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小说类阅读题专题教案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小说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小说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97f458a2161479171128f1.png)
小说阅读一、考点指津:在中考试题中,考查的小说多为篇幅短小的小说即小小说,考查角度:为人物形象的塑造,描写手法的作用(包括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主题的探讨等。
二、阅读小说的知识储备:了解小说的丈体特点:小说是以塑造人物的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不同人物原型提炼加工而成的,所以小说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故事情节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为了衬托人物,渲染气氛,给情节的发展提供背景和场所。
社会环境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景色、场面等。
小说按其人物的多少、篇幅的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等几种,按其题材,还可分为历史小说、科幻小说、言情小说等等。
1了解小说的有关常识,在阅读和欣赏的时候,对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表现及语言的运用都有帮助。
三、常见阅读方法(一)从三要素入手阅读分析小说1.分析人物形象。
第一:要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第二:要抓住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来分析人物形象。
①着重分析人物的肖像变化和那些富有特征的细节。
②分析人物语言,要抓住最能表现其性格的语言。
③抓住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的动作。
④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三:要抓住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注意分析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通过比较把握人物形象。
2.分析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用来交待背景、衬托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的.分析环境描写,了解它在文章中的作用,能帮助我们理解人物形象,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第一:社会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阶级关系等因素的总2和,抓住这一点很益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中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小说主旨教学案
![中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小说主旨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57fdd8770bf78a65295492.png)
小说阅读(四)——小说主旨基本目标:阅读文本,能体会标题的好处以及文章主旨。
提升目标:针对考试题型,提高小说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能体会标题的好处以及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针对考试题型,提高小说阅读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
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
一、基础知识主题思想常见题型: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一)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1.设置了悬念。
2.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
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4.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
5.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从情节发展角度看主题。
作品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情节。
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的发展过程,了解情节的前后关联,把握情节发展中的冲突,有利于我们理解主题。
(三)从人物形象角度看主题。
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这是理解小说主题的重要方法。
弄清楚小说描写了什么样的人,这个(些)人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
我们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人物灵魂深处的思想状态。
(五)从环境描写角度看主题。
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环境描写可能主要是为了展示人物行动和命运及人物的性格创造必要地条件,提供生动的背景,但同时也是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
我们可以从小说中人物生存的自然环境方面、从社会大背景方面去寻找到环境对人物、对情节的作用,也可以借助注释等。
(六)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中考语文小说类阅读答题指导(教案)
![中考语文小说类阅读答题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46a6aa6bec0975f465e246.png)
中考现代文阅读指导(小说类)针对性授课一、中考现代文阅读整体感知中考现代文阅读主要有三篇,一为文学类阅读,二为实用类阅读,三为名著导读阅读。
文学类阅读以记叙文为主(主要考查散文或者小说),实用类阅读以说明文为主(有一定的科普味),名著导读阅读以课文介绍过的名著为主。
这三部分的分值分别为15分,10分和8分,共33分,占总分值四分之一有多。
二、文学类阅读(一)触摸中考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作者:凯瑟琳·比恩翻译:洪帆一天下午,我正在厨房做饭,我16岁的儿子安东尼以最快的速度冲了进来,我警惕地抬起头。
安东尼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最近我们每次见面气氛都很紧张,争吵随时一触即发。
这次他又会有什么问题?音乐?朋友?夜生活?我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
“妈妈,比利·寇根有一条银色的裤子,我也要一条。
”“为什么?”“妈妈,比利·寇根是‘碎南瓜’乐队的主唱。
‘碎南瓜’是我最喜欢的乐队。
”他瞪大眼睛看着我,似乎在跟一个外星人讲话。
这些天来,我们两个正为了这个“碎南瓜”乐队闹得不开心。
安东尼跟我说好话,央求我,我全都置若罔闻。
看到我不为所动,他一屁股坐下来,把脸扭到了一边。
“你到哪儿去买?”我没好气地说,“可能全城都没有卖的。
