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在土体中设置钢筋混凝土土钉,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和整体稳定性。
然而,每种支护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钢支撑虽然经济实用,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材料,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
混凝土墙支护虽然稳定性较好,但施工周期较长,且需要大量的混凝土材料。
土钉墙支护虽然施工便捷,但对土体的要求较高,且存在土钉锈蚀和失效的风险。
因此,在毕业设计中,我将综合考虑各种支护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一种综合性的深基坑支护方案。
该方案将充分利用各种支护技术的优势,减少其缺点,以达到经济、安全和环保的目标。
例如,可以结合钢支撑和混凝土墙支护的方式,根据基坑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
同时,可以引入新的材料和技术,如纤维增强材料和数值模拟分析等,提高支护的效果和施工的效率。
最后,我将通过实地调研和数值模拟分析等方法,对所提出的深基坑支护方案进行验证和优化。
南京某深基坑工程监测分析
不 断变 化 ,加 上 施 工 周 期 长 ,不 确 定 因 素 多 ,为 确 保 基 坑 在 各 施 工 期 的 安 全 稳 定 , 必 须 对 基 坑 周 边 环 境 进 行 稳 定 监 测
摘
要:南京某深基坑 工程位于 秦淮河边 ,由于地质情况 比较复杂 ,淤泥质土层较厚 。该基坑工程设计方案采用系
数较 高的逆 作法进 行施 工 。为确保基 坑工程的安全施工及周 围环境 的稳定 ,对该基坑进行地表沉降监测和深层水平
位 移 监测 ,结 果表 明 ,逆 作 法 设 计 是 安 全 可 行 的 。基 坑 长 边 一 侧 分 担 周 围土 体 的主 动 土 压 力 要 比短 边 大 ,导 致 长 边
关键 词 :逆 作 法 ;地 表 沉降 ;深 层 水 平 位 移 ;基 坑 稳 定 中图分类号:T U 4 3 3
工 程概 况
一
、
南 京 某 深 基 坑 工 程 位 于 秦 淮 河 边 ,地 处 南 京 市 江 宁 区 境
内,该基坑平面为长方形 ,长为 l O e ,宽为 8 r m, 开挖深度距
一
侧 的地 表 累 积 沉 降和 深层 水 平 位 移 量 大 于 短 边 一 侧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1 0 0 6 - 7 9 7 3( 2 0 1 3 )0 5 - 0 2 8 7 - 0 2 确保 灌 注桩 之 间 的 缝 隙被 水 泥土 填 满 , 以 防 基坑 开挖 的 时候 , 坑 壁 出现 渗水 现 象 。 ( 4 )基 坑 开 挖 。由于 该基 坑开 挖 深 度较 大 ,为 确 保 工 程 施 工 安 全 ,该 基 坑 分 三 层 开 挖 ,第 一 层 开 挖 4 m ,第 二 层 开
南京某深基坑工程支护设计
70智能施工NO.20 2020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南京某深基坑工程支护设计别 倩(南京市给排水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4)摘 要:某工程位于南京栖霞区,开挖面积约4 230 m 2,属于深基坑。
场地属丘岗和岗间洼地地貌单元,南侧临近高出地面15.0 m的岩体山坡,北侧部分区段填土较厚,土质较差,地下水丰富。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是保证基坑本身以及周边环境安全重要措施。
通过对施工过程的监测数据分析,验证该基坑支护设计的合理有效性,为类似基坑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支护设计;桩锚支护;双排桩支护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基础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局限,地下管网和道路越来越密集,导致大量的工程施工场地狭小且周边环境复杂,深基坑不能采用放坡开挖施工,因此深基坑工程的技术难度越来越高,对安全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深基坑施工应充分考虑深基坑支护的安全与经济,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基坑支护的合理性。
如为了经济性和开挖安全性可以将支护结构作为部分地下永久结构,此时地下结构将会直接影响上部结构的安全性。
由于深基坑工程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深基坑的支护设计显得更为重要。
1 工程概况某工程位于南京南京市栖霞区,为1栋4层办公楼,其下为满堂2层地下车库。
地上建筑面积约6 705 m 2,地下建筑面积约7 221 m 2。
基坑开挖面积约4 230 m 2,支护周长约256 m。
本工程周边环境如下:东侧:该侧地下室与用地红线距离约为6.10 m,该侧现为空地。
南侧:该侧地下室与用地红线距离约为6.10 m,东南部位现有山体,西南侧为空地。
西侧:该侧地下室与用地红线距离约为7.10 m,有园内道路,地下室距道路路牙最近处约7.10 m,距已有1F已建房屋距离本基坑较远,最近处约23.60 m。
北侧:该侧地下室距用地红线最近距离约5.20 m,东北侧有1F厂房已拆除。
南京长江漫滩某深基坑换撑优化设计案例分析