”“那我就自己做,但你要借钱给我。
”“忘了它吧,儿子。
这辈子你大概就只穿一次。
”我断然拒绝。
但是,我心底有一个声音在说:“这有什么,凯瑟琳?就一条裤子嘛。
”然而,我最终还是近乎顽固地拒绝了。
令我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下午安东尼提着一个白色的大包走进家门,看着他把那个大包扔到桌子上,我知道我将要输掉这场战争了。
“一米布6美元98美分,”他嘻嘻笑着说,“我向朋友借的钱。
”原来,安东尼不但买了布料,做衣服所需要的别针、纸样、衬布、拉链等也全都买齐了。
“妈妈,现在,我该怎么做呢?”他迫不及待地问。
安东尼13岁时,在他的强烈要求下,我教过他缝纫,那时,我还是他心中的偶像。
学会缝纫后,他自己亲手缝制过一条当时流行的裤子。
中考小说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小说阅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f1f38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b.png)
中考小说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2.学生能够分析小说的结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练习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小说的结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分析;2.教学难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用一段小说开头或者有趣的情节引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课堂导入(10分钟)3.教学中心(25分钟)a.结构分析:教师通过示范分析一本小说的结构,包括:开头、承接、高潮和结尾部分。
并提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寻找这些部分的内容,分析结构对整个故事的作用。
b.人物分析:教师示范分析主要人物的个性特点、形象描写和与故事发展的关联,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留意人物的形象描写和行为表现,从而深入了解人物。
c.情节分析:教师示范分析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包括:起因、过程和结果。
并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分析故事发展的原因和结果。
4.练习与应用(20分钟)a.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选择一本小说,分析小说的结构、人物和情节,并写出相关的观察和分析;b.学生互相交换分析结果,进行研讨和分享;c.教师提供五到六个小说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技巧进行解答,并进行讲解和订正。
5.总结与反馈(10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总结和反馈,回顾本次课学习到的知识和技巧,并激发学生对小说阅读的兴趣和自我提升的决心。
四、教学资源:1.小说教材或选择性小说摘录2.小组分工讨论表格3.练习题集五、教学评价:1.学生小组讨论小说结构、人物和情节的质量;2.学生对练习题的答案正确率;3.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程度。
中考小说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小说阅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8983f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8.png)
中考小说阅读复习教案二复习目标:1、从写作技巧、感悟启示2方面熟悉考点2、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复习重难点:1、熟悉2种考点2、掌握答题技巧教学过程:一、导入..除了我们上一刻的对于小说的主题、赏析句子的考点;你知道还有哪些考点今天我们从写作技巧、感悟启示2方面走进小说阅读..二、考点四:理解写作技巧1、完成下列语段的题目..火柴天堂那天;妈妈看到我在玩游戏;站了很久;轻轻地说:“东东;游戏……还是少玩些吧..”妈妈是在家上班的自由职业者;对我一向还算理解;可能与她这时尚的职业有关吧..为了躲妈妈;我开始转战网吧..其实;玩久了也有些厌倦;但还是不愿下线;哪怕只待在安全区看热闹也觉得踏实..那天;一行字跳入眼帘:“火柴天堂:出售传奇最可爱女孩一名;愿意收徒的密”多么独特的拜师启事我点了她的名字;就这样;火柴天堂成了我的徒弟..我急于提升等级;基本没带她练过级..小火柴并不介意:“玩嘛;我不会为此花费太多精力的..”她躲在安全的地方;一边打小怪物练级;一边和我聊天..她说游戏是为人服务;而我投入得本末倒置了..我何尝不知呢只是迷恋已久……两周她只练到15级..然而那天我与一个40级武士PK;她却挺身而出;结果死了N次..我;也屡战屡败..一周后;她买了个42级道士号;我问:“不是说不会花费太多精力吗”“我是不愿看到你被欺负..”“你的号有没密保啊要是被黑了怎办”“啊”她半晌才回道;“看造化吧”从此;有人来犯;我们就下线换号;由我用“清风道士”出战..然而我渐渐发现;传奇与生活不同:纵然我杀死对方N次;他还是可以用脏话骂我..我突然有些厌恶这种生活..又一晚;她呆站在安全区;半天才说:“清风道士的号;果然被黑了..”我的心猛地就痛了..我明白那是她为我而买的号;是她要给我的保护..可我不能表现得伤心;我劝她:“你说过的;游戏而已..”“可我真的不想你被欺负..”“是我技不如人;没关系的..游戏里败了就败了;生活中技不如人那才糟糕呢..”没想到;我居然用她的论调来安慰她..但;说着说着;想到日渐荒芜的学业;一种从未有过的彻悟穿过我心..最后;我们相约退出传奇;但我还想用视频看看她..“不;不要你会吃惊的..”“不会;你是我徒弟嘛..不管你什么样;我都不会吃惊的..”然而如火柴所说;接通视频;我还是吃惊了:妈妈妈妈打过来一个笑脸:生气了“东东;妈妈只想更了解你;只是想让你明白:事情;要分轻重缓急..妈妈有没有自作聪明”妈妈说;“知道我为什么叫‘火柴天堂’吗有火柴天堂里唱‘妈妈牵着我的手回家’;妈妈想牵着东东的手;回家……”眼泪不争气地流了出来;但我还是笑着打出:“得了;还牵我回家呢;你不就是个小火柴嘛;还要我保护呢”“嗯..”妈妈说;“那么;师父;小火柴等你回家”1、关于“小火柴”的真实身份;小说在前半部分有多处伏笔;请找出一处简要分析..1教师讲评答案:可以分析的伏笔有五处;任选一处即可..如:开头交代妈妈的职业以及对“我”的理解;“小火柴”成为“我”的徒弟后对“我”沉迷游戏的劝告;“小火柴”挺身而出保护“我”;“小火柴”说自己买号的原因是“我是不愿看到你被欺负”;当“我”提出视频时她说“你会吃惊的”;这些都暗示着“小火柴”的真实身份;表现出妈妈对“我”的关心和教育方式的现代;为后文的情节逆转作了充分的铺垫..2学生说说本题的命题类型..题目类型:小说的写作技巧伏笔、衬托、悬念、对比、象征等教师下发讲义..1埋下伏笔——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者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提示或暗示;或者说是前文为后文情节埋伏的线索..作用:交代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让读者看到下文时;不至于产生突兀、疑惑之感;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2铺垫——铺垫;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期准备工作..通过铺垫;可以渲染气氛;形成“山雨欲来”的情势;促使读者产生期待、盼望的急迫心情;这样就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注意:“伏笔”与“铺垫”的区别——①从形式来看;用作伏笔的;言语不多;有隐含性;不注意看不出来;所以;伏笔一般是“细节”;用作铺垫的;语句较多;可以铺陈;如情节高潮的前奏;如一些表现人物的景物环境描写;它没有隐含性;一看就知道是为了下文的铺垫..②从运用来看;伏笔与下文照应的“点”有一段距离;甚至是文首与文尾;而铺垫一般是紧接着;如前面写环境景物;接着就写人物..③从作用来看;伏笔主要是谋篇布局即结构上的技巧;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铺垫是写作方法上的技巧;主要是对内容起作用;比如推动情节;突出人物;等等..3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作用: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的」..4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的表现手法..对比与衬托区别: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5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作用: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6设置悬念——设置疑团;不做解答;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情节曲折起伏..7照应——照应;指配合;对照呼应..指文章中某些内容和意思在不同部位上互相关照与呼应..有首尾呼应、前后照应..可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8卒章显志——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作用:恰当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9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出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10抑扬——指的是在褒贬人、物的时候;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分为欲扬先抑;欲抑先扬..3解题思路..首先把小说的写作技巧具体化;然后围绕凸现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两个方面回答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了小说……的主题三、课堂练习..月光手帕秋夜的风一阵又一阵地袭击着阿斌单薄的身体;阿斌不由打个冷战;他借着月光顺着山沟吃力地穿过一条泥泞的土路;路的尽头;一棵高大的榕树下;趴着一栋石头和茅草垒成的小屋..阿斌在屋前站定;喘一口气;正了正身子;轻轻叩响锈迹斑斑的门环..少顷;伴随着沉重的“嘎吱”声;一个光光的小脑袋探出门外..“你找谁”男孩儿警惕地盯着他问..“我路过这里;迷路了..”阿斌专注地看着男孩儿;“能给我一碗水喝吗”小脑袋又重缩回屋内;阿斌在门前的石堆上坐下..男孩儿端来了水;水随着男孩儿的脚步在粗瓷碗里晃动;溢满了一碗月光..阿斌起身接过碗;一仰脖子;粗瓷碗里的水就失去了光亮..阿斌满足地咂了咂嘴巴;问男孩儿:“只有你一个人在家吗你爹娘呢”“娘帮人卖夜宵去了;爹去了天堂..”“爹一一你爹怎么会在天堂”我娘说:“我哥和人打了架后不敢回家;爹到处找他;路上出了车祸;上了天堂..”一阵风吹来;阿斌揉了揉眼睛..“你怎么啦”“我、我……沙子进了眼睛..你们怎么不在村里住”“我娘说;以前我们是住在村里的..哥和人打架后;原本要好的两家人成了仇人;被打的那家人天天来逼爹娘交出我哥;赔偿医药费..爹死后;娘只得将村里的房子卖掉抵了赔偿款;于是我们就搬来这儿住了..娘说;住在这儿也好;免得村里人老在背后指指点点;说娘会生不会养;养了个罪犯..娘还说;让我好好读书;爱读书的孩子不会打架..”“你哥打的人;关娘什么事”“当然有关系啦;他是爹娘的儿子呀”男孩儿不满地说;“娘说哥的罪;顶多坐三年牢;如果他敢承担;现在早出来了……可是他跑了;他怕坐牢..他不要爹娘;不要我了;呜呜……”阿斌蹲下搂过男孩儿;想安慰他;男孩儿却机警地跳开①;说:“我不认识你”阿斌尴尬地收回手;停了停又问:“你还记得你哥吗”“不记得;我哥出事时我才两岁多..娘说;小时候我哥常背我呢;他可喜欢我了..”“你哥犯了错;你和你娘还会想他吗”“想;当然想啦我娘说;我哥那是一时糊涂;那时不懂事;他要是知道错了;改正了;一定是个好孩子呢唉;他要是能回来就好了;我就不用天天晚上担惊受怕了..”“担惊受怕晚上都是你一个人在家吗”“是的;娘虽然卖了村里的房子;但人家的钱还没赔清;娘答应每年赔人家一万..为了赔人家钱;娘白天做农活;晚上帮人卖夜宵..娘说;明年就可以赔完;那时她就可以陪我了..不过我不怕;爹在天上保护我呢”阿斌心里一痛;他剧烈地咳嗽起来..他急忙用手捂着嘴;快步走到石堆旁的树下;借着树阴抹去眼角的泪..月光透过树隙;斑驳地洒在阿斌身上..“你踩到月光手帕了②”男孩儿惊叫起来..阿斌急忙后退几步;左看右看..“月光手帕”“就在那儿..”男孩儿指着树阴说..顺着男孩儿手指的方向;阿斌看到了黑漆漆的地上铺满了一片又一片巴掌大的手帕;那是月光穿透树隙洒下来的..“是那儿吗”阿斌问..“是的;就是那些手帕..娘说;一个人;只要心里无愧;心里装着美;就能看见这美丽的月光手帕..娘还说;娘要等;等到我哥看到月光手帕的那一天..”阿斌再也忍不住;他双腿一软;跪在了手帕前;任大滴大滴的泪珠滚落;掉在地上的手帕里;为爹娘;为那个被他打伤的小伙伴;更为自己..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哽咽着;塞给男孩儿说:“从此以后;你和娘;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可是你们;至少还得等我三年..”照片上;有阿斌、男孩儿;还有满脸慈祥的爹娘..阿斌毅然踏上山路;走进月光中;满地的“手帕”忽地抱成团儿;包裹着阿斌向前走去……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4年第11期;有改动1.选文第1段有什么作用 3分2.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第①处画线句中加点词“跳”的表达效果..4分3.选文中阿斌这个人物形象主要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3分4.选文第②处画线句“你踩到月光手帕了”中的“月光手帕”是指什么它有何象征意义 4分5.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阿斌的选择给了你什么启示..4分答案1.3分;答出三点即可;笞对一点得一分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⑵渲染了清冷的气氛..⑶写出了阿斌行走山路的艰难..⑷为下文写阿斌家里的不幸埋下伏笔..2.动作描写2分;写出了男孩儿挣脱阿斌的迅捷;休现了他对阿斌有着很强的戒备心理..2分3.3分;答出三点即可;答对一点得一分良心未泯;知错能改;男于担当;重视亲情..4.⑴“月光手帕”是指月光穿透树隙洒在地面上铺成的一片片巴掌大的手帕或光斑..2分⑵是母亲善良、坚忍、敢于担当的象征;是家人期盼、坚信阿斌能悔过自新的象征;是阿斌良心发现、主动自首的象征2分;答出一点;意思对即可..5.内容:阿斌因打架伤人犯罪而选择逃跑;给家人带来了极大灾难;阿斌又因家人对他的期盼与坚信而选择了主动自首..2分启示:可从犯错与认错、逃避与承担等角度来谈;言之成理即可..2分四、考点五:谈感悟启示1讲评最后一题概括题目类型和解题思路..题目类型:1、对文章内容主题、观点、人物、情感等进行有创意的表达..2、结合实际生活;就文章的某一个方面谈自己得到的启示..3、对文章质疑;对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解题思路:本文写了……故事人物;表现了……的主题;我觉得……写自己的感受或者感悟;我们应该……写正确的认识或做法..也就是从作品主题、人物形象、关键词句议论句、抒情句、总起句、总结句或关键词、时代背景入手去结合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2课堂练习野马嘴里有清泉王宗仁①跋涉在青藏高原上;你最希望看到蓝天上的太阳..阳光给雪山、冰河、草地铺上一层柔软的锦缎;让你找不着季节的地段;分不清阴山和阳坡;满眼的灿烂可是有一个地方例外:走在沙漠里;你最怕的是悬挂在头顶的太阳..