第18卷㊀第2期2020年6月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NanjingInstituteofTechnology(NaturalScienceEdition)Vol.18ꎬNo.2Jun.ꎬ2020㊀㊀doi:10.13960/j.issn.1672-2558.2020.02.007投稿网址:http://xb.njit.edu.cn南京长江漫滩某深基坑换撑优化设计案例分析戈㊀铭1ꎬ贺智江2ꎬ张㊀煌2ꎬ赵含瑞2ꎬ丁建文2(1.南京江北新区枢纽经济发展管理办公室ꎬ江苏南京211899ꎻ2.东南大学交通学院ꎬ江苏南京210096)摘㊀要:以南京长江漫滩软土地层下某明挖隧道基坑开挖施工为工程依托ꎬ针对该工程施工中遇到的拆撑㊁换撑问题ꎬ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和现场试验ꎬ分析拆撑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ꎬ提出采用坑底土体加固和增强围护结构两种措施来约束基坑变形㊁提高基坑的稳定性ꎬ从而避免了繁琐换撑ꎬ该优化方案经济快速.通过在现场试验段埋设力传感设备和位移监测点ꎬ观测拆撑后侧墙的受力变化特征ꎬ以及支护桩顶及周边地表的位移情况.试验段实测结果验证了换撑优化方案的可行性ꎬ利用该优化措施有效指导了全线基坑的拆撑施工.该成功经验可为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有益参考和指导.关键词:深基坑ꎻ拆撑ꎻ优化设计ꎻ现场试验ꎻ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U455收稿日期:2020-02-10ꎻ修回日期:2020-03-20基金项目: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项目及科技示范工程项目(2015ZD44)作者简介:戈铭ꎬ硕士ꎬ高级工程师ꎬ研究方向为工程建设管理ꎻ通讯作者:丁建文ꎬ博士ꎬ副教授ꎬ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E ̄mail:njkys_gm@163.comꎻjwding@seu.edu.cn引文格式:戈铭ꎬ贺智江ꎬ张煌ꎬ等.南京长江漫滩某深基坑换撑优化设计案例分析[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20ꎬ18(2):34-40.㊀㊀软土地区基坑的拆撑变形不仅对基坑本身的稳定性存在影响ꎬ亦会对周围的构筑物产生威胁[1-4].工程中一般采取换撑方法将支护结构上的水土压力进行转移ꎬ从而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5-6].但由于换撑施工效率低㊁易延误施工进度㊁很不经济ꎬ许多学者对换撑工艺进行了研究ꎬ并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工艺及方法.陈洁等[7]运用钢管托换技术ꎬ成功地进行了换撑与拆撑施工ꎬ克服了常见换撑㊁拆撑工艺的弊端ꎻ刘燕等[8]研究了排桩加斜撑组合形式支撑系统的拆撑方法ꎬ并对换撑过程中支护结构系统的受力及变形问题进行了探讨ꎻ李向荣等[9]分析了基坑的围护结构变形㊁轴力等监测数据ꎬ对拆撑后基坑的变形及稳定性进行了验算ꎬ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成功取消了第四道支撑的换撑工况.本文针对南京扬子江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基坑拆撑问题进行研究ꎬ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基坑拆撑过程进行分析ꎬ提出采用混凝土填充围护结构和侧墙之间的肥槽ꎬ从而增加围护结构相对厚度与刚度的方法.试验段实测结果表明ꎬ该方法适用性良好ꎬ不仅有效控制了拆撑过程中围护结构的变形量ꎬ并且确保了侧墙的承载力与耐久性不受到拆撑过程的损伤.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拆撑过程流程繁琐㊁周期长等工程问题ꎬ可为类似基坑的拆撑㊁换撑优化提供一个新的思路.1㊀工程概况与支护特征1.1㊀工程概况该隧道位于南京长江北侧ꎬ隧道全长1.3kmꎬ其中暗埋段长1.1kmꎬ采用双向6车道ꎬ隧道基坑宽度40m左右ꎬ基坑深度0~-9.6m.基坑典型段平面图如图1所示.场地隶属长江漫滩沉积地貌单元ꎬ地势较平坦ꎬ水系发育.地层岩性以全新统灰色㊁灰褐色粉质黏土及淤泥质土为主.隧道一侧是临时道路ꎬ一侧是一条小河ꎬ两侧无建筑物和其它第18卷第2期戈㊀铭ꎬ等:南京长江漫滩某深基坑换撑优化设计案例分析构筑物.1.2㊀支护方案根据开挖深度不同采用4种支护结构型式ꎬ基坑支护设计分别为放坡开挖㊁拉森Ⅳ型钢板桩㊁ϕ850@600SMW工法桩(隔插)㊁ϕ850@600SMW工法桩(密插).水平支撑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ꎬ结构尺寸为1200mmˑ1000mm冠梁+800mmˑ800mm混凝土支撑和ϕ609mm钢管撑的支撑体系.图1为基坑部分典型段的平面支护示意图ꎬ具体开挖深度及围护结构型式见表1.图1㊀基坑典型段平面图表1㊀围护结构型式表支护长度/m开挖深度/m围护型式桩长/墙深/m支撑道数/道32-0.4~-1.8放坡开挖0020-1.8~-2.7拉森Ⅳ型钢板桩8050-2.7~-5.2拉森Ⅳ型钢板桩10~12120-5.2~-6.0拉森Ⅳ型钢板桩15225-6.0~-6.9ϕ850@600SMW工法桩(隔插)172980-6.9~-9.5ϕ850@600SMW工法桩(密插)17~22225-6.0~-6.9ϕ850@600SMW工法桩(隔插)17220-5.1~-6.0拉森Ⅳ型钢板桩15250-2.6~-5.1拉森Ⅳ型钢板桩10~12115-0.8~-2.6拉森Ⅳ型钢板桩80650~-0.8放坡开挖002㊀拆撑过程有限元分析2.1㊀模型建立为确保方案安全可靠ꎬ首先通过建立数值模型对拆撑不换撑的方案进行模拟ꎬ判断拆撑过程中基坑变形与安全情况.采用Plaxis3D软件建立基坑的三维模型ꎬ模拟对象为隧道基坑的主体部分ꎬ该段竖向采用工法桩ꎬ水平支撑采用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加一道钢管撑ꎬ模型尺寸为150mˑ120mˑ40mꎬ基坑尺寸为150mˑ40mˑ9mꎬ土体选用HS模型进行模拟[10].基坑现场东北侧有一条临时道路ꎬ所以在距基坑左侧15m处设置一排宽为10m㊁大小为20kPa的均布荷载.模拟150m施工段的基坑开挖过程ꎬ并模拟其中50m施工段拆除第一道支撑而不进行换撑的工况ꎬ判断优化措施下直接进行拆撑施工的可行性.