②那天;我和作家王鹏随一支测绘队到柴达木盆地深处;去完成一次采访任务..盛夏的中午;天空无语;只有太阳像一盆燃旺的炭火;暴烤得每颗沙粒都在狂跳;甚至发出吱吱的脆响声..望不到边的沙漠像一口烧红的铁锅;仿佛可以把人蒸熟;我们被烈日烤得脊背流油;喉咙冒烟;口渴得要命..一壶水倒进嘴里;根本不管用;谁都巴不得有一条河或一眼泉出现在面前;美美地喝他个饱..大多数人的水壶干得可以当锣敲了..同志们忍着干渴赶路;每隔一会儿;便有人举起水壶摇一摇;让大家听听壶底那一点点水稀里哗啦的响声;进行一番“精神安慰”..可是;这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大家的嘴唇干得像撒了一层盐粉;上面裂开了一道道细缝;渗着血迹..③哪里有水水在哪里呢④和我们一起进沙漠的蒙古族老人巴图;是个“老高原”;别人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呢;没事一样;不紧不慢地说:“咱们找向导吧;它会把我们领到泉边去的..”⑤“向导谁啊”我发问..⑥“它终年在沙漠里生活;能不知道哪里有水吗”⑦“可是他到底是谁呀您认识吗”⑧巴图大爷捻了捻胡子;又松开手;说:“是野马..”⑨我们一听泄气了..野马;我当然见过;它不比一般的马大多少;但奔跑起来飞快;像一辆小汽车..⑩“野马能当向导么”“怎么不能”巴图大爷认真地说;“野马离开水能活吗哪里有野马;那里必定有水..”停了停他又说:“碰不上野马;能见到野牦牛、野驴或藏羚羊也行呀..它们都能给我们帮忙..野马嘴里有清泉”说得有理..于是;我们十多个人散开去找“向导”..沙丘连绵起伏;热气在晃晃悠悠地升腾着;漠风在不停地扑面而来;我们跑了不少地方;连一片草叶也没有;哪里会有野生动物“性急的人总是翻不过雪山的..耐着性子吧;雪莲花是属于爱花的人”喜欢唱民歌的巴图大爷像在念歌词..大家轮流抿了一口水壶底的那点水;一边在沙海里勘测;一边继续寻找着野马..终于;我们看见前面的洼地有一群黑影在晃动..大家像看到了希望;加快步伐走去..看清了:腿细;尾短;粗脖子;鬃毛特别长……啊;是野马它们正扎着头喝水哩..像一幅油画;一幅又一幅;丰沛在干渴的沙漠上..大家似乎听见了吱噜的喝水声;多么诱人的声音呀还有一只叫不上名字的鸟站在一匹马的背上;它好自在野马发现了我们;长嘶一声;一尥蹄子;没影儿了..那只鸟飞向了天空..我们立即去追..可是;每个人疲劳加干渴;腿脚没有一点劲了..“同志们追呀;要得到前面的清泉水;只能靠我们自己”巴图大爷傲然像一位将军;下了命令..说也怪;我们浑身忽地长出一股力气;跑步追了上去..野马没有追上;却在它们刚才停留的地方发现一池清凌凌的水..池子很小;只有洗脸盆那么大..水池周围;那湿漉漉的泥土上;长着丛丛小草;还开放着朵朵小花;美极了..真想不到;茫茫沙漠里还有这么一个“世外桃源”;有水;有草;有花..水池边上留着各种形状的蹄印;显然那些野生动物常来这里喝水..我们的心儿早就润吱吱了..我却有点舍不得张开口喝这水了;便用手指蘸了一滴水;滴溜溜转亮晶晶的一滴水..它将以强大的抗干渴的力量进入我们的体内;变成汪洋大海征服征途上一切干渴巴图老人嘹亮地喊了一声:“开始”大家便同时趴在地上;将嘴伸进水池——瞧;这个喝水法;够“野”了吧1喝足水以后;我们在一起合计了一下;给这个泉起了个名字:望柳池..我们都希望不久的将来;这儿柳树成荫;乌语花香..之后;我们又把轻便的帐篷撑起来;这儿就成了测绘队的大本营——供水站..错误!可喜的是;没有多日;当我们告别“望柳池”继续往沙漠深处跋涉后;在别处一群野马的带领下;又找到一眼泉水;大家爱给它起名叫“珍珠水”;它成了我们的第二个水站..错误!有野马这样的好向导;我们在戈壁滩工作就不愁没水喝了选自2016年第2期小小说选刊1.概括选文主要内容..2分2.结合选文;分析巴图大爷的形象..3分3.品味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4分⑴水池周围;那湿漉漉的泥土上;长着丛丛小草;还开放着朵朵小花;美.极了..2分⑵大家便同时趴在地上;将嘴伸进水池——瞧;这个喝水法;够“野.”了吧2分4.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3分盛夏的中午;天空无语;只有太阳像一盆燃旺的炭火;暴烤得每颗沙粒都在狂跳;甚至发出吱吱的脆响声..5.“野马嘴里有清泉..”假如你身处生活的“沙漠”;没有“野马”作向导;你将怎样寻找“清泉”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4分答案22.2分选文记叙了我们在巴图大爷的带领下追寻野马的足迹;在沙漠中找到水源的故事..要有人物、地点、经过、结果;否则酌情扣分23.3分巴图大爷是一个沉着冷静、乐观、有耐心坚持不懈、阅历丰富、有智慧的老人..答对任意二点2分;结合选文分析1-2处1分;意近即可24.4分⑴“美”字不仅表现出在清泉滋润下小草、小花的勃勃生机;而且表达出我们千辛万苦找到水源时的惊喜心情..2分;一个要点1分;意近即可⑵“野”字不仅表现出我们因干渴之极而无拘无束喝水的样子;而且表达出作者对充满野性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的赞美..2分;一个要点1分;意近即可25.3分选句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炎热环境的恶劣;表达出我们烦躁不安的心情..答出二种修辞1分;其余两个要点各1分;无“生动形象”扣1分;其它情况酌情给分26.4分有希望;我们的生命就有力量的源泉..身处生活的“沙漠”;即使没有“野马”作向导;只要我们沉着、乐观、有耐心就一定能找到生命的“淸泉”..扣住文章意旨;2分;结合生活实际;1分;语言组织;1分..意近即可大印象刘建超①老街把给人画像的营生称作印象..②老街;能把画像这门手艺做得精绝的是八角楼下的大印象..遇到个急事;有人会拿着照片;找到大印象的店里;说给印象一张..大印象便按照顾客的要求;把照片上的人像放大绘到纸版上;装裱好;保证和照片上的人物表情一模一样..③去老街找大印象;老街人都会告诉你;大印象啊;好找..去八角楼;宽脸;短眉;眼睛不大;特有精神..④大印象不只是活儿做得好;为人也正直实诚..大石桥段家老爷子意外去世;家人没有找到老人遗照;便找到大印象;央求去家里给老爷子画像..做印象生意的;极少上门给人画像;用照片印象;可借技术工具帮助;登门画像却全凭手上功夫;况且给故去的人画像;是晦气生意..但大印象二话没说;收拾起家什就到了段家..大印象对躺在棺木中的段老爷子鞠了三个躬;支起画板开始下笔..正是三伏天;屋内闷热;出于对死者的尊重;大印象连续八个小时不吃不喝;在灵棚搭建起前;画完了肖像..大印象谢绝了段家的优厚酬金;说能给老爷子画像也是有缘啊;算我送了老爷子一程..⑤老街有个环卫工人;大家都称他韦老头..他每天推着架子车;沿街清理垃圾..韦老头闲时;爱坐在大印象店前;吸着烟;看大印象画像;拉扯些家长里短..韦老头吧嗒吧嗒地吐着烟雾;也不管埋头做着活计的大印象听没听;自己只管说..说他和老婆的恩恩怨怨;说因为他没有照顾好妮子;十二岁的妮子溺水死了;老婆子也离家走了..我那妮子啊;长得可带劲了;瓜子脸;大眼睛;双眼皮;长睫毛;笑起来;俩酒窝;学习好着哩..都怨我;都怨我啊..韦老头过足了烟瘾;也叨叨够了;拿起扫把仔细地将店铺前清理干净;推着车子走了..韦老头退休那天早晨;去找大印象道别;大印象的店铺没开门;门上挂着一幅女孩的画像;瓜子脸;大眼睛;双眼皮;长睫毛;俩酒窝;天啊;这是我妮子;是我妮子啊..韦老头把画像搂在怀里;老泪如珠;对着大印象的店铺拜了又拜..⑥生意清闲的时候;大印象端着一杯茶;眯缝着一双小眼看来来往往的行人..有人说大印象的本事是过目不忘..曾经有人打赌;带着四个男女在大印象眼前过了一趟;让他把这四个男女画下来..他眯缝着眼;一杯茶的工夫;画像就出来了..四个男女瞪着惊讶的眼睛;各自拿着画像离去..⑦那年冬天;流窜盗窃团伙到了老街一带;警察通知商家注意防范..没几天;老街的一家珠宝店失窃..警察走访时;大印象拿出了几张画像;说这几个人在老街转悠几天了..警察按图索骥;果然抓获了三名盗窃嫌疑人;只是让团伙的头子逃脱了..老街人把大印象画像擒贼的事都传神乎了..原想这件事情就算过去了;没曾想;春节前夕;逃跑的盗窃团伙头子竟然又潜回了老街..节前商家生意旺;店铺关门也晚..天擦黑;大印象起身去关门;一个黑衣人裹着寒气闯入店里;反手扣上门..大印象正疑惑;一把冰冷的匕首抵住他的咽喉..大印象即刻明白了怎么回事;平静地坐到椅子上..黑衣人匕首向上一划;大印象两眼模糊..⑧翌日;正在饭馆里喝酒的黑衣人;被警察逮个正着..黑衣人挣扎着又哭又嚷;说警察冤枉人..被带到派出所后;黑衣人忽然安静了;他看到案桌上一张用血绘出来的画像;画像上的人分明就是自己啊..黑衣人瘫倒在案桌前..⑨大印象眼睛致伤;不能再给人画像了..⑩老街人提起大印象还是那句话:大印象啊;宽脸;短眉;眼睛不大;特有精神..