计算模型网格图如图2所示.图2㊀计算模型网格图53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6月2.2㊀拆撑变形分析图3和图4分别为不同工况下左侧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与地表沉降的变形曲线.可以看出ꎬ随着基坑开挖深度增加ꎬ基坑变形量逐渐增大ꎬ拆除第一道支撑后ꎬ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值增长较大ꎬ其中上部变形增大趋势更为明显ꎬ最大侧移量增加约8.1mmꎬ较拆撑前增长接近50%ꎻ基坑周边地表沉降量的增幅相比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增幅较小ꎬ最大沉降量增加约11.5mmꎬ较拆撑前增长约25%.图3㊀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曲线图4㊀地表沉降变形曲线分析认为ꎬ支撑拆除前ꎬ基坑外侧水土压力由围护结构传递至支撑ꎬ首道支撑有效地限制了围护结构的变形ꎬ拆撑后由于没有其他结构可以较好地分担围护结构承受的水土压力㊁弥补拆撑造成的系统刚度损失ꎬ所以容易导致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过大ꎬ发生失稳破坏.因此ꎬ必须在拆撑前采取相应措施ꎬ提高基坑支护系统的整体刚度ꎬ以降低拆撑过程中的基坑变形ꎬ从而确保拆撑施工的安全可靠.3㊀优化措施有限元分析直接进行拆撑施工容易造成基坑变形过大失稳破坏ꎬ而坑底土体加固和增强围护结构(增加深度与厚度)均可有效降低基坑变形[11]ꎬ从而提高基坑的整体稳定性.在开展现场试验之前ꎬ首先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来验证这两种方法的可行性与控制效果.3.1㊀坑底加固对通过改变土体的割线模量加固坑底的方法进行数值模拟[12]ꎬ选取坑底加固后土体的割线模量Eref50分别为30㊁60㊁90MPaꎬ坑底加固深度分别取为0(坑底无加固措施)㊁-2㊁-4㊁-6m.通过对比不同加固形式下基坑变形ꎬ判断坑底加固方法提高本基坑拆撑施工的稳定性的效果ꎬ并研究加固后土体强度及加固处理深度对基坑变形情况的影响.图5为坑底不同土体加固形式对应的基坑拆除支撑时左侧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曲线ꎬ从图5中可知ꎬ基坑坑底土体加固可以显著地限制围护结构侧向变形ꎬ随着土体加固后强度和加固深度的增加ꎬ围护结构变形越来越小ꎬ但当加固深度或加固土体的Eref50达到一定值后ꎬ围护结构侧移的减小趋势越来越小.图6为坑底不同土体加固形式对应的基坑拆除支撑时左侧地表沉降曲线ꎬ从图6中可知ꎬ采取坑底加固方法显著降低了地表的沉降ꎬ但加固后土体强度与加固深度对于沉降控制效果影响很小.(a)不同Eref50ꎬ坑底-4m加固(b)不同加固深度ꎬEref50=30MPa图5㊀土体不同加固形式对应的围护结构侧向变形63第18卷第2期戈㊀铭ꎬ等:南京长江漫滩某深基坑换撑优化设计案例分析(a)不同Eref50ꎬ坑底-4m加固(b)不同加固深度ꎬEref50=30MPa图6㊀土体不同加固形式对应的地表沉降3.2㊀增强围护结构通过改变所建模型中围护结构的深度和厚度ꎬ分析对比拆撑过程中的基坑变形ꎬ讨论围护结构深度与厚度对本基坑变形的影响.本基坑围护结构目前深为-20mꎬ厚为1mꎬ有限元计算中分别设置模型中围护结构深-20㊁-25㊁-30㊁-35mꎬ厚1㊁1.3㊁1.6㊁2m.图7为不同围护结构对应的基坑拆撑后围护结构侧向位移曲线.从图7中可知ꎬ增加围护结构的深度和厚度均可以降低围护结构的侧向变形ꎬ并且增加围护结构厚度对基坑侧移的控制效果更优ꎬ这可能是因为本基坑围护结构深度为-20m左右ꎬ已为基坑开挖深度的两倍多ꎬ此时盲目增加围护结构的嵌固深度对基坑变形量的影响很小[13-14].图8为不同围护结构对应的基坑拆撑后地表沉降曲线图ꎬ由图8可知ꎬ增加围护结构的深度和厚度可以有效地减小周边地表沉降ꎬ并且同样可以看出ꎬ增加围护结构的厚度对地表沉降的控制效果更优.(a)不同深度ꎬ厚度1m(b)不同厚度ꎬ深度-20m图7㊀不同围护结构对应的围护结构侧向变形(a)不同深度ꎬ厚度1m(b)不同厚度ꎬ深度-20m图8㊀不同围护结构对应的对比沉降根据计算结果ꎬ可以看出坑底加固与增加围护结构的厚度与深度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基坑的侧移量与地表沉降量ꎬ但考虑到措施的现实可行性与经济性ꎬ本项目拟采取增加围护结构厚度的方法ꎬ提高围护结构的整体刚度ꎬ弥补基坑首道支撑拆除造成的刚度损失ꎬ从而确保基坑拆撑过程的安全性.73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6月4㊀现场试验段监测分析4.1㊀现场拆撑优化设计综合比较下ꎬ本项目通过增强围护结构的方法弥补首道支撑拆除造成的刚度损失.如图9所示ꎬ本项目围护结构与侧墙之间存在约0.5m的空隙ꎬ因而拟通过用混凝土填充围护结构和侧墙之间的肥槽ꎬ以相对增加侧墙厚度和刚度ꎬ从而安全地拆除第一道混凝土支撑而不必进行换撑施工.拆除支撑后ꎬ主动区水土压力将由素混凝土传递至侧墙ꎬ由基坑两侧侧墙与围护结构共同分担ꎬ可以有效地限制基坑由于拆除支撑而引起的变形.图9㊀基坑拆撑优化示意图为了确保工程施工万无一失ꎬ在现场选取50m长基坑作为试验段ꎬ利用围护结构优化设计方法进行拆撑施工ꎬ并对拆撑后基坑的受力变形情况进行实时监控ꎬ验证该优化方法的可行性ꎬ试验段的部分监测点平面示意图如图10所示.依据新埋设监测点位的测量数据ꎬ并结合原有监测点测试数据ꎬ密切监测拆撑前后基坑变形情况ꎬ分析拆撑施工对基坑变形的影响ꎬ以判断基坑的稳定性.图10㊀试验段监测点平面示意图4.2㊀拆撑试验段围护结构变形分析图11为试验段基坑拆撑过程中两侧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曲线图.可以看出ꎬ拆撑过程中ꎬ围护结构的侧移变化量较小ꎬ由于拆除首道支撑造成基坑上部的刚度损失ꎬ因而拆撑引发的主要变形区位于围护结构上部ꎬ随着深度的增加ꎬ拆撑引起的侧移增量越来越小.左侧最大侧移增量约为19%ꎬ右侧最大侧移增量约为16%ꎬ未发生过量的围护结构变形.且侧移增量主要发生于拆撑后第一天内ꎬ首日变形量约占最终变形量的62%~69%ꎬ随着时间推移围护结构很快稳定ꎬ拆撑后三天时ꎬ围护结构的侧移速率已很小ꎬ仅为0.4~0.6mm/dꎬ表明拆撑引起的围护结构侧移已基本稳定.可以看出ꎬ由于本项目采取了增加侧墙刚度与厚度的措施ꎬ侧墙的施作部分(开挖深度-4m以下)变形量很小ꎬ且亦有效限制了侧墙顶部的位移量.(a)基坑左侧(b)基坑右侧图11㊀拆撑后围护结构侧向变形基坑拆除支撑前ꎬ在试验段两侧围护结构顶部分别布置3个水平位移监测点ꎬ如图10所示剖面位置沿纵向布设ꎬ并在拆撑过程中密切观测其位移变化情况ꎬ测量结果如图12所示ꎬ图10中L号测点位于公路一侧ꎬH号测点位于河流一侧.从图12中可知ꎬ支撑拆除后两侧围护结构顶部均发生了向坑内的水平位移ꎬ且拆撑完成4天后ꎬ最大位移速率为0.2mm/dꎬ位移趋于稳定.左侧桩顶最大侧移为3.6mmꎬ右侧为2.7mmꎬ最大位移速率为1.6mm/dꎬ远小于规范中的报警值4mm/dꎬ该结果与前面所述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相互印证ꎬ可以较好地反映拆撑过程中围护结构的变形处于安全83第18卷第2期戈㊀铭ꎬ等:南京长江漫滩某深基坑换撑优化设计案例分析范围内ꎬ基坑安全状况良好.图12㊀拆撑后桩顶水平位移变化曲线4.3㊀拆撑试验段侧墙受力分析由于拆撑前向围护结构与侧墙之间浇筑了混凝土ꎬ使得侧墙与围护结构形成一个整体ꎬ共同承担坑外的水土压力ꎬ有效地控制了拆撑过程中的基坑变形ꎬ但侧墙作为重要的隧道永久结构ꎬ需要保证拆撑优化措施不影响侧墙永久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ꎬ尤其是限制侧墙开裂㊁避免日后渗水.因此ꎬ在基坑拆撑试验段施工侧墙时ꎬ在其内外两侧埋设两组钢筋计(如图13所示)ꎬ测量拆撑过程中侧墙内部配筋受力ꎬ分析拆撑施工对侧墙变形的影响ꎬ判断侧墙的安全性.图13㊀侧墙钢筋计断面示意图当钢筋混凝土承受荷载作用ꎬ使得结构产生主拉应力时ꎬ构件都可能产生垂直于主拉应力方向的裂缝ꎬ所产生裂缝一般沿着构件的宽度方向贯通全截面ꎻ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之后可能使钢筋产生锈蚀ꎬ进而降低结构耐久性和抗渗性能ꎬ并降低结构刚度ꎬ从而增大结构变形等.因此ꎬ在基坑拆撑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侧墙产生的裂缝.我国规范规定[15]ꎬ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为:㊀Wfk=c1c2c3σssEs30+d0.28+10ρ(1)式中:c1为钢筋表面形状系数ꎻc2为作用长期效应影响系数ꎻc3为与构件受力性质相关的系数ꎻd为受拉钢筋的直径(mm)ꎻρ为受拉钢筋配筋率ꎻσss为受拉钢筋的应力(MPa)ꎻEs为钢筋弹性模量(MPa).拆撑过程及拆撑完成后ꎬ根据埋设于侧墙的钢筋计的测量数据ꎬ计算得到侧墙钢筋所受外侧拉力㊁内侧压力与各受力条件下侧墙最大裂缝宽度ꎬ见表2.由表2可知ꎬ基坑试验段拆撑过程中ꎬ侧墙最大裂缝宽度为0.013mmꎬ远小于规范中的容许裂缝宽度0.15mmꎬ侧墙的承载力与耐久性未受到拆撑施工的影响.综上所述ꎬ采取优化拆撑措施对基坑试验段进行施工时ꎬ基坑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与桩顶水平位移均很小ꎬ且侧墙最大裂缝宽度远小于容许裂缝宽度ꎬ因此基坑整体变形较小ꎬ拆撑优化方案合理有效ꎬ可以利用该方案指导全线基坑的拆撑施工.表2㊀侧墙受力与最大裂缝宽度值天数外侧拉力/kN内侧压力/kN最大裂缝宽度/mm第一天11.838.750.0116第二天12.158.430.0119第三天13.018.660.0130第四天12.228.870.0120第五天11.429.030.01125㊀结论结合某隧道基坑实际工程案例ꎬ通过数值模拟基坑拆撑过程ꎬ判断基坑拆撑不换撑的可行性ꎬ并开展试验段实测分析ꎬ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ꎬ并有效指导了全线基坑的拆撑施工.主要结论为:1)水平支撑拆除后基坑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与地表沉降均发生较大变形ꎬ如不采取换撑或相应措施ꎬ容易发生基坑失稳破坏ꎻ2)坑底土体加固和增加围护结构的深度与厚度的方法均可以较好地减小基坑变形ꎬ提高基坑的稳定性ꎬ考虑到可行性与施工经济性ꎬ本工程主要采用增加围护结构厚度的方法弥补拆撑后围护结93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6月构刚度的损失ꎬ确保基坑拆撑过程中的安全ꎻ3)现场试验段采取在基坑肥槽中填筑素混凝土的方法ꎬ可以增加侧墙刚度ꎬ约束基坑变形ꎬ且侧墙最大裂缝宽度远小于容许裂缝宽度ꎬ利用该方案安全㊁高效地指导了全线基坑的拆撑施工.参考文献:[1]㊀LIUGBꎬHUANGPꎬSHIJWꎬetal.Performanceofadeepexcavationanditseffectonadjacenttunnelsinshanghaisoftclay[J].JournalofPerformanceofConstructedFacilitiesꎬ2016ꎬ30(6):1-14.[2]㊀WANGJHꎬXUZHꎬWANGWD.Wallandgroundmovementsduetodeepexcavationsinshanghaisoftsoils[J].JournalofGeotechnicalandGeoenvironmentalEngineeringꎬ2010ꎬ136(7):985-994.[3]㊀郑刚ꎬ朱合华ꎬ刘新荣ꎬ等.基坑工程与地下工程安全及环境影响控制[J].土木工程学报ꎬ2016ꎬ49(6):1-24. [4]㊀徐良英ꎬ彭玲ꎬ林刚ꎬ等.拆撑及邻近基坑开挖对坑底桩基位移的联合影响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ꎬ2016ꎬ36(5):712-718.[5]㊀何跃川ꎬ董娜ꎬ陈勇力.超深基坑工程支撑拆除中换撑技术综合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ꎬ2015ꎬ44(S):14-17.[6]㊀朱小军.