选自广西文学;有删改1.浏览全文;依次概括有关大印象的四件事..4分2.体会第④节画线句“大印象不只是活儿做得好;为人也正直实诚”在结构上的作用..3分3.本文第⑤节用较多笔墨写韦老头是否合适请简要说说你的理解..4分4.请将本文第③节和第⑩节对大印象的两处外貌描写与下面对于勒的两处外貌描写进行比较;说说它们在描写内容与情感表达上的不同点..6分⑴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⑵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5.大印象把画像手艺做得精绝;南通人传承悠久的民间工艺;把蓝印花布、板鹞风筝等做到极致;南通仿真绣更是五度成为国礼..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5分答案17.4分①大印象上门为大石桥段家老爷子画遗像;谢绝了段家的优厚酬金..②在环卫工人韦老头退休时;为他溺水死去的女儿妮子画了一幅像..③四个男女在大印象眼前过了一趟;大印象便把他们画了出来..④大印象用画像帮助警察破了案;但自己的眼睛被歹徒所伤..18.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大印象不只是活儿做得好”;承接上文大印象“把画像这门手艺做得精绝”等;同时用“为人也正直实诚”启下;引出下文对大印象“正直实诚”美好品质的叙写..。
九年级语文教案:小说阅读
![九年级语文教案:小说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c52e6af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c.png)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阅读中始终把环境、情节和人物联系起来,才能把握小说创作的真谛。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3.“看环境”题型:
①在文中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分析其对人物或表达主题的作用。
4.“谈构思”题型:
①说说作品作品在材料安排有何特点,分析其好处;②这句(段)话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③联系全文,指出某某物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5.“讲方法”题型:
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④从语言运用角度,鉴赏文中画线句子。⑤本文人物语言有哪些特点?请分别举例说明。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
④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
⑥揭示或深化主旨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三、质疑拓展
知识点6: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
1、表现人物的手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二、小组讨论
知识点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分析环境描写是全面理解小说的重要环节。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动的指定场所和范围。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也要分析环境,要连带写景的部分一起分析。
中考语文阅读课教案 小说阅读
![中考语文阅读课教案 小说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0c51707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6.png)
中考语文阅读课教案——小说阅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提高学生对小说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的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了解小说类型、关注、把握情节、分析人物、品味语言等。
2. 小说人物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关系、人物性格等。
3. 小说情节理解:情节发展、情节转折、情节高潮等。
4. 小说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作用等。
5. 小说主题理解:主题提炼、主题表现、主题挖掘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小说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
2. 教学难点:小说主题的理解和挖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篇中考真题小说阅读题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兴趣。
2. 教学小说阅读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小说、分析人物、理解情节、品味语言等。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小说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的特点和主题。
4. 分享与反馈: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完成一篇中考真题小说阅读题目。
2. 写一篇关于小说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的分析短文。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讨论的参与度以及学生对小说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提升来评价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小说中的元素和技巧。
3.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
4. 应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比较不同小说的特点和风格。
七、教学准备:1. 准备中考真题中的小说阅读题目及其答案解析。
2. 搜集不同类型的小说文本,用于案例分析和课后作业。
3. 准备教学PPT,包括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呈现、实例展示等。
4. 准备反馈和评价表,用于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和建议。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回答和讨论情况。
中考语文小说类阅读题解题策略完整教案
![中考语文小说类阅读题解题策略完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894e0f43323968011c92bb.png)
2、请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文章内容:小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的
出奇制胜的故事.这则故事所要揭示的主题是
3、请结合文章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4、小说对总经理和小米的描写形象逼真,传神地刻画了两个人的性格特点,但文章所采用的描写方法有着很大的不同.请问:对总经理采用的主要描写方法是,对小米采用的主要描写方法是 .