软土深基坑工程控制拆撑变形的换撑设计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ꎬ2010ꎬ32(S1):256-260.[7]㊀陈洁ꎬ陈为ꎬ李凤伟ꎬ等.钢管托换取代传统换撑方式拆除深基坑内支撑技术[J].施工技术ꎬ2016ꎬ45(21):99-102. [8]㊀刘燕ꎬ刘俊岩ꎬ辛振宇ꎬ等.排桩+斜撑组合支撑系统的换撑技术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ꎬ2010ꎬ32(S1):306-311. [9]㊀李向荣ꎬ历朋林.地铁车站深基坑换撑施工优化探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ꎬ2009ꎬ36(12):47-50.[10]㊀王卫东ꎬ王浩然ꎬ徐中华.基坑开挖数值分析中土体硬化模型参数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ꎬ2012ꎬ33(8):2283-2290. [11]㊀贾坚.土体加固技术在基坑开挖工程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ꎬ2007ꎬ3(1):132-137.[12]㊀李卓峰ꎬ林伟岸ꎬ朱瑶宏ꎬ等.坑底加固控制地铁基坑开挖引起土体位移的现场测试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ꎬ2017ꎬ51(8):1475-1481.[13]㊀刘建航ꎬ侯学渊.基坑工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ꎬ2009.[14]㊀万星ꎬ戈铭ꎬ贺智江ꎬ等.南京软土地区基坑墙体变形性状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ꎬ2019ꎬ41(S1):85-88.[15]㊀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 2018[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ꎬ2018.ACaseStudyofanOptimizationDesigninRemovalofBracesofanExcavationFoundationinNanjingYangtzeRiverFloodplainGEMing1HEZhi ̄jiang2ZHANGHuang2ZHAOHan ̄rui2DINGJian ̄wen21.HubEconomicDevelopmentManagementOfficeofNanjingJiangbeiNewArea Nanjing211899 China 2.SchoolofTransportation SoutheastUniversity Nanjing210096 ChinaAbstract Basedontheexcavationofanopen ̄cuttunnelinYangtzeRiverFloodplain Nanjing athree ̄dimensionalfiniteelementmodelwasestablishedtostudytheproblemsencounteredintheprocessofdemolishingbraces andthestabilityofthepitduringthisprocesswasinvestigated.Themeasuresincludingreinforcementofpitbottomsoilsandreinforcementofretainingstructurewerebothproposedtoimprovethestabilityofthepittoreplacethecomplicatedstageofremovalofbraces.Thefeasibilityofthisoptimumdesignwasanalyzedpreliminarily.Then pressuretransducersanddisplacementmonitoringpointswereburiedinthetestsectionofthisproject.Theinternalforceoftheretainingwalls thedisplacementatthetopofthewalls andthesettlementofthegroundsurfaceweremeasuredaftertheremovalofbraces.Theresultsindicatethatthisoptimumdesignisfeasible andcanthusbeextendedtothewholeproject.Theexperienceachievedhasimplicationsfordesignandconstructionofsimilarprojects.Keywords deepexcavation removalofbraces optimizationdesign fieldtest numericalsimulation04。
南京深基坑毕业设计山肩帮南法SMW
一般设设计部分1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1.1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1.1.1工程地质南京地铁珠江路综合楼工程位于中山路吉兆营路路口东南角,占地面积南北长约70m,东西宽约50m。
综合楼主楼26层,高约100m,采用钢结构体系;裙楼高6层,采用框架结构体系。
综合楼设三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分为17.86m。
本工程地质条件与珠江路车站北段基本类似,地面实测标高在10.46m左右。
建址范围内自上向下土层构成分别为:(1)①杂填土:褐黄色,松散~稍密,由碎砖、碎石及粉质粘土混填;(2)①-2b2-3素填土:褐黄~褐灰色,软~可塑,主要由粉质粘土填积,夹少量碎砖;(3)②-1b3粉质粘土:灰黄~褐灰色,软塑,局部夹粉土;(4)②-2b3-4粉质粘土:灰色,软~流塑,夹淤泥质粘土;(5)③-1-1b1-2粉质粘土:灰黄~绿灰色,可~硬塑;(6)③-1-1b2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7)③-1-2b3-4粉质粘土:褐黄~褐灰,软~流塑;(8)③-2-1b2-3粉质粘土:褐黄~褐灰,可~软塑;(9)③-2-2b3-4粉质粘土:褐灰~灰色,软~流塑,夹薄层粉砂;(10) ③-3-1b2粉质粘土:褐灰~灰色,可塑;(11) ③-3-2b2粉质粘土:灰黄~绿灰色,可塑,夹少量粉细砂及卵砾石;(12)③-3-3d2中粗砂:灰~灰黄色,中密,局部分布;(13) ③-4e粉质粘土混粗砂卵砾石:灰黄色~紫红色,可塑,卵砾石含量一般为5~30%,粒径1~8cm,局部含量达60%,粒径大于10cm。
1.1.2水文地质场区内地下水主要为浅层孔隙潜水和微承压水。
浅层孔隙潜水直接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渗入补给,地下水位埋深约1.0~1.4米。
我们取地下水位为1米,高程为9.46米。
深层微承压水主要分布在第③-3-3d2层2.0m厚的粗砂混砾石土层中,地下水位埋深约32m左右。
该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和径流条件较复杂。
场地内水的渗透性较差,在4.5m厚的第③-1-2b3-4层粉质粘土(夹薄层状粉砂)中,水平渗透系数为12.1×10-7cm/s,垂直渗透系数为59×10-7cm/s,此层降水后可较大幅度提高土体强度,减少基坑位移。
深基坑毕业设计
深基坑毕业设计【篇一:毕业设计深基坑支护设计】目录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前言 (3)第二章岩土工程勘察 (4)2.1工程概况 (4)2.2勘察等级 (4)2.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综述 (4)2.3.1地形地貌 (4)2.3.2 地基(岩)土构成与岩性特征 (4)2.4场地及地基条件综合评价 (5)2.4.1场地的稳定性 (5)2.4.2场地及地基的抗震性 (5)2.4.3地基土的膨胀性能 (5)2.4.4天然地基设计参数 (5)2.4.5桩基设计参数 (6)2.5结论和建议 (6)第三章深基坑支护简介 (8)3.1深基坑支护概况 (8)3.1.1深基坑支护概念、发展 (8)3.1.2深基坑支护技术及类型 (8)3.2土钉墙支护介绍 (9)3.2.1概念、发展、特点 (9)3.2.2土钉墙作用基本原理、设计步骤、参考原则 (10)3.2.3土钉墙设计计算方法 (13)3.3排桩支护介绍 (19)3.3.1排桩适用范围 (19)3.3.2排桩支护设计步聚 (19)第四章 a-a′剖面和e-e′剖面设计计算书 (27)4.1 a-a′剖面的土钉支护设计计算书 (27)4.1.1 a-a′剖面的土钉墙设计计算步骤 (27)4.1.2 工程概况 (27)4.1.3地质条件 (28)4.1.4 土钉内力计算 (28)4.1.5土钉抗拔力计算 (29)4.1.6 土钉墙支护内部稳定分析 (30)4.1.7土钉墙外部稳定分析 (31)4.2 a-a′剖面排桩支护设计计算书 (32)4.2.1工程概况 (32)4.2.2地质条件 (33)4.2.3 土压力的确定 (33)4.2.4 嵌固深度计算 (35)4.2.5稳定性验算 (37)4.2.6 桩截面设计 (39)4.3 e-e′剖面的土钉支护设计计算书 (41)4.3.1工程概况 (41)4.3.2地质条件 (41)4.3.3土钉内力计算 (42)4.3.4土钉抗拔力计算 (43)4.3.5 土钉墙支护内部稳定分析 (43)4.3.6土钉墙外部稳定分析 (44)4.4 e-e′剖面的排桩支护设计计算书 (45)4.4.1 工程概况 (45)4.4.2 地质条件 (46)4.4.3 土压力的确定 (46)4.4.4 嵌固深度计算 (47)4.4.5稳定性验算 (49)4.4.6 桩截面设计 (51)4.5计算结果比较与总结 (52)结论 (55)致谢 (56)参考文献 (57)合肥叉车集团生活区深基坑支护设计摘要:基坑工程是一个古老而具有时代特点的岩土工程课题,放坡开挖和简易木桩围护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南京地铁某综合楼深基坑稳定性设计
南京地铁某综合楼深基坑稳定性设计陈卓;王中【摘要】Taking Nanjing subway foundation pit of a certain complex building project as an example, the area, depth, poor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selection of analysis gives the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design, analysis of the common type of supporting system and the internal support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The entire enclosure structure is Yama Kunio simplified calculation, calculation show that the foundation can better protect environment, offer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engineering.%以南京地铁某综合楼基坑工程为例,针对面积大、深度深、地质条件差等特点,通过选型分析给出了该基坑的支护设计方案.分析了常用板式支护体系和内支撑的工程应用特点.对整个围护结构进行了山肩邦男简化计算.计算表明整个基坑工程可以较好的保护环境,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参考.【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3(013)003【总页数】7页(P799-805)【关键词】深基坑;稳定性;山肩邦男简化计算;土压力;水土压力;墙体内力【作者】陈卓;王中【作者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学院,孝感432000;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学院,孝感4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73.2南京地铁某综合楼工程位于中山路吉兆营路路口东南角,占地面积南北长约70 m,东西宽约50 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设设计部分1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1.1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1.1.1工程地质南京地铁珠江路综合楼工程位于中山路吉兆营路路口东南角,占地面积南北长约70m,东西宽约50m。