5、请用简短的话概括人物的形象:
总经理:;小米:
6、“深圳不相信眼泪”,请结合“小米”求职的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7、总经理为什么改变主意聘用小米?在总经理看来什么样的人才是最有价值的?
8、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在文中找出有关细节描写的语句(至少2个),并分析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9、请你说说这篇小说在艺术构思上的特色(至少2点).
10、当小米拿着总经理给她的聘书走出公司大门时,看到的将会是怎样的景象?请发挥想象,为小说续写一个结尾(应是环境描写),字数为50字左右.
1 / 1。
中考语文小说类阅读题专题教案
![中考语文小说类阅读题专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8fecc5d15abe23482f4d29.png)
小说类阅读题专题教案教学内容: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明确小说阅读的考点,复习并总结小说类阅读题有关小说人物方面的答题技巧。
2、过程与方法:讲练结合,熟练掌握考点的答题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并学习小说中主人公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人物形象的揣摩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讲练结合法教学策划:一、引入伴随着优美的旋律,我们聆听了这首优美的歌曲。
是呀,“阳光总在风雨后”,在此,我诚挚地祝愿大家都能决胜高考,都能拥抱属于自己的一缕阳光。
在语文高考试题中,主要有基础题、阅读题和作文题,你们哪一种题型的得分率最低呢?是呀,阅读题的分值就占了全卷总分的40%,。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复习现代文阅读内容之一的小说类阅读题的答题技巧。
二、我们先来明确小说阅读的考纲考点:三、小说有三要素,是哪些呢?(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四、人物形象的揣摩。
既然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
因而命题者自然会从人物这一角度设置试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有关小说人物方面的解题技巧。
1、常见题型首先是常见题型,从人物的角度命题,一般有以下三种题型:①指认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2、解题方略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如陈奂生是一个才解决了温饱问题的漏斗户主,所以难免会在住一宿招待所花了他两顶帽子的钱时表现出狭隘自私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如孔乙已面对一群小孩子给他要茴香豆时说的话也是:“不多不多,多乎?,不多也”,这就表现了他迂腐的性格。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中考小说阅读训练教案
![中考小说阅读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9faa5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7.png)
中考小说阅读训练教案教案标题:中考小说阅读训练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中考小说阅读的能力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案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小说阅读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喜好,引导他们思考小说的作用和意义。
步骤二:讲解小说阅读技巧(10分钟)1. 解释小说的基本要素,如情节、人物、背景等,以便学生理解故事的整体结构。
2. 引导学生学习分析小说的方法,如角色分析、情节分析和主题分析等。
步骤三:阅读小说(20分钟)1. 选择一篇适合中考的小说,提供给学生阅读。
2. 学生根据之前学习的小说阅读技巧,理解和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步骤四:讨论和分享(15分钟)1. 学生分享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
2.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彼此对小说的不同观点和解读。
步骤五:练习与评价(15分钟)1. 提供一些与小说相关的练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以检验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阅读和分析能力。
步骤六: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对小说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教学资源:1. 适合中考的小说材料2. 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活动指导3. 小说阅读练习题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读不同类型的小说,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和背景知识。
2. 提供更多的小说阅读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和分析能力。
3. 组织学生参加小说阅读比赛或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教师应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阅读技巧。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初中小说类教案
![初中小说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19652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28.png)
初中小说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通过阅读小说,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小说创作技巧进行写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等方面的分析方法3. 小说阅读与写作技巧的指导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经典小说片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教学小说人物形象:以一部具体的小说为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人物的性格、外貌、语言、行为等方面的描写。
3. 教学小说情节结构:通过分析小说的情节发展、高潮、结局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小说的情节结构,并学会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和意义。
4. 教学小说主题思想:引导学生从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去挖掘小说的主题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小说阅读与写作技巧指导: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小说阅读,包括快速浏览、细致阅读、批判性阅读等方法。
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小说创作技巧进行写作,如人物塑造、情节设计、环境描写等。
6. 课堂练习:让学生选取一部自己喜欢的小说进行阅读,并运用所学的小说分析方法,对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小说创作技巧,写一篇短篇小说,可以是改编已有小说,也可以是完全原创的故事。
8.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说创作作品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四、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小说为例,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2.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中考小说阅读复习教案修订稿
![中考小说阅读复习教案修订稿](https://img.taocdn.com/s3/m/469572a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a.png)
中考小说阅读复习教案修订稿一、教学目标:1.熟悉中考小说题材和题型,掌握解题技巧;2.提高中考小说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3.通过阅读小说,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掌握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小说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和中心思想;3.掌握小说阅读解题技巧。
三、教学难点:1.理解小说中的比喻、隐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和中心思想;3.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小说并解答相关题目。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提问、呈现图片或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2.合作学习法:以小组讨论、合作解题等方式促进学生互动和合作;3.案例分析法:通过解析典型题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观看一段精彩的小说改编的电影片段,引导学生进入小说的世界。
2.概念讲解:讲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虚构性、故事性、言简意赅等。
3.人物分析:选择一篇中考小说,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包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并讨论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4.故事情节分析:选择一篇中考小说,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包括起承转合和高潮返折,并找出其中的冲突和解决方法。
5.中心思想分析:选择一篇中考小说,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中心思想,从作品的题材、人物和情节入手,寻找作品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6.解题技巧讲解:通过解析典型题目,讲解小说阅读的解题技巧,如理解题干要求、分析选项和归纳信息等。
7.综合应用:提供一篇中考小说,让学生独立阅读并回答相应的问题,综合应用所学知识。