综合楼主楼26层,高约100m,采用钢结构体系;裙楼高6层,采用框架结构体系。
综合楼设三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分为17.86m。
本工程地质条件与珠江路车站北段基本类似,地面实测标高在10.46m左右。
建址范围内自上向下土层构成分别为:(1)①杂填土:褐黄色,松散~稍密,由碎砖、碎石及粉质粘土混填;(2)①-2b2-3素填土:褐黄~褐灰色,软~可塑,主要由粉质粘土填积,夹少量碎砖;(3)②-1b3粉质粘土:灰黄~褐灰色,软塑,局部夹粉土;(4)②-2b3-4粉质粘土:灰色,软~流塑,夹淤泥质粘土;(5)③-1-1b1-2粉质粘土:灰黄~绿灰色,可~硬塑;(6)③-1-1b2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7)③-1-2b3-4粉质粘土:褐黄~褐灰,软~流塑;(8)③-2-1b2-3粉质粘土:褐黄~褐灰,可~软塑;(9)③-2-2b3-4粉质粘土:褐灰~灰色,软~流塑,夹薄层粉砂;(10) ③-3-1b2粉质粘土:褐灰~灰色,可塑;(11) ③-3-2b2粉质粘土:灰黄~绿灰色,可塑,夹少量粉细砂及卵砾石;(12)③-3-3d2中粗砂:灰~灰黄色,中密,局部分布;(13) ③-4e粉质粘土混粗砂卵砾石:灰黄色~紫红色,可塑,卵砾石含量一般为5~30%,粒径1~8cm,局部含量达60%,粒径大于10cm。
1.1.2水文地质场区内地下水主要为浅层孔隙潜水和微承压水。
浅层孔隙潜水直接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渗入补给,地下水位埋深约1.0~1.4米。
我们取地下水位为1米,高程为9.46米。
深层微承压水主要分布在第③-3-3d2层2.0m厚的粗砂混砾石土层中,地下水位埋深约32m左右。
该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和径流条件较复杂。
场地内水的渗透性较差,在4.5m 厚的第 ③-1-2b3-4层粉质粘土(夹薄层状粉砂)中,水平渗透系数为12.1×10-7cm/s ,垂直渗透系数为59×10-7cm/s ,此层降水后可较大幅度提高土体强度,减少基坑位移。
1.2工程周围环境根据《基坑工程手册》,在大中城市建筑物稠密地区进行基坑工程施工,宜对下述内容进行调查:(1)周围建(构)筑物的分布,及其与基坑边线的距离,(2)周围建(构)筑物的上部结构型式、基础结构及埋深、有无桩基和对沉降差异的敏感程度,需要时要收集和参阅有关的设计图纸,(3)周围建筑物是否属于历史文物或近代优秀建筑,或对使用有待殊严格的要求;(4)如周围建(构)筑物在基坑开挖之前已经存在倾斜、裂缝、使用不正常等情况通过拍片、绘图等手段收集有关资料。
必要时要请有资质的单位事先进行分析鉴定。
本工程建址为一块已拆迁的空地,南侧为同仁大厦的附属建筑,该建筑结构为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地下室边墙距离车站东边墙约8m ,基础为30m 深的450×450静压预制桩。
东侧为同仁宾馆,该建筑为7层框架结构,片筏基础,柱下450×450静压预制桩,深度24m 。
在吉兆营路的北侧,有二幢省电力建设公司的砖混结构多层房屋,其中一幢为7层,1幢为4层,均为条形基础,结构较差。
两幢建筑距基坑北边线12.5m 。
中山路下有若干地下市政管线,与本工程关系密切的是下水1050、电力380V 和电信排管,这些管线由于地铁施工的需要目前正在搬迁中。
吉兆营路目前正在拓宽,拟作为中山路翻交后的非机动车绕行道路。
因此,地面超载取为202/KN m 。
2 设计依据和设计标准2.1基坑工程设计依据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4)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5)《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94)6)《地铁基础工程施工规程》(SZ-08-2000)7)《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08-61-97)8)《简明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9)《基坑工程手册》2.2基坑工程等级确定在基坑方案总体设计中,必须根据周围环境要求、工程功能要求等制定出安全而合理的设计标准。
按深基坑工程已有工程经验,根据周围环境保护要求,将基坑变形控制标准分为四个等级如下表2-1注:H为基坑开挖深度,在17m左右,K为抗隆起安全系数,按圆弧滑动公式算出。
根据以上标准,该工程等级可以确定为二级。
2.3基坑设计控制原则1) 全面响应招标文件,严格遵守招标文件的各项条款。
2) 采用先进、成熟、有效、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确保在业主要求工期内,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地完成本标段施工任务。
3) 充分考虑本标段工程特点和周边施工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施工对城市秩序、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地面交通、既有设施安全及市民正常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4) 严格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采用监控量测措施和信息反馈系统指导施工,确保施工安全、环境安全及周边建筑物安全。
5) 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6) 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达到沈阳市政府及业主的要求。
7) 坚持优化技术方案和推广应用“四新”成果,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确保工程全面创优。
8) 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程造价。
3 基坑维护方案设计3.1支护体系的组成当基坑工程的土方开挖、采用有支护开挖方式时,在基坑土方开挖之前则需先施工支护体系。
支护体系按其工作机理和材料特性,分为水泥土挡墙体系、排桩和板墙式支护体系和边坡稳定式三类。
水泥土挡墙体系,依靠其本身的自重和刚度保护坑壁,一般不设支撑,特殊情况下经采取措施后亦可局部加设支撑。
排桩和板墙式支护体系,通常由围护堵、支撑(或土层诺杆)及防渗旅幕等组成。
3.2几种常见支护体系在基坑支护中,实际上多采用以下四种方法,根据工程水文地质及工程安全等级、周围环境等各方面的要求,对以下四种支护方式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选出最适合于本工程施工的一种支护方式。
3.2.1深层搅拌水泥土围护墙深层搅拌水泥土围护墙是采用深层搅拌机就地将土和输入的水泥浆强行搅拌,形成连续搭接的水泥土柱状加固体挡墙。
水泥土围护墙的优点:由于一般坑内无支撑,便于机械化快速挖土;具有挡土、止水的双重功能;一般情况下较经济。
其缺点首先是位移相对较大,尤其在基坑长度大时。
为此可采取中间加墩、起拱等措施以限制过大的位移;其次是厚度较大,只有在红线位置和周围环境允许时才能采用,而且在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时要注意防止影响周围环境。
一般情况下,当红线位置和周围环境允许,基坑深度<7m,在软土地区应优先考虑采用之。
3.2.2槽钢钢板桩这是一种简易的钢板校园护墙,由槽钢正反扣搭接或并排组成。
槽钢长6—8m,型号由计算确定。
打人地下后顶部近地面处设一道拉锚或支撑。
由于搭接处不严密,一般不能完全止水。
如地下水位高,需要时可用轻型井点降低地下水位。
一般只用于一些小型工程。
钢板桩的优点是材料质量可靠,在软土地区打设方便,施工速度快而且简便;有一定的挡水能力(小趾口音挡水能力更好);可多次重复使用;一般费用较低。
其缺点是一般的钢板桩刚度不够大,用于较深的基坑时支撑(或拉锚)工作量大,否则变形较大;在透水性较好的土层中不能完全挡水;拔除时易带土,如处理不当会引起土层移动,可能危害周围的环境。
由于其截面抗弯能力弱,一般用于深度不超过4m的基坑。
3.2.3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是于基坑开挖之前,用特殊挖槽设备、在泥浆护壁之下开挖深槽,然后下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形成的地下土中的混凝土墙。
地下连续墙用作围护墙有厂述优点:(1) 施工时振动少、噪声低,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能紧邻建筑物和地下管线施(2) 地下连续墙刚度大、整体性好、变形相对较小,可用于深基坑;(3) 地下连续墙为连续整体结构,施工时处理好接头部怔,能有较好的抗渗止水作用地下连续墙有如下的缺点:如单独用作围护堵成本较高;施工时需泥浆护壁,泥浆要妥善处理,否则影响环境。
当基坑深度大,周围环境复杂井要求严格时,往往首先考虑采用。
3.2.4 SMW工法(劲性水泥土搅拌桩法)SMW工法为日本的叫法,国内亦称劲性水泥土搅拌校法,即在水泥土搅拌桩内插入H型钢等(多数为H型钢,亦有插入拉森式钢板桩、钢管等),将承受荷载与防渗挡水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同时具有受力与抗渗两种功能的支护结构的围护培。
坑深大时亦可加设支撑。
从我国目前的设计施工水平看,SMW工法围护墙在软土地区用于两层地下室的基坑工程(深度8—10m)完全是可以的,上海东方明珠二期工程用于10.7m基坑。
如果用后能将H型钢拔出回收,则经济效益显著。
3.3方案对比分析及选择对于深层搅拌水泥土围护墙,由于基坑开挖深度达到17.86米,坑内无支撑肯定达不到安全施工的要求。
同时基坑长度过大,达到71.06米,为此要采取中间加墩、起拱等措施以限制过大的位移,所以施工比较复杂。
其次是由于其厚度较大,只有在红线位置和周围环境允许时才能采用,而且在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时要影响周围环境。
该工程两侧都有建筑物,可施工的空间有限。
因此此工法在此不可应用。
对于槽钢钢板桩,由于搭接处不严密,一般不能完全止水。
且一般的钢板桩刚度不够大,用于较深的基坑(本工程17.86m)时支撑(或拉锚)工作量大,变形较大;且由于其截面抗弯能力弱,一般用于深度不超过4m的基坑。
对于本工程,显然不合要求,故放弃此支护方案。
对于地下连续墙和SMW(劲性水泥土搅拌桩法),是深基坑支护方式最常用的几种方法之一,在此工程中两种方法都可以应用。
但是考虑到环境和造价要求,我认为还是优先使用SMW(劲性水泥土搅拌桩法)工法进行施工。
因为该工程南侧为同仁大厦的附属建筑,东侧为同仁宾馆,在吉兆营路的北侧,有二幢省电力建设公司的砖混结构多层房屋,两幢建筑距基坑北边线12.5m,由于地下连续墙施工对环境的要求和破坏都很大,同时由于该工程开挖深度深,基坑长,如果采用地下连续墙施工的话,那么工程造价势必会提高很多。
所以采用SMW工法较为合理。
具体参数如下。
3.3.1型钢选择SMW工法中,由于内插型钢,不需要配筋。
选用ttbhw⨯⨯⨯1取HW394*398*18*11 H型钢,型钢截面见图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