8.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分享阅读感受,并提出问题和困惑。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合作度和表达能力;2.作业评价:批改学生的阅读习题和解题过程,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能力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小说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小说阅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0d284ebed5b9f3f90f1c60.png)
小说阅读教学目的:把握小说的有关知识以及小说阅读的基本技巧。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人物形象及主题的理解。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如何灵活运用阅读的技巧。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结合所学例文,梳理小说考点: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考点透视二、小说知识的梳理(一)了解小说的文体特点:小说是以塑造人物的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
(二)小说考点的梳理1.把握故事情节。
基本题型:(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用填空的方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概括情节要完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3)某一情节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①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
②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
③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
(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创设悬念,引人入胜;前后照应,结构完整;)2.分析人物形象。
(1)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种题型:①理解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一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2)如何解答呢?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第三,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
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1)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所、时代背景、社会习俗等因素的描写,抓住这一点很益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起着不小的作用。
中考语文阅读课教案 小说阅读
![中考语文阅读课教案 小说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914677b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9.png)
中考语文阅读课教案小说阅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提高学生对小说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的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小说的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了解小说类型、关注小说、梳理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感悟小说主题等。
2. 小说人物分析:关注人物形象、性格特点、言行举止等。
3. 小说情节梳理:把握故事情节发展、转折点、高潮等。
4. 小说环境描写:分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5. 小说主题感悟:体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联系现实生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篇中考真题小说阅读题目为例,让学生尝试解答,引发对小说阅读的思考。
2. 讲解:针对学生解答中的困惑,讲解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练习:提供几篇不同类型的小说,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
4. 讨论:分组讨论,交流分析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课后作业2. 收集不同类型的小说,进行阅读实践,下周分享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小说阅读方法,分析小说人物、情节、环境等。
2. 学生能够体会小说主题,联系现实生活,提高语文素养。
3. 学生对小说阅读产生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小说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小说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提高分析能力。
3. 练习反馈:及时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反馈,指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阅读效果。
七、教学资源1. 小说文本:选择适合学生阅读难度的小说文本,保证阅读的兴趣和效果。
2. 阅读指导手册:编写一本小说阅读指导手册,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复习。
3. 在线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小说阅读材料和相关知识。
八、教学计划1. 第1-2课时:介绍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第3-4课时: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和情节。
3. 第5-6课时:关注小说环境描写和主题感悟。
中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人物形象教学案
![中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人物形象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4cf204a5e9856a56126092.png)
小说阅读(一)——人物形象基本目标:阅读文本,能结合文中具体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提升目标:针对考试题型,提高小说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阅读文本,能结合文中具体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针对考试题型,提高小说阅读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小说是指在语言文学艺术序列中和散文、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创作体裁。
是指以叙述事物为创作手法,营造典型性为审美特征的文学创作体裁。
它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深刻的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手段,反映社会生活和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典型人物、故事情节、典型环境。
一、小说的人物形象我们对小说人物的鉴赏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手段表现出来的。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第二,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我们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中的自然环境。
既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共性)。
既要善于从自然环境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心境等,又要善于从人物间的相互关系、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中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三,人物性格也常用抑扬、虚实、对比、衬托等塑造人物的传统手法揭示出来。
另外,确立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可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有的作品的标题就指明了主人公,最能传达主题思想的人物是主人公,与情节联系密切的是主人公,作者极力刻画出的栩栩如生的人物是主人公,作者用墨最多的人物往往是主人公。
常见命题方式:①小说的主人公是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分析。
②某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其性格特点。
③试析某某人物的形象。
解题思路: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初中 阅读小说教案
![初中 阅读小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41fed8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4.png)
初中阅读小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通过阅读,使学生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3. 培养学生分析小说人物性格、感悟作品情感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小说《骆驼祥子》的基本情况介绍,包括作者、背景等。
2. 重点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祥子、虎妞、刘四等。
3. 通过典型情节,感悟小说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4. 课堂讨论与思考,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教师简要介绍老舍及《骆驼祥子》的背景。
b.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2. 自主阅读a. 学生自主阅读小说,了解故事情节。
b. 学生通过阅读,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有初步认识。
3. 分析人物形象a.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祥子、虎妞、刘四等。
b. 学生通过分析,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4. 感悟主题思想a. 教师通过典型情节,引导学生感悟小说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b.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课堂讨论。
5. 课堂小结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b. 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巩固知识点。
6. 课后作业a. 学生撰写《骆驼祥子》读书笔记,深入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b. 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情节,让学生深入感悟小说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挥。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包括发言、讨论等。
2.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如读书笔记的质量。
3.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主题思想的能力。
4. 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如每天的阅读时间、阅读量等。
语文中考总复习《小说阅读专题》教案
![语文中考总复习《小说阅读专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f582deb0717fd5360cdc8e.png)
语文中考总复习《小说阅读专题》教案定义小说是以塑造人物的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
小说考点的梳理(一)把握故事情节。
概括情节要完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其中重要情节(细节)作用的分析,要注意思考的方向。
①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
②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
③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
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二)分析人物形象。
第一:要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第二:要抓住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来分析人物形象。
①着重分析人物的肖像变化和那些富有特征的细节。
②分析人物语言,要抓住最能表现其性格的语言。
(三)环境的种类及作用?(1)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写法:1.伏笔:叙述的一种手法。
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
其作用是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2.悬念:作品使欣赏者所产生的一种关于事件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这种心理活动叫作悬念。
其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3.倒叙、插叙的作用: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倒叙的作用是设置悬念,为下文铺设,吸引读者。
插叙是指作者在叙写主要情节线索时,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
插叙的主要作用是使作品内容丰富,充实;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完整。
可以明白某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或了解某一事物的来历。
九年级语文小说阅读与写作的优秀教案范本
![九年级语文小说阅读与写作的优秀教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7231ebf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6d.png)
九年级语文小说阅读与写作的优秀教案范本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小说的基本元素及其分析;2. 情节分析与写作;3. 文字表达与写作技巧。
教学准备:1. 选取一本适合九年级学生阅读的小说,如《红楼梦》或《草房子》;2. 准备课件、小组讨论及写作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使用一段有趣的小故事或者有关小说的电影片段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小说阅读(30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小说的指定章节;2. 在指导下进行感悟与理解,例如:人物形象分析、情节推理等;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三、小组讨论(2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就小说中的一个主题或问题展开讨论;2. 引导学生彼此交流观点,通过对话加深理解;3.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发表讨论结果,展现小组成果。
四、写作指导(20分钟)1. 分发写作指导材料,引导学生根据小说中的情节、人物特点或主题进行写作;2. 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写作中的关键点与技巧;3.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五、写作实践(30分钟)1. 学生根据写作指导进行创作;2. 教师进行个别辅导与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问题;3. 鼓励学生相互审阅,提供反馈和建议。
六、展示与分享(15分钟)1. 邀请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作品;2. 提供积极的评价和建议,鼓励学生相互学习与成长;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与点评。
七、课堂总结(5分钟)对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与方法进行总结,展望下一堂课的学习目标。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阅读能力,同时也锻炼了思考和写作的能力。
小组讨论和写作实践的环节,促进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策划:
一、引入
伴随着优美的旋律,我们聆听了这首优美的歌曲.是呀,“阳光总在风雨后”,在此,我诚挚地祝愿大家都能决胜高考,都能拥抱属于自己的一缕阳光.在语文高考试题中,主要有基础题、阅读题和作文题,你们哪一种题型的得分率最低呢?是呀,阅读题的分值就占了全卷总分的40%,.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复习现代文阅读内容之一的小说类阅读题的答题技巧.
二、我们先来明确小说阅读的考纲考点:
三、小说有三要素,是哪些呢?(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四、人物形象的揣摩.
既然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因而命题者自然会从人物这一角度设置试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有关小说人物方面的解题技巧.
1、常见题型
首先是常见题型,从人物的角度命题,一般有以下三种题型:①指认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2、解题方略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如陈奂生是一个才解决了温饱问题的漏斗户主,所以难免会在住一宿招待所花了他两顶帽子的钱时表现出狭隘自私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如孔乙已面对一群小孩子给他要茴香豆时说的话也是:“不多不多,多乎?,不多也”,这就表现了他迂腐的性格.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药》里的华老栓为什么会拿革命者的鲜血来做人血馒头给自己的儿子治病呢,原因就是他生活着的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就犹如一间绝无窗户而又万难破毁的铁屋子,周围的人都在是迷信的,愚昧的,麻木的.所以他的迷信、愚昧、麻木就不足为奇了.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如(《项链》的作者就曾这样介绍玛蒂尔德:她没有漂亮服装,没有珠宝,什么也没有.然而她偏偏只喜爱这些,她觉得自己生在世上就是为了这些.——爱慕虚荣,不安于现状.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__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的性格(思想品质).如范进是一个封建科举制度的殉道者典型形象,作为一个读书人,他将自己54岁以前的青春都押在了科举这座“独木桥”上,表现了他沉迷于仕途,热衷于功名的性格特点.
五、牛刀小试:
阅读小说《木笛》,回答文后题目:
1、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4分)
2、文中两次写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意图是什么?(5分)
3、文章a处写朱丹穿“一身黑色云锦衣衫”的用意是什么?(3分)
4、你认为文中的音乐大师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说出你的理由.(4分)
阅读指导:
第一步:请大家浏览全文,理清全文的思路和主旨,整体阅读,把握要点这是现代文阅读的第一步.
活动1、抽生复述故事情节(何人何时何地做了哪些事),并概括出文章的主旨.
好了,我们在着眼于全篇,对文章有了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就可以着手做文后的习题了,大家还要注意阅读的步骤:
第二步:审读试题,揣摩题路(审题包括审分值和问题,如……揣摩题路就是说要试着从命题者的思维角度去揣摩.并从原文中找到题目相应的位置.)
第三步:对位推敲,摘取答案(在文中锁定了答题区域后,就要细心准确研读有关语段,找到信息源,筛选出关键词句.)
第四步:紧扣原文,整合答案(就是将筛选、提取出来的信息加以整合,组织答案)
活动2、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文后题目,并请四个学生分别在黑板上写出四个题的答案.
活动3、师生共同评议答案,老师在黑板上给学生打分.
第一题是对朱丹这一人物的综合考察,
首先他具有出色的音乐才华,这主要表现在:A:身份①是两位参加决赛的有出色音乐才华的选手之一;B动作:②从纪念碑前的吹奏最终被音乐学院录取C:侧面:③大师的神情;④大师的高度称赞也证明这一点.同时他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这主要表现在:①宁可落选也不愿吹奏欢乐曲,②到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凭吊死难同胞,并吹奏起悲壮的木笛.由此可知,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而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
第二题:抽生读原文是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写朱丹两次“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说明他对木笛的珍爱,而木笛是一种中国民族乐器,其意图显而易